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临床应用

丹参的临床应用
丹参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丹参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志华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36期

【关键词】丹参;冠心病;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93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6-0154-02

丹参性苦微寒,具有祛瘀止血、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素、丹酚酸等。中医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其功效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丹参在临床上不断有新的进展,应用日益广泛。

1丹参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1)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心肌、扩张血管(尤以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强)、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作用;(2)改善微循环;(3)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4)保肝作用;(5)抗菌消炎:丹参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总丹参酮,尤以孢丹参酮的作用最强。总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无治疗作用;(6)抗肿瘤: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可以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分化及诱导凋亡等机制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7)抗氧化作用: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酚酸均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尤以丹酚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8)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与传统医学认为丹参具有清心除烦的功效相一致;(9)性激素样作用:丹参酮Ⅰ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抗雄激素的作用;(10)其他:有钙通道阻滞作用、调节免疫功能、保肾、保护胃黏膜,防止上消化道出血、降血压、降血脂、祛痰等作用。

2丹参的临床应用

2.1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2.1.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报道43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组上感发生率7.1%,与未服药对照组发生率36.4%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2.1.2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报道予丹参注射液治疗33例,结果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2.2治疗心血管疾病

丹参的移栽种植技术方案草案

丹参的移栽种植技术方案草案 1、选地。根据丹参的生活习性,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 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 松,pH值6 ~ 8的沙质壤土。土质黏重、低洼积水、有物遮光的地块不宜种植。 2、整地。丹参为多年生深根植物,种前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 的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或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 15kg,硫酸锌2 kg,使有机肥和化肥充分混合,深翻30 ~ 40 cm,耙细整平。地块周围挖排水沟,使其旱能浇、涝能排。 3、茎段处理。把丹参种秧剪成5 cm左右的节段,粗宜短,细宜 长,晾1 ~ 2 h使伤口愈合后,即可栽种。 4、移栽。春播后,幼苗培育75 d左右即可移栽。可春栽亦可秋 栽。春栽于5月中旬,秋栽于10月下旬进行。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栽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33 cm ×23 cm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穴底施入适量粪肥作基肥,与穴土拌均匀后,每穴栽入种子繁殖的幼苗1 ~ 2株,栽植深度以种苗原自然生长深度为准,微露心芽即可。栽后浇透定根水。 扦插苗每穴栽1株,按同样方法和栽植密度栽入穴内,亩保苗7 000株以上。 5、病虫害防治。 叶枯病。叶枯病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病斑不断扩大,中心部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植株死亡。5月初发生,一直延续到秋末, 6 ~ 7月份最严重。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或于叶面上喷施 0.3%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50%多 菌灵500 ~ 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 ~ 10 d喷1次,连续2 ~ 3次。 菌核病。菌核病病原菌先侵害植株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浸染部位变成褐色并逐渐腐烂,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及茎秆基部内生有灰黑色的鼠类状菌核和白色的菌丝体。病茎上部及叶片渐趋发黄,最后植株枯死。防治方法:保持土壤干燥,及时排除积水。发病期用50%氯硝铵0.5 kg加石灰10 kg拌成灭菌药,撒在病株茎的基部及附近土壤,以防止病害蔓延。用50%速克灵1 000倍液浇灌。

丹参栽培技术

第一章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基础知识 一、实施GAP的目的意义: 1、为制药企业及医疗事业提供质优量足的中药材原料。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都是以中药材为原料,通过炮制和再加工而制成可供服用的药品,并直接供应医疗卫生和康复保健的市场需要。中药材质量的优劣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饮片和成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因此药材生产经营的历史传统习惯就是讲究地道药材。从中药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来说,中药材生产是中成药的第一车间。而且,在已经修订并公布的药品GMP 中也明确规定,生产中成药应有稳定的原料药材生产基地,以保证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 2、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大力发展人工培植,保证中药资源的可续利用。 3、保证中药材产品符合药学及卫生学标准。建立基地不仅可以确保其质量稳定,疗效确切,而且必须按SOP进行操作和管理,从土壤、环境、灌溉用水、农药肥料的施用以及包装、运输、贮存等环节防止药材受到污染,使其达到药品卫生学要求。 二、GAP的内容纲要: 1、种子及繁殖材料:对种子、种畜(动物种)及供繁殖用的材料(以下简称种子)进行物种的鉴定,确定其变种、品种、栽培品及其来源。 种子及繁殖材料的纯度、净度、健康状况的检验;对于不同种类种子应规定保存期及保存方法(包装、保存条件等),并逐步实行种子认证和种子证书制度。 2、栽培与养育:根据各种药用植(动)物的习性,确定生产适宜区(产量和活性物质含量两指标),并尽量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 2.1建立药用植(动)物栽培(养殖)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2.2土壤与施肥: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介质种类,水分及物理性质;提倡用有机肥料,但必需腐熟;肥料及其他营养剂的种类,施肥时间及次数;防止化学物质(重金属、植物保护剂及化工污染)过多的投入。 2.3灌溉:根据植物需要予以灌溉,但水质应清洁,避免用工厂废水及污染水,并应遵循卫生学要求,防止过多摄取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毒物等; 2.4植(动)物保护: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如果必需,应根据农药的性质(可降解情况等)及药用部位、采收时间等规定农药的使用时间及用量,鼓励利用生物农药

丹参的临床应用

丹参的临床应用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将白花丹参晒干切碎压为细末,用白酒55度浸泡15天,配制成5~10%白花丹参酒。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3次;如病情较重,疼痛剧烈,而且会饮酒者,每次可服50毫升,每日2~3次,或顿服药酒以醉为度。试治34例,单纯服用药酒者8例,其余26例 以药酒为主,在不同时期配合其它中药。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著好转9例,进步3例,无效7例。多数病人服后有止痛作用,能改善患肢症状,四肢有发热感觉,或有明显 发热感向肢体远端冲动,对游走性浅静脉炎也有效果。大多数病人服后无不良反应,个别 有皮肤瘙痒;长期服用可发生胃痛、胃纳减退等,应暂停药观察。对肝炎、溃疡病、高血 压病、肾炎等忌用。 治疗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采集丹参根晒干后切片,水煎2次,过滤,滤液合并煎成30~50%煎剂,临用时酌加 糖浆。分甲、乙、丙三组共治疗41例,分别按每公斤体重0.3~0.5克、0.6~0.9克、 1.O~1.6克给药,分别连服42、30、30日为一治程。对照组8例,每日服酵母片1.5~2克。对照结果表明丹参对肝脾大小及性质的改变有相当效果。27例肝肿大患者,治后12 例缩小,15例变软,12例无改变;脾肿大41例,治疗后缩小者20例,变软者22例,无 改变者19例。其中以丙组用量大及甲组疗程长者疗效较为显著,一般在治疗lO~15日后 见效。但所有病例末见肝脾缩小到正常者。本品似对病期较短,病情较轻者易于见效。如 配合合理的饮食与休息,必能提高疗效。丹参的毒性极低,曾将剂量提高至每日45克, 连用83天,亦无不良后果。但有1例剂量并不大每日30克,用至第9天即发生原因不明 的上消化道出血;故认为凡有呕吐、便血、咯血、血尿、紫癜等出血倾向者忌用丹参。 治疗冠心病 用丹参提取物制成片剂每片含提取物0.2克内服,每次2片,每日3次每日量相当原 生药2两。以两周至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323例,服药1~9个月不等。结果心绞痛的 总有效率为82.3%,其中显效率为20.3%;疗效以中、轻度较好;服药2个月者疗效比1个 月的为高。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53.2%,显效率占14.8%;其中慢性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疗效 较优于心肌梗塞病变,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病例疗效高于一般心电图缺血病变 病例,中、轻度患者疗效优于重度病例。停药后之疗效估价,有待进一步观察。对绝大部 分病例无明显副作用,仅对很少数病例的周围血象、胃肠道、肝功能SGPT等似有一定影响。 另曾以丹参、降香制成复方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各1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0余例,结果症状的有效率在82%以上,心电图的有效率为50%左右。用法: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采 用三种注射方法:㈠静脉滴注-注射液4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500毫升内

丹参种植技术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丹参种植技术 1、概述 (1)别名:红参、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 (2)生长特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以根干燥后供药用。 主产四川、山东等省,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随丹参中成药的研发和开发,用途进一步扩大,故全国用量琢年增多。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效用。治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有扩张冠状动脉啬血流量的作用)症瘕、积聚、骨节疼痛、心烦内热、痈肿丹毒等症。 2、生长习性 丹参原野生于林边地堰,路旁山坡等光照充足的地方。怕涝,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地上部分生长最适合气温在20~26℃,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青绿。根在气温-15℃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左右仍可安全越冬。种子一般在18~22℃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约二周左右可出苗。根段一般在地温15~17℃开始萌发不定芽与根,一般1周左右发新根,20天左右发不定芽。人工栽培以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过粘或地砂的土壤不宜种植。3~5月为茎叶生长旺季,4月开始长茎行秆,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7~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子部分脱落,果后花序梗自行枯萎,花序基部及其下面一节的腋芽萌动并长出侧枝和新叶,同时基生叶又丛生,此时新枝新叶能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受伤或折断后能产生不定芽与不定根的特性,故在生产上应广泛采用根段育苗,是提高丹参产量的有效办法。 3、栽培技术

(1)整地与施肥:选择排灌良好,pH值近中性,微酸或微碱性的土地。每亩施圈或土杂肥1.5~2万公斤,捣细撒于地内,深耕30~40厘米,耙细整平,做90厘米宽平畦,畦埂宽24厘米。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先浇水灌畦,待水渗下后再种植。 (2)繁殖方法:常有种子,扦插,分株,根段等繁殖方法。现以根段繁殖产量高,生产上以根段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为主。 ①种子育苗:7~8月种子成熟后,分期分批采下种子及时播种。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2~15厘米,开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掺砂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搂平,稍加镇压。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后10~15天即可出苗。每亩用种1~1.5公斤。苗高9~12厘米时,移栽地按行距24~30厘米,株距9~12厘米,挖9厘米左右深的穴,每穴栽2~3株。栽后浇水,待水渗下后培土,压紧,以提高成活率,也可以7~8月间直播,按行距24~30厘米开沟。方法与种子育苗相同。每亩用种子1~1.5公斤。当年播种,如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及时,生长良好,第二年年底收刨,亩产可达250公斤左右。 ②分株:在早春或晚秋收刨丹参时,将根剪下供药用。根据自然生长情况,大的芦头可分为3~4株,小的可分为1~2株或不分,一般根上部留3~6厘米(秋季收刨的须剪去茎秆)。将分好的芦头按行距24厘米,株距21厘米,在已整好的畦地里,挖穴栽种,深度与原来在地里相同。栽后立即浇水,待水渗下后培土压紧。晚秋栽种的,年前不能萌发新芽,在每墩上面盖高6~9厘米厚的土,既可防旱保墒,又能避免人畜踩伤幼芽。早春分株栽后,也得培土压紧,及时浇水,即可成活。 ③根段繁殖:早春收刨丹参时,即在“惊蜇”前后,选择向阳避风处,挖深30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概要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赵魁,郭晓恒,宋杰,王睿婷,杨新杰,林贵兵,严铸云【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全国丹参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体现中药特点的丹参药材规范化生产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和访问方式,对全国栽培丹参产量大的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等8省21个样点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掌握了主要的商品产地,栽培规模和栽培方法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相同品种丹参不同地域差异较大,因此从栽培和商品量对丹参药材划分5个一级区系。结论栽种时应因地制宜,在规范化的模式下,就区系栽培带地理标志的商品。【关键词】丹参;产地生态;栽培区系;规范化生产模式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 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症[1],一直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320多个中成药的原料[2]。目前丹参的商品药材主要分为野生丹参和家种两类[3]。文献报道丹参药材的来源涉及植物有丹参、甘西鼠尾、滇丹参、南丹参、三叶丹参及其变种或变型等十余种(含变种、变型)[4]。同时丹参也存在小叶型、大叶型、单叶型、皱叶型和白花丹参等一些种内变异[5,6]。随着其用量的日益增大,其品质问题也备受关注。为此,我们近两年来对全国各地丹参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供教学、科研、生产参考。 1 调查方法参照有关生态调查方法[7,8],采用样地调查和访问调查,根据药材收购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立标准,每主产区至少设置两个。样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现地 测定。同时走访当地中药企事业单位、收购站、农业局和药农,考察丹参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栽培品种、物候期、栽培技术、栽培面积和产量等。本次调查的区域和示意图如图1(GPS定位作图)。 2 调查结 果从丹参生态环境调查中,大部分的地貌为山地和丘陵,地域性异质程度高,分异程度表现在多样化系数值大,丹参的生态适应性较强。 2.1 野生丹参的生态环境丹参的生态适应强,广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部分省区。从市场调查来看仅山东平邑、沂南、莱芜,河南卢氏、灵宝、活宁、嵩县,武当山等地有少量野生药材商品。通过对主产区四川、河南、山东和陕西野生丹参调查,其生态环境情况见表1。表1 野生丹参(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tiorrhiza )生长环境情况(略) 2.2 栽培丹参的生态环境对全国丹参商品的产地进行了调查,各生产地的生态资料见表2。表2 全国丹参主产区的生长环境情况(略) 2.3 丹参的栽培品种和技术丹参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20~26℃,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其根系发达怕旱又忌涝。生长以地势向阳、土层深厚、中等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9]。笔者按照古今河道水系[10]和农作制[11],把丹参栽培区分:① 吕梁山—黄河系:包括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的黄河流域,主要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上游地段;② 太行山—黄泛系:指下游历代黄泛区;③伏牛山—桐柏山系:指秦岭延伸的伏牛山—桐柏山区域;④泰山—沂蒙山系:指泰山延伸到沂蒙山的丘陵或山地;⑤ 四川盆地丘陵系:指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丘陵、山地地区。其中伏牛山—桐柏山系、泰山—沂蒙山系、四川盆地丘陵系是传统认为的道地产区。不同区系丹参生产状况见表 3。表3 不同区系栽培丹参主流品种、方式及生产规模(略) 2.4 病虫害与防治技

丹参种植方法

丹参种植方法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根及根茎入药,外皮砖红色,又名紫丹参、大红袍等,性苦、微寒,具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功效。人工种植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一、园地选择与整地:园地选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地方,要求土层深厚、排水条件良好、中等肥力的中性沙壤土。园地整平整细,耙平分厢,厢宽1.5米,四周开沟排水。亩施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500—3500公斤或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或施入40公斤尿素、100公斤磷肥作基肥。 二、繁殖方法:以根茎繁殖为主,秋末地上茎叶枯萎后至春初发芽前将根挖出。选色红、无腐烂、发育充实的根茎为种,选后将种根切成6-10厘米长的小段,选通风、干燥地晾半天待播,亩用种量60公斤,注意切种刀片要锋利,动作要迅速,以保切囗整齐,以防腐烂。 三、播种:整好地,切好种后,既可条播,亦可穴播。三月上旬播完为宜。条播:行距33厘米,株距20厘米,抽槽深8厘米放一截好的种,沿槽的方向平放或大头斜向上,然后盖土起垅(呈龟背形),土厚3厘米左右。穴播:大头朝上,穴深视种长而定,盖土厚3厘米左右。栽种时芦头要和根分开,以便管理。芦头须向上,不能平放,每亩保持9000株左右。播种后必须保持厢面湿润,过干须浇水,雨后要清沟滤水。厢面可盖覆物保持湿润,有条件的盖微膜保温、保湿。 四、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施肥:齐苗后,浅松土中耕除草1次,施1次稀薄人畜粪。全生育期除草4次左右。7、8月份根据苗情,埋施复合肥。2、除花:4月下旬,5月上旬,丹参逐步开花,除留种的外一律摘除花苔,宜早不宜迟,以便高产。3、防水涝,清沟滤水,雨天排除积水,以免受渍烂根。 4、病虫防治:(1)叶斑病:危害叶片,5月初发生,6、7月发病严重。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2)增施磷钾肥,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3)在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适宜浓度的代森锌进行叶面喷施。(2)根腐病:危害根部,5-11月发生。防治方法:1)及时清沟排水;2)栽前用25%多菌灵200倍液浸种10分钟;3)发病期用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蔸。(3)根结线虫病:1)实行轮作;2)土壤消毒(4)银纹夜蛾、蛴螬、地老虎等,也需及时防治。五、采收加工:无性繁殖的于栽后当年11月至第二年春萌发前采掘,将根条晾至五成干“发汗”,然后再摊开晾晒至全干,去须芦,剪去细尾即成商品。

丹参种植技术

丹参种植技术 作者:admin录入:admin2007-5-4 11:34:36 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又名:紫丹参、红根、血参、大红袍等。丹参以根供药用,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酮、鼠尾草酚、丹参新酮等。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关节酸痛、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痈肿疮毒等症。近代医学临床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动过速等症,有显著的疗效;还用来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等症,亦有良好的效果。丹参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需要量大,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工栽培。主产于四川、河北、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省。 <形态特征>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70厘米。根肉质,肥厚,有分枝,外皮土红色,内黄白色,长约30厘米左右。茎方形,被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7片,卵圆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被有长柔毛。轮伞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或白色,唇形;小坚果4个;椭圆形,成熟时灰黑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长习性> 丹参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年平均气温17.15℃,平均相对湿度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在气温-5℃时,茎叶受冻害;地下根部能耐寒,可露天越冬,幼苗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生长停滞或死亡。丹参为深根植物,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发育良好。土壤过于肥沃,参根生长不壮实;在水涝、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会引起烂根。土壤酸碱度近中性为好。过砂或过粘的土壤丹参生长不良。 丹参植株返青后,3~4月茎叶生长较快,果实成熟后植株枯死,倒苗后重新

丹参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 中医中药 ? 291 秋季腹泻是我国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常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甘草锌系由甘草提取的有效成份与锌结合制得的有机锌制剂,甘草中的甘草酸、黄酮等能加速上皮的修复。锌能加速肠黏膜细胞再生,修复肠黏膜,有利于肠黏膜对水和钠的重吸收,使水和电解质分泌减少,缓解腹泻症状[3] 。锌还是多种酶的辅酶,可增加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酶水平及活性,是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的免疫机制,动物研究表明,锌可提高细胞免疫反应及增加肠道分泌型IgA的分泌,促进肠黏膜功能的恢复[4]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腹泻的治疗中推荐使用锌元素20 mg/d(6个月以下者10 mg/d),连续治疗10~14d [5] 。指出补锌治疗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症状、以及预防未来3个月内腹泻病的复发。补锌作为一项较新的腹泻病辅助治疗措施,已被WHO和UNICEF推荐到全球儿童腹泻病治疗的全过程。 复合脉冲磁疗仪是引进国外经皮给药电离治疗系统的先进技术,与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集电疗、热疗、针灸、磁疗为一体具有消炎、镇痛、收敛、止泻、疏通经络提高机体免疫等功效。该仪器通过复合脉冲波,直接作用在病灶部位,结合中医理论,同时通过终极电极作用于相应穴位上,进行复合波刺激,达到疏通经络、健脾益气,活血止痛、收敛止泻、调节胃肠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具有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无痛、无创的特点,易于被患儿家长接受;本结果显示于常规补液、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口服甘草锌联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秋季腹泻可明显缩短腹泻的病程,提高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吴瑞平,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240. [2] 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 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3] 陈丽琼,包芸芸,高淑强.口服锌制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 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26-27.[4] 卢宏柱,伍晓红.锌佐治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 当代儿科杂志,2002,4(4):315-316. [5] WHO/UNICEF jiont statement.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R].Genera;The United Nating's Children's Fund/World Health Orgarnization,2002:1-8.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χ— ±s)组别体温正常呕吐消失腹泻消失住院时间治疗组(100例) 3.13±1.3 3.41±1.19 6.25±1.327.81±1.82对照组(100例)3.57±1.184.14±1.35 6.76±1.258.85±2.02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 <0.01 表2 两组疗效对比(例) 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879587%96%对照组 54 30 15 55 % 84% P <0.01 丹参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赵仁霞 (山东省新泰市中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 【关键词】丹参;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丹参制剂 中图分类号:R282.7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1)12-0291-02 丹参及其制剂具有活血化淤、通脉养心、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等功效。近20多年来,其各种制剂和剂型已经应用于临床。希望对丹参药理研究的阐述,加大对丹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提高这传统中药的应用价值,造福于人类健康。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和栽培,现多为栽培,主产于安徽、江苏、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等省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成厚片,晒干,多生用或酒炙用。以根条粗壮、色紫红、无霉虫蛀者为佳,以根中含结晶性呋喃菲醌衍生物的色素类成分(如丹参酮等)含量高者为优。其含量测定多用高效液相色普法。现代研究丹参中含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丹参酮II、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丹参新酮、丹参醇、丹参酚等,水溶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1] 。1 现代药理研究 1.1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用细胞模型来对丹参成分进行研究,发现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降低,同时还有对抗脂蛋白氧化的作用。 1.2 对慢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通过对35例严重慢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彩超和其他检验项目对 照,显示使用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网状内皮系统活性明显提高,肝部血液循环明显加快,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明显降低,肝细胞解毒活性和再生功能明显提高。1.3 对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对11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肺纤维化患者,通过对症治疗和配合丹参的辅助治疗15d后,对照治疗前后CT片或磁共振片后,肺纤维化病变程度明显受到了抑制,肺泡功能也得到了改善,各种肺脏体征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1.4 对心、脑缺血和能量代谢的作用 临床实验证明,对心、脑供血不足患者,经静脉点滴丹参注射夜后,各种胸闷,胸痛,心绞痛和头晕,头痛等等病症有明显的改变,这可能由于心、脑动脉血管的病变如心、脑动脉硬化,致使局部心、脑动脉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心、脑血流供应不足。丹参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实验证明其作用的大小和剂量有相应的关系。同时,静脉滴注丹参后,心肌和脑组织中的ATP含量明显增加,这样对其能量的消耗起到保护作用。1.5 抗炎作用 高骥援等[2]通过对4种不同剂量的丹参酮,作用于人体白细胞化学运动影响的实验观察,证明一定浓度(10mg/mL以上)的丹参酮能

丹参种植技术培训资料

丹参种植技术培训资料 丹参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经济效益,所以备受大众喜爱,拥有很高的发展前景,下面就为大家简介一下丹参以及丹参种植技术。 1.植物形态 丹参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0~80厘米,全株密被黄白色柔毛及腺毛;根肉质;圆柱形,外皮朱红色;茎四方形。叶对生,通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7厘米,两面被柔毛。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式,密被腺毛和柔毛;花夏季开放,紫蓝色;苞片披针形,被绿毛;花萼钟状,长约1.1厘米,11脉,被腺毛和长柔毛,上唇三角形,顶端有3个彼此紧靠的小齿;花冠明显二唇形,长2~2.7厘米,冠管内有一倾斜毛环,下唇中裂片扁心形;雄蕊有长17~20毫米的药隔,其下臂短而粗,长3毫米左右,顶端靠接。花期在5~9月,果期在8~10月。小坚果,椭圆形,黑色。 2.分布 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各省、区、市均有分布,野生、家种都有。 3.生态环境 丹参喜气候温暖,空气湿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生育期间光照不足,气温偏低,幼苗生长缓慢,植株发育不良。丹参耐旱,怕涝。地下根耐寒,可露地越冬。适宜的生长条件为年均气温不低于17.1℃,平均相对湿度77%,土壤为沙质壤土,土壤的pH值等于7或稍大稍小于7均可。野生丹参多见于路旁、坡地、河边。丹参种植技术大全

丹参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根据丹参的生活习性,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pH值6~8的沙质壤土。土质粘重、低洼积水、有物遮光的地块不宜种植。丹参为深根多年生植物,种前需施足以磷肥为主的迟效长效厩肥、饼肥或化肥作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深翻30~40厘米,一定要打破犁底层,以利根系生长发育。耙细整平,北方作宽1.5~2米的平畦,南方作高15~20厘米的高畦。地块周围挖排水沟,使其旱能浇、涝能排。 2.选用优种 同等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选用良种是效益高、见效快农业措施。丹参61-2-22四倍体新品系不仅田间农艺性好,生长势旺,而且根部药材的丹参酮含量也大大高于原植物和其他的四倍体株系,产量高的同时,化学成分含量也高,达到了理想的要求,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3.繁殖方式 (1)分根繁殖秋季收获时,选择直径0.7~1厘米粗、颜色紫红、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当年生丹参根作种根,湿沙藏至翌春。早春3~4月,将种根切成4~6厘米小段,按行距株距深度35厘米×25厘米×6厘米的规格,将切好的种根竖着放入穴中,一穴一段,大头朝上,切勿颠倒,覆土2厘米左右,不宜过厚,否则影响出苗。每亩用种根50公斤左右。用根段种植,开花晚,当年难收到种子,但根部生长较快,药材产量高。

丹参综述,

丹参综述 摘要:丹参是一种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常用中药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总结,本文从丹参的品种考证、种类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丹参制剂及其质量控制、展望等方面对有关丹参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来源资源状况有效成分药效作用中成药制剂 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瘀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作用十分显著。1997年,复方丹参滴丸成为第一个向美国FDA以治疗药身份申报的品种,意味着丹参将成为首例用国际标准进行评价的传统中药。此后丹参的研究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热潮。本文就丹参各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丹参道地性、资源状况、产地迁移 丹参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1],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但历代本草对其道地产区叙述多有不同。按郭宝林考证,《名医别录》述:“生桐柏山谷及太山”(今河南和湖北交界及山东泰山一带);《图经本草》:“今陕西河东州郡及随州皆有之”(今山西、湖北,河东州郡应归为山西而非陕西);《本草品汇精要》:“道地随州”(今湖北随州);《药物出产辨》:“产四川龙安府为佳”(今四川平武)。 现代研究表明:丹参在我国分布甚广,南起江西、湖南,北达辽宁,西至四川,广布于海拔120-1300m的山地丘陵。丹参野生、家种兼有,野生品有效成分高于栽培品,但栽培丹参的种植面积和规模较大,生长条件稳定,产量大,已经成为目前丹参商品的主流。栽培面积较大的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陕西、安徽等省。丹参的化学成分在地理空间上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表明在较大尺度上,气候、大的土壤类型等生态因子对丹参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不明显。丹参化学成分在同一个省内的变异可能会大于空间距离更远的不同的省之间,提示遗传背景及小尺度上的生态因子,如区域土壤、小气候及人为影响等,对丹参中化学成分的积累有重要影响。 以中江丹参为例:四川中江丹参大面积人工栽种历史约300年,中江丹参作为我国丹参的主源优质道地药材,以其根粗壮、色泽朱红、药味浓郁、药效高而弛名海内外。在《中国道地药材》中,被列为川产道地药材,是四川省主要中药材品种之一,在四川道地药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地丹参种植面积大,栽

丹参的临床应用进展

丹参的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丹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介绍丹参的临床应用范围、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综合分析多年来有关文献资料,总结丹参的临床应用成就及发展趋势。结果:丹参被认知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以治疗冠心病、中老年性脑血管疾病、各种类型心衰、小儿肺炎作用突出,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血管性头痛、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作用明显,辅助治疗慢性咽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眩晕、细菌性阴道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难治性皮肤病作用肯定。丹参不能与藜芦合用、丹参注射液不能与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合用,也不能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结论:丹参的临床应用广泛,但要注意合理应用。 [关键词]丹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合理用药 丹参制剂为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中药制剂。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值得关注,现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1 丹参制剂的药物组成及药理作用

1.1 药物组成 丹参常用的剂型有:复方丹参注射液,含丹参、降香等量;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含丹参浸膏0.1 g、三七、冰片适量;丹参酮片,含0.2 g;复方丹参滴丸等。 1.2 药理作用 丹参性苦微寒、有活血化瘀、养心除烦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广泛的药理作用[1]。抗凝、促纤溶;扩血管,尤以扩冠状动脉作用强;改善微循环;钙通道阻滞剂作用;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抗菌作用;抗感染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其他:有保肝、保肾、保护胃黏膜,防止上消化道出血,降压、降血脂、镇静、解热,祛痰,促进组织修复,抗癌等作用。丹参酮还具有雌激素活性。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冠心病 马爱贞[2]报道冠心病65例,轻者给予复方丹参片2片/次,每日3次口服,疗程6个月~12个月,重者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15 d~30 d。

丹参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丹参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志华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36期 【关键词】丹参;冠心病;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93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6-0154-02 丹参性苦微寒,具有祛瘀止血、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素、丹酚酸等。中医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其功效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丹参在临床上不断有新的进展,应用日益广泛。 1丹参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1)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心肌、扩张血管(尤以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强)、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作用;(2)改善微循环;(3)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4)保肝作用;(5)抗菌消炎:丹参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总丹参酮,尤以孢丹参酮的作用最强。总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无治疗作用;(6)抗肿瘤: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可以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分化及诱导凋亡等机制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7)抗氧化作用: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酚酸均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尤以丹酚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8)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与传统医学认为丹参具有清心除烦的功效相一致;(9)性激素样作用:丹参酮Ⅰ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抗雄激素的作用;(10)其他:有钙通道阻滞作用、调节免疫功能、保肾、保护胃黏膜,防止上消化道出血、降血压、降血脂、祛痰等作用。 2丹参的临床应用 2.1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2.1.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报道43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组上感发生率7.1%,与未服药对照组发生率36.4%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2.1.2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报道予丹参注射液治疗33例,结果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2.2治疗心血管疾病

丹参的种植前景

丹参的种植前景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具有活血调经,祛淤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是常用大宗中药材,适宜种植在干旱少雨、水源短缺、沙质壤土的丘陵地区,产量稳定,效益较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丹参的种植前景和种植效益吧!

丹参的种植前景 丹参用途广、疗效高,全国需求量增长很快,有些年份供不应求。60年代初,全国年需求量不足100万公斤,到1978年增加到652万公斤,18年间销售量增长了5.5倍多。需求量迅速增加的原因,除人口因素外,主要是科技开发使丹参的用途越来越多。 科研发现,丹参不仅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而且对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病、脉管炎及神经性衰弱等多种疾病均有新的疗效。以丹参为原料生产的丹参膏、丹参片、复方丹参酊、冠心片、丹参葛根六胡片、丹参丸、丹参注射液、舒心冲剂、冠心冲剂、复方甘草丹参片等中成药近百种,生产的剂型有蜜丸、水丸、片剂、洒剂、冲剂、糖浆剂、注射剂等10多种。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出现,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丹参在临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使丹参的身价倍增,用量翻番。需求刺激生产也刺激采挖,连年大批量的采挖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有些地方濒临灭绝,产量持续减少,质量大大下降。人工栽培新技术推广不快,单产不高,总产不稳,有些地方由于病虫害严重,连年大量不科学地施用农药化肥,使人工栽培丹参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市场上中高档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一直偏紧,价格稳中有升,1998~1999年全国75大药材市场价格一直维持在11~18元/公斤。由此可见,当前在适宜地区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地块,选用优良品种,采取规范化的丹参栽培技术,生产绿色中高档丹参的效益是不错的,市场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

丹参苗多少钱一棵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丹参是我国应用最早而且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始载于汉朝( 《神农本草经》, 被列为上品, 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适用于血淤、血热、血淤兼热或血热兼淤所致的各种病证,尤为、内科及外伤科证属血淤兼热者所常用。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来为您解答!! 突发性耳聋,因肝肾不足,血行不畅,耳窍失聪,经中西药物治疗,久治难瘥者,立丹磁耳聪汤(知柏地黄汤加丹参、磁石、蝉蜕、川牛膝)临证用之屡验。 治肝热上犯之耳热怪症,则以丹参与磁石、菊花、夏枯草、生地、龙胆草、川牛膝等为伍,清肝火,利瘀滞,通窍络,临证用之,其效甚佳。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治疗高血压者,多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配丹参、磁石, 效果卓著。动物实验表明:丹参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作用。 肺气不宣,血行不畅之咳嗽,常用丹参配杏仁、桔梗、川贝母等,活血宜肺,降气止咳。 丹参通血脉,活血通痹,苦降下行,故对下部经脉久病用之尤验。 如治下肢关节风湿痹痛,常以丹参配川续断、独活、川牛膝、桑寄生之属; 若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则丹参配银花藤、苍术、川牛膝、黄柏、赤芍、丹皮、松节等; 治下肢脉管炎常以丹参配当归、鸡血藤、玄参、生甘草、银花、桂枝、穿山甲等; 月经不调、经闭或产后血瘀腹痛者,丹参配当归、香附、益母草之类或丹参一味为末,白酒送服,皆有验效。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此正如《大明本草》曰:丹参“通利关脉……骨节疼痛,四肢不遂,……调妇人经脉不匀”。 久病正虚,血运无力,久虚多瘀。丹参祛瘀生新,行而不破,前人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之说。《本草纲目》谓之“养血”。 用之治疗虚证眩晕,本杞菊地黄汤之意,创益肾定眩汤(杞菊地黄汤加丹参、磁石、川芎、天麻),对头晕,腰脊酸软,舌黯淡,脉沉细而涩等肾虚挟瘀者甚效; 对血虚心悸失眠者,又常以丹参配炒枣仁、当归、生地、五味子等治之,此即《大明本草》所谓:“养神定志”之意也。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是以地道特色药材种植及药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药材种子加工全方面发展的科技企业。种类繁多的的药材种子及药材种苗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常年可供药材种苗板蓝根、丹参、白术、桔梗、白芷、红花、菊花、生地、黄芪、黄芩、玄参、花粉、党参、北沙参、牛夕、白芍、牡丹、山药、防风等多个品种。我药材种植基地位于被誉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安徽省亳州市,占地一万六千多亩。为客户提供了货源保障。生产检验中心对原料和产品品质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确保客户获得优质的产品。公司在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444804.html,

丹参种植技术

丹参种植技术 丹参,别名紫丹参,红根等。主产四川,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和栽培。 一、生长习性 丹参在河南一般3月份出苗返青。从出苗到现蕾为发棵期,从现蕾到茎叶不再生长为根旺盛生长期,之后进入根生长后期,根的大小基本稳定,但重量仍在增加。花期4-6个月,果熟期7-8月。霜冻后地上部分枯萎。 丹参适应性强,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为深根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已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中性、微碱性的土壤最适宜种植。排水不良,易烂根。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宜。砂土、粘性土壤均不宜种植丹参。丹参喜欢生茬地,前茬选择玉米、高粱、大豆为宜。地选好后,于播前每亩施入腐熟厩肥1500-2000千克、油饼5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做基肥(最好将三者混合后堆沤后施入),深耕30厘米,耙细整平,作1.25米宽的高畦,畦沟宽0.25米。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法,也可采用直播。育苗移栽,7-8月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播种时,按行距8-15厘米横向开沟,沟深约1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一层薄土,稍加镇压后浇水。10-11月当苗高5-10厘米时,按行株距30×20厘米移栽于大田。也可与3月下旬条播。移栽密度每亩8000-10 000株。直播每穴种子5-10粒。出苗后间苗、定苗和补苗。 (2)分根繁殖:选直径1厘米左右,粗壮充实、色鲜红而无腐烂迹象的1年生侧根,3-4月随挖随栽。将选好的根条剪成5厘米长的根段,按株距25×30厘米的距离挖穴,穴内放1-2枚小根段,之后覆土,每亩用种根25-40千克。 (3)扦插繁殖:6-7月取地上茎,剪成长10-15厘米,下部叶片除去,上部留1/2,按株行距5厘米×10厘米,插条斜插入苗床2/3,浇水保湿,遮阴,待根长至3厘米时可移栽。 3.田间管理

2018年丹参种植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丹参种植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4) 1、行业发展现状 (4) 2、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4) (1)市场整合成长呈现集中化、专业化趋势 (5) ①集中化 (5) ②专业化 (5) (2)下游快速发展拉动丹参需求,丹参种植前景广阔 (6) (3)丹参种植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6) 3、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7) 二、行业监管及相关政策 (7) 1、行业监管部门 (7) 2、相关政策 (8) 3、主要法律法规 (10) 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0) 四、行业壁垒 (11) 1、关键技术壁垒 (11) 2、专业人才壁垒 (12) 3、品牌和合作壁垒 (12)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2) 1、有利因素 (12)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2) (2)市场潜力大 (13)

2、不利因素 (13) (1)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环境较为混乱 (13) (2)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14) 六、行业市场规模 (14) 七、行业风险特征 (15) 1、市场不够成熟的风险 (15) 2、市场竞争风险 (16) 3、宏观经济风险 (16) 4、自然灾害风险 (16) 八、行业竞争格局 (17)

一、行业概况 1、行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出现,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丹参在临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发现,丹参不仅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而且对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病、脉管炎及神经性衰弱等多种疾病均有新的疗效。以丹参为原料生产的丹参膏、丹参片、复方丹参酊、冠心片、丹参葛根六胡片、丹参丸、丹参注射液、舒心冲剂、冠心冲剂、复方甘草丹参片等中成药近百种,生产的剂型有蜜丸、水丸、片剂、洒剂、冲剂、糖浆剂、注射剂等10多种。 2、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养生知识的了解,中药养生备受消费者青睐,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基地建设,中药现代化发展,中医药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此外,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医源性、药源性疾病逐渐增多,化学药品、生化药品越来越高的研制成本,以及医疗费用的日益提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于是,人们的眼光开始转向天然的中成药。中药因其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及对一些疑难病与慢性病

丹参的种植与管理

丹参的种植与管理 丹参是常用的重要中草药,用量很大,在药材市场非常畅销般其价格比较稳定,是较理想的植品种之一。但若在种植中缺乏实践经验或技术不精,就会出现收获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收益。我们这里属于丹参的产区,大家对单身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就根据名丹参种植专家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7注意事项以供广大药农参考。 一、施肥要加锌 丹参属根茎类药材,生长除需大量的磷钾肥外,还需要圈肥,根据实践,施牛、马、猪粪肥比不施的地块增产10%左右。此外锌是丹参正常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因此在种植要加施硫酸锌。具体做法是,按10公斤种根用13克硫酸锌,先将锌肥用少量水溶解,用喷雾器喷在种根上,再用麻袋覆盖堆闷种根2小时,晾干后即可。 二、整地应打垄 一些种植者为了省事,怕麻烦,耕作耙平后冲成沟栽种。其实种做法不能提高产量,而且还不利于田间作业,因此把土地整好后最好打成垄。打垄增加了土壤的厚度,有利于丹参根部的生长,垄与垄之间的沟既是排水沟,又是作业道。无论是耕作除草,还是打药追肥,都不会踩实植株周围的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此外在刨收时,顺着垄刨比较容易采挖。多年的实践证明,打垄栽种比平地栽种的产量高15%~20%,一般情况下打垄栽种的丹参可产干药500公斤,平地种植的丹参仅产干药400公斤。因此打垄栽种非常重要。 三、注意品种选择

一般的药材书上只讲丹参的种植,从未提及品种问题。然而在药市上却把丹参分为两种,一种是山东丹参,一种是紫丹参。前者颜色发红,后者颜色发紫;前者低产,很细小,多有毛须,后者高产,根粗大,较光滑。在药市上销售,制药厂购山东丹参,而饮片厂、药材公司购货不热,所以此种丹参虽价稍高,但走动不快;紫色丹参在市场较为畅销,但价格要略低于山东红丹参。在栽种时,红丹参根细小,发芽能力弱,所以只能用种子育苗,然后移栽,而紫色丹参发芽能力较强,可用种根直播或先育苗后移栽。 四、注意繁殖方式 丹参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繁殖,即用种子育苗;另一种是无性繁殖,即用优质鲜根育苗。有性繁殖需生长2年,才能刨收,无性繁殖的丹参生长10个月就可收获。在无性繁殖方面特别注意的是,先用种根育苗再移栽要比直播好得多,因为用塑料弓棚育苗池给丹参的早期发芽创造了优势,相对直播缩短了发芽时间。再者就是直接栽种根容易倒栽,很难放水平,只要较大的一端位置较低,那么这段种根就不能发芽,以致出现缺苗断垄。因此种植者最好用弓棚先育苗后移栽。 五、注意“高矮”结合 丹参的垄间距,株行距相对板兰根等药材植株较大,且植株不高,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可在丹参垄间、株间套种别的作物,但套种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互不影响。根据丹参的植株矮、根深等特点,只能套种浅根高杆作物,白术根浅植株较高可间作,若种芝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