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7汉魏晋诗三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诗海拾贝饮酒(其四)陶渊明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赏析】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诗的前六句极言孤鸟的失意,鸟既失群,自然恓惶不安,加之在暮色苍茫中独自飞翔,令人倍感凄凉。

“因值孤生松”以下陡然折回,敛归息荫,自然有无限乐趣,更何况在举世无繁荣之木的情况下,得一挺拔劲直、浓荫铺地之青松作为栖息之地,自为理想的乐土,故欲托身于此,千载不离。

这首诗可以说是陶渊明对他本人下决心归隐的一种解释:在“失群”亦即脱离了官僚阶层以后,必须找一个“托身”之所来安身立命,他很荣幸地找到了,于是下决心在这里坚持下去,千载而不相违。

◎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曹操名言1.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机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4.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陶渊明名言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作者卡片姓名曹操生卒年155~220朝代东汉字号称谓字孟德籍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相关资料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等姓名陶渊明生卒年365~427朝代东晋字号称谓字元亮,一名潜籍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相关资料著名田园诗人。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7汉魏晋诗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7汉魏晋诗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1
强进取的思想感情,语言质朴,形象鲜明,具有激昂慷慨的悲壮风格。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8
二、基础积累 1.通假字
(1)何时可掇(
停止 (2)“厌”通“餍”,满足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9
2.一词多义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何桀纣之猖披兮 (1)何 何不改乎此度 何意致不厚
去日苦多 (2)去 一去三十年 相去复几许


乌鹊南飞 (3)南 开荒南野际

距离 (3)向南 南边
10
答案:(1)疑问代词,什么 副词,多么 疑问副词,为什么 疑问副词, 哪里,怎么 (2)逝去 离开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
神。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 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4
(3)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 末年,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 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 劳累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谥号靖节。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7
3.备用知识 建安文学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创
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安诗 人”。曹操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用乐府旧题写诗,留下了二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7汉魏晋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7汉魏晋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表达自己的忧思,因而作者借酒浇愁。

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并没有因人生苦短而消沉。

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

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

2.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了《诗经》《管子》《史记》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慕。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粤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满分:56分)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迢迢.(tiáo) 皎皎.(jiǎo) 纤纤.(qiān)机杼.(zhù)B.子衿.(jīn) 呦呦.(yōu) 脉脉.(mò) 札札.(zhá)C.阡陌.(mò)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D.鼓瑟.(sè) 譬.如(bì) 泣涕.(tì) 羁.鸟(jī)解析:A项,“纤”读“xiān”;C项,“哺”读“bǔ”;D项,“譬”读“pì”。

答案:B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远远的)纤纤擢.素手(举起,摆动)B.札札弄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终日不成章.(整幅的布帛)C.对酒当.歌(应当)但.为君故(但是)D.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守拙..归园田(安守本分)解析:C项,但:只。

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B.乌鹊南.飞C.鼓.瑟吹笙D.脉脉不得语.解析:B项,名词用作状语,其余三项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B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情景交融的一项是(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解析:D项,直接叙述抒情。

答案:D5.名句默写。

(8分)(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3)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4)误落尘网中,。

,池鱼思故渊。

答案:(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4)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二、类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8分)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2018年粤教版语文必修1 第4单元 17 汉魏晋诗三首

2018年粤教版语文必修1 第4单元 17 汉魏晋诗三首
2)当当 . 不久当还归 ( .
返自然 复得 . 此妇 ( (3)得幸复得 . 相得益彰 ( .
( ) )

【答案】 (2)副词,应当 动词,配合
(1)动词,适合、迎合 动词,承担
动词,出嫁
动词,依照
副词,刚才 动词,得到
副词,一定、必定
(3)动词,能够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对酒当歌 . (2)鼓 琴吹笙 . (3)乌鹊南 飞 . (4)去日苦 多 . (5)暧暧远 人村 . ( ( ( ( ( ) ) ) ) )
【答案】
(1) 名词作动词
唱歌
(2) 名词作动词
弹奏
(3) 名词作状语
向南 (4)形容词作动词 苦于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所谓完善的人,就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和牺牲精神,誓为全人类的幸福 而努力奋斗的人。 ——塞德兹
在这个世界上想有所成就的话,我们需要的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我一 向主张做人要宽宏大量,通情达理。 ——辛克莱· 刘易斯
[知识· 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迢迢 ( . 慷慨 ( . 鼓瑟 ( . 吐哺 ( . 樊 笼( . ) 皎皎 ( . ) 子衿 ( . ) 吹笙 ( . ) 羁 鸟( . ) ) ) ) ) 机杼 ( . 呦呦 ( . 三匝 ( . 暧暧 ( . ) ) ) )
(5)形容词作动词 远离
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人生几何 .. 古义: 今义:研究空间图形的一门学科。 (2)明明 如月 .. 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定。
【答案】 (1)多少。 (2)光明、明亮。
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何枝可依? 译文: (2)何以解忧? 译文: (3)开荒南野际。 译文: (4)狗吠深巷中。 译文: ( ) ( ) ( ) (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17江魏晋诗三首检测(含解析)粤教版必修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17江魏晋诗三首检测(含解析)粤教版必修

17 汉魏晋诗三首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杨自芳心是什么?是理想、追求、抱负、胸襟、视野和境界。

有一等胸襟者,才能成就一等大业;有大境界者,才能建立丰功伟业。

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常常缺少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胸襟、视野和境界。

心像针眼一样小的人,做起事来,常常挑三拣四、拈轻怕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他们整日忙忙碌碌,最终却碌碌无为;心像大海一样宽广的人,尽管有时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从来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知识缺乏,可以去汲取、去丰富;能力低下,可以去训练、去强化。

唯有扩大胸襟、拓宽视野、升华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不断地学习、自省、淬火、修炼和砥砺。

做人、做事有了境界,就会成为仁者、智者。

既仁又智,当天下无敌。

当心变大时,我们就多了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副耳朵。

眼望不到的景物,心可以感受到;手够不着的东西,心可以触摸到;耳听不见的声音,心可以聆听到。

用心做事,可以明辨是非、洞察秋毫;用心做事,可以匠心独运、巧生于内;用心做事,可以八面来风、生定慧根。

世上千事万事,唯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做好、做精做妙。

我们很难成为伟人,但可以拥有伟人一样的胸襟。

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用大境界的心态去做平凡的小事。

不要把心放在手掌上、眼皮下,要把心放在高山之巅、大海之上。

置心于山巅,就会“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饱览无数精彩迷人的风景;置心于大海,就会“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勇立潮头,尽显英雄本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美字体赏美文在通往大学的路上学习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台灯前的孤独的。

不管你的起点如何,最终到达终点的人一定是勤奋且有目标的人。

学习是通往自我理想的铺路石,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披荆斩棘,乘长风破万里浪,到达梦想的彼岸。

粤教版-语文粤教必修1第4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 训练-落实提升

粤教版-语文粤教必修1第4单元17汉魏晋诗三首 训练-落实提升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离居:分离 B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中:内心 C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沉吟:犹豫思索,低声自语 D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墟里:村落 【解析】 C 项,“沉吟”应为“对贤才的思念与倾慕”。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其黄而.陨 B.⎩⎨⎧忧伤以.终老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C.⎩⎨⎧何.以解忧何.乃太区区 D.⎩⎨⎧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靡室靡家,狁之故. 【解析】 A 项,上句表转折,下句表承接;B 项,上句表修饰,下句表承接;C 项,上句疑问代词,什么,下句疑问副词,怎么;D 项,均为名词,缘故。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D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解析】 D 项,“自然”,这里指园田,又指天然本性;今指大自然。

【答案】 D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7题。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下列对《归园田居》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解析】D项里的“社会制度”说法不正确,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答案】 D5.下列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田,实际是十三年。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后训练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后训练 粤教版必修1

17 汉魏晋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擢.素手(zhuó)机杼.(zhù)皎.皎(jiǎo)B.譬.如(pì)子衿.(jīn)呦.呦(āo)C.吹笙.(shēnɡ)契.阔(qiè)吐哺.(bǔ)D.守拙.(zhuō)暧.暧(ǎi)桑树颠.(diān)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纤纤擢.素手(举起,摆动)相去复几许..(多远)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羁.鸟恋旧林(束缚)B.人生几何..(多少)何时可掇.(通“辍”,停止)方.宅十余亩(方形的)榆柳荫.后檐(遮蔽)C.终日不成章.(整幅的布帛)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少无适.俗韵(迎合)久在樊笼..里(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D.慨当以.慷(音节助词,无实义)枉用相存.(问候、探望)天下归心..(人心归服)但.为君故(只)3.下列对诗句中的叠词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叠词“迢迢”只是描写牵牛星,写出了牵牛星的遥远,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皎皎”只是描写织女星,写织女星的明亮、灿烂。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生情。

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写水之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情景交融。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依依”写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

4.对《归园田居》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对误入“尘网”的懊悔之情。

B.诗的五、六句概括了对旧林、故渊的恋和思。

C.七至十八句撷取隐居田园的典型情境,通过对比突出自然风光之美。

D.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后恬然自得的心情。

5.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汉魏晋诗三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迢.迢(tiáo)皎.皎(jiǎo) 纤.纤(qiān) 机杼.(zhù)B.子衿.(jīn) 呦.呦(yōu) 脉.脉(mò) 札.札(zhá)C.阡陌.(mò)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D.鼓瑟.(sè) 譬.如(bì) 泣涕.(tì) 羁.鸟(jī)解析:B A项,“纤”应读xiān;C项,“哺”应读bǔ;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蕴藉学籍别出新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脏款姿式卷帙浩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影牒宣泄陈词乱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D.告罄震撼销声匿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解析:A A项,“别出新裁”应为“别出心裁”;B项,“脏款”应为“赃款”,“姿式”应为“姿势”;C项,“影牒”应为“影碟”,“陈词乱调”应为“陈词滥调”;D项,无错字。

3.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泣涕零.如雨(落下) 盈盈一水间.(间隔)B.悠悠..我心(情思连绵)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C.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榆柳荫.后檐(树阴)D.羁.鸟恋旧林(被束缚) 桃李罗.堂前(排列)解析:C C项,“荫”是遮蔽的意思。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解析:D A项,并且/将近;B项,应当/把守;C项,适应/出嫁;D项,“旧”。

5.对下列诗句的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对偶、互文)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借代)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偶、比喻)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借代)解析:D D项,应是“借喻”。

6.对《迢迢牵牛星》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写牵牛星和织女星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

B.接下来的四句想象织女是位美丽而勤劳的姑娘,然而她却内心充满痛苦,泪落如雨,终日写不成思夫的华美诗章。

C.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不远,但这一水之隔却使他们只能相视而不能面诉。

D.这首诗借天上牵牛、织女两星不得团聚的神话,抒写人间夫妇的分离之苦,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B B项,“章”解释错。

“章”原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

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7.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南朝梁代萧统把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编在一起,收入其《文选》中,题为《古诗十九首》。

《文选》也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文总集。

B.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其诗均为古题乐府,气韵沉雄,古直悲凉。

C.陶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D.田园诗歌以歌颂田园生活为主,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解析:C C项,“山水田园诗”应为“田园诗”。

一般人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曹操《龟虽寿》,回答8~11题。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犹有竟.时竟:(2)老骥伏枥.枥:(3)烈士..暮年烈士:(4)养怡..之福养怡:解析:解释重点词语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使句子意思前后通畅。

答案:(1)终了。

(2)马槽。

(3)怀有雄心壮志的人士。

(4)保养身心健康。

9.翻译下列诗句。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译文:(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译文:(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4)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译文:解析:准确理解句子中的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式。

答案:(1)神龟的寿命虽然很长,但还是有终了的时候。

(2)良马虽然老了,但日行千里的壮志仍在。

(3)有雄心有抱负的人虽然老了,但他的远大志向仍在。

(4)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然受天的支配。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比喻的基本作用就是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抽象变具体。

答案:比喻。

生动地表明诗人年龄虽老,但仍有日行千里的壮志。

11.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解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要靠对诗歌的整体把握,重点抓住作者抒情议论的词句概括总结。

答案:诗歌说明人的寿命固然有限,但颐养得当,也可延年。

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和人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能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精神。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任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作简要评析。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找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诗句,然后选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是如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紧扣内容分析出其达到的艺术效果即可。

答案:第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的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景对于“人境”是极少的例外,诗中用一“而”字作了坚定的转折。

第三、四句议论:第三句自设宾主,引出“心远地自偏”的回答,高度凝练地概括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第五句到第八句,细致描绘了采菊的过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

收尾两句抒发感情:“此中”指采菊所见,又代指隐居生活。

“真意”和“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13.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更好。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的,不论用“见”,还是用“望”,只要紧扣“悠然”,分析出此字表现了诗人淡泊、超脱的情感即可。

答案:“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6题。

古诗十九首(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的写作层次。

解析:可以根据主人公的动作来划分。

答案: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写月夜而起空闺之愁;五、六句揣测夫不归之因,表明望夫归来之意;后四句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

15.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解析: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

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意。

答案: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美好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

16.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解析: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主要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

答案:即景生情。

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

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

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要由诗歌的描述对象分析其内容和感情。

诗人描述的是去农田耕作的情形,其中的快乐溢于言表。

答案: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8.“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解析:要剖析这句诗歌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所展现的诗人的状态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答案: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语言运用19.仿照下面的例子,请你以陶渊明和曹操以及他们的作品为素材,另写一段话。

如果说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畔的依依杨柳。

解析:仿写句子注意句式一致性,内容以陶渊明和曹操以及他们的作品为素材,句子前后通畅。

答案:(示例)如果说陶渊明是那遍绕篱边、散发着幽香的菊花,那么“志在千里”的曹操则是那包容日月星辰的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内)解析:解答此题应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写出人物的思想境界与个性追求。

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着淡彩。

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表现出古朴、悠然、毫无做作之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