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方案

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方案
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方案

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方案

一、规划背景

2011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

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文件明确指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变以单纯经济思维看待水利的视角,强调水

利建设的公益性质。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及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市关于城区范围内水系改造、水体整治的呼声日趋强烈;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

视,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并就该问题专题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认真讨论与研究。

2011年10月9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关于主城区内以南湖、芭蕉湖、东风湖、吉家湖、王家河及北港河为核心的“四湖两河”治理工程的设想,

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做活岳阳的水文章,发挥岳阳的水资源优势,彰显岳阳的水文化特色;要以十分紧迫的态度推进“四湖两河”的治

理,让人民群众满意。

2011年12月13日,市政府召开第65次常务会议专题审议《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会议指出: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要遵循“政

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努力、造福于民”的思路,以“水清、水活、水阔、水利”为治理目标,建设以水系为纽带、人水相依、岸绿景美、生态宜居的

主城区生态轴。

二、规划理念

1、生态修复

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控制污水排放、修复河流湿地,建设符合居民日常游憩需求的带状绿化空间。不仅仅从王家河建设的角度,更重要从南湖、芭蕉湖

“两湖连通”的角度构筑城市生态空间发展格局。

2、文脉传承

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使王家河成为文脉传承的载体,展现湘楚文化深刻内涵和风土人情。

3、服务民众

从当地大众游憩行为需求出发,设置满足其喜好的休闲游憩项目。

4、综合利用

采用灵活多变的运营模式,除了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外,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方案

作者:来源:岳阳网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6日责任编辑:钟燕霞

一、规划背景

2011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

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文件明确指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变以单纯经济思维看待水利的视角,强调水

利建设的公益性质。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及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市关于城区范围内水系改造、水体整治的呼声日趋强烈;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

视,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并就该问题专题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认真讨论与研究。

2011年10月9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关于主城区内以南湖、芭蕉湖、东风湖、吉家湖、王家河及北港河为核心的“四湖两河”治理工程的设想,

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做活岳阳的水文章,发挥岳阳的水资源优势,彰显岳阳的水文化特色;要以十分紧迫的态度推进“四湖两河”的治

理,让人民群众满意。

2011年12月13日,市政府召开第65次常务会议专题审议《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会议指出: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要遵循“政

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努力、造福于民”的思路,以“水清、水活、水阔、水利”为治理目标,建设以水系为纽带、人水相依、岸绿景美、生态宜居的

主城区生态轴。

二、规划理念

1、生态修复

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控制污水排放、修复河流湿地,建设符合居民日常游憩需求的带状绿化空间。不仅仅从王家河建设的角度,更重要从南湖、芭蕉湖

“两湖连通”的角度构筑城市生态空间发展格局。

2、文脉传承

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使王家河成为文脉传承的载体,展现湘楚文化深刻内涵和风土人情。

3、服务民众

从当地大众游憩行为需求出发,设置满足其喜好的休闲游憩项目。

4、综合利用

采用灵活多变的运营模式,除了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外,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方案简介

(一)整体规划方案

1、规划范围从南湖螺丝岛至芭蕉湖,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东西宽约500米。

2、规划目标串联城市南北的山水景观带、公共休闲廊道

和生态文化游线。3、连通方式:根据两湖水系自然形态特征,合理利用现有河道、低洼湿地、梯田水塘、丘岗山体等自然要素,以生态廊道的形式连通两

湖。4、规划布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分段安排不同功能区,打造特色休闲、商业和公共空间,规划形成“一带、五区”的布局结构。“一带”即

从螺丝岛至芭蕉湖长约11公里的绿化水体景观带,将南湖、珍珠山公园、架子山公园和芭蕉湖连成一体。“五区”即岳阳大道以南螺丝岛文化体验区;岳

阳大道至王家畈路市民康乐区;王家畈路至通海路架子山公园生态区;通海路至花果畈路娱乐休闲区;花果畈路至芭蕉湖湿地游憩区。5、水位设计螺丝岛

至大嘴坝段水位同南湖常年控制水位,即26.26米(黄海高程,以下同)。(二)一期工程景观规划方案

1、规划范围:从螺丝岛至通海路和雷锋山路,总长6.6公里,用地面积为

1.6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营造一条与自然河流相似的水系,有源、有沟、有涧、有溪、有湾、有塘、有湖、有滩、有岛、有湿地,使其具有与自然河流一样的丰

富形态以及自然生态修复的能力。

3、规划布局:构建“一线、三区、多点”的规划布局形态。“一线”即从螺丝岛至通海路6.6公里的绿化景观线,包括绿化和水体。“三区”即螺丝

岛文化体验区、市民康乐区、架子山公园生态区。

1)螺丝岛文化体验区:恢复方尚书墓,规划布置励志楼、陈列馆(青年沙龙、书画展);在北面螺丝山上布置眺望阁;布置一处游船码头。

2)市民康乐区:在岳阳大道至青年路段布置市民健身设施、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场地;青年路至巴陵东路段两侧布置低层商业街和休闲广场,规划人行

景观桥将两侧商业有机联系起来;在巴陵东路以北布置以“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和“模拟自然森林群落”为主要内容的活水景观节点,以“水保护”为

主题内涵。

3)架子山公园生态区:利用架子山地段现有自然山体,展示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景观。“多点”即在三区内布置的螺丝岛文化景观节点、青年路至巴陵

东路地段商业景观节点、巴陵东路以北活水景观节点、架子山自然生态景观节点。

4、交通组织

1)机动车系统:原则上沿水系两侧全线布置机动车主游路,确有困难地段,与城市道路相衔接(如锦绣河山地段、经开区管委会东侧、冷水铺路和通

海路地段、白石岭路地段、联港路地段),路幅宽度7—15米。

2)停车系统:根据各功能区要求,在水系两侧沿线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如出入口、广场、商业等地段设置集中停车场九处。3)绿道系统:与整个城市环

南湖、芭蕉湖、东风湖、吉家湖、洞庭湖及其他生态绿地等城市绿道系统融为一体。建立环形自行车和电瓶游览车及步行系统,局部地段可采取合并、分

开、临水和临山地多种形式。环形游路系统25km,平均宽度6米,每1-1.5km 设驿站一处。4)游船系统:以通海路为分水岭,通过补水和设置拦水坝(三处

),水往南湖和芭蕉湖方向流动;分大嘴坝至桐子岭、白石岭至冷水铺拦水坝、冷水铺拦水坝至芭蕉湖三段通航。其中通海路至花果畈路段为绿化廊道,

通水但不通航。设置拦水坝的两段之间规划转换空间,布置配套服务设施。5、岸线规划1)自然生态驳岸:该工程大部分地段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生态

驳岸是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

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起到补枯、调节水位、增加水体自净、加强河流生物过程的作用。在静水状态下,自然生态驳岸的坡度最大可以达

到45度。在流水状态下,既要满足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要保证水土不被流失,自然生态驳岸坡度控制在1:5(即11.3度)以下。2)人工驳岸:在无法

达到完全的自然生态驳岸的用地要求的锦绣河山段、金鹗东路以南西侧段考虑选择人工驳岸形式,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和造景的需求。人工驳岸形式分为人

工自然式驳岸、人工规则式驳岸、人工复合式三大类型。

三、方案简介

(一)整体规划方案

1、规划范围从南湖螺丝岛至芭蕉湖,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东西宽约500米。

2、规划目标串联城市南北的山水景观带、公共休闲廊道

和生态文化游线。3、连通方式:根据两湖水系自然形态特征,合理利用现有河道、低洼湿地、梯田水塘、丘岗山体等自然要素,以生态廊道的形式连通两

湖。4、规划布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分段安排不同功能区,打造特色休闲、商业和公共空间,规划形成“一带、五区”的布局结构。“一带”即

从螺丝岛至芭蕉湖长约11公里的绿化水体景观带,将南湖、珍珠山公园、架子山公园和芭蕉湖连成一体。“五区”即岳阳大道以南螺丝岛文化体验区;岳

阳大道至王家畈路市民康乐区;王家畈路至通海路架子山公园生态区;通海路至花果畈路娱乐休闲区;花果畈路至芭蕉湖湿地游憩区。5、水位设计螺丝岛

至大嘴坝段水位同南湖常年控制水位,即26.26米(黄海高程,以下同)。(二)一期工程景观规划方案

1、规划范围:从螺丝岛至通海路和雷锋山路,总长6.6公里,用地面积为

1.6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营造一条与自然河流相似的水系,有源、有沟、有涧、有溪、有湾、有塘、有湖、有滩、有岛、有湿地,使其具有与自然河流一样的丰

富形态以及自然生态修复的能力。

3、规划布局:构建“一线、三区、多点”的规划布局形态。“一线”即从螺丝岛至通海路6.6公里的绿化景观线,包括绿化和水体。“三区”即螺丝

岛文化体验区、市民康乐区、架子山公园生态区。

1)螺丝岛文化体验区:恢复方尚书墓,规划布置励志楼、陈列馆(青年沙龙、书画展);在北面螺丝山上布置眺望阁;布置一处游船码头。

2)市民康乐区:在岳阳大道至青年路段布置市民健身设施、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场地;青年路至巴陵东路段两侧布置低层商业街和休闲广场,规划人行

景观桥将两侧商业有机联系起来;在巴陵东路以北布置以“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和“模拟自然森林群落”为主要内容的活水景观节点,以“水保护”为

主题内涵。

3)架子山公园生态区:利用架子山地段现有自然山体,展示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景观。“多点”即在三区内布置的螺丝岛文化景观节点、青年路至巴陵

东路地段商业景观节点、巴陵东路以北活水景观节点、架子山自然生态景观节点。

4、交通组织

1)机动车系统:原则上沿水系两侧全线布置机动车主游路,确有困难地段,与城市道路相衔接(如锦绣河山地段、经开区管委会东侧、冷水铺路和通

海路地段、白石岭路地段、联港路地段),路幅宽度7—15米。

2)停车系统:根据各功能区要求,在水系两侧沿线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如出入口、广场、商业等地段设置集中停车场九处。3)绿道系统:与整个城市环

南湖、芭蕉湖、东风湖、吉家湖、洞庭湖及其他生态绿地等城市绿道系统融为一体。建立环形自行车和电瓶游览车及步行系统,局部地段可采取合并、分

开、临水和临山地多种形式。环形游路系统25km,平均宽度6米,每1-1.5km 设驿站一处。4)游船系统:以通海路为分水岭,通过补水和设置拦水坝(三处

),水往南湖和芭蕉湖方向流动;分大嘴坝至桐子岭、白石岭至冷水铺拦水坝、冷水铺拦水坝至芭蕉湖三段通航。其中通海路至花果畈路段为绿化廊道,

通水但不通航。设置拦水坝的两段之间规划转换空间,布置配套服务设施。5、岸线规划1)自然生态驳岸:该工程大部分地段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生态

驳岸是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

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起到补枯、调节水位、增加水体自净、加强河流生物过程的作用。在静水状态下,自然生态驳岸的坡度最大可以达

到45度。在流水状态下,既要满足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要保证水土不被流失,自然生态驳岸坡度控制在1:5(即11.3度)以下。2)人工驳岸:在无法

达到完全的自然生态驳岸的用地要求的锦绣河山段、金鹗东路以南西侧段考虑选择人工驳岸形式,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和造景的需求。人工驳岸形式分为人

工自然式驳岸、人工规则式驳岸、人工复合式三大类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