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论文
企业避税方法范文

企业避税方法范文尊敬的XXX:一、引言近年来,企业税务风险和税负压力不断增加,企业管理者越来越迫切地寻求避税的方法。
避税并不等同于逃税,而是通过合法手段,依法选择和应用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负,合理规划企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企业避税的一些常用方法,以期对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企业避税方法1.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和投资,通常会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申请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比如,对于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重点支持的行业,可以享受减免税政策等。
企业应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并合理进行规划和运用,以降低税负。
2.合理调整企业业务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合理规划营业收入和成本,降低整体税务负担。
比如,可以在不同的税率区间内调整收入的分布,使得企业整体所得税率降低;可以通过购销同价、自行生产、倒换等方式,降低营业成本,提高利润率和税负降低。
3.合理运用跨境税务规划在面对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合理运用跨境税务规划,通过利用国际税收公约、境外分支机构等方式,降低企业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的纳税额度,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境外的遗产税、赠与税等税收。
然而,在进行跨境税务规划时,需了解国际税收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合法。
4.合理运用税收减免和抵免企业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合理运用税收减免和抵免等手段来降低税负。
比如,可以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免税等政策,减少企业所得税额度;可以通过加计抵减企业捐赠额度、税前扣除教育支出等方式,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度。
5.合理运用外包和合同的管理适度外包和合同管理也是一种常见的企业避税方式。
企业可以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或自然人,以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
例如,将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和税负。
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谨慎选择和管理外包和合同关系,避免涉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浅析企业所得税避税方法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从而使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最优,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目前,我国企业合理避税还处于不完善阶段。
合理避税必须是在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的合理避税,而税制的不断改变完善将会给合法避税带来思想和技术的变化。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现阶段的企业所得税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当采取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进行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做到依法纳税与合理避税、节税的协调统一,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 合法避税;企业所得税法;变革AbstractTax avoidance is reasonable in the circumstances the law allows taxpayers in the tax laws to the extent permitted by law, and the means to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are structured to meet tax law provisions, the requirements set forth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easing the tax burden so that the overall tax burden on businesses and achieve business value. At present, China's enterprises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is not perfect. Tax avoidance must be reasonable in a specific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the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and the ever-changing tax system will be perfect to legally avoid tax ideas and technology changes.This is the main point at this stage,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system as the main players in the market, the enterpris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arry out reasonable tax havens corporate income tax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tax and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tax harmonization, and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 business.Key Words:Tax planning;Tax revenue system;Enterprise income;tax planning Tax law Accounting system1绪论1.1 选题背景1.1.1 税收筹划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企业逐渐挣脱各种束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摘要:企业避税是指企业合法利用税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合理减少税负,以达到合理的经营目的的行为。
合理的避税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提高公司竞争力,但是应该遵循法律规定,不得涉嫌逃税。
本文探讨了企业避税的概念、意义、遵循的原则和避税的方法,并提出了企业合理避税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避税、避税原则、避税方法、合理避税、税收政策正文:一、企业避税的概念与意义企业避税指的是企业在遵循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来减少税负,以节约成本、改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合法行为。
企业避税的意义在于,合理减少税负可以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二、企业避税的遵循原则企业在进行避税操作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通过合法手段实现避税目的。
2.公平性原则:企业应当在遵守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公平竞争、公正申报税收,不扰乱市场秩序。
3.预防性原则:企业应当提前预防税务风险,并积极采用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避税的方法常见的企业避税方法包括:1.利用减免税政策:企业可以依据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合理利用税收减免措施来降低纳税负担。
2.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可以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负,如选择税额抵免或税前扣除等。
3.跨地区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在不同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或利用不同地区税收政策的优势,实现税务筹划的目的。
4.利用外商投资税收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五、企业合理避税的建议企业应当在合法前提下,通过选择合适的税务管理政策和措施,合理地减少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具体建议如下:1.关注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2.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措施,降低税负。
3.加强税务内部管理,规范会计凭证和资料,避免税务风险的出现。
4.积极申请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第一篇: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摘要本文论述了避税的定义,分析了企业避税的现状和原因,站在征税机构和办税人员角度上考虑分析了企业避税的原因,指出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款,接受税务部门的检查。
当纳税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的格局建立后,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将会大大增强,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将相应减少。
关键词:企业避税;防范;对策一、避税的定义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对避税的解释为: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
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它是一种纳税人的税前安排,是区别子逃税的另一种纳税人对政府征税的行为反应形式。
一般而言,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
有学者认为,避税是对己有租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税务当局往往要根据避税情况所显示出来的税法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改和纠正。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况,即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
合法的避税,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
这在税务上不应反对,只能予以保护。
非违法的避税,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恫,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这种避税行为,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但回为于法无据,税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完善税法,以杜绝漏洞。
表面合法实属违法的避税,是在合法外衣掩盖下,欺诈手段逃税的违法行为。
这种情况在国际税收中相当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税法的差别规定和优惠政策,通过”挂靠”和”虚设机构”,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对这类避税行为只有加强检查,一经查明真相,应按逃税论处。
探究中小企业的合理避税

探究中小企业的合理避税探究中小企业的合理避税引言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合理避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实践。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理避税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究中小企业的合理避税行为,并提供一些合理避税的建议。
什么是合理避税合理避税是企业利用税法允许的措施,通过合法手段降低自己的纳税负担。
合理避税着重在“合法”二字上,合理避税并不是违法逃税的行为,而是遵循税法规定的方式来减少税务负担。
中小企业的避税挑战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避税方面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首先,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大型企业那样的财务团队,缺乏专业的税务知识和资源。
其次,中小企业通常经营范围较小,没有那么多可以进行避税的选项。
最后,由于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可能无法担负高额的避税成本。
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避税策略,以降低税务负担的同时保证合法合规。
中小企业的合理避税策略合法的减税政策利用政府通常会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一些减税政策,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来降低税务负担。
例如,政府可能会提供税收优惠、减免机会,中小企业可以详细了解并申请这些政策,减少税务支出。
合理的成本支出管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成本支出管理来降低税务负担。
例如,搭建企业内部的项目开支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和核算每个项目的成本支出,并确保这些支出都是合理且必要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纳税基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内部成本控制和管理。
合法的商业模式调整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合理避税。
例如,可以将一些利润较高的业务转移到在税务上优惠的地区进行操作,从而降低税务负担。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探索与其他企业的合作,通过合法的资金流动方式进行税务优化。
专业税务顾问的咨询中小企业可以寻求专业税务顾问的帮助,了解更多合理避税的方式。
税务顾问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并帮助企业制定合理避税策略。
此外,税务顾问还可以帮助企业解读和应对税法的变化,确保企业在合理避税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
【《关于小微企业合理避税的思考及案例探析》5000字(论文)】

关于小微企业合理避税的思考及案例分析引言 (2)1桔子科技公司避税现状 (2)1.1 公司概述 (2)1.2 公司现有税负情况 (2)1.3 公司合理避税现状 (3)131合理避税制度 (3)132合理避税人员配置情况 (3)1.3.3合理避税的主要内容 (4)2桔子科技公司合理避税存在的问题 (4)2.1 管理层对合理避税的重视程度不够 (4)2.2 合理避税岗位设置不够规范 (4)2.3 合理避税方法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5)3桔子科技公司合理避税问题应对措施 (5)3.1 营造重视合理避税工作的浓厚氛围 (5)3.2 合理设置合理避税岗位 (5)3.3 加强对合理避税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6)引言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了解小微企业的税收策略,以提高小微企业的经济收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税收也是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税收筹划的研究也就是说对降低经营成本的研究。
对于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来说,这是一条科学有效的提高经营效率的途径。
近年来,大量的小微企业认识到了税务筹划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税务筹划的研究。
全面了解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和立法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
然后结合企业缴税纳税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对其进行重新统筹安排,确保缴税最优化,实现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要是企业可以减少税收成本,就会更上一层。
税收筹划在国外出现的比较早,现在发展的更好了,在我国发展规模有限,很多方面还需要再探索。
很多小微企业己经对税收筹划有了较多的认识,也开始注重运用税收筹划进行减税节税,但是,总体上来说,当前的税收筹划水平较低,存在诸多误区。
现行的税收筹划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和程序进行的研究,较为单一。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桔子科技公司的税收筹划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广泛运用目前成功的税收筹划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一系列税收筹划方案。
企业合理避税浅析

企业合理避税浅析【摘要】企业在进行税收规划时,需要了解税收政策并根据其原则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是指通过合法手段减少纳税额,但并非为了逃避税收而违法操作。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合理避税,如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合理避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逃避税收而受到处罚。
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时需谨慎操作,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规性。
重视合理避税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竞争力。
企业应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税收规划,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关键词】企业合理避税、税收政策、合理避税的定义、合理避税的原则、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合理避税的风险、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性、合理避税的合规性、税收规划、合法合规。
1. 引言1.1 企业合理避税浅析企业合理避税是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手段,尽可能减少支付税款的行为。
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合理避税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税收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避税,企业可以减少税负,提高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合理避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合规性问题,企业需要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税收规划,确保自身合法合规。
本文将对企业合理避税进行深入分析,从税收政策概述、合理避税的定义、原则、方法以及风险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合理避税的相关知识,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通过对企业合理避税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规划建议,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2. 正文2.1 税收政策概述税收政策是国家对纳税人征税和管理税收活动的总体规定和安排,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入调节和资源再分配,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
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等,而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税收政策还会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现实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合理避税毕业论文

合理避税毕业论文合理避税是企业合法合规的经营行为,不同于非法逃税行为。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避税。
本文将就合理避税进行探讨,同时阐述如何在合规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合理避税。
一、合理避税的定义合理避税指的是在遵守财税法规的基础上,为降低企业税负而采取的合理措施。
这其中包括了进行税收筹划和优化税务结构,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减少税收负担,以及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和减免措施等。
合理避税是企业正常的商业活动,合理避税的行为并不违法。
而对于非法逃税,是指企业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采取不正当手段规避税收法规,以逃避税收的监管和管理的行为。
非法逃税并不仅涉及企业的经济利益,还会对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正常经济秩序造成很大的损害。
合理避税与非法逃税的本质不同,应当予以明确。
为了解决目前社会对于合理避税和非法逃税的混淆和误解,政府和公众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要通过加强宣传和指导,引导企业进行合法合规的税收管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制化、规范化,让更多企业深刻认识到合理避税的重要性。
二、合理避税的方法(一)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税法为激励和鼓励企业发展而实施的政策,与企业的税负也有一定关系。
企业可以合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自身的税负,并且达到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例如,国家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来说,免税额度高达千万元。
对于免税政策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得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获取资金、投资市场甚至增加生产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政策来降低税负,如减免印花税、免征法人所得税、减免个人所得税等等。
(二)合理利用税收筹划技巧税收筹划是指各种合法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巧妙配置财务和税务结构,降低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负担。
例如,在企业资产配置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税收策略,在税收方面进行优化。
此外,通过各种减免税收的制度,在纳税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居民国度或国家,使得企业获得额外的税收优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纺织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学生姓名夏敏洁专业班级会计与审计12379班学号 02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摘要现在,我们一谈起避税,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一般的人马上会想起避税是一种损害国家利益并且与税收立法精神相悖,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容的行为,被社会广泛蔑视和不齿,但是我认为,这是对避税理解的片面性所造成的,其实避税行为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可以接受的避税 ,即狭义的避税 ,指纳税人违背国家的税收意图 ,曲解税法的含义 ,其实质是非法的 ,是属于逃税行为。
另一类是可以接受的避税 ,指纳税人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 ,通过对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 ,精心安排自己的经济事务 ,以减轻税收负担 ,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 ,这种行为就是我所要论述的合理避税。
可以接受的避税就如同走近道避开红灯的都是了解交通法规的司机,硬闯红灯的,不是无视交通法规,就是交通法规的执行的弹性太大。
本文仅就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来进行如何合理避税进行探讨。
关键词:合理避税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引言 (6)1、合理避税与税务会计的联系 (6)1.1 概念辨析 (7)1.2 两者联系 (8)2、合理避税的可行性及法律分析 (9)2.1 合理避税的可行性 (9)2.2 税收筹划的法律分析 (10)3、合理避税的正确认识 (13)4、合理避税的路径选择 (15)5、合理避税的具体操作方法 (18)6、合理避税应该遵守的原则 (20)6.1 合法性原则 (21)6.2 合理性原则 (21)6.3 成本—效益原则 (21)6.4筹划性原则 (21)7、企业税务会计对营业税的反应 (22)8、合理避税的重要意义 (22)结束语 (24)致谢 (26)参考文献 (28)引言现在中国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国家,它的法制体现在中国政府做出的每项政策都有法可依,中国真正地走上了法制轨道。
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当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可是,有些人,有些单位在现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活动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冒天下之大不韪,逆社会法制潮流而上——偷税,漏税,骗税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屡有发生。
如2002年北京的刘晓庆公司偷税事件,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为了减少类似的事件发生,也为了我们企业的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合理避税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合理避税与税务会计的联系由上述可见,避税是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税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只要税收存在,纳税人就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各国税法规定和税负水平上的差异或税制的不完善之处,采用变更住所、转移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等种种公开合法的手段,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国内或国际的纳税义务。
在此再进一步分析避税产生的原因。
利益的驱使是避税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们大都在为自己本人或集团的利益忙碌着,总希望自己本人或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当客观条件允许的时候,就会采取行动。
避税正是这样,当国家税法“有意引导”、“有空可钻”时,纳税人就会想方设法来达到少纳或不纳税的目的。
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相结合,造成了避税的产生和存在。
避税最初产生是这样一种情况下的结果:纳税人为了抵制政府过重的税收征收,为了维护本身的既得利益,若采用各种违法的偷漏税手段来减轻或避开其纳税负担,就很容易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东窗事发后,不但要补缴其应纳税款,还要遭受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于是就积极寻求合法而有效地躲避征税的途径。
在寻求的过程中,纳税人渐渐发现国家税法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由于种种的原因使税法有其自身的“缺陷”,这些“缺陷”可以直接或间接被纳税人利用来减少或避开征税,并可坦然地面对政府的各项税收检查而安全顺利过关,既少纳税或不纳税又不触犯法律。
有此何乐而不为呢?不违法,少纳税,多得利,这就是最初避税产生的原因。
一、概念辨析合理避税,也称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一切优惠条件,在规定范围内多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取其能够使税收负担最轻的一种,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论界将税收筹划与避税或节税混同使用或是将其视为是避税的子概念。
一种观点认为①,广义上的避税分为“正当避税”和“不当避税”,“节税”、“税收筹划”就是所谓的“正当避税”,狭义上的避税专指“不当避税”;第二种观点认为②,税收筹划就是节税,一般指纳税人采用合法的手段达到不交税或少交税的目的。
由此看来税收筹划与避税(包括不当避税)、节税、偷逃税之间的关系与法律界定是本文的主要命题。
二、两者联系(一) 避税与税收筹划笔者认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事先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的筹划与安排。
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事先筹划性、目的性三个基本特征。
与之相对应的税收筹划权是纳税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
一般来讲,纳税人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差别和税法的不完善,以减轻税收负担,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合法的。
税收筹划行为既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意图,也符合纳税人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家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
但是法律规范从被制定后一般都具有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决定了任何一部法律(包括税法)都存在着许多漏洞。
如果从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看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可以将其可分为避税和节税。
避税事实上也就是纳税人利用税法存在的漏洞和不完善,采用隐蔽的手段事先作出各种规避税收的行为。
避税行为人往往打税法的“擦边球”,并不会直接触犯法律规范。
引起避税的原因和其所具有的法律特征都包含在税收筹划行为之中,它是税收筹划的子行为。
而相关学者所说的不当避税是指偷逃税这一违法行为,它既不属于避税概念的范畴,也不属于税收筹划的范畴。
国家为了避免避税行为的发生,只能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税法和其他有关法律。
(二) 节税与避税节税和避税属税收筹划的子行为。
节税是指纳税人充分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和差别待遇,采取法律许可的正当手段减轻税式支出的行为。
避税与节税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节税行为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和政策导向,各国政府都持有支持的态度,而避税却恰好相反。
避税只是纳税人利用税法上存在的漏洞,钻法律的空子,通过巧妙的隐蔽的行为安排其经济活动,虽可暂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不利于长期经营和发展。
因为漏洞一旦被堵上,纳税人将无能从此获利。
因此,节税才是纳税人的首选。
避税和节税作为税收筹划的两方面,同样也具有合法性、事先筹划性、目的性这三个基本特征。
不同的是,避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时或之前纳税人通过寻找法律漏洞的手段达到规避税收的目的,而节税是纳税人利用了法律许可或鼓励的方式达到减少税式支出的目的。
(三)偷逃税与税收筹划关于偷逃税,各国税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并给予严厉的惩罚。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明确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叫“偷税”;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用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防碍税务机关追缴税款的行为”。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偷逃税的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非法性,即偷逃税是一种违法行为;二是欺诈性,也就是说,偷逃税的手段往往是不正当的。
三是“事后补救性”,这与税收筹划的事前筹划性不同,偷逃税是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来进行所谓的“补救”和“弥补”,安排而推迟或逃避纳税义务。
这种“补救”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偷逃税直接触犯税法的规定,导致政府当期预算收入的减少,有碍政府职能的实现。
偷逃税与税收筹划都有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特点,但是偷逃税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合理避税的可行性及法律分析一、合理避税的可行性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展开的,与偷税、漏税、抗税有着本质的不同。
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避税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合理避税是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产物当前,我国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企业正在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与国外企业竞争,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导致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而税收成本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成本之一,减少税收成本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非常关键。
在这方面,国外企业已经形成较为稳健和成熟的财务机制,已经能够通过合理避税手段降低企业整体的成本水平,进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所以,我国企业也应该重视合理避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的一种手段税收支出作为一种外部成本,相对于企业内部成本更应该加以控制。
在我国,企业往往从压缩内部成本出发,控制各项期间费用和工人工资等内部成本,这样很容易造成员工的积极性受挫及产品、服务质量不佳等现象,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减少外部成本出发来控制财务成本,达到经营目的。
毫无疑问,合理避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合理避税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我国已经是一个较高税负的国家,合理避税是企业追求国际发展的唯一选择。
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课征。
税收的强制性和不直接偿还性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流出部分发展所需资金。
另外,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较高税负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采取逃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合理避税就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选择。
二、税收筹划的法律分析长期以来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国家总是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而纳税人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征收税款,税款征收多少都由国家说了算,纳税人根本谈不上税收筹划,表现在税收法律上纳税人的权利匮乏,这是税收权力关系思想在税收实务中的反映,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市民意识的觉醒,这一状况逐渐有了改变,为税收债权债务关系所替代。
20世纪初以德国法学家阿尔巴特•亨塞(Albert Hensel)为代表提出税收债权债务关系说,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即在法律面前,把国家和纳税人定性为债权债务关系,权力在该关系中居于次要地位,纳税义务依法在课税要素满足时成立。
该说对认识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野,纳税人与国家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服从与命令的关系,这实质上是“社会契约精神和平等原则”、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合作与服务”关系等思想在税收关系中的体现,也正是这些思想为纳税人开展税收筹划提供了思维意识的理论前提。
在税收债权债务关系思维的支配下,纳税人依照税法缴纳税款,无需超额承担不属于自己的义务,并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纳税人有权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行为,选择对自己最轻的税负,这即纳税人的税负从轻权或税收筹划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