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风沙,铁路]川藏铁路风沙路基的防护措施分析
铁路风沙路基施工及边坡防护技术

铁路风沙路基施工及边坡防护技术摘要:根据风积沙填料的自然特点,探索风沙地区路基最佳施工方法,技术参数,从而科学合理的指导施工。
关键词:风沙路基施工防护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sand filling, explore the best construction method,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sand subgrade,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Key words: aeolian sand roadbed construction; protection;0.前言目前在国内沙漠地区路基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方法仍处于试验阶段,但近几年来同类工程的成功实例表明风积沙路基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沉降量小、水稳性好、后期病害少等优点,但风积沙又属于级配不好的细砂,在天然条件下呈松散状态,内聚力几乎为零,抗剪性能极差,一般机具难以行驶,普通钢轮压路机根本无法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同时由于沙漠地带特殊的气候、地质状况,使得沙漠路基的施工比一般气候、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难度要大得多。
沙漠地区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多风,如何对路基本体及对两侧防护,保证线路正常运行,便是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话题。
1.工程实例概况大马何铁路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煤炭富集的鄂尔多斯市境内,横穿该市东北部所辖达拉特旗、准格尔旗。
大塔至马场壕铁路由在建新包神铁路大塔站疏解引出,向东北行经三垧梁、王爱召工业园区(新奥工业园区)、而后转向东南沿乌兰格尔煤田北侧经马场壕乡到达马场壕矿区,正线全长约59.065km,大塔站下行疏解线4.634km。
马场壕至何家塔铁路从大马线马场壕站引出至呼准铁路何家塔站止,设计里程为DK60+200~DK134+623.97,正线全长74.92397km。
铁路风沙防护措施

铁路风沙防护措施1. 简介在铁路运输中,风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当大风吹起时,携带着沙尘的风会对铁路线路、设施和行车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和乘客的安全,采取一系列的铁路风沙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2. 风沙带识别与监测风沙带识别与监测是铁路风沙防护的第一步。
铁路沿线的风沙带主要包括沙漠地区、沙丘地区、裸露地表和干旱地区等。
通过对风沙带的识别与监测,可以及时了解风沙的活动情况和趋势,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风沙防护设施3.1 风沙固化风沙固化是一种常见的风沙防护措施,通过在铁路两侧种植适宜的植物来固化风沙带,减少风沙对铁路线路的侵蚀。
常用的固化植物包括柏树、柳树等。
3.2 风沙护坡风沙护坡是指在铁路线路两侧设置护坡结构,以减少风沙对铁路线路的侵蚀。
常用的护坡结构包括混凝土护坡、石头护坡等。
这些护坡结构可以有效阻挡风沙的侵蚀,保护铁路线路的安全。
3.3 风沙屏障风沙屏障是一种有效的风沙防护措施,可以阻挡尘沙的飞扬和降低风速。
常见的风沙屏障材料包括钢板、聚乙烯薄膜等。
根据风沙的活动情况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设置风沙屏障,可以明显减轻铁路线路风沙的侵蚀程度。
3.4 风沙覆盖物风沙覆盖物是一种有效的风沙防护措施,通过在铁路线路上覆盖特殊的材料来阻挡风沙的侵蚀。
常见的风沙覆盖物材料包括塑料薄膜、人造革等。
这些材料具有防沙、透水、透气等特性,可以有效减少风沙对铁路线路的影响。
3.5 清沙设施清沙设施是一种常见的风沙防护设备,用于及时清除铁路线路上积聚的风沙,确保铁路线路的畅通。
常用的清沙设施包括沙扫车、清沙车等。
这些设备可以将积聚在铁路线路上的风沙清除,保持线路的平整和安全。
4. 风沙防护管理为了确保风沙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进行科学的风沙防护管理。
风沙防护管理包括风沙防护规划、风沙防护措施选定、风沙防护工作组织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确保风沙防护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有效实施。
风沙对铁路的危害与防治

铁路风沙病害与防治标记:病害概述病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基本方法1铁路风沙病害铁路风沙病害类型大体可分为路基吹蚀和线路积沙两种。
当风力达到起沙风而作用于路基时,沙植被风吹扬带走,产生路基风蚀。
风蚀过程中形成的风沙流不断地撞击地表,继续将沙粒扬起,纳入运动的气流之中,使风蚀过程逐渐扩展;另一方面,路基本身又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物,导致风速降低,在线路上形成旋涡,丧失其前进速度,所携带的沙粒在线路上沉落,引起线路发生积沙现象。
1.1 产生风沙病害的原因铁路受风沙病害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在自然因素中,主要是风和沙源。
风是引起风沙病害的动力,丰富的沙源是形成风沙病害的物质基础。
人为因素是指人类活动破坏了线路附近的植被,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采用不合理而引起的沙害。
我国大部分沙区均以西北风和偏西风为主,流动沙丘通常以摆动前进式向前移动,植被比较稀疏的半固定沙丘和轻质土地遭受强烈的风蚀作用。
同时,通过风沙地区线路的两侧,广泛分布着大面积流沙、固定和半固定沙堆、戈壁、沙质干河床、平沙地、沙荒及沙质草原等,沙源极其丰富。
这就是造成铁路沙害的根本原因。
一般说来,铁路风沙病害,主要在流沙地区或天然植被不足以控制风沙活动的轻质土壤地区,显然是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
但是在固定沙丘和植被较稠密的沙质草原地区,有些地段的线路沙害也十分严重,这就是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在这些地区,往往由于不合理的开垦、放牧和打柴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天然植被致使流沙再起,引起沙害。
这是应该特别注意防止的。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现有天然植被面积过大或者取土、弃土不合理,又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也是人为造成线路沙害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注意。
为了防止铁路沙害,在靠近路基附近设置防沙栅、树枝条高立式沙障或挡沙墙及聚沙堤等是十分有害的防沙措施,这种措施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正是在线路附近造成流动沙堆的条件,一旦积沙埋没障碍物时,就成为病害线路的沙源。
有人称这种防护措施为“引狼入室”,使线路造成舌状沙害,对线路威胁最大。
浅谈风沙地区铁路路堑边坡防护

为防 渗材 料 , 土工 膜 上层 材 料 渗透 系 数确 定 , 就 能够 得 知 时 , 可 以运 用全 钢护 筒进 行 支护 , 防止 浆液 流 失 , 降低 浆液 土 工膜 渗滤液 水头 和供 水速率 的关系。运用压 实黏 土作 为 对环境 的污 染。 防 渗 衬 垫材 料 时 ,其 渗 漏 量可 以运 用 达 西 定律 计 算而 获 6 结束 语 得, 渗 滤液 经 过压 实 的粘 土 层 时 , 粘 土和 污 染 物 的例 子 及 我 国对城 市垃 圾填 埋场 的研 究 工作 还远 远 不够 , 还 处 分子 会 发 生离 子 交换 、 化学 物 理作 用 , 污 染物 会 沿着 粘 土 于 起步 阶 段 , 很 多研 究 成 果还 需要 工程 实践 来 检验 , 环 境 层 的深度 方 向渐渐 衰减 ,大大 降低 渗漏液 的污 染物含 量 。 工作 者和 工程 技 术人 员还 需要 通力 合作 , 因地制 宜 地 对垃 所 以, 压 实黏 土 可 以净 化 渗滤 液 , 建 立 实 际防 渗 系 统 时 要 圾填 埋场 工 程进行 研 究 与试验 , 进 而在 国家政 策 与环境 保 把压 实粘 土和 土 工膜材 料 充 分组合 在一 起 , 构 成符合 的防 护 法 规 的支 撑 下 , 优 化 垃圾 填 埋场 设 计 方 案 , 进 而 给城 市 渗衬 垫 , 进 而 提升控 制污 染物渗 漏 的效果 。 营造 良好 生 活环境 。 5 钻 孔桩 施工 参 考文献 : 钻 孔灌注 桩 是一种 钢 筋混 凝 土结构 , 桩 的耐 久性 受混 … 金福喜 , 徐志 , 罗滔 . 城市 垃圾填埋场污泥 对堆 体边坡 稳定 的 凝 土 受 到 的侵蚀 作 用 影 响 , 钻 孔桩 穿 过 垃圾 涂 层 , 使 垃 圾 影 响研 究 【 J ] . 广 东 建材 , 2 0 1 3 ( 1 1 ) . 渗 滤 液和 膨 润 土泥 浆 间 交换 例 子 ,进 而 形 成 大量 有 害 泥 【 2 】 靖向党, 彭第 , 谢俊革 , 于波. 垃 圾 填 埋 场 防 渗 浆 材 及 其 阻 滞 规 浆, 这 些有 害泥 浆利 用钻 孔 向其他 土体 渗 漏。 地下 水 中 的 律 的 实验 研 究 【 J 】 _ 长春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1 4 ( 0 2 ) .
风沙地区路基防护治沙措施

风沙地区路基防护治沙措施【摘要】风沙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条件,给路基施工带来较多困难。
本文分析了风沙对路基的危害,并结合工程实例,指出:风沙治理主要采用植物治沙和工程治沙相结合,路基本体防护与路基线路两侧防风治沙的综合防护体系。
【关键词】风沙地区路基防护治沙1 前言风沙地区路基是指沙漠、大风和风沙流地区路基的总称,位于此类地区的路基,容易遭受风蚀和沙埋等危害。
新建呼准鄂铁路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沿线地形稍有起伏,多为半固定沙丘,少部为移动沙丘。
为降低铁路沙害的隐患,保证铁路建成后的顺利运营,本文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及建设经验,分析了风沙地区铁路路基沙害的特点,并总结了新建呼准鄂铁路DK117+390~DK140+100工点的路基防护设计及施工,为今后类似区域的路基施工提供了实例资料。
2 风沙地区路基的沙害类型风沙地区路基的沙害类型主要为风蚀和沙埋。
2.1 风蚀风沙地区修筑的铁路路基被风蚀是铁路路基沙害的普遍现象,特别是高填深挖路基段更为突出。
坡面被风蚀出凹槽,对路基本体造成危害,直接威胁铁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风蚀危害主要是由于路基边坡直接受到风力的影响,引起坡面沙粒的搬移,一般路基迎风坡已吹蚀为主,背风坡以掏蚀为主。
风蚀常使坡面被风蚀出凹槽,严重者路基宽度不足,对路基本体造成危害,直接威胁铁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2 沙埋沙埋是风沙地区铁路最普遍的一种危害方式。
沙埋主要是由于风沙流活动和沙丘移动造成的,轻则污染道砟,重则积砂掩埋道轨,造成列车脱轨事故。
这种危害具有险情时间短,难以预测的特点,对行车安全危害巨大。
另外,沙埋对路基还有潜在危害,即预埋路基附属排水措施,在多雨季节,由于排水不畅,流向路基则对路基造成冲刷,严重者还会造成路基坍塌。
因此,对沙埋这种类型的危害也应加以重视。
风沙流活动对路堤而言,就是当其在行进过程中遇到路堤阻挡时,在迎风侧一定范围内贴地层气流有明显的减速,当气流抬升翻过路堤面时,因气流扩散,背风侧风速明显降低,进而使沙粒从气流中脱离出来,造成沙埋危害。
铁路沙害治理措施

铁路沙害治理措施概述铁路沙害指的是在铁路线路沿线,由于沙尘天气造成的沙尘暴等大风天气对铁路线路及设施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沙害会导致线路积沙、桥梁被沙覆盖、护坡被侵蚀,给铁路运输带来严重困扰,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铁路沙害治理措施的研究和实施对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沙害治理措施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沙害预警系统是防止沙害发生的重要环节。
该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气象条件、风速、沙尘浓度等指标,及时发出警报,并向相关部门和铁路运输单位发送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沙害的到来。
沙害预警系统的建设需要配备高精度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防护措施为了对抗沙害,铁路沿线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防护工程建设。
首先是加固线路护坡,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加固边坡、设置护坡网等,以防止沙尘暴侵蚀和侵害线路。
其次是加固桥梁结构,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增加桥梁的抗风能力,减少沙尘暴对桥梁的破坏。
此外,还需要适当增设风沙围挡设施,对敏感区域进行保护,减少沙尘对线路正常运行的干扰。
环境监测与治理为了有效治理铁路沙害,需要进行线路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
首先是定期进行线路的巡视和检修,及时清理线路上的沙土积聚,确保线路的畅通。
其次是进行环境治理,采取植被恢复、绿化等措施,增加沿线植被的密度和高度,形成天然屏障,减少沙尘在铁路线路上的扩散。
此外,还可以适当采用沙害控制喷雾技术,通过喷洒特定的液体剂来抑制沙尘的产生和传播。
教育宣传与培训铁路沙害治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沙害防治意识和技能,增加他们对沙害治理的重视和支持。
此外,还可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沙害知识,增加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号召他们积极参与沙害治理的行动。
结论铁路沙害治理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采取防护措施、进行环境监测与治理以及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沙害对铁路线路的破坏和影响。
沙漠高速公路防护措施有哪些

沙漠高速公路防护措施有哪些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沙漠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也日益完善,为了保障沙漠地区高速公路的安全和畅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沙漠高速公路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1. 防风措施。
沙漠地区的特点之一就是风沙大,为了防止风沙对高速公路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风措施。
首先是在高速公路两侧种植防风树木,这些树木可以有效地减少风沙对公路的侵蚀,保护公路的安全。
其次是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风沙网,这些网可以拦截风沙,减少对公路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在公路两侧设置沙障,用来遮挡风沙,保护公路的安全。
2. 防晒措施。
沙漠地区的高温天气对公路的影响也非常大,为了保护公路的路面和路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晒措施。
首先是在公路两侧设置遮阳设施,比如可以在公路两侧设置遮阳篷,用来遮挡阳光,减少对公路的直射。
另外,还可以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这些绿化带可以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减少对公路的影响。
3. 防尘措施。
沙漠地区的高速公路经常会受到风沙的侵袭,为了保护公路的路面和路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尘措施。
首先是在公路两侧进行喷淋降尘,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风沙对公路的侵蚀,保护公路的安全。
另外,还可以在公路两侧进行固化处理,比如可以在路面上喷洒固化剂,用来减少风沙的扬尘,保护公路的安全。
4. 防沙措施。
沙漠地区的高速公路经常会受到沙丘的侵袭,为了保护公路的畅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沙措施。
首先是在公路两侧进行沙丘固定,可以采取人工种植植被,用来固定沙丘,保护公路的安全。
另外,还可以在公路两侧进行沙丘清理,定期清理沙丘,保障公路的畅通。
5. 防震措施。
沙漠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发,为了保障公路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震措施。
首先是在公路两侧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构造,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
另外,还可以在公路两侧进行地震监测,及时了解地震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公路的安全。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一、路基变形整治路基变形是铁路路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于填料不良、压实度不够、排水不畅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整治路基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更换填料:对于变形严重的路段,可以采取更换填料的措施,选择具有良好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材料进行回填。
2. 加强压实:在填筑过程中,应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压实,保证填料的密实度,减少变形量。
3. 设置排水设施: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及时排除雨水和其他水分,防止路基浸泡导致变形。
二、路基裂缝防治路基裂缝是由于填筑层厚度不均、压实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防治路基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填筑层厚度: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层填料的厚度,保证每层填料的压实度。
2. 加强压实: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压实,保证填料的密实度,减少裂缝的产生。
3. 设置防裂措施:对于容易出现裂缝的路段,可以在路基表面设置防裂网或防裂贴等措施,防止裂缝扩大。
三、路基渗水处理路基渗水主要是由于地下水或地表水渗透到路基内部导致的。
为了处理路基渗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排水设施: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及时排除雨水和其他水分,防止路基浸泡导致渗水。
2. 加强防水措施:对于容易渗水的路段,可以在路基表面设置防水层或防水材料,防止水分渗透到路基内部。
四、路基滑坡预防路基滑坡是由于土体失稳或水流冲刷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预防路基滑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排水:在滑坡易发区设置排水设施,及时排除雨水和其他水分,防止土体失稳导致滑坡。
2. 增加支挡结构:对于容易滑动的土体,可以增加支挡结构如挡土墙、抗滑桩等,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五、路基冻害防治路基冻害是由于土体在低温下冻结膨胀导致的。
为了防治路基冻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更换填料:对于容易受冻的土体,可以更换不易受冻的填料如砂砾石等。
2. 加强保温措施:在路基表面设置保温层或保温材料,减少土体与外界的温差,防止土体冻结膨胀导致冻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藏铁路风沙路基的防护措施分析
川藏线途经雅鲁藏布江沿岸两侧,沿线地形受风的影响显著,风向多与河谷走向一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风速一般为8~9级,最大可达11~12级,形成移动或半移动沙丘。
铁路路基部分经过移动或半移动沙丘,这些沙丘被铁路路基阻断后,在大风季节会在路基迎风和背风侧重新堆积形成沙埋及风蚀现象,增加工程设计防护难度,产生路基病害。
除沙埋病害及风蚀病害外,受气候因素及植被环境的控制,川藏线局部地区沙漠化十分严重,全线分布约20处风沙地段,约有15处以路基形式通过。
拉萨河宽谷区路基病害较为严重,风积沙主要分布于拉萨至协荣段落,尤其是在协荣车站一带尤为严重,此段全部为半固定沙丘、沙垄地形,风沙路基处理困难,增大了路基防护设计难度,增加了工程投资。
因此,项目组经现场踏勘,多方论证,确定严重的风沙段落采用桥梁或隧道通过,无法避让或不适合桥梁、隧道的情况下采用路基通过。
路基通过地段设计难点在于防沙、固沙措施的确定,以及活动沙丘的长期监测工作的布置。
1 路堤填料选择及防护
风沙地区路基应避免采用长度大于30m和深度大于6m的路堑,故设计中路基以填方为主,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
路堑开挖多为浅表层开挖,主要成分为粉土、粉细砂、细砂等,无法满足铁路对填料的要求,故本线填方选择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就近选取开山石作为路基填料,可以满足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
风沙路基为避免风沙的侵蚀,增大迎风面,降低风速,故边坡率应较缓,路堤边坡率设计可取1∶1.5~1∶2,路堤边坡两侧根据堤高不同选用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或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路肩采用C25混凝土护肩,以确保路堤边坡不发生风蚀破坏。
2 路堑边坡形式及防护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风沙地区路堑宜采用敞开式、缓边坡路基横断面,挖方边坡坡率应根据挖方深度、风力、风向、路侧地形及防护措施确定;深路堑边坡坡脚应设置积沙平台,以便于养护。
结合川藏线实际情况,经现场踏勘,确定路堑采用展开式,且设置路堤式路堑,路堑侧沟外侧留4m积沙平台,边坡为1∶4,路堑边坡两侧根据边坡高度不同选用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或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路肩采用C25混凝土护肩,防止风蚀破坏及沙埋病害
3 风沙路基坡脚及堑顶外侧防护措施
风沙路基除对路堤、路堑边坡进行防护以防止风蚀和掏蚀外,根据《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8.5.4的规定,路堤坡脚及堑顶外侧应按不同情况设置防护带和植被保护带。
川藏线防护带宽度按下面几种形式设置:严重风沙地段:迎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1=300m,背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2=200m;中等风沙地段:迎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1=200m,背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2=100m;轻微风沙地段:迎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1=100m,背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2=50m。
决定路基坡脚、堑顶外侧采用何种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为:地方政府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大气降雨量及不同行业相关规范要求等。
应同时采取固沙、阻沙、输沙和封沙育草、保护天然植被等多种防护措施,构成严密的、整体性的防沙结构体系,确保铁路安全、美观,并改善铁路周围自然环境。
川藏线风沙路基的特殊性体现在:沙源来自于河床经风力搬运至河岸上,地表沙源丰富不具备沙源治理条件;西藏地区干冷多风,大风是风沙形成、发展的主因;独特的高原气候特点导致部分区域土地贫瘠,周围植被稀疏低矮等。
通过对沿线降雨量的调查和统计,根据《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及《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要求,一般地区铁路应建设绿色通道;其他地区铁路根据项目条件和特点,经技术经济后,可分区段建设通道。
对于风沙地段路基,年平均降雨量大于250mm的地区,应采用植物固沙。
通过对川藏线沿线风沙治理措施进行的调查研究,经方案综合比选,提出低立式沙障防护与高立式沙障相结合的措施。
3.1 低立式沙障固沙
风沙流中90%以上的输沙量都集中在离地面0~20cm范围内搬运,故于路基两侧设置插活柳条方格形式进行固沙,柳条沙面以上高为20~30cm,沙面以下埋深约20cm。
根据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郝小杰《青藏铁路格拉段沙害防治措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对低立式沙障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在低立式沙障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沙障的固沙能力与沙障高度有密切的关系。
要达到较好的固沙效果,沙障高度和方格宽度的比值应该大于1∶5。
川藏铁路最终确定活柳条方格尺寸为1m1m~1.5m1.5m。
3.2 高立式沙障阻沙
高立式沙障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根据川藏铁路特点,沙路基沿线零星分布且集中的特点,采用固定式HDPE高立式阻沙栅栏。
根据观测资料,透风结构的高立式沙障削减网速的有效距离约为基高度的25倍,迎风侧不积沙或很少积沙,背风侧积沙范围约为其高度的7~10倍,经过对比并考虑施工方便快捷,采用方格状透风高立式沙障-HDPE阻沙栅栏。
4 结语
本文以川藏铁路为出发点,根据沿线地形、地貌特点,结合沿线气候特征等,分析了铁路周边风沙成因、风沙对铁路路基的各种危害,对铁路风沙路基防护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从原始的路基设计,逐渐延展至路基周边的风沙防护设计,为处于风沙地段的铁路路基工程防护设计提供参考,甚至为更广泛的交通土建类工程风沙治理提供借鉴。
以上论述的风沙防护措施,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保护铁路的运营安全,并不能达到广泛的风沙防治效果。
更广泛的风沙防治应将近期封沙、固沙与远期综合治理相结合,以铁路防沙与周围其他区域防沙相关联,共同协作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以求取得更好的防沙、治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