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美术概论复习总结

美术概论复习总结

关于美术概论复习资料一、最早提出艺术的模仿发生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1 柏拉图2 亚里士多德3 赫拉克利特4 苏格拉底二、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术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1 表现发生说2 媒介说3 有意味的形式说4 情感符号说三、美术起源于1 人脑意识2 社会实践活动3 游戏4 巫术四、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1 王国维2 鲁迅3 胡适4 蔡元培五、《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朝的绘画作品1 唐2 宋3 元4 明六、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1 《诗艺》2 诗学3 诗品4 论崇高七、美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从属于1 政治2 道德3 上层建筑4意识形态八、佛雷泽关于原始美术的著名论述处于一书1 艺术起源2 金枝3 艺术论4神话九、美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有1 审美心理功能2 审美教育功能3 审美欣赏功能4 审美理解功能十、形象思维离不开1 严密的逻辑推理2 判断推理、论证3 具体可感的形象4 抽象单一的个体十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主要运用的构思方式为1 整合2变形3 移情4 意蕴的凝结十二、《向日葵》是的代表作1 塞尚2 凡?高3 达芬奇4米开朗琪罗十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明灵感的到来和出现还需1 艰难探索的过程2 天赋3 顺其自然4 偶然得到十四、典型是1 概括化与个性化的统一2 高度的概括化,揭示事物本质规律3 鲜明的个性化4模仿和创新十五、下列不是灵感的特征1 突发性2 超常性3 易逝性4 永恒性十六、“得心应手”讲的是1 艺术形象2 艺术体验3 艺术技巧4 艺术构思17、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1 艺术家的主观努力2 客观现实社会生活3 一定的时代4 一定的民族和阶段18、被喻为“艺术作品的陵墓”的是1 艺术博物馆2 艺术展览馆3 艺术市场4 艺术出版社19、“艺术世界”不包括1 艺术主体2 艺术机构3 艺术接受4 艺术规则和制度20、下面那一个不属于审美期待视野1 文体期待2 价值期待3 意蕴期待4 意象期待21、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1 愉悦性2 经验性3 直接性4 偶然性2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谁评价王维的诗画1 严羽2 苏轼3 刘缌4 王士祯23、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谁认为“高峰体验”是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激荡人心的时刻1 马斯洛2 绕斯3 杜威4 德立达24、美术批评的前提是1 美术感受、2 美术欣赏3 美术体验4 美术交流25、“异质同构”说的代表人物是1 阿恩海姆2 恩斯特卡西尔3 罗杰佛莱4 毕达格拉斯26、“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1 文学2 音乐3 舞蹈4政治27、美术与政治的正确关系是1 美术从属于政治2 美术决定政治3 二者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一样4 二者相互影响28、美术以什么掌握世界1 理论的方式2 艺术的方式3 宗教的方式4 实践——精神的方式29、美术的基本特征是1 视觉形象性2 典型化形象3 艺术形象4 具象形象30、关于“艺术典型”叙述不正确的是1 它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2 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3 要体现美术家的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创造4 要与众不同,让人们不容易理解31、郑板桥所说的“手中之竹”是指1 内心现象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32、在中国传统风俗中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的吉祥象征,这是指美术作品中意义的什么层面1 物质材料层2 作品形式的结构之中3 文化意义4 作品中物象、事件、情节的指称含义和表现含义33、对于美术家的“表现自我”论述正确的是1 是一个与外界无涉的纯封闭、纯主观的自我2 是一种无需控制的、无目的的举动3 是一种自我发泄4 是集群艺术意志经由美术家加工提炼之后的再生物35、美术创作唯一的思维方式是1 形象思维2 抽象思维3 具象思维4 逻辑思维36、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基本过程是1 表象——形象的概念——审美意象2 表象——概念——审美意象3 表象——形象的概念——表象4 表象——概念——表象37、对于美术美容与形式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1 从抽象意义上讲,在美术创作层面上内容决定形式2 在美术创作层面上,从具体的实质过程看,内容与形式不分先后,是共生关系3 从接受角度看,形式先于内容4 从接受角度看,内容先于形式38、对于美术接受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2 美术接受意味着美术作品将成为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3 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4 美术接受只存在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的一部分39、美术形态在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先后次序1 写实形态—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2 形式形态—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3 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写实形态4 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形式形态40、“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代表人物是1 哈奇生2 克莱夫,贝尔3 苏珊,朗格4 荷加斯41、郑板桥所说的“眼中之竹”是指1 内心视像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42、不属于美术家主体性表现的是1 具有独立的艺术思维过程2 充分利用自己对具体艺术手段的把握3 自我原是情感的宣泄4 尽情发挥自我艺术意志43、“内心视像”出现在美术创作的那个阶段1 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阶段2 构思阶段,3 传达阶段4 审美意象的形成阶段44、审美易象的二重性是1 确定性和明晰性2 确定性和抽象性3 伸缩性和具体性4 较确定性又不够确定45、美术创作中的无意识是1 不受大脑控制的2 服用迷幻药之后出现的3 醉酒之后表现出来的,4 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46、透视属于一种1 创作方法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7、美术发生的上限是1 人工性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8、媒介说的代表人物是1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2 罗杰佛莱3 荷加斯4 苏珊朗格49、美与美感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决定美感2 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3 美术作品的美是欣赏者美感的根源4 美感一定根源于美术作品的美简答题:简述艺术活动的主要功能?答案要点(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认知功能)只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美术学概论重点

美术学概论重点

200 级美术概论课程试题(B卷)合分人:复查人: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15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1.艺术历史的起点是建筑。

这话是( A )说的。

A.黑格尔B.马克思C.列宁D.恩格斯2.“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

”此话的作者支持( B )。

A.游戏说B.巫术说C.劳动说D.灵感说3.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理论家是。

BA.莫里哀B.布封C.福楼拜D.丹纳4.在艺术表现方法上,采用反讽、荒诞和调侃等多种方法直观表现当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分解状态的被称为( A )。

A.波普艺术B.前卫艺术C.后现代艺术D.现代艺术5.席勒在(A )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

A.《美育书简》B.《诗艺》C.《艺术哲学》D.《美学》6.从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艺术创作中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因为某一事物触发而得以顿悟的心理活动是( D )。

A.艺术创作方法B.艺术思潮C.艺术经验D.艺术灵感7.艺术创作过程一般包含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 B )三个阶段。

A.艺术创作的心理成熟B.意象物化C.作品形成D.题材和主题的选择8.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 B )。

A.当代社会思潮B.生产劳动实践C.宗教D.经济9.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艺术发生的众多理论中高度重视和支持( D )。

A.游戏说B.宗教说C.巫术说D.劳动说10.“扬州八怪”是指( D )朝活跃在扬州的8位风格相近的革新派画家。

A.宋B.元C.明D.清11. .《自由女神引导人民》是法国( B )绘画的代表作品。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主义12.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 B )。

A.《判断力批判》B.《美学》C.《论崇高》D.《诗艺》13.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D )。

A.艺术美B.现实美C.社会美D.自然美14.画论上的“气韵生动”是提出的。

美术概论复习提纲

美术概论复习提纲

美术概论复习提纲一、美术的特征1、艺术起源“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多元决定说”。

艺术的起源最有影响的是“劳动说”和“多元决定说”。

2、探索艺术起源方法(P、31)(1)、文献学方法以古代比较经典的文字记载为依据,推测艺术的发生,是较早的一种途径。

在中外古代文献中有关艺术起源的方法,一些是古代先哲对艺术的天真而朴素的猜测,一些则是对更为久远时代传说的记载,文献学的方法不适合作为艺术发生学的基本方法,古文献中有关艺术的起源的记载适用于对相关判断的佐证。

(2)、考古学方法(3)、文化人类学方法(4)、认识发生学方法(5)、动物学方法(6)、美学方法3、美术形成要素(P、41)1,首先,原创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要素,他也是决定美术在发生后所必须具有的特质。

2.其次,创造主体对象化是美术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4、实用美术包括(P、53)包括工艺美术、民间手工艺、工业设计和建筑5、作品形式要素(P、102)(1)造型:就是模仿所表现对象外形的基本手段和结果。

只出现在具象性作品中。

造型形式感和材质感。

形式感体现的主要作品是意味。

6、美术一般的传播形式(P、139)1、直接传播指美术作品本身直接为大众接受的过程和方式。

通常的直接传播有开放性展示、现场创作和展览。

展览是最普及和主要的一种直接传播方式。

2、间接传播通过一定的媒质中介把美术作品的复制图形传送给观众,即美术的间接传播。

间接传播的媒质中介有纸制品印刷、影视录像和因特网等。

3、综合传播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同时结合展览和媒体传播的综合传播。

7、美术演变的方式(P157)1、继承和出新2、求异和融合3、衍生和演替4、亦变亦恒二、典型形象(名词解释)1、造型艺术(P、12)造型艺术是和西方缪斯艺术相对而言的。

显著特点是:(一)、造型艺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与空间中,可以凭视觉、触觉感知,无需借助音响或语言一类非物质媒介以展示。

(二)、造型艺术的构成要素为光、色、线、形、空间、体量等,变现为二维空间和三三维空间的形态。

美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美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美术概论复习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中国传统美学画论中,宋代画家郭若虚,清代画家孔衍栻,元代文人花甲倪瓒.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一)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二)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达芬奇.(三)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萨蒙.雷纳克等.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一)"有意味的形式"说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的.开了视觉适于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媒介说本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棵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对贝尔和弗莱的理论进行了清理,继承了他们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三)情感符号说代表人物,德国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四)"异质同构:说代表人物,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一,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2,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马克思提出四种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哲学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即是马克思说的“理论的方式”。

美术反应现实美。

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的美的事物的美。

现实美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美与社会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中的美,即社会事物的美。

至于人的美,则既有自然美的一面,又有社会美的一面,而美德就是社会美。

美术家的主体性:在创作过程中美术家说了算。

他在全部的艺术思维中具有独立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识别,判断,理解,分析,吸收批判和趋势的能力和自由。

尊重美术家的主体性即是对美术家人格的维护。

因此,对美术家来说,要保证自己的艺术主体性,首先要确立和保护自己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可替代和不可侵犯的艺术地位。

美术概论考试重点

美术概论考试重点

1主题意识:是美术家对自已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价值、地位等的觉悟,对自已作为创作主体的角色在整个艺术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美术家对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主宰位置的确认2创作个性:是美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已的艺术意志,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理想的创作方法去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识和情感3艺术情趣:是在审美观念确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艺术某一方面特殊效果的偏爱4构思活动: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美术家对于他生活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5传达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是美术家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表现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和认识成果——审美意象6表现技巧:美术的表现技巧是一种艺术技巧,一种进行精神生产,表现审美意识,掌握物质媒介的特殊能力7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联想1从创作主题解释美术有哪几种学说:情感说(是情感的传达)、表现说(是心灵的表现)、无意识说(是本能欲望的表现)、游戏说(自由的游戏)、自娱说(自我娱乐)2美术与社会的关系:1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应2美术反应全面的社会生活3美术创作中构思活动的环节:第一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第二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第三审美意象的形成4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1直觉2记忆3联想4理解5形象思维的四个特征:1形象性2逻辑性3情感性4想象性(根本特征)6美术的创作方法: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2古典主义创作3浪漫主义创作4自然主义创作7美术作品中内容的构成因素:1题材2主题3美术作品中的意义8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1美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2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美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3美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之中9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分为几个层次:1物质材料层2形式结构层3客体所指含义层4意义集合层10“美术世界”的构造1各类主体(人)2各种美术机构(组织)3支配其运转的规则和制度(制度)11美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的各种意义的主体的功能和特点:1美术家,为美术的接受提供了最直接的对象——美术作品2批评家,在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的第三者3美术理论家和美术家,通过对艺术世界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并通过它们间接影响美术接受的潮流与趋向4美术史家:作为美术历史的研究整理者,能告知接受者历史中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为接受者提供接受对象各方面的知识和材料,引导他们这样对待历史中美术作品的变化与差异5各类美术机构中任职的工作人员a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时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如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b他们对美术接受的作用也通过他们任职的机构来发挥作用1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1美术展览馆2新闻媒介3美术出版社4美术博物馆5美术市场6美术院校13批评家的作用1美术批评在美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作用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美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美术的接受3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14美术的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审美功能15历史上几种关于美术发生的理论1游戏论2武术论3劳动论4神示说5图腾说16美术的基本特征: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空间性17美术的主要门类:1工艺美术2建筑3雕塑4绘画5书法6现代设计1.19世纪晚期后1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A力图写一部无名的艺术史B形式主义的艺术史理论和研究方法C创立五对形式范畴,解释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美术的形式特征及其发展理论:线性VS图绘,平面VS纵身开放VS封闭,多样性VS统一性,绝对清晰VS 相对清晰D以此说明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美术的发展是艺术形式自律发展的结果,而巴洛克是文艺复兴美术的必然归宿2.图像学的兴起A瓦尔堡和潘诺夫斯基为代表《图像学研究》B意图通过广泛运用视觉和材料,对具体艺术作品进行历史解释C图像学的三个层次:1组成艺术母题的自然题材2组成图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题材3组成图像郑板桥(清)画跋翻译:秋天在江馆时早起欣赏竹子,清晨的烟光、日影、露气,都浮动在零散的竹枝与茂密的竹业当中。

美术概论复习纲要1

美术概论复习纲要1

美术概论复习纲要名词解释一、什么是美术?(广义、狭义)P1答: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二、什么是造型艺术?P3答: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

所以又称为“造型艺术”。

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刻镂的手段,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

造型的含义很广,有立体造型,也有平面造型;有色彩造型,也有黑白造型。

大体上,西方的美术,其发展的轨迹以形体块面的造型为主,线的运用是附属于形体块面的;而中国的美术,线描造型却占着重要的地位,形体是通过线描来体现的。

三、什么是三维空间?P3答:美术又称空间艺术。

西方的美术传统,基本上按物理学的观念,把长度、高度、和深度称作“三维空间”。

存在于现实空间的有纵深感的三维美,特别是雕塑和建筑之类立体造型形象产生生命和力度感的重要依据。

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美,是再现性具象绘画的真实感所不可缺失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什么是工艺美术?P4答:又称实用美术,其品种最为丰富多彩,大的分类有金工、木工、漆工、陶瓷、彩塑、玉雕、牙雕、景泰蓝、珐琅、染织、刺绣,编织等。

各国各地区的特种工艺,大多数源于民间手工艺,它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与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

【是对物质材料进行艺术性的改造与加工,使之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一种造型艺术。

既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相结合,在工艺美术中,有形体、纹样等设计。

美术概论重点

美术概论重点

美术概论1、异质同构说:是“格式塔”的理论核心,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2,这就是“异质同构”说。

2、情感符号说:这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说,代表人物-恩斯特—卡希尔。

3、艺术符号: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称之为艺术符号。

4、意境:是意与象,情与境,有限与无限,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作品中的结构方式。

5、风格:是作品的总体倾向和主要特征。

6、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7、形象记忆:也叫做映像记忆或表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现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8情感记忆:也叫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9理解:理解既是了解,领会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把握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10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算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

11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联想。

12形象思维:在实质上就是充满感情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的想象。

13、游戏说: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希勒和斯宾塞。

14、巫术说:是在直接研究原始美术作品与原始宗教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代表人物有泰勒,弗雷泽。

15、劳动论:在众多的艺术理论中,劳动论为探索、研究艺术发生中的诸问题做出了独特贡献,从而成为一种拥有众多支持者的学说代表,代表人物有沃拉斯切克等。

30、感知方式(名词解释)是从某个民族、某种文化的主体心理结构方面去把握其在审美意识方面的特色。

1、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美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

,1,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2.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3.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4.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美术概论课程重点

美术概论课程重点

美术概论课程重点:
第一章:本质论
1、关于美术的各种学说:代表人物,观点,对后世的影响。

(表现说,理念说,情感说,无意识说,有意味的形式,情感符号说),识记P26
2、美术与政治关系,美术与宗教关系,识记与理解P56
3、美术的认识世界方式,美术的基本特征,识记P82、p86
第二章:创作论
4、美术家的主题意识,识记P155。

5、美术家的修养,理解P163
6、构思活动,识记P173
7、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直觉、情操、灵感等)识记P184
8、形象思维活动极其基本过程,识记P192
9、美术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识记P207
10、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题材、主题等),识记P214
11、美术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及其关系,识记与理解P225
12、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风格等)识记P230
第二章:发展论
13、中、西感知方式,识记P393
14、儒家的美学价值,识记与理解P396
15、中国画论相关著名文章及论句,代表人物,观点,对后世的影响。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等) 识记与理解P406 16、西方艺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与命题,(情感与形式等),识记与理
解P4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题意识:是美术家对自已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价值、地位等的觉悟,对自已作为创作主体的角色在整个艺术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美术家对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主宰位置的确认
2创作个性:是美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已的艺术意志,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理想的创作方法去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识和情感
3艺术情趣:是在审美观念确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艺术某一方面特殊效果的偏爱
4构思活动: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美术家对于他生活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5传达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是美术家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表现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和认识成果——审美意象
6表现技巧:美术的表现技巧是一种艺术技巧,一种进行精神生产,表现审美意识,掌握物质媒介的特殊能力
7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联想
1从创作主题解释美术有哪几种学说:情感说(是情感的传达)、表现说(是心灵的表现)、无意识说(是本能欲望的表现)、游戏说(自由的游戏)、自娱说(自我娱乐)
2美术与社会的关系:1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应2美术反应全面的社会生活
3美术创作中构思活动的环节:第一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第二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第三审美意象的形成
4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1直觉2记忆3联想4理解
5形象思维的四个特征:1形象性2逻辑性3情感性4想象性(根本特征)
6美术的创作方法: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2古典主义创作3浪漫主义创作4自然主义创作
7美术作品中内容的构成因素:1题材2主题3美术作品中的意义
8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1美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2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美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3美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之中
9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分为几个层次:1物质材料层2形式结构层3客体所指含义层4意义集合层10“美术世界”的构造1各类主体(人)2各种美术机构(组织)3支配其运转的规则和制度(制度)11美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的各种意义的主体的功能和特点:1美术家,为美术的接受提供了最直接的对象——美术作品2批评家,在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的第三者3美术理论家和美术家,通过对艺术世界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并通过它们间接影响美术接受的潮流与趋向4美术史家:作为美术历史的研究整理者,能告知接受者历史中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为接受者提供接受对象各方面的知识和材料,引导他们这样对待历史中美术作品的变化与差异5各类美术机构中任职的工作人员a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时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如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b他们对美术接受的作用也通过他们任职的机构来发挥作用
1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1美术展览馆2新闻媒介3美术出版社4美术博物馆5美术市场6美术院校13批评家的作用1美术批评在美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作用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美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美术的接受3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
14美术的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审美功能
15历史上几种关于美术发生的理论1游戏论2武术论3劳动论4神示说5图腾说
16美术的基本特征: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空间性
17美术的主要门类:1工艺美术2建筑3雕塑4绘画5书法6现代设计
1.19世纪晚期后1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A力图写一部无名的艺术史B形式主义的艺术史理论和研究方法C创立五对形式范畴,解释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美术的形式
特征及其发展理论:线性VS图绘,平面VS纵身开放VS封闭,多样性VS统一性,绝对清晰VS 相对清晰
D以此说明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美术的发展是艺术形式自律发展的结果,而巴洛克是文艺复兴美术的必然归宿
2.图像学的兴起A瓦尔堡和潘诺夫斯基为代表《图像学研究》B意图通过广泛运用视觉和材料,对具体艺术作品进行历史解释C图像学的三个层次:
1组成艺术母题的自然题材2组成图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题材3组成图像
郑板桥(清)画跋翻译:秋天在江馆时早起欣赏竹子,清晨的烟光、日影、露气,都浮动在零散的竹枝与茂密的竹业当中。

欣赏如此美景,心胸不由得兴起强烈想要作画的灵感。

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

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

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

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 A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表达什么创作环节:眼中之竹(观察体系)胸中之竹(构思环节、审美意象)手中之竹(审美表现、传达环节)
B表现什么创作观:定则和化机的创作观
C解释定则与化机:定则:胸有成竹;化机:绘制过程中对不可预知的不确定因素的利用,形成作品法外之趣
郑板桥画跋二(文与可画竹)翻译文与可画竹,心里就有现成的竹子;郑板桥画竹,心里没有现成的竹子。

竹子的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然形成格局,其中的神韵和文理都很充分。

表达作者创作过程什么理念:创作过程中随机处理偶然因素
苏东坡(宋代):翻译: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

成竹于胸体体现的是构思环节
描述创作中哪几个环节:构思活动,传达活动。

他强调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