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弘扬校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以河北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史文化建设为例
河北农业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500字

河北农业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500字篇一: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垂地的大幅画面,像一张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二十多年的历史,婉转而又雄伟,接着就是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条件艰苦,可想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宜当忆苦思甜,发奋图强。
第三阶段学校仍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和一系列苦难,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师生的努力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强地走过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到了第五阶段,我们学校喜讯连连,成功升本,并更名为XX河北农业大学,这将是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的学校已经建校24年,回首往事,这是怎样的经历?24个春秋,24个冬夏,我们的学校陪伴着历史走过了24个不平凡的年头。
一幅幅展板,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凝重,学校从平地创业,白手起家,到今天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桃李芬芳,现已成为x省首所应用型民高校。
篇二:
学院在向着实现“千亩校园、万人大学”的国家一流民院校的目标迈进的征途上,将坚持奉行以往优良的办学方针和思想,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加强完善“双百双轨”的办学机制,在大力发展学院内涵建设的同时,紧抓国家教育转型发展的契
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保障,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广大有志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为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科学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通过这次对校史展的参观,让我对学校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学院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希望全体同仁能够携手共建美好的河北农业大学。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史文化校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校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校史文化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塑造他们的身份认同,并为他们提供了思考和传承的底蕴。
下面是我对校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校史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首先,校史文化作为学校的灵魂和骨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一个历史沉淀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通过了解和传承学校的校史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荣耀与成就,并将其作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校史文化也是学校的品牌和特色,是学校形象的重要代表,通过宣传和弘扬校史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次,校史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感和认同感。
学校的校史文化是学生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通过了解和传承校史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入体验学校的校园精神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和忠诚,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和事务中。
有了对校史文化的认同和信仰,学生会形成共同体验和共同目标,凝聚起团结向心力,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三,校史文化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校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学生通过学习和传承校史文化,可以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和智慧,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校史文化的传承和体验,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薪火中成长和繁荣。
那么,如何进行校史文化建设呢?首先,要加强校史文化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校史展览、纪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校史文化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开设校史课程,教授学校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还可以举办校史展览,展示学校的历史图片、历代校长的事迹,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和文字的方式感受学校的历史沉淀和传统文化。
河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与办学特色形成

关键 词 : 史文化 ; 学特 色 ; 校 办 太行 山道路
中图分类号 : 4 0 G 0— 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0 — 8 (0 0 1—0 10 1 21 1 2 1 ) 10 3 — 3 0 9
河北 农 业 大 学 创 建 于 1 0 9 2年 , 全 国建 校最 早 行 山道路 ” 是 的理论 渊源 。据 资料 记 载 , 当时 学 校 种植
探 精微 , 习 、 验 二 者 不 可 偏 废 ”思 想 的 提 出 与 农业 科学 知 识 , 良 了 农业 生 产 , 实 试 改 同时 促 进 了农业 教
实践
育 的发展 。继承 《 直 农话 报 》 来 的《 学 月 刊 》 北 而 农 ,
学 校在 10 2年创 建 时就 非 常重视 理 论和 实践 相 从 1 1 出版 至 13 9 9 8年 9 1年 1 0月 , 在 国家 图 书馆 和 今 结合 , 积极探 索 符 合 当时 、 当地 需 要 的办 学 模 式 。初 北京 大 学 图 书馆 见 藏 1 9期 。随 着 1 1 北京 农 9 9年 创 时 , 校 占地 1 多平 方米 , 中 , 学 0万 其 设备 齐 全 、 理 业 专 门学 校 所 办 期 刊 的停 刊 , 农 学 月 刊 》 仅 是 北 管 《 不 规 范 的 实 习试 验 场 地 就 占 了 2 3以上 。 1 1 / 9 7年 , 校 方 地 区唯 一 的农学 期 刊 , 是 全 国农 业 高等 学校 唯一 也 长郝 元 溥在 《 隶 公 立 农 业 专 门学 校 民 国 四 年 五 年 的农学 期 刊 , 新 文 化 运 动 的科 学 技 术 传 播 方 面 , 直 在 独
( 河北农业 大学 , 河北 保 定 0 10 ) 70 1
学校校史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学校校史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概述:学校校史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血脉,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时,必须注重对学校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本文将探讨学校校史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相关问题。
1. 学校校史文化的重要性学校校史文化记录了学校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学校的优秀传统和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校校史文化的传承,可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校校史文化的传承方式学校校史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纪念碑、纪念馆、校史展览等。
这些传承方式不仅可以展示学校的历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学校校史文化的认同。
3. 学校校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学校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学校校史文化传承得到充分发扬,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动力。
4.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培育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成长。
5.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
通过提供各类文化活动和项目,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策略和计划,并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举办文化艺术节、主题讲座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7. 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积极参与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倡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8. 教职员工的角色与作用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和引导,增强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缩影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缩影——从河北农大110年历史看古今耿建扩姚运肖2012-10-19 14:42:49 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10月17日110场高端学术报告会和“太行山道路”暨校史展览等活动,10月16日前后在河北农业大学校园里不时掀起浪花。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广大师生笑逐颜开,庆祝河北农业大学建校110年。
数十位国内外大学校长、两院院士与该校师生员工共同追忆河北农大的发展历程。
期间,全国高校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研讨会也在这里召开。
透过这所百年老校的沧桑历史,人们看到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缩影。
开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在河北保定西关的一块土地上,把时间向前推移110年——1902年(清光绪廿八年)的一天,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给慈禧太后递上一道奏折,奏折上写道:“……非讲求地利,振兴农务,不足以资生计而裕度支。
查外洋虽以工商立国,而尤注意农务,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慈禧看后,御笔亲批“知道了”三个字。
正是从这三个字之后,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了。
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
“普及新知、开启民智、振兴农务。
”河北农大座右铭。
建校之初,河北农大就提出办学原则:“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和朴实学风,在河北农大110年风雨岁月中“一以贯之”,积淀传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学科门类齐全的河北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全国高等院校布局调整,森林系整建制调整到北京,参与组建北京林学院;畜牧兽医系调整到内蒙古,参与组建内蒙古农牧学院;农田水利系调整到武汉,参与组建武汉水电学院。
一时间,河北农业大学博得了“新中国农业教育发祥地”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农大坚持办学传统,站在时代前沿,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勇担使命,攻坚克难,继续取得重要突破。
教育学文摘——目录

教育学文摘——目录《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目录观察思考做好河北高校校史文化传承的探讨——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吕宏玉师春祥江书平(3) 当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张瑞菊(5) 大学生情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边小玲(6) 大学生犯罪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曲刚(8) 学校管理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功能史超平韩淑霞(9) 高等教育试论音乐史在学术思潮中的影响辛建芳(10) 浅谈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肇鸿淼(11)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现代广告策划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述实熊英(1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及分析白鹏(14) 职教之窗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现状与课程改革梁鹏(15) 试谈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精神于涛(16)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树立威信策略探析张怀林(17) 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改变——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卢莹(18)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语言浅谈王云芝(19)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跃新(20)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应成为研究者侯晋超(21) 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李悦群(22) “学案导学法”在畜牧专业课上的应用刘汝歧(23) 建构主义观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与实践自勇(24) 师资建设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田莉(25) 做一名有思考习惯的老师秦福堂(27) 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石凤姣(28) 用爱与责任演绎精彩人生赵艳荣(29) 退让,是为人的素质,也是为师的艺术宋淑芹(30)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隋建荣侯秀美(31) 关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思考鲁金才(32) 教育创新刍议“差错”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杨泽举(33)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管见张玉青(3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李显彬(35) 谈谈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张树卫(36)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创新司振龙(37) 素质教育谈谈开放型习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区英姿(38) 谈化学教学中的主体性问题欧阳永荣(39) 在语文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徐会玲(41) 探究——应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陶淑美(42) 谈谈材料作文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综合优势张金环(43)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徐杰(44)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屈晓广(45) 记叙文的写作说明姜思丽(46) 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杨怀元(47)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略谈李传禄(48) 写作技巧与小学语文教学于瑞军(49) 创设班级语文氛围,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张习军(50) “生活”习作之根本梁玉芹王丽华(51) 谈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安彩文(52) 小学数学结课的技能与艺术孙会英(53) 行走在音乐教学的路上刘瑞宁(54) 课堂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廉士斌(55) 如何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红叶(56) 试论教育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探索隋富杰(57) 试析小学品社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李永胜(58)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潘雪梅(59)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刘永堂(60) 对新课程改革中多媒体应用的一点思考李海(61) 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亓恒忠(62) 关于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杨淑娟(63) 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探究周赞祥(64) 课改导航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张俊(65)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发散性思维的运用黄建军(66)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初探徐芹(68) “实效融合”化学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张彩红田玲(69)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转变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靳香芬(70) 让探究走进课堂,把思考还给学生姜菲菲(71) 浅谈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曾旭寰(72) 让小学生在多元数学作业中主动发展代秀刚(73) 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思考王妍凤(74) 浅谈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官晓玲(75) 浅析美术课体验性学习李苗苗(76) 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充满活力王荣华(77) 新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李银(78) 浅谈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刘燕君(79) 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观屈晓飞(80) 从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谈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汉字教学土钟泽(81) 教学探索特色复习法李洪忠宋会莲(82)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郭小强(83)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葛鸿(84) 情感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黄仕洪(85)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闫雄韬(86)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初探郑云娟(87)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之策略陈国艳(88) 对语文教学中主体教育的再探讨刘海霞(89)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赵坤(90) 浅谈在语文学习中如何学习古诗词翟彦华(91)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李春霞(92) 普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之探索毛娟(93)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张静(94) 数学课堂的魅力来自于生活付文云(95)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张勇(96)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一些看法李志花(97) 幼儿教育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梁龙琼(98)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创造能力谭莹(100) 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激发“三趣”程秀红(101) 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潘鑫(102) 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如何培养陈立华(103) 德育话题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翟丽芹李国良(104)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李晓宇(105) 生物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卫东兵(106) 简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张月林(107) 也谈品德课中的美育罗桃(108) 心理健康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与实施途径的策略赵新(109) 对留守儿童叛逆心理可行性的研究闫国(110)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项秀兰(111) 班主任论坛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夏伟圣张明瑛(112)提高班级凝聚力的策略刘树锋(113) 做“有心”的班主任张志宾庄小宁(114) 刍议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王新苹(115) 浅谈如何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史超平刘星花(116) 外语教学浅谈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廖宏利(117) 如何利用英语课本提高写作水平刘亚丽(118)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尹芳芳(120) 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赏识学生刘明珍(121) 提高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探索与实践解秀炜(122) 浅谈小学英语作业有效性杨秀萍(123) 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生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周丽焕(124) 体育交流我谈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田径运动的优势演景武(125) 业余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徐梅(126) 谈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法的运用沈崇辉(127) 谈现代高中体育教学黄康江(128)。
加强校史研究是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

加强校史研究是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作者:高福廷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第05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持续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必须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
历史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与灵魂。
高校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高校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大学文化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而学校的历史又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加强校史文化的研究和利用谈几点认识。
校史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校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层次上讲也是同时期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缩影和体现,通常是指学校在办学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学校制度、学校定位,表现为校名、校徽、校歌、校训、历史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成果等。
1.校史文化是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集中反映纵观世界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大学,虽然各具特色,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所大学都有各自的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独特风格。
如有300多年历史的耶鲁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即“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和“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
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等五位美国总统,墨西哥和德国总统、韩国总理、日本外交部长,以及很多一流大学杰出的校长都毕业于耶鲁大学。
又如有着109年历史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
校史文化心得体会教师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对校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以下是我对校史文化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校史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支柱。
学校的历史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它承载着一代代师生的智慧与汗水。
通过学习校史,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学校如何克服困难、不断进取。
这种精神传承对于教师来说,是坚定教育信念、增强职业责任感的源泉。
回顾我校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每一阶段都凝聚了前辈们的智慧和努力。
在参观校史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感受到了学校“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这种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使我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
其次,校史文化是教师成长的指南。
校史不仅仅是学校发展的记录,更是教师成长的见证。
从校史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前辈们的教学经验、教育理念,以及他们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智慧。
这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经验。
在我校的校史中,有许多杰出的校友和教师,他们用爱心和责任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他们的教育故事和人生经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通过学习校史,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再次,校史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动力。
校史馆不仅是学校的历史展示,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课堂。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前辈们的奋斗精神,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将校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校史中的故事和人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他们在了解学校历史的同时,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年 1 0月
河北 农业 大学 学报 ( 农林 教育 版 )
J o u r n a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o f He b e i ( A g r i c u l t u r e& F o r e s t r y E d u c a t i o n )
t a bl i s hme n t of c a mp u s c u l t u r e i n u n i v e r s i t y.b a s e d o n t h e i n o c u l a t i o n a nd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e 1 1 0一 y e a r
o p t i mi z i ng t he e d u c a t i o n a l e nv i r o n me nt
— —
Ta ki n g t h e 1 1 0 一 y ea r Hi s t or y Cu l t u r e o f
Agr i c u l t u r al Un i v e r s i t y o f He b ei f o r Ex ampl e
e nv i r on me nt a nd r a i s e e duc a t i on a n d t e a c h i ng l e v e l ,t h i s p a p e r o f f e r s s o me t h ou ght on t h e e s —
t ur e.
Ke y wo r d s:c o l l e g e s a n d un i v e r s i t i e s;hi ghe r e d uc a t i on;un i ve r s i t y hi s t o r y c u l t ur e
关 键 词 :高 等 院 校 ;高 等教 育 ;校 史 文化 中图分类号 : 6 4 2 . 4 7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6 9 2 7 ( 2 0 1 3 ) 0 5 — 0 0 0 1 — 0 4
Re f l e c t i o n o n c a r r y i ng f o r wa r d t he u ni v e r s i t y h i s t o r y c u l t u r e a n d
CAO Xi u - f e n.J I ANG Sh u - pi n g,L V Ho n g - y u
( Agr i c u l t ur a l Un i ve r s i t y o f He b ei ,Ba odi ng 07 1 001,Chi na )
h i s t o r y c u l t ur e of H e b e i A gr i c u l t u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T he r e f o r e t h r e e c o mb i n a t i o ns a r e pu t f or — wa r d: t h e c om bi n a t i on of e s t a bl i s hm e n t o f ma t e r i a l c ul t u r e wi t h t h a t o f s pi r i t c u l t ur e,t h e C O n— r
Ab s t r a c t :I n or d e r t o c a r r y f o r wa r d t he c u l t ur e o f u ni v e r s i t y hi s t o r y,op t i mi z e t h e e duc a t i on a l
Hale Waihona Puke bi n a t i o n o f t he f i r s t c l a s s r o o m wi t h t he s e c o n d c l a s s r o o m o f t he u ni v e r s i t y h i s t o r y c u l t ur e,a nd t h e c omb i na t i on o f i t s c a r r y i n g f o r wa r d wi t h s ys t e ma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on t he un i v e r s i t y hi s t o r y c ul —
高 等 院 校 弘 扬 校 史 文 化 提 升 文 化 软 实 力的 思考
— —
以河北 农 业大 学 1 1 0周 年校 史 文 化建 设 为例
曹 秀芬 ,江 书平 ,吕宏 玉
( 河北农业大学 , 河北保定 0 7 1 0 0 1 )
摘 要 : 为 了 弘 扬 高校 校 史 文 化 , 提 升 高 校 文化 软 实力 , 提高教 育教 学水平 , 以河北农 业大 学 1 1 0周 年 校 史 文 化 的建设为例 , 对 高校 加 强校 史 文 化 建 设 进 行 了 思考 , 提 出“ 三个结 合” : 坚 持 物 质 文 化 建 设 与精 神 文 化 建 设 相 结 合; 坚 持校 史 文 化 第 一 课 堂 与 第 二 课 堂相 结 合 ; 坚 持 弘 扬校 史 文 化 与 系 统 开 展 校 史 文 化 研 究 相 结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