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及成体细胞
干细胞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干细胞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干细胞,是指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多个不同种类细胞的一类细胞。
由于其种种优秀特性,如诱导分化能力,自我更新等, 使得干细胞在许多医学领域如组织再生、疾病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干细胞按来源划分可以分为两类: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可以自我更新并分化出所有人体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由缺陷细胞引起的疾病;而成体干细胞则来自成年人身体内部已分化的组织,它们的分化能力较弱,只能分化成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比如造血干细胞。
目前,干细胞研究领域在全球发展迅速。
干细胞研究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两大方向。
在基础研究方面,干细胞被用于探究许多医学领域的秘密,例如生殖发育、疾病发生机制、组织发生和分化调控等。
这方面的研究不仅促进了我们对人类生物学的深入理解,也推进了医学的发展。
干细胞在临床应用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干细胞应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往往探究其诱导分化能力,即将其转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以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利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帕金森病和心脏病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此外,干细胞的应用还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例如将成人干细胞应用于形成神经、肌肉和器官的修复和替代。
尽管干细胞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该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胚胎干细胞的使用备受争议。
可分化为所有细胞类型的人类胚胎干细胞通常来自不正常的胚胎或不再使用的胚胎,这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争议。
其次,使用干细胞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尽管已经进行了许多临床试验,然而,许多试验仍处于初步阶段,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确定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干细胞研究需要更多的投资。
虽然干细胞研究在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投资者可能因为其长期的、高成本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而未必愿意投入。
总之,干细胞研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对人体健康和医学进步都有深远影响。
我们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和研究的进步,干细胞将成为各种疾病治疗、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中的重要工具。
干细胞流程及注意事项说明

干细胞流程及注意事项说明干细胞流程及注意事项说明引言: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的特殊细胞。
它们在医学和生物科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干细胞疗法被视为未来医学的重要突破,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损伤。
然而,干细胞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干细胞的流程,并提供相关注意事项的说明。
一、干细胞获取流程1. 采集来源干细胞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得,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
每种来源有其特定的流程和技术要求。
2. 胚胎干细胞的获取胚胎干细胞主要来自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在获得胚胎干细胞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获得捐赠的胚胎,并经过捐赠者的知情同意和伦理审查。
- 将胚胎培养到适当的发育阶段。
- 从发育早期的胚胎中分离出内胚层细胞,并将其培养为干细胞系。
3. 成体干细胞的获取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成人体内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
获取成体干细胞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通过医疗手段或手术采集组织,如骨髓或脂肪组织。
- 分离组织中的干细胞,并培养其扩增为足够量。
4.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获取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重新编程成体细胞而获得的多能干细胞。
获取诱导多能干细胞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获得捐赠者的细胞样本,如皮肤细胞。
- 将细胞样本重新编程,使其转变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二、干细胞应用流程1. 干细胞培养和扩增在应用干细胞前,需要将其培养和扩增到足够数量。
这一过程涉及到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的优化和细胞生长的监测。
2. 干细胞分化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
控制干细胞的分化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合适的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的添加。
- 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养分和氧气浓度。
- 分化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3. 干细胞移植当干细胞已经分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后,可以将其移植到患者体内进行治疗。
移植过程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医学团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
干细胞的基础知识

干细胞的基础知识干细胞的基础知识干细胞的概念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
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在胚胎的发生发育中,单个受精卵可以分裂发育为多细胞的组织或器官。
在成年动物中,正常的生理代谢或病理损伤也会引起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再生。
胚胎的分化形成和成年组织的再生是干细胞进一步分化的结果。
胚胎干细胞是全能的,具有分化为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而成年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一般认为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然而,这个观点目前受到了挑战。
最新的研究表明,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同样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或组织的潜能,这为干细胞的应用开创了更广泛的空间。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Self-renewing),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
干细胞按照生存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1.1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
早在1970年Martin Evans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
而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
进一步说,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
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
研究和利用ES细胞是当前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ES细胞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畸胎瘤干细胞(EC细胞)的发现开始了ES细胞的生物学研究历程。
目前许多研究工作都是以小鼠ES细胞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如:德美医学小组在去年成功的向试验鼠体内移植了由ES细胞培养出的神经胶质细胞。
干细胞研究进展与应用研究报告

干细胞研究进展与应用研究报告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能性的细胞,具备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医学领域的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在医学应用中的潜力进行综述。
1. 干细胞的来源干细胞可以从多个来源获取,目前主要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ESCs)和成体干细胞(ASCs)两类。
1.1 胚胎干细胞(ESCs)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中获得的多能性细胞。
它们具有广泛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身体上任何部位的细胞类型。
然而,胚胎干细胞的获取涉及到胚胎捐赠和相关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
1.2 成体干细胞(ASCs)成体干细胞主要存在于成体组织和器官中,包括骨髓、脂肪组织和皮肤等。
它们的多能性较低,主要分化为特定器官或组织的细胞类型。
成体干细胞的获取相对容易,可通过组织抽取或分离获得,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2. 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2.1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s)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是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成体细胞重新转化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征的干细胞。
这项技术由日本科学家山中伦也于2006年首次提出,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医学应用潜力。
通过iPSCs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命运和疾病发生的机制,并开发出个性化医疗的治疗方法。
2.2 细胞再生研究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为细胞再生研究提供了基础。
通过刺激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科学家可以尝试修复受损组织或器官。
例如,心肌细胞再生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治疗心脏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2.3 疾病模型研究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可以应用于细胞治疗,还可以用于建立疾病模型。
科学家可以利用干细胞技术将患者的细胞重新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并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和药物研发。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指导。
3. 干细胞在医学应用中的潜力干细胞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治疗的前景及其局限

干细胞治疗的前景及其局限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医疗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可以利用干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力,替代病变或损伤的细胞,帮助恢复人体生理功能,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干细胞治疗的前景备受期待,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局限性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着干细胞治疗的前景和局限性展开探讨。
一、干细胞的类型和应用范围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和分化成各种类型细胞的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等。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的胚胎,能够分化成所有细胞类型,因此潜力非常大。
成体干细胞则存在于成年人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功能相对较弱。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则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使成体细胞重新获得干细胞活性的技术。
干细胞治疗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骨骼和软骨缺损、免疫系统疾病和肝脏疾病等等。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干细胞治疗的热点疾病之一。
通过注射干细胞,可促进血管生成、心肌再生以及缺血区域的修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干细胞治疗的优势和劣势干细胞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替代损伤或病变的细胞,帮助恢复生理功能。
其次,干细胞治疗是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因为来源于自身的干细胞更容易被人体识别和接受。
第三,干细胞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带来的创口感染和并发症等问题。
然而,干细胞治疗也存在着许多劣势和挑战。
首先,干细胞来源的问题,包括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成体干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以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稳定性问题等。
其次,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研究验证,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三,干细胞治疗的成本昂贵,且尚未被社会保障体系普及,限制了其被大众广泛使用的机会。
三、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医疗技术,未来的发展将充满希望。
首先,随着细胞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干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将会得到提高,并将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名词解释

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名词解释
胚胎干细胞是指从胚胎中提取的一种未分化的细胞。
胚胎在早期阶段,其细胞还未定型,能够发育为所有类型的细胞。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细胞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生物研究领域。
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已发育成熟的组织或器官中的未分化细胞。
成体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该组织或器官所属的不同类型细胞。
与胚胎干细胞不同的是,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相对较低,主要用于自我修复和再生组织的功能。
总的来说,胚胎干细胞具有更广泛的分化能力,可以发育为各种类型的细胞,而成体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相对较低,主要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
动物细胞工程—干细胞技术

• 全能性或多能性 • 种系传递性 • 体外遗传可操作性 • 无限扩增(自我更新)
干细胞技术
面临问题
扩增变 异
来源问题
(宗教、法律及文 化背景)
技术普 及
干细胞技术
成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 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 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 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动物生物技术
干细胞技术
第一章
干细胞技术
干细胞技术
干细胞定义及分类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 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
胚胎
干细胞
按来
分
源分 类
成体
干细胞
全能 干细胞
按分化 潜能分
多能 干细胞
单能 干细胞
干细胞技术
胚胎干细胞(ES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 简称ES、EK或ESC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 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或iPS) 技术是指通过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将终末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 干细胞。
优点分析
分离和培 养宿主细
胞
基因导入 宿主细胞
细胞种植 及重编程
出现及鉴 定ES样
克隆
• 没有伦理学的问题 • 不会有免疫排斥的
➢生物学特性 •多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迁移性 •可调控性 •广泛性
优点分析
• 相对容易获取 • 不存在组织相容性 • 致瘤风险很低,伦理学争议
较少 • 多向分化潜能
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比较研究要点

景。 根据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干细 胞又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 胞出现在胚胎发育的胚囊内层,高水平表达端粒 酶。因为获取胚胎干细胞、建
立胚胎干细胞系必须破坏胚囊,生命的定义目前 尚无统一的认识,体外培养产生的胚囊是否具有 生命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所以胚胎干细胞的分 离、研究乃至用于临床治疗是否符合伦
证实,人胚胎干细胞能诱导分化成为造血细胞, 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实验表明,来源于胚胎干细 胞的造血细胞在体内无法重建造血机制,因而限 制了临床应用。为了解决免疫排斥的问
题,研究人员探索将患者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 的健康供体卵细胞中,在体外克隆并随后发育分 化产生携带患者自己MHC的胚胎干细胞。这些胚 胎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移植后不会产
但这种分化的“效率”尚不理想。通过体外的扩 增培养能提高转化效率,但是体外的转化是否会 引起成体干细胞遗传变化还有待证实,而且这种 分化是否是成体干细胞多系分化的结果
尚无法肯定。即使是成体干细胞多系分化的结果, 我们也不明了是何种信号诱导了整个过程的发生。 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鼠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胚胎
开基础科学研讨大会,“组织细胞工程”有四大 主题,其中三个是围绕干细胞资源、细胞间相互 作用、细胞生长微环境展开的。2003年胚胎干细 胞和成体干细胞在美国医学生物研
究领域都将单独立项。由此看出,随着干细胞研 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目前一些疑难病症将可能 得到治愈。
醋酸钠 9.html
/zh/cas-6505-45-
生免疫排斥,因此可以用于患者病变组织及其功 能的重建,这就是治疗性克隆。但一些研究观察 到,胚胎干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具有极高的非整 倍体发生率,美国马萨诸塞州耶尼德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因治疗。即通过胚胎干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 矫正缺陷基因。 因干细胞能自我复制更新,是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 将治疗基因整合到干细胞,再将干细胞移植入人体中, 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而不担心像分化的细胞那样, 在细胞更新中可能丢失治疗基因的结果。
二、基础研究
1.利用干细胞研究解释先天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治 方法。 2.将发育生物学与干细胞生物学相关联,研究干细 胞生长与分化的遗传控制与环境条件等,便于在实验 室中进行干细胞的培养和分化。
成体干细胞的优点: (1)获取相对容易; (2)源于患者自身的成体干细胞在应用时不存在组织 性相容的问题,避免了移植排斥反应和使用免疫抑制 剂; (3)胚胎干细胞分化具有“非定位性”,目前,尚不 能控制胚胎干细胞在特定部位分化成相应的细胞,容 易导致畸胎瘤。理论上,成体干细胞致瘤风险低,所 受伦理学争议较少; (4)成体干细胞也具有类胚胎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2)来源于成体—— 成体组织来源的干细胞 ASC(Adult Stem Cell ) 是指那些分布在成体组织中尚未分化的、具有自我 更新、并负有构建和补充某种组织的各种类型细胞 潜能的干细胞,又称为组织特异性干细胞(Tissuespecific stem cell)。 它们主要用于维持细胞功能的稳定,具有修复和再 生能力,能够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能按一定的程 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 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如:神经干细胞,表皮干细 胞。
(3)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 来源于终末分化的体细胞,通过重编程,逆向转变 为多能的干细胞。
15
第二节 成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一、成体干细胞的来源
• 骨髓、血液、角膜、视网膜、脑、骨骼肌、牙 髓、肝脏、皮肤、胃肠道上皮、胰腺和脂肪 • 特点:多向分化、自我更新、可塑性
(1)流式细胞分选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对悬液中的单 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通过检测标记的荧光信号,实现高 速、逐一的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 原理:使悬浮在液体中分散的经荧光标记的细胞或微粒 逐个通过样品池,同时由荧光探测器捕获荧光信号并转 换成分别代表前向散射角、侧向散射角和不同荧光强度 的电脉冲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相应的点图,直方图 和加三维结构图像进行分析。
干细胞的分裂方式
干细胞有对称与不对称两种分裂方式。 • 不对称分裂的结果使两个子细胞一个成为早起祖 细胞;另一个保持干细胞的特征。 • 意义: ①使机体对干细胞的调控更灵活,以适应机体的生 理变化。 ②要求机体对干细胞分裂的调控更精确,以保持干 细胞数目恒定。
二、干细胞的分化特征
(一)按其分化潜能的大小,干细胞可分为三类: 一是全能干细胞,二是多能干细胞,三是单能干细 胞。 (1)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s) 指具有分化为组成生命个体所有类型细胞能力的 细胞。如:胚胎干细胞 (2)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 ) 指具有产生多种类型分化细胞的能力,但失去发 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的一类干细胞,即只能分化 成特定组织或器官等特定族群的细胞。如:骨髓 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干细胞的研究史
1996 年 7 月 5 日,苏格兰爱丁堡 市郊的罗斯林研究所应用细胞 核转移技术克隆了一头大个儿 羊羔,伊恩·威尔默特以著名 乡村歌手多利·帕顿的名字命 名这头羊。
2
细胞核转移技术
3
第一节 概 述
一、干细胞的定义
•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 多向分化潜能的未分化或低分化原始细胞群体,也 称为“万能细胞”。 • 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 细胞核多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不同干细胞有各异的蛋白质标志分子,可作为确定 干细胞位置、分离提纯干细胞的标志。
一、造血干细胞
•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指 髓、外周血、脐带血、胎儿造 血系统。
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的比较:
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人的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包括CD34+、CD38-、 Lin-、Thy-1+、Sca-1+、HLA-DR+、LFA-1+、 CD45RA-、CD71-等。人类造血干细胞还对5氟脲嘧啶和4-氢过氧环磷酰胺有抗性。 表面标志比较多,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CD34。 还可与激酶插入区域受体KDR(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er)配合鉴定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 细胞。 造血干细胞:CD34+KDR+ 造血祖细胞: CD34+KDR-
造血干细胞的分离纯化
根据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可通过免疫细胞化学、 流式细胞仪、分子杂交和PCR等多种细胞生物学和 分子生物学手段来检测造血干细胞。现大多仍然基于 对CD34+细胞的富集来筛选造血干细胞。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拒染和抗原标志物进行密度梯 度离心、流式细胞分选、免疫磁珠分离、平面黏附分 离等
(2)免疫磁珠分离
免疫磁珠法分离细胞是基于细胞表面抗原能与连接 有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相结合,在外加磁场中,通过 抗体与磁珠相连的细胞被吸附而滞留在磁场中,无 该种表面抗原的细胞由于不能与连接着磁珠的特异 性单抗结合而没有磁性,不在磁场中停留,从而使 细胞得以分离。
免疫磁珠法分为阳性分离法和阴性分离法: 阳性分离法-磁珠结合的细胞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的细胞 阴性分离法-磁珠结合不需要的细胞,游离于磁场的细 胞为所需细胞 一般而言,阴性分离法的磁珠用量比阳性分离法的大, 阳性分离法用行更多。
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
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MSC的应用
由于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可以相对容易地诱导出骨 细胞、软骨细胞,可在骨损伤、先天性骨畸形有 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分离方便、扩增迅速。可研究在分化过程中信号 转导系统、基因表达的差异等,为进一步阐明其 中的分化机理奠定基础.
•
第三节 干细胞的应用研究
一、移植研究—恢复器官功能
1.细胞治疗。 干细胞可恢复因重大疾病而损害的细胞,这是干细 胞潜在的最大优势。 由于丧失正常细胞功能的疾病都可以通过移植由胚 胎干细胞分化来的特异组织细胞来治疗。 因为成年人的心脏和胰岛几乎没有干细胞,无法靠 自身得到修复。可以用人体胚胎干细胞能直接分化 成相应细胞进行移植。
16
分离方法
(一)差速贴壁法
约24h后
全骨髓标本 脂肪、皮肤
培养
未黏附细胞:造血干细胞、 造血后代细胞 黏附细胞:即为MSC呈纺锤形
骨髓抽提物取1.073/ml密度界面上的细胞,贴壁生长的细胞中 95~98%为MSC。根据细胞表面抗原获得MSC。
35
(二)密度梯度离心法
利用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
三、癌症治疗
研究人员正试图设计多种方法,使特定细胞能击中 特定癌细胞,直接破坏或改变癌细胞。
二、干细胞的增殖特征
1.增值缓慢性 (1)利于干细胞对外界信号作出反应,以决定细胞的发 展方向—增殖或分化。 (2)减少基因突变的危险。增殖缓慢使干细胞有时间发 现并纠正处于增殖周期过程中的错误。 2.自稳定性 指干细胞可在个体生命过程中自我更新并维持其自身 数目恒定。 干细胞通过其特有的分裂方式维持自稳定性。
(3)单能干细胞(multipotent stem cell ) 也叫专能、偏能干细胞,指除了自我复制外,只能分 化为一种类型子代类型的一类细胞。如肌肉中的成肌 细胞等。
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单能干细胞
10
受精卵
胚胎(5-7天) 胚胎
胎组织
成人
11
(二)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 干细胞、其他诱导多能干细胞。 (1)来源于胚胎—— 胚胎干细胞ESC(Embryonic Stem Cell ) 指来源于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早起囊胚期内细胞团细 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具有体外无限复制和分化为 体内任何种类细胞的潜能。如:ES细胞、EG细胞、 EC细胞等。
MSC的主要分离手段 差速贴壁法
MSC在低血清培养基中具贴壁优势特性,
定期换液除去不贴壁细胞,可纯化及扩增MSC
密度梯度离心法
根据骨髓中各细胞成分比重的不同,分离单核细胞 进行贴壁培养
流式细胞仪法、免疫磁珠法
流式或磁珠分选后的细胞出现增殖缓慢,成本较高、
技术难度较大,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广泛应用
二、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 是指中胚层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多能型 干细胞的统称。 来源:个体发育中的骨髓腔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表面抗原有:SH2、 SH3、CD90、CD71、CD44等。
分化潜能
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间充质组织
造血干细胞的检测方法
确认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唯一标准仍然是多年来一直沿 用的长期体内重建造血能力(Long-term repopulation, LTR)检测。 绵羊子宫内胎羊移植系统。该系统是在胎羊免疫系统发育 前于子宫内将造血细胞移植给胚胎羊,在小羊出生后,通 过追踪其体内不同血细胞系的分布和比例来判断移植的造 血干细胞是否具有长期重建多系造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