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方案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以青霉素引发过敏为例

微课设计方案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以青霉素引发过敏为例
微课设计方案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以青霉素引发过敏为例

附件三:

2015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

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标题: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学校:皖南医学院

执教教师:刘辉

填表日期: 2015年11月28日

教学设计方案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作品标题

所属课程医学免疫学——以青霉素引发过敏为例

相关知识点超敏反应;IgE抗体;变应原课程编码M105

临床医学、护理医学等专业本

授课对象

授课时长6分8秒科二年级学生

使用教材《医学免疫学》主编曹雪涛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建议包含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和过程(含时间分配)、教学总结等内容,注意文字简洁,思路清晰,字数不宜过多。

教学背景:

免疫学理论深奥、抽象,难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为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必须做到深入浅出的讲授,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变枯燥为生动。针对临床医学、护理医学专业学生来说,体现医学人文情怀、“早临床”等理念也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基础免疫学的理论知识,能理解抗原、变应原、表位、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细胞、抗体等概念和原理,也已经初步认识了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超敏反应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的病理免疫反应,即异常的免疫应答。根据反应的机制不同,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Ⅳ四型。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是特应性个体再次接受变应原刺激产生的迅速反应,其本质是特异性IgE应答。发生过程分为致敏和发敏两个阶段。发生这种反应的机体常常为特应性个体,有遗传倾向。变应原是指刺激机体产生IgE应答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主要有: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等;食物变应原如含高蛋白的鸡蛋、牛奶,一些海产品等;药物变应原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等。随着工农畜牧业发展,污染物增多,新的变应原也不断出现,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是临床医学、护理医学专业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记忆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主要过程:致敏和发敏两个阶段;

2、能理解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本质;

3、能举例说明(以青霉素引发过敏为例)临床上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如何发生的;

4、能从青霉素的神奇发现、神奇疗效、神奇不良反应的角度体会医学人文情怀。

教学内容:

人卫第6版教材《医学免疫学》,第十七章超敏反应,第一节I型超敏反应,第二部分发生机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1、机体致敏过程

2、发敏机制

3、关键因素IgE在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难点:IgE在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教学切入点: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临床很常见,人们对青霉素药物过敏关注度也较高,故以青霉素引发过敏反应的例子为教学切入点。青霉素,有着神奇的发现、神奇的疗效,但也有着神奇的不良反应,由此引出I型超敏反应,提出问题“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呢?”,以激发观看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和过程:

微课时长6分钟8秒,具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和过程,设计意图见下表。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与画面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教学切入青霉素神奇的

发现与疗效历

史回顾,转而

提出青霉素

“狰狞”的另

一面,呈现小

明准备接受青

霉素治疗及皮

试的场景。

1

10

以青霉素引发过敏为例作为教学切

入点。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临

床很常见,人们对青霉

素药物过敏关注度也

较高,故以青霉素引发

过敏反应的例子为教

学切入点。设置悬念,

以激发观看兴趣和探

究欲望,并体现出“早

临床”理念。同时对青

霉素神奇的发现与疗

效作了历史回顾,体现

出医学人文情怀。

主题讲解互动思考介绍I型超敏

反应的发生机

制:致敏和发

敏两个阶段,

重点阐明IgE

在反应中的作

用机制。穿插

两个互动思

考:

1、变应原进入

特应性个体容

易诱导产生哪

种类别的抗体

应答?

2、机体初次接

受变应原刺

激,能引发过

敏反应吗?

4

2

2

1、动画演示变应原初次和再次进入

机体引发过敏的过程。

免疫学理论深奥、抽

象,讲解必须做到深入

浅出。采用动画使抽象

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运用比喻变枯燥为生

动、变抽象为形象。以

形象贴切的比喻来加

深学生理解记忆。

互动思考题紧扣讲解

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打开听讲思

路,启发思维。

2、运用比喻:用打开潘多拉魔盒比喻发敏阶段,用打开魔盒的钥匙比喻IgE。

3、互动思考

总结从I型超敏反

应的本质、发

生过程、特点、

关键因素等方

面进行总结

50

流程图总结不是简单的罗列,

而是要从所授内容中

归纳、提炼,简洁明了,

重点突出,以引导学生

积极动脑,透彻理解,

培养总结分析问题的

能力。

课后讨论课后两个拓展

讨论:

1、结合临床应

用的一个问

题;

2、深刻理解I

型超敏反应的

一个问题。

8

这两个问题要求学生

在深刻理解I型超敏反

应发生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搜集信息

和相互讨论才能完成。

旨在体现“早临床”理

念,激发头脑风暴,培

养搜集信息、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

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总结:

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分析:临床医学、护理医学的本科学生将来是直接面对患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拥有良好的医德和人格。这就要求基础医学教学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也要将医学人文情怀和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分析:以青霉素引发过敏为例作为教学切入点,始终围绕“青霉素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展开阐述。首先对青霉素神奇的发现与疗效作了简单历史回顾,简述了青霉素引发过敏的概况,体现出医学人文情怀。以简洁形象的动画演示,结合凝练生动的语言表达,重点阐述了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过程(致敏阶段和发敏阶段),其中对于难点部分“IgE介导反应的机制”作了直观形象的描述和分析。在阐述过程中穿插思考引发互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打开潘多拉的魔盒来比喻反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发敏阶段,用打开魔盒的钥匙比喻反应中的关键因素IgE,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最后以简洁明了的流程图总结了I型超敏反应的

本质、过程、特点、关键因素。并留下拓展讨论题,以激发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结合临床来讨论、思考、归纳,旨在体现“早临床”理念,并学以致用。

时长6分8秒的微课,有历史回顾体现人文情怀,有主题讲解凸显重点难点,有互动思考及时检测巩固,有拓展讨论激发头脑风暴。动画形象准确,画面简洁具美感,语言凝练生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既能获取到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能接受到人文情怀的熏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