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休闲文化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休闲文化

姓名王虹霞

学号120703032515

年级2012 级

专业有机化学

指导教师罗曲

2013年6月15日

中国传统休闲文化观

王虹霞

(西南民族大学,成都)

摘要:休闲文化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休用文化及其研究的发展日益深入,休闲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中国人的休闲哲学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或者说是中国古代哲人教给人们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精神的自由,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的一种快乐的哲学。但是,在当前我圆体闲文化的发展中存在着休闲的异化、休闲文化没有自身的特点及休闲文化中的不平衡现象突出等几个误区。

关键词:休闲,休闲文化,误区。

1.前言

20世纪科学技术对人类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21世纪人们将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有人估计,10一15年以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拿中国来说,现在一年有114天的法定休息日。也就是说职工一年有将近1/3的时间在休息。休闲文化是指人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和纯粹兴趣所致,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人们在“自由时间”内,用于冰释疲劳、恢复精力、舒缓情绪、消除郁闷、释放能量、减轻思想压力和增长见识、开阔思想境界的部分都属于休闲文化范围[1]。我国当前虽然未进入休闲时代,但是随着休闲

文化的日常生活化及其相关研究如休闲学、休闲哲学、休闲美学、休闲心理学、休闲行为学等研究的日益深入,休闲文化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然而,当前我国的休闲文化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着几个发展的误区。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观念

2.1代表农耕文明的休闲文观念

追溯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经济基础的差异,中国最早的休闲观念与休闲实践,总是和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和休息养生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出明显的对自然天时的顺应与依赖,烙上了典型的农耕文明的色彩。“休闲”是物质丰富、社会文明的结果。人类筚路蓝缕,从物质极度贫乏生存条件恶劣的困顿中走来,尤其是生活于北半球内大陆的我们的先祖,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靠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的勤耕苦种创造的。因此,在中国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原初的休闲观念总是和劳作联系在一起的。“休闲”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暂时中断劳动的歇息行为,强调的是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呈现出有别于西方文明的二重性特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辞海》就将“休闲”解释为“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措施。”[2]《说文》解“休”为“人依木而歇”,表达的都是一种劳动的终止与歇息状态。“田休”是为了使下一茬作物长的更好,“人休”亦是为着接下来的劳作效率更高。在农耕文明“天人合一”哲学大框架下的“休闲”,强调的只是劳动与休息的辩证关系,人的身体的一种休息行为,一种暂时中断劳动的歇息状态,是和劳动相对的一种生命体验。但是,由于受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结构和农业耕作方式的影响,休闲所追求的生存状态又和农耕文明所崇尚的勤奋劳作、

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相互背离,即使在高度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带着矛盾的心态看待休闲,对休闲的价值判断存在截然不同的两重性。一方面,从劳动角度强调休闲的必须与重要,看重“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进而强调“劳逸结合”。另一方面,在国人意识深处,人们又总是有意无意把休闲与懒惰等同起来,对休闲带有明显的批判、排斥色彩,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够从“玩物丧志”、“闲人”、“游手好闲”、“闲聊”、“闲荡”、“闲话”、“小人闲居者为不善”等词汇中,看到这种具有明显批判、排斥色彩的休闲文化观念。可以说,这是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象喻,充分体现了农耕文明社会中辩证的休闲思想,体现了中国人中庸的处事之道,是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农耕社会自然经济环境下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价值、道德标准。中国人重农时地利却强调不能竭泽而渔,崇尚勤劳又讲究春种秋收冬闲暇。“休闲”不仅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也昭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对人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积淀,是强调勤奋、劳作的农业社会下特有的东方文化符号。

2.2“神”静形“动”中和为度的休闲观念

人依木为“休”,这是一种暂时中断劳动的休息行为,由“休”字组成的“休息”、“休假”、“休日”、“休暇”强调的也是人的活动或行为的放松状态。“闲”字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人内心精神的娴静、平和,侧重的是人的感觉、感受和思想的纯洁安宁。

“休”、“闲”组合在一起,则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指人通过身体的休息放松获得精神的宁静和平和,身体的放松是手段,精神的愉悦才是目的。人依木而休,使身体的颐养活动和精神的修整活动得以充分进行,使人与

自然浑然一体。在我们的先人看来,劳作与歇息,动与静,这两种状态应该保持平衡中和,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否则“动静失宜,则生诸疾”《素问经注解·六微旨大论姚注》中就说“成败之相倚伏也,实变化之自然,动乎其不得不动,动静之常也;若动而不已,是有动无静,气反其常,灾变必因之而作。”“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也就是说天地万物生存与衰亡的根本,决定于人的动与静,劳作与休息。过度劳累,实为动之太过静之不足,必然导致疾患。然而过度安逸,同样会损害身体,导致疾病。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提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在这里,孙思邈从健康养生角度,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劳作与休息,动与静,中和为度,二者不可偏废。这也就是先哲孔子一直推崇的“不逾矩”。《孑L子家语·观乡射》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记载,说子贡观于腊(年终祭祀)。孔子日:“赐也乐乎?”对日:“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孑L 子日:“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段话,非常准确诠释了中国古人的张弛有度的休闲娱乐观念。

我们的先人一方面辩证强调人要动静兼修,劳作与休息不可偏废。另一方面又从养生保健角度,进一步提出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健,以动为主的观点,特别强调重视“心”神的休息与放松,强调“神对形”的支配与决定作用。管仲在《管子·心术》中就将“心”比喻成一国之君,对人体的耳目口鼻有着绝对的支配作用。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魏晋时期嵇康则进一步提出“神须形以存”,“神无形则散”。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精神对人的统摄作用,认识到精神与身体和谐一致的重要。对此,儒家、道家都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