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合集下载

艺术史知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圆拱到方格柱

艺术史知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圆拱到方格柱

艺术史知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圆拱到方格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欧洲的文化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艺术家、文学家和建筑师。

在建筑设计方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几乎对现代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从圆拱到方格柱,以此为线索,探究建筑风格的演变。

1.圆拱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建筑的主要风格是古典罗马风格。

这种风格被奉为建筑史上最伟大的风格之一,它包括了花岗岩、拱形和柱子等元素。

而圆拱是古典罗马风格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圆拱被广泛应用于古罗马建筑的门廊和拱门中。

圆拱取代了希腊风格中使用的方拱,使得建筑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开始将古典罗马风格中的元素运用到建筑中,圆拱也被广泛应用。

2.方格柱方格柱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柱形。

传统的柱子通常是圆形的,但方格柱是四边形的,具有更强的支撑力。

这种设计来源于古典罗马风格的立柱,通过增加支撑力和形式美感,方格柱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的一大亮点。

方格柱的设计旨在提高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给建筑带来了更美观的外观。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方格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和结构中。

3.毕达哥拉斯透视毕达哥拉斯透视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绘画技巧。

这种技巧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

毕达哥拉斯透视通过几何学与光影变化来创造一种文化表现效果,它使得画家能够更好地表现空间深度和形态。

这种技巧具有直接影响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的工作。

通过毕达哥拉斯透视,建筑师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建筑结构的比例和尺寸,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

4.万丽柱式万丽柱式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贡托·阿尔比诺尼设计的柱式。

这种柱式结合了古典罗马风格和古希腊风格的元素,是建筑史上最优美的几种柱式之一。

万丽柱式通常由带螺旋条纹的古典柱子、百叶窗的柱头和具有细长形状的柱身等元素组成。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特点分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特点分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特点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是欧洲历史上一段璀璨的艺术世纪。

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极富特色,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学的追求和对人类灵魂的探索。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特点,不仅来源于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结构、形式等方面,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

一、建筑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基于古代罗马建筑的原型,并吸收了哥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创新。

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注重比例、对称和奥秘感。

代表建筑包括圣彼得大教堂和弗罗伦萨大教堂。

二、结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结构主要运用了两种技术:拱和穹顶。

拱是罗马建筑的基本结构,而穹顶是哥特建筑的创新。

这两种技术被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如圣彼得大教堂那样的伟大建筑。

这些建筑的结构非常巨大而复杂,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才能,以创造出那种巨大、高耸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风格。

三、形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非常重视比例和对称。

这种对称不仅表现在建筑的整体外形上,也表现在建筑的各个部分上。

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还创造出各种装饰性元素,如雕花、拱形和柱子,以及壁画、彩绘和雕塑等。

四、材料不同的材料赋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不同的特点。

最常用的材料是大理石、石灰石和砖。

这些材料将建筑的颜色和质地展现得淋漓尽致。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还学会了对建筑中光线的使用,让建筑本身成为了一种艺术品。

五、空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非常注重空间的布局和组合。

通常使用的空间包括大厅、门厅、走廊、内部中庭和花园等。

建筑师的设想是将建筑物与其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通过内部布局来创造一种灵气与生机。

六、总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是欧洲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建筑风格之一。

其独特的设计、材料和结构之间的完美配合,创造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建筑作品。

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不但表达了当时艺术家和人们的审美追求,更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杰作圣马可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杰作圣马可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杰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又称圣马可主教座堂,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一座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被誉为建筑界的杰作。

它承载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风格和文化魅力,成为威尼斯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一、建筑概述圣马可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1世纪,但真正的壮丽和辉煌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完成的。

教堂融合了拜占庭、哥特和文艺复兴三种风格,展示了这些艺术流派之间的完美融合。

教堂的正立面以拜占庭风格为主,拥有五个门廊和数个华丽的拱门。

门廊上方是著名的彩色马赛克装饰,描绘了圣马可以及其他圣徒的故事,色彩鲜明,细腻而瑰丽。

整个立面上镶嵌有大量的宝石和雕刻品,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精湛工艺和奢华装饰。

二、建筑特色1. 穹顶和希腊十字平面圣马可大教堂的穹顶是其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特色之一。

穹顶采用拱形结构,结合了拜占庭和哥特的风格,使教堂内部空间显得宏大而壮丽。

穹顶覆盖着大量的金色马赛克图案,营造出神圣而神秘的氛围。

教堂的平面采用希腊十字形状,四个冲压(arms)等分了整个平面,使教堂的中央主教堂形成了一个正方形,四个角落各有一个“腕部”状的小堂,整体布局严谨而有序。

2. 多重拱门和装饰雕塑圣马可大教堂以其多重拱门和装饰雕塑而闻名。

拱门饰以华丽的雕花和雕塑,描绘了圣经故事、圣徒和天使等。

这些浮雕和雕塑都是由最出色的意大利雕刻家和艺术家精心创作完成的。

雕塑作品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杰作。

3. 马赛克镶嵌圣马可大教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马赛克镶嵌宝库之一。

整个教堂内外覆盖着大量精美的马赛克,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和宗教场景。

这些马赛克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绝妙的工艺,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技巧和创造力。

三、文化意义圣马可大教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意大利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

教堂是威尼斯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每年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圣马可大教堂还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众多重要艺术家有着紧密的联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建筑艺术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代,建筑师们开创了许多革命性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塑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杰作。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发展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一、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人们开始追求古典建筑的完美与和谐。

建筑师们研究古希腊罗马建筑,并将其经典元素融入到新的建筑设计中。

对称、比例、几何形状等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建筑师们强调空间的秩序感和精确度,并注重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建筑1. 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冈城国的主教堂,也是天主教的象征之一。

该建筑由多位建筑师参与设计,包括伯纳多·罗西、米开朗基罗等。

圣彼得大教堂采用了巴洛克风格和古罗马建筑元素,并以其宏伟的尖顶而闻名于世。

2. 帕斯泰尔修道院(Pazzi Chapel)帕斯泰尔修道院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建筑之一。

该建筑由著名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设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对称美和比例感。

3. 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尤其以其壮观的穹顶而著名。

4. 圣十字圣殿(Basilica di Santa Croce)圣十字圣殿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最重要的教堂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和新古典主义元素,内部陈设有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

三、建筑师及其影响1. 伯纳多·罗西伯纳多·罗西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特点。

他参与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和其他许多重要的建筑,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米开朗基罗·布安罗蒂米开朗基罗·布安罗蒂在文艺复兴时期不仅以其雕塑和绘画才华闻名,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

外国建筑史 文艺复兴建筑

外国建筑史  文艺复兴建筑

布局特点: 佛罗伦萨主教堂在1296年动工,它所在 地段本是污秽不堪的垃圾场。它的形制 很有独创性,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 的,但是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东部歌 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它内部空阔敞 朗,西半的大厅长近80m,只分为4间, 柱墩的间距在20m左右,中厅的跨度也 是20m。内部空间极为高敞。东部的平 面很特殊。歌坛是8边形的,对边的距 离和大厅的宽度相等,大约42m多一点。 在它的东、南、北三面各凸出大半个8 角形,明显呈现了以歌坛为中心的集中 式平面。
美狄奇府邸的外观细部

底层的窗台很高,勒脚前有一道凸台, 给亯兵们坐,反映着城市内部尖锐的 斗争。它高将近27米,檐口挑出1.85米。 它的内院底层的四周都是2开间的宽大 的连续券廊,以求与外立面相呼应。 院内正面柱廊的前立着雕刻家唐纳泰 罗做的尤迪斯像。
美狄奇府邸的中庭
美狄奇府邸的室内装修富丼堂皇


布局特点:

这座别墅最大的特点在绝对对称。从平面图来看, 围绕中央圆形大厅周围的房间是对称的,甚至希腊 十字型四臂端部的入口门厅也一模一样。这座建筑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纯洁、端庄和高贵 的美感,也有诗情画意。 府邸主要特点是:

第一,平面大多是长方的或者正方的。按照传统,
以第二层为主,底层为杂务用房。稍大一点的, 将杂务用房设在离开主体的2个或者4个附属房屋 里,对称布局,用廊子同主体连接。

独特风格: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 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 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圣彼 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 建筑呈现出一个希腊十字架的结构, 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 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 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画像 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 程十分浩大。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发源地,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美学理念,也反映了社会、政治和宗教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圣母百花大教堂、圣克罗齐教堂、乌菲兹美术馆以及佛罗伦萨的古城风貌。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最壮丽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建于1296年,经过几代建筑师的努力才在1436年完工。

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的结合,外立面装饰着精美的大理石图案和雕塑,展示了佛罗伦萨的艺术精神和技艺水平。

在教堂内部,壮丽的拱顶和彩色玻璃窗户营造出宏伟庄严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圣的天堂。

圣克罗齐教堂是另一座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建筑杰作。

建于15世纪,这座教堂以其精美的壁画和祭坛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多纳泰罗的《圣母子》,这幅画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精准追求。

教堂内还展示了其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布鲁内莱斯基的《十字架像》和皮尔齐亚诺的《圣克罗齐十字架教堂》。

这些作品以其真实感和艺术技巧,成为欣赏者心灵的窗户。

乌菲兹美术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

作为佛罗伦萨的地标性建筑,乌菲兹美术馆展示了众多艺术家的杰作,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人的作品。

这些艺术品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揭示了当时意大利社会和文化的精髓。

乌菲兹美术馆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也是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历史的窗口。

除了上述的建筑和博物馆,佛罗伦萨的古城风貌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古城中心保留了大量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和雕塑,如圣十字广场上的大卫像和佛罗伦萨市政府大楼。

这些建筑和雕塑艺术品与周围的街道、广场和咖啡馆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宛如画卷的城市风景。

漫步在佛罗伦萨的街头巷尾,仿佛穿行在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和灿烂。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比萨斜塔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比萨斜塔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比萨斜塔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比萨斜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辉煌时刻,而比萨斜塔则是这个时期最具标志性和令人惊叹的建筑之一。

比萨斜塔不仅是一座斜塔,更是意大利文化和建筑艺术的象征。

本文将以介绍比萨斜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为主线,探究这座建筑奇迹是如何展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辉煌。

一、历史背景比萨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是意大利历史上重要的城市之一。

比萨斜塔的建造始于1173年,最初是作为比萨主教座堂的钟楼而兴建的。

然而,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土壤松软,导致塔身出现了倾斜的现象。

由于中断了工程并等待土壤沉降,这座塔在大约100年后才被完成。

二、建筑特点1. 倾斜外观:比萨斜塔高约55.86米,共有8层楼,由白色的亚麻石建造而成。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明显的倾斜外观,整座塔像是随时可能倒下的样子。

2. 方案修正:由于设计失误,建造过程中发现塔楼下沉,修正方案在第4层后逐渐平衡了土壤的问题。

这也是比萨斜塔被保存下来的关键因素。

3. 短时高度:比萨斜塔的每个楼层相对于地面都较短,这是出于减轻塔楼重量的考虑。

这样设计不仅解决了土壤不稳定的问题,也增加了整座塔的稳定性。

4. 精美雕塑:比萨斜塔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塑和浮雕,展示了当时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这些装饰元素让整座塔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三、文化意义1. 工程奇迹:比萨斜塔的倾斜外观和其坚持不倒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它展示了意大利人民的智慧和工程技术水平的辉煌。

成为了一座世界上最出色的建筑工程之一。

2. 文艺复兴的象征: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饰凸显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之处。

它代表了该时期对对称美、比例和人体比例的追求,以及对古典元素的重新审视和运用。

3. 旅游热点: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比萨斜塔每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它是意大利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萨市的象征之一。

结语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闻名的建筑之一,它的倾斜外观和独特的建筑特点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巅峰之作佛罗伦萨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巅峰之作佛罗伦萨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巅峰之作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佛罗伦萨的地标性建筑。

它是意大利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的杰作,以其创新的建筑技术和壮丽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不仅在当时引领着建筑风潮,也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罗伦萨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中心,占据了整个圣母广场。

它的建筑规模宏大,主要由大教堂、钟楼和洗礼堂三部分组成。

建筑风格上,佛罗伦萨大教堂兼采用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展现了当时建筑师们的创造力和实验精神。

首先,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立面设计非常精致。

它的主立面由彩色大理石拼花构成,采用了独特的几何图案和装饰,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形式美的追求。

整个立面的设计非常对称,给人一种庄严而和谐的感觉。

其次,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

圆顶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罗马建筑,是当时建筑技术的奇迹。

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创造性地运用了多个层次的圆形壁柱结构,使得圆顶能够承受巨大的重量。

这个圆顶的建造在当时是一项非常大胆的尝试,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工程技术的巅峰之作。

此外,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钟楼也是一处精美的建筑。

钟楼高约85米,由细长的墙壁和窗户组成。

它的外观简洁而高雅,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追求简约与精致的风格。

从钟楼顶部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市区的景色,壮丽而宏伟,令人陶醉其中。

最后,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洗礼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它的内部装饰充满了细腻的雕刻和壁画,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独特才华。

洗礼堂的拱顶上画有《天堂之门》等著名壁画,从而为教堂增添了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氛围。

总之,佛罗伦萨大教堂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巅峰之作,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外观,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

它的建造不仅是当时建筑技术的创新,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美学追求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廊子的结构是拜占庭式的。
房屋的正立面就是广场的某一个立面,券廊使房屋和广场 互相渗透。
育婴堂:早期文艺复兴建筑 伯鲁乃列斯基
育婴堂雕刻
பைடு நூலகம்
2、巴齐礼拜堂
----伯鲁乃列斯基
其形制借鉴了拜占廷的。 正中是一个穹顶,左右各 有一段筒形拱,后面一个 小穹顶,前面一个小穹顶
它的内外部形式都由柱式 控制,在主立面上,突出 中央,在文艺复兴建筑中 比较常见
佛罗伦萨主教堂2
三、意义
1、它是在建筑中突破精神专制的标志
2、它借鉴了东欧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 全部表现出来,成了城市轮廓线的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 独创精神的标志
3、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 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8.3曲折的历程
第八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第八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8.1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产生的社会背景 §8.2春汛---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8.3曲折的历程 §8.4众星灿烂 §8.5广场建筑群 §8.6活跃的理论 §8.7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 §8.8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建筑
§8.1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产生的社会背景
2
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 图书馆立面局部
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西人口拱 门看教堂与钟楼
圣 马 可 广 场 鸟 瞰
圣马可广场远景
从 广 场 看 圣 马 可 教 堂
公爵府
圣马可教堂
威 尼 斯 水 城
第七节 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
圣彼得大教堂(1506--1626)
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世界上最大的 天主教堂;广场是梯形十字椭圆形组合的复合式广场 伯尼尼。
米 开 朗 琪 罗 设 计 的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平 面
17世纪初年,在极其反动的耶稣会的压力之下,教皇命 令建筑师玛丹纳(CarloMaderno,1556~1629年)拆去已经 动工的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教堂的正立面,在原来 的集中式希腊十字之前又加了一段3跨的巴西利卡式的大 厅(1606—1612年)。于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内部空间和外 部形体的完整性都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教堂前面,一个 相当长的距离内,都不能完整地看到穹顶,穹顶的统率 作用没有了。新的立面用的是壁柱,构图比较杂乱。立 面总高51.0m,壁柱高27.6m,由于尺度过大,没有充 分发挥巨大高度的艺术效果
罗马 圣比得主教堂总平面
罗 马
圣 比 得 主 教 堂 与 广 场 鸟 瞰
穹顶直径41.9m,很接近万神庙的。内部顶 点高123.4m,几乎是万神庙的3倍。希腊十 字的两臂,内部宽27.5m,高46.2m,同马 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相仿,而通长140多米, 则远远超出。穹顶外部采光塔上十字架尖端 高达137.8m,是罗马全城的最高点。
一、文艺复兴初期---开创者
(14--15世纪初) 建筑师是行会的工艺匠师; 中心在佛罗伦萨;主要建筑为市政厅、学校、市场、育婴堂
之类的公共建筑物;虽然已经重新采用柱式,但还不是很严 谨;保留着中世纪市民建筑的一些特色,只强调一个沿街立 面
1、育婴堂 1419年 ---伯鲁乃列斯基
平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面向安农齐阿广场;底层是连续 券廊,科林斯柱式;第二层窗小,墙面大,但线脚细巧, 和券廊的风格很协调。整个立面构图简洁,比例匀称。
一、人性的苏醒
经济发达,眼界开阔,中产阶级有力-------世俗文化 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冲击人性逐渐苏醒
《论人的尊严》----意大利人文学者皮科------人性解放 的伟大宣言,对神学教条的彻底否定
二、同封建教会的力量做斗争,向古典文化 寻求支持和向导
“人文学者”“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在意 大利掀起的一场搜求、学习、研究古代著作和古代 遗迹的热潮
五、威尼斯
1、建筑上追求开朗愉快的风格,构图自由 活泼
2、市政厅 3、教堂 4、16世纪中叶,威尼斯的建筑也发生很大
变化 5、17世纪后,威尼斯的建筑随着经济的衰
落而衰落了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鸟 瞰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1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的 透 视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出现了建筑学术著 作的高潮。
阿尔伯蒂、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帕拉第奥
三、文艺复兴盛期---新的高涨(16世纪上半叶)
1、罗马城成了新的文化中心,文艺复兴运动此时 达到盛期
2、建筑追求雄伟、刚强、纪念碑式的风格;轴线 构图,集中式构图经常被用来塑造庄严肃穆的建 筑形象,建筑设计水平大有提高。
古典文化的再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艺复兴: 早期: 盛期:
后期:
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 16世纪起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 为中心,同时开始传入欧洲其他 国家, 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维琴察等 地为中心
佛罗伦萨主教堂1
标志着意大利文艺 复兴建筑史的开始
§8.2春汛---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巴齐礼拜堂同环境很协调
二、文艺复兴中期----转向 宫廷(15世纪中后 期)
1、府邸:
大多是四合院,3层,临街建造, 平面趋向紧凑、整齐,外形上只突 出一个立面
例:美第奇府邸
2、建筑师:
这些知识分子建筑师给新建筑潮 流以理论的说明;并且借鉴古人 著作,总结劳动者的实践经验, 对建筑学本身进行了系统的深入 研究,探讨了各种构图的规律, 制定了柱式及其组合的量化法则 ,对建筑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
一、形制及建造过程 1、坎皮奥----平面大体还是拉丁十
字的,但东部却是一个以歌坛为中 心的集中式的形体 2、伯鲁乃列斯基 1420年动工, 1431年封顶
二、结构 1、穹顶下面使用
----“鼓座” 2、抵御穹顶侧推力所使用的方法: (1)穹顶轮廓采用尖矢形,而不是
半圆形 (2)用骨架券结构
3、盛期文艺复兴与早期文艺复兴的重要区别之一 就是:前者主要是在教皇的庇护下,而后者主要 受到城市贵族和大资产者的资助。
4、坦比哀多----小教堂( 1502--1510)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 性风格的典型代表
设计人---伯拉孟特
集中式的圆形建筑物,周 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
造型:集中式的形体、饱 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 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 体积感很强
造型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5、法尔尼斯府邸
四、衰退 (16世纪中叶起)
1、两种倾向
(1)泥古不化,教条的崇拜古代
(2)追求新颖尖巧,被称为“手法主义”
2、形制复旧
3、进展
文艺复兴晚期,建筑的平面安排、空间组织都比过去深入 ,构图手法和风格也更多样化,园林艺术和城市规划都有 新的高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