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样本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篇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 设计说明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用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用效能。
实用性:本系统规划了足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
电视频道包括卫星电视以及自办节目等多套电视节目频道。
先进性: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
网络器材采用宽带产品。
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采用“双向”产品。
兼容性:本系统可作为独立的服务区使用,系统网络不需作改造,可直接并入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对系统传输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系统网络的可靠性,本系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系统带内高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网络某部分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二.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方便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三. 网络设计依据和标准: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系统标准按广电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
主要标准如下:A、《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B、《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GY/T106-19XX)C、《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E、《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要求》F、《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G、《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H、《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四. 系统规划1、节目源本系统电视节目包括卫星电视、自办节目两大类。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A【范本模板】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1)2.系统概述 (1)二.设计原则 (2)三.系统特点 (2)四。
设计说明 (3)1.分配网络设计 (3)2。
系统总体布局及网络拓扑结构 (5)3。
网络系统频率划分 (5)五.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6)1.前端 (6)2.信号监视设备 (6)3。
分配网络 (6)六。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8)1.放大器MW—BLE-L32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分支分配器 (12)3。
用户终端盒MW-S02 (13)一. 概述1.工程概况本项目专门为北海检察院要求设计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本着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突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以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本方案。
2.系统概述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充分利用其带宽特性获得了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正逐步向综合业务信息网的方向发展,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必将在我国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建设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有线电视系统是智能化系统工程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为了使有线电视电视系统(CATV)工程的设计能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依据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国家有关标准,结合以往工程设计及施工经验,提出有线电视信号接收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此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客户对稳定、高质量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
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系统架构、硬件设备、接入技术、信号传输、用户接口等内容。
2. 系统架构有线电视系统的整体设计采用中心架构,包括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信源端:负责采集不同信源的电视节目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 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为特定频段的信号。
- 头端设备:负责接收和整理来自不同调制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发至用户端。
- 用户端设备:用户通过有线电视接收器接收和解调信号,进而获取电视节目。
3. 硬件设备本设计方案涉及的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信源设备:采用专业的电视节目信号采集设备,确保高质量的信号获取。
- 调制器:通过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到特定频段。
- 头端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整理器、信号转发器等设备,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用户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接收器、电视机等,用于接收和解调信号。
4. 接入技术为了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本设计方案采用了以下接入技术:- 数字电视接入:实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调,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 IPTV接入:通过网络接入方式,将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并支持互动功能。
5. 信号传输本设计方案的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信号传输路径包括信源端到调制器、调制器到头端设备和头端设备到用户端设备的传输。
6. 用户接口为了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方式,本设计方案提供以下用户接口:- 用于选台、切换频道的遥控器。
- 用于菜单导航和功能选择的电视机界面。
7. 总结在本文档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有线电视服务,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将电视节目通过有线方式传送到用户家中的一种方式。
而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则是指在系统建设之初需要考虑的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信号传输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硬件设备在有线电视系统的硬件设备方面,主要包括前端设备、中心设备和用户机顶盒等三部分。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天线、放大器和解调器,用于接收卫星或地面电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中心设备则包括调制器、多路复用器和流媒体服务器等部分,用于将数字信号发射到有线电视网络中,供用户接收。
最后是用户机顶盒,这是用户用于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关键设备,需要支持高清电视信号、具备互联网功能等。
二、软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节目管理系统、流媒体分发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等部分。
其中,节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电视节目进行管理和调度,包括编播计划的制定、节目源的采集、节目分类的设置等。
流媒体分发系统则负责将节目按照编排计划分发到各个终端设备上,并进行流媒体编码和解码,用户管理系统则用于处理用户服务需求。
此外,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以及系统故障的自动检测和修复等功能。
三、信号传输由于有线电视系统覆盖的范围较大,信号传输的质量与稳定性将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在信号传输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网络拓扑的设计、链路质量的监测、通信协议的制定等。
例如,在网络拓扑的设计上,可以采用星型、环形或树形等不同的结构,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在链路质量的监测上,则需要通过设备间的链路测试和信号强度的监测等方式保证信号的清晰和稳定,减少信号干扰和丢包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加密和解密策略,以保证电视节目的版权和数据安全。
四、系统运维任何一个系统的设计都应该考虑到系统生命周期中的运维问题。
在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如何确保系统的运维质量和效率,包括系统监控、故障排查、数据备份和恢复等,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介绍:根据贵单位的需要及实际情况,该系统设计思路定位成集中供电型860MHz邻频传输系统,系统的总容量100套(PAL-D)电视信号,入户电平65±3dB,初期系统节目数量定为20套(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节目内容)。
数字卫星接收机完全符合DVB-S标准,采用意法ST处理器,具有高灵度信号接收功能;调制器采用内嵌式微机控制电路,图像中频、伴音中频、射频本振均采用PLL锁相。
二、系统设计依据:本有线电视系统以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和研究了国内若干个城市有线电视系统的先进技术资料及经验,并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贵单位特点的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如下:1、GY/T106-92《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2、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5、GBJ《民用建筑电缆电视工程技术规范》6、GB7401-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三、本系统功能特点1)、向用户传输N套(PAL-D)高清晰数字卫星电视模拟信号,也可以在N套节目的基础上增加自办节目。
2)、网络通过光缆可以实行远距离传输,图像清晰、流畅。
3)、系统容量大,传输节目多。
四、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及指标分配:1、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机房前端、干线传输、分配放大、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组成。
2、指标分配:五、系统组成框图:1六、主要设备选用1、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 (入网证书编号:011040100427)是专业级的全频道870MHz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其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60dB(若外加频道滤波器,可大于70dB);微电脑CPU控制,可编程100个频道,两位LED频道显示;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最大微调频率范围可达±4MHz,射频输出电平高达115dBμV,有极好的音频及视频线性度;可独立或与PBI-3000MC, 2500MB, 2000MB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有线电视起源于共用天线系统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on)。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加。
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共用天线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人们不再满足于当地电视台开路播放的电视节目,而是期望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转播,有线电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有线电视系统CATV(Cable Televison)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节目,不仅能高质量地转播当地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或转发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有线电视网具有传输频带宽、信息容量大、播出质量高等特点,一般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几种。
小型网通常采用电缆传输方式,特别适合于综合办公楼、大酒店等用户集中的地区。
1985年,我国为适应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吸取了国外有益经验,制定了适合我国电视标准的30MHz~1000MHz全频道邻频传输系统(包括增补频道)。
实践证明,750MHz系统可保证大型办公楼电视系统的需要,它具有传输频率低、网络损耗小、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系统容量大等优点。
但在规划、设计上需考虑技术的进步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二、设计依据: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2.《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3.《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设计规范》GBJ120-884.《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7615-875.《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可行性要求和试验方法》7.东营鸿港医院弱电系统图纸三、本系统设计技术指标系统传输带宽: 750MHZ;系统前端信号输出值: 100/96dBuV;用户终端电平值: 70±5dBuV;载噪比(C/N):≥44dB;交扰互调比(CM):≥47dB;载波互调比(IM):≥58dB;完成评价等级:四级以上。
广电中心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详细

有线电视系统1 .概述1.1设计概述本设计方案为南京广播电视中心建筑智能化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将南京市有线电视播放的节目传送至6-12 层办公楼内的会议室及相关办公室.有线电视系统是具有自办和(或)自制电视、声音节目能力,在一定区域内用有线为用户提供多路图像、声音广播及数据信号的系统叫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早期形式是接收电视广播节目为目的的共用天线系统.共用天线系统克服了楼顶上天线林立状况,解决了高层建筑接收电视信号时由于反射而产生的重影困难.改善了由于电波受阻挡而形成的阴影区的接收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并不满足只接收开路广播电视还要传送其它信号,例如: 用录像机自行播放教育节目,文娱节目,用摄像机自制本地新闻等等.因为不向外辐射电磁波,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信号,所以被人们称为闭路电视或有线电视.实际上共用天线系统由于不断发展,既有开路节目,又有闭路节目,因而更确切地称为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CATV)是相对无线电视(开路电视)而言的一种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它是从无线电视发展而来的一种高科技的实用技术,由于有线电视屏弃了无线电视频道容量受限、接收质量无法保证的难点,其优点是图像质量高、节目内容丰富、服务范围广.有线电视技术在国外已有很大发展和普及,人们把有线电视系统称为家庭生活中的第三根线,又叫图像线,也是用户不可缺少的一根线.双向传输还可以把用户信息上行传输到前端.宽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业务,如交互式视频点播VOD,internet以及安全报警等等.在人类社会向信息化时代深层次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光纤技术,光端设备以及光缆建立或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有线电视网作为宽带接入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30 — 1000MHz的频率资源.目前主要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干线光纤化,建立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HFC,即光纤到大楼,再经同轴电缆到用户.建立双向信息网络,从电视中心到大楼的线路采用星型结构,用户分配网络采用树型拓扑结构.系统注重技术的前瞻性、易扩展性,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先进性及安全性.1.2设计原则此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本着实用、先进、专业、开放、安全、集成、经济的原则, 总体规划、分步设计实施,满足南京广播电视中心现在和将来对有线电视节目要求.本着立足现在,考虑未来和长远利益的原则,在设计时网络结构采用现在流行成熟 且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的HFC 网络结构,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换的物理平台. 因此,在大楼内采用树状结构的分支--分支的组网形式,网络部件采用具有双向功能的 部件,为网络双向化传输打下基础.1.3设计依据• GY/T131-1998《有线电视网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Y/T136-1998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条件和测量方法》;《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J41-89《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提供的相关图纸1.4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系统可分为无干线系统、独立前端系统、有中心前端系统、有远地前端系统四种模 式,根据本次工程具体情况,本建筑物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有中心前端系统模式,电视信号 引有线电视台.有中心前端的系统模式规模较大,除具有本地前端外,还应在各分散的覆盖地域中 心处设置中心前端;本地前端至各中心前端可用干线或超干线相连接,各中心前端再通 过干线连至支线和用户分配网络.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B 6510-86 • GBJ 120-88《广播电视工程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00-94 • JGJ/T16-92 • GY/T106-92国比方1 一3直中,广,、前湍的系综模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的最小值设计符合下表规定:系统输出口电平设计符合:系统采用邻频传输,输出电平64±4dB u V.前端和分配部分的技术指标的分配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无干线系统指标分配系数1.5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要求有线广播电视电缆分配网采用最多二级延长放大器加一级分配放大器或光接收机直接带用户的网络结构,系统的设计指标如下:模拟电视信号传输系统设计指标:系统输出端口载波电平:64〜72dBuv任意频道间电平差:相邻频道间电平差: 信号图像/伴音功率比: 输出端口相互隔离度:载噪比(CNR) 交扰调制比(CM) 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 载波组合二次差拍比 载波交流声比 邻频抑制度 色度/亮度时延差 回波值 微分增益 微分相位2.设计方案 2.1前端部分前端部分主要包括电视接收天线、频道放大器、频率变换器、自播节目设备、卫星 电视接收设备、导频信号发生器、调制器、混合器以及连接线缆等部件.前端信号的来 源一般有三种:接收无线电视台的信号;各种自办节目信号;卫星地面接收的信号.其主要作用是: • 天线接收的各频道电视信号分别调整到一定电平,然后经混合后送入干线;• 必要时将电视信号变换成另一频道的信号,然后按这一频道的电视信号送入混 合器; • 将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输出的信号通过调制器变换成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送入 混合器; • 自办节目信号通过调制器变换成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儿送入混合器;•若干线传输距离长(如大型系统),由于电缆对不同频道信号衰减不同等原因, 故加入导频信号发生器,用以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和自动斜率控制.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要求如下: •室内噪声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 技术要求》附录A 噪声评价曲线的规定,并应小于NR25. •混响时间为0.35~0.80s.・ 室内温度夏季不高于28摄氏度,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 ・ 采用50Hz 、220V 单相交流电源,并应有独立的供电回路. ・ 设备供电电压波动超过+5%~-10%范围时,应设电源稳压装置. ・ 前端机房应设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前端机房应安装防雷装置.W10dBW8dB (相邻 60MHz内) W3dB 17±3 dB三30 dB (VHF )三22 dB (其它频段) 三46.5 dB 三47 dB 三55 dB三55 dB 三46 dB 三60 dBW100 ns W7%2.2用户分配部分电缆网络是实现双向传输的关键部分,主要是回传噪声问题.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信号点的布放、进线位置,决定了接入网电缆的布线方式,信号传输方向和输出电平及分支分配点.选用一体化分支分配器、预留了部分电视信号引出端口等.在实际网络建设过程中,与多功能开发利用结合一起考虑,需要现场再设计,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放大器选择带自动增益AGC控制的双向放大器.用户分配网是CATV系统的最后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放大器(宽带放大器等)、分配器、分支器、系统输出端以及电缆线路等.它的最终目的是向所有用户提供电平大致相等的优质电视信号.本工程中用户分配层采用5-1000MHZ 一体化(带双向功能)的分支器.本建筑物内有线电视系统的前端箱设置在十层机房内间内,建筑物内部信号传输采用分配-分支形式.用户分配网络为保证信号质量,若干层选用一个放大器,经放大后的RF信号,应高质量地传送到各用户终端.系统分支/分配器、用户盒,选用了高隔离度产品,以免产品质量不好引入噪声,使系统性能指标降低,电视机图像出现各种干扰、噪声、甚至扭曲现象. 尤其是分配箱至用户终端走线较长,设计中更注意分支/分配器、用户盒、电缆线、接插件的屏蔽性能.型电缆的电气性能:下面是(1)电平的确定.用户电平太高,电视接收机的高频放大部分全工作在非线性区内, 产生互扰调制和交扰调制.用户电平太低,会使接收机的内部噪声起作用,形成雪花干扰. 按国家标准GB50200-94规定,CATV系统提供给用户的电平范围为60-80dB nV,本方案采用领频系统,用户端电平为68±4dBuV.(2)分配器的作用是将射频电视信号功率均等地分配给各路,且分配损耗小,有利于高电平输出,但是应当注意,分配器的输出端不能开路(不接负载),否则会造成输入端的严重失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输出端.因此,在系统中当分配器有输出端空余时,必须接75Q负载电阻.本工程用户终端主要设置在6-12层的办公室、会议室和演播厅等,本次工程共设计80个用户终端.系统所容纳的输出口数在300以下,属于D类.电缆的选择针对电缆的损耗量、频响曲线、温度系数、寿命长短等性能来选择.主干线选用国产优质物理发泡75-9电缆,支线和进户线选用国产优质物理发泡75-5电缆, 线缆穿镀锌钢管或金属线槽内敷设.3.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3.1工程施工及器材、走线工艺要求所有未进桥架走线槽或预埋暗管的同轴电缆,根据实际情况,加管保护, 并用管卡固定;本工程中的工程器材为正品,符合广电产品质量要求;工程施工过程中,布线合理,走线尽量简短、规范,符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2 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部件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应避免将部件安装在厨房、厕所、浴室、锅炉房等高温、潮湿或易受损伤的场所•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其下沿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0.3m或1.5m•电缆宜采用地槽,也可以采用电缆草或电缆架,并置于机架上方4.系统测试4.1主要参考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120-88《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4.2主要测试指标4.2.1系统的工程验收包括以下内容:•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系统质量的测试•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图纸、资料移交本系统输出端口在300以下属于D类.4.2.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按照5级损伤标准评定,系统不低于4级.4.2.3系统质量测试:•图像和调频载波电平•载噪比•载波互调比4.2.4施工质量检查•范围包括:前端、传输设备、用户设备、电缆及接插件、供电器和电源线.•符合设计、规范及施工要求.4.2.5验收文件•系统图•布线图•测试报告5.设备清单。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电视娱乐和信息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信号传输、内容分发和用户终端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1. 总体架构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总控中心、传输网和用户终端。
总控中心负责节目的采集、编码、内容分发和系统监控等功能,传输网负责信号的传输,用户终端负责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
2. 总控中心总控中心由服务器、编码设备、流媒体服务器等组成。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节目内容,编码设备负责对节目进行压缩编码,流媒体服务器负责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
3. 传输网传输网由光纤、同轴电缆和配线箱等组成。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配线箱用于接入用户终端。
4.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视机和配件等。
机顶盒用于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电视机用于显示电视节目,配件用于提供用户互动服务。
三、信号传输1. 信号源采集信号源采集包括卫星接收、有线节目源和自制节目等。
卫星接收需要安装卫星天线并利用卫星接收器接收信号,有线节目源直接从运营商获取,自制节目则需要配备专用的摄像设备。
2. 信号传输方式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混合传输方式,即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调制、编码和封装等。
信号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编码将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小传输带宽,封装将信号打包成数据流进行传输。
四、内容分发1. 节目管理节目管理包括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和存储等。
节目采集负责从信号源中采集节目内容,编辑负责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和整理,制作负责对节目进行特效和字幕等处理,存储负责将节目保存到服务器中。
2. 节目分发节目分发采用流媒体技术,将节目内容分发到用户终端。
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组播的方式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并通过广播控制协议将节目信息传给用户终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某中学有线电视系统解决方案书重庆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目录公司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设计依据: .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方案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2、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3、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4、系统指标的分配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1、卫星地面站址选择、卫星天线直径与高频头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系统的避雷及防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有线电视系统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八、验收标准, 测试内容和指标。
. ............................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售后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人员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公司简介重庆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盛科技)创立于西南地区唯一直辖市-重庆,公司总部坐落重庆经开区。
研盛科技始终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能够为西南地区的广大用户提供最为全面的电子电器服务的系统集成提供商,公司业务主要包括IT产品分销,防雷浪涌安全系统产品分销,弱电系统集成及IT软件应用及电器成套服务。
研盛科技能够为西南地区的众多行业大型客户提供全面的系统设备相关解决方案,其中包括IT 设备,电器咨询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甚至IT外包服务;另外, 公司的产品销售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存储产品,计算机配件,安防及网络产品,电器浪涌保护,移动办公设备,手持设备,及系统管理软件,存储软件,中间件,数据软件等产品,服务范围遍及西南各地。
竞争优势我们专注市场:高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产品和个性化服务。
我们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提供行业顶尖的产品资源满足西南市场的客户需求。
我们能为您增值:我们为客户、中间商提供增值服务,使她们能够有效管理业务。
我们提供全盘解决方案:我们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为建立在高效、现代的企业基础构架之上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系统产品和服务。
研盛科技愿与您携手美好的未来研盛科技为您想得更多!企业理念:创新求实真诚感恩创新实现价值求实勤劳奉献真诚关爱用户感恩回馈社会设计依据:1、30MHz 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ib-92 15 节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5、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GBJ120-88三、系统概述根据校园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要点的要求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校园有线电视的潜在需求和国内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总体技术和装备应达到当前已成熟技术的先进水平,有线电视系统选用高质量广播级750MHz邻频调制前端,传输网络设计为单向750MHz邻频传输方式,最大可传输80套电视节目(DS1-DS42, Z1-Z38), 本方案实际使用11个频道。
节目套数是本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参数,它是决定网络传输频带宽度,选择干线传输方式等技术问题的依据。
系统中选用高质量、低衰减的美国物理高发泡同轴电缆,以后可扩展到1000MHz带宽,能满足XX校园的当前工作需要, 又能适应今后五年到十年的技术发展变化。
根据设计要求, 系统应接收十套节目, 本方案拟接收中星6B 卫星上的电视节目十套。
另接收校园电视台自办的 1 套有线节目, 共计十一套节目。
根据校园有线电视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系统设计为无干线型有线电视系统, 分配系统采用分配分支方式, 该方式线路简明清晰, 特别适合于楼群用户分配系统。
本工程按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属 A 类, 系统应满足下列设计性能指标:载噪比》44dB交扰调制比> 47dB载波互调比> 58dB四、方案介绍1、概述根据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要求,有线电视系统带宽按750MHz邻频系统设计, 实现多功能、多节目、高性能的图像, 语言, 数据等的实时传输, 适应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长期需要, 适应校园有线电视先进性的要求。
750MHz邻频传输系统为当前普通大、中型城市有线电视网所采用,其特点: 技术成熟, 可选的产品较多, 传输容量大, 最多可传输80 个电视频道( DS1 —DS42, Z1—Z38) , 传输的图像及信号质量好等特点。
根据XX校园有线电视接收系统设计要求,拟接收下列电视节目内容( 具体节目可由业主自行选择, 下列节目供参考) :( 1) 卫星天线接收电视节目为:中星6B( 东经115.5 度) 节目1 中央教育2 中央少儿3 中央1 套4 中央2 套5 中央4 套6 中央7 套7 中央9 套8 中央10 套9 中央12 套10 重庆卫视( 2) 自办节目1 套如上所述, XX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共接收节目11 套。
2、技术要求系统方案需符合GB6510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的技术性能要求,及750MHz邻频传输的技术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频率配置采用低频分割法, 下行可传输80 个频道电视信号。
根据规范中的前端信号源入网标准, 信号源质量达不到四级图像标准时不予入网。
本方案中前端入网信号源质量达到或超过 4.0 级, 系统终端输出口图像主观评价达到 3.5 级。
3、总体方案系统中具体频道安排, 考虑避开外界的同频干扰和寻呼台干扰, 及重庆市有线电视台现有节目所占频道, 从而保证本系统来自不同信号源的电视图像都能够得到高质量传输,4、系统指标的分配与计算一个优质的有线电视系统与合理的分布是分不开的由于大楼仅仅存在前端设备与分配网络,是一个无干线的传输系统,根据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系统分配指标:信噪比C/N,互调比IM,交扰调制比CM, 组合二次差拍失真CSO,组合三次差拍失真CTB,五项指标的国家标准和本方案确定的标准作为方案设计的依据,见下表:本有线电视系统为独立前端无干线系统,根据规范系统中的分配系数见下表有关计算公式见下C/N = (C/N) s-10LgaCM = (CM) s-20LgbIM = (IM) s-15LgcCSO = (CSO) s-20LgdCIB = (CIB) s-20Lge系统各部分指标的实际计算结果如下表其值均优于标准规定值中心前端设备是有线系统工程的心脏,是保证系统信号质量的关键作为邻频传输前端设备和上述分配计算结果,在选择前端设备时必须满足:C/N > 45dB CSO > 64.9dBIM > 68.5dB CIB > 72dB CM > 61dB大楼的分配网络的技术指标从计算中能够看到必须满足:C/N > 51dB CSO > 59dBIM > 59.5dB CIB > 60dBCM > 49dB由于分支分配器不占用系统指标,故大楼分配网络的技术指标主要是由楼层放大器决定的,从用户分配网看仅有1级放大器,用户分配网络的指标即为大楼分配网络的技术指标。
五、设备选型2、前端设备选型根据XX校园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方案提供前端设备为系列高质量、高性能邻频前端设备,。
系列邻频前端设备为870MHz专业级捷变式邻频调制器,是可编程高性能电视调制器,适用于870MHz以内邻频有线电视系统。
在视频信号输入电平有较大变化时,能确保87.5%的调制度,并有视频信号预处理电路,使输出信号更加完美。
它采用频道锁码专用电路,由两位数码管直接显示设置频道值,既方便又直观。
后面板有中频输出、输入口,可供加密及其它设备使用。
特点如下:中频调制,550/870 MHz 内邻频传输采用高可靠中频残留边带声表面滤波器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60 dB双重PLL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有中频输出输入接口,可接加密设备微电脑CPU控制,两位数LED频道显示,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最大可调范围达4MHz射频输出电平高达120dBuV极好的音频及视频线性度其主要技术参数为:视频特性:输入电平0.5-1.5VP-P( AGC 电路控制在87.5%调制度)0.5~3.0VP-P(手动调整)音频特性:输入信号电平250mV~2.5V输入阻抗>10K射频特性:输出频率48~870MHz(对应频道CH01~CH57 Z1~Z38)输入阻抗750.75dB(50Hz~5MHz)微分增益3%(87.5%调制度)制度)色度/亮度时延差60uS频率响应1dB(50Hz~15KHz)频率响应微分相位 3 (87.5% 调视频信噪比50dB伴音副载波频率 6.5MHz最大频偏50KHz 预加重75uS 失真2%信噪比60dB输出电平100~120dBuV 图像/伴音功率比10~20dB输出阻抗75 带外寄生输出-60dB频率精度< 5KHzXX型号工程专用卫星模拟接收机是根据国际流行电路技术进行设计,具有独立电路分别处理PAL和NTS(两种制式信号的带宽和去加重模式,对PAL-D 及NTSC制式电视信号均有良好的接收效果。
在音质方面,它具有PANDA-1立体声解调功能,从而使音色更加宏亮优美。
其主要特点有:PLL频率合成调谐方式,频率准确、稳定低门限一体化调谐器,性能好、可靠性高兼备PAL-D及NTSC制式信号的良好接收效果具有PANDA-1立体声解调功能具有150个频道编程、断电记忆功能I. F.带宽可选择(27/18MHZ)用于接收数字卫星广播节目,MPEG-视频解码,中文数字卫星广播接收, 支持C波段、KU波段上的SCP(和MCPC勺接收,多个输出端子,背面装有S- 视频、视频和声频各两对输出端子,前面装有监视器用的视频和声频输出端子,备有显示声音状态及RF调制输入/输出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