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市场的春天到了吗] 正品龙泉青瓷茶具价格.doc

[龙泉青瓷市场的春天到了吗] 正品龙泉青瓷茶具价格.doc
[龙泉青瓷市场的春天到了吗] 正品龙泉青瓷茶具价格.doc

说起龙泉青瓷市场行情,似乎一直处于低谷状态,而去年明初龙泉官窑的发现着实让收藏界大吃一惊,现在,不少收藏者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些在之前不屑一顾的明代青釉瓷器。

从整体上看,目前收藏界对龙泉窑青瓷的了解程度还不高,收藏龙泉窑青瓷的人也不多,区域性较强,主要集中于浙江一带,进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市场价格也不高。虽然近几年整个瓷器市场行情上涨,出现火爆局面,但龙泉窑青瓷价格上涨速度仍然比较慢。可以说,与火热异常的元青花及清三代瓷器市场相比,龙泉窑还是一个冷门,但也正因为龙泉窑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巨大的潜力和升值空间也日益受到关注。

首先,龙泉窑烧造历史悠久,传世藏品数量相对较多,且器形丰富,品种多样,高中低端各个层次的藏品都有。另外,龙泉窑自南宋开始大规模外销,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这就决定了其潜在的市场是十分广阔的,一旦升温,其后劲很足。其次,与各领风骚数百年甚至数十年的其他名窑相比,有着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龙泉窑,不是几个字几句话就能概括或作出全面系统评价的。龙泉窑是青瓷中的集大成者,关于龙泉窑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重新认识和定位,其内在的文物、史料和艺术价值都可以被进一步挖掘。

而明初龙泉官窑的发现对于实现龙泉青瓷的提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因为官窑,所以珍贵”,正是收藏者、投

资者的心理偏好。长期以来,龙泉青瓷的价格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定位问题。一般认为,龙泉窑基本上是属于民窑系统的,最多只是在南宋出过一些仿官窑的器物。与宋五大名窑相比,又缺乏一个有分量的历史评价,所以龙泉窑一直比较冷门。龙泉存在官窑的揭晓给龙泉青瓷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就是明龙泉官窑器的价格

飞速上涨,比如刚刚结束不久的匡时国际2006春拍上就有一件明永乐龙泉窑刻花折枝牡丹纹菱口大盘(口径47厘米),成交价是165万元。类似规格大小的盘子如纽约苏富比2004年3月23日拍卖的龙泉青瓷葵口盘(口径47.6厘米),成交价仅4.8万元美元(折合人民币397,440元),仅两年时间涨了4倍有余。明初龙泉官窑青瓷传世数量稀少,在国内拍卖市场上难得一见,从2002年到2005年总共加起来可能还不到十件。由

于之前对它的认识与了解几乎一片空白,2005年以前的拍卖价格十分低廉,其市场价格基本都在10万以下。比如上海敬华2002上秋拍的一件明龙泉青釉盘(口径52厘米),估价只有2.5~3万元仍流拍,荣宝拍卖2004春拍一件明龙泉青釉暗刻花卉纹大盘(口径63厘米),估价只有5~8万元,也还是流拍。这一情况到2005年开始好转,云南典藏2005年1月23日拍的明龙泉窑缠枝牡丹图纹梅瓶(高39厘米)以34.1万元成交,中国嘉德2005年5月15日拍的明永乐龙泉窑刻花卉纹菱口大盘(口径64厘米)以66万元成交。这和国内市场逐渐与海外市场接轨是分不开的。明初龙泉官窑青瓷传世完整器主要流散在海外,所以在海外的认知度要比国内高。以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两大

拍卖公司为例,从1994年到现在,两大拍卖公司各已推出十多件明初龙泉窑珍品。2000年以前由于市场不景气流拍较多,但市场价格要远远高于内地,比如佳士得2001年4月30日上拍的一件明14世纪龙泉窑青釉菱花口大盘(口径62.2厘米)以58.75万元港币成交,2002年10月28日一件明15世纪龙泉窑青釉执壶(高29.7厘米)以近66万元港币成交,这些价

格都远远高出一般的龙泉窑青瓷拍品。香港苏富比的拍卖记录更加辉煌,香港苏富比2003年10月26日一件早明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高33厘米)以454 多万元港币成交,甚至超过了其4月 27日拍卖的南宋龙泉窑三足炉(高13.3厘米,成交价:HKD 3,198,400),在龙泉窑瓷的拍卖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一超越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明代龙泉官窑精品

并不逊色于南宋时期的杰作,其艺术价值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次拍卖的成功,苏富比在2004年又推出好几件明初龙泉窑精品,分别在纽约、伦敦、香港等地拍卖,虽未能再创新高,但成交价格仍然非常可观。如2004年10月31日,苏富比在香港拍的明龙泉窑青瓷棱口折沿大盘(口径55.5厘米,光素无纹)以84万元港币成交。香港苏富比2005年春拍一件明15世纪初龙泉青瓷枇杷纹棱口折沿大盘(口径46.8厘米)更是将估价提到120万~150万元港币,而上文提到的纽约苏富比2004年拍卖的龙泉青瓷葵口盘与该盘在花纹上是完全相同的,比之于匡时,苏富比更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将价格拉升了三四倍。虽然此盘最后未能成交,但已对其在经济价值上作了肯定,这一价位也无疑影响到国内市场。龙泉官窑的发现公布以后,这批明初龙泉精品瓷的高价定位就更加鲜明了,如香港佳士得今年春拍有9件龙泉青瓷

进行拍卖,其中有两件明龙泉官窑器,一件明14~15五世纪龙泉窑青釉划牡丹折枝果纹棱口盘(口径48.6厘米)估价是100到150万元港币,另一件明初龙泉窑青釉棱口盘(口径62.5厘米)估价更高达350到450万元港币。由于明初龙泉官窑与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器两相呼应,同类景德镇官窑器的价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就目前

来说,明初龙泉官窑青瓷在市场价格上还是低了一个台阶。为了更有针对性,我们仅以与明龙泉官窑器相似度最高的永乐青花器为例,仍以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苏富比为例。从1992年到2005年,佳士得一共推出63件明永乐青花器,成交的24件。从历年的成交情况来看基本上可分三个阶段。1992年到1999年的市场是一个“冷”字,8年中的32件拍品仅成交

了4件,其中有3件都是1992年成交的;2000年到2002年则是一个“温”字,这3年的12件拍品中成交了4件;而从2003年

到2005年则非一个“热”字了得,这三年来不仅拍品数量有所丰富,而且成交率也大大提高,价格更是上了一层楼,尤

其是2004年,一件永乐青花内外底龙戏珠纹棱口洗拍到了4千多万港币,一件永乐青花龙凤呈祥棱口洗拍出了2600多万元港币,2005年又有一件永乐青花折枝果纹墩碗拍到了3千多万元港币。苏富比的情况与佳士得相似,从1995年到

2005年,苏富比一共推出53件明永乐青花器,已成交的15件,2000年以前的成交率也很低,32件拍品中仅成交3件

,2000年开始有所转变。从拍卖记录来看,永乐青花瓷器的市场行情虽然经历了由冷到热,但可以看到,其价格起点一直是比较高的。佳士得成交的24件拍品中,只有5件是在百万元港币以下的,苏富比早在1998年就有一件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卉瓜果纹梅瓶拍出1102万元港币,从2002年开始,其成交记录也都在百万元港币以上。

近年来明永乐青花器在内地的行情更是炙手可热,比如,今年匡时国际4月22日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牡丹纹菱口大盘(直径44.3厘米)就拍出了385万元高价,而香港苏富比在2005年10月23日一件与此盘在花纹器形上完全相同的明永乐青花折枝牡丹纹棱口折沿盘(直径43.5厘米),其成交价也才102万元港币(折合人民币1,081,200元),苏

富比的这件盘子早在2001年10月29日就拍卖过,当时的成交价是59万元港币。值得一提的是,上文也说到的匡时这次拍卖中还有一件明永乐龙泉窑刻花折枝牡丹纹菱口大盘,此盘与1470号青花菱口盘在花纹和器形风格上类似,规格大小也接近,但此盘成交价是165万,两者相比,明龙泉官窑青瓷的价位要相对逊色。龙泉官窑与景德镇官窑是按照相同的样制烧造的,两者难分上下,各有千秋,所以价位上也应该平分秋色。龙泉官窑青瓷目前虽已经身价百倍。但升值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更何况,物以稀为贵是普遍的价值规律,明初龙泉官窑青瓷的传世数量是明显少于景德镇官窑器的。

明初龙泉官窑器已经成为龙泉青瓷拍品中的佼佼者,进而也会惠及到明初民窑器的价格,南宋与明初的龙泉窑青瓷将会成为风格不同的两个高峰系列。

除了价位的上涨,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龙泉青瓷市场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征集龙泉窑青瓷藏品进行拍卖的拍卖行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拍卖行还大规模推出龙泉窑青瓷拍品。自去年上海信仁秋拍推出龙泉窑精品专场拍卖后,紧接着浙江盘龙2005秋拍又推出了56件龙泉窑青瓷,今年中拍国际春拍更推出64件龙泉窑青瓷,正在征集中、酝酿中的更多,这在以前都是没有过的。

龙泉窑的升温显然已初露端倪,所以目前收藏龙泉窑瓷器不失为一个好时机。但任何市场都需要理性,龙泉官窑的揭晓既给龙泉窑市场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最主要的就是在价格上会出现盲目抬价或故意炒作,市场风险有所增加。比如今年年初,重庆举行的央视首届民间藏宝重庆选区的拍卖会,一件宋代龙泉窑琮式瓶,竟

将起拍价定到了

800万元,一时备受媒体关注和追捧,后来虽已降到300万元起拍,但仍然流拍。琮式瓶由古代玉琮演变而来,器形

尊贵

,市场价格较其他普通器形高。如2004年6月9日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就有两件南宋龙泉窑琮式瓶,分别拍到235200

英镑

和100800英镑,折合成人民币是354万元多和151万元多,这在历年龙泉窑拍卖记录中是不多见的,而这两件确实也

是龙

泉窑琮式瓶中的上乘之作。不过这个价位与南宋官窑琮式瓶相比又差了一大截,1995年北京翰海秋拍有一件南宋官

窑琮

式瓶拍了902万元高价,尽管此瓶内足有小伤,呈色也不够纯正。云南典藏2001秋拍上一件南宋官窑琮式瓶更是拍

到了

1100万元,并成为当时国内高古瓷单件拍品成交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的新记录。重庆拍卖会上的南宋龙泉窑琮式瓶的

估价

显然已接近南宋官窑琮式瓶的拍卖记录。虽然古人也早已指出南宋时的“龙泉窑,妙者可与官窑争艳”,从某种程度

说,上等龙泉窑青瓷的艺术价值也并不在南宋官窑之下。但官与非官的价位体系一直存在很大差距,除了官窑器本

身的

稀有性和珍贵的文物史料价值等客观因素以外,“以官为贵”的收藏理念和偏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的。

其实,龙泉窑的升温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赖于整个瓷器市场环境,这是要有一定时间的。而目前普遍存在急

功近

利和浮躁心态,大部分人是为投资而收藏,真正为收藏而收藏,讲究在收藏过程中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很少,

这些

都不利于收藏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尤其像龙泉窑青瓷,很多人认为龙泉窑青瓷的辨伪是最难的,充斥市场的龙泉

窑高

仿品也有不少,所以在收藏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鱼龙混杂之中谨慎前行。

(责编:耕生)

茶具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茶具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引导语:茶具,古代又称茗器,同其他饮、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下面是茶具市场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茶具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茶具市场的变迁 1、源远流长的茶具茶作为饮品,经过了发现—利用—茶艺化的漫长过程,它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 茶具是随着“茶之为饮”应运而生,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并随着饮茶习俗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2、功能完善的茶具 煮水器具:风炉、鍑、茶炉、茶铫、汤瓶、瓢、炭挝、火夹、随手泡。 碾罗器具:茶碾、茶磨、茶罗。 品饮器具:茶壶、茶盏。 摆置器具:茶桌、茶椅、茶车、茶海。 辅助器具:茶匙、茶筅、茶瓶、茶漏、茶夹、茶则、茶荷、茶针、巾、都篮等。 3、材质多样的茶具 竹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 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材质的茶具。

调查统计发现,消费者在选择茶具时,最关注的因素仍然是茶具的材质。 4、不断追寻艺术性的茶具 混煮法时期,茶与其他食物混煮,尚未发展出专用茶具,多为陶土所制。 瓷器是火与土的艺术,瓷器发明后,陶质茶具逐渐为瓷质茶具所替代。 唐代以后,文人雅士开始追且茶器的釉色之美与造型之特;随着饮茶风俗的普及,专门的茶具制造也应运而生。陶瓷茶具的种类与装饰也日渐丰富。明初紫砂的出现,更是广受追捧。 5、传统与时尚共存的现代茶具 茶家具:茶桌、茶椅、茶车等,主要在茶馆茶楼等经营场所应用。 煮水器:用来煮水的随手泡,又称电茶壶。 茶艺表演重要道具:茶海、茶六宝(茶夹、茶漏、茶拾、茶荷、茶针、桶)、水洗等。 茶器皿:狭义的茶具,包括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等 二、生机勃勃的茶具市场 1. 茶具市场增长迅速 XX年6月,餐具用品市场供求平稳。XX年6月,餐具市场丝毫未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以较大的幅度扩大市场份额,

茶具市场的调查报告

茶具市场得调查报告 一个记者得茶具市场调查 异彩纷呈得茶具种类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要想喝好茶,器得作用尤其重要。茶具就是茶产业得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茶产业得发展而快速发展着.日前,记者对茶具市场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茶具市场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在任何一家茶具专卖店,消费者都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得感觉.记者 在马连道茶城昊阳茶具店与一位前来购买茶具得消费者攀谈了起来。这位消费者说,她就是第一次走进茶具店,对每一样东西都好奇,样样都想买回去,结果走得时候各式各样得茶具买了一大堆回家。她说,真没想到每一件茶具都就是一件艺术品。?茶自古就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专享,后虽入寻常百姓家,但品茶始终被认为就是一件很雅得事,而与之配套得茶具也就是人们较为讲究得,这一点从历代出土得茶具可以瞧出,如唐代得鎏金茶具、宋代得青花瓷茶具、明清时期得紫砂茶具.?茶具市场包含得内容极为丰富,广义上得茶具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茶桌、茶椅、茶车等。这类产品多用于茶艺馆,大部分得茶庄里也少不了茶桌、茶椅。销售此类产品得地方并不多见,如在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仅有二三家专业店销售,更多得就是购买者到家具厂订做.茶桌、茶椅、茶车要

求造型精美、做工精细,还要有文化内涵,所以往往在家具厂订做得不能满足茶馆与茶庄得要求。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就是一家专门从事茶馆设计、施工得专业公司,在为茶馆得配货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专门成立了一家家具厂,市场瞧好。?二、用来煮水得随手泡,又称电子茶壶.随手泡得用量非常大,茶艺馆得每一张茶桌都要配备,任何一家茶叶店也不能缺了它,此外,随着家庭茶室得发展,随手泡还将走进百姓家庭,其市场前景还将更加广阔。随手泡得生产企业主要就是小家电生产企业,多集中在广东省潮州市。目前,随手泡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品牌,如“金灶”、“炜腾”等。 三、茶海、茶六宝等。茶海、茶六宝就是茶具市场得主要内容,就是茶艺表演得重要道具,也就是中华茶文化不可或缺得部分.茶海、茶六宝大多就是木制,用黑檀、红檀、花梨等木材制作.也有部分竹制品,但由于北方干燥得气候容易裂开,更多得适合在南方消费。茶海、茶六宝得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浙江黄岩、江苏宜兴、福建福鼎等地。较受消费者喜欢得茶海品牌有恒海、汉唐、郑源等。近年来,市场上还兴起了一种用石头制成得茶海,产于广东,价格较高,但深受高端人士得偏爱。?四、茶器皿。狭义得茶具实际上就就是指茶器皿,包括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等.中国茶叶品种繁多,不同得茶类适合不同得用具,如玻璃杯适宜泡绿茶,紫砂壶适宜泡乌龙茶等。紫砂壶就是目前茶具市场中使用最为广泛得茶具,紫砂产于江苏省宜兴市.紫砂以手工制作为主,也有机器生产得。记者

浅谈龙泉青瓷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一)

浅谈龙泉青瓷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一) 摘要: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关键词:龙泉青瓷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0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中华民族卓绝超凡的才智华彩,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成为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被称为瓷中至尊的龙泉青瓷更以其高超的烧制技术,超凡脱俗的釉色,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文化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自然、奇偶、会通精神,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既有观念文化(思想理论,传统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家学说)、历史文物(如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等),也包含社会制度和关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可以说,有将进两千年历史的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其以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记述着中国文明的进程,时刻昭示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整体上看,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1注重人生,长于伦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哲学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学说 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许多美德,玉几具有了特殊含义,龙泉青瓷的“类玉”则是该类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孔子论玉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龙泉青瓷滋润敦厚,委婉含蓄的秉性,闲散清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诚如民过是古玩家赵汝珍先生所云:“古代视玉之重,几乎物可与争衡,用玉之广亦无物可以拟举,凡国家重要典信无不以玉为之,重要典礼无不以玉成之。社会人文庶民活动往往以玉为中心,故国家玺印、祭礼乡宴,朝会征聘、盟誓歃血、乐器律器、男女发饰服饰、男人冠饰带饰、女人耳饰腕饰、文房用器、酒器、食器、饮器佩饰、笏版等无一不用玉。在众多的八仙、祥瑞(福、禄、寿)以及凤凰(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和鹤(象征长寿和气节),竹(竹与祝谐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岁安寿)等题材中,类玉的龙泉青瓷自然深受古人的欢迎,其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玉器的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由此可见,在审美活动的发生与审美境界的构成问题上,龙泉青瓷艺术是极为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2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融进了中国人对宇宙和生活的特殊体悟 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是由道中产生的,而道则是本乎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观物取象”的命题的扩大延伸。《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工的巧作这四因素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天”)与人为因素(“人”)的相合,龙泉青瓷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所组成层翠欲染,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釉色是青瓷艺术形式美的极重要因素,釉色之中饱含着窑匠们对大自然独到的感悟。这融和着山水之色、大自然灵魂之色的青绿,一旦沾染附着于瓷器,立刻提升了青瓷的品位。且看古人对龙泉青瓷釉色美的评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亲自去过龙泉,见过瓯江源头之水后你就会赞叹,原来青瓷的颜色与这瓯江之水色相似,青碧如水。龙泉青瓷色本自然,有着大地之美。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一、泡茶用具 1.盖碗: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 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 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 公道杯:

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 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 1.品茗杯: 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 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 1.茶荷: 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 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 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 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六、辅助用品 1.过滤网和滤网架: 滤网又名茶漏,放在公道杯上,主要用于过滤茶渣。滤网不用时,要放在滤网架上。 2.茶道用具组合:

茶艺和茶道在中国市场及发展空间

茶艺和茶道在中国的市场及发展空间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茶文化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一、茶艺和茶道在中国的市场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5.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比如每年各地都会举办很多的茶文化交流大会,上海市闸北区连续四届举办国际茶文化节,扩大了闸北区对内对外的知名度,闸北区四套班子一致决定茶文化节要一直办下去,并投资在闸北公园兴建茶文化景点,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观园。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二、茶艺和茶道的未来发展方向 1.茶叶与旅游业的结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有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文化和休闲的消费。我国拥有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资

龙泉青瓷民间传说

一则民间传说 从小在窑场里滚大的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长大了,在父亲兼师傅章村根的悉心调教下,兄弟俩掌握了烧制青瓷的所有本领。父亲章村根临终时,把弟兄俩叫到面前交代说:“兄弟本是同根生,相聚总有分离时,你们各自都掌握了一门手艺,别人比不及。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你们分开吧,每人主一窑,也好互不相干,免得日后生口角。记住,你们的手艺就是饭碗,切切不要外传。”说罢,见兄弟俩都点了头,老人便放心地闭目归西了。 老父过世不久,兄弟俩分了窑,一个主琉田(大窑)窑,一个主金村窑,相距五里,互不相干。 刚开始的时候,兄弟俩是规规矩矩地按老父亲传授的技术来烧制青瓷的,但不久后,情况有了变化。章生一是个爱动的人,不但爱动手还爱动脑。他觉得老循规蹈矩,手艺迟早会老化,于是仿效铜、银器上的浅刻花纹,运用篾刀在瓷坯上刻上了团形花朵、重瓣复莲、缠枝牡丹、荷花鲤鱼,青松仙鹤之类的纹饰。想不到如此以来,烧成后的瓷器上市后,因显得生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而特别受人青睐。而弟弟章生二呢,是个较内向的人,比较墨守成规,烧的仍是老形式瓷器。人的秉性之一就是喜新厌旧,兄弟俩这样一新一旧,弟弟章生二的瓷器在市场上便被冷落了。这令章生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他在心里说,同是一个娘胎生,相煎何太急,你老大不是要断我的饭碗嘛!你这是欺负我啊!一向文静内向的章生二开始不文静起来了。 一个大雾弥天的傍晚,章生二心事重重地从金村来到了大窑。他远远地见哥哥烧完了最后一捆柴,封闭火门下窑回家了,便劈下了一根毛竹,做成了水槽,然后将山上的泉水引入了哥哥的窑内。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觉得水也引得差不多了,就将竹槽毁掉,然后匆匆离开现场回家。他心里默默地说,哥哥哎,你别怪我小心眼啊,你独霸了市场,我怎么养家糊口哇!数日后,哥哥章生一上山开窑了,一打开窑门,就发觉不对劲:窑内的木柴没有烧尽,支烟道也被水冲下的泥沙堵塞了,有的坯体半干燥,有的坯体却全干燥,而有的坯体因浸水而开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庆幸的是,正因为原先的素烧炉没修好,才将这批瓷坯临时放在猪母窑里素烧,坏的不多,又未上釉,没影响到全局。 他顾不得多想了,赶紧挑选出一批完好的瓷坯,分别涂上厚釉,先放在已修好的素烧炉内烘干,再重新装钵上窑。这一回,他再不敢疏忽了,烧了一天一夜停火后,就住在窑棚里护卫。 数日后,窑冷却了,他打开窑门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这是一窑怎样的青瓷啊:所有的瓷器都开片了,那纹片千姿百态无奇不有,有的像鱼籽,有的像蛛网,有的像蟹爪,还有的像鳝血,但釉层却饱满而丰厚,釉色柔和而润泽,且器物的边缘还隐露胎骨,微微显出一条褐色的边,别有风姿。这是别人和自己都从来没有烧制过的瓷器啊,这么别致,这么出格,这么惹眼,又这么标新立异,这不是老天有眼造化又是什么!思来想去,章生一决定把它拿到市场上去检验一下价值。结果就不用多说了,概括起来两个字:轰动。 这一轰动不要紧,却把老二章生二“轰”呆了。他想,给它注水,却注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罢了,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又何必强求。痛定思痛,他从哥哥的开片瓷器里悟出了一个道理,什么事都要求变,一味墨守成规一条道走到黑,终将死路一条。从此,他再不想什么歪点子了,一心扑下来钻研技术。内向的人往往都很专心,一段时间下来后,章生二终于在传统的基础上,研究烧制出了白胎厚釉、耀青流翠、晶莹饱满、丰润如玉的梅子青瓷器。 从此以后,兄弟俩烧制的青瓷各具特色,名闻遐迩。哥窑瓷器以薄胎厚釉、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粉青色瓷著称;弟窑瓷器则以白胎厚釉,釉面似冰如玉的梅子青色瓷为贵。每有新产品均被朝廷监理窑务征为贡品。自此,哥窑被列为南宋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亦成为南宋民窑的一条巨臂,哥窑弟窑双双驰名中外,流芳古今。 故事到此结束了,但故事中隐含着的实质却值得人们考究。 民间文学来自现实生活,是最本质的,也是最具生命力的。 哥窑弟窑盛名于南宋,说这则民间传说成形于南宋,该不是什么悖论。 故事一代代地演绎下来了,尽管语言有变,细节有增删,但最实质的主题始终没有脱轨,即:弟弟给哥

陶瓷市场调查报告

陶瓷市场调查报告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陶瓷生产大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陶瓷工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发展,下面为大家了陶瓷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参阅。 (一)从陶瓷产品研发设计角度来看 对于传统制造业如陶瓷行业,设计是企业远离模仿,形成差异,走向创造,创立品牌的重要途径,设计可以创造市场。国外相关资料显示,工业设计对产品成功贡献率达到60%左右。从走访调查研究来看,景德镇的大型企业,如唐龙等,都注重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设计,都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来完成新产品的设计,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4%左右,但是占景德镇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精力的限制,研发设计投入费用很少,设计人员甚少,所以产品缺乏自主创新,仅靠模仿而来的产品,其市场占有率非常之低。 (二)从原材料和生产加工角度来看 陶瓷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原料车间、成型车间,施釉车间,烧成车间,检包车间的各个生产工序,所以生产陶瓷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景德镇陶瓷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及陶瓷机械设备供应一体化的大好趋势,景德镇几大陶瓷机械设备生产厂家都为景德镇陶瓷生产提供机械设备;陶瓷生产用原材料特别是优质矿物质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景德镇陶瓷生产原料也有供不应求的现象,有些甚至要从其他地区采购原材料,加之近年来,运输成本不断攀升,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景德镇陶瓷企业已基

本告别煤烟,使用压缩天然气、煤气等替代原燃料,减少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压力,给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 景德镇陶瓷产品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统计资料显示,xx年景德镇陶瓷出口占总产量的80%以上,几家较大规模企业的出口量也都达到65%或更多,日用瓷出口占总量的75%以上;根据09年1—6月份景德镇进出口贸易情况通报公布的结果表明,各类陶瓷产品出口17585万美元,同比增长18.6%。从以上数据表明,景德镇陶瓷与出口的依存程度是很大的。 景德镇陶瓷在外销的营销策略上,通过一些大型的会展来扩大本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甚至是完成订单交易。在内销的营销策略上,比较注重产品的设计,设计出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营销的第一步,所以景德镇企业也开始尝试设计配套产品,以使产品更丰富,与此同时提高单个消费者的消费额。 (四)从政府扶持力度来看 陶瓷行业是景德镇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不是核心支柱产业,所以政府在对陶瓷产业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一定限额,这里的陶瓷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小,主要是靠自己而兴起,当然也有一定的政府采购;在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中,景德镇市政府是作出了很多的努力,景德镇市将通过高附加值品种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加大景德镇陶瓷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全市陶瓷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通

龙泉青瓷简介

龙泉青瓷及产品介绍 同心杯简介:同心杯则是龙泉窑种的弟窑俗称“龙泉窑”釉色将蓝天、美玉万般粉青色溶进釉层,恬静淡雅,犹如美玉,凝聚了自然界的灵魂之色。明中期龙泉窑传入欧洲,人们被那迷人的釉色所倾倒,无法用词汇形容。法国当时正上演著名小说家杜尔夫写的《牧羊女亚司泰来》,当主人公雪拉同身着一袭青色衣裳出场时,人们认为只有这种青色才能与之媲美,于是“雪拉同”成了欧洲人对青瓷的美称。同心杯做工程序繁杂,胚胎上薄下厚,烧制后成型率低,在1300多度的高温下提炼出美玉般的色泽,如果温度上下相差嫉妒,很有可能整窑都是次品,在温度把握上要极为精准,龙泉青瓷的瓷土很为关键,是采用龙泉境内唯一两处的高岭土烧制而成,此土极为珍贵,只有这种土才能烧制成色者晶莹的龙泉青瓷。茶杯内胆则是工艺美术师门完全手工的杰作,每个小孔都是纯手工所为,因为龙泉青瓷在上釉色的时候分为内外釉,很容易堵住小孔,所以每个小孔只有在纯手工操作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而且极容易戳破和变形,工艺要非常的小心,成品难之甚难。龙泉青瓷采用天然原料,绿色环保、做工精细、要求严格,不含任何铅镉。

同行碗:采用1350度高温烧制而成,其特点色泽如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

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同行碗色调为粉青色,如美玉一般晶莹剔透。“花”在每个人的心里象征着美好,友情爱情亲情花都是可以情系着纽带,美好的事物从而有美好的开始美好的生活,心灵的感受都是花的芬芳和美丽。碗的最大特点在于在阳光下和灯光下会透光,剔透的纹路在日光和灯光下显现出花卉的“3D模型”深得人们喜爱,制作工艺非常繁杂,力求完美,容不得半点瑕疵,才能体现出同行碗的高档和品味,高温烧制,工艺繁杂,成品率低,就因为这些因素,和瓷器烧制的特点成就了龙泉青瓷在历史上的地位,是被列入世界陶瓷类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成了龙泉青瓷价格略高的原因之一了。同行碗为弟窑又称龙泉窑,弟窑的特点是白胎厚釉青瓷,瓷器外形特征是光洁不开片,胎白釉青,釉层丰润,光泽柔和,青翠晶莹,温润如玉。釉色青绿淡雅,美可胜玉,光中透着寒气.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XX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XX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 一、龙泉青瓷的历史与现状 (一)龙泉青瓷的兴起 据《中国青瓷史略》中介绍,“龙泉开始烧造的时期,大约在五代以后,越窑衰落了,龙泉就代之而起。”龙泉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等地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龙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水初元年”(公元420年)墓葬品 中有青瓷“鸡首壶”、“鸡冠壶”、“莲瓣碗“等8件青瓷,皆灰胎青黄釉。据专家考证,系为龙泉青瓷创始年代的产品。此时的龙泉窑业规模不大,操作简单,制作租糙。[2] (二)龙泉青瓷的发展 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大窑、金村、安福等地已发现当时 窑址49处。金村窑址最下层为北宋早期产品,皆淡青色釉青瓷。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用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尤其是哥窑和弟窑,“凡瓷器之处于此二窑者极其精莹,纯粹无暇如美玉,然今人家亦鲜有者,或一瓶一钵,动辄博数十金。”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龙泉至青田的大溪大规模疏浚整治。水上交通的开发,使龙泉窑沿大溪从南区向东区延伸,为龙泉青瓷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宋代起,龙泉青瓷就成为世界性的商品。 南宋财政非常困难,所以奖励对外贸易,以海关税收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瓷器就是中国输出海外的重要物品。南宋时,产品销售到亚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外销以碗、盘为主,如刻花莲花荷叶碗,内底印“金玉满堂”“昆阳片玉”铭文碗,折腹平底盘等。 到了南宋中期,随着白胎厚釉精美青瓷的烧成,龙泉青瓷深受人们的喜爱,纷纷争购,当作珍贵的礼品和日用瓷,外销量进一步增加。“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菽园杂记》中的这句话,或许可以更好的体现当时的龙泉青瓷工艺之美与销售之火热。[3] 南宋末期,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窑、定窑遭到战争破坏和越窑、婺窑、瓯窑相继衰落,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末期窑场28处,大窑

茶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茶具艺术设计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教授姓名 助理指导老师老师姓名 202 年月

目录 前言........................................................................................................................................ - 2 - 第一章关于陶瓷、茶具.......................................................................................................... - 4 - 第二章茶具设计...................................................................................................................... - 8 - 2.1概述.............................................................................................................................. - 8 - 2.2设计时间规划表.......................................................................................................... - 9 - 2.3市场调研.................................................................................................................... - 10 - 2.4相关资料搜集整理、设计定位................................................................................ - 11 - 2.5设计可行性分析........................................................................................................ - 11 - 2.6设计阐述.................................................................................................................... - 12 - 2.7设计过程记录............................................................................................................ - 13 - 2.8设计作品效果图和场景效果图................................................................................ - 23 - 2.9设计作品审美分析.................................................................................................... - 26 - 第三章结论............................................................................................................................ - 29 - 3.1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分析............................................................................................ - 29 - 3.2设计成果的市场潜力................................................................................................ - 29 - 3.3设计成果转换成社会价值的途径及方法................................................................ - 30 - 3.4设计随想.................................................................................................................... - 30 - 参考文献.................................................................................................................................. - 32 - 致谢.......................................................................................................................................... - 33 - 附录一:.................................................................................................................................. - 34 - 附录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在中国茶文化的品茗中,陶冶情操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休闲、娱乐方式。作为茶文化的载体——茶具,在中国茶文化的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特别是陶瓷茶具的设计、使用深受古今人们的喜爱。“闲趣”陶瓷茶具设计在继承传统茶具优点的同时充分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生活习惯等进行茶具设计,纯朴的双手谱写简约的篇章。“整个形态组合富

基础知识常用茶具大全

基础知识常用茶具大全 中国茶叶品类繁多,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因此需要一系列能充分发挥各类茶叶特质的器具,这就使得中国的茶具异彩纷呈。茶具在整个泡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盛茶的器皿,也构成了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今天介绍一下常用的茶具。按照功能不同,我们可以把常用茶具分成以下六类,即泡茶用具、分茶用具、品茶用具、备茶用具、备水用具和辅助用品。在选择上可根据茶叶的特点和个人喜好自主选取。一、泡茶用具 1.盖碗: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 公道杯: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三、品茶用具 1.品茗杯: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四、备茶用具 1.茶荷: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

茶具市场调研报告

茶具市场调研报告 茶叶市场竞争力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一定成果,茶叶市场 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茶具市场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方向:针对淘宝、京东网络销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档多种品类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茶叶畅销品牌,消费者接受程度较高的价格区间,以及购买率较高的包装规格等。 2、调查内容:调查了淘宝、京东多家综合、人气、销量排名靠前的产品和店铺,针对品牌、价格、包装三个内容作重点调查,结果大致如下: (1)品牌:通过对多家店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平台畅销的茶叶以花草茶和乌龙茶为主,在数家店铺中,花草茶和乌龙茶在店铺里占据了极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铁观音、碧螺春两个品牌的茶叶在网络平台销售情况较为突出。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次之。 (2)价格:对于价格,我们分别针对礼品茶、散茶进行调查。①礼品茶:250g的铁观音88元与128元两种价格的包装销路较好,500g 的铁观音250元与350元较为畅销,月销量达到5000多笔;对于250g 与500g两种包装,碧螺春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中较为好卖的价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这两个价格区间,月销量达到2000笔左右;

②散茶:散茶的销售,在网络上销量低下,主要是购买需求问题,网上消费者大多是用来送礼。 (3)包装规格:调查结果表明,包装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种规格,但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就是其中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 3、调查结果分析:综合调查情况来看,畅销的茶叶价格大致都集中在50~500之间,最为好卖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这两个价格。最为畅销的茶叶品牌就是铁观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铁观音为主,几乎每个店铺都占据了较大位置;对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由于价格普遍偏高,所以销量不是很大,其他品牌则很少见到,只有少部分店铺有陈列。至于包装规格则以250g和500g为主,包装风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有历史感、注重体现文化层次;另一种则清新亮丽,更加贴近自然。 二、市场分析 1、市场容量分析:网络平台近年消费人群火爆增长,去年更是创下双11当天350亿高峰。随着网络消费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的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消费观念也趋向于健康消费、文化消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而饮茶正好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由此可见,饮茶习惯将会影响越多越多的人跨入“茶粉丝”的行列,茶叶将会走进更多网络消费者的家中。 2、竞争者分析:作为一个电商企业,公司对于茶叶项目的经营以线上销售为主,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O2O)。

茶具的设计

茶具

◆茶具的历史 从饮茶开始就有了茶具,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 ◆茶具的分类 ?瓷器茶具 1糖果色与瓷器凹凸烧制的完美运用,使整 个茶具就像是刚刚烘烤完的水果蛋糕,香甜 无比。 适用于喜欢萝莉风格的女生(10-25) 2整个造型与旁边的叶子的摆设相得益彰, 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特点:师承自然,从大 自然中吸取营养。杯子和壶的造型都采用的 树枝样的弧线形。整个造型 3白色的瓷器上面烧制出花枝的凸起,有种 娴静的田园风格

4整个茶具的造型如同从童话中走出,梦幻如同漫画,植物的造型为在品茶时更多了一丝沁凉。 5文化的交融此刻在这组茶具中完美的体现了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花是主,而带有中亚风格的金色花纹是辅。 6田园风格几乎是每个小女生的心头之爱,粉色的小碎花、浅浅的绿的搭配如此的娴静简单。 7还是经典的白色陶瓷加上金色的边缘, 典雅精致,瓷器上印着的蓝色花朵仿佛 要带给我们花茶的清香

8涂抹不均匀的大红色的大胆运用,可以清晰的看到颜色涂过的痕迹,给人以 古朴的感觉。 9 最喜欢的一款茶壶,折纸的造型与基本茶具的形状形成了强烈的创意碰撞, 让人在品茶时也享受了折纸的趣味。 组合成了一副素描。

11菠萝的造型,颇有生活趣味。 12这组茶具给人以一幅公鸡母鸡以及一群小鸡的画面,造型即使抽象,但不失温馨。 13汉字是中国人的骨子里的魂,将密密麻麻的汉字作为装饰的花纹,雅致又具现代风格。 14这款茶壶很好的节约了空间,同时又具不失趣味,整个造型如同保护小鸡的母鸡。

茶具市场的调查报告

茶具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个记者的茶具市场调查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要想喝好茶,器的作用尤其重要。茶具是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着。日前,记者对茶具市场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茶具市场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在任何一家茶具专卖店,消费者都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记者在马连道茶城昊阳茶具店与一位前来购买茶具的消费者攀谈了起来。这位消费者说,她是第一次走进茶具店,对每一样东西都好奇,样样都想买回去,结果走的时候各式各样的茶具买了一大堆回家。她说,真没想到每一件茶具都是一件艺术品。 茶自古就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专享,后虽入寻常百姓家,但品茶始终被认为是一件很雅的事,而与之配套的茶具也是人们较为讲究的,这一点从历代出土的茶具可以看出,如唐代的鎏金茶具、宋代的青花瓷茶具、明清时期的紫砂茶具。 一、茶桌、茶椅、茶车等。这类产品多用于茶艺馆,大部分的茶庄里也少不了茶桌、茶椅。销售此类产品的地方并不多见,如在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仅有二三家专业店销售,更多的是购买者到家具厂订做。茶桌、茶椅、茶车要求造型精美、做工精细,还要有文化内涵,所以往往在家具厂订做的

不能满足茶馆和茶庄的要求。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是一家专门从事茶馆设计、施工的专业公司,在为茶馆的配货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专门成立了一家家具厂,市场看好。 二、用来煮水的随手泡,又称电子茶壶。随手泡的用量非常大,茶艺馆的每一张茶桌都要配备,任何一家茶叶店也不能缺了它,此外,随着家庭茶室的发展,随手泡还将走进百姓家庭,其市场前景还将更加广阔。随手泡的生产企业主要是小家电生产企业,多集中在广东省潮州市。目前,随手泡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品牌,如“金灶”、“炜腾”等。 三、茶海、茶六宝等。茶海、茶六宝是茶具市场的主要内容,是茶艺表演的重要道具,也是中华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茶海、茶六宝大多是木制,用黑檀、红檀、花梨等木材制作。也有部分竹制品,但由于北方干燥的气候容易裂开,更多的适合在南方消费。茶海、茶六宝的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浙江黄岩、江苏宜兴、福建福鼎等地。较受消费者喜欢的茶海品牌有恒海、汉唐、郑源等。近年来,市场上还兴起了一种用石头制成的茶海,产于广东,价格较高,但深受高端人士的偏爱。 四、茶器皿。狭义的茶具实际上就是指茶器皿,包括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等。中国茶叶品种繁多,不同的茶类适合不同的用具,如玻璃杯适宜泡绿茶,紫砂壶适宜泡乌龙茶等。紫砂壶是目前茶具市场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茶具,紫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