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声学考试题库

建筑物理声学考试题库
建筑物理声学考试题库

光源的基本特性

从照明应用的角度对光源的性能有以下要求:

①高光效——用少量的电获得更多的光;

②长寿命——耐用,光通衰减小;

③光色好——有适宜的色温和优良的显色性能;

④能直接在标准电源上使用;

⑤接通电源后立即燃亮;

⑥形状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控光。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系数(λ)的物理意义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层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1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它是反映材料导热能力的主要指标。

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冷热部分的密

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受迫对流是由于外力作用(如风吹、泵压等)而迫使流体产生对流。对流速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外力愈大,对流愈强。

室内气候大致可分为:舒适的、可以忍

受的和不能忍受的3种情况。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

二、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三、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与平面形式

四、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与合理的供热系统

露点温度

当空气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水蒸汽分压力e值不变,而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高;当

相对湿度达到100%后,如温度继续下降,则空气中

的水蒸汽将凝结析出。相对湿度达到100%,即空气达到炮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

称为“露点温度”,通常以符号td表示。

空气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一般认为最适宜

的相对湿度应为50%~60%。在多数情况下,即气温

在16~25℃时,相对湿度在30%~70%范围内变化,

对人体的热感觉影响不大。但如湿度过低(低于30%)则人会感到干燥、呼吸器官不适;湿度过高则影响正

常排汗,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如湿度过高(高于70%)则汗液不易蒸发,最令人不舒适。

城市热岛

在建筑物及人群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

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即“城市

热岛”现象。

温和气候区:主要特征是一年中一段时期过冷,而另一段时期较热,月平均气温在最冷月份

里可能低达~-15℃,而最热月份可高达25℃,一年中气温最大变化可从一30℃到十

37℃,如意大利的米兰及中国的华北等地区。

北京(φ=40°)有一组住宅建筑,室外地坪的高度相同,设其朝向正南,后栋建筑一层窗

台高 1.5m(距室外地坪),前栋建筑总高15m(从室外地坪至檐口),则其计算高度H为13.5m,要求后栋建筑,在大寒日正午前后有 2 小时日照,查表得大寒日( 1 月22 日)赤纬角δ为-20 °,求其必须的建筑间距。

【解】①确定太阳赤纬角和时角:查表得大寒日( 1 月22 日)赤纬角δ为-20 °、由于建筑

朝向正南,若要正午前后有 2 小时日照则最理想的日照时间是从11 点到13 点。在11 点和

13 点二者的太阳高度角相同而方位角的正负号相反。因此,可以只取其中一个时角即可。

如取11 点,则按其时角Ω的计算公式可算得:

Ω=15×(1-11)=-15°

②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以φ=40°, δ=-20 °, Ω=-15 °代入公式

即:sinh = sin40 °×sin(-20 °)+cos40 °×cos(-20 °) ×cos(-15 °)

= 0.473

h = 28.23 °或28°14’

③计算建筑日照间距D0:

由于建筑朝向正南,建筑日照间距的计算为:

D0=13.5ctg28.23 °×cos16.05 °

=24.1m

解得所需两栋建筑间的距离为至少24.1m 。

设建设地点、高度及日照要求均与上例同,但建筑朝向为南偏东15°,求最小建筑日照间距。

【解】由于建筑朝向偏东15°,即α=一15°。如取中午12 点至14 点作为有效日照时间,计算如下:

①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计算方法同前):

得大寒日14 点的太阳高度角h =23.55 °;太阳方位角 A =30.8 °。

中午12 点的太阳高度角h=29.8 °;太阳方位角A=0

②计算墙面法线与太阳方位的夹角:( γ=A-α)

得:14 点,γ=30.8 °+15°=45.8°

中午12 点,γ=0+15°=15°

③计算日照间距:

14 点D0=13.5ctg23.55 °cos45.8 °=21.58m。

12 点D0=13.5ctg29.8 °cos15 °=22.76m

在两个间距之间选择较大值,得其最小间距应为22.76m。

已知某客厅的面积为 4.4m× 5.6m=24.64m2,该厅天花高为 2.6m,正中装有面积为1m× 1.5m

=1.5m2、亮度为1×103cd/m2 的槽灯,试求槽灯的正下方及四个墙角处的照度。

根据题意,本题只需求出客厅地面正中以及任意一墙角处的照度即可,其尺寸如图所示。

按立体角投影定律分别计算如下:

(1)计算客厅正中点 B 的照度,该点离发光面中心点为 2.6m,又由于它正对着发光面,因此α=0,θ=0,所以:

按立体角投影定律分别计算如下:

(1)计算客厅正中点 B 的照度,该点离发光面中心点为 2.6m,又由于它正对着发光面,因此α=0,θ=0,所以:

按立体角投影定律分别计算如下:

(1)计算客厅正中点 B 的照度,该点离发光面中心点为 2.6m,又由于它正对着发光面,因此α=0,θ=0,所以:

E B L S cos cos 1000 1.5 1 1

1 lx

222( )

2 2

r 2.6

(2) 计算客厅墙角处点C的照度,如图所示,该点到发光面中心的距离为:

r 2 2 m

2

2.2 2.8 2.6 ( )

由于被照面与发光面互相平行,所以α=θ(如图所示),下面计算cosθ值:

cos h

r 2

2.2

2.6

2

2.8

2

2.6

0.589692

将各值代入立体角投影定律得墙角处的照度Ec 为:

E c

L S

1

cos

2

r

c os

1000 1.5

2

2.2

0.589692 0.589692

2 2

2.8 2.6

26. 83(lx )

参照光源

参照光源,是我们相信它能呈现出物体“真实”颜色的光源。一般公认中午的日光是理想的参照光源。

采光系数(C)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n)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w)之比。

灯的有效寿命——灯在使用过程中光通量逐渐衰减。从灯开始使用至灯的光通量衰减到初始额定光通量的某一百分比(通常是70%~80%)所经过的点燃时

数叫有效寿命。

平均寿命——一组试验样灯从点燃到有50%的灯失效(50% 保持完好)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这批灯的平均寿命。

全云天这时天空全部为云所遮盖,看不见太阳,因此

室外天然光全部为扩散光,物体后面没有阴影。这时

地面照度取决于:

(1). 太阳高度角

(2). 云状

(3). 地面反射能力

(4). 大气透明度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光气候有很大差别,同一时刻南北方的太阳高度相差很大。从日照率来看,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少,而以四川盆地为最低。从云量来看,大致是自北向

南逐渐增多,新疆南部最少,华北、东北少,长江中下游较多,华南最多,四川盆地特多。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包括: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

防止墙和屋顶内表面产生结露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要求。防止和控制的措施可归纳为:

1. 使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保温能力,总热阻值至少应在规定的最小总热阻以上,并注意

防止冷桥。

2 .如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可利用通风降温。

3. 普通房间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最好用具有一定吸湿性的材料,使由于温度波动而只在一

天中温度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的少量凝结水可以被结构内表面吸收。在室内温度高而相对湿度低时又返回室内空气。

4. 对室内湿度大、内表面不可避免有结露的房间,如公共浴室、纺织及印染车间等,采

用光滑不易吸水的材料作内表面,同时加设导水设施,将凝结水导出。

CIE 1931 年推荐的“CIE 标准色度系统”是以两个事实为根据:

第一,任何一种光的颜色都能用红、绿、蓝三原色的光匹配出来;

第二,大多数人具有非常相似的颜色视觉。

在光环境设计实践中,照明光源的颜色质量常用两个性质不同的术语来表征:

①光源的色表,即灯光的表现颜色;

②光源的显色性,系指灯光对它照射的物体颜色的影响作用。

我们把室内完全利用天然光进行工作时的室外天然光照度最低值称为“临界照度”,也就是室内开始需要采用人工照明时的室外照度值。

影响单侧窗采光效果的几个因素:

(1)室内一点获得的天空直射光数量是由该点透过窗子“看”到的天空面积大小决定的,

离窗子愈远,“看”到的天空面积愈小;

(2)全阴天空时,天顶要比地平线附近的天空亮得多;

(3)由窗子投射来的光线与受光平面的夹角越大,照度越高,投射角越小,照度越低(余

弦定律);

(4)室外景物对天空视域的遮挡。

窗地面积比(ratio of glazing to floor area ):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确定采光计算中所需数据

(1)房间尺寸;

(2)采光口材料及厚度;

(3)承重结构形式及材料;

(4)表面污染程度;

(5)室内表面反光程度。

CIE 推荐以照灯具光通量在上下空间的比例进行分类的方法,已为国际照明界普遍接受。按

照这一方法,将室内照明灯具分为五类:①直接型,②半直接型,③均匀扩散型,④半间接

型,⑤间接型。

格片顶棚有以下的优点。

①调节格片的角度,可获得定向照度分布;

②通风散热好,减少设备层内灯的热量积蓄;

③比平置的透光材料落灰积尘的机会少;

④外观生动,利用格孔几何图样的变化,格片高度的错落有致,以及格片的颜色和质感,能

取得丰富的装饰效果。

檐板照明

是利用与墙平行的不透光檐板遮挡光源,将墙壁照亮的一种照明装置(图9-22 )。檐板是建筑装饰构件组成部分,设在墙的上部或固定在顶棚上。与窗帘盒合为一体的称为窗帘照明。

通常采用荧光灯做光源。

光环境设计要素

(l )建筑——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风格,室内表面的反射比与质地,照明同家具陈设、

空调、报警、自动洒水等设备系统的协调布置。

(2)空间的利用——了解空间如何使用。工作地点的分布,在室内进行的作业与其频繁程

度和重要性。

(3)颜色——灯的颜色要同室内装修色彩配合。如果需要辨认颜色,显色性也很重要。

(4)经济因素——照明系统的投资及运行费。

(5)节能——是否符合节能要求和规定。

(6)物理因素——允许噪声级、温度、振动、电压变化,都会影响照明设备的选择。

(7)使用环境——灰尘多、潮湿、有化学腐蚀和爆炸危险等特殊环境的照明,要使用防护

级别合格的照明设备。

(8)安全和应急照明——照明系统应包含必要的应急照明。

(9)维护管理——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选择便于维护的照明设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维

护管理计划,以保证照明系统高效地运行。

光环境设计方案形成的步骤

(1)确定照度水平、质量指标;

(2)选择照明方式和照明设备;

(3)照明计算,经济分析;

(4)照明布局;

(5)照明装置的细部设计。

!!!什么是室外气温,影响室外气温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室外气温通常是指距地面 1.5m 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影响室外气温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

射照度、气流状况、地面覆盖情况以及地形等等。其中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最大,随着辐射照度的不同,室外气温有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热岛现象也有着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一般情况是冬季强、夏季弱,夜晚强、白天弱。

城市中绿化和水面的设置对调节气温起着很大作用。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并且可以通大蒸发吸收热量。绿化则除蒸发吸热外,对日辐射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尤其在夏季日辐射照度很大时,可以显著降低周围的空气温度。

国外对气候与建筑的研究也很多,如英国斯欧克来(B.V.Szokolay )经过多年研究,将世界

各地分为4种气候类型,并对各类型地区的建筑提出不同的建议大致如下:

1.寒冷气候区:指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月平均气温低于一15℃,最低甚至可达一8

6℃(1958 年南极测定)的地区,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等。

2.温和气候区:主要特征是一年中一段时期过冷,而另一段时期较热,月平均气温在

最冷月份里可能低达~-15℃,而最热月份可高达25℃,一年中气温最大变化可从一30℃到十37℃,如意大利的米兰及中国的华北等地区。

3.干热气候区:主要特征是高温、高辐射,同时空气干燥,不论是在一天或一年中气温变

化幅度都很大(一年中最高气温在45℃左右,而最低气温可低达一10℃),并且风速较大,强风中常携带沙土,如利比亚和埃及等地。

4.湿热气候区:温度高,一年之中月平均气温变化很小,约为18℃,最热时超过

20℃,而湿度很大,相对湿度达80%左右,降雨量大,不低于750mm/年,如新几

内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

在围护结构中设封闭空气间层是常见的保温措施。空气间层中的传热和在固体材料中不同,

它不是以导热为主,而是有辐射、对流、传导 3 种方式,其中辐射传热约占总传热量的60%~70%而传导只占10%左右。

因此,空气间层的热阻主要取决于间层两个表面间的辐射和对流换热的能力;即取决

于表面材料的辐射系数、间层形状、厚度、设置方向(水平、或垂直向),以及间层所处的环境温度等。

最小总热阻

对大量性工业与民用建筑来说,控制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使其不低于室内露点温度以保证内

表面不致结露,同时考虑人体卫生保健的基本需要,并控制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在一定范

围之内,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就不能小于某个最低限度值,这个最低限度的总热阻称为最小总

热阻Ro,min 。

复合构造墙体

合构造大体上可分外保温(保温层在室外一侧)、内保温(保温层在室内一侧)和中间保温(保温层在中间夹芯)。图3-7 为外墙 3 种保温方式示意。 3 种配置方式各有优缺点。从建

筑热工角度上看,外保温优点较多,但内保温往往施工比较方便,中间保温则有利于用松散填充材料作保温层。具体比较如下:

1.内表面温度的稳定性:外保温和中间保温作法,在室内一侧均为体积热容量较大的承重

结构,材料蓄热系数大,从而在室内供热波动时,内表面温度相对稳定,对室温调节避免骤

冷骤热很有好处,适用于经常使用的房间。但对一天中只有短时间使用的房间,如体育馆、

影剧院等,是在每次使用前临时供热,要求室温尽快达到所需标准,这时外保温作法使靠近室内的承重层要吸收大量热量,所需吸热时间也长,就不如用内保温可使室内温度上升快。

2.热桥问题:热桥不但降低了局部温度,也会使建筑物总的耗热量增加。内保温作法常会

在内外墙联接以及外墙与楼板联接等处产生热桥

中间保温的外墙也由于内外两层结构需要拉接而增加热桥耗热,而外保温在减少热桥方面比

较有利。

3.防止保温材料内部在冬季产生凝结水问题:外保温和中间保温作法,由于在室内一侧为

密实的承重材料,室内水蒸汽不易透过,可防止保温材料由于蒸汽的渗透积累而受潮。内保温作法则保温材料有可能在冬季受潮(详见第4章)。

4.对承重结构的保护:外保温可避免主要承重结构受到室外温度的剧烈波动影响,从而提

高其耐久性(图3-9)。

5.旧房改造:为节约能源而增加旧房的保温能力时,利用外保温,在施工中可不影响房间

使用,同时也不占用室内面积,但施工技术要求高。

6.外饰面处理:外保温作法对外表面的保护层要求较高,外饰面比较难于处理。内保温和

中间层保温则由于外表面是由强度大的密实材料构成,饰面层的处理比较简单。

减少冷风渗透措施

(l)提高门窗的密封性

门窗密封性的提高主要依靠正确选材及改善门窗设计和制造质量。

(2)主要入口设置

为减少冷风的渗透,在寒冷地区应注意不要把主要入口朝向冬季主导风向,尤其对人流大量出入的公共建筑更需注意。

(3)竖向交通井(电梯、楼梯)的布置

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井,如果正对主人口布置,将大大增加不必要的冷风渗透。

增加窗保温能力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l.增加窗的层数

2.改善窗框和玻璃的传热性能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利用建筑构件通过自然方式收集和传送日辐射热量,通常称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它包括集热、蓄热、保温3个方面。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分为直接受益式、集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屋顶池式和对流环路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的措施

合理布置保温层

在围护结构内部设排汽间层或排汽沟道

在蒸汽流入一侧设隔蒸汽层

外墙内设密闭空气间层

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

1、建筑的外表面采用浅色的粉刷或饰面,以减少围护结构的表面对日辐射的吸收率,从而

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2.用实体隔热材料或带有封闭空气间层的围护结构。

3.在围护结构内设通风间层,作成通风屋顶或通风墙,这些间层与室外相通,利用热压和风压作用使间层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带走大部分进入间层的辐射热,减少了通过下层围护结构向室内的传热,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

4.利用水的蒸发和植被对太阳能的转化作用降温,包括蓄水屋面和植被屋面。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大部分属于湿热气候,为了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在建筑群和个体设计中主要应注意三个方面,即:

1、有利于通风,使室内空气能顺畅的流动。良好的通风不仅可以供给新鲜空气和带走室内

热量,在夏季还可以依靠空气流动以促进人体汗液蒸发降温,给人以舒适感。

2、尽量减少日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环境温度。如建筑外部空间的绿化,以及设置

花架、连廊等,都可以改善小气候。

3、结合建筑设计,在窗口以至外墙、屋顶上设置遮阳,减小进入室内的辐射热。

窗口设置对室内气流的影响

1.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面积比

2.窗口高度

3.开口的平面位置

4.利用建筑手法组织通风

干热地区的建筑防热

在干热地区,气候特点是相对湿度小,空气干燥,白天日照强度大、温度高,夜间温度又迅

速降低。建筑的防热方式和湿热地区有很大不同。主要采用的措施有以下四种:

一、注意遮阳和遮挡风沙。在干热地区建筑的总体布局上,需考虑建筑之间应相互遮挡,以

减少强烈的日辐射作用和大风的影响。

二、利用绿化、水池,以及亭台、回廊等,改善建筑周围的小气候环境;同时造成人工阴

影区,在窗口处设置遮阳。

三、建筑布局紧凑,减少外围护结构面积和无组织的通风。

四、采用热惰性指标大的厚重围护结构使其对室外波动热作用有相对大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

间(最好在8小时以上),尽量减少室内温度波动的振幅。

建筑遮阳的基本形式

1.水平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大、从窗户上方照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的窗口和处于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窗口。

2.垂直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小、从窗口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北、西北向的窗口。

3.综合式遮阳:为水平和垂直式遮阳的综合,能遮挡高度角中等、从窗口上方和两侧斜射下

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南和西南向附近的窗口。

4.挡板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小,从街口正面照射来的阳光,适用于东西向的窗口。

需要争取日照的建筑:

如病房、幼儿活动室和农业用的日光室等,它们对日照各有特殊的要求,病房和幼儿活动室主要要求中午前后的阳光,因这时的阳光含有较多的紫外线,而日光室则需整天的阳光。

需要避免日照的建筑大致有两类:一是防止室内过热,主要是在炎热地区夏季一般规筑都需

要避免过量的直射阳光进入室内,特别是恒温恒湿的纺织车间,高温的冶炼车间等更要注意。另一类是避免眩光和防止起化学作用的建筑,如展览室、绘图室,阅览室、精密仪器车间,

以及某些化工厂、实验室、药品车间等,都需要限制阳光直射在工作面和物体上,以免发生危害。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h)称为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方向所夹的角(A)称为太阳方位角。

任何一个地区,在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一天中在正午,即当地太阳时为12 点的时候,高度角最大,

建筑物必须的日照间距,常以在冬至日(12 月22 日)或大寒日( 1 月22 日)保证室内在正

午前后有不少于 1 小时或 2 小时的日照时间来确定的。具体的时间要求则需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在住宅小区的布局中,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常与提高建筑密度、节约用地存在一定矛盾。

在设计中如掌握日照规律,便可采取一些灵活的手法,既满足建筑的日照要求,又提高建筑的密度。

首先,可适当调整建筑朝向,从朝向正南北改为朝向南偏东或偏西30°的范围内,使日照

时间偏于上午或偏于下午。据研究结果,朝向在南偏东西15°范围内对建筑冬季日照辐射

得热影响很小。朝向在南偏东西15°~30°,建筑仍能获得较好的日辐射热。但如偏转角

度超过30°。则不利于日照需要。

2、调节建筑布局和外形,也可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建筑密度的效果。如对在南北

向行列式布置的建筑,如将前栋建筑的顶层北侧去掉一角,成为北侧错台式,日照时间便可从在冬至日的 1 小时增为 2 小时。将正南向行列式布置改为错排行列式或交叉错排行列式布

置,利用上下午的斜向日照。这些方法都有可能增加建筑密度。但为了保证日照时间,需进行验算。

视野

当头和眼睛不动时,人眼能察觉到的空间范围叫视野。单眼的综合视野(单眼视野),在垂直方向的角度约130°,水平方向约180°。

中心视野

视线周围1~1.5 °内的物体能在视网膜中心凹成象,清晰度最高,这部分叫中心视野;

周围视野

目标偏离中心视野以外观看时,叫周围视野。视线周围30°的视觉环境,清晰度也比较好。

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

观看物体的清除程度称为视度,它受下列 5 个因素的影响:

1、亮度阈限

2、物体的相对尺寸 3 、对比4、识别时间

5 、避免眩光

从明处到暗处的适应时间称为“暗适应”,

从暗到明的适应时间称为“明适应”,

失能眩光:降低视觉功效和可见度的眩光

不舒适眩光:只有不舒适感觉的眩光

直接眩光:由视野中的高亮度或未曾充分遮蔽的光源所产生。可避开

反射眩光:由视野中的光泽表面的反射所产生。不可避开

控制直接眩光的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当光源亮度超过16sb 时,不管亮度对比如何,均会产生严重的眩光现

象。

(2) 增加眩光源的背景亮度,减少二者之间的亮度对比。

(3) 减小形成眩光的光源视看面积,

(4) 尽可能增大眩光源的仰角。

控制反射眩光的措施:

(1) 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以减弱镜面反射而形成的反射眩光;

(2) 应使视觉作业避开和远离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镜面反射区域;

(3) 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

(4) 使引起镜面反射的光源形成的照度在总照度中所占比例减少,从而减少反射眩光的影响

在色度学中将红、绿、蓝称为三原色。

标准提出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窗口眩光:

作业区应减少或避免直射阳光;

工作人员的视觉背景不宜为窗口;

可采取室内外遮挡设施来减少窗亮度或减少窗的视域;

窗结构的内表面和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具体控制侧窗眩光的处理方法

a---- 窗台做成斜面;b---- 高反射率的顶棚,并且利用室外反射提高顶棚亮度,减小对比;

c---- 用半透明百叶减小高天空亮度区(2),同时仍然可以看出(1);d---- 利用人工照明照

亮窗周围的墙面,以减小对比,减弱眩光。

灯具可分为装饰性灯具和功能性灯具两大类,因此灯具的作用有:

①固定和保护灯,将灯与电源连接;

②控制和分配灯光,实现需要的光分布;

③美化环境。

照明灯具的光特性主要用三项技术数据来说明:

①配光曲线;

②遮光角;

③灯具效率。

将室内照明灯具分为五类:①直接型,②半直接型,③均匀扩散型,④半间接型,⑤间接型。光环境设计要素

(l )建筑——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风格,室内表面的反射比与质地,照明同家具陈设、

空调、报警、自动洒水等设备系统的协调布置。

(2)空间的利用——了解空间如何使用。工作地点的分布,在室内进行的作业与其频繁程

度和重要性。

(3)颜色——灯的颜色要同室内装修色彩配合。如果需要辨认颜色,显色性也很重要。

(4)经济因素——照明系统的投资及运行费。

(5)节能——是否符合节能要求和规定。

(6)物理因素——允许噪声级、温度、振动、电压变化,都会影响照明设备的选择。

(7)使用环境——灰尘多、潮湿、有化学腐蚀和爆炸危险等特殊环境的照明,要使用防护级别合格的照明设备。

(8)安全和应急照明——照明系统应包含必要的应急照明。

(9)维护管理——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选择便于维护的照明设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管理计划,以保证照明系统高效地运行。

下列情况推荐使用局部照明:

1、非常精细的视作业,特别是只需要在有限范围增加照度的工作;

2、辨认形状或质地需要从某个特定的方向加强照明时;

3、由于设备或人的遮挡,一般照明照射不到的地方;

4、视力减退的人需要较高的照度;

5、需要补偿一般照明造成的对比损失。

倒铺屋面构造示意图

反射光的四种分布型式

外墙保温层设置的三种形式

请画出城市热岛内夜间的气流

应急照明

在正常照明灯因事故熄灭时,为使人们能够容易而且准确无误地找到安全出口而设的照明,

称为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按照用途可分为三类:

(1)疏散照明——为保证人们在发生事故时能快速而安全地离开室内所设的照明。

(2)安全照明——在正常照明突然熄灭时,为保证有潜在危险场所的工人(如操作圆盘锯)的人身安全而设的照明。

(3)备用照明——正常照明发生事故时,能保证室内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

选择灯具应考虑以下的因素:

建筑空间形状和尺度,装修风格特点;

结构形式和设备布置;

特殊环境条件(热、光、声、振动、灰尘、潮湿、化学腐蚀等);

灯具的光通利用系数;

灯具的光分布;

是否符合限制直接眩光的要求;

灯具材料的耐久性和光衰;

是否便于换灯和清洗;

外观;

防护等级。

请介绍各类灯具在照明方面的特点。

1.直接型灯具

这是用途最广泛的一种灯具。因为90%以上的光通向下照射,所以灯具光通的利用率最高。

如果灯具是敞口的,一般来说灯具效率也相当高。工作环境照明应当优先采用这类灯具。

直接型灯具的光强分布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窄配光、中配光(或称余弦配光)和宽配光。高大空间的照明需用窄配光的灯具,这种灯具配备镜面反射罩并以大功率的HID灯或卤钨灯

做光源,能将光束控制在狭窄的范围内,获得很高的轴线光强。在这种灯具照射下,水平照

度高,阴影浓重。

2.半直接型灯具

在灯具上分发出少量的光线照亮顶棚,减小灯具与顶棚间的强烈对比,使环境亮度分布更加舒适。外包半透明散光罩的荧光灯吸顶灯具,下面敞口的半透明罩,以及上方留有较大的通风、透光空隙的荧光灯具,都属于半直接型配光。这种灯具把大部分光线直接投射到工作面,

也有较高的光通利用率。

3.扩散型灯具

最典型的是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其他各种形状漫射透光的封闭灯罩也有类似的配光。这种灯具将光线均匀地投向四面八方,对工作面而言,光通利用率较低。

将一对直接型和间接型的灯具组合在一起,或者用不透光材料遮住灯泡,而上下均敞口透光的灯具,其输出光通分配也近于上下各半。这种灯具叫直接一间接型灯具。

4.半间接型灯具

上面敞口的半透明罩属于这类。它们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装饰照明,由于大部分灯光投向顶

棚和上部墙面。增加了室内的间接光,光线更为柔和宜人。

5.间接型灯具

它将灯光全部投向顶棚,使顶棚成为二次光源。室内光线扩散性极好,几乎没有阴影和光幕反射,也不会产生直接眩光。但因射到工作面的光线全部来自反射光,故光通利用率很低,

在要求高照度时,使用这种灯具很不经济。

此种灯具一般用于照度要求不太高,但希望全室均匀照明、光线柔和宜人的场合,如医院和一些公共建筑较为适宜。

请画出遮阳的四种形式

建筑物理考试试卷B

建筑物理期末试卷二 一、选择题(20*2’) 1、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 A.辐射 B.对流 C.导热 D.传热 2、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称为()。 A.热流密度 B.热流强度 C.传热量 D.导热系数 3、人感觉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 A.30~70 % B.50~60% C.40~70% D.40~50% 4、下列哪些措施虽有利于隔热,但不利于保温()? A.采用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 B.采用通风屋顶 C.采用蓄水屋顶隔热 D.采用屋顶植被隔热 5、下列()不是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间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 A.18℃ B.17℃ C.16℃ D.15 ℃ 6、对建筑防热来说,是()天气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无所谓 7、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遮阳的形式为()。 A.水平式 B.垂直式 C.综合式

D.挡板式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在采光设计中为了降低作为展览墙的亮度,(C )是合理的。 A.降低墙面上的照度 B.提高墙面上的照度 C.降低墙面反光系数 D.提高墙面反光系数 10、为了防止直接眩光,应使眼睛与窗口,眼睛与画面边缘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A)。 A.14度 B.30度 C.60度 D.90度 11.采用天窗采光的美术馆,常采取措施降低展室中部观众区照度,其原因是(D )。 A、提高展览墙面照度 B、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 C、消除一次反射眩光 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 12.在商店照明设计中,不宜采用(D ) A、白炽灯 B、卤钨灯 C、荧光灯 D、高压汞灯 13.有关光源色温的下列叙述中,(C)是正确的。 A、光源的色温是光源本身的温度 B、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显色能决定的 C、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光色决定的 D、白炽灯色温高于荧光高压汞灯 14. 在下列因素中,(B )与灯具的利用系数无关 A.灯具类型 B.灯泡电功率 C.房间尺寸 D房间表面反光系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汇总讲解学习

声学计算题专题 1、人们常利用回声来探知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最常用的是用声纳探测海洋深度或鱼群所在。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若在海面某处声纳传送的声音4秒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洋深度为多少米? 2、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秒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小强用皮尺测出学校大礼堂的最大长度是50米,如果声速为340米/秒,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大为多少秒? 3、在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若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4、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 5、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位猎人在山谷内放了一枪,0.5s听到第一声回声,1.5s 后听到第二声回声.求这个山谷的宽度? 6、某人站在行进的船上对远处的悬崖大喊一声,经过3秒后听到回声,船靠近悬崖的速度是5 m/s ,空气中声速是340m/s ,则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此时气温为15摄氏度) 7,甲乙两同学分别在一跟铁管2侧,铁管长153米,甲在其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听见了两次声音。已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2秒。求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 8,某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 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9、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 10、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秒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11,甲乙两人相距120m,两人距高大光滑的墙壁均为80m,现甲敲一下手中的鼓声,乙先后听到两声鼓声,求乙听到敌意声鼓声与乙听到第三声鼓声之间相隔多长时间? 12、有甲、乙二人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岸边,甲离乙20m远,他们站在一条从河岸到峭壁的直线上,甲放了一枪,乙听到两次枪响,测得两次枪声的时间间隔为4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设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 XXX XXXX XXXXXX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 (一)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 3、实验方法:` (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 室内温湿度 仪器:TESTO 175H1 位置湿度(%)温度(℃) 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 25.1 16.5 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 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 3、实验方法: (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2)把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的位置。再把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用“粗调”、“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针在零点的位置。 (3)轻轻拉动滑套,使侧头露出相当长度,让侧头上的红点对准迎风面,待指针较稳定时,即可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若指针摇摆不定,可读取中间示值。 (4)风向可采用放烟或悬挂丝的方法测定。

《 建筑物理(声光) 》试卷B.doc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建筑物理(声光)》试卷B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建筑声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1. 回声 人耳能分清的强度突出的长延时反射声,将造成听闻干扰。 2. 吸声量 材料或构造的吸声系数与其面积(m2)的乘积,单位m2。 3. 混响声 在早期反射声后陆续到达的反射声

4.频谱 表示复音中不同频率组成的强度分布。频谱图的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声压级。 二、选择题(共计30分) 1 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正确的是( B )。(3分) A.吸声量 m2 B.声压级 Pa C.声功率 W D.响度级 Phon 2 对于1000Hz的声音,人听觉的下限声压级为0dB,其对应的声压为( C )P a。 A.0 B.10-12 C.2×10-5 D. 1 3 声音的三要素是指(A)。 A.声音的强弱、音调、音色 B.声音的频率、波长、声速 C.声压级、声强、声功率

D.响度、清晰度、空间感 4 下列构造中属于低频吸声构造的是( D )。 A.50mm厚玻璃棉实贴在墙上,外敷透声织物面 B.穿孔板(穿孔率为30%)后贴25厚玻璃棉 C.帘幕,打褶率100% D.七夹板后填50厚玻璃棉,固定在墙上,龙骨间距500×450 5 下面所列的四个数值中,哪一个最适宜为音乐厅混响时间( C ) A.0.5s B. 1.0s C. 1.8s D.3s 6 某声源单独作用时,自由声场中某点的声压级为50dB,当同一位置处声源 的数目增加至4个时,若不考虑干涉效应,声场中该点的声压级为( D )dB。(3分) A.200 B.53 C.54 D.56 7 下列声学现象中,不属于音质缺陷的是( B )。(3分)

建筑声学实验报告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建筑声学实验 学院(系):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建筑学 班级:建筑1102班 学号:201155014 学生姓名:马新程 2014年6 月25 日

实验一: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测试方法,掌握空气声隔声基本原理及影响隔声量的有关因素,了解空气声单一值评价的计算方法,增强对环境量化的认识,从而指导建筑设计。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在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中,我们用标准化声压级差来表达: 021lg 10T T L L D nT +-= D nT ——标准化声压级差(适用于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L 1 ——发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 L 2 ——受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 T ——受声室内的混响时间 T 0 ——参考混响时间;对于住宅,T 0=0.5S 三、主要仪器设备 我们采用爱华6270C 精密声级计作为测量两室声压级的仪器,它兼作频率分析仪和记录仪(表头指示)。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前的准备 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或接好外接电源),按下仪器面板上的“开/复位”按键,约 1秒后放开,仪器上的液晶显示器全部点亮,接着显示型号“6270”,2 秒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显示不正常可再按一下“开/复位”键。 的测量 2、A声(压)级L A 按一下“开/复位”键或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A声级,液晶显示器每秒刷新一次,声(压)级实际指的是一秒内的最大声级。 3、声压级(全通)Lp 的测量 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并且液晶显示器的左边出现“—”。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声压级Lp。测量声压级时滤波器为全通状态。 5、倍频带声压级的测量 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边箭头指向“125Hz”,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125 Hz中心频率倍频带的声压级。其余各倍频带声压级与此类似。 4、频谱分析时量程的设定 当仪器在测量倍频带声压级时,由于滤波器的动态范围不够大,所以仪器设有高、低两档量程。当所测噪声的声压级大于98dB时就应采用高量程,小于98dB 时可以采用低量程。按动“量程”键,可以使滤波器的量程在高、低之间来回切换。 其他仪器: 噪声信号发生器:JTS01 功率放大器:美国EV P1201 无指向性声源:荷兰Prite OS12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包含发声室、受声室平面及测点、声源布置图)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doc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 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2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 28、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29、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30、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31、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有声源B.有物体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32、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34、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完整版)建筑物理简答题、计算题重点摘要

热工 简答、名词解释、计算题 1、室外综合温度意义 也称为室外气候,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因素的总称,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首要因素。 2、最小总热阻的意义中[△t]意义及作用 意义: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 作用:使用质量要求较高的房间,允许温差较小,相应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高。(温差越小,最小传热阻越大) 3、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 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状态下的空气的露点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优点: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2、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外保温有利于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能防止热桥内部表面局部结露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 缺点:构造较复杂,造价高,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应的朝向 水平式遮阳:能够有效的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大、从窗口前方投射下来的直射阳光。就我国地域而言它适用于南向附近的窗口;而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它既可用于南向窗口也可用于北向窗口。 垂直式遮阳:有效的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小、从窗侧向斜射过来的直射阳光,主要适用于北向、东北向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 综合室遮阳:有效的遮挡从窗前侧向斜射下来的、中等大小太阳高度角的直射阳光,主要适用于东南向或西南向附近的窗口,且适应范围较大。 挡板式遮阳:有效的遮挡从窗口正前方射来、太阳高度角较小的直射阳光,只要适用于东向、西向附近窗口。 6、气候通过那些途径作用于建筑 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 7、传热的几种方式以及各自的机理? 导热:当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或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对流: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互相掺混而传递热量。 热辐射: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由于物体原子中的电子振动或激动,就会从表面向外界空间辐射出电磁波。(内能电磁波能内能) 8、P138、例1.5-4 9、节能建筑热工设计控制指标有哪些 名词解释 a、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辐射在单位面积内的总量。 b、相对湿度: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水蒸气分压力)之比。建筑热工设计中常用来评价环境潮湿程度。

最新初中物理声音练习题

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2.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的知识。 3.弹奏钢琴上B调的“1”音键与C调的“1”音键相比调“1”音键弹奏的钢丝振动的频率大。 4.国际标准音调的频率是440Hz,它的物理意义是。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 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 是。 6.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7.图B1-1中的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音乐的波形。 甲乙 图1 8.一阵低沉的闷雷震得人心里发慌;远处好像有人在拉胡琴;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喧闹的人们陡然安静下来。上述三种声现象中所强调的声音的特点依次是、和 9.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内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 误: 10、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 Hz至 Hz,高于 Hz的声音叫超声,低于 H z的声音叫次声。 11、大象可以听到500Km外的同类用脚踏地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这种声音是__________声波,这种声音能传播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12.当你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响的音箱面板时,你手的感觉是,这种感觉表明。 13.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都相等,觉察快艇启动先后的 是。 14.元宵节晚上,小伟在家里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开始绽放,3s后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传来的,小伟与烟花绽放的地方相距 约 m。 1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声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声能传递信息,请举出2个有关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8建筑物理答案

渤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年级专业建筑学学习形式科目《建筑物理》试卷A (参考答案) 学号姓名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⒈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②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①20 ②10 ③8 ④ 3 2.凹面易出现的声缺陷是③。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 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的环节是控制④。 ①传播途径②接受处③规划④声源 4.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③措施最有效。 ①吸声处理②装消声器③隔声处理④吊吸声体 5.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④分贝 ① 2 ② 5 ③ 3 ④ 6 6.撞击声隔绝措施中,对高频声最有效的是②。 ①架空木地板②铺地毯③密封吊顶④面层下铺矿渣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声音是弹性介质中,机械振动由近至远的传播。 2.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吸收声能+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 3.房间的混响时间越短,声学缺陷明显。 4.按投影面积计算空间吸声体的α值大于1,其原因是其表面积大于投影面积。 5.可见光就是光辐射中为人眼所感觉到的这部分电磁辐射,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从 380nm 到 780nm 。 6.眩光的分类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从眩光形成的方式上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直接眩光和间接眩光其二是从影响视功能方面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 7.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 8.热压形成风的条件是温差、高差。 9.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绕射,当障碍物尺度<<声波波长时绕射显著。 10. 吸声量的单位是 m2。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 从人耳听闻频率特性、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的隔声频率特性来说明隔声措施的有效性。 答:人耳对高频声敏感,对低频声迟钝,因此高频噪声对人的干扰大; 而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隔高频声容易,隔低频声困难,因此对控制噪声干扰有效。 2. 厅堂可能出现哪些声学缺陷?如何消除? 答:厅堂可能出现的声学缺陷有: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 消除回声:控制前部天花高度,后部天花和后墙作扩声和吸声处理 消除颤动回声:采用不平行墙面、墙面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墙面装修不平行 消除声聚焦:不用弧形墙面和壳形天花、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壳形天花曲率半径大 3. 设有一个乳白玻璃的球形灯,灯罩的直径为4厘米,其轴向发光强度为100坎德拉,求该灯的轴向亮度? 解: 2 2 / 79600 2 04 .0 100 cos m cd A I L= ? ? ? ? ? = = π α 4. 写出热辐射光源的发光原理,并写出2种热辐射光源的名称。 答:发光原理:当金属加热到大于1000K时,发出可见光。 如白织灯和卤钨灯 5. 请解释灯具效率这一术语,同时写出影响灯具效率的两个因素。 答:灯具效率——在规定条件下灯具发射的光通量与灯具内全部光源的额定光通量之比。灯具效率与灯罩开口大小、灯罩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大小有关。 1

建筑声学测量方案

建筑声学测量方案 适用范围 1、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 1)概述:隔声测量主要测量发声室和受声室两侧不同中心频率下的声压级差。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 A、建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测量; B、楼板撞击声隔声测量。 (2)相关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19889 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1~10 部分) 第 1 部分:侧向传声受抑制的实验室测试设施要求 ; 第 2 部分:数据精密度的确定、验证和应 用 ; 第 3 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 第 4 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 场测量 ; 第 5 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第 6 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 的实验室测量 ; 第 7 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第 8 部分:重质标准楼板覆面层 撞击声改善量的实验室测量; 第9 部分:吊顶上空相通的两室之间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第 10 部分:小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2、室内混响时间测量 (1)概述:声音达到稳态后停止发声,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减 60 dB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混 响时间,记做 T60,单位为秒(s)。 中断声源法是声源发声达到稳态后,突然切断声源停止发声,直接记录室内声压级 衰减曲线的方法。 ( 2 ) 相关标准: 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ISO 3382-2 : 2008 声学房间声学参数的测量一般房间混响时间测量新的《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 3、混响室吸声测量 ( 1) 概述:在混响室内测量用于处理墙壁或顶部等界面的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或诸如家具、人、空间吸声体等的吸声量的方法。 按混响室放入吸声材料前和放入吸声材料后混响时间的差异,计算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这里吸声系数是指试件吸声量与试件面积的比值。用于测量声音无规入 射时的吸声系数,即声音由四面八方入射材料时能量损失的比例。 ( 2) 相关标准: GB/T 20247-2006 声学混响室吸声测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计算题 1、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 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多少米? 2、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经多长时间才能传给终点的计时员? 3、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c,则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真实时间是多少秒? 4、某人发现前方有一座大山,他就地击一掌,经过1.4s 听到回声,那么,他距离大山约为多少米?(设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s m /340 ) 5、.某人站在两座山之间大喊一声,大喊一声之后,他首先听到的两次回声时间间隔为4S ,若两山之间的距离为1000m ,则此人距两山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6、一位猎手在山谷间鸣枪后经1秒钟后听到第一声回声,大约又经过了2秒钟后又听到了第二声回声。则产生回声的这两座山之间约相距多少米?

7、某人站在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3s 听到回声,若船靠近悬崖的速度是5m/s,空气中声速是340m/s,高喊时船离悬崖有多远? 8、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 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9、一个人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地面上的木工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钉钉子,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则木工离他多远?(空气中声速为340m/s ) 10.甲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在铁管另一端敲一下,甲听到两次响声.如果铁管长为l ,铁和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分别为1v 、2v ,求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t 为多少? 11、人用锤子敲击一段较长的铁管的一端,另一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响,请说明两次声响各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若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S ,求这段铁管的长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铁中的速度V=5×103m/s ) 12、已知一段铁轨的长度为l ,小明在一段敲一下铁轨,小华在铁轨另一端间隔t 听到两次声响,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v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2v 为多少?

建筑物理声学计算题汇总题库

声环境精选例题 【例1】例:某墙隔声量Rw=50dB,面积Sw=20m2 ,墙上一门,其隔声量Rd=20dB,面积2m2 ,求其组合墙隔声量。 【解】 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为: τ c=(τw S w+τd S d)/(S w+S d) 其中:Rw=50dB àτw=10-5,Rd=20dB àτw=10-2 故,τ c=(20×10-5 + 20×10-2 )/(20+2)=9.2×10-4 故Rc=10lg(1/ τ c)=30.4d 【例2】某墙的隔声量,面积为。在墙上有一门,其隔声量,面积为。求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解】此时组合墙的平均透射系数为: 即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比单独墙体要降低20dB。 【例3】某长方形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米、6米、4米,在房间天花正中有一排风口,排风口内有一风机。已知装修情况如下表: 吸声系数a 500Hz 2000Hz 墙:抹灰实心砖墙0.02 0.03 地面:实心木地板0.03 0.03 天花:矿棉吸音板0.17 0.10 (1)求房间的混响时间:T60(500Hz);T60(2kHz)。 (2)计算稳态声压级计算:风机孔处W=500uW(1uw=0.000001W),计算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3)计算房间的混响半径。 【解】 【例4】某一剧场,大厅体积为6000 m3,共1200座,500Hz的空场混响时间为1.2秒,满场为0.9秒,求观众在500Hz的人均吸声量。 【解】 人均吸声量为由赛宾公式可得: 空场时, 满场时, 解上两式有:A=805m2

=0.22 m2 【例5】一面隔墙,尺寸为3×9m,其隔声量为50dB,如果在墙上开了一个尺寸为0.8×1.2m的窗,其隔声量为20dB,而窗的四周有10mm的缝隙,该组合墙体的隔声量将为多少dB? 【解】: 计算墙、窗、缝的隔声量--------1.5分 计算墙、窗、缝的面积 有等传声量设计原则: 得组合墙的透射量-------1.5分 组合墙的隔声量------2分 【例6】一房间尺寸为4×8×15米,关窗混响时间为1.2秒。侧墙上有8个1.5×2.0m 的窗,全部打开,混响时间为多少? 【解】利用赛宾公式求证: A=S 体积V=15×8×4=480m3 关窗时的内表面积S=424m2,求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开窗时的室内表面积S=400m2 。窗的面积为24 m2

初中物理声音分类计算题

声现象的计算三种题型: 一、声与光的问题 这一类题型的计算,关键是抓住声与光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不同,但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且日常问题涉及的路程不长。因此,光传播所用的时间常可忽略不计,故声 传播所用时间近似等于看到光后与听到声音的时间间隔即 ?t S v =/声 例1. (河北)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 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 ___________m 。 解:由上面的分析很快有 Sv t m ===声 ·×?34051700 例2. (江西)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经_______s 时间才能传给终点的计时员。 解:?t S v s ===声 100 340029. 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问题 此类计算,我们首先要明确声音在两种不同介质中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声音 在介质I 中传播快(设速度v 1),所用时间(t 1)少,声音在介质II 中传播慢(设速度v 2),所用时间( t 2)多,两次听到的时间间隔 ?t t t =-21 ,即 例3. 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 =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 =1.87s ,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m s 空=332/,求声音在 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解:由以上分析很快列出式子 L v L v t 空钢 -= 三、回声问题的计算 这一类问题,一定要注意产生回声时,声运动的路程是声源发声时(声源不动)距障碍物距离的二倍,即 S v t = 声2 例4. (新疆)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t=2s 后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是( ) A. 680mB. 340m C. 170m D. 17m 解:S v t m ===声 ×234022 340 例5. 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 1=700m 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 2=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分析:画草图 解:声音传播路程为 SS S 312 22700401360=-=-=× 此时声音传播时间 t S v s ===31360 340 4声 汽车行驶速v S t ms = ==2 404 10/ 练习: 1、(1)小明同学站在一座山崖壁前方,大喊一声,经过10s 后听到回声,请问这时小明同学离山崖壁有多远?(2)承接第一问,小华同学 开车以60m/s 的速度向山崖壁驶去,当她的车 经过小明同学时,小华按了一下喇叭。请问,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华将听到汽车鸣笛的回 声。(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 ) 2. 小明和小华想要测定一段铁路的长度,但没有合适的刻度尺,他们查表得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于是两人各站在欲测铁路的一端,小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明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两次声响的间隔时间为3s ,请问两次声响分别从哪里传递过来?这段铁路有多长?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 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 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 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 又听到一声 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 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4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 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 .5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 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 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6.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 速为1450 m/s 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 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7科研人员为测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14.26秒后收到返回的声信号,请你计算出此处海沟的深度(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 8.科研人员为测出海水中的声速,在海面上向另外一艘船发出超声波,另一艘船在4s 后收到声音信号,两船相距6120m ,请你计算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9.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聪成为了一名一百米终点计时员,但由于他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测出小明同学的成绩为11.46s ,请你 通过计算求出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设当时气温为15℃)。 10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 的速度匀速 行驶,在汽车的前方有一座峭壁,司机鸣笛后8s 听到由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司机 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设当时 气温为15℃ 1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 ,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12、一个人在远处用望远镜注视山坡上的木工以每秒1次的频率钉钉子,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击锤声,木工离他多远?

建筑物理习题及答案2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 1、空气的绝对湿度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 b ;热阻R a (a.m2K/W;b.W/m2K)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c a.[0°,90°); b. [0°,90°]; c. [-23°27’,23°27’]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蒸发 散热约占25%~30% 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5)有利于旧房改造 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 (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 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 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 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 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 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 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 符号:φ(1分) 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天空漫射 光照度之比值 4、光强体:灯具各方向的发光强度在三维空间里用矢量表示,由矢量终端连接起来的 封闭体 5、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 二、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写出国际照明委员会的标准晴天空亮度分布规律。 答:(1)晴天空亮度以太阳子午圈为对称(1分) (2)最亮在太阳附近天空(1分) (3)晴天空亮度离太阳愈远愈小,最小点在太阳子午圈上且与太阳成90°(2分) 2、叙述侧面采光(侧窗)的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1)建造和维护费用低(1分)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3、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4、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6、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 =340米/秒). 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 声 A.0.3 B.3.0 C.30 D.300 7、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 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9、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B.频率 C.响度 D.音色 10、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11、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12、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声源B.有物体 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14、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建筑物理(声学).do

1.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①多孔材料,板状材料,穿孔板,成 型顶棚吸声板,膜状材料,柔性材料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包括1。空腔共振吸声结构,2。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其他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强吸声结构,帘幕,洞口,人和家具,空气吸收(空气热传导性,空气的黏滞性和分子的弛豫现象,前两种比第三种的吸收要小得多)。吸声与隔声有什么区别?吸声量与隔声量如何定义?它们与那些因素有关?答:吸声指声波在传播途径中,声能被传播介质吸收转化为热能的现象。隔声指防止声波从构件一侧传向另一侧。吸声量:指材料的吸声面积与其吸声系数的乘积,单位为m2。隔声量:指建筑构件的传声损失,,单位为(dB)。 它们主要与构件的透射系数有关,和构件的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有关。 2.衍射的定义: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 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影响因素:障碍物的尺寸或缝孔的宽度与波长接近或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射现象明显表现的条件,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3.解释“波阵面”的概念,在建筑声学中引入“声线”有什么作用? 答:声波从声源发出,在某一介质内向某一方向传播,在同一时刻,

声波到达空间各点的包迹面称为“波阵面”,或“波前”。“声线”主要是可以较方便地表示出声音的传播方向;利用作图法确定反射板位置和尺寸。波阵面为平面的称为“平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称为“球面波”。 4.什么是等响线?从等响线图说明人耳对声音的感受特性。答:等响线是指响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频谱特征曲线,从等响线图可知:1.人耳在高声压级下,对声音频率的响应较一致;2.在低声压级下,人耳对于低于1000Hz的声音和高于4000Hz的声音较不敏感,而对1000Hz~ 4000Hz的声音感受最为敏锐;3.在同一频率下,声压级提高10dB,相对响度提高一倍。 5. 等效连续A声级解释Leq,L50 LA表示什么意义?答: Leq 的含义是:噪声的A声级是变化的,不能简单的使用某一时刻的A声级,需要使用在一段时间内使用平均A声级来表示能量平均,即Leq。L50的意义是: L50 表示在所测的时间范围内有百分之50的时间出现了A声级大于 L50 的情况。如:L10=70dB,表示有10%的时间里噪声的A声级超过了70dB。Las是声级计上的A计权网络直接读出的数据,单位dB。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评价的一种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网络)声压具有与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级,则这一连续稳态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建筑声学习题 一、选择题 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7 D 10 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6 D 10 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0B13 C 7 D 10 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80B50 C 40 D 30 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A 20 B 10 C 8 D 3 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A L<λ B L≥0.5λ C L≥1.5λ D L>>λ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A 侧墙 B 银幕 C 乐池 D 后墙 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A I a B M C α D L p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A 缩短T60 B 强吸声 C 墙面油漆 D 调整比例 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分贝。 A 3 B 6 C 5 D 10 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A 2 B 5 C 3 D 6 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A 20ms65d B B 70ms64dB C 80ms45dB D 30ms75dB 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A 吸声处理 B 装消声器 C 隔声处理 D 吊吸声体 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A 生活 B 交通 C 工业 D 施工 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分贝。 A 2 B 5 C 3 D 10 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 A 高频吸收增加 B 中低频吸收增加 C 共振吸收增加 D 中低频吸收减少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分贝。 A 50 B 110 C 80 D 100 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2.薄板吸声构造的吸声特性主要吸收。 A 高频 B 中频 C 中低频 D 低频 2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最先考虑的环节是控制。 A 传播途径 B 接受处 C 规划 D 声源 24.A声级采用的是方倒置等响曲线作为计权网络所测得的声压级。 A 40 B 50 C 80 D 100 25.为避免声影,挑台高度h与深度b的关系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