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瘤胃的四种疾病诊疗
牛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牛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牛在养殖过程中,因其胃部的特殊结构,会出现多种胃部疾病。
牛胃部疾病是牛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病情复杂,种类较多。
当牛患上胃部疾病之后一个显著的临床特点就是食欲不振、采食量降低,甚至是出现废绝,反刍量减少或者停止反刍。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牛胃部疾病约占内科疾病的一半以上。
在牛养殖过程中,牛胃部疾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牛的健康和生命,同时,还会对整个养牛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做好牛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胃部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养牛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1 瘤胃臌气1.1 临床症状牛出现瘤胃臌气之后,一个显著临床症状就是患病牛采食饲料不久之后突然出现临床症状,位于左侧的腹部急速的膨胀和胀大,肷部突出。
对患病牛的瘤胃进行叩诊可以听到明显的鼓声。
对瘤胃听诊可以听到瘤胃的蠕动音消失。
患病之后,病牛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反刍行为停止,患病初期会出现嗳气,嗳气停止之后,病牛的腹部开始疼痛,一会站立一会卧底,回头顾腹的次数增多,还会出现弓背摇尾。
在病牛患病初期还会排出少量的粪便,后期停止排便。
在患病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病牛会出现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心跳加快,最终会导致病牛窒息死亡。
1.2 治疗对策患病的初期可以选择胃部导管插入到瘤胃的入口让瘤胃中的气体排出,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瘤胃臌气十分的严重的话,病牛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危险情况,可以采用对瘤胃进行穿刺的方法进行紧急的救治。
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药剂进行治疗。
可以使用鱼石脂70g、75%的酒精100ml、硫酸镁500g,加水溶解之后,一次性的内服。
或者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2000ml,10%的安钠咖20ml,5%的碳酸氢钠溶液500ml,一次性进行肌肉注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使用中药治疗。
可以选择使用党参45g、茯苓30g、白术45g、陈皮30g、砂仁30g、莱菔子45g、青皮30g、香附45g、木香30g、干草24g,加入适量煎服,每天服用一剂。
反刍家畜常见前胃疾病的鉴别与诊断

反刍家畜常见前胃疾病的鉴别与诊断作者:赵毅宋凡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4年第06期1前胃疾病的主要类型1.1 瘤胃鼓气1.1.1 概念瘤胃鼓气是反刍动物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气体,机体对气体的吸收与排出发生障碍,致使胃壁急剧扩大的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牛和绵羊,山羊少见。
1.1.2 病因原发性瘤胃鼓气,多发生于采食了大量易发酵饲料,如新鲜肥嫩多汁的豆科牧草或青草(如苜蓿、三叶草、豌豆藤、苕子、紫云英等)、豆科种子、块根植物的茎叶、作物的幼苗、有露水和雨水的青草等。
误食腐败和霉败的饲草,冷冻、带雪霜的饲草,品质不良的青贮料,以及误食对瘤胃有麻痹作用的毒草(如乌头、毒芹、秋水仙等),也可引起本病。
本病还可继发于食道阻塞、创伤性网胃炎、肠阻塞、腹膜炎、破伤风等病程中。
泡沫性瘤胃鼓气是由于采食了大量含蛋白质、皂甙、果胶等物质的豆科牧草。
非泡沫性瘤胃鼓气主要是采食了一般性气体的牧草或采食堆积发热的青草、霉败饲草、品质不良的青贮饲料,或经雨淋、霜冻的饲料引起。
1.1.3 临床症状常在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后不久发病,原发性者病初频频嗳气,腹围急剧增大,尤以左侧更明显,严重者可高出脊背。
病畜腹痛不安,不断回头顾腹,摇尾,后肢踢腹,频频起卧等。
食欲、反刍和嗳气完全停,瘤胃蠕动音迅速减弱或消失,呼吸高度困难。
叩诊瘤胃张而呈鼓音。
后期病畜张口呼吸,全身出冷汗,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如治疗不及时,很快死亡。
1.1.4 防治要点不能多喂易发酵的饲料,舍饲转为放牧之后应先喂些干草。
禁喂霉败饲料和品种不良的青贮饲料。
更换饲料应逐渐进行。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排气减压,制酵,促进瘤胃内容物的排除和恢复前胃机能。
1.2 瘤胃积食1.2.1 概念瘤胃积食是瘤胃积滞过量的食物,致使体积增大、胃壁扩张、运动机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
牛羊均可发生,但以舍饲牛及奶山羊多见。
1.2.2 病因本病主要是在使役或饥饿后暴食所致,或饲料的适口性强而引起。
牛瘤胃疾病的治疗措施

牛瘤胃疾病的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S853.33王鑫(甘肃省通渭县碧玉镇畜牧兽医站,74330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09-0101-01牛的瘤胃就像一个庞大密闭的发酵罐,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牛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和非蛋白氮,就是由于它独特的瘤胃。
饲料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肽类、氨基酸及氨等成分;同时利用氮源、碳源等合成微生物蛋白及B族维生素等。
随着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瘤胃疾病越来越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瘤胃迟缓、瘤胃臓气、瘤胃积食、瘤胃酸中毒等四种,下面就这几种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介绍一下,仅供同仁参考。
1瘤胃迟缓是瘤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瘤胃内产生大量腐解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以及全身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1.1临床症状:病畜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刍次数减少,咀嚼无力,直至反刍停止,瘤胃蠕动力量减弱,次数减少,蠕动持续时间缩短,排棕褐色糊状粪便,恶臭,精神沉郁,时有磨牙现象。
1.2治疗措施121加强瘤胃收缩力量,促进消化,制止发酵。
可用方①石蜡油1000-2000*1,苦味酊20-40*1,给牛一次内服;方②龙胆末30g、酵母粉10g、姜粉20g、碳酸氢钠50g、番木鳖酊20*1,加水适量,混合1次内服;方③食醋2000*1、食盐60g,混合1次内服。
1.2.2兴奋瘤胃蠕动。
可用方①胃复康按0.1*g/8g体重用药,肌肉注射;方②乙酰胆碱2-4*g,1次肌肉注射。
1.2.3中药处方可用党参50g、白术50g、茯苓50g、炙甘草20g、山楂10g、神曲100g、麦芽100g、槟榔 40g、生姜60g、丁香30g、肉豆蔻30g,水煎服。
2瘤胃臌气瘤胃臓气也叫瘤胃臓胀,是反刍动物支配前胃神经的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迅速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瘤胃急剧膨胀的一种急性病。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作者:叶尔波拉提·黑沙布迪娜·吾兰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5期引言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瘤胃积食,又称酸性消化不良,乳酸中毒,急性食滞等。
瘤胃酸中毒(mmen acidosis),系瘤胃积食的一种特殊类型,有称急性碳水化合物过食、谷物过食、乳酸酸中毒、消化性酸中毒、酸性消化不良以及过食豆谷综合症等,其主要病理学变化发生在消化道和实质器官,包括瘤胃乃至真胃和小肠的出血、水肿和坏死,肝、脑、心、肾的出血、变性和坏死。
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瘤胃积滞酸嗅稀软内容物、重度脱水、高乳酸血症以及短急的病程。
从流行病学而言,本病各种反刍动物都可发生。
其中奶牛、肉牛、耕牛(黄牛与水牛)绵羊和奶山羊较为常见。
山羊与野鹿也有病例记载,由于病情发展急剧,死亡率高、危害性大,本病的病因比较多。
1剖检变化瘤胃酸中毒的病理变化,必须在病畜死亡1小时内进行剖检和观察。
发病后于24-48小时内死亡的急性病例,瘤胃和网胃内容物充满粥状内容物,具有乳酸气味,粘膜上皮角质呈玉米糊状,容易擦掉,露出暗色斑色,底部出血。
皱胃内常有大量谷粒,皱胃与肠管粘膜具有出血性炎症。
血液稠,呈暗褐色,内脏静脉瘀血,出血和水肿。
肝脏肿大,实质脆弱,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肾脏瘀血。
病程持续了3-4天后死亡的病例,瘤胃壁与网胃壁发生坏死,呈补缀状,广泛分布。
被侵害的胃壁区增厚3-4倍,呈暗红色,形隆起,表面有浆液渗出,组织脆弱,切面呈胶胨状。
2诊断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应根据过食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饲料的病史及其临床病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诊断。
2.1实验室诊断2.1.1血液学检验血液pH值下降至6.5以下;红细胞压积增高至50%以上;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在25%以下;血清内毒素检验为阳性。
2.1.2尿液检验尿液pH值为5以下。
2.1.3瘤胃液检验瘤胃液pH为3.5,纤毛虫消失。
3治疗瘤胃酸中毒病情急剧,临床治疗,首先,是抑制乳酸产生和酸中毒,其次,应用抗组织胺制剂消除过敏性反应,第三,强心输液,调节电解质,维持循环血量,第四、促进前胃运动,增强胃肠机能,排除有毒物质,第五,保护肝脏增进解毒功能,第六,镇静安神,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与手术治疗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与手术治疗作者:孟淑玲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0期孟淑玲(江苏省丰县畜牧兽医站221700)摘要:瘤胃积食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食胀,系因牛、羊等反刍兽贪食过多草料或脾胃虚弱,致使草料停滞胃中,无法运化的一种病证。
该病发病原因较多,可采用中兽医诊疗方式,必要时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瘤胃内异物。
关键词:反刍家畜;瘤胃积食;中兽医;诊治;瘤冒切开术1 病因该病多发于冬春两季,老龄、体弱的反刍家畜发病较多。
发病原因:①使役或饥饿后,喂大量粗纤维饲料,或易于膨胀发酵的饲料,如甘薯藤、黄豆秸、稻草、麦秸、豆饼、大豆、豌豆等,或食后大量饮水或食饱后使役,致使脾胃无力腐熟运化,草料停积于胃内而发病。
②突然更换饲料,特别是由粗饲料转换精饲料,而贪食过多;或疏忽管理,脱缰偷食,也可由于过食而致病。
③畜体消瘦,胃脾虚弱,加之长期饲养管理不善,如久喂粗硬干草,久渴失饮,以致草料停滞于胃,致成此患。
④继发于脾虚慢草、百叶干、误食伤胃等病过程中,也常发生。
2 发病机理因为突然大量的草料停积于胃内,压迫内脏,气机受阻,使胃腑无法运转,以致脾胃损伤,气虚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血淤滞,草料难以腐熟化导,又可产生大量恶邪浊气,草料和恶邪浊气停塞于胃内,使牲畜肚腹胀满,疼痛难忍,即发生积食之症。
3 辨证3.1 病状病畜少食或不食,鼻镜无汗,暖气酸臭,有时出现腹痛不安,弓背头抵,回头望腹,或后肢踢腹,左肷胀大,按压瘤胃,胀满结实,重压留有压痕,或坚硬如板,拍打呈实音,呼吸发喘,口色红燥,脉象沉涩。
病重者痛苦呻吟,站立四肢张开,时作排粪状,肚腹显著胀大,口色青紫。
3.2证候分析草料停积,运化失常,气机受阻,故肚腹胀满,疼痛难忍,按压坚硬,拍打呈实音。
草料内阻,胃内清浊不分,浊气上逆,故口中嗳气酸臭。
大量草料和浊气停塞胃内,压迫其他脏腑,故呼吸发喘,四肢张开,时作排粪状。
口色红燥,脉沉涩,乃系里实之象。
反刍兽前胃疾病综合治疗原则

反刍兽前胃疾病综合治疗原则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兽医站甘世忠反刍动物前胃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对生产性能危害性很大,根据前胃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一、制酵消胀:原发性瘤胃鼓气时,首先要注意到瘤胃内容物继续发酵问题,病畜因采食大量易于发酵饲料时,在瘤胃细菌作用下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并超过机体正常排气机能,致使这些有毒气体在瘤胃内大量积聚,可引起瘤胃鼓起,使病情沉重。
瘤胃积食在排除内容物后,给予制酵剂十分重要,尤其预防肠炎的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在瓣胃阻塞过程中,为了制止瓣胃内容物发酵,缓解病情也宜向瓣胃内注射防腐制酵剂。
二、排气:瘤胃鼓气严重时,首先考虑排气,经药物不能迅速排出气体,病畜需要外科方法解决,借以缓解对瘤胃的刺激,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三、镇痛:镇痛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环节之一。
疼痛是瘤胃受到压迫和刺激而引起的,疼痛严重时不用镇痛剂予以控制,会使患畜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只有制止疼痛,才能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疗效,并为通便打下基础。
临床证明,瘤胃积食、瘤胃鼓气时均有疼痛症状,但鼓气时疼痛最为严重,瓣胃阻塞过程中常有鼓气也称疼痛症状,但在瓣胃阻塞中占有比例不大。
前胃弛缓在病程中,几乎难见到疼痛现象。
因此,病畜前胃疾病时,镇痛是有针对性的。
四、通便:治疗瘤胃积食时,首先要考虑排出内容物,治疗原发性瘤胃鼓气时,首先要考虑有毒气体进一步的产生,首先要防腐制酵,在这方面有所缓解时,可再通便,排出其内容物。
在治疗鼓气时,常采用泻剂和防腐制酵剂合用的办法,这样的治疗方法不妥当,鼓气时,由于气体大量积聚,庞大的瘤胃已经压迫心、肺使之功能失调,如再灌服大量的泻剂,再会进一步增加心、肺的负担,不利于本病的治疗。
前胃弛缓过程中,也要考虑用泻剂进行通便,瓣胃阻塞目前治疗方法,虽然用10%硫酸镁和硫酸钠水溶液加入石蜡油一次直接瓣胃内注射,其目的也是为了通便。
前胃弛缓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现象,所以在腹泻过程中,为了清除其发酵及腐败内容物,适当用一些泻剂预防肠炎发生,这是必要的,但这和通便的意义不同。
牛瘤胃积食的治疗方法

牛瘤胃积食的治疗方法牛瘤胃积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内。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的重要消化器官,如果发生积食,会影响瘤胃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牛瘤胃积食的治疗方法,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积食的问题。
首先,对于牛瘤胃积食的治疗方法,最重要的是确诊疾病,找出积食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饲料清理不及时、粗饲料过长、饲料过硬等。
通过检查牛的瘤胃,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积食,并进一步判断积食的程度和原因。
治疗方法之一是通过药物来解决积食的问题。
常用的药物包括促动胃肠道蠕动的药物、解瘤胃固积的药物等。
促动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可以帮助瘤胃内的食物进行排空,从而减轻积食的症状。
解瘤胃固积的药物可以疏通瘤胃内的食物,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同时,药物治疗还可以帮助改善瘤胃的功能,预防积食的再次发生。
另一种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干预。
手术可以用于解决严重的胃积食,特别是在积食引起瘤胃扩张、胃壁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时。
手术的方式包括切开瘤胃进行清理、修复胃壁、修复瘤胃内的撕裂等。
手术干预可以迅速排除积食,并修复受损的组织,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之外,还可以采取适当的饮食调理来帮助牛恢复胃肠道的功能。
首先,需要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避免给牛过多的粗饲料,减少积食的风险。
其次,可以在牛的饮食中添加一些纤维素,如果蔬纤维,有助于促进瘤胃蠕动和食物的消化排泄。
此外,还可以给予一些保肝胃药物,如黄连素、甘草酸等,有助于保护胃肠道的健康。
除了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还需要注意到牛在治疗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在治疗期间,需要确保牛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干净卫生,避免感染和继发疾病的发生。
同时,需要给予足够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紧张,以减轻牛的病情和恢复身体的健康。
总之,牛瘤胃积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以及饮食调理等综合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羊常见瘤胃疾病的诊治

羊 常 见 瘤 胃 疾 病 的 诊 治
赵 丽华 (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富乡 农牧中心 黑龙江海伦 1 5 2 3 0 0 )
目前 , 各 地 养 羊 大 多实 行 圈养 , 由于 运 动 量 少 、 饲 草不 足 、 品质 不佳 以及饲 养 管理 不 当等 因素 , 羊 消 化 系统 疾病 日渐增 多 , 尤 其是 瘤 胃疾病 。
5 0克 或硫 酸镁 5 O克 、 芳 香 氨醑 1 0毫 升 , 加水 5 0 0毫 升, 1 次 灌服 。② 解 除酸 中毒 , 用5 %碳 酸 氢钠 1 0 0毫 升 灌 人输 液 瓶 , 另加 5 %葡萄 糖 2 0 0毫 升 , 静 脉 1次 注射 ; 或用 1 1 . 2 %乳 酸钠 3 0毫升 , 静脉 注射 。为 防止
音, 压后不 留痕迹。病羊食欲、 反刍、 暖气很快完全停 止。在臌气初期瘤 胃蠕动增强, 但很快减弱 , 进而消 失。 病羊 呼 吸困难 、 结膜发 绀心 率增加 、 体温 正常 。 病 重时张1 : 3 流涎 、 伸舌吼叫、 眼球 突 出 、 站立 不稳 、 行走 摇晃 、 全身出汗 , 最后倒地不起 , 常 因窒息或心脏麻 痹致 死 。继 发性 臌气 常呈 现间歇性 鼓气 。
发酵 的饲料 应定 时定 量 , 喂后 且不 可立 即饮水 。
但并不完全丧失 。大多数病羊饮水减少 , 但亦有 口渴 加强者。反刍停止 , 腹部呈间歇性臌气 , 触诊前 胃时 , 感 到 坚硬 , 有 时 呈现疼 痛反应 。
病 初 限制 喂 量或绝 食 1 ~ 2天 ,每 日按 摩瘤 胃数 次, 每次 5 - 1 0分 钟 , 并 给予 少量 易 消 化 的多 汁饲 料 。 药物 治疗 : 当瘤 胃内容 物 过 多 时 , 可 投 服缓 泻 剂 , 常 用 石 蜡油 1 0 0 — 2 0 0毫升 或硫 酸镁 2 0 3 0克 。 2 0 %氯化 钠 2 O毫 升 、生 理 盐 水 1 0 0毫 升 、 1 0 %氯 化 钙 l O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刍动物瘤胃的四种疾病诊疗
1.前胃弛缓
症状:前胃弛缓按其病情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型:急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减少或停止,听诊瘤胃收缩能力减弱,蠕动次数减少,瓣胃蠕动音低沉,瘤胃内容物充满、黏硬,或呈粥状。
便秘或下痢。
如伴发前胃炎或酸中毒时,排棕褐色糊状粪便、恶臭,精神高度沉郁,发生脱水现象。
慢性型:常为继发性因素引起。
食欲不定,常需嚼,磨牙,反刍间断或停止,嗳气减少,病情弛缓,周期性消化不良,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内容物稀软或黏硬。
瘤胃轻度臌胀,肠蠕动音微弱或低沉。
便秘,粪便干硬,呈暗褐色,附着粘液;时有下痢,或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瘤胃内容物性质的变化,作为诊断依据。
瘤胃液PH6.5-7.0,前胃弛缓时,PH下降至5.5以下,个别病例升至8.0或更高,纤毛虫存活率显著降低或消失。
鉴别诊断:注意与酮病、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皱胃变位、瘤胃积食和迷走神经消化不良等疾病区别。
治疗:前胃弛缓的治疗原则,在于排除病因,增强神经体液调节,健脾胃,促进反刍,防腐止酵,消导,强心补液,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的综合疗法。
2.瘤胃臌胀
症状:常发生于大量采食易发酵的饲料后不久。
病畜腹围急剧增大,腹旁窝突出,严重者可高出脊背。
叩诊瘤胃紧张而呈鼓音。
腹痛不安,回头顾腹,摇尾,后肢踢腹,频繁起卧。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史不难诊断,但应注意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原因,继发性的瘤胃臌胀还表现原发病的病症,还应注意确诊是泡沫性还是非泡沫性的瘤胃臌胀。
治疗:本病得治疗原则是着重排气消胀,理气止酵,强心输液,健胃消导。
治疗中,根据情况,采用强心补液,增进疗效,当泡沫性瘤胃臌胀用药无效时,应及时采取瘤胃切除术,取出其内容物,按照外科手术要求处理,可获良好效果。
3.瘤胃积食
症状:通常在过量采食后数小时内发病,病情发展迅速。
初期神情不安,回头顾腹;食欲、反刍消失,嗳气、流延,有时候逆呕或呕吐,呼吸促迫。
腹部膨胀。
诊断:依据过食发病,瘤胃内容物充满而黏硬或坚实,腹围增大,呼吸急促且具有腹痛表现,容易确诊。
治疗:本病得治疗原则增强前胃运动机能,促进瘤胃内容物的运转,消积化滞,防止脱水与自体中毒及对症治疗。
先绝食,并进行瘤胃按摩;清肠消导。
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即应进行瘤胃切除手术,取出内容物。
4.瘤胃酸中毒
症状:急性病例常在采食后无明显病症,于3-5h内突然死亡。
病情轻的神情恐惧,食欲反刍减退,瘤胃运动减退,肚腹胀满,粪便灰色,松软或下痢。
间或后肢踢腹,呈现腹痛。
诊断:应根据过食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饲料的病史及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瘤胃胀满,卧地不起,具有蹄液炎和神经症状。
瘤胃液PH下降至5.0下降;酸血症血液PH降至7.0以下,血清转氨酶显著增高,碱储减低,尿呈酸性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即可作出正确诊断。
治疗:首先是抑制乳酸产生和酸中毒,其次应用抗组织胺制剂,消除过敏性反应,第三强心输液,调节电解质,维持循环血量,第四促进前胃运动,增强胃肠机能,排除有毒物质,第五保护肝脏,增强解毒功能,第六镇静安神,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此外应加强饲养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