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培养心得体会教学内容

情商培养心得体会教学内容
情商培养心得体会教学内容

情商培养心得体会

在丹尼尔·戈尔曼教授的《情商》中将情商分成了五个方面,涉及了五种能力。在我看来,情商就是一个核心、两个能力和四个方面。有点中国太极图的意味——“一”生“二”,“二”生“四”。

情商的“一个核心”指的是“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情商的“两种能力”指的是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情商的“四个方面”指的是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群体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一”生“二”,指的是我们需要学习具备的两种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道理很简单,自己要成长必须具备一些能力,我们有生活在社会上需要和人打交道,就需要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二”生“四”,指的是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又分别包含了两个方面,个人能力包含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社会能力包含群体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

情商的四个方面,又对应着四种技能:认识自我的能力、管理自我的能力、认识他人的能力和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旨在让你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后两种能力旨在让你了解他人,学习与人相处,学会与人合作,进而从社会大环境中让自己进步。这四种技能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认识别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如何与别人相处,而这些能力又恰好可以解决文中涉及的七类问题。更重要的是,情商是“自己是一切的根源”的最好诠释,是真正让我们学会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它让知道遇到问题要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找方法,这样的思考角度恰能帮父母和孩子构建完美的沟通平台。

认识自我的能力:是让你准确感知自己当前的情绪,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能正确的评价自己,明确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有时你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痛苦,这都需要你有勇气和耐心,文中很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管理自我的能力:是当事情发生时你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看透事情而不被事情击垮,控制、激励自己并不是那么简单,最大的挑战在于控制自己习惯的行为倾向。情绪的存在一定有目的,每一类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你的情绪,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

认识他人的能力:是让你认识别人的情绪,别人的情况,别人的感受,人经常陷入自己的思绪中,而忘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同样有朋友、家人、老师,同样和别人交流,这种能力对将来走向社会很有帮助。

管理人际沟通的能力:是让你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自己受欢迎,让自己不在生活在孤岛中。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一个人的世界会让你疯掉的,人与人的沟通,你也负责了“半边天”,与人相处,就像你面对镜子,当你对着镜子笑,镜中人也会对你笑。

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激励自己,克服困难,控制情绪;认识别人,激励别人,帮助别人,关爱别人,友好共存,共同进步,实现价值。这浓缩了人的一生,是我们追求奋斗和实现自己的过程,也是我透过情商想向你传递的。

智商和情商的关系

对于智商和情商的关系,我作两个比喻:

第一个是用水管和水龙头作比喻,智商就像水管,情商就像水龙头。如果仅有水管(智商),水龙头(情商)没有打开,水是出不来的,打开的小,流出来的水也会少;如果水管细(智商差些),水龙头打开的满些,水也可以流出来,但是假如水管太细,也是不行的。

第二个是用武士和锋利的宝剑作比喻,智商就像锋利的宝剑,情商就是武士的胆量,智商再锋利,可是武士没有胆量,也是没有办法打仗,更甭谈取得胜利了。

在我看来,智商和情商是一个结合体,在一个人成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缺少哪个都不可以,智商虽说来主要来自先天遗传,但后天也是训练的,譬如记忆力、逻辑思维的能力等等;而情商则完全来自后天学习生活环境、学习和培训。如果我们刻意去分割开硬是强调一个的作用,结果就很可悲了。

家长和孩子需要的情商

西方有句话,叫做“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情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条校训:“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

丹尼尔·戈尔曼说:“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情感能力,缺乏自我意识,不能处理悲伤情绪,没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样跟人和谐相处,即使再聪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英国《泰晤士报》:“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激发潜能的要诀,它像一面魔镜,令你时刻反省自己、调整自己、激励自己,是获得成功的力量来源。”

我们经常听到两个词: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也许很多同学憎恨应试教育,可是又对素质教育没有感觉。我们为什么搞教育,同学们又为什么来学校学习,学习之后又想做什么,你有学习的动力么?这些问题你是否思考过,我希望你能好好思考下,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最根本的东西。

很多国家都将情商教育课程引入了中学,希望孩子的智商跟情商能均衡发展。我国正施行应试教育,又在提倡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同学和家长将学习的不快乐,将所有的不满都推到了应试教育上,不少人想从素质教育上找出路,可结果都是流于形式,迫于现实考试的压力总是浅尝辄止,甚至连尝试都不敢,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存在于老师的论文里。可是你忽略了一点,你没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学习到底要学什么。

在我看来无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其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培养我们生存的能力。人活着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说的很有道理,“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快乐,让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更快乐,进而让生活圈子里的人更快乐,乃至整个社会更快乐,快乐幸福正是生存所追求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生存,更好、更快乐、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存!

这恰恰是我希望你了解的东西,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是为你服务的,都是为了让你更好,更有能力,所以你不要被他们奴役了。正如我在前文一直给你讲的,“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他的《情商》一书中,提到父母和孩子应该学习“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一切知识的基石,决定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决定了孩子在未来的成就。他认为学习的能力包含七个方面:

自我信任:感觉能驾驭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事物,相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

功,也相信通过努力他人会提供协助。

好奇探求:认为探索世界是好的,而且可带来乐趣。

进取意识: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自制自律: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人际关系:能与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根据了解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了解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

沟通能力:具备与人交流观念及交流感受的意愿与能力,首先必须能信任别人,且从人际交往(包括与领导的交往)中获得快乐。

合作: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均衡,不会顾此失彼。

其实,我对当前的很多教育颇有微词,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搞枝干,却忽略了树根。国外的精英培育重在孩子的内心,教给孩子怎么理解自己,怎么认识自己,如何看是世界,说白了是解决孩子内心世界的问题,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明白了自己希望做什么,能做什么,才会发挥自己更大的能力。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开始就强调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多挣钱,给孩子灌输的尽是如何挣钱的观念,可结果呢,钱没挣多少,尽是在为别人打工。美国人精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知道如何管理别人,让别人为他们带来更大的价值,这是你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之所以希望父母和孩子能了解情商使用情商,最重要的一点是,情商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当你认识了情商,它会让你思考自己,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并且由己推人,了解别人,学会更好的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现在的学校对于孩子内心的教导很少,到了大学更多的还是教授知识和技能,学生对于社科、哲学之类的全然不在意,甚至把这些东西当作鸡肋,殊不知这在国外是学习最多的。

教育应该帮孩子认识自己,把自己的心垒的牢靠些,进而彰显孩子的潜能。正如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院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说的“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性的领域,使其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天赋加以培养。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也千变万化。”

情商能让我们学会审视和了解自己,学会怎样激励自己,让我们能够从容地面对痛苦、忧虑、愤怒和恐惧的情绪,并能轻而易举地驾驭它们,就像哈佛大学的校训说的那样:“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用情商解决问题

情商的核心是“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正是基于此,我们得到了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第一步:遇到问题时,请先平复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将自己所遭遇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一步不是必须的,但是建议尽量做一下,对你平复情绪和思考整个事情有帮助。

第三步: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看自己的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件事的发生,自己应该负什么责任,自己做错了什么,是否有误解的地方。

第四步:这件事对别人有什么影响,别人可能的感受是什么,别人在这件事中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