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你们!雄县、容城、安新!

祝福你们!雄县、容城、安新!

靴城乃保定别称。缘因城墙基本方形,唯有西城南部向外凸出,状如靴子,故得名。寓意保定地处京畿要地,守护京师,顶天立地,踏平艰难,阔步向前!——

本期专辑由“闫家驴肉老店”(永华北大街654号·华电西门对过,电话:5092967)特约刊发。

今天,2017年的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为此,《靴城往事》编辑部特编辑三县简介,以便于大家的了解。1、雄县雄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冀中平原,北距首都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

东依霸州市,南部、东南部隔大清河与任丘市、文安县相望,西南隔白洋淀与安新县相连,西部与容城县相接,西北与高碑店市毗邻,东北与固安县接壤。东西长26公里,南北阔25.5公里,雄县域面积524平方公里,2012年,雄县总人口60万人,雄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16个民族。雄县地势呈西南东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以丘陵、山地为主。雄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有效积温2500多摄氏度,降水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32天。2012年,雄县耕地面积134.3万亩,水田42万亩,旱田92.3万亩。2012年,雄县境内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境内有油井1200余眼,年产原油70万吨、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2012年,雄县林地盛产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种山产品,以及人参、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种野生中药材,雄县半山区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条等资源年供应量达80万吨。2010年,雄县GDP完成25.44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6.5%。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87亿元,比2009年增长28.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7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5.94%;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9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33.6%。雄县建制沿革夏朝,属有易氏。春秋时期,为北燕之域。战国,为燕国易邑地。秦,

属广阳郡,后属上谷郡。汉,属涿郡,即燕之易邑。东汉,属涿郡。永元二年,改名河间国。三国,更名易城县,属河间郡。晋,属河间国。南北朝,复故名易县。北齐天宝,废易县入莫县,属高阳郡。北周建德六年,灭北齐,莫县入北周,仍属高阳郡。隋,属涿州,后涿州改涿郡。大业二年,改属河间郡。唐武德五年,析固安县和莫县原易县属地,置归义县,属北义洲,县治于州中。贞观元年,州县俱废,入河北道。贞观八年,复置归义县,属幽州。景云二年,改属莫州。天宝元年,改属范阳郡。五代,归义县入燕,属涿州。后周,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置雄州。北宋,属辽之涿州。太平兴国元年,更名归信,仍属雄州。宣和四年,宋收复涿州,归义、归信两县并存。金天会三年,即北宋宣和七年归义、归信两县皆入金,后废归义县并入归信县,县仍治于州中。元至元二年,废雄州,归信县并入容城县。明洪武二年七月,废归信县入雄州,属保定府。清顺治元年,继续沿用明置。民国二年(1911年),改属范阳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保定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河北省保定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属河北省第五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组建冀中区抗日根据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境内北部38村组建新雄边区,属新城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三个边区,再次成立县抗日政府,属北岳区冀北

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划第四联合县。联合县期间,前段属冀中第五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各专区顺序统一后,属冀中第十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侵华日军宣布投降,废联合县,恢复单县置,再次组建县政府,属冀中第十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雄县属天津专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雄县改属保定专区。1958年10月,雄县、新城、涿县和涞水县东部地区合并,称涿县。1960年5月,专区与市合并,改属保定市。1961年4月,析置雄县,属保定专区。1970年4月,专区改为地区,雄县属保定地区。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雄县属保定市至今。2013年,雄县辖6个镇、3个乡:雄州镇、昝岗镇、大营镇、龙湾镇、朱各庄乡镇、米家务镇、双堂乡、张岗乡、北沙口乡,223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地雄州镇。

土地资源

2012年,雄县耕地面积134.3万亩,水田42万亩,旱田92.3万亩。矿藏资源2012年,雄县境内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境内有油井1200余眼,年产原油70万吨、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生物资源2012年,雄县林地盛产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种山产品,以及人参、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种野生中药材,雄县半山区的三棱草、

狗尾草、山榆枝、柳条等资源年供应量达80万吨。人口民族2012年,雄县总人口38万人,雄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16个民族。交通运输雄县以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县城为中心,四纵(高速东、西连接线、立新路、固雄线)、五横(保津高速、112线、津保北线、保静路、昝白路)沟通城乡的公路交通网。依托这两条主干线,雄县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

钟行程,特别是津保铁路通车后,雄县到天津红桥区只需15分钟行程。经济概况

2010年,雄县GDP完成25.44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6.5%。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87亿元,比2009

年增长28.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7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5.94%;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9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33.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53.9%;建筑业产值完成3.88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53%;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62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271.24元,同比2009年增长12.1%;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7060.94元,同比2009年增长14.5%。卫生事业2010年,雄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个,床位397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3人;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个体门诊部11 家,专业技术人员22人。基

础设施2010年,雄县自来水、燃气入户完成510户和380户;实施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13个村、18450人饮水安全问题;多方筹集资金2646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360多万元,对14个村、18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南水北调工程征用土地3295.33亩,拆迁建筑3000平方米,征迁工作基本完成;大广高速建设征用永久性占地2343亩,拆迁房屋959平方米,迁改电力通讯线路60处。雄州瓦桥关至霸州益津关一线是宋辽对峙的边关要塞,杨延昭把守边关16年。在与辽军周旋之中,修筑了一条地下战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在孤庄头、祁岗挖掘出古战道,在县城东挖掘出古战道及点将台。从初步挖掘的情况看,古战道绵延几十公里,从雄县向东北经霸县直至永清。著名人物

孙连仲(1893年-1990年),字仿鲁,汉族,河北雄县人,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著名抗日将领。袁鹤侪(1879-1958),名琴航,字其铭,河北雄县人,生于1879年3月,卒于1958年10月21日,近代北京著名中医。2、容城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127个行政村。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中心位置,北邻北京,东依天津,南部石家庄。容城县服装加工业发达,2012年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

容城境内有“磁山文化遗址”、“宋八王衣冠冢”、“杨六郎晾马

台”、“明月禅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名胜古迹。元初著名学者刘因、明朝名臣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被誉为容城“三贤”。同时也是狼牙山五壮士中胡德林、胡福才的故乡。建制沿革秦朝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始置县,属上谷郡。西汉初分封诸侯,划分诸侯国,本县最初的侯国名为深泽。县治在今城子村一带。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董渫(匈奴人)为成侯于深泽地。连袭两代。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今昝村一带建易县。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匈奴降王徐卢封容城侯,始置容城侯国。王莽立新朝,恢复旧制,置深泽县。三国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废容城入范阳国。晋武帝重置容城县,属范阳国。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废容城入范阳县。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范阳国为遒县,属上谷郡,辖容城地,治地在今城子村一带。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契丹入侵,县民奋勇抵抗,县治城池得以保全,故御赐名全忠县,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仍为遒县。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恢复容城县。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改容城属雄州。五代,容城属契丹易州。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收复容城境南,移县治于雄州境内,属雄州。契丹亦于拒马河以北新城境内,侨置容城县。形成南北两个容城。金灭辽、宋,南北容城归一,县治地仍在城子一带,属雄州。至元世祖二十三年(公

元1286年),容城属保定路雄州。明初,容城隶属雄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置容城县,属京师保定府。代宗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县治由城子村迁往现址。清朝,容城隶属直隶省保定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容城属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府,仍属之。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容城直隶属河北省。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和伪军冀东保安队侵占容城县城。同年9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中行署4专区领导。1940年8月,属晋察冀边区第十专区。1941年8月,成立容定新雄霸联合县。根据形势的需要,联合县多有变化。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联合县撤销,恢复容城县建制。1949年,容城县属河北省保定专区。1958年,曾一部分划归定兴,一部分归雄县,同年又划归徐水县。1962年1月恢复容城建制。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容城县属保定地区。1994年,地、市合并容城县属保定市。行政区划2002年底,容城县行政区划面积为314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乡,12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容城镇古城路46号。行政区域一览表:位置境域

容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京、津、石三角腹地,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全县总面积314平方公里。容城县,东南西北分别与雄县、高阳、徐水、定兴接壤。北距首都北京110公里,东距经济中心天津100

公里。地质容城县基底构造属于牛驼镇凸起的西南部分,为地震比较活跃区,裂度7度,但境内基底层未见断裂。第四纪上厚约400-500米。地表以下18-147米,是亚沙土、亚粘土及沙层;地表以下254-430米,是粘土、亚粘土及沙层。以上诸土、沙层的水平构造,呈由西北而东南方向的不连续性条带状分布。从剖面看,土层和沙层的连续比较差。县境北部沙层厚达70米,南部在50米以下。水文

容城县三面环河,一面靠淀。北部有南拒马河,东部有大清河,白沟引河从东部南北穿过,南部靠白洋淀,西部有萍河。南拒马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4640立方米/秒,堤防安全超高2.0米;大清河设计行洪流量5000立方米/秒,安全超高2.0米;白沟引河全长12公里,设计流量500立方米/秒;萍河在容城县境内8公里,安全超高1.0米,设计流量208立方米/秒。人口民族

1996年,容城县总人口为237288人。其中农业人口218488人、非农业人口18800人。市镇人口148558人、乡村人口88730人。汉族人口236214人、少数民族人口1074人。人口出生率8.77‰。人口死亡率4.35‰。人口自然增长率4.43‰。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44167人,其中:容城镇61639,小里镇24766,南张镇43197,大河镇23588,八于乡19533,贾光乡24056,晾马台乡24045,平王乡23343。2014 年,容城县总人口

26万人。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容城县城关镇上坡村村,建于1986年,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中容城籍烈士胡德林、胡福才和高家壕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将士及自1926年容城县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来,在历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们而建。纪念馆南侧为梯形,北侧为三角形,南北最长66米,东西最宽52米,面积2560平方米。内有展厅两座,碑亭三座,北后台烈士陵园全貌向南2米至围墙,向北房四间。东侧墙外是县城中心大街,南侧为胡同。西侧、北侧为居民区。保存完好。1987年8月,该纪念馆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人物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学者称夏峰先生,容城北城村人,明万历廿八年举人,明末清初理学家,诗人,书法家,晚岁移居苏门之夏峰,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代三大儒,著《经疏要旨》《读易大旨》《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谥忠愍,容城北河照村人,明嘉靖廿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性刚烈,嫉恶如仇,仗义执言,因弹劾严嵩被害。当时震动朝野,历代称颂不衰,深受群众爱戴,有《杨忠愍公集》传世。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容城沟市村人,世代书香,祖父刘秉善,父亲刘述均刻意问学,邃性理之说。元代诗人,学者,清人全祖望推他和许衡为元北方两大儒,自选诗集《丁亥集》已佚,有《静修先生文集》传世。古八景据《容城

县志》记载,容城八景为:“古城春意”、“易水秋声”、“玉井甘泉”、“白沟晓渡”、“贤冢洄澜”、“忠祠松雪”、“古篆摇风”、“白塔鸦鸣”。古城春意位于容城县城北7.5公里。据《容城县志》载:“在城北十五里。土壤肥饶,草木畅茂,每春早发,比他地异。”易水秋声容城县境内的南拒马河,全长12公里,发源于涞源县,古称涞水或易水。此为南拒马河秋景。《容城县志》载:“树本荫翠,禾稼繁盛,暑退风清,水声嘹亮”。玉井甘泉位于容城县城正南。唐高宗三年[652年],帝李治东巡,驻跸午方大寺,乐饮寺外井水,赐额“玉井甘泉”。据《容城县志》载:“在城南午方村。泉清水甘,回异他所,金宗驻跸,名曰甘泉。”白沟晓渡位于容城县城东15公里。当时高碑店市的白沟镇属容城县所辖。为当时的水陆码头,每日清晨,水运如织,一派繁忙景象。据《容城县志》载:“地当孔道,烟树苍茫,朝露未晞,竞渡绣错”。3、安新

安新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县境东与雄县、任丘相连,南与高阳接壤,西与清苑、徐水交界,北与容城毗邻,总面积738.6平方公里。全县设9镇3乡,共12个乡镇,207个行政村,全县人口393113人(2011年),有汉、满、蒙、回、壮等15个民族。

安新县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集回收、电解、线缆加工、精密仪器制造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地。历史沿革

安新县境,在战国初期为燕国辖域。后为燕南赵北地。时有葛城(今安州镇)、浑埿城、三台城。秦代,为广阳、钜鹿两郡交壤地。西汉至隋代,大都属高阳、容城两县辖域。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县,神龙元年(705年)改为武兴县,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置唐兴县。先后属瀛州、易州、莫州均为河北道。五代时,唐兴县于后晋初改为宜川县,属莫州。宋代建顺安军(今安州垒头)。后移军治于高阳县(今高阳旧城)。升顺安军为安州。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并置葛城县。泰和四年(1204年),又置渥城县(治所在浑埿城,即新安城。泰和八年(1208年),安州又移治渥城县,称新安州,葛城仍为县。元代,安州仍领渥城、葛城二县,并徙治葛城。后几经归并至元九年(1272年)安州、葛城、渥城复治,渥城县更名为新安县。安州继领葛城县,与新安县同属保定路。明代,省葛城县、新安县入安州,安州降为安县。后复设安州(安县即废)和新安县,安州治新安县,属保定府。民国2年(1913年),废州治,安州改为安县属直隶范阳道。民国3年(1914年),安县(安州)安新县地理位置安新县地理位置与新安各取其名之首字合并为安新县,属直隶省保定道。民国17年(1928年),属河北省。1949年8月,安新属河北省保定专区。1950年4月,安新县驻地由安州迁至新安。1958年,与徐水、容城合为徐水县。1961年,析出复名安新县至今。1970年,

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安新县属之。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市合并为保定市,安新县隶之。位置境域

安新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安新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县境东与雄县、任丘相连;南与高阳接壤;西与清苑、徐水交界;北与容城毗邻。总面积738.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安新镇是安新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北距首都北京市162公里,西距保定市45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187公里。地形地貌安新县因受历史上冀中拗陷和黄河改道及太行山东麓永定河、滹沱河冲积扇的影响,形成特殊形貌。西南北有冲积洼地平原,东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流入海,由大小不等的143个淀泊组成,百亩以上的大淀99个,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安新境内面积312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85%。淀周边堤埝环绕,东有千里堤,西有四门堤,南有淀南新堤,北有新安北堤,境内堤长169公里,分安新大地为5个封闭区。内有7个较大洼地。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地势平坦,地面自然坡度为1:2000,西半部最高海拔10米,东半部最低海拔5.5米。地势较高的土壤发育成褐土,地势较洼的土壤发育成潮土。气候特征安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2度,极端最高气温40.7度,极端最低气温-26.7

度,无霜期203天。年平均日照2578.3小时,太阳辐射量1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529.7毫米,但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大降水量941.6毫米(1988年),年最小降水量263.3毫米(1962年)。淀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761.7毫米,最大值2132.6毫米(1972年),最小值1535毫米(1979年)。白洋淀初冰期在11月末,冰期至翌年3月中旬,冰厚0.19-0.42米。

行政区划截至2014年,安新县设9镇3乡,207个行政村[5] ,包含:安新镇、大王镇、三台镇、端村镇、赵北口镇、同口镇、刘李庄镇、安州镇、老河头镇、圈头乡、寨里乡、芦庄乡。人口民族截至2011年,安新县共有人口393113人,有汉、满、蒙、回、壮等15个民族。土地资源

截至2011年,安新县耕地总面积488998.2亩,建设用地132922.7亩,未利用地394186.0亩。水利资源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是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利枢纽,白洋淀上承九河(潴龙河、大清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连接较大水库5座(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安格庄水库、龙门水库、瀑河水库),下注渤海,流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是海河流域重要的蓄滞洪区。白洋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24万立方米。经“引黄济淀”跨流域补水之后,白洋淀水位为7.5米(大沽高程),水量为1.54亿立方米,水域面积为148.4平方公里。地热资源安新县境

内蕴藏的地热资源储藏面积达350多平方公里,储量150多亿吨,并且埋藏浅、水温高、水质好、自喷力强。生物资源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藻类92属,底栖动物35种,水生束管植物16科34种,鱼类17科54种。同时有鸟类19科26种,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链结构,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白洋淀盛产鱼、虾、蟹、贝、芦苇、莲藕、芡实、菱角等,1955年淀水产鱼8850吨,居全国大型湖泊亩产量之首。1996年淀区养鱼有很大发展,产鱼、虾13401吨;全县苇田12万亩,产芦苇7.5万吨,产值约7500万元。白洋淀野生禽鸟已恢复到198种,主要有天鹅、大鸨、苇莺、黑水鸡、鸪丁、苍鹭、斑嘴鸭等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交通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在安新县形成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安新县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经济2011年,安新县生产总值完成60.9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59:3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27.8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1亿元;全县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项,完成投资10.8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3.83亿元和1.79亿元;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完成2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0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465元。第一产业截至2011年,安新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8.43万吨;水产品养殖达到3.5万亩,水产品产量2.55万吨。养鸭业形成了集种鸭养殖、鸭雏孵化、鸭蛋加工、羽绒加工、鸭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成功申报注册了白洋淀咸鸭蛋、白洋淀皮蛋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年创产值10亿元。水产养殖业,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2万多亩,河蟹、草鱼、鳙鱼、鲢鱼四个无公害产品通过农业部认证。截至2011年,安新县年生产苇席、苇箔、苇帘700万片,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是中国的“芦苇之乡”。第二产业截至2011年,安新县在有色金属行业投资3.6亿元建设了集废旧有色金属仓储、加工、交易、运输于一体的安新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每年可回收、加工、销售废旧有色金属200万吨以上。第三产业截至2011年,安新县累计投资20多亿元,相继开发建成了旅游码头、荷花大观园、白洋淀文化苑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和精品景点。2007年,荣获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桂冠,跻身全国顶级景区行列,成为安新乃至河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2010年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复核验收。2011年白洋淀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财政收入2430万元、旅游总收入6.7亿元。基础设施

截至2012年,安新县累计投资60多亿元,完成了正义路、

永安大街等县城主要街道的改造建设,新建住宅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旧城改造3万平方米。白洋淀景区白洋淀景区是“国家级AAAAA风景区”,白洋淀分属保定市的安新、雄县、容城、高阳以及沧州市的任丘五个县管辖,其中85%的水域在保定市安新县境内,在众多的淀泊中,白洋淀最大,因此称为“白洋淀”。孙犁纪念馆孙犁纪念馆于2003年7月11日建成,位于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1946年至1947年间和1972年,孙犁创作了《白洋淀纪事》《白洋淀之曲》《荷花淀》等一系列取材于白洋淀的作品,并由此开创了以孙犁创作风格为代表的“荷花淀”文学流派。2002年7月11日,孙犁逝世后,白洋淀人民为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纪念他光辉革命历程和辉煌文学成就,安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白洋淀荷花大观园修建孙犁纪念馆。元妃荷园元妃荷园建于2001年,占地约1800亩,是金代章宗皇帝的元妃李师儿赏荷的地方,该景点以自然生态游为主题。园内以赏荷为主,当年章宗皇帝特别宠爱李师儿为了让她在清晨起来梳妆打扮时也能够看到荷花,就在此修建了一座荷园,并在此修建了梳妆台,被后人称之为“妃子妆台”。因此在开发此景点后,便取名元妃荷园。嘎子印象嘎子印象是2008年成立的,位于白洋淀内,及室外大型武打、搞笑情景剧,体现抗日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伏击日寇为

时代背景,集中体现锄汉奸、端岗楼、打伏击、及“小兵张嘎”、

罗金宝等众所周知的英雄人物。著名人物

安新县著名人物有:田瑞亭、陈调元、何光远、张旭光、孙犁等。附录《靴城往事》编辑部提供的服务

01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