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管理政策走向及质量标准建立原则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医疗药品)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药品)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食药监安[2006]120号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人员和职责第三章厂房和设施第四章设备第五章物料第六章卫生第七章验证第八章文件第九章生产管理第十章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第十一章销售第十二章自检和改进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旨在确定药用辅料(以下简称辅料)生产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基本范围和要点,以确保辅料具备应有的质量和安全性,并符合使用要求。

第三条辅料生产的质量管理要求随工艺步骤的后移逐步提高,企业应根据辅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质,确定执行规范的起始步骤。

第二章机构、人员和职责第四条企业应设置与辅料生产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生产、物料、维修和工程等部门及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五条质量管理部门应独立于生产管理部门,有权批准或拒收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和成品;有权审查生产记录,以确保没有发生差错或对发生的差错已作了必要的查处;有权参与审查批准生产工艺、偏差和投诉调查、质量标准、规程与检验方法的变更等。

第六条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本规范的执行,定期向企业负责人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客户要求以及相关法规的变化情况等。

企业负责人应定期评审质量体系以确保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企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辅料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从事辅料生产的各级人员应具有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受教育程度并经过培训考核,以满足辅料生产的需要。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并执行培训规程。

培训应包括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岗位操作规程、卫生知识及本规范等内容。

应由具备适当资质的人员进行足够频次的培训,以确保员工熟悉本规范的要求。

培训应有相应的记录。

第三章厂房和设施第九条企业应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辅料的生产造成污染。

第十条应根据辅料的用途和特点确定对生产厂房和设施的洁净控制要求。

药用辅料管理制度

药用辅料管理制度

药用辅料管理制度一、前言药用辅料是指在药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不是作为活性成分,但对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起到重要作用的各种物质。

药用辅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对药用辅料的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就药用辅料的管理制度作一论述。

二、药用辅料的分类根据药用辅料的性质和用途,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 基础辅料:如溶剂、填充剂、稳定剂、粘合剂等2. 助剂:如调味剂、着色剂、调节剂等3. 改性剂:如增溶剂、脱溶剂、增粘剂等4. 杂质:如水、灰分、灰分等5. 原辅料:如原料药以上各种药用辅料对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其管理举足轻重。

三、药用辅料的管理原则1. 合理选用:选择适宜的药用辅料,并根据药品的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合理配比和合理使用。

2. 严格把关:对采购的药用辅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防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药用辅料受到污染或变质。

4. 跟踪监控:对使用的药用辅料进行跟踪监控,确保其质量稳定。

5. 质量控制:对药用辅料的质量进行全程控制,确保生产出的药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四、药用辅料的管理程序1. 采购管理:负责人要根据生产需要和质量要求,提前规划并按计划采购相关药用辅料。

在采购时要关注辅料的质量认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文件,并建立相应的供应商码表。

对于供应商要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性和信誉度。

2. 入库管理:在药用辅料到货后,应对其实物和手续进行验收,确保与合格证明文件一致,并进行符合要求的入库登记,包括货号、数量、质量标准等信息。

3. 使用管理:按照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合理使用药用辅料,并记录相关的使用信息,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用途等。

4. 质量监控:对使用的药用辅料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辅料要及时处理或退货。

5. 库存管理:对药用辅料的库存进行定期盘点,确保库存量符合生产需要,并且对过期或失效的药用辅料要及时处理或报废。

药用辅料监管法规、质量标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药用辅料监管法规、质量标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药用辅料监管法规、质量标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根据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药用辅料就是在药品生产以及处方调配的过程中使用的赋形剂以及附加剂,也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之一。

辅料在药剂中的含量比较高且种类比较多,质量会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我国药物质量不断提高、国外辅料的应用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我国用药辅料的品种与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不过与欧美国家相比一定的差距,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以及监管法规。

因此本文则针对我国药用辅料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药用辅料;监管法规;质量标准;发展现状;应对措施药用辅料的管理及研究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在《中国药典》的基础上构建了药用辅料功能性相关指标,这些都对促进企业的发展、药用辅料生产产业化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试剂与医药流通的环境下,药用辅料管理在生产与应用之间,因此掌握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以及监管法规至关重要,药用辅料作为中国药典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内容,按照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药品标准作为质量标准,同时《中国药典》也是重要的药用辅料应用标准。

药用辅料不仅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药用辅料标准对规范药用辅料的生产、选择以及监督有重要意义。

1对药用辅料标准体系的研究根据药典通则0251《药用辅料》中对于药品制剂研发和上市后变更研究,选择药用辅料需要根据制剂质量为基础,将满足制剂质量为基本目标,加强对药用辅料开展可行性和适用性的研究。

对于药用辅料适用性的研究,就需要考虑到药用辅料的来源、制剂工艺、制备特点、给药途径、应用人群以及应用剂量等因素[1]。

药用辅料的标准体系中包括品种正文、引用范例、通用技术要求三位一体的结构,三者之间必须做好衔接,相辅相成,各自明确好职责。

同时,要确定《中国药典》中药用辅料标准的定位、权威性、首选性等特点。

药用辅料的管理及研究有利于挖掘药用辅料的质量属性,随着产品技术的更新而完善,药用辅料的标准体系也朝着更加严谨的标准要求进行发展。

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当前,我国药用辅料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药用辅料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中国制药工业的发展速度;国内药用辅料的品种、质量、标准等均落后于国际水平;国内药用辅料产业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法规,整体水平与跨国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而关联审批政策的实施,将对药用辅料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将拉开,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行业规范将成为趋势。

为更好的推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落实药品质量安全责任,促进中国药物制剂的快速发展,第六届PhExFEST中国药物制剂节暨2018中国制药科学家大会将于6月9~12日在重庆举行。

会议前夕,本报特别采访了多家药用辅料企业、制药企业、医药大数据平台等负责人,谈谈他们对目前我国药用辅料行业现状的看法。

施拥骏PHEXCOM国际药物制剂网和PHEXMALL国际药用辅料商城CEO,中国药用辅料发展联盟(CPEC)秘书长。

从事药用辅料行业近20年,曾在全球知名药用辅料企业工作了10多年,是该企业在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名员工,负责中国市场的销售和技术支持。

目前该企业已在中国投资建有二家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其中一家是合资企业。

2010年辞职创业,为制药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搭建了线上线下沟通的平台;为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PHEXCOM 泛科医药PHEXCOM 泛科医药成立于2010 年3月,是制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之一,专注于药用原辅料搜寻采购,质量审计,注册登记,推广培训等服务。

其核心运作团队由制剂技术专家,质量认证专家和药用辅料专家等共同组成。

PHEXCOM 的运作理念:倡导药物制剂技术应用与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为制药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流,采购供应和专业咨询服务。

建政府企业沟通平台对于关联审评的实施,施拥骏认为最主要的是可以更好的节约资源,免去对一些疗效低、作用不大药品的审评,转而鼓励创新,把审评的资源释放了,有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来审评更好的新药(如抗肿瘤药),最终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能用上效果更好的药品。

药用辅料的要求

药用辅料的要求

药用辅料的要求药用辅料的要求导语:药用辅料是指在药品制造过程中添加的成分,它们在药品质量、稳定性和疗效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药用辅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用辅料的要求,包括质量标准、纯度要求、稳定性、可用性以及安全性。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药用辅料的重要性和要求。

一、质量标准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是确保药品制造过程中辅料质量的重要依据。

质量标准包括外观、理化性质、纯度、溶解度、残留溶剂、金属杂质和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外观标准通常要求辅料无明显的颜色差异、异物和变质现象。

理化性质的要求包括辅料的稳定性、溶解度、吸湿性、粒径等方面。

纯度是辅料质量的核心要求,特别是对于生物制品中使用的辅料,其纯度要求更高。

二、纯度要求药用辅料的纯度要求非常严格。

辅料必须达到高纯度才能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纯度测试通常包括有机杂质、无机杂质、重金属和放射性杂质等方面。

有机杂质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残留、催化剂残留、杂质杂质、不纯度和杂质等。

无机杂质通常是指无机元素、无机盐和无机酸等。

重金属和放射性杂质是辅料中非常严重的污染源,在药用辅料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

三、稳定性药用辅料的稳定性对于保障药品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稳定性通常包括热稳定性、光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和湿热稳定性等方面。

辅料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药品发生质量变化、降解或失活,因此,稳定性测试是药用辅料质量评估的重要环节。

四、可用性药用辅料不仅要满足质量标准和纯度要求,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可用性包括辅料的可溶性、易混溶性、流动性、稳定性和可制备性等方面。

辅料的可用性直接影响药品的制备工艺和成品质量,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药用辅料时,可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五、安全性药用辅料的安全性是制药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要求。

安全性包括对人体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致畸性和生殖毒性等方面的评估。

药用辅料必须经过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和临床试验,确保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药用辅料的管理与申请技术要求

药用辅料的管理与申请技术要求

4)稳定性研究 · 所谓稳定性是指辅料在储存、运输过程中
保持其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学性质的能力, 是辅料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
· 目的和意义:考虑辅料在温度、湿度、光 照等影响因素的影响下随时变化的规律, 为辅料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和 有效期的确定提供依据。

稳定性研究的内容
· 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 · 稳定性研究的考察项目 · 全面体现辅料在保存期间质量变化的指
, 407)。收载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从200到
8000 的45种规格,聚山梨酯20,60,80。

辅料申报现状
制剂研发和生产需要更多更好性能优异的辅料。
进口辅料的申报量在逐年提高,申请进口的辅料无 论在种类、用途和规格上均呈现明显的增幅

二、药用辅料的管理
1、国内对药用辅料的管理 《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明确要求“生产

2)结构确证 · 结构确证研究就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
所制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根据取得 的数据和结构信息推论或验证化合物的结 构。

· 意义:对于新辅料,结构确证的意义在于 证明终产物是什么;对于仿制的辅料,通 过结构确证证明仿制品与原研厂产品的一 致性。
· 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供 辅料结构确证的实验数据、图谱并对图谱 进行解析。

2、缺乏结构确证的试验资料 · 对于高分子聚合物,建议采用必要的方法,如IR,
NMR,分子筛色谱法等,结合制备工艺等信息对结 构进行确证。 · 对高分子聚合物和某些油状混合物,采用常规的方 法较难确证,除需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必要结构 确证外,还要求在合成过程中严格控制,并在质 量标准中对主要成分进行明确的限定。

药用辅料经营要求

药用辅料经营要求

药用辅料经营要求药用辅料是指用于制药过程中的辅助性材料,它们可以增加药品的稳定性、可溶性、吸收性以及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用辅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因此药用辅料的经营要求非常重要。

以下是药用辅料经营的一些要求。

1. 合规性要求:药用辅料的经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营者应该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同时,经营者应该对药用辅料的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药用辅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质量管理要求:药用辅料的质量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

经营者应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用辅料的质量符合药典要求和标准。

经营者应该与可靠的药用辅料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对药用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的采购、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等环节。

同时,经营者应该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质量评估,确保药用辅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3. 安全性要求:药用辅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经营者应该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药用辅料,对药用辅料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监测。

经营者应该确保药用辅料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避免对药用辅料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经营者应该加强对药用辅料的溯源管理,确保药用辅料的来源可追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药用辅料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报废和追溯等。

4. 信息公开要求:药用辅料的经营者应该对药用辅料的信息进行公开。

经营者应该在药用辅料的包装上标明药用辅料的名称、规格、质量标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同时,经营者应该提供药用辅料的产品说明书和质量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方便用户了解药用辅料的性能和质量。

5. 售后服务要求:药用辅料的经营者应该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经营者应该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意见,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经营者应该提供药用辅料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回答用户的疑问并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经营者应该建立用户反馈和质量问题处理的记录和档案,对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提升药用辅料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法规中 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

法规中 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

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在医药行业中,原料药是制造药品的基础成分,其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原料药的生产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和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

原辅料是用于制造原料药的物质,包括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等。

为了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法规中对原辅料的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

1. 国家药典的要求国家药典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法规标准,其中包含了对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

根据国家药典的规定,原辅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包括纯度、杂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国家药典还要求原辅料必须有可追溯的来源,并且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2. GMP要求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一种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法规。

根据GMP的要求,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管理。

原辅料必须符合GMP 的质量标准,并且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和文档,以便追溯和审核。

GMP还要求原辅料的供应商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并且必须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

3. 药品注册要求在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制造商必须提交包括原辅料的详细信息和相关质量文件。

药品监管部门将审核这些资料,并根据法规的要求评估原辅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如果原辅料不符合要求,药品的注册将被拒绝或延迟。

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在药品注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对原辅料的检验和控制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对原辅料的检验和控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制药厂必须建立严格的原辅料检验标准,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

只有通过检验的原辅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否则必须进行处理或淘汰。

制药厂还必须建立原辅料的追踪和反追溯系统,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查找和处理。

个人观点和理解:原辅料在原料药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辅料管理的政策走向及质量标准 的建立原则和技术要求
(药用辅料及包材室)
1
背景介绍 政策走向 质量标准制定原则 技术要求 已完成标准情况介绍
2
背景介绍:
药用辅料(Pharmaceutical Excipient)定义:
1,《药品管理法》规定辅料的定义为:辅料指生产药品和调配 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9
背景介绍:
国家药监局食药监注函[2006]84号文“关于下达2006年药用辅料标 准制(修)定工作计划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药典综发[2006]236号函“关于安排8种注射用辅料标准与复核工 作”的函。
药用乙醇(供注射用) 无水乙醇(供注射用) 聚乙二醇400(供注射用) 胆固醇(供注射用) 聚山梨酯80(供注射用) 卵磷脂(供注射用) 丙二醇(供注射用) 乳糖(供注射用) 经过一年的标准起草和复核工作,已经完成。
2, FDA定义为:制剂中除主药(API)以外的非活性成分。 3, IPEC (国际辅料协会)定义为:在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 性评价的除了活性成分或前体以外的其他物质,其功能如下:
1) 、在给药系统的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2)、保护、支持、加强药品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或病人 的依从性; 3)、 有助于药品的鉴别; 4)、 增强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者药品在储存或使用过 程中的其他特性。
6
药用辅料执行的标准情况统计
序号
标准名称
1
《中国药典》
2
《国家标准》
3
《部颁药品标准》
4
各省地方标准
5
《企业内控标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9
《中国化工行业标准》
10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
11
《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2000年版
7
背景介绍:药用辅料现状
由于对辅料的审批、要求不严格,有些中间体生产企 业在生产辅料时,尤其是生产小品种时,为尽快获得 市场回报,在生产批件上作假,或者根本没有药用辅 料生产批号,而制剂企业在逐利的前提下购买这些辅 料,给群众用药安全造成隐患。工业辅料与药用辅料 之间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差7%~8%——这就是有些企 业倾向于选用工业辅料的原因所在(无针对性规定, 不检、不查)。 “齐二药” 事件的发生就是受这个大 气候所影响而发生的。
10
背景介绍:
1. 2007年7月19日~20日国家局注册司召集中检 所、药典会、专家及有关省市药检所负责人召 开了药用辅料标准工作会议。
2. 会议讨论了药用辅料管理的基本政策。 3. 讨论制定了药用辅料标准的基本原则。 4. 解决了药用辅料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5. 审定了已经完成的8个注射用药用辅料标准。 6. 部署了第二批45种注射用药用辅料标准的起草
8
背景介绍:
1. 2006年6月29日~30日国家局注册司召集中检 所、药典会及有关省市药检所召开了药用辅料 标准研讨会。
2. 会议决定加强药用辅料管理,解决当前药用辅 料突出问题,提高药用辅料标准。
3. 会议讨论并审定“药用辅料标准工作指导原则 ”
4. 讨论了药用辅料标准起草工作中存在问题。 5. 落实了104种药用辅料标准的起草工作。 6. 遴选了61种常用注射用辅料。
工作。
11
政策走向:
药用辅料管理基本要求:
➢《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和辅料必须 符合药用要求” ➢药用辅料在质量上与原料药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完全相同的管理方式
12
政策走向:
管理方式: 分类管理:(注册管理、标准管理、备案管理/准入制管理
/辅料手册)(注射用辅料GMP管理的可能性)
3
背景介绍:药用辅料功能:
由于制剂配方中辅料占大部分,因而药用辅料对药品 制剂的安全性和疗效有直接影响。
品质优良的辅料不但可以增强主 药的稳定性,延长药 品的有效期,调控主药在体内外的释放速度,还可以 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等。
对于制剂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药工业中占 有重要地位。
连续和大批量生产
有些厂家(如化工厂)不熟悉制药文化
5
背景介绍:药用辅料现状
1, 在我国使用的辅料品种已达到543种(不完全统计)。
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辅料品种为72个,已有部颁或局版标准的 辅料为16个,地方标准的辅料共9个(不含预混辅料)。 3, 在USP29-NF24中,收载辅料品种432个。 4, 随着辅料在给药系统中释放药物及影响药物吸收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同 时越来越多的事实也驳斥了“辅料为惰性成分或者为非活性成分”的看法 。为了符合这种发展趋势,由欧洲药典和其他欧洲工业论坛倡导:辅料和活 性成分一样被认为是“起始材料”。例如欧洲药典的“适用性证明”对辅 料和活性成分等同看待,而没有将他们进行区别。 (如:卵磷脂,从乳化剂到 保肝作用的开发成新药) 5,在质量控制上,PhEur(BP)对原,辅料的基本要求相同的(Substances for Pharmaceutical Use)。
4
背景介绍:药用辅料现状
我国原料药与辅料的现状比较
原料药 只能在药厂生产
体积小,价值高 很系统的管理规定 特定的适应症和人群 必须按照GMP生产 批生产 在制药领域有很多专家
辅料 各类工厂如化工厂、食品添加剂、药厂 等均可生产 体积大,价值低 较少的管理规定,自愿原则
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其它行业 按ISO质量管理系统生产
12
《中国化工医药产品大全》
13
《食品添加剂手册》
14
《现代中药炮制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5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
16
《广东中药志》
17
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汇编
18
药剂辅料大全
19
《英国药典》(BP)
20
《美国药典》(USP)
21
《日本药局方》(JP)
22
《欧洲药典》(EP)
23
《中药的炮制》
24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分步管理:(先行原则:标准先行、高危品种先行、注射用
辅料先行、已经使用未有标准先行) (时间表:明年上半年发布《药用辅料管理/注册
管理办法》;GMP管理;抽检制度;)
分级管理:(国家局/注册、新;省局分级管理/已有标准)
13
辅料标准制定原则:
1,原则一:药用辅料与原料药在制定质量标准时的项目和限度要求应该基 本相同,不能重原料轻辅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