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涂层规范

防火涂层规范
防火涂层规范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防火涂料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及防锈底漆涂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 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表面除锈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 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底漆涂装用干漆膜测厚仪检查,每个构件检测 5 处,每处的数值为 3 个相距 50mm 测点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 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GB 9978 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使用 100t 或不足 100t 薄涂型防火涂料应抽检一次粘结强度;每使用

500t 或不足 500t 厚涂型防火涂料应抽检一次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检验方法:检查复检报告

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

求。厚涂型防火涂

料涂层的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

低于设计要求的 85%。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 10%,且均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测针和钢尺检查。测量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 的规定及本规范附录 F。

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表

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 1mm。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 10%,且均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尺量检查。

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 1 / 2 ~

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检查数量:按桶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3 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防火涂料涂装基层不应有油污、灰尘和泥砂等污垢。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防火涂料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应闭合无脱层、空鼓、明显凹陷、粉化松

散和浮浆等外观缺陷,乳突已剔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送审稿摘要) 目次 8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8.1 一般规定 8.2 室外消防用水量 8.3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室外消火栓 8.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用水量 8.5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室内消火栓和室内消防水箱 8.6 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 8.7 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 8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8.1 一般规定 8.1.1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类型及重要性、火灾燃烧特性和火灾的危险性等综合因素进行。 8.1.2 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包括市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水源宜采用城市自来水。利用天然水源时,应有可靠的取水设施,并应保证在枯水期或冰冻期的消防用水量和消防取水需要。 消防水源的保证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规划人口不小于5.0万人时,不应小于97%; 2 城市规划人口小于5.0万人时,可采用90%。 8.1.3 城市消防给水应由城市自来水供水部门会同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共同组织规划和设计,由城市自来水供水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注:城市消防给水适用于建制镇以上居住人口不小于3000人的城市。当人口小于3000人的应按居住小区或建筑群组考虑消防。 8.1.4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必须同时设计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利用天然水源时,其保证率不应小于97%,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体积不大于3 000m3的戊类厂房或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物不超过2层的居住区,可不设消防给水。 8.1.5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如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管道供水压力应能保证最大用水量,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应小于10.0m;当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力不应小于0.1MPa(从室外地面算起)。 注:1在计算水压时,应采用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和直径65mm、长度120.0m

消防安全作业指导书

消防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保证公司和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发展,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总则 1、根据我司实际情况,针对所属部门车间仓库工种的职能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特制订消防安全作业准则,以达到防火有章可循,检查有据可依的要求。 2、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负全责,是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3、各部门主管应把“消防安全作业准则”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凡因有关领导未向所属员工和外来人员贯彻执行“消防安全作业准则”而造成火灾事故,除追究肇事者责任外,有关领导应负一定责任。 4、员工因违反“消防安全作业准则”而造成事故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四、职责 1、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应履行的职责 (1)熟悉掌握‘三懂’(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火灾的危害性;懂得预防火灾措施;懂得火灾扑救方法)、‘两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三能’(能自觉遵守消防各项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的消防知识,掌握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火灾的危害性,遵守消防安全作业准则。 (2)熟悉并会使用灭火器材,懂灭火对策,发生火灾时应切断电源及时报警,积极扑救,并保护好现场。 (3)熟悉本岗位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当遇紧急情况时能迅速逃离危险区域。 (4)爱护消防器材,各种灭火器材不准随意挪动,严禁在消防设施和器材周围堆积任何物品,对无故损坏器材者,对因堵塞消防设施而影响火灾扑救造成后果者,根据情节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对生产和取暖用的各类型设备的管理和操作要严格按照“消防安全作业准则”有关规定贯彻执行。 (6)本公司为无烟工厂,公司范围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电炉子,违者将给予经济处罚。 (7)流动明火焊接作业,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违者将给予经济处罚。 2、公司主管经理职责 (1)公司要确定一名主管经理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经常指导消防工作的开展,不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会议,听取各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汇报,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消防法规条例和上级机关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规定,组织制订本公司的消防规章制度、消防措施。 (3)抓好重大节日和重点季节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整改方案以及管理方法应责令有关部门的人员定期落实解决。 (4)监督检查各部门主管对消防安全工作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作业准则”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失职的违章行为,对在消防安全过程中做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或奖励。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93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 书标准版本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目的 为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尽量减少因火灾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和财产的损失,特制定本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分厂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职责 3.1、分厂厂长职责 3.1.1对分厂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本部门消防安全符合

规定,掌握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情况。对火灾事故现场有指挥和调度权。 3.1.2贯彻落实消防工作的各项制度,督促落实防火安全教育及培训。 3.1.3为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监督实施消防设施的计划、购置、维修、使用。 3.2 、安环组职责 3.2.1拟定本部门消防工作计划,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2.2负责防火安全教育,检查安全防火制度的落实。 3.2.3负责日常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及时处理火灾事故。

3.2.4实施对本部门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本部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3.2.5负责消防设施的计划、购置、维修、使用。 3.2.6积极协助保安处消防队做好分厂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3.2.7在员工中经常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3.3、分厂重点防火部位责任人(区域所在工段段长)职责 3.3.1熟悉了解本岗点的防火要点及消防器材配置情况。 3.3.2宣传本岗点安全防火常识,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样本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 指导书

中南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二〇一五年八月

1.目的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火灾预防与灭火救援工作的实施,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消防安全管理。 3.职责 4.方法与过程控制 4.1 总则

4.1.1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各公司应按照公司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全员积极参与的原则,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4.1.2 公司全员(含外包方)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参与灭火工作的义务。 4.1.3 义务消防队员必须会使用消防设施设备、掌握救生及疏散人员的方法。 4.1.4 每位职员应熟悉自己岗位的环境、设备及物品情况,熟悉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的具体摆放位置,懂得消防器材的具体使用方法,并清楚消防的“五知三会”: 五知:知本岗位火灾危险性,知本岗位防火措施和防火制度,知本岗位防火负责人和消防专(兼)职人员,知火警电话“119”,知灭火方法; 三会:会报警、会灭火、会疏散。 4.1.5 严禁在所辖公共区域内贮存烟花炮竹、炸药、雷管、汽油、天那水等易燃、易爆以及各类剧毒物品;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小区,节假日指定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点有专人值守并配备灭火器材。 4.1.6 消防设施设备不得任意改装或挪作她用,消防给水系统需停水维修时,应做好消防预防措施。 4.1.7 消防通道畅通,无阻碍物,有禁止停车标识。 4.1.8 具备使用管道液化石油气条件的高层建筑,严禁使用瓶装液

化燃气。 4.1.9 禁止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4.1.10 严格遵守用火用电作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隐患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4.1.11 办公、商场的装修按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的要求报批后方可施工,装修应采用防火材料,使用易燃或可燃材料的,必须经过消防机关批准,并进行防火处理。 4.1.12 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各类活动,部门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落实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4.2 火灾预防 4.2.1 消防器材的配置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33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防火高度及特殊建筑规范耐火等级一、二级:1、公共建筑≤24M/居住建筑≤9层(住宅建筑除外)2、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只能设置在一~三层,独立建造时,不应超过三层。3.、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三级:1、≤24M、最多允许五层(住宅建筑除外)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只能设置在一二层货独立建造的2层建筑。3商店、学校、电影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4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四级:最多允许两层(住宅建

筑除外)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只能设置在一层。防火等级简介UL 94*总体 可燃性UL94等级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标准。它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 塑料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 HB:UL94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

单位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一)动火管理制度: 1. 凡在本公司内需要动火的人员(包括外来施工人员)必须提前到安全部申报并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动火。 2. 落实现场防火监护人员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3. 动火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安全苗头时,要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4. 发生火灾事故时,要及时处理、扑救并报警。 5. 动火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凡储存有易燃、爆炸品的车间、仓库、堆场,未彻底排除干净的,严禁动火。 7. 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在动火完毕后,应彻底清除现场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电焊工的防火操作规程 1、电焊工在操作前要严格检查所用工具(包括电焊机设备、线路设备、电缆线的接点等),使用的工具均应符合标准。 2、电焊应有单独开关,装在防火、防火的闸箱内,电焊机应设防雨棚。开关箱保险丝的熔量就灰该机的1.5倍。保险丝不准用铜丝或者铁丝代替。 3、焊割部位必须与氧气瓶、乙瓶及各种易燃物、可燃材料隔离,二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与明火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4、电焊机必须有专用接地线直接放在焊件上,接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械设备、各种管道、避雷引下线和金属架上借路使用,防止接触火花,造成火灾事故。 5、电焊机一、二次接线应用线鼻子压接牢固,同时应加装防护罩,防止松动、短路放弧引燃可燃物。 6、严格执行防火规定和各项防火要求,操作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气焊工的防火操作规程 1、氧气瓶、乙炔瓶和焊割器具的安全设备必须齐全有效。 2、氧气瓶、乙炔瓶和液化石油气在应设置专用房间单独分开存放并有专人管理、要有灭火器材和防火标记。 3、乙炔瓶与氧气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乙炔瓶与氧气瓶不准存放在高低压架空线路下方或变压器旁。在高空焊割时,也不要放在焊部分的下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5、乙炔瓶与氧气瓶应起立使用,禁止平放卧倒使用,以防止油类落在氧气瓶上;油脂或沾油的物品不要接触氧气瓶、导管及其零部件。 6、回火阻止器及导管发生冻结时,只能用蒸气、热水解冻,严禁使用火烤或金属敲打。测定气体导管及其分配装置在无漏气现象时,应用气体探测仪或用肥皂水等简单方法测试,严禁用明火测试。 7、焊割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程序。焊割操作时先开乙炔气点燃,然后再开氧气进行调火。操作完毕时按相反程序关闭。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作气。

防火涂料施工方案样本

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厦门安隆达消防材料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七年一月四日二00

编制日期: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硫化及模具存放车间二期工程1工程地址:厦门海沧新阳工业区、2. 3、结构类型: “H”型钢结构 4、防火披覆面积:约12000平方米1.5h2.0h.钢梯3.0h.单层钢柱2.5h.钢梁 5、耐火极限要求:多层钢柱30涂料工期要求:有效工作日天 6、 防火涂料颜色:白色7、:二、施工工艺防火涂料施工(流程)工艺防火涂料工程主要采用辊涂施工、局部采用刷涂方式施工;基层防锈处理复检;(1) 基层防锈表面除污去杂处理;)(2 做好防污措施及脚手架的搭建等准备工作;(3)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4)开始施工,并做好分遍成活质量控制及检验工作;(5)(6)做好施工记录及资料整理工作;工程交验。7)(查检查检检查检查 ……N道涂料第二道涂料 基层除污第第一道涂料 检查检查自检最 后一道修补涂料交工验收 施工过程监视测量 施工过程安全保证控制:安全措施、安全教育;1、首遍涂层厚度基材构件表面清除油污、灰尘、泥沙等污垢;2、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控制:12 4 表面外观控制控制、分遍成活厚度控制;3涂层设计厚度控制;。施工过程工期保证控制:施工人员数量调配3、 三、项目管理机构 施工考核:朱世通 项目经理:范宏 质量、安全员:李日高 人员管理、进度:任加明

项目总负责:朱世通 项目经理:范宏 质量、安全技术加明施工队长:任 甲班乙班丙班丁班 谢海波王天军谢成高聂井乾 四、防火涂料施工 防火涂料施工准备: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后勤保障完善;1. 商标、2、材料进场:施工前一般应对包装好的涂料进行基本性能检查,主要是核对涂料名称、批号、合格证、包装的完整性和出厂日期。了解需要的涂装前处理方法,干燥方式及表干时间,准备好配套使用的稀释剂。大面积开始施工前应进行小面积试涂,以确定颜色及经验的施工工艺涂料充分搅拌均匀,防火涂料因所含固含量较大,因而容易出现沉淀,所以在施工前应用参数。手电钻夹搅拌棒充分搅拌均匀。由于防火涂料存在生产批次,生产日期等不同,因而涂料粘度存在微小差异,因而有可能需要合适的稀释剂加入到涂料中,调配涂料的施工粘度,使用喷涂或滚涂时,涂料的粘度比刷涂低些,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稀释剂的添加量不得超过总量的5%。防火涂料施工过程及要求: 1、必须在钢构件安装完毕并经防锈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防火涂料施工。施工前将钢结构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在验收合格后进行第一遍涂料的涂装。每遍涂料涂装2、 ,本工程涂料采用滚、刷涂式涂装法,涂装时不能有流淌、龟裂、脱粉厚度不宜大于0.35mm等病态出现,上层涂装干燥(至少4小时)并经自检合格方能进行下一道涂料的涂装。施工时,涂料应充分搅拌均匀。若太稠,可加入专用溶剂加以稀释。3、 可根据需要搭建牢固可。在施工过程中,2.5h.3.0h.单层钢柱钢梁2.0h.钢梯1.5h4、多层钢柱、雨天或构件表面结露时,不得施,风速大于5m/s靠的可移动的平台。当相对湿度大于90%工。小时,则不影响2、5涂料施工过程中若遇雨淋的处置方法:刚施工的涂层连续雨淋时间如小于小12涂层质量,长时间雨淋则需要铲除;如施工的涂层6小时后遇雨,连续雨淋时间如小于时则不影响涂层质量;遇雨淋的涂层再施工时应自检表面质量,并等构件或涂层表面干燥后施工。正常情况下施工达到厚度的涂层应协调及时盖上屋面板。严禁漏涂,对不需要涂刷的部位应加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厂房和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 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 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 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 积的比例不大于20%。 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 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3.2.1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低于表3.2.1的规定。 表3.2.1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灭火安全操作规程 适用围 第1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煤矿的消防灭火工作人员。 第2条消防灭火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1、从事煤矿消防和灭火工作。 2、检查维护消防水管及相关设施。 3、负责井上下消防器材库设备、材料的管理工作。 上岗条件 第3条消防灭火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还要符合消防要求的其他资质。 第4条消防灭火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熟悉矿井避灾路线。 2、熟悉消、灭火机具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3、煤炭自燃过程和机理。 4、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规定浓度。 5、矿井通风基础知识。 6、各种灭火方法及操作规程。 7、熟悉《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防灭火的有关规定。 8、熟悉井上下消防器材库设备、材料的数量及存放情况。 9、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安全规定 第5条矿井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上下),按有关规定备齐必备的消防材料。并经常检查,及时更换过期材料。 第6条必须保持井下消防管路系统、设施的可靠、完好,水量 充足。 第7条熟悉井下各消防材料的存放地点、种类。

第8条操作过程中,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33~238条规 定以及灭火措施执行。 第9条在防灭火时要随时注意风流的情况,有危险要撤出人员。 操作准备 第10条带齐、检查所用各类器具,保持完好。 第11条学习、掌握灭火任务,熟悉消防器材存放地点。 操作顺序 第12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检查器具-----按措施灭----- 检查灭火效果-----记录。 正常操作 第13条当火源位于人员可以直接到达的地区、火灾初期以及火灾周边无瓦斯等气体积聚时,可以选择采用直接灭火法。

防火涂料施工记录文本

建筑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记录表(表一) 建设单位名称地址 工程项目名称 建筑的耐火极限一级口二级口三级口四级构件 耐火极限钢柱钢梁钢楼板 屋顶承重 构件 其他 构件的耐火极限102min 102min / / / 涂层厚度(mm) 2.13 2.13 / / / 耐火时间102min 102min / / / 防火涂料的产品型号及名称NCB(GJ-01)室内超薄型钢 结构防火涂料 检测报告 编号 2015081809000628 防火涂料总用量 (Kg) 我单位生产的此批次防火涂料符合国家标准,均为合格产品。如果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自愿接受消防部门的处罚。 防火涂料生产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防火涂料进场时间2016.5.12 防火涂料进场验收意见施工单位盖章监理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建筑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记录表(表二) 施工单位名称 资质 等级 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及检测记录 构件 次数 编号第一遍 厚度 (mm) 第二遍 厚度 (mm) 第三遍 厚度 (mm) 第四遍 厚度 (mm) 第五遍 厚度 (mm) 平均厚 度(mm) 钢柱1 2.00 2.10 / / / 2.050 2 2.00 2.01 / / / 2.005 3 2.12 2.01 / / / 2.065 4 2.02 2.01 / / / 2.015 5 2.12 2.02 / / / 2.070 钢A1 2.00 2.10 / / / 2.050 A2 2.10 2.10 / / / 2.100

梁A3 2.11 2.11 / / / 2.110 A4 2.00 2.01 / / / 2.005 / / / / / / / 钢楼板/ / / / / / / 屋顶承 / / / / / / / 重构件 其他/ / / / / / / 防火涂料厚度检测 结论(合格/不合 格) 检测人员签字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或现场负 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监理单位:监理意见 (合格/不合格) 负责人签字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意见 (合格/不合格) 负责人签字

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作业指导书

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作业指导书

XXXXXX管理体系文件 消防设施检查维护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D/XXXXX— 版本号:I/0 页次:P1-P24编写人:XXXXXX日期:XX年X月X日审核人:XXXXXX 日期:XX年X月X日批准人:XXXXXX 日期:XX年X月X日受控印章: 发文登记号:XXXXXX/WHCX-

XX年X月X日发布 XX年X月X 日实施 XXXXXX

目录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2) 2.消防供配电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5) 3.消防给水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6) 4.室内消火栓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12)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14) 6.水喷雾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17) 7.细水雾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21) 8.气体灭火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24) 9.干粉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28) 10.泡沫灭火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32) 11.防火门防火窗维护作业指导书 (38) 12.防火卷帘门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40) 13.防烟、排烟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43) 14.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4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一、系统运行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 2、正常工作状态下,报警联动控制设备应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严禁将自动灭火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措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其它联动控制设备需要设置在手动状态时,应有火灾时能迅速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可靠措施。 二、系统检查和试验: (一)系统检查 1、控制器报警自检功能:按下报警控制器自检键,控制器应完成系统自 检。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有本机自检功能,自检期间,如非自检回路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消音、复位功能:当报警控制器接到报警信号后,按下消音键,观察能否消除声信号;光报警信号能否保持;按下复位键后,看能否手动复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处于报警状态时,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光报警信号在控制器复位前不能手动消除;同时应具有手动复位功能。 3、故障报警功能:卸下系统回路中的任一探测器或将连接线路断线,观察报警控制器能否在100s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报警信号。用秒表记录故障报警时间。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内部、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与传输火灾报警信号的部件间发生故障时,报警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报警信号。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加强和规范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3.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主要工作 3.1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工作程序以及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3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3.4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 和安全出口畅通; 3.5组织管理义务消防队; 3.6组织员工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事实和演练。 4.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对消防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5.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严禁下列行为: a.占用疏散通道; b.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c.不得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d.其它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6.每日防火巡查 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组织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其他部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a.用火、用电、用气有无违章情况; b.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c.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d.重点要害部位人员在岗情况,及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e.防火巡查者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 7.季度防火检查 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每次检查后要分析通报,及时解决存在的普遍性和突发性问题。

消防主机、联动柜操作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消防主机、联动柜操作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消防主机、联动柜操作作业指导书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 规范设备操作程序,保持设备良好状态,确保设备正 常工作。 2.范围: 适用于XX总部物业服务处。 3.方法和过程控制: 3.1系统投入操作: 3.1.1打开系统主电源及电池组备用电源开关;系统有 电后自动进行巡检火警、故障或联动报警,检测正常后进 入自动状态; 3.1.3在联动柜上将状态开关转至"禁止"档,防止误操

作直接启动联动设备; 3.2火警报警操作: 3.2.1当消防主机发生火警报警时,中心值班人员应立即查看液晶显示器显示的报警地址,通知附近人员赶往现场查看火警真假;如果确实是火警,应立即按灭火程序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必要时在联动柜将状态开关转至"允许"档,启动相关消防设备扑灭火灾. 3.2.2如果是假火警,中心值班人员应立即按"F5"键并输入操作密码进入功能表菜单,按F4键复位并按F2键确认消除警铃和主机蜂鸣器哨音;然后按联动柜"消音"键消除联动报警器蜂鸣; 3.2.3 当再次误报,在确认是故障报警后,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故障未排除之前,在功能菜单中按F1键选择"屏蔽"功能并按F2确认进入屏蔽子菜单;在屏蔽菜单中进入"屏蔽地址",输入故障点回路号、地址号,将故障隔离;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重要条文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重要条文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 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 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 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 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 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 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 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 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相关专家解读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的解读如下: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90年代修订时将原《高规》“不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这句话划掉了,但是否计入在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未予明确,当时考虑这可由工程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如确定专用或是兼用,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和指引住宅物业项目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住宅项目涉及消防安全的各项管理要求和操作指引 3. 责任归属 3.1项目经理 3.1.1项目经理是项目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3.1.2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和义务消防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3.1.3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1.4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遇有突发事件时妥善应对。 3.2秩序维护主管 3.2.1具体负责项目整体的消防管理工作。 3.2.2掌握本辖区的消防设施、器材及安全标识配置情况,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完好有效,建立本辖区《消防设施器材管理信息(电子)台账》并对台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3.2.3结合消防要求组织巡检,对发现的消防隐患,应积极设法排除,并形成记录。 3.2.4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能自如地应对突发事件。 3.2.5秩序维护主管将每月消防设施设备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并填写《月度消防设施设备检查情况汇总表》。 3.3秩序维护员 3.3.1懂得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掌握必要的自救、救生和疏散技能。 3.3.2熟悉本辖区的消防器材配置情况,按要求开展月度消防安全检查。 3.3.3结合消防要求进行巡逻,对发现的消防隐患,应积极设法排除,并形成记录。 3.3.4不得随意挪用消防设施,发现损坏、遗失应及时报告。 3.3.5积极参与消防演练,遇有突发事件能立即按预案实施扑救、疏散、予以应对。 3.4工程技术员 3.4.1懂得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掌握必要的自救、救生和疏散技

建筑防火规范2018年版学习汇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之修订条款汇总 一、增加条款第5.1.1条中的正文修改部分说明如下(p57):非强制 第5.1.1条条款正文p57:表5.1.1中,高层民用建筑里的公共建筑划分为一类的5条之中第3条,由“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改为:“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二、在P253的第5.1.1条之条文说明中增加以下段落: 本规范条文中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是指现行行业标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中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本规范条文中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包括3种形式,即独立建造的、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的和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本条表5.1.1中的“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包括与其他建筑贴邻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对于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或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防火设计要求应根据该建筑的主要用途确定其建筑分类。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其防火设计要求按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确定;对于非住宅类老年人居住建筑,按本规范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规定确定。 三、增加条款第5.1.3A条的正文如下(p60):强制 四、第5.1.3 A 除木结构建筑外,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五、在P255的第5.1.3条文说明后增加5.1.3 A说明条款: 5.1.3 A新增条文。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大部分人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要求老年人照料设施具有较高的耐火等级,有利于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但考虑到我国各地实际和利用既有建筑改造等情况,当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要根据本规范第5.3.1A条的要求控制其建筑总层数。 六、在P61的第5.1.8条中,把“老年人建筑”改为“老年人照料设施”。非强制 七、增加条款第5.3.1A条的正文如下(p64):非强制 5.3.1A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 八、在P262的第5.3.2条之前增加5.3.1A说明条款: 5.3.1A新增条文。本条规定是针对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对于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和层数也应符合本条的规定,即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所在位置的建筑高度或楼层要符合本条的规定。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范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1405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peration instruction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目的 为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尽量减少因火灾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和财产的损失,特制定本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分厂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职责 3.1、分厂厂长职责 3.1.1对分厂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本部门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情况。对火灾事故现场有指挥和调度权。 3.1.2贯彻落实消防工作的各项制度,督促落实防火安全教育及培训。 3.1.3为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监督实施消防设施的计划、购置、维修、使用。 3.2、安环组职责 3.2.1拟定本部门消防工作计划,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2.2负责防火安全教育,检查安全防火制度的落实。 3.2.3负责日常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及时处理火灾事故。 3.2.4实施对本部门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本部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3.2.5负责消防设施的计划、购置、维修、使用。 3.2.6积极协助保安处消防队做好分厂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3.2.7在员工中经常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3.3、分厂重点防火部位责任人(区域所在工段段长)职责 3.3.1熟悉了解本岗点的防火要点及消防器材配置情况。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作业指导书 一、验收范围 1、主控室及辅助建筑、35kV-110kV变屋外配电装置、主变、屋内配电装置室、电缆沟、独立避雷针、所区道路、围墙等。 2、办公楼消防设施、生活基地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泵房等辅助设施。 二、验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35至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5、《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三、组织方式 1、由项目组组织验收。 2、验收工作小组的成员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主管业务部门、施工单位、生产运行等单位派员参加。 3、验收检查内容分为现场实地检测和工程资料检查两个部分进行。 4、施工单位负责做好验收检查的现场准备和迎检接待工作,提供相应的验收检查表格。电气安装施工单位按本大纲要求准备好有关图纸、技术文件、安装记录、调试记录、验评记录等料,提供相应的电气试验记录表。 四、检查方式 1、验收工作小组听取工程情况汇报 a:施工单位汇报工程施工情况,图纸资料及设计变更情况、现场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情况、进度完成情况、自检及整改情况等。 B:监理单位汇报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情况及提出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C:属地基层单位汇报工程施工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D:相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对工程施工状况发表意见。 2、现场检查:消防通道、消防器材、主变、控制室、高压室、电缆沟、竖井、配电室等,具体见表。 建筑工程验收表 一、消防部分

物业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消防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和指引住宅物业项目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住宅项目涉及消防安全的各项管理要求和操作指引。 3.责任归属 3.1项目经理 3.1.1是项目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3.1.2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和义务消防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3.1.3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1.4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遇有突发事件时妥善应对。 3.2秩序维护主管 3.2.1具体负责项目整体的消防管理工作。 3.2.2掌握本辖区的消防设施、器材及安全标识配置情况,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完好有效。 3.2.3结合消防要求组织巡检,对发现的消防隐患,应积极设法排除,并形成记录。3.2.4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能自如地应对突发事件。 3.3秩序维护员 3.3.1懂得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掌握必要的自救、救生和疏散技能。 3.3.2熟悉本辖区的消防器材配置情况,按要求开展月度消防安全检查。 3.3.3结合消防要求进行巡逻,对发现的消防隐患,应积极设法排除,并形成记录。3.3.4不得随意挪用消防设施,发现损坏、遗失应及时报告。 3.3.5积极参与消防演练,遇有突发事件能立即按预案实施扑救、疏散、予以应对。3.4工程技术员 3.4.1懂得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掌握必要的自救、救生和疏散技能。 3.4.2积极参与消防演练,遇有突发事件能立即按预案实施扑救、予以应对。 3.4.3不得随意挪用消防设施,发现损坏、遗失应及时报告。 3.4.4电工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有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作者: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8年5月1日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7号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的条文规定同时废止。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7年6月24日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27号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局部修订条文有:第1.0.3条、第5.1.1条、第5.1.1a条、第5.1.3条、第5.1.3a条、第5.3.1条、第5.3.6条、第5.3.6a条、第5.3.7条、第5.3.12条、第7.2.3条、第8.7.1a条、第8.7.1b条、第10.2.8条、第10.3.1a条、第10.3.1b条,此次局部修订的条款内容均为强制性条文。 二oo一年四月 注:有*符号的部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6月24日第7号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修订的部分。红色字体部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年4月1日第27号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修订的部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限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建筑防火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做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