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中包含了许多常识性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常识专题:

1. 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

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考试范围主要包括经史子集等经典以及诗词歌赋等文艺作品。考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官场,例如通过家庭出身、战功、推荐等。

2.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因时代和地区而异,但总体来说,考试主要包括诗文写作、经义和策问等。在诗文写作方面,考生需要创作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在经义和策问方面,考生需要回答有关经典和社会问题的问题。

3. 科举制度的优缺点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公正和高效的官员选拔制度之一,它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官员的质量和廉洁,同时也可以激发考生的进取心和才华。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竞争激烈、考试严格、考生负担重等。

4.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深刻地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层的流动性加强,为寒门士子提供了机会,同时也

推动了文化、文学和教育的发展。

5.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明朝达到了巅峰。在明朝,科举制度不仅涵盖了官员的选拔,还涉及到了学校教育和文学创作等方面。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衰落,考试内容也越来越简略。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篇一」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即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 代并一直延续到清朝废除为止。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它是培养和选拔政府官员 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科举考试,政府可以筛选出具备才学和品德的人才。其次,科举制度也是一种社会阶层的流动机制。无论出身贵贱、贫富,只 要通过了科举考试,一个平民子弟完全可以成为官僚。这种机会平等的制 度使得社会上流动性增强,进一步搅动了社会的血液循环。最后,科举制 度还具有巩固统治的作用。通过科举制度,统治者可以限制官员中贵族的 势力,稳定统治。 科举考试的合格标准相对较高,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乡试、会试和殿试。首先,所有考生需要参加乡试。乡试是在每个省级行 政区的州县举行的,由省级官员担任主考官。乡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如文化程度、文笔、修养等。合格的考生进入下一轮会试。会试是在 国家级的城市进行的,由朝廷派出考官担任主考官。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 政治洞察力和文学才华。而通过会试的考生进入最后一轮殿试。殿试是在 皇帝居住的皇宫进行的,这是最严格的一轮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智慧、忠诚和口才。通过殿试的考生,就能获得乡试、会试和殿试三者的高 度肯定,成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实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变革。首先,科举 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繁荣。为了应对考试,无论是为了个人的地位 和名望,还是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利益,都需要大量的背诵和学习。这使得 中国的文学水平出现了长期的发展和进步。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的

科举制度基本常识(最新篇)

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我精心: 制度大全户籍科举合伙人存款保险公司管理员工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食堂管理 绩效工资宿舍管理企业会计安全生产管理人民代表大会食品安全管理中小学教师职称 科举制度基本知识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指自唐宋时期开始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历了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 的演变和发展,影响深远。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当时的隋文帝杨坚创设了进士科,并设立了进士及第,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然而,当时的科举 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到唐朝开启了科举制度的全盛时期。 唐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定下了科举的基本模式。科举考试分 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在县级考场进行的,考试内 容包括经义、史书、文词和算术等科目。通过乡试的考生进入会试, 会试由地方和官僚负责组织,考试内容为经义理论、诗文和政治讨论等。最后,通过会试的考生进入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题较难,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才华和政治智慧。 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宋代的科举考试更加 重视文学才华,科目也更加繁琐,如诗赋、词章、经义、史地、数算等。科举考试在宋代极具竞争,对社会上层人士的地位和声望产生了 重大影响。 然而,明代的科举制度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考试内容相对定式化,官员世袭现象严重,使得科举制度逐渐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二、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古代社会中普通人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而脱离出身地位的束缚,实现社会流动。通过科举考试,个人能够凭借才华和努力获得官职地位的提升,这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提供了动力。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文人的兴盛。科举考试重视文学才华,使得文学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科举制度激发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热情,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传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丰碑。 另外,科举制度也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教育。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学生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经典文化知识,这促使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并推动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科举选拔官员的标准主要侧重文学才华,经济能力和实际能力等其他素质被忽视,导致官员队伍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科举制度长期推崇经典文化,对新的思想和知识体系的接纳存在一定的阻碍。 三、科举制度的终结与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学术思潮的变迁,科举制度在清朝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清朝改革了科举制度,试图消除科举考试中的一些弊端,但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科举相关文化常识

科举相关文化常识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 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 魏文帝时,陈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明朝: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篇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篇 汉代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1、察举制 汉代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明经、有道等。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茂才科;由皇帝不定期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或诏举,如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有道等科。 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汉文帝十五年(前165),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参加对策,并根据等第授予官职,特科察举的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2、征辟制 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往往是由于被征聘者在社会上颇负声望,或是出于大臣的推荐。 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再向朝廷推荐,汉时也称辟召或辟除。 皇帝下诏征聘或官府辟召,被征辟者可以应聘,也可托词不就。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 3、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前134)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 秀才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孝廉举至中央后,经选拔才能被任命为地方或中央的有关官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132),规定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孝廉科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从西汉到东汉初,察举的实施比较严格,保证了王朝对行政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孝廉一科是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但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严重的察举不实。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最后废除于清朝。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让有能力的人进入官府从事政府工作。下面将对科举制度进行常识整理。 第一段: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乡试、府试、会试三级考试制度,并将考试分为文、武两科。这个制度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皇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到了宋朝,科举制度成为了国家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逐渐完善了考试内容和程序。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考试范围扩大到农业、工艺、商业等领域。 第二段:科举考试的流程 科举考试的流程包括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乡试是最初的选拔环节,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音韵和诗词。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进入府试,府试的内容更加复杂,包括经史、子部等知识。通过府试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会试,会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环节,内容包括经义、史学、文学等。会试合格者可以成为进士,成为朝廷官员。 第三段: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追求学问和知识的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此外,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重视对经典的记忆和背诵,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总结: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通过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选拔人才。这个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局限性,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1. 科举历史 “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科举制度无疑是一部重要的篇章。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选拔文武人才的一种手段,更是对中国古代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隋朝时,官员选拔主要依靠 家族世袭和举荐制度,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而随着唐朝的兴起,多 元化的社会需要更公正、更科学的选拔机制。唐代贞观年间,创设了“进士科”和“明经科”,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最出色的表现是在宋代和明代。宋代的科举制度经历了改革,包括诗词、文章等多个科目,考核内容更加全面。明朝时,科举 制度更是步入了顶峰之时。明代设置了三级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覆盖了全国各地的考生,并将考试内容扩展到了典籍、经义、诗词等 多个方面。 二、科举制度的目的与作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目的是 选拔人才,为朝廷培养合格的官员。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到各个 领域具备才华和能力的人才,保证了政府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还提供了普及教育的机会。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一技之长和学识,就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也为中 国古代的教育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推动了全民素质的提升。 科举制度还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科举考试,文人士大夫 们在阅历、思想和艺术上的交流与较量,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文化的繁 荣和独特性的形成。科举制度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文人才子,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与局限 科举制度的影响深远,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政治、教育和文化 方面的巨大变革。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具 备才华的官员,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科举制 度也为中华民族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储备,为中国古代政治稳定提供了 重要的保障。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科举制度采取了文化方 面的选拔方式,对于那些擅长实践技能的人才而言,考试形式并不公平。其次,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级官员的评分,容易受到裙 带关系和人情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公正的情况发生。再次,科举制度 偏重于文化教育,对于发展社会经济、农业和商业的人才选拔相对不足。 总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选拔人才、 普及教育和推动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虽然存在 一些不足和局限,但其积极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对于了解中国古代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实用版4篇】 目录(篇1)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正文(篇1)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方式。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如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贤良文学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能,茂才则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才艺。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使得文学成为士人必修的科目。其次,科举制度对文学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影响,使得文学创作更加注重功名利禄,从而影响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最后,科举制度选拔出了许多文学人才,如唐代的王之涣、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重要手段,它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对维护封建统治、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考试舞弊、选拔不公等问题。 目录(篇2)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正文(篇2)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方式。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

一张表搞定科举文化常识!错过悔一生!

一张表搞定科举文化常识!错过悔一生!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 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1 1、古代要进入府,州,县学习,必须要通过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乡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称为秀才。考试第一名叫案首。 2、乡试在明清两代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应多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会发布正副榜揭晓名次,称为桂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正是参加了乡试。京报连登黄甲:科举时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 3、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称为会试。因为在春季举行,故又称为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考后揭晓名次的布告,成为杏榜。 4、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考核,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统称进士,考试后会发布金榜,假如考不中,则称落第。 5、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2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

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人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平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并非学位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突破训练:科举制度(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突破训练:科举制度 (附答案解析) 1.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制度概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南北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 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B.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C.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D.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答案解析】A(创始于隋朝)。 2.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前选拔官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B. 军功爵制在原则上排斥血缘宗法关系,所有参战的将吏、士卒,只要立有军功,都在赏功酬劳之列。战国时的军功爵制则为庶民入仕提供了方便条件。 C.汉代采用的是孝廉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D.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答案解析】C(汉代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 3.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B.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C.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D.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学习三年后可授官职。 【答案解析】D(一甲即授官职)。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之科举制度 (1)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之科举制度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2.明清时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称为“大比”。乡试是科举考试的开端,所以称为大比。乡试之年称为大比之年。(√) [拓展]“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举考试。 3.“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拓展]在唐代“举人”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 4.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拓展]“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5.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拓展]“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养,“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门技艺,“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 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7.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拓展]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8.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拓展]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9.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