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重金属与其他微量元素

合集下载

中微量元素

中微量元素

铁肥-2为什么植物缺铁成为全国性普遍缺素问题?
• 铁元素存在有两种化合价,土壤中的铁以二价亚铁(Fe2+即有效铁)或三 价高铁(Fe3+)存在。
• 一般来说,土壤中铁含量不会低于植物的需要量,但由于土质和土壤条件 不同,常会影响植物对铁的吸收。在酸性环境中,植物对铁的吸收有效性 高,不易发生缺铁现象,但是铁在植物体中的流动性根小,老叶子中的铁 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此,植物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 嫩叶上呈现失绿症。铁常在运输过程中与作物产生的一些有机酸结合而固 定,从而导致距根较远的新稍部位缺铁,因此,酸性土壤中,植株高大, 产酸量高的果树仍然缺铁严重。而碱性石灰质土壤中,植物吸收铁的有效 性很低,植物从土壤中不能吸收高铁,当土壤中的pH值高时高铁多,植物 不能吸收,因此,在碱性石灰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常常出现缺铁黄化失绿 症。我国华北平原、内蒙草原、甘肃、青海的碱性石灰质土壤普遍缺铁。
DTPA是以氨基二乙酸-n为基础的衍生 物的氨羟络合剂,能迅速与钙、镁、铁、 铅、铜、锰等离子生成水溶性络合物, 尤其对高价态显色金属络合能力强, 效果明显。
•后三者,EDDHA、EDTA、DPTA是目前微肥系列中最具 潜质的产品。
Organization goes in here [Menu: View » Header and Footer]
4
中、微量营养元素肥料 发展三阶段
阶段
微量元素营养肥料
产品优缺点
第一阶段
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硫 优点:价格便宜;缺点:效
酸盐和氧化物,如硼酸、 果较差;微量元素之间存在
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 拮抗作物,阻碍其他微肥的
铜、硫酸锌、硫酸镁
吸收利用;单独分次分批施

中药产品中的重金属元素

中药产品中的重金属元素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中药产品, 限量控制标 准, 超标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 R 197 中药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 民族的瑰宝 . 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 长, 我国的生药、 中成药制剂出口销量逐年增加 , 中 国加入 WTO 迫切要求我国的中药产品不断的开拓 国际市场. 近年来, 国际上十分关注中药中重金属、 农药残留及黄曲霉素的含量问题 , 对进口中药均有 明确规定 . 欧洲植物药应用市场最大的德国, 也是植 物药作为药物立法最完美的欧盟国家之一. 德国药 品法规定: 草药成品药物必须符合与其它成品药物 相同的质量、 安全和疗效标准 , 进口原料药材需要检 测重金属、 农残、 微生物等指标 ; 中药制剂在美国被 列为健康食品范畴, 对有害元素砷、 汞、 铅、 镉严格控 制; 日本、 韩国、 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 虽确定了中药的 药品地位, 但进口药材时法律要求进行等同于欧洲 的有关重金属、 农残、 微生物等指标的法检. 因此, 走 出国门, 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 , 我们必须参照这 些国家的技术标准和限量控制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具 体国情 , 制定出我国的中药产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 的国家标准方法和限量控制标准 . 按照目前的国际 标准, 重金属主要包括铅、 镉、 汞、 铜、 砷等. 我国 药 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限量指标 : 重金 属总量应 20 0 mg kg, 铅 ( pb) 5 0 mg kg, 镉 ( Cd) 0 3 mg kg, 汞 ( Hg) 0 2 mg kg, 铜 ( Cu) 20 0 mg kg, 砷 ( As) 2 0 mg kg. 重金属污染来源很复杂 , 主 要与中药材地理环境、 加工炮制、 提取溶媒、 工艺设 备、 接触器皿等有关. 因此, 对中药产品中的重金属 元素超标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势在必行. 重金属的 毒性与其存在状态有关, 进行中药中重金属元素存 在状态的研究 , 是制定科学、 合理的中药产品中重金 属元素限量控制标准的科学依据 .

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科普

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科普

一.人类对生物微量元素的认识有一个漫长而又逐步加快的过程。

铁是最早发现的人体必需生物微量元素,150年前发现了碘,其后以十年左右发现两个必需生物微量元素的速度前进,至七、八十年代,人们开始进一步重视生物微量元素,同时对生物微量元素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生理功能,代谢过程、缺乏时的表现及防治、过量时的中毒及防治等,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知人体必需生物微量元素有14种,它们是:铁、锌、铜、碘、锰、硒、氟、钼、钴、铬、镍、钒、钖、硅。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有生物功能的人体微量元素的数目还将增加,而不仅限于目前已知的数目。

生物无机化学为基础,从微量元素的概念入手,系统讲授常见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吸收、人体需要量、缺乏和过多引起的疾病与防治,有害元素的分布、接触途径、毒性和毒性机制、预防和治疗等。

并以专题形式就“微量元素与肿瘤”、“微量元素与抗衰老”、“微量元素与膳食”、“微量元素与化妆品”等热门话题或研究热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微量元素的概念、功能、缺乏和过多引起的疾病以及防治、有害元素的危害及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了解微量元素研究的一些最新动态以及与肿瘤、衰老等的可能关系,建立正确的膳食观、养生观和环保意识,对化妆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有一定了解。

•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百余种化学元素。

人体也是如此,据科学研究,现已证实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和矿物质(无机盐)。

这些化学元素或物质,在人体内现已发现有60多种,如按化学元素的重量百分比计算,氧约占65%、碳约占18%、氢约占10%、氮约占3%,以上4种元素约占人体重量的96%;其余7种元素:钙约占1.94%、磷约占1.15%、钾约占0.34%、硫约占0.23%、钠约占0.13%、氯约占0.12%、镁约占0.04%,这7种加起来,约占人体重量的3.95%,以上两组合计11种,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称为人体必需常(宏)量元素;另外还有14种元素,在人体内只占百万分之一(ppm)~万万分之一(ppb),铁、锌、铜、碘、钴、硒、氟、钼、锡、铬、镍、钒、锰、硅。

植物营养

植物营养

名词解释:1.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过程。

2.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3.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4.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5.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6.中量元素:钙、镁、硫7.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氯8.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

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9.最小养分律: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

10.矿质营养学说: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无机物)而不是腐殖质(有机质),因为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后才出现的。

11.腐殖质营养学说:土壤肥力取决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营养物质,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即它是加速腐殖质的转化和溶解,使其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物质。

12.必须营养元素:是指所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缺乏它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史。

13.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是某种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

14.有害元素:这些元素进入植物体内,不仅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同时由于其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人体内,危害他们的健康。

15.环境五毒:即五种有害元素汞(Hg) 镉(Cd) 铅(Pb) 铬(Cr) 砷(As)16.重金属:一般泛指能够引起环境污染的金属元素17.根际: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及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18.根际效应:在根际中,植物根系不仅影响介质土壤中的无机养分的溶解度,也影响土壤生物的活性,从而构成“根际效应”。

重金属简介

重金属简介

重金属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重金属英文名称:heavy metal定义1:密度在4或5以上的金属,即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24以上的金属。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化学地理学(二级学科)定义2:一般指比重大于4.0,且工业上常用的、对生物体有毒性的金属元素。

如汞、镉、铅、铜和铬等。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重金属有毒非金属物质:砷、氟、氰等。

对人体的伤害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常见的有: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视力神经破坏极大。

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强烈中毒。

含有微量的汞饮用水,长期食用会引起蓄积性中毒。

铬:会造成四肢麻木,精神异常。

砷:会使皮肤色素沉着,导致异常角质化。

镉: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钙,引起肾功能失调。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但进入人体很难排除。

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板,可造成先天大脑沟回浅,智力低下;对老年人造成痴呆、脑死亡等。

钴:能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钒:伤人的心、肺,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

锑:与砷能使银手饰变成砖红色,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铊:会使人得多发性神经炎。

锰:超量时会使人甲状腺机能亢进。

锡:与铅是古代巨毒药‘鸩’中的重要成分,入腹后凝固成块,坠人至死锌:过量时会得锌热病。

铁:是在人体内对氧化有催化作用,但铁过量时会损伤细胞的基本成分,如脂眆酸、蛋白质、核酸等;导致其他微量元素失衡,特别是钙、镁的需求量。

这些重金属中任何一种都能引起人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经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如肝癌、胃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乌脚病和畸形儿)等;尤其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细胞、脏器、皮肤、骨骼、神经的破坏极其严重。

水中的污染水中的污染物是复杂多样的,自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大约有一千二百多种,按类大致可分为五类: 1.铁锈、泥沙、漂浮物;2.农药、化肥、洗涤剂;3.病毒、细菌、有机物;4.异色、异味、无机物;5.放射性病毒、细菌、微粒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件

12/8/2021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学习主题 二 化学元素(huà xué yuán s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问题导引】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如果缺少这些元素会引起什么后果?
1.钙: (1)存在: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于_____和骨__骼___
(gǔgé)
中。
(2)作用: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_______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
生_________,容易骨折。 佝偻病 骨质疏松
牙齿
(yáchǐ)
12/8/2021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
(3)主要来源: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
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
2.钠和钾:
(1)存在形式:钠一般以___的Na形+ 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通常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
缺乏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能氧帮气助运输_____
(yǎngqì)
锌 影响人体发育
贫血
引起_(_pí_nx_u_è)
引起食欲不振,生 长迟缓,发育不良
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
使人中毒
引起表皮角质化和 癌症
12/8/2021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
D.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2/8/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解析】选C。本题(běntí)考查某些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 响。缺钙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缺铁引起贫血;缺碘引起甲状 腺肿大。故选C。
12/8/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考点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典例】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以下(yǐxià)膳 食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是微量元素人体都必需,因此都要食用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课件PPT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课件PPT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与过剩的危害
研究不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剩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整和生活方 式改变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
研究不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代谢过程,以及如何提高其生物利 用度,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研究成果与发现
铁、锌、钙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 齿中,对于维持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等生理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膜和核酸的 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等生理过程。

镁是维持正常心脏、肌肉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元素,参与 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和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理过程。
多样化饮食
通过多样化饮食来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富含矿 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包括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和全 谷物。
注意食物中的损耗
在烹饪和加工过程中,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能会流失 。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应尽量选择新鲜、未加工或少加 工的食物。
个体化摄取方案
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制定摄取方案
如有必要,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摄取方案。例如,有骨质疏松症 的人可能需要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量,而有贫血的人可能需要增加铁的摄取量。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其中一 些微量元素在特定的细胞器中发挥重 要作用,如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 铜参与酶的催化作用等。
生理功能与作用
矿物质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如钙、磷、镁等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而钠、 钾、氯等则维持人体的水分平衡和酸碱平衡。

重金属离子有哪些

重金属离子有哪些
重金属离子有哪些?
重金属离子主要是Cr6+、U6+、Te3+、Co3+、Se6+、Pu3+、Hg2+,Mn4+等
备注:重金属,特别是汞、镉、铅、铬等具有显著和生物毒性。它们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相互转化和分散、富集过程(即迁移)。
哪些重金属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下面一段是我从我的化学选修书上摘下来的(自己打上来的):
重金属离子 :主要来自农药、医药、仪表及各类有色金属矿山的废水,如汞、镉、铬、铅、砷等各种重金属离子毒物,它在水中比较稳定,是污染水体的剧毒物质。
哪种重金属危害最大
重金属是比重大于5,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像金 银 铅 汞 镉 砷 铬这些。
铬会引起支气管哮喘,导致呼吸系统癌症。
镉中毒,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
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一般分为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植物营养素、耗氧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等五类。
无机污染物 :主要来自炼焦、电镀、塑料、化肥、硫酸和硝酸等工厂排出的废水,如各种氢氰酸、氰化钾、硫酸、硝酸等。水体中如果有过量的无机污染物,会改变水的pH值,使微生物不能生长,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危害淡水生物。
一般讨论重金属离子的时候都是讨论废水
重金属离子有哪些检测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有多种重金属的多种检测方法标准。
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原子发射光谱通常用来检测金属离子。具体检测方法请参考仪器分析书籍。
化学滴定、原子荧光、原子吸收、原子发射、石墨炉、ICP-MS等这些都可以测定,我做分析的,有疑问可QQ915468597交流
致病微生物 :主要来自生物制品、制革业、饲养场和生活污水,有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种类。常能引起各种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镉蒸气燃烧产生棕色的烟雾。镉对盐水和碱 液有良好的抗蚀性能。
(一)镉对食品的污染
植物性食品中镉主要来源于冶金、冶炼、 陶瓷、电镀工业及化学工业(如电池、塑料 添加剂、食品防腐剂、杀虫剂、颜料)等排 出的“三废”。
动物性食物中的镉也主要来源于环境,正 常情况下,其中镉的含量是比较低的。但 在污染环境中,镉在动物体内有明显的生 物蓄积倾向。
1978 发现固体垃圾焚烧可以释放TCDD,科学家对 大鼠接触TCDD进行系统的致癌研究。
1985 美国环保局对TCDD进行危险性评价
1986 证实在用氯进行纸张漂白中检出二恶英
1997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TCDD对人体致癌性评 价结果
6 二恶英环境化学特性
(1)热稳定性 (2)低挥发性 (3)脂溶性 (4)环境中稳定性高
补充内容
1 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有哪些? 2 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 3 举例说明含硝酸盐高的蔬菜有哪些? 4 加硝肉与新鲜肉有何区别? 5 膳食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来源。 6 减少人体摄入N-亚硝基化合物的措施。 7 简述亚硝酸盐的急性毒性作用。
3 多氯联苯
209种同系物异构体单体
4 持久性有毒物
对于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
5 二恶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历史
1899 发现氯代化合物接触特征性氯痤疮 1918 接触氯代化合物引起氯痤疮的暴发 1920-1940 北美湖底泥中PCDD/Fs水平明显生高 1929 开始商业性生产PCB 1957 美国东南部家禽中发生“鸡疫病” 1968 日本发生米糠油事件 1977 美国禁止使用PCB
是一类具有亚硝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
(1)硝酸盐 (2)亚硝酸盐 (3)胺类
N-亚硝基化合物分类:
根据其分子结构不同: 1 N-亚硝胺
2 N-亚硝酰胺
二、环境污染与食品污染来源:
1 环境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2 膳食摄入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3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肉类保存剂 4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体内合成
(6)生殖毒性 (7)发育毒性和致畸性 (8)致癌性
2 生化效应
(1)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改 变
(2)激素及其受体的改变 (3)酶活性的改变
四、食品测定方法
1 化学测定法
2 生物测定法
前者比后者分离净化手段复杂、仪器设备 及人员技术能力要求高、分析费用昂贵,一般实 验室难以展开。
五、二恶英及其类似物的控制措施
原粮≤0.7 食用植物油≤0.1 酱油、酱、食醋、味精、盐≤0.5 蔬菜、水果、肉类、淡水鱼、蛋类、酒类、鲜奶、
鲜海鱼≤0.5 鲜贝类≤1.0 饮用水中砷含量≤0.05mg/L。
六、氟的污染
七、防止化学元素污染食品的措施
(一)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二)加强化学物质的管理
(三)生产、贮藏、包装食品的容器、工具、器械、 导管、材料等应严格控制其卫生质量。
(四)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五)制定各类食品金属毒物容许限量标准,以便 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测工作。
(六)定期进行食品金属毒物监测及人体摄入量调 查
思考题
1 食品中有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元素? 2 食品中的化学元素的毒性和毒性机制如何? 3 食品中有毒化学元素的毒性及危害如何? 4 如何防止有毒化学元素对食品的污染?
1 国家有关部门应监测二恶英严重污染的地区
2 应该避免城市固体废弃物无控制的焚烧
3 建立食品和饲料中二恶英的监控水平、监测方法和允许 限量标准
思考题
1 何谓二恶英? 2 二恶英的种类。 3 多氯联苯的理化性质。 4 什么是持久性有毒物?其特性如何? 5 急需控制的持久性有毒物主要有哪些种? 6 简述二恶英环境化学特性。 7 简述环境中二恶英污染的来源。
经世界卫生组织1982年研究确认,无机砷为致癌 物。可诱发多种肿瘤
(三)食品中砷的限量标准
1988年FAO/WHO暂定砷的每日允许最大摄入量为 0.05mg/kg(以体重计)
对无机砷每周允许摄入量建议为0.015mg/kg (以体重计)。
我国1994年规定砷的含量(mg/kg,以砷计)
食品中铅的来源 ——动植物原料、食品添加剂、接触食品
的管道、容器、包装材料等 ——采矿、冶炼、印刷等都使用铅及其化
合物。
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
——成年人为0.05mg/kg体重。 ——冷饮食品、奶粉、炼乳、食盐、味精、醋、
酒等食品中Pb≤1mg/kg ——食用色素≤10mg/kg ——饮用水中<0.05mg/L ——肉类、鱼虾、鲜乳类≤0.5 mg/kg ——粮食、薯类≤0.4mg/kg ——蔬菜、水果、蛋类≤0.2mg/kg
第三节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PAH)
为煤、石油、煤焦油、烟草和一些有机 化合物的热解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系列 多环芳烃化合物。
PAH的研究进展:
1916年日本学者在兔耳上成功地诱发了皮肤癌。 1930年英国学者确定了第一个纯PAH二苯并[a,h]
蒽致癌性。 1933年Cook等由煤焦油中分离出苯并[a]芘。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PAH的研究表明,它
参考文献
1.杨洁彬,王晶,王伯琴等.食品安全性(第一 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四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第二节 二恶英
1 二恶英
一、概论
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 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
2 种类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 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
(三)食品中镉的限量标准
1988年FAO/WHO推荐镉的每周允许摄入量为0.007mg /kg(以体重计)
我国1994年颁布实施的食品中镉允许量标准 GB15201-94规定镉的限量 (以mg/kg计)为:
大米≤0.2 杂粮≤0.05 蔬菜、蛋≤0.05 肉、鱼≤0.1 水果≤0.03 饮用水中≤0.01mg/L
人接触二恶英途径 (1)直接吸入空气 (2)通过摄入空气中的颗粒 (3)污染的土壤 (4)皮肤的吸收 (5)食物消费
1 食品中污染的来源
(1)食物链的生物富积 (2)包装材料的迁移 (3)意外事故
2 环境中污染的水平
三、毒理学
1 毒性
(1)致死作用与“消 瘦综合症”
(2)胸腺萎缩 (3)氯痤疮 (4)肝毒性 (5)免疫毒性
(2)肉品污染PAH原因
四、毒理学:
人类PAH的污染途径
硝酸盐、亚硝酸盐与 N-亚硝基化合物
一、概论
•Freund于1937年报道了2例接触N-亚 硝基二甲胺中毒案例。
•Barnes等揭示了NDMA是肝脏的剧毒物
•挪威发生羊和貂患有严重性肝病,是 食用带有亚硝酸盐腌制的鱼粉饲料所 致。
N-亚硝基化合物
1 污染了的大气 2 污染了的室内空气 3 吸烟 4 使用含PAH的产品 5 屋内灰尘 6 从污染了的土壤和水经皮肤吸收 7 污染了的食品和饮水
三、食品污染:
1 食品污染PAH途径 (1)被空气污染 (2)由直接热气干燥污染 (3)烟熏污染
2 食品中检测PAH的指标: 苯并[a]芘
3 各种制品PAH污染情况: 肉及肉制品 (1)减少PAH形成措施
三、毒理学
亚硝酸盐的急性毒性作用 1 镇静 2 平滑肌松弛 3 血管扩张 4 血压下降 5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四、危险性评估
FAO与WHO规定以钠盐计算硝酸盐和盐硝酸盐的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 5mg/kg, 0.2mg/kg。
减少人体摄入N-亚硝基化合物措施:
1 尽量少吃盐腌和泡制食品 2 避免长时间腌制鱼和肉 3 在腌制过程中尽量少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4 防止肉和蔬菜变质,减少前体胺的形成。 5 尽量使用冰箱来保存食品
三、汞的污染
——汞蒸气被人体吸人后会引起中毒 ——空气中汞蒸气的最大允许浓度0.1mg/m3。 ——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
四、镉的污染
镉呈银白色,略带淡蓝光泽,质软。在自然 界是比较稀有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估计为 0.1~0.2mg/kg。
镉在潮湿空气中可缓慢氧化并失去光泽,加 热时生成棕色的氧化层。
严重者可表现为兴奋、烦躁、昏迷,甚至呼吸麻 痹而死亡。
2.慢性毒性
砷慢性中毒是由于长期少量经口摄入受污染的食 品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胃肠障碍、末 梢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硬化和皮肤变黑。
长期受砷的毒害,皮肤出现白斑,后逐渐变黑, 角化增厚呈橡皮状,出现龟裂性溃疡。
3.致癌性、致畸和致突变性
正常人一般每天摄入的砷不超过0.02mg。砷在体 内有较强的蓄积性,皮肤、骨骼、肌肉、肝、肾、 肺是体内砷的主要贮存场所。
元素砷基本无毒,砷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毒性, 三价砷的毒性比五价砷大。砷能引起人体急性和 慢性中毒。
1.急性毒性
砷的急性中毒通常是由于误食而引起。
三氧化二砷口服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 炎、呕吐、腹泻、休克、中毒性心肌炎、肝病等。
3.致畸、致突变和致癌性
1物987年国际抗癌联盟(1ARC)将镉定为ⅡA级致癌 1腺99和3年睾丸被的修肿订瘤为。IA级致癌物。镉可引起肺、前列 在实验动物体中,镉能引起皮下注射部位、肝、
肾和血液系统的癌变。 镉是很弱的致突变剂,其致癌作用与镉能损伤
DNA、影响DNA修复以及促进细胞增生有关。
二、环境污染与食品污染来源
(一)环境中PCDD/Fs污染来源
1 含氯化合物的使用 (1)含氯化合物合成 (2)纸浆漂白 (3)氯碱工业
2 不完全燃烧与热降解 (1)固体废弃物焚烧 (2)汽车尾气 (3)金属冶炼 (4)含PCB设备事故
3 光化学反应 4 生化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