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报告--高智

合集下载

博士开题文献综述范文

博士开题文献综述范文

博士开题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为提高医疗效率、改善医疗质量、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文献综述旨在梳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

1. 疾病诊断。

深度学习算法,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在X光、CT、MRI等影像数据的分析中,能够识别多种疾病,如肺癌、乳腺癌等[1]。

通过大量的影像数据进行训练,这些模型可以学习到疾病特征的模式,从而对新的影像进行准确分类。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在电子病历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从病历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如症状、疾病史、用药情况等,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一些研究还利用NLP技术对临床笔记进行挖掘,以发现潜在的疾病关联[2]。

2. 药物研发。

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的生物医学数据(包括基因数据、蛋白质结构数据等)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药物的活性、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等。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加速药物筛选过程,提高研发效率[3]。

虚拟药物筛选是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通过计算机模拟药物分子与靶标蛋白的结合情况,减少了传统实验筛选中需要合成和测试的化合物数量,节省了时间和成本[4]。

3. 医疗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它利用精密的机械臂和高清的成像系统,为外科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5]。

康复机器人也在逐渐普及,能够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通过传感器监测患者的运动状态并及时调整训练参数[6]。

文献综述报告范文

文献综述报告范文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关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报告》的写作规定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

现对本科学生专业文献综述(论文)作如下暂行规定。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包括有关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一)目的科技文献检索和专业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对本科学生进行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和专业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的训练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工作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继承和借鉴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2.使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科技文献的种类,掌握查阅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在大量搜集、阅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和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并撰写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要求1.专业文献综述(论文)属教学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每位本科毕业生必须完成。

2.每位同学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撰写出与本人参与的课题有关的文献综述一篇。

文献综述(论文)要求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5篇以上,外文文献至少2篇。

3.专业文献综述(论文)应由学生自己用计算机排版打印(16K纸),统一封面。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Literature Review Report)是对于某个特定领域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分析的报告。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阅读和评价,理清该领域内已有的研究现状、问题和进展,为自身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挖掘研究领域内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文献综述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研究主题:确定研究领域或问题,并明确主题的范围和目的。

2. 收集相关文献:通过各种途径(如数据库、期刊、会议论文等)查找和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3. 阅读和筛选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4. 分析文献:对所筛选的文献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发现。

5. 编写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清晰地呈现研究领域的现状、问题和进展。

在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高质量的文献:选择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可信度的文献进
行阅读和分析,避免引用低质量或不相关的文献。

2. 关注研究主题的热点和前沿:重点关注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关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方向。

3. 结构合理: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合理,包括引言、方法、主体和结论等部分,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献综述的内容和结论。

4. 文献引用和注释:对所引用的文献,需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注释,确保报告的学术严谨性。

综合以上要点,在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时,应精确表达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重要性,并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概述,为自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文献综述报告及其范本

文献综述报告及其范本

文献综述报告及其范本文献综述报告是一种总结和综合研究领域内相关文献的方法。

本文介绍文献综述报告的目的、重要性和范本。

目的文献综述报告的目的是评估和总结已有文献中的有关信息,为研究者提供对特定主题的全面了解。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找到自己研究的空白或需要深入探索的方向。

重要性文献综述报告对于研究的成功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之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启示。

此外,文献综述还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和理论框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范本下面是文献综述报告的一个简单范本:标题:A综述报告1. 引言在过去的几年里,A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许多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结果。

本文对这些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期提供一个对A领域的全面了解。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搜索并收集了在A领域相关的文献。

共收集了XX篇文献,并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和分析。

3. 结果和讨论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A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Y和Z领域;- 文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和长期的追踪观察;- 这些研究对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非常有效;-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本文讨论了这些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4. 结论综合分析表明,A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结束语文献综述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献,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的范本能够对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的研究者们有所帮助。

调研文献综述报告

调研文献综述报告

调研文献综述报告调研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调研分析,总结研究现状和进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本文将对XXX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共分为XXX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对XXX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进行了调研。

根据参考文献,XXX是指XXX。

其基本原理是XXX。

研究表明,XXX具有XXX的特点,对XXX有重要影响。

目前,关于XXX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XX。

已有研究表明,XXX在XXX方面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可以解决XXX方面的问题。

其次,我们对XXX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综述。

根据文献,XXX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XXX。

在实验设计方面,XXX常用的方法有XXX。

相关研究表明,XXX方法在XXX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此外,XXX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XXX研究中。

目前,已有研究通过应用XXX技术,实现了XXX的XXX。

接着,我们对XXX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

根据文献,XXX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XXX方面。

已有研究表明,XXX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果。

研究者们通过XXX的设计和优化,实现了XXX的XXX。

此外,XXX的研究进展还涉及到XXX方面的内容,为XXX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我们对XXX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总结。

根据文献,XXX在理论和实践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XXX是目前研究XXX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XXX的XXX也受到XXX的限制。

虽然XXX在XXX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未知的问题和困难。

综上所述,本文对XXX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我们对XXX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以及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希望该综述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同时,也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推动XXX领域的发展。

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医学文献综述(一)

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医学文献综述(一)

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医学文献综述(一)最近正在写一篇文献综述,虽然说看了不少文献,也有了一定的思路,但是苦于不知从何下笔。

我想和我一样的战友大有人在吧。

以前有战友贴了很长很长的文献综述写作方法,但是说教太多,具体实施起来我们这些小菜鸟深感不便。

在此想和大家一起讨论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等方面,请各位过来人指点迷津,也请各位深陷此中的战友发表高见。

医学论文的撰写医学论文的书面总结。

是以医学科学以及有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为理论指导,经过科研设计、实验与临床观察或现场调查后,所得的第一手的感性资料,经过归纳分析、统计学处理等一系列的思维劳动,而写成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文章。

撰写论文提高专业技术知识水平。

培养科研创作能力。

培养科研协作能力。

提高科研综合、整理能力。

能扩大视野。

注意收集、阅读别人的文章。

养成文献检索和运用字典习惯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学术性、规范性、可读性、思维性和逻辑性医学论文种类:按写作目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按论文的资料来源:调查研究性论文、观察研究性论文、实验研究性论文、总结经验体会性的论文、整理资料性的论文。

按论文的学科性质分类: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临床医学论文:临床经验体会、临床总结报告、专题研究总结、新技术、新方法报道、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案讨论。

医学论文的结构论点:作者依据材料,经过分析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理性认识。

论据:从理论上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

客观事实、实验数据、理论性论据。

论证:组织和安排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综合归纳法、演绎推导法、比较分析法、驳论反证法。

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前置部分: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

正文: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后置部分:致谢、参考文献等。

标题:正确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特点突出、构紧凑、文字要简练。

标题三要素:1、研究对象。

2、处理办法。

3、达到的指标(目标)。

综述文献汇报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汇报我近期阅读的文献综述。

本次文献综述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以下是我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在医疗领域,AI的应用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工具,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优化治疗方案等。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与发展的文献进行综述。

二、文献综述1.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医疗诊断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TensorFlow、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识别、病理图像分析等领域。

文献[1]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识别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识别准确率,验证了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识别方面的优势。

2. 人工智能在医疗治疗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医疗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药物研发:文献[2]综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研发方法,包括虚拟筛选、分子对接、药物设计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2)个性化治疗方案:文献[3]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3)智能手术机器人:文献[4]综述了智能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微创手术、神经外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人工智能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医疗设备:文献[5]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设备,如智能血压计、血糖仪等,这些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实时监测和预警。

(2)智能医疗大数据分析:文献[6]综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挖掘海量医疗数据,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

(3)智能医疗服务平台:文献[7]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服务平台,如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这些平台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文献综述调研报告

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文献综述调研报告一、引言文献综述是对已经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查阅文献,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关键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本文将对一起特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调研,全面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二、文献综述1. 论文一该研究探讨了XX领域的研究问题,采用了XXX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XXX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XXX。

这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XXX,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论文二该研究主要关注于XXX,并通过对大规模数据集的研究,得出了XXX的结论。

研究还发现了XXX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释。

该研究的结果对XXX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论文三该研究对XXX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XXX。

该研究为XXX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研究思路。

4. 论文四该研究借助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XXX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XXX对YYY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释。

该研究的结果为XXX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5. 论文五该研究通过对XXX进行案例分析,深入地探讨了XXX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了XXX的局限性和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该研究为XXX的实际运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三、综述总结通过对以上论文的综述,可以看出在该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这些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对固定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XXX。

四、参考文献[1] 作者1. 文献1. 刊物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2] 作者2. 文献2. 刊物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3] 作者3. 文献3. 刊物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文献综述报告范文

文献综述报告范文;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任一阿蒂希县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原始数据,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献综述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技术经济班; ;设计(论文)题目:资本运营及研判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指导教师:200 年 4 月 21 日; ;目录;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境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独创性; ;4结论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可以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既定结构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科学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分销相关理论综合; ;1.2.1卵蛤属鳕科腔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建站世界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海外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本体论的背景情况,等等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科学研究概况; ;企业资本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纵观世界史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外贸企业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方式、忽视私人资本运营的瓶颈,独自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健康发展的两个轮子。

文献综述逻辑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综述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方法,在各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进行逻辑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范围及方法1. 范围:本文选取了近年来某一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包括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论文、专著等,共计50篇。

2. 方法:采用归纳、演绎、比较等逻辑方法,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总结。

三、文献综述逻辑总结1. 研究背景与现状(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某一研究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2)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总体来看,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实证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等。

2.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1)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2)理论框架:构建了某一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包括基本概念、核心观点、研究方法等。

3. 研究成果与不足(1)研究成果:在某一研究领域,学者们取得了以下成果:a. 深化了对基本概念的认识;b. 完善了理论体系;c. 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

(2)不足: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不足:a. 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概念界定模糊;b. 实证研究方法有待改进,部分研究缺乏严谨性;c. 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程度较低。

4. 发展趋势与展望(1)发展趋势:未来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理论体系的完善、实证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成果的推广。

(2)展望:随着研究的深入,某一研究领域将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四、结论本文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进行逻辑总结,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现状、方法、成果、不足和发展趋势。

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然而,由于篇幅限制,本文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某一领域的发展动态,为我国学术研究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酸铁锂材料研究进展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显突出,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是能否开发出价廉、安全、环境友好的二次电池。

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二次电池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各项技术指标,如加速性能、爬坡性能、续行里程、最高时速等。

锂离子电池由于兼具高比能量及高比功率等特点,被公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电动车动力电池。

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正极材料是决定其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以及价格成本的关键因素。

在各种储锂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LiFePO4)由于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原材料来源广泛、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脱颖而出,自JohnB. Goodenough教授[1]首次发现其可逆嵌锂-脱锂特性以来就一直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开发的热点。

随着各种改善其倍率性能研究的深入,该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已经达到实用水平,被公认为是大容量动力和储能电池的首选材料。

磷酸铁锂结构LiFePO4在自然界中是以磷酸锂铁矿的形式存在的,具有正交的橄榄石结构,如下图所示,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b。

其中铁原子和锂原子分别占据八面体的4c 和4a位置,磷原子占据四面体的4c位置,氧原子六方紧密堆积排列,轻微形变。

八面体结构的FeO6在晶体的bc面上相互连接,在b轴方向上八面体结构的LiO6相互连接成链状结构。

一个FeO6八面体分别与一个P04四面体和两个LiO6八面体共边,同时一个P04四面体还和两个LiO6八面体。

由于没有连续的FeO6共边八面体网络,其电子电导率低;另外,由于八面体之间的PO4四面体限制了晶格体积的变化,使得Li+的脱嵌运动受到影响,造成LiFeP04材料极低锂离子扩散速率(10-11) [2]。

材料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锂离子从FeO6层面间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入负极,电子则经外电路到达负极,铁从Fe2+变成Fe3+,发生氧化反应。

放电时与上述过程相反,发生还原反应。

LiFePO4完全脱锂后的产物为FePO4,一般认为在实际充放电过程中FePO4/LiFePO4处于两相共存状态[3]。

FePO4与LiFePO4的空间结构如下图所示[4],二者结构相似,且体积接近,LiFePO4脱锂后体积仅减小6.81%,密度增大2.59%。

由于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变化很小,避免了由于结构变化过大甚至结构崩塌造成的容量衰减。

同时,嵌脱过程中较小的体积变化还可以有效缓解碳负极在充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减小应力。

结构上的这些特点使得LiFePO4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磷酸铁锂的主要应用问题LiFePO4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实际比容量可以接近甚至达到理论值,在0.05mA/cm2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可逆容量为100~110mAh/g,充放电曲线非常平坦且循环性能优异。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LiFePO4存在着一些应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倍率充放电性能差,即随充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容量快速衰减。

导致LiFePO4倍率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是Li+和电子在其中的传导速率低,这与其晶体结构有关。

从晶体结构看,在锂离子所在的a-c平面中,包含有PO43-四面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Li+的移动空间,使得室温下Li+在其中的迁移速率很小。

研究表明[5-9],Li+只能沿(010)方向的一维通道传播,通道之间有高能垒阻隔,不能交叉传导,实验表明LiFePO4室温下的扩散系数为1.8×10-14cm2/s,FePO4为2.2×10-16cm2/s,远低于LiCoO2的5×10-9cm2/s。

虽然扩散能垒的具体数值会随着材料组成以及温度等条件变化而变化,但是Li+沿一维通道传导的特性不变,这与LiFePO4宏观上的各向异性的特点是一致的。

影响LiFePO4倍率性能的另一个因素是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在LiFePO4的晶体结构中,FeO6八面体共顶点,被PO43-四面体分隔,无法形成像共边结构中的那种连续的FeO6网络结构,因而材料的电子传导性极差。

纯的LiFePO4在室温下的电子电导仅10-9S/cm[10]。

由于合成LiFePO4时一般采用草酸盐、醋酸盐等含碳原材料,所以产物中会含有少量的碳,使得材料的实际电导率在10-5-10-6S/cm[11];另外,在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中,Li+脱嵌过程中产生的混合价阳离子(Co4+/Co3+、Ni4+/Ni3+等)过渡态对层间导电有着很大贡献[12-13],而对于常规的LiFePO4,一般认为Li+脱出后迅速形成FePO4而不能形成对导电有利的Fe3+/Fe2+过渡态,所以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电子电导都比较差。

另外,LiFePO4的振实密度较低、低温性能不够理想,这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磷酸铁锂的实际应用。

磷酸铁锂研究进展表面包覆碳包覆是提高磷酸铁锂材料比容量、倍率及循环性能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Armand等人[14]最先采用碳包覆的方法改善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基本达到了LiFeP04理论容量。

碳包覆磷酸铁锂碳源多采用有机碳化物作为碳源,利用这些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得到包覆所需的碳,还有采用无机碳源如碳黑等。

但是含碳有机物热解为碳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无氧环境下的降解过程,在温度比较低时(<1 000℃)热解出来的碳大多是无定形的,这种无定形的碳会造成LiFeP04的加工性能变差,比容量降低,振实密度减小等负面影响。

温度升高能提高碳的石墨化程度,但是LiFeP04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等恶性反应,当温度超过850℃时LiFeP04就会分解成磷铁化合物而失去电化学活性。

因此在LiFeP04允许的温度范围内提高碳的石墨化程度也成为现在LiFeP04研究的一大方向,Doeff等[15]应用硝酸铁为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LiFeP04表面包覆碳的石墨化程度。

除了碳包覆增强材料的导电性外,另一类导电高分子如PPy和聚乙烯(PANI)加入到LiFePO4/C颗粒中是一种既便宜又能提高材料倍率性能的好方法。

Huang等人[16-17] PPy/LiFePO4/C和PANI/LiFePO4/C电极材料。

该材料显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低倍率下(O.1C)基本达到了理论容量,而即使在20C下放电比容量(120mAh/g)也能达到理论容量的70%。

另外LiFePO4在高温下易和电解液发生恶性反应造成铁的溶解和负极的“铁沉积”现象[18],这时电解液会分解成路易斯酸PF5,易与电解液中的痕量水生成HF6[19],而HF又会进一步与LiFeP04反应,加剧了LiFeP04的溶解[20],从而导致容量的损失和衰减速度加快[18],Gui-Ming Song等人在制备好的LiFeP04上面包覆了一层AlF3,有效地将LiFeP04活性物质和电解液隔开,避免了高温下的“铁沉积”现象,该材料显示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在室温下100个循环后仍能保持原容量的92%。

值得一提的是,Ceder等[21]通过控制化学计量比制备了具有快Li+导体(Li3PO4、Fe2P、Li4P2O7)表面相的LiFePO4,该材料拥有极其优异的倍率性能:可以在10~20s内完成放电,2C电流密度下可以放电166mAh/g,50C(72s)电流密度下可以放电136mAh/g,400C(9s)电流密度下,仍可放电60mAh/g。

若以该材料制备电池,其功率密度可以达到25kW/L(400C),与超级电容器相当甚至更高,而其能量密度则比超级电容器高1~2个数量级。

Ceder等认为,电解质和LiFePO4正极之间的Li+交换可以在LiFePO4颗粒表面的任意处进行,而Li+在LiFePO4体相内的传输则是按一维通道(010方向)进行的,所以从晶体表面到(010)面的扩散速率至关重要;而该材料表面形成的无定形的Li+良导体层相弥补了LiFePO4材料各向异性的不足,提高了从晶体表面到010面的Li+传输。

然而对Ceder等报道的果,Goodenough等提出了强烈的质疑[22]。

掺杂改性对LiFePO4进行表面改性和利用导电剂进行表面包覆都只是在外部改变了材料的导电性或粒径,从而增加LiFeP04颗粒之间的紧密性和导电性,但是这种方法对晶体内部的导电性和离子传导性帮助不大。

掺杂改性能够在晶体内部制造出缺陷从而在本质上改变LiFeP04的导电性和镡离子在晶格内部的传导率,进而提高LiFeP04的电化学性能。

Chiang等[23]宣称通过掺杂少量高价阳离子(Nb5+,Ti4+,W6+)可以将LiFeP04的电子电导率提高8个数量级达到10-2S/cm。

这种纳米尺寸的LiFePO4在低倍率(O.1C)下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50 mAh/g,在10C下材料的比容量为80 mAh/g,Chiang应用半导体学观点解释了性能改善的原因。

在此后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研究不同离子掺杂对LiFeP04电化学性能和晶体结构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种掺杂离子: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

金属阳离子主要为Yt、A1、Ce、Co、Cr、Cu、Mg、Ru、Ti、V、Zn等。

然而对于这种因掺杂引起的电子导电性提高的原因,还没有定论。

争论主要集中在高价阳离子是否能进入LiFeP04晶格,以及导电性的提高是不是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表面导电相的形成。

Ravet[24]等人认为掺杂并不能进入到LiFeP04晶格中,其性能提高是由于产生少量的传导碳杂质引起的。

Herle等[25]发现Li x Zr0.01Fe04(x=0.87-0.99)复合材料导电性的提高确实是由于产生了贯穿纳米相的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碳化物。

这些金属磷化物或金属碳化物具有非常高的电子电导率,因此可以提高LiFeP04的电化学性能。

Delacourt[26]发现Nb并不能掺杂到LiFeP04晶格中去。

Saiful Islam[27]研究了Li+迁移对本征缺陷和掺杂的依赖,他们研究了从+2价到+5价阳离子掺杂引起的能量变化规律,结果认为高价态阳离子的引入使得LiFeP04能来升高而变得不稳定,LiFePO4不能承受阳离子进入Li位或者Fe位,掺杂也不能产生Fe2+/Fe3+的混合价态,掺杂不能改善LiFePO4的电子电导率。

相反,掺杂金属占据n位还可能导致Li+一维通道的阻塞。

现阶段除了传统的阳离子掺杂,还有用阴离子掺杂如:C1_[28]和F-[29],Liao[29]认为F可以掺杂到LiFePO4晶格中而形成LiFe(PO4)1-x F3x,这种材料显示出了非常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0 C下放电比容量在110mAh/g以上。

磷酸铁锂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风险国内目前普遍选择磷酸铁锂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将其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