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照明市场现状及综合发展优势

国内智能照明市场现状及综合发展优势
国内智能照明市场现状及综合发展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家居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智能照明作为数字化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各个智能化厂家所重视起来,随着IBM(IBM,140.90,-0.37%)Microsoft、Ha ier、Samsung、Panasonic、Siemens等一大批跨国企业的加入,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发展及渠道的形成。

近年来,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始出现了专业的数字化家居集成商,同时大型的家居数字化体验馆也开始出现,如上海市电信大楼的家居体验馆、上海永乐数字生活体验馆、青岛海尔(企业博客|视频|)数字生活体验馆等。数字化家居作为人类通信、网络、建材、安防、家居等行业发展的集大成,受到社会极大的关注。

国外的相关产品是把智能照明作为其智能产品的一部分来运作,定位高端,造成曲高和寡的局面。如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家电市场。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部分国际品牌如Dynalite、路创、WIELAND、e-bfb等进军中国市场,迅速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国内智能照明厂家和商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涌现出如瑞朗、百分百照明、清华同方、索博、海尔等大小几十家企业,智能照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以下分三个方面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相关产品的特点进行介绍:

一、控制内容与范围:

1、时间控制

通过时钟管理器等电气元件,实现对各区域内用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照明灯具时间上的不同控制。

2、照明亮度自动调节控制

通过每个调光模块和照度动态检测器等电气元件,实现在正常状态下对各区域内用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照明灯具的自动调光控制,使该区域内的照度不会随日照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始终维持在照度预设值左右。

3、场景控制

通过每个调光模块和控制面板等电气元件,对各区域内正常工作状态的照明区域的场景切换控制。

4、自动开关控制

通过每个调光模块和动静探测器等电气元件,实现对各区域内正常工作状态的照明灯具的自动开关控制。

5、应急照明的控制

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特殊区域内的应急照明所执行的控制,通过控制每个应急照明控制的调光模块等电气元件,实现在应急状态下对各区域内的照明灯具放弃调光等控制,使处于事故状态的应急照明达到100%。

6、手动遥控器控制

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红外线遥控器,实现对各区域内照明灯具的手动控制和区域场景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城市区域照明、路灯照明;计算机中心、医院、军工等重要部门;家居门厅和中庭、走道和电梯间等公用部位;另外,大型建筑的总体和立面照明也由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提供开关信号进行控制。

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涉及到系统结构、控制器和系统的容错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1、控制系统结构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提高,已从第四代的集散控制方式发展到如今的第五代的分布式控制方式。

分布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器构造上高度模块化,布局上可以高度分散,控制器性能上高度自治化、智能化,并具有自我诊断和容错功能,信息通过一条简单的总线按标准协议进行高速传输,因此分布式系统结构十分可靠简单,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也十分方便。

2、照明控制器的可靠性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控制器的关键器件、电路设计和保护措施的可靠与否,会直接影响照明灯具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3、除了系统结构、控制器的可靠性外,保持控制系统能够可靠稳定运行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如在网络上设置WatchDog监测软件,检查网上每个控制器的网上通信是否正常,一旦发现某个控制器通信有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处置。

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综合优势:

1、良好的节能效果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建设中,节电节能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借助各种不同的“智能设置”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管理来实现最大的节能效果。这种自动调节照度的方式,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阳光,只有当必需时才把灯具开到要求的亮度,利用最少的能源保证所要求的照度水平,节电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达30%以上。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对荧光灯等也可以进行调光控制,由于荧光灯采用了有源滤波技术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降低了谐波的含量,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低压无功损耗,同样实现节电目的。

2、延长灯具寿命

延长灯具寿命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而且大大减少更换灯具的维修工作量,降低了照明系统的故障率和运行费用,管理维护也变得轻松多了。

无论是热辐射光源,还是气体放电光源,电网电压的波动是光源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网电压的波动,通过系统对电压的限定和轭流滤波等功能,

有效避免了过电压和欠电压对灯具的损害。另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同时还具备了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避免了冲击电流对光源的损害。通过上述方法,灯具的寿命通常可延长2~4倍。

3、改善照明质量

良好的照明质量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调光模块控制面板代替传统的平开关控制灯具,可以有效地控制各房间内整体的照度值,从而提高照度均匀性。同时,这种控制方式内所采用的电气元件也解决了频闪效应,不会使人产生头昏脑胀、眼睛疲劳的感觉。

4、实现多种照明效果

现代建筑,照明不单纯地为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明暗效果,更应具备多种的控制方案,使建筑物的照明艺术性更强,让人们欣赏到美仑美奂的视觉效果。如果在建筑物内的展厅、报告厅、大堂、中庭等以及外部的轮廓配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按不同时间、不同用途、不同的效果而采用相应的预设置场景进行控制,就可以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

5、管理维护方便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照明的控制是以模块式的自动控制为主,手动控制为辅,照明预置场景的参数以数字式存储在EPROM中,这些信息的设置和更换十分方便,加上灯具寿命的大大提高,使照明管理和设备维护变得更加简单。

6、较高的经济回报

据专家测算,仅从节电和节省灯具这两项: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业主就可基本收回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所增加的全部费用。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改善照明环境,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减少维修和管理费用等,也为业主节省下一笔可观的费用。

智能照明行业分析

智能照明行业分析报告 一、智能照明发展概况 2014年,智能家居蔚然成风,各行各业摩拳擦掌,意欲赶乘“智能化” 列车。智能家居分六大类:照明管理、电器控制、安防保护、环境调节、健康产品、综合服务,而智能照明又是智能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照明领域,智能照明逐年升温,大量企业争相迈进,皆试图分得智能照明的一杯羹。目前飞利浦、索尼、通用电气、小米、魅族均已经推出智能灯泡产品。 国内河东电子和毅德智能均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照明系统,并在工程上得以应用。我们将以美芯晟驱动IC和电容切入智能照明行业。 二、智能照明产业概况 1、产业规模 (1)、根据研调机构NanoMarkets 统计,2013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约12.87亿美元,虽然目前智能照明市场偏小,不过未来在厂商积极推动以及节能趋势带动下,市场将持续成长,2019年可达87.1亿美元。 (2)、据CSA 对中国2009-2015 年LED 通用照明市场规模的统计和预测,同时保守假设智能照明产品溢价为20%,则2014 和2015 年中国智能照明为行业带来的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达260 亿元和360 亿元。 2、市场分析 智能照明目前仍然只是处于推广期,是未来LED市场的趋势,不过在各大系统厂商积极投入、以及节能趋势带动下,智能照明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技术原因,国内外均是知名企业在布局智能照明市场。国际智能照明行业知名企业有NXP、Wieland、ABB、施耐德、欧司朗、松下、飞利浦、快思聪,中国智能照明行业领先企业有立维腾电子,

浙江中控,广州河东电子,锐高照明电子,永林电子,雷士照明,广东东松三雄电器、毅德智能。 国内智能照明企业主要分布在江浙沪一带和珠三角地区 江浙沪主要企业:上海永林电子、浙江中控研究院、上海莱得圣智能科技、杭州鸿雁东贝光电科技、杭州鸿雁电器、江苏仰邦光电实业 珠三角主要企业:广州河东电子、广州毅德智能、珠海格林赛威科技、深圳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深圳合广测控、惠州雷士、深圳创胜 3.行业特点 国外技术相对成熟,国内技术日趋完善。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中国智能照明的发展以及扩大内需带来的发展机遇。 三、LED驱动IC在智能照明中的应用 LED驱动IC在智能照明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有用到LED 产品,就会用到驱动IC芯片。目前主要应用在ZigBee智能LED灯以及可控硅调光上。主要用到的IC为MT7860、MT7990、MT7870、MT7882、MT7885系列芯片。做智能照明的企业一般都会要求能过验证,目前正在沟通中的河东电子就要求我们的IC能过EMC/EMI验证。 四、广东主要客户分布 1、广东省各城市市场分析。 广东省智能照明企业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 其中深圳的企业最多,市场最大,其次是广州,中山,佛山。

照明行业国内外现状及市场分析

照明行业国内外现状及市场分析 作者:点击:0 国内外发展现状: 半导体灯作为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孕育出诱人的市场前景。LED应用市场的规模,2004年全球超过120亿美元;2010年全球将达到500亿美元,中国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统计,国内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成长速度。 据专门对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氮化镓的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ies Unlimited的主管罗伯特.斯蒂尔表示,由于移动应用的需求巨增(手机,掌上电脑和数码相机)2004年全球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市场增长了37%增至37亿美元。斯蒂尔表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在移动领域的应用的收入为21.5亿美元,占了58%的市场,比2003年增长了7个百分点。不过它在标志、信号以及汽车等领域会稳健增长,会占有13%的市场。至于产品细分,斯蒂尔就表示,白光发光二极管占需求的50%,而蓝/绿光发光二极管就占29%。以生产地区来分,45%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来自台湾,韩国和中国的制造商,而25%是由美国生产。 另外,白光发光二极管在手持应用的全色彩显示背光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5%。随着移动应用趋于饱和,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年会放缓。因此,斯蒂尔建议那些发光二极管的制造商应该集中在其它应用领域比如说汽车照明领域,更大的LCD背光和交通信号灯领域的应用上。

Sumitomo住友电子向美国CREE公司一年内订购了一亿美元的LED合同,这将是CREE公司一年的全部生产能力,住友很显然是想独霸整个高亮度LED的市场。 以LUMILEDS为例,其功率LED产能每月可以达到10KK左右(其中供亚洲市场每月约2KK-3KK)。台湾功率LED发展始于2002年初,现在由正装芯片向倒装芯片转变,产量刚刚起步,产能每月不足3KK;内地功率LED封装基本以小芯片集成和正装芯片为主,目前已逐步向倒装大芯片过度。 美国从2000年起投资5亿美元实施"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10年前后,美国将有55%的白炽灯和荧光灯被半导体灯具替代,每年仅节电就可达350亿美元。

智能照明的发展趋势

前些年说起智能照明,给人的感觉可能是遥远的、不太接地气的。而如今,智能照明已经成为全行业的热点话题。那么面对如此火热的市场,我们不禁会想要去了解一下智能照明的渊源和未来的发展。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智能照明的那些事儿。 一、智能照明的爆发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调光技术的出现,智能照明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受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影响,智能照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 随着LED照明技术、互联网技术与AI技术的不断成熟,全球智能照明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二、智能照明的产业链企业分类 目前而言,智能照明的产业链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而企业分类也逐渐清晰化。 第一类是大平台企业;第二类是通讯运营商;第三类是物联网方案及智能家居系统集成;第四类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第五类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第六类

是照明应用及生产制造;第七类是智慧路灯。 三、智能照明的八大趋势 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智能照明还处在市场爆发的前夜,产业链条上各环节上的大企业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这是因为未来智能照明有以下这些发展趋势: 1.照明行业将很快进入全面照明智能管理系统时代; 2.智能照明与智能家居的渠道融合,渠道创新与融合是智能照明获得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3.照明企业将回归照明本业,专业人做专业事; 4.未来智能照明将会形成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5.智能照明将与健康照明合体,智能照明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光环境; 6.资本力量将主导智能照明的未来格局。智能照明将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话语权仍将牢牢掌控在一线品牌手上。 7.大数据将会加速智能照明升级。未来智能照明将与大数据形成有效链接,并与先进的智能软硬件合体,形成人、环境与智能软硬件之间的多向互动,智能

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市场分析与预测

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市场分析与预测 2018-03-24 09:54:08 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1、半导体照明行业进展背景与现状 照明方式按照照明光源可分成白炽灯、气体放电灯、固态光源三大类。19世纪以来,白炽灯、气体放电灯(荧光灯、卤素灯)等照明工具得到了逐步的广泛应用,而随着照明技术的进展,以固态光源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照明方式——半导体照明开始显现,并凭借其革命性的技术与性能优势得到了迅速的进展。半导体照明是使用LED(Light Emi 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具有二极管的特性。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生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LED 利用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直截了当将电能转换为光能,以其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环保卫生等优越性,被业界认为是人类继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下表所示为现时期LED灯与传统照明器具的性能对比: 表1:现时期LED灯与传统照明器具的性能对比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出台半导体照明进展的战略打算,并出台相应的举措,促进当地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展。美国大力进展半导体照明产业,目前已拥有Lumileds公司、Gree公司、Color Kinet ic s(CK)公司,差不多着手启动“下一代照明打算”(NGLI) 。日本差不多完成了“21世纪照明”进展打算的第一期目标,正在组织实施第二期打算,大

力强化进展半导体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协助标准设立,在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下实行技术领先战略,并有强大的政府支撑体系。韩国的进展体会是政府主导下的大企业扩张,采取产业集聚加速进展,并以应用拉动市场。欧盟的“彩虹打算”在2000年7月启动,托付6个大公司、2所大学,通过欧盟的补助金来推广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应用。 Philips 估量在2018-2020 年半导体照明市场将以平均6%的速度增长。从光源上看,目前要紧依旧以白炽灯、荧光灯为主,按照各国剔除白炽灯的打算,白炽灯泡立即于2020年全部禁用,因此白炽灯泡取代市场给了LED照明厂商极大的商机。LEDinside 估量LED灯泡产值占传统灯泡市场的渗透率,将于2019年达到三成以上。半导体照明是新兴产业,将逐步实现对传统照明的替代,Philips认为目前LED照明对通用照明领域的渗透率约3%,估量LED照明占通用照明领域的比例在2019年将达到50%,2020年将达到80%,LED照明产品将全面进入传统照明领域,成为全球要紧的照明方式。 据统计,目前全球通用照明市场规模为630亿到700亿美元。专门是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进展,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峻,节能环保的照明方式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半导体照明由于在环保和节能上的杰出性能,逐步得到了各国政府及商业机构的支持和推广。而随着LED芯片价格与发光效率的逐步提升,半导体照明向通用照明各个领域渗透的商业条件也越来越成熟。目前LED实验室发光效率达到了208lm/W,差不多远远优于传统照明方式,在可预期的以后LED的发光效率还会进一步显著提高。 因此,各国政府在半导体的应用领域纷纷推出了补贴打算(补贴额达到了产品价格的30%至55%),大力鼓舞半导体照明的普及和应用。目前,LED产业已形成美国、亚洲、欧洲三大区域为主导的竞争格局。科锐、流明、日亚化学以其在高端芯片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占据了LED上游的主导地位。中国台湾地区LED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其芯片及封装业务在世界范畴内具有较大阻碍力。近年来,我国LED产业进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下游应用需求的带动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LED产业链,我国LED 产业要紧集合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区,有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 在我国,2018年5月,由科技部颁发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估量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21个国内发达都市投资使用100万盏LED市政照明灯具,2018-2019年在全中国完成50个半导体照明示范都市建设工作,应用200万盏LED市政照明灯具。估量在以后几年,半导体照明将随着整个LED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进入高速进展时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发展及趋势_杨卫桥

收稿日期:2014-06 作者简介:杨卫桥(1975—),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及半导体照明研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发展及趋势 杨卫桥 (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摘要:对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回顾,探讨了照明控制的基本策略,通过对照明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分析,阐述了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网络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网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394(2014)09-0046-03 Development Trend of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YANG Wei-qiao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Shanghai 201203,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simply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It described the basic lighting control strategy.It focused on the latest advances in network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network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0引言 一般来说,所谓的智能照明,就是根据某一区域的 功能、用途、光照度等参数实现对光的“质”和“量”的自动控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不仅能满足简单的人们对视觉明亮的区域照明和定时开关功能,也是实现传统照明控制无法实现的艺术应用效果。当前,智能控制系统已广泛地得到认可并大量应用到照明的各种场景,成为了照明领域的研究热点,各类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出现,实现了高速率、智能化的照明控制。正确合理地选择照明控制方式是实现节约能源、美化环境、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1照明控制系统发展历程1.1 智能照明系统的特征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可根据环境变化、客观要求、用户预定等条件而自动采集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地逻辑分析、判断,同时对结果按特定的形式存储、显示、传输,以及反馈控制等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其典型的特征体现在,系统可控制任意回路连续调光或开关,可预先设置多个不同场景,实现照明 的艺术性和舒适性,可接入各种传感器对灯光进行自动调节,或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联网,使各系统协调工作。1.2 照明控制系统发展 照明控制不仅要满足人们视觉上明亮的要求,而且还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意境,给人们以视觉享受,因此,照明控制系统要以安全、可靠、灵活、开放为原则。从其发展历程来看,照明控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手动控制。最初阶段是手动控制,即利用开关等元器件,以最简单的手动操作来启动和关闭照明器,从而满足照明的要求,达到控制的目的。此时照明控制仅停留在让使用者有需要时手动开启照明器,不能自动开启和关闭它。 (2)第二阶段:自动控制。此阶段伴随着电器技术的发展,以光、电、声技术来控制照明系统,在此阶段中,任何一个照明控制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a )控制器:电磁时间开关、可编程控制器等,它与所操纵的各种传感器,开关和调光器交换信息;b )传感器:为控制器提供信息,最简单的是硒、硅光电池,但输出信息一般较小,易引起干扰;电动的传感器如压力垫和微型开关,对探测动静颇为有利;光学、红外传感器多用于探测、监控;c )电源线路串联开关;d )在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以及控制器和开关之间有一个变换信息的手段,利用低压线路、红外、超声波、无线电频率、光导纤 ·64·仪表技术2014年第9期

智能照明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照明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满足基本照明需求上,还要求控制智能化、操作简单化、节能高效化,智能照明由此应运而生。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照明行业研究小组分析指出,智能照明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受市场的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推广力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迅速发展,各类智能照明产品纷纷面市,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49亿元成长到2009年的137亿元人民币。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照明行业研究小组分析预测,中国高端智能照明市场5年内容量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智能照明系统厂商就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进入21世纪,国内智能照明厂家和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如瑞郎、百分百照明、清华同方、索博等大小不一的几十家企业,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国外品牌智能照明系统起步早,跨国企业研发实力较强,其产品在创意、质量等方面均走在智能照明行业前端,国内智能照明市场目前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大型公用建筑(如体育场馆、写字楼、酒店等)和70%以上家居智能照明系统的市场份额,国内现有的业内企业目前还无法与之争锋。 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可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目的,因此智能照明在家居领域、办公领域、商务领域及公共设施领域均有较好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智能照明市场并未成熟,智能照明的应用领域还主要集中在商务领域和公共设施领域,酒店、会展场馆、市政工程、道路交通领域内对智能照明的采纳使用较多;此外,办公建筑和高端别墅项目也有采用智能照明。随着国内智能照明研发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推广力度的加大,家居领域的智能照明应用有望得以普及。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照明行业研究小组分析指出,照明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舒适度的需求不断增多,智能照明行业发展前景可期。作为楼宇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照明市场份额也将随之不断增加,产业发展迎来突破。此外,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家用智能照明系统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智能照明市场前景乐观。 本文作者:贺重阳(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智能照明系统基本原理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原理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照明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照明领域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源消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节约能源和提高照明质量是当务之急。照明用电作为电力消耗的重要部分,已经占到了电力消耗的10%左右,并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照明用电还将不断增加。 传统照明技术受到了强烈冲击。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对照明技术的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能源的紧缺,国家对照明节能越来越重视,新型的照明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以满足使用者节约能源、舒适性、方便性的要求。 智能照明系统是最先进的一种照明控制方式,它采用全数字、模块化、分布式的系统结构,通过五类控制线将系统中的各种控制功能模块及部件连接成一个照明控制网络,它可以作为整个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系统(BA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网络软件接入BA系统,也能作为独立系统单独运行,在照明控制实现手段上更专业、更灵活,可实现对各种照明灯的调光控制或开关控制,是实现舒适照明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

智能照明系统可对白炽灯、日光灯(专用镇流器)、节能灯、石英灯等多种光源调光,满足各种环境对照明的要求。适用范围有:大型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航站楼、客运站、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等;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和教学建筑;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的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大堂、走道等场所。 通过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以下控制功能: (1)时钟控制:通过时间设定实现各照明区域的不同控制。 (2)调光控制:通过照度探测器和调光模块,达到各区域照度值始终在预先设定值范围。 (3)区域场景控制:通过控制面板和调光模块,实现各照明区域的场景切换控制。 (4)动静探测控制:通过动静探测器和调光/开关模块,实现各照明区域的自动开关控制。 (5)手动遥控器控制;通过红外线遥控器,实现在正常状态下各区域内的照明灯具的手动控制和区域场景控制。 (6)应急照明控制:系统对特殊区域内的应急照明所执行的控制。

智能照明技术方案

施耐德C-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一、系统概述 二十一世纪的办公大楼建筑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提供舒适、绿色的光照,同时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照明环境。传统的照明控制一般采用开关手动控制,对于上述要求很难实现,而且线路十分复杂,操作非常繁琐。随着用户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照明控制由于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而逐步被智能照明控制取代,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是按照二十一世纪集商务、办公、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型建筑。其整体环境照明的规划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艺术化的特点。 本项目设计采用施耐德公司的C-BUS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对**的不同区域、不同使用功能的照明营造有层次、变化的灯光环境;减少人力工作疏忽,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降低人力工作强度,增强控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院提供的电气设计图 ●《民用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YJ1253-88 ●《民用建筑照明标准规范》 GBJ133-90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DG/TJ08-602-2001 J10105-2001

三、设计原则及需求分析 3.1 设计原则 3.1.1可行性和适应性 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系统的可适应性 3.1.2实用性和经济性 贯彻全面应用,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3.1.3先进性和成熟性 既要采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够适应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 3.1.4开放性和标准性 为了满足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3.1.5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新进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3.1.6安全性和保密性 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充分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3.1.7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洁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智能照明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一章智能照明行业概述 智能照明行业自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受市场的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推广力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行业人士均认为,消费者对智能照明认识不足是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是最主要的原因。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迅速发

展,涌现出了各种技术类型的厂家,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类型,别具特色的智能开关产品。 1、智能照明应用前景 (1)家居领域——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的照明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开关代替传统开关,智能照明系统代替传统照明系统,是家居智能化过程中的必然一步。 (2)办公领域——在节能中提高效率 随着日常商务事务的日渐繁忙,人们在办公室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工作环境的关注也愈加重视,高品质的智能化办公照明进驻办公室,将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 (3)公共设施领域——绿色安全环保 智能化照明在公共设施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用智能路灯代替传统路灯,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而自动调节桥下灯光的强弱,既人性化又节能。 2、智能照明发展方向 (1)品牌集成将是智能照明的发展趋势 (2)走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照明 (3)满足个性化、层次化的照明 (4)智能技术与新光源及新照明技术的结合,创造崭新的照明文化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3.1、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大致有以下两种型式,总线式和以星形结构为主的混合式。 一般由系统单元,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三部分组成。除电源设备外,每一单元设置唯一的单元地址,并用软件设定其功能。通过输出单元来控制各负载回路,各种形式的单元简述如下: 系统单元:用于提供工作电源,源系统时钟及各种系统的接口,包括系统电源、各种接口(PC、以太网、电话等),网络桥。 输入单元:用于将外部控制信号变换成网络上传输的信号;如可编程的多功能(开/关、调光、定时、软启动/软关断等)输入开关、红外线接收开关及红外线遥控器(实现灯光调光或开/关功能)、各种型式及多功能的控制板,(如有的提供LCD页面显示和控制方式,并以图形、文字、图片来做软按键,可进行多点控

中国LED灯具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教学文稿

2010年以来,全球LED通用照明发展迅速,多个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其应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LED照明应用促进措施,如'十城万盏'、国家发改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进行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招标等,业内最为关注的LED照明灯具价格补贴政策也呼之欲出,LED照明灯具已经逐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毫无疑问,作为全球人口最多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LED 照明应用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受中国的消费水平和环保意识所限,国内LED照明应用的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滞后,除路灯、隧道灯等户外照明外,市场潜力最大的室内照明应用水平和规模还相当有限。 一、国内LED照明灯具应用现状 我国照明市场规模庞大,产品以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灯具为主。按灯具的销售数量来看,LED照明灯具在通用照明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还远未成为主流的照明灯具产品。我国LED照明应用除路灯、隧道灯等方面应用较多外,整体来看,应用落后于欧美、日本等主要照明市场,应用市场还需要扶持和推进。此外,与市场的需求相比,在标准和规范的具体实施方面仍然不足,已经对LED照明应用的推广造成了障碍。 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调查,2010年我国LED照明灯具在目前主要的灯具类中都有应用,包括LED射灯、筒灯、球泡灯、直管灯、平面灯、路灯、隧道灯等,其中数量最大的是替代

白炽灯和节能灯的球泡灯,占到41%;其次是射灯和筒灯,分别占到28%和12%。从初步统计的结果来看,2011年的产品结构与2010年相比有所变化,LED球泡灯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到46%,射灯、筒灯所占的份额有所降低,直管灯的比例有较大的提升, 从LED在相对应灯具市场的渗透率来看,路灯和隧道灯的市场渗透率要明显高于LED室内照明灯具,都在5%左右,而LED室内照明灯具均未超过1%。2011年各类LED照明灯具的市场渗透率都有所提升,户外照明在5%以上,但室内照明灯具仍然未超过1%。整体来看,2010年LED照明灯具的市场份额为0.4%;2011年预计达到1% 左右。 二、我国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具备巨大的照明市场规模和雄厚的照明产业基础,这为我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不断成熟、LED照明灯具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我国LED照明市场的前景将逐步显现出来。 1.巨大的照明需求为LED照明创造良好市场前景 我国照明需求规模庞大,2010年白炽灯和节能灯的国内市场需求分别达到11.76亿只和12.69亿只,2007-20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9%,直管荧光灯的市场需求为8.3亿只,环形荧光灯的市场需求为8亿只,卤钨灯的市场需求为7.55亿只。 这些传统照明光源和灯具都是LED照明灯具的目标替代市场,随着性价比的提升,LED照明灯具将逐步进入这些市场领域,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智能照明----未来的发展趋势

智能照明----未来的发展趋势 智能照明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有线/无线通讯技术、电力载波通讯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以及节能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森邦照明看来城市智能照明系统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子系统,运用无线Zigbee、WiFi、GPRS等多种物联网和IT技术,实现了远程单灯开关、调光、检测等管控功能,开辟了城市照明“管理节能”的新篇章。 本系统整合了路灯、隧道灯、景观灯、商业照明、学校机关照明等照明系统,用一个统一的平台来进行管理。本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预留了各种接入方式,可进一步打造成智慧城市“云”系统。 系统特点: 1、回路控制和控制箱门开报警、水浸报警; 2、回路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电量检测等; 3、单灯开关和调光; 4、单灯电流、电压、功率因素、电量和温度检测等; 5、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的光照度,实现灯具的自动开、关和调 光; 6、灵活的亮灯组合管理、精确控制每一盏灯; 7、现场管理功能 8、预设管理功能 9、每天可进行自动通、断电操作;可保证工作日、节假日按不同的时间自动通、断电;可对用电设备进行分区、分线路管理或单独管理; 10、集成无线抄表功能,为能耗管理打下基础; 11、监控灯具的开、关和亮度,从而显著延长灯具的有效寿命,减少灯具更换次数,节约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照明管理信息化程度还较低,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系统管理软件为路灯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1、路灯自动巡检:监控中心能对安装了路灯监控器的路灯进行自动巡检,查报故障并自动生成报修单; 2、路灯查控:能实时对安装了路灯监控器的路灯进行开、关、调节亮度等功能,或预设控制方案,使路灯按照预设方案进行亮灯。 3、设备管理:对灯杆、灯具、电线、控制箱、变压器、电表、开关、监控器等路灯设备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具有设备安装、报废、维修、更换、出入库等功能。 4、多媒体功能:具有图片库管理功能、视频管理功能,使管理更具直观化、形象化和亲和化。 5、GIS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形、设施空间、行政区划、街区、道路、建筑物、水系、管沟、路灯线路、控制线路、敷设情况等功能。 6、辅助分析模块:具有统计、报表、分析、查询、负荷计算、实时读表、用电分析、电缆长度计算等功能。 7、Web信息发布模块:与网站实现无缝对接,进行远程管理的功能。 性能特点: 控制路灯开关、亮度调节、电流、电压采集、被盗报警等,并预留了温度采集、灯杆倾斜检测等功能。 路灯管理器分为模块式(内置灯具中)和外挂式(可内置灯杆中),可分别满足路灯企业和工程企业的使用需求。 1、通过Zigbee无线自组网进行通信连接,实时在线收信息; 2、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先进的电能测量计量专用芯片,大容量存储器技术; 3、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 4、断电数据保持功能; 5、远程或就地自动调光实现路灯的亮灯、暗灯的节能控制; 6、无线路由功能,实现通信的中继功能。 技术参数: 无线频率:2.4G ISM免费频段

2020年中国智能照明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2020年中国智能照明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未来五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智能照明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照明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照明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照明从基于钨丝灯,气体放电灯的传统照明跨入基于半导体器件的LED照明,正好遇到移动互联网跃进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IoT的时代风口,两者的结合,开创了前景广阔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时代。 1、平稳发展的LED照明行业为智能照明打下基础 LED照明技术是智能照明的基础。LED灯具有其他灯具无可比拟的优点如体积小、高亮度低热量、环保、可控性强等,目前正广泛应用在各照明领域中。2011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计划从2016年10月1日开始,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同时,LED照明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其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照明产品,成为家居、商业、工业、户外照明的主力。2019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达到6823亿元,LED照明产品渗透率达到76%。

2、2019年中国智能照明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00亿 随着消费者对照明光效、个性化照明、节能环保等要求的提升,智能照明作为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近年来智能家居需求不断增长,智能照明作为智能家居的切入点之一,受到照明企业以及智能控制企业的热捧。2019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约为231亿元,同比增长约25%,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3、智能照明系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从产品结构看,智能照明产品主要是智能照明系统,占整体销售市场的份额约为90%,灯具和相关配件占比则为10%。目前,智能照明打开了行业长期成长空间,LED智能照明产品的ASP和附加值将得到提升,其发展空间远大于传统照明产品,快速替换期过后的长期成长动能来源得以解决。

照明行业国内外现状及市场分析

照明行业国内外现状及市场分析 点击:0 国内外进展现状: 半导体灯作为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孕育出诱人的市场前景。LED应用市场的规模,2004年全球超过120亿美元;2018年全球将达到500亿美元,中国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统计,国内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成长速度。 据专门对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氮化镓的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ies Unlimited的主管罗伯特.斯蒂尔表示,由于移动应用的需求巨增(手机,掌上电脑和数码相机)2004年全球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市场增长了37%增至37亿美元。斯蒂尔表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在移动领域的应用的收入为21.5亿美元,占了58%的市场,比2003年增长了7个百分点。只是它在标志、信号以及汽车等领域会稳健增长,会占有13%的市场。至于产品细分,斯蒂尔就表示,白光发光二极管占需求的50%,而蓝/绿光发光二极管就占29%。以生产地区来分,45%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来自台湾,韩国和中国的制造商,而25%是由美国生产。 另外,白光发光二极管在手持应用的全色彩显示背光的渗透率差不多达到75%。随着移动应用趋于饱和,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增长速度在以后几年会放缓。因此,斯蒂尔建议那些发光二极管的制造商应该集中在其它应用领域比如说汽车照明领域,更大的LCD背光和交通信号灯领域的应用上。

Sumitomo住友电子向美国CREE公司一年内订购了一亿美元的LED合同,这将是CREE公司一年的全部生产能力,住友专门明显是想独霸整个高亮度LED的市场。 以LUMILEDS为例,其功率LED产能每月能够达到10KK左右(其中供亚洲市场每月约2KK-3KK)。台湾功率LED进展始于2002年初,现在由正装芯片向倒装芯片转变,产量刚刚起步,产能每月不足3KK;内地功率LED封装差不多以小芯片集成和正装芯片为主,目前已逐步向倒装大芯片过度。 美国从2000年起投资5亿美元实施"国家半导体照明打算"。美国能源部推测,到2018年前后,美国将有55%的白炽灯和荧光灯被半导体灯具替代,每年仅节电就可达350亿美元。 科技部建议,在将半导体照明产业纳入国家重点进展的高新

智能照明行业分析图文稿

智能照明行业分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智能照明行业分析报告 一、智能照明发展概况 2014年,智能家居蔚然成风,各行各业摩拳擦掌,意欲赶乘“智能化”列车。智能家居分六大类:照明管理、电器控制、安防保护、环境调节、健康产品、综合服务,而智能照明又是智能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照明领域,智能照明逐年升温,大量企业争相迈进,皆试图分得智能照明的一杯羹。目前飞利浦、索尼、通用电气、小米、魅族均已经推出智能灯泡产品。国内河东电子和毅德智能均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照明系统,并在工程上得以应用。我们将以美芯晟驱动IC和电容切入智能照明行业。 二、智能照明产业概况 1、产业规模 (1)、根据研调机构NanoMarkets 统计,2013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约12.87亿美元,虽然目前智能照明市场偏小,不过未来在厂商积极推动以及节能趋势带动下,市场将持续成长,2019年可达87.1亿美元。 (2)、据CSA 对中国2009-2015 年LED 通用照明市场规模的统计和预测,同时保守假设智能照明产品溢价为20%,则2014 和2015 年中国智能照明为行业带来的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达260 亿元和360 亿元。 2、市场分析 智能照明目前仍然只是处于推广期,是未来LED市场的趋势,不过在各大系统厂商积极投入、以及节能趋势带动下,智能照明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技术原因,国内外均是知名企业在布局智能照明市场。 国际智能照明行业知名企业有NXP、Wieland、ABB、施耐德、欧司朗、松下、飞利浦、快思聪,中国智能照明行业领先企业有立维腾电子,浙江

新版中国照明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照明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概况 1.行业发展 中国照明市场1999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内的佛山照明、阳光照明都是在这一时间前后上市。 1999年到2009年作为中国照明产业快速成长的黄金十年,产业规模得到最大化扩张。到2009年,照明行业企业有一万多家(照明电器生产企业5000多家,灯具生产企业约3000家,电光源企业约1000家,其余为电器附件、灯头灯座及专用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光源、灯具及电器附件,年销售额达到2300亿人民币,其中出口达到162亿美元,产品销售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到2010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00亿元。 目前,中国的节能灯、白炽灯等光源产品产量和出口世界第一,灯具产品的出口达到世界灯具贸易额的1/3。全球几乎所有知名的照明公司在中国采购产品或OEM生产,中国成为全球照明产品生产大国。 2.竞争格局 在这段期间,照明行业也经历了一番整合,形成了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五大主要产区,成长起了一批销售规模上亿元、十亿元的大型企业。但总体而言,该行业的集中度还很低,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0家国内品牌公司,但于2008年,前三家国内品牌公司的总销售额仅占中国照明产品总销售价值的2.5%左右。 而如此众多的行业参与者大体可以划分成三大阵营: ?国际一线品牌:飞利浦、通用、欧司朗、松下、西门子等 面向高端市场,以政府、酒店、商场等大型客户为主 ?国内一线品牌:雷士、TCL、佛山照明、阳光照明、欧普、三雄极光、亚明、华艺、雷曼(LED照明)、瑞丰(LED照明)、勤上(LED照明)等 品牌渐趋成熟,面向中高端市场,工程客户和个人客户都有所覆盖?国内中低端品牌:企业众多,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多以低价渗透中低端客户 3.细分领域 白炽灯 白炽灯是最早的照明灯具类型,由于其效率较低、能耗过高,已经逐步被其他照明光源所取代。2009年普通白炽灯产量为27.3亿只,比2008年的33.4亿减少了18.3%,预计到2013年,我国白炽灯的年产量将减小到14.2亿只,2020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白炽灯。 节能灯 节能灯最早由欧洲研发出来,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中国进行研发、生产,由于其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模式,节能灯在中国的产量迅速提升,品质也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的节能灯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很多国际一线品牌都在中国进行OEM生产,而全球80%以上的节能灯都产自中国。 这个细分领域内比较领先的厂商包括:雷士照明、阳光照明、上海振欣、江苏建湖日月照明、厦门通士达等。

中国照明行业现状分析研究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中国照明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概况 1.行业发展 中国照明市场1999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内地佛山照明、阳光照明都是在这 一时间前后上市. 1999年到2009年作为中国照明产业快速成长地黄金十年,产业规模得到最大化扩张.到2009年,照明行业企业有一万多家(照明电器生产企业5000多家,灯具生产企业约3000家,电光源企业约1000家,其余为电器附件、灯头灯座及专用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光源、灯具及电器附件,年销售额达到2300亿人民币,其中出口达到162亿美元,产品销售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到2010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00亿元.b5E2RGbCAP 目前,中国地节能灯、白炽灯等光源产品产量和出口世界第一,灯具产品地出口达到世 界灯具贸易额地1/3.全球几乎所有知名地照明公司在中国采购产品或OEM生产,中国成为全球照明产品生产大国.p1EanqFDPw 2.竞争格局 在这段期间,照明行业也经历了一番整合,形成了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五大主要 产区,成长起了一批销售规模上亿元、十亿元地大型企业.但总体而言,该行业地集中度还 很低,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0家国内品牌公司,但于2008年,前三家国内品牌公司地总销 售额仅占中国照明产品总销售价值地 2.5%左右.DXDiTa9E3d 而如此众多地行业参与者大体可以划分成三大阵营: 国际一线品牌:飞利浦、通用、欧司朗、松下、西门子等 面向高端市场,以政府、酒店、商场等大型客户为主 国内一线品牌:雷士、TCL、佛山照明、阳光照明、欧普、三雄极光、亚明、华艺、 雷曼(LED照明)、瑞丰(LED照明)、勤上(LED照明)等RTCrpUDGiT 品牌渐趋成熟,面向中高端市场,工程客户和个人客户都有所覆盖 国内中低端品牌:企业众多,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多以低价渗透中低端客户 3.细分领域 白炽灯 白炽灯是最早地照明灯具类型,由于其效率较低、能耗过高,已经逐步被其他照明光源 所取代.2009年普通白炽灯产量为27.3亿只,比2008年地33.4亿减少了18.3%,预计到2013年,我国白炽灯地年产量将减小到14.2亿只,2020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白炽灯.5PCzVD7HxA 节能灯 节能灯最早由欧洲研发出来,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中国进行研发、生产,由于其劳动力密集型地生产模式,节能灯在中国地产量迅速提升,品质也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地节能灯生产工 艺已经非常成熟,很多国际一线品牌都在中国进行OEM生产,而全球80%以上地节能灯都产自中国.jLBHrnAILg 这个细分领域内比较领先地厂商包括:雷士照明、阳光照明、上海振欣、江苏建湖日月照明、厦门通士达等. 1 / 13

国内智能照明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国内智能照明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合理地选用光源、灯具及性能优越的照明控制系统,都能提高照明质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开关和调光两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照明场所的平均照度值,从而提高照度均匀性。同时,系统能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人们的不同需要,自动调节照度。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智能照明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不再只是光明。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以自动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系统。在一般的情况下,不需要有人的参与,照明系统自动实现开关和调光功能。既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也排除了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不定时开关,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情况出现。 虽然“智能照明”这个概念已经炒了很久,但目前人们对其到底了解多少,市场对其到底接受多少呢?为此,在本年度亚洲最大的照明展――“2006广州国际照明+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来对“智能照明系统”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国内智能照明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 智能照明行业自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受市场的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推广力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和起色。国外智能照明产品价格太高,国内品牌的智能照明产品一般为300元/路左右,国内的低档产品甚至达到200元/路以下,三层别墅智能照明系统全套安装也只要7000元左右,仅相当于国外高档“开关+插座”的价格。 应该说在华东、华南等一二级城市,这样的价格并非智能照明难以普及的主要因素。更多的人认为,消费者对智能照明认识不足,即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是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影响智能照明普及的因素还有: ●国外的相关产品往往只是把智能照明作为其智能产品的子系统来运作,定位高端,造成曲高和寡的局势,这如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家电市场。 ●国内的智能照明产品推广力度远远不够。由于这是一个兴起行业,不同于快速消费品,渠道的建设和消费观念的形成等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也不敢投入过多的精力与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成熟,部分国际品牌如Dynalite、路创、WIELAND、e-bfb等等进军中国市场,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与增长。进入21世纪,国内智能照明厂家和商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涌现出如百分百照明、瑞朗、索博、海尔、清华同方等大小几十家企业,智能照明进入初级发展阶段。 由于市场没有成型,还没有形成大的消费市场,大部分智能照明厂家还在极力引导消费者,在渠道的建设上也一直在探索着适合这个行业的模式。由于传统的照明、电工经销商各方面的原因很难推动、装饰公司不够专业、安防监控商离家居楼盘较远等等因素使智能照明市场还没有形成稳定、广阔的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