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合集下载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 主讲:刘广乐
华南定义、形成、发展 趋势和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熟悉信息化 战争的特征。 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有助于增强 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
目录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信息化战争初始阶段
时间:20世纪末至今 最具代表性的是: 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北约野蛮袭击 我驻南使馆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信息化战争初始阶段特点
• 科索沃战争特点
一是在C4ISR系统运用方面,实现了全球网络 化、信息化、一体化,具备了跨军兵种、跨 地域无缝连接和实时指挥控制能力; 二是首次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计算机病毒、 石墨炸弹等信息化武器装备; 三是首次大批量使用了“JDAM”等精确制导弹 药。
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包括:
信息战装备 信息化弹药
信息化作战平台 指挥自动化系统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信息战 《军语》对信息战的定义为:敌对 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主要 是通过争夺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 生产、传递、处理等的主动权,破 坏敌方信息传输,为遏制或打赢战 争创造有利的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的军事技术形态出现又一轮“时代差”。 历史上西方列强以洋枪洋炮对亚非拉国家 大刀长矛的军事技术优势,正在转变为发 达国家以信息化军事对发展中国家的机械 化半机械化军事的新的军事技术优势。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人类战争经过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几个阶段之后,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要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对信息化战争的研究。

不仅要从理论上把信息、信息化、信息作战、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搞清楚,从战争形态上把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的区别搞清楚,正确认识和把握信息化战争的一般特点,而且要从整体上把握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正确认识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作战力量、作战原则、作战指挥、基本战法和作战保障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搞清楚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和未来作战提出的要求。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随着人类的发展,信息化战争悄然登上了战争舞台。

一、从冷兵器战争到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是战争的形式与状态,是指由主战兵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战争诸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

其中,主战兵器决定着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不尽相同的战争形态。

主战兵器是战争形态最显著和最重要的标志。

按照战争形态的定义,人类战争可分为四种形态,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一)冷兵器战争冷兵器(金属化)战争,主要指农业时代(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4世纪),以青铜、钢铁等金属装备为主战兵器的战争。

冷兵器杀伤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人的体能,体能是冷兵器时代能量释放的基本形态。

在冷兵器时代,军队数量多,士兵的身体素质好、纪律严明就成了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二)热兵器战争热兵器(火药化)战争,主要是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时期(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以各种火药武器装备为主战兵器,集团火力攻防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争。

热兵器时代是一种热能释放的形态,热能是一种化学能。

讲究的是人与热兵器的最佳结合。

我军所经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在讲到装备时,用的最多的是‚小米加步枪‛,也就是说,我军当时的装备,主要还是热兵器。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动员重心适当前移。动员重心就是指动员 对象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动员项,就信息 化战争而言,主要是指武装力量动员、信 息领域的动员等。
5.3.5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主要指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含预备 役部队)。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的武装力量建设要实行精干 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思想,从全局上论述 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地位。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 由于信息化战争是综合国力的对抗,后备力量在我国国家 军事安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增强,国家安全 的内涵泛化,后备力量的使命得到空前扩展,军民之间的 壁垒被进一步打破,后备力量向更深层次的军民兼容发展 ,知识与信息上升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后备力量的质量 建设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战争的精确化和高效性 ,促使后备力量体制编制要向“小型、复合、多元”方向 发展,与常备军之间要能实现“无缝隙链接”。
5.1.2 信息化作战及其基本特征
1. 信息化作战的基本概念
所谓信息化作战,是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出现而派 生出来的相应概念,专指信息化战争的战场对抗 形式。其含义是:高度依赖信息、信息系统、信 息化武器装备的敌对双方,围绕信息流程,在陆 、海、空、天、电磁、网络、认知等全维战场上 开展的,以夺取和建立信息优势为核心的一体化 军事行动对抗。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 决策系统对其他各相关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将信 息优势转化为时空优势、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 从而产生和释放更大的作战效能。
2. 信息化作战的基本特征 技术支撑,信息主导 结构严密,体系对抗 时空扩展,全维作战 全程控制,精确打击 人机融合,高效指挥 一体保障,强力支持
5.1.3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制信息权争夺战 指挥中枢瘫痪战 战争结构破坏战 心理系统瓦解战 战争潜力削弱战

第五章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五章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典型的是美军先后发起的科索 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启用了更 多的信息战武器装备,为美军夺取 战场制信息权创造了绝对的优势。
4、信息化战争的出现 信息化战争
信息获取方面,KH-12光学成像卫星、 “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 “伊诺克斯2” 商用遥感卫星,组成空间成像侦察系统,综合 利用可见光、红外与微波成像能力,可对伊保 持几乎每两小时一次的严密监视。“大酒瓶” 电子侦察卫星可对伊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帮 助寻找萨达姆等伊拉克高层领导人的藏身之处 和伊军重要的指挥控制中心,为空袭提供打击 目标。“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在“联 合战术地面站”等地面系统的配合下,为美军 提供完备的战场态势感知和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化战争
还能使之与6个独立国家不断变换的民航线路 非常精确地协调起来。此外,还集中了3500 多架各型飞机、250余艘各型舰船、3500多 辆坦克,对伊拉克实施了空、海、陆一体化 多方位打击和封锁。开创了“爱国者”导弹 成功拦截“飞毛腿”导弹的先例。
信息化战争
(三)信息化战争的演变与发展
4、信息化战争的出现
争)中,由于以色列掌握了“萨姆-6” 导弹的全部秘密,采用电子干扰机、 无人机诱饵成功地欺骗、干扰了叙利 亚防空阵地上的雷达,仅用6分钟,就 将其部署在贝卡谷地的造价达10亿美 元的19个“萨姆-6”导弹阵地全部摧 毁。
信息化战争
(三)信息化战争的演变与发展
3、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成熟阶段
其标志是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 进行的海湾战争
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 二、信息化战争特点 三、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战争形态的演变
以农业技术为基础 火药、冶炼和蒸汽 技术为基础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一个子集。

尽管如此,信息化战争的概念一提出,立即引起世界军事高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

因为“1”和“0”为代表的数字化传输技术拥有无与伦比的高速性、精确性、保密性,非数字化的高技术装备一旦配备了数字化控制与通联手段,作战效能就会成倍增长,因此信息化战争才被作为人类战争的全新战争形态受到全球军事理论界的共同重视。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军队的海湾战争,以及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军队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中,以信息战为主导,展开的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雏形已经步入战争历史的殿堂。

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特别是美国为争夺未来战争的制高点,迎接信息化战争,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美军于1998年就制定了《联合信息战条令》,目前正在着手制定信息化战争战略,建立战场C4ISR系统,进行信息作战演习。

这些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实践,推动了美军信息化战争理论的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美军走在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前面。

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动因,把握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明确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提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为适应战争形态新的发展变化,中央军委确立了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军队建设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是以夺取决定性军事优势为目的,以实施信息管理和使用为中心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具体内容包括:夺取信息优势、反信息获取、利用信息优势摧毁、破坏、瘫痪敌信息基础设施等。

——美国国防大学校长塞尔姜中将何谓信息化战争?目前,中外学者对此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大学军事理论第5章

大学军事理论第5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2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6.信息资源争夺贯穿信息战争的始终
在信息社会,信息范畴本身已经超越了传统知识的层面, 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涉及各种系统的控制和良好运 行。信息资源成为信息战争争夺的重点,一旦成功破坏和窃取 对方的核心信息将迅速改变战争的格局。
现代信息作战在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交融发展的同时,改 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将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及心理战作为 主要的行动方式。在这样的战争方式中,将信息的获取和运用 直接转为现实的作战能力,
5.1信息化战争概述
(2)以高技术材料为支持的全面战争。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时代催生的大量高技 术材料的开发与运用构成了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层面。其涉 及能源、生物、航天、海洋等多个领域,同时,信息智能 化的倾向,使得战争的领域更呈现出全方位、多层面的特 征。
5.1信息化战争概述
5.1.2 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必然性及动因
5.2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7.多种力量集成化的作战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所催生的大量新式武器,甚至出现的新的 兵种,已使军队的作战单元出现了集成化的倾向。协同各种 军事和兵种,形成新的战斗力,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之一。
农业时代的战争,战争消耗巨大,发动战争往往乃国之重 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核武器的大量出现,使得战 争的破坏力极大地增强,传统战争方式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 出现而再无赢家可言。
5.1信息化战争概述
5.1.3
信息化战争产生的阶段
农业时代是冷兵器战争阶段,战争的技术主要依 赖自然经济的技术基础,作战理论主要是方阵作战和 线式作战理论。工业时代是机械时代,战争的手段主 要依赖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机器工业,作战理论包括 大规模机械化纵深和闪击作战理论。信息时代,战争 手段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作战提出了 精确化、网络化、一体化的作战要求。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DOC)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DOC)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基础,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争夺制信息权为基本目标,以获信息优势为先决条件的一体化战争。

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二是必须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的作战力量;三是主要作战工具是信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四是信息起主导作用;五是战争在多维空间展开。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的产生和形成钱学森指出:“从人类历史的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战争是徒手战,然后有了冶炼技术,才出现了冷兵器战争,继之,是由于火药的发明,才出现热兵器战争。

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内燃机的制造和其他机械兵器的制造于是战争又演化为机械化战争。

到了本世纪50年代,更因核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远程核武器。

远程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再加上现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形成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战争形态: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从中可以看到,战争形态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使当时的战争形态发生态,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了相应的变化,一共经历了四个战争形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因此,信息化占战争的形成过程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相关的。

实际上,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也是逐渐从信息技术、信息战的认识走过来的。

20世纪"年代起,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发发展方向的新一代高科技技术群诞生,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各种成为现实。

时代的变革是―场深刻的革命。

社会学家预言:信息技术将像蒸汽机、电气化―样,使世界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

军事家预言:信息时代必将引起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信息技术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以信息对抗为目标的作战行动—信息战便逐渐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从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前,大多数局部战争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战行动如越南战争中的美军大规模空袭中的电子干扰,叙以战争中,以色列运用情报战、电子战、C3l系统对抗和精确制导弹药击落叙利亚80架飞机和摧毁了叙利亚19个导弹阵地,而以军只损失1架飞机。

第五章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分析

第五章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分析

信息化战争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二、信息化战争特点三、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信息化战争示意图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海湾战争(点击播放)沙漠风暴视屏海湾战争标志高技术战争进入成熟阶段科索沃战争美国战略轰炸机美国9·11事件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发动了以推翻伊拉克政权为目的的伊拉克战争。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主要战斗结束。

美军出动坦克攻击巴格达市外一座桥梁1、为军队实现了全球性的、实时和近实时的、全天候和昼夜连续的侦察、监视、预警、进攻评估及环境监测,从而提供了整个作战区域的一幅生动、多维的图像,以便观察整个战区、评估敌友力量及薄弱点和选择攻击目标。

2、提供瞬时、安全的作战管理、指挥和通信3、能提供全球三维坐标系统4、可以连续、实时、全天候、昼夜、精确的导航、定位、定时及掌握速度数据,使武器投掷精度达到接近零的圆概率误差,实现C4I系统到攻击力量的一体化。

5、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夺取和掌握制信息权,而对敌方C4I系统进行压制和破坏,使之瘫痪,失去制信息权。

工业社会过去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半自动防空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精确制导武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军事信息系统全面发展作战武器系统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开始形成信息战的理论与实践数字化部队开始发展2000 未来农业社会信息社会冷兵器时代 体能军队热兵器时代 技能军队信息武器时代 智能军队高技术局部战争局部战争信息化战争(三)信息化战争的演变与发展3、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成熟阶段其标志是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进行的海湾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信息是战争化战争的主导因素
(三)信息是战争成败的主导因素 信息时代战场上各类传感器可随时掌握作
战装备的温度、能量和速度。例如,俄罗斯苏35战斗机,机身共有1500多个传感器,这些传 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完成许多环节的自动 化操作,因而被誉为准智能化飞机。因此可以 说,信息对战争影响的关键是准确获得战场信 息并把信息及时用于决策和控制;所谓信息主 导,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主导战争。
(三)大学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后备力量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最生动、最具有活力 的群体。首先,大学生有履行兵役义务的责 任。我国《兵役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 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 本法的规定服兵役。”其次,大学生普遍具 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他们当中不 乏早有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志向;大学生 参军能使其更早地了解部队,受到系统的国 防教育,建设现代化军队。这对于大学生乃 至全民国防意识影响深远。
二、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主体类型
(一)信息化战争的形态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基础上的本质
跃升,其战争形态必然发生变化。对信息化战 争形态有两种描述:一种是,信息化战争是人 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运用信 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就是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技术条件对胜负发生 关键性作用的战争;另一种是,信息化战争是 指以信息为主导,以高质量的机械化装备为平 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信息化理论和战 法进行的战争。
大学生军事训练教程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目录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1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
2
第三节 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高素质人才
3
教学目标 (1)熟悉信息化战争。 (2)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 (3)了解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1)掌握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知识。 (2)了解信息、信息作战、信息化战争的内在联系。 (3)理解信息化战争的形态和本质。 (4)明确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战争的关系。 (5)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六种基本作战样式。
(二)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所谓军事人才,就是指适应军队信息化建 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 的高素质军人。那么,信息化军事人才究竟应 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作为信息化军事人才,一 方面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科 学文化素质、过硬的军事专业素质、扎实的开 拓创新素质、强健的身体心理素质,同时还应 具备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体现信息化军事人才 本质特点的信息素质。
一是过渡说。 二是包含说。 三是并列说。 四是同物异名说。 比较这四种观点,“过渡说”更符合战争 发展的客观实际。
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每一种战争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作战 样式。与以往战争形态一样,信息化战 争也必然有其特定的基本作战样式,这 些基本作战样式有:信息作战、情报作 战、电子作战、网络空间作战、精确作 战和心理作战。
一、信息是战争化战争的主导因素
(二)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导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IT)
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的一门综合性 很强的技术。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 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 技术、软件技术等。
思考题
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本质是什 么? 2 信息化战争有几种基本作战样式? 3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是什么? 4 精确作战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5 打赢信息化战争为什么需要高素质人才?
第三,信息化战争仍然是流血的政治,仍然是政治 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战争的成败仍然取决于战争诸要 素的综合对抗。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把握信息化战争本质时,还应 当强调以下几点的主体类型
(三)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战争的关系 对高技术战争与信息化战争的关系,一般有以 下四种观点:
第三节 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高素质 人才
(一)信息化战争呼唤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二)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后备力量
(一)信息化战争呼唤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 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是人。没有高素质的人 才,一切都是空话。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 峻挑战,我军要完成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 息化战争的历史任务,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信 息化军事人才,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们 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军事人 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摆在突出 位置。 1 本保证 2 因素 3 瓶颈
二、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主体类型
(二)信息化战争的本质 认识信息化战争的本质,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化作战体系及其运用是信息化战争的核 心,其鲜明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信息资源为核 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为支撑,以信息 化作战理论为指导。
第二,信息化战争的先导性和主导性目标是争夺信 息优势,信息化战争的最终目标,仍然是通过多种手段 迫使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意志。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信息是战争化战争的主导因素 二、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战争的主体类型 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一、信息是战争化战争的主导因素
(一)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 源
信息、物质、能量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 的三大基本要素,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具 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信息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首要条件。 (2)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 思维领域。 (3)在信息时代,信息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主导性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