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墙下布桩构造筏板基础的性能分析

高层住宅墙下布桩构造筏板基础的性能分析
高层住宅墙下布桩构造筏板基础的性能分析

第40卷第2期Vol.40No.22019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高层住宅墙下布桩构造筏板基础的性能分析

魏晔S吕玉香2,王岩辉3

!.山东建筑大学基建处,济南250101;2.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咨询审图中心,济南250013;

3.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101)

摘要:对传统桩十承台梁基础形式进行改进,在剪力墙下设筏板,形成墙下布桩的构造筏板基础,能充分发

挥结构的优势,改善基础受力性能,减小沉降差异,同时节约施工成本.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高层

住宅的墙下布桩构造筏板基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筏板厚度是影响基础受力的主要因素,筏板的构造厚

度不应小于400mm,基床反力系数和桩的刚度对筏板受力影响较小.

关键词:高层住宅;构造筏板;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602(2019)02-0060-08

Performance analysss of constructional raft foundation

of piles under high-rise residential wall

WEI Ye1,LU Yu-xiang2,WANG Yan-hui3

(1.Infrastructure office,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250101,China;

2.Consulting and Review Center,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Architecture&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250013,China;3.Tongyuan Design Group Co.,Ltd.,Jinan250101,China)

Abstract:By setting the raft plate under the shear wall to form the constructional raft foun-

dation of the under-wall pile,the basic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pile combined with the cap

beamcanbeimproved and9hes9ruc9uraladvan9agescanbefu l yuilized9oimprove9hebas-

ic force performance,reduce the settlement and save construction costs.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ABAQUS wasusedtocalculateandanalyzethefoundationofthepileunderthe

wall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raft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foundation.The structural thickness of the raft should not be less

than400mm.The rea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foundation bed 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pile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force.

Key words: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constructional raft;finite element analysis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33层的剪力墙住宅,屋面标高95.7m,地下室共2层?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III类.

收稿日期:2019-01-07

作者简介:魏晔(1970-),女,山东济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yffhappy1102@https://www.360docs.net/doc/8816433253.html,.

桩板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桩板墙工程施工案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路基工点设计图》。 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 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5、工地现场调查、采集所获取的资料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下的施工经验。 6、我标段目前所拥有的人力、机械设备、资源状况、施工管理水平等。 二、编制原则 1、格遵守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标准和设计文件等。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工程施工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位、全过程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编制围 适用于DK196+000~DK207+200段围桩板墙施工。 四、工程概况 由中铁二十局深茂铁路JMZQ-4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承建的深茂铁路起始里程为DK196+000,终止里程为DK207+200,线路全长11.2公里。

本分部共有抗滑桩98根,其中:DK186+283.875-411.125左侧边坡共有16m长抗滑桩23根,15m长抗滑桩3根;DK194+111.375~+228.625右侧边坡共有Ⅰ型桩(桩截面尺寸为2.25*2.5m)24根,其中18m长桩23根、17m长桩1根;DK194+.00~+212.00右侧二级边坡共有Ⅱ型桩(桩截面尺寸为2*1.75m)13根,桩长均为20m;DK194+350.00~+390.00左侧二级边坡共有Ⅱ型桩(桩截面尺寸为2*1.75m)9根,桩长均为20m; DK194+446.375~+513.625左侧边坡共有Ⅰ型桩(桩截面尺寸为2.25*2.5m)14根,其中18m长桩13根、17m长桩1根;DK194+336.375~+393.625左侧边坡共有Ⅰ型桩(桩截面尺寸为2.25*2.5m)12根,其中18m长桩11根、17m长桩1根。 五、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调查现场及边地区,对设计提供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料进行复核,复核施工图纸的桩位及高程是否一致。选择合理的壁支护类型、灌注法,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一级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向班组进行详细的二级技术、安全、操作交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及人身安全。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按照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分别做水下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以满足抗滑桩不同灌注施工工艺的要求。 3、测量放样:测定桩位中心点位、高程水准点后,设置桩位中心护桩,在桩基围撒出灰线,办理驻地工程师复核、签认手续。

某办公楼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KN F K 3217=, M KN M K ?=442,H = 47.9kN ; 朱的截面尺寸为:350×350mm ;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5,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c = 16.7MPa ,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 ,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 f y =30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f c =14.3MPa ,弯曲抗压强度 设计值为 f m =1.5MPa 。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KN F K 3217=, M KN M K ?=442,H = 47.9kN ;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5、c f =6.7MPa 、 m f =16.5MPa 4φ16 y f =2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 f =14.3MPa 、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100800(800)8805 pa 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 17~24sa kPa q = 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 24~31sa kPa q = 取28kPa 2 8800.340.3(189281)307.2p i p pa sia Ra kPa q q l A μ=+=?+???+?=∑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桩板墙施工方案设计

桩板墙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里程DK**+***~+***左侧为桩板墙支挡,Ⅰ型桩间距5.0m,桩长18m,锚固段长10m,桩截面2.5*2.75m,锚固桩总计14根;Ⅱ型桩桩间距5.0m,桩长23m,锚固段长13m,桩截面2.5*2.75,锚固桩总计19根。锚固桩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桩间挡土板采用预制C30钢筋混凝土板,板高0.5m。该段为丘陵区,两侧为丘陵缓坡,植被发育,自然坡度20~30°,丘陵地表为坡残积层,丘间谷地表层有薄层的填筑土和种植土层,地表水屋侵蚀性。 主要工程数量: 桩板墙主要工程数量表

2.施工部署 2.2主要管理人员及各室管理职责:

根据开挖、提升、出碴及断面形式等条件,每孔10人,其中:井开

挖作业4人,卷机及抽水机司机1人,制作、安装支撑2人;井田接卸、栓套重物1人,接运出碴2人。另组织砼工班1个12人,其中:运送集料6人,拌合1人,转运2人,井下铲拌2人,捣固1人。钢筋加工亦应有专业小组负责。 2.4、机械设备配置 一个作业班同时开挖3根桩孔所需配置的机具数量为:空压机(20m3/min)卷机(0.3~0.5t)3台,抽水机(30m程)3台,风(镐)钻3台,电焊机(300A)1台,架子车6辆,砼拌合机(400L)1台,捣固器(插入式)3台。2.5施工进度计划 桩板墙施工计划2009年10月10日开工,2010年2月5日完工。 3.桩板墙施工 锚固桩桩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桩间挡土板采用预制C30钢筋混凝土板,板厚0.2m。I型桩桩间距5.0m,桩长18m,锚固段长10m,桩截面2.5*2.75m,锚固桩14根;∏型桩桩间距5.0m,桩长23m,锚固段长13m,桩截面2.5*2.75m,锚固桩总计19根。挡土板侧沟平台以上部分通长设置砂砾石反滤层,厚0.3m;反滤层底部0.5m和距墙顶0.5m高围设置夯填黏土防渗层。 3.1施工工艺流程

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铜陵学院课程设计 任务书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设计课题: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系别:土木建筑系 专业:建筑工程 姓名:谢吉鸿 学号:0811111148 指导老师:吴文明老师 下发时间:2011年5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K F 3200KN, K M 442KN.M ,H =48kN ; 柱的截面尺寸为:350×350mm ;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5,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 16.7MPa ,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 ,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2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f c =14.3MPa ,弯曲抗压强度 设计值为f m =1.5MPa 。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建筑工程桩基础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97

建筑工程桩基础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要: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对于建筑稳固性,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至关 重要。本文中笔者首先剖析了现阶段我国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较为突出 的问题,将采用预应力管桩和大直径钻(冲)孔桩两种桩基础设计施工方式进行 了比较,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两种方案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践 指导意义。 关键词:桩基础;建筑设计;问题 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城市随处可见高 楼林立,而支撑高楼的都是隐藏在地下的桩基础,可见桩基础对于高层建筑的重 要作用。社会各界特别是建筑设计及项目建设单位对于桩基础的设计及施工十分 关注,在选择桩基础设计形式上也十分的谨慎,以有效保障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能,并尽可能的减少工程造价。但在实际的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仍然存 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由于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的复杂性,因此更需要桩基 础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优质化、经济化与合理化。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现阶段 我国建筑产业中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寻求合理的途径,有效 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桩基础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桩基础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 建筑桩基础的设计除了要注重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外,还要从细节出发,对 一些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彻底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建筑桩基 础的质量。然而,许多建筑工程的桩基础设计工作常忽略天气、气温的变化对建 筑桩基础造成的影响。不同桩身的受力程度和冷胀力度是不同的,如果建筑桩基 础设计未对其热胀冷缩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建筑桩基础在受到不同的张力 和拉力时易出现桩身空洞的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桩基断裂,严重威胁到了上层 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进行建筑桩基础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可只注重建筑 桩的常规设计,生搬硬套以往的设计方案,还必须将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因素 纳入设计范围中,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桩基础的设计工作。 1.2建筑桩基础工程导管方面的问题 导管方面的问题也会对建筑桩基础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导管问题对建筑 桩基础带来的威胁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施工 人员的操作失误而造成导管挂住钢筋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而造成导管的接头断裂。这样的情况在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出现导管脱离混凝土的情况是非 常危险的,易引发建筑桩基础断裂,导致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此外, 在进行混凝土的首次灌注时,由于导管的下端处于封闭状态,导管中原有的空气 难以被排出,在导管承受混凝土下落时带来的气压时,可能会出现导管被压扁或 导管的接头漏水、漏气等情况,进而对建筑桩基础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水压、气压压力过大的情况出现,并做好灌注 前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导管的承压能力测试、导管试接、水密度实验 等来确保建筑桩工程施工的准确性。 1.3建筑桩基础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在建筑桩基础施工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在质量和管理上的问题。质量上的 问题指的是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在材料的运送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造

桩板墙施工

一、前言 在山岭陡峭、地形复杂、山高谷深的地区,高等级公路通过的地段造成大量的高填深挖,高桥及隧道处处可见。在山谷深、地面横坡陡峭的地段,路基难于填筑,旱桥跨越在经济和技术上造成较大的浪费,同时也给路基稳定及桥梁的桥桩、墩柱带来隐患。采用新型高挡墙跨越不仅开挖面小,也可消耗废方,起到安全、经济和环保的作用。 个旧至冷墩二级公路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工程是采用40米高预应力锚索桩板墙进行边坡治理的项目,稳定了高填方路基,减少了陡坡旱桥,预应力锚索结构由于其合理的受力机理以及在软弱岩体中能更有效的发挥土体承载力而提供了较大锚固力,通过施工经总结形成本工法。 二、工法特点 1.采用MG-50A型潜孔冲击钻跟套管无水干钻,能有效的预防塌孔,保证水泥浆与 孔壁岩体的粘结强度。 2.锚索材料选用低松弛环氧喷涂无粘结钢绞线(ASTMT416-88a标准270级,强度 Rby=1860Kpa,松弛率为3.5%,Φj=15.24mm),配套OVM15型锚具,钢绞线强度高,性能好,可以在张拉结束后有效的进行放张或补偿张拉且弥补了钢绞线在特殊环境下中长久防腐的问题。 3.该体系能主动提供抗滑力,有效的控制岩体的位移,在锚索的锚固范围内产生亚 应力带,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 4.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大吨位锚索主要锚于碎石土、亚粘土中,鉴于土体破碎, 抗剪强度低,在锚索结构上,通过对拉力型锚索与分散压缩型锚索工作性能的比较,采用分散压缩型锚索结构有突出优点。拉力型锚索与分散压缩型锚索工作性能的比较见表1。 表1 拉力型锚索与分散压缩型锚索工作性能的比较 项目拉力型锚索分散压缩型锚索 岩体—水泥浆体间的粘结摩阻应力分布状况沿锚固体长度分布极不均匀,应力集中严重,易发生渐进性破坏沿锚固长度分布较均匀 岩体—水泥浆体间的粘结摩阻应力值总拉力大,粘结摩阻应力值大总拉力可分散成几个较小的压力,粘结摩阻应力值显著减小 粘结摩阻强度灌浆体受拉不会引起水泥浆体横向扩张而增大粘结摩阻强度灌浆体受压产生横向扩张而使粘结摩阻强度增大 锚索承载力锚固长度超过一定值后,承载力增长极其微弱锚索承载力随锚固段长度增加而增加 耐久性灌浆体受拉,易开裂,防腐性差灌浆体受压,不易开裂,预应力筋外有油脂、PVC涂层及水泥浆体多层防腐,耐久性好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公路、铁路、水利、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的浅、中、深层土石混合滑坡、土滑坡、岩石滑坡的防治工程。 四、工艺原理 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锚索,外端固定于抗滑桩上,另一端锚固在稳定整体岩体土石混合体中。锚索的预应力使不稳定岩体处于较高围压的三向应力状态,岩体强度和变形比在单轴压力及低围压条件下好的多,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使结构面对岩体变形消极影响减弱,显著提高了岩体的整体性,锚索的锚固力直接改变了滑动面上的应力状态和滑动稳定条件。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基础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XXX 编制人:建筑人 编制日期:2018年11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1.1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地勘单位: 施工单位: 1.2 编制依据 (1) 《****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大厦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报告》 (3) 《****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图纸》 (4)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5) 福建省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9)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3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1)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福建省**新区D8-2地块。 (2) 周边道路 本工程场地北侧为城中路;西侧为花园路;南侧为建设;东侧为人民东路路。 (3) 邻近建筑 本工程场地北侧为30层**大厦,其地下室距本工程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16m 左右;东侧为24层商业,其地下室距本场地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21m;南侧 为一般多层住宅小区;西侧为国际大厦,其地下室距本场地基坑边界最近距离 约50m。 (4) 地下管线

临近道路的地面下有各种城市管线,基坑内侧管线已在进场前全部搬迁完成。 基坑与周围管线关系见图1.3。 1.4 工程建筑及结构概况 (1) 本工程占地面积为20000m2,总建筑面积为350000m2。 (2) 本工程主楼地上31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95m。裙房地上4层,地下3层。 (3) 本工程基础为桩筏形式,桩基为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形式。 1.5 基坑支护工程概况 (1) 本工程塔楼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开挖面积约10000m2,开挖深度约20m, 土方开挖总量约20.2万m3。 (2) 本工程塔楼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加3道环形圈梁作为支护结构体系。地下连续 墙深25m,厚1.0m,环状布置,直径为83m。 (3) 本工程基坑采用疏干井降低基坑内浅层潜水;采用降压井对深层承压含水层进 行减压降水。并布置坑外输干井、坑外降压井、观测井配合。 1.6 工程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 场地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在3.78m~4.43m之间。本场地地貌形态单一,属滨 海平原地貌。 (2) 地基土的构成及特征 根据本次勘探时现场土层鉴别、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本场地地 基土在80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可分为 12层,其中第⑤、⑦、层分为多个亚层。 (3) 本场地土层主要特点如下: a、场地内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层呈湿状、可塑、中压缩性,层厚较薄; b、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均为饱和状,流塑、高 压缩性土; c、第⑤1a和⑤1b层为软塑~可塑,较软弱。 d、场地内第⑥层暗绿色粘土为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土; e、第⑦层承压水含水层,又分为三个亚层,其中⑦1层砂质粉土土质较好,为中 等压缩性土;⑦2层黄色粉砂属于中偏低等压缩性土;⑦3层灰色粉砂属于中

抗滑桩及桩间挡板施工组织设计

远成·中国()物流城项目一期(U11、U12)地块边坡治理工程 抗滑桩及桩间挡板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机械设备配置 (2) 四、劳动力计划 (2) 五、试验检测及测量仪器配置 (2) 六、工期计划 (3) 七、边坡临时支护及抗滑桩挡板墙施工 (3) 7.1临时边坡支护 (3) 7.1.1施工流程 (3) 7.1.2原材 (3) 7.1.3测量放样 (4) 7.1.4钢管架搭设 (4) 7.1.5钻孔注浆 (6) 7.1.6挂网喷射砼 (8) 7.2抗滑桩板墙施工 (8) 7.2.1技术准备 (8) 7.2.2平整场地 (8) 7.2.3桩位测放 (8) 7.2.4支护桩及设备安装 (9) 7.2.5护壁施工 (10) 7.2.6土石方开挖 (10)

7.2.7钢筋加工及安装 (11) 7.2.8砼浇筑 (12) 7.2.9面板施工 (13) 7.2.10墙背回填 (17) 八、质量保证措施 (18) 8.1 质量管理目标 (18) 8.2 质量保证体系 (18) 8.3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21) 九、安全防护措施 (22)

抗滑桩及桩间挡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远成·中国()物流城项目5#、6#、7#地块边坡施工》招标文件、远成物流项目地勘报告、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资料。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 (6)《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10) (7)《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0)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二、工程概况 U11地块DE段边坡长度约99m,高度约11~15m,该段边坡为岩土质挖方边坡,场地外侧拟建道路,标高380.00~375.93,内侧为拟建场地,平场标高391.00m。该段边坡为岩土质混合挖方边坡,拟采用抗滑桩+桩板挡墙进行支挡,抗滑桩采用C30混凝土,截面尺寸1.2X1.6m,桩长18m,护壁采用C20混凝土。抗滑桩基础以中风化基岩为持力层,进入地面以下不小于6~12.5m,且进入中风化完整基岩不小于3m,桩顶设置顶梁,梁高0.8m,桩间设置C30混凝土挡板,板厚300mm。墙后填土阶梯状分层压实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挡墙每隔25m设置伸缩缝一道。

高层公寓楼桩基础设计说明

高层公寓楼桩基础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岩土工程勘察-----------------------------------------2 三、桩基础方案选择---------------------------------------4 四、桩型、桩长和桩的截面尺寸的选择-----------------------5 五、桩基承载力验算(标准组合)---------------------------9 六、桩基沉降验算(准永久荷载)---------------------------12 七、桩身截面强度验算(基本组合)-------------------------15 八、桩基承台验算(基本组合)-----------------------------18 九、参考规及资料---------------------------------------23 十、施工图-----------------------------------------------23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及其周围,除中细砂层为液化土外,未发现有影响场地

稳定性的其他不良地质作用,也无洞穴、孤石、管线临空面等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场地稳定,适宜拟建筑物建设。 二、岩土工程勘察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土层由素填土①、淤泥②、粉质粘土③、中细沙④、残积土⑤、全风化花岗岩⑥、强风化花岗岩⑦和中风化花岗岩⑧组成。其中: 素填土为新近填土,松散。工程地质性能差; 淤泥为流塑状,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粉质粘土呈可塑状,中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中细沙呈松散-稍密,饱和,局部会产生轻微液化,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残积土呈可塑、硬塑状,中的-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全风化花岗岩层力学强度和工程地质性能中等; 强风化花岗岩层力学强度高,工程地质性能良好; 中风化花岗岩力学强度高,工程地质性能良好,未钻穿。 综上所述,场地岩土体种类较多,但土层分布均匀,除中细沙局部会产生轻微液化外,各土层工程地质性能变化不大,场地综合性较好。 三、桩基础方案选择 拟建高成建筑物,场地上部土层承载力较低,不具备天然地基的

高层住宅楼防水伐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楼防水伐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基础钢筋施工方案: 1、材料要求:钢筋原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钢筋应按批次重量不大于60t检查验收,每批次钢筋取两根试样,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筋上切取,送试验部门复检,力学性能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制作要求: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粒状和片状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安装底板钢筋方法:根据设计尺寸在垫层上弹出基础、墙、柱边线,校核无误后绑扎基础钢筋。混凝土垫块支垫钢筋,间距@900设置一个。 4、钢筋接头:当钢筋直径≥ 25mm 时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直径<25mm的纵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接头,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意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35 倍的区段范围内,纵向钢筋接头百分率≤ 50%。 5、地梁钢筋安装绑扎:地梁受力主筋≥Φ20mm 时均采用闪光对焊对接后进行下料,现场钢筋接头机械连接,接头百分率≤ 50%。现场安装绑扎钢筋规格、品种、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好保护层,绑扎应绑八字扣,箍筋接头应左右交替布置并与主筋垂直。 6、防水筏板钢筋安装:防水筏板厚度250mm,双层钢筋网,

绑扎时需垫Φ16钢筋撑脚,梅花型设置,间距≤1000,以固定钢筋网的位置。底板钢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同一截面位置钢筋接头百分率≤50%,底板上层钢筋在地梁内搭接。底板下层钢筋在跨中1/3处连接通长设置。 7、墙、暗柱钢筋固定:墙、暗柱钢筋插筋位置,施工中应做钢筋样板卡固定相对位置,保持间距一致,墙、暗柱筋上部用钢管作 "井" 字箍定位。墙、暗柱绑筋时要拉通线,找正后用电焊机把钢筋卡具固定好,通长钢管拉结定位。 8、墙、柱钢筋绑扎、搭接要求:墙、暗柱竖向钢筋≥Φ20机械连接,墙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2m,端部应插入暗柱以绑扎。墙竖向钢筋放在内侧,水平钢筋放在外侧,上下及两端二排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按梅花形扎牢。两层钢筋网之间按@600梅花形设置 8拉筋。 9、钢筋保护层:采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预制混凝土块支垫(50×50× d ,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钢筋砼应按设计要求增厚保护层。采用原位增加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即钢筋位置按正常情况不变,通过模板外扩使得与土壤直接接触一侧的钢筋保护层增加至 45(梁)或 35(墙板)。 10、检查验收:绑扎钢筋前将混凝土基顶浮灰、砂浆清理干净,墙、暗柱钢筋上部用钢管固定,以防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办理隐验工作,浇筑后及时调整柱主筋的位置。

桩板墙施工方案范本

桩板墙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主要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主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部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总体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进度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机械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劳动力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测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操作架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钢筋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模板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混凝土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安全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329

xx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概况 1、工程概况 (1)xx楼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为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项目,该项目位于xx 市xx区xx北路242~272号地块,基坑西侧紧挨xx北路,东、南侧位民宅小区,距离基坑红线约10m,北侧未拆民宅为二期待建车库;基坑开挖边线长约426米,基坑开挖面积约6200平方米,开挖深度约9米,总方数约56000m3。地下室二层,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两层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基坑支护使用年限为1年,安全等级为1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γ=1.1。 (2)本工程主体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总桩数204根,桩径?800-?1800,实桩桩长8m-22m,空桩桩长8.5m。 (3)本工程计划工期:208日历天。 (4)质量要求: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行业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一次验收合格。 (5)安全文明目标:xx市安全文明样板工程。 现场地质情况根据《xx项目详细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貌上为xx冲积平原,场地地面平坦,周围分布密集4~8层老城区居民楼,场地标高在6.5~7.81米。 场区内地层主要由以下组成: (1)人工杂填土层:平均厚2.52米,由砖瓦碎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混粘性土组成,局部含贝壳碎片; (2)淤泥:平均厚5.2米,深灰色、流塑、饱和,有腐臭味; (3)粉砂:平均厚4.23米,灰绿色,松散,饱和,局部含少量腐植质,夹有薄层淤泥,近互层状; (4)中砂:平均厚5.21米,浅灰色,松散,局部为稍密; (5)砾砂:平均厚5.44米,浅灰色,松散,局部稍密,饱和,局部为中砂; (6)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湿,局部为粉土,层厚1.8~2.55米; (7)全风化粉砂岩:平均厚2.78米,综褐色,硬塑,局部坚硬,湿;

桩板墙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方法 (2) 1、施工准备 (2) 2、桩身开挖及支护 (3) 3、桩身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注 (7) 4、挡土板预制及吊装 (9) 5、预应力锚索 (12) 6、工程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16) 三、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17) 四、劳动力组织计划表 (18) 五、安全控制措施 (19) 六、质量控制措施 (20) 一、工程概况 新建赣韶铁路DK7+005~DK7+138段路基位于南康盆地低山丘陵区,丘陵植被茂盛,以松树、杉树、灌木为主。地层岩性主要为硬塑性粉质粘土及全

风化、强风化、弱风化板岩,分别呈灰黄色、褐黄色、青灰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福存于震旦系板岩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水量较小,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该段中心最大挖方深度达到23m,边坡最大高度约30m,设计于DK7+005~DK7+138段线路左侧设置预应力锚索桩板式路堑挡土墙,桩板墙长133米,截面尺寸2.0m×2.75m,桩间距6.0m设置22根锚固桩。DK7+006、+012、+018、+024、+030、+036、+042、+048、+054、+060、+066、+072、+078、+084、+090、+096、+102、+108、+114、+120、+126、+132处分别设桩长为20m的锚固桩,桩自由端长度10m,锚固段长度10m。桩顶设5m宽边坡平台,厚度为0.4m。(具体情况见设计图)。为防止桩顶水平位移过大而导致边坡防护变形严重,在桩顶截面中心预留锚索穿孔,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强,每束钢绞线施加100KN的预应力,锚索长20米,其中锚固段长度为10米,每根锚索采用6根7-φ15.2钢绞线组成。DK7+133于桩板墙与挡土墙交界处设置端头墙。墙身材料采用C25片石混凝土。DK7+133~DK7+138左侧设置路堑挡土墙,墙高从6m逐渐降低至4m。基础埋深2m(具体见设计图)。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施工前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安全施工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和提高挖掘速度的原则,进行场地布置和平整,主要准备工序如下:(1)平整场地适度刷坡,清除坡面上的危石和浮土,测量定位桩基的位

桩板墙施工监理安全卡控重点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26 桩板墙施工监理安全卡控重点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桩板墙施工监理安全卡控重点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主要风险源: 1、施工前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施工未列入铁路部门施工计划。 2、施工人员未按规定进行教育培训。 3、施工前未进行地下管线等的探测。 4、上道作业时无专人防护;来车时不按规定下道避车。 5、防护员、驻站联络员违反工作制度。 6、机械设备、材料等侵入限界。 7、线路封锁施工时,不按批准的项目施工或超前准备、超范围施工。 8、线路加固时,支点深度不够。 9、横撑施工时钢筋穿越线路易发生红光带。 10、防护桩位置距线路近。 11、机械设备安全。 12、既有设备安全。

2、卡控措施 1、专监、总监审查施工单位提报的施工组织方案,审查是否将可能涉及到旅客列车安全的问题考虑周全,并书面提出意见,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意见》要求施工单位修改。监理在施工前要对大型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到位情况对照施工方案进行检查,未落实不允许开工。 2、施工单位应按配合协议与配合单位共同到场签认有无电缆、供水、供热管道及接触网设备,确定类型、数量、走向、埋深等,防护措施、影响施工的迁改项目是否落实。开挖前先人工挖探沟,监理检查有无配合单位签署的配合单,配合单位人员是否在场。 3、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必须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和“预报、确报、复诵”制度。监理现场检查防护制度是否落实,是否按规定设置,防护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备齐防护用品。 4、监理检查施工人员上道作业,是否按规定着装,及时按规定下道避车。 5、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机具设备和物资材料的管理,不得侵限,并应设专人看守。看守时应插设“路料看守”标志牌。长期看守处所需设置看守工棚。路料看守人员应穿着黄色防护马夹,戴黄色工作帽,佩戴红色袖标,持证上岗。监理人员应经常进行检查路材路料看守情况,对不符

[广东]高层住宅楼冲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二、 编制依据 1. 本工程结构设计图 2. ?工程勘察报告》 3. 《岩土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8.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2004) 9. 现场实际状况

十三、工程概况 十四、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十五、施工准备 为了使工程能顺行进行,施工前要作好下面的各项准备工作: 1. 材料准备 (1) 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施工预算工料分析,现场项目材料员负责组织材料进场和提供。 (2) 钢筋、混凝土等各项材料数量、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质保书或检验报告。 2. 技术准备 (1) 按原有静压管桩定位轴线配合图纸布置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桩中心,并将桩 的准确位置测设到地面,每一个桩位打一小节木桩;并测出每个桩位的实际标高,场地 外设2-3个水准点,以便随时检查之用。 (2) 熟悉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性能要求。 (3) 检查桩机设备及起重工具性能及完好程度。 (4) 施工人员熟悉桩基施工图纸,并进行会审;做好技术交底,特别是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5) 准备好桩基工程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和监理人员等。 (6) 正式施工前必须先进行试桩,以确定桩长等各种参数值并校冲孔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 现场作业条件准备 (1) 整平■场地,活除桩基范围内的高空、地面、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压桩架不少丁10m;修设桩机进出、行走道路,做好排水措施。 (2) 按照平面布置图做好管桩堆放场和仓库的位置布置,确认人员做好准备收料

高速公路桩板墙计算书

桩板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桩板式挡土墙 1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桩总长: 20.000(m) 嵌入深度: 10.000(m) 截面形状: 方桩 桩宽: 1.600(m) 桩高: 2.400(m) 桩间距: 5.000(m) 挡土板的类型数: 3 板类型号板厚(m) 板宽(m) 板块数 1 0.400 1.000 3 2 0.400 1.000 4 3 0.400 1.000 3 嵌入段土层数: 1 柱底支承条件: 铰接 计算方法: M法 土层序号土层厚(m) 重度(kN/m3) M(MN/m4) 1 50.000 19.000 5.000 初始弹性系数A: 5.000(MN/m3) 初始弹性系数A1: 5.000(MN/m3) 物理参数: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 桩纵筋级别: HRB335 桩箍筋级别: HPB235 桩箍筋间距: 300(mm) 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板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 板纵筋级别: HRB335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23.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5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5.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5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1.500 0.000 0 2 0.750 0.500 0 3 24.500 0.000 1 第1个: 距离0.000(m),宽度24.500(m),高度0.513(m) 2004路基规范挡土墙车辆荷载 4 6.300 -3.500 0 5 44.300 13.500 0 地面横坡角度: 25.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5.000(m) 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 第 1 种情况: 组合1 注意:内力计算时,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 = 1.000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0.00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38.700(度) 第1破裂角: 39.300(度) Ea=440.756 Ex=425.738 Ey=114.076(kN) 作用点高度 Zy=3.415(m) (一) 桩身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 m 法 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 = 11487.354(kN-m) 距离桩顶 13.600(m) 面侧最大弯矩 = 0.000(kN-m) 距离桩顶 20.000(m) 最大剪力 = 2863.439(kN) 距离桩顶 19.600(m) 桩顶位移 = 55(mm) 点号距顶距离弯矩剪力位移土反力 (m) (kN-m) (kN) (mm) (kPa) 1 0.000 0.000 0.000 -55 0.000 2 0.400 0.392 -2.938 -54 0.000 3 0.800 3.13 4 -11.754 -53 0.000 4 1.200 10.578 -26.446 -51 0.000 5 1.600 25.075 -47.015 -50 0.000 6 2.000 49.171 -74.93 7 -4 8 0.000 7 2.400 86.800 -116.177 -47 0.000 8 2.800 143.691 -169.257 -46 0.000 9 3.200 222.989 -228.214 -44 0.000 10 3.600 327.045 -293.048 -43 0.000 11 4.000 458.211 -363.758 -42 0.000 12 4.400 618.836 -440.346 -40 0.000 13 4.800 811.271 -522.810 -39 0.000 14 5.200 1037.867 -611.151 -37 0.000 15 5.600 1300.975 -705.369 -36 0.000 16 6.000 1602.946 -805.464 -35 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