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1章 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

合集下载

飞机大气数据实时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栗中华

飞机大气数据实时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栗中华
测控自动化 文 章 编 号 :1008-0570(2011)04-0046-02
《 微 计 算 机 信 息》 2011 年 第 27 卷 第 4 期
飞机大气数据实时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ircraft Air Data Real-time Simulating System
[4] RPT 350 Smart Pressure Transducer User Manual [DB]. Druck. 19th July 2002. [5]薛艳,江浩。基于 ARM 高速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J]。 《自动化仪表》,第 29 卷第 10 期,2008 年 10 月,41-43。 [6]管武,王健等。基于 ARM 的远程重构通讯控制模块的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2009 年第 25 卷第 1-2 期,123-124。
( 收 稿 日 期 :2010.09.09)( 修 稿 日 期 :2010.12.09)
技 术

(上接第 47 页)
新 使得 采 集压 力 精 确,并 采 用 两点 法 进 行传 感 器 校准,从 而 确 保 计
算值的准确。
作者对本文版权全权负责,无抄袭。
参考文献
[1]赵淑荣,罗云林。大气数据系统[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1 月。 [2]肖建德。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年 7 月。 [3]张平. Matlab 基础与应用简明教程[M] .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 2001.
栗中华: 讲师 硕士研究生
qc 为动压,ρ0 为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气体密度。 考虑空气压缩性的空速为:
其中,

浅谈飞机航线维修中的外来物损伤及处理

浅谈飞机航线维修中的外来物损伤及处理

浅谈飞机航线维修中的外来物损伤及处理康大春【摘要】本文针对飞机航线维修工作中常见的三类航空器外来物损伤的相关检查程序以及检查要点做出了概述,以便给机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快速处理相关故障的思路。

%Aimed at the three common types of foreign object damage of aircraft in the maintenance work of aircraft lin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ed inspection procedure and points to provide the mentality to quickly deal with the related failure for the aircraft maintenance wokers.【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50-50,51)【关键词】FOD;外来物;鸟击;雷击;轮胎扎伤;FOD损伤检查【作者】康大春【作者单位】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重庆维修基地,重庆401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328.1航空器对于外来物是相当脆弱的,一只飞鸟或者一块塑料吸入发动机都极可能引发一场空难。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外来物损伤也越来越受到民航从机场到航空公司以及监管部门的重视。

外来物损伤,不仅威胁飞行安全,还影响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带来的航班延误等间接影响,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飞机航线维修工作中,机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维修工作程序,在飞机受到外来物损伤后能够快速检查排故,对保障飞行安全及提高航班正点都有极大的益处。

外来物损伤(Foreign Object Damage,简称FOD),顾名思义,即由任何外来物引起的航空器损伤。

既可以是物理上的损伤也可以是经济上的损失。

危及航空器的外来物种类相当多,如硬物体、软物体、鸟类、雷击等。

第一章飞行力学基础(1)

第一章飞行力学基础(1)

飞行力学在航空航天领域重要性
航空航天器设计基础
飞行力学是航空航天器设计的基础理论,对 于指导航空航天器的总体设计、性能分析和 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飞行安全与稳定性保障
飞行力学研究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对 于保障飞行安全、提高飞行器性能具有重要 作用。
推动航空航天技术发展
飞行力学的研究不断推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 发展,为新型飞行器的研制和现有飞行器的 改进提供理论支撑。
第一章飞行力学基础
汇报人:XX
目录
• 飞行力学概述 • 大气环境与飞行性能 • 飞行器受力分析与平衡 • 飞行器运动方程与轨迹预测 • 飞行器操纵性与稳定性分析 • 飞行试验与仿真技术
01
飞行力学概述
飞行力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飞行力学定义
飞行力学是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 的运动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相互 作用的一门科学。
降低试验成本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飞行器进行充分的测试 和验证,可以提高实际飞行试验的安全性。
推动技术创新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复杂环境和极端条件 下的飞行情况,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指飞行器在受到小扰动 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 平衡状态的能力。静稳 定性好的飞行器,扰动 消失后能够迅速恢复到 原状态。
指飞行器在受到大扰动 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 平衡状态的能力。动稳 定性好的飞行器,在扰 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的飞行姿态和轨迹。
指飞行器在受到扰动后 ,既不自动恢复到原平 衡状态,也不继续偏离 原平衡状态的能力。中 立稳定性介于静稳定性 和动稳定性之间。
轨迹预测模型构建及优化
动力学模型
建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包括 气动力、推力、重力和控制力等

大气数据计算机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

大气数据计算机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
送 给座 舱 显示 、 飞行控 制 、 导航 、 动机 控 制 、 力控 发 火
制 等机 载 系统 ¨ 。 J
能完全一致 , 仿真系统是对真实系统的一个抽象 , 当
仿 真 系统 取代 真 实 系 统 时 , 正 确 性 、 其 可靠 性 、 整 完 性 等 指标是 否 能达 到要 求 就成 为 问题 的关 键 。通 过
2 1 年 4月 01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a fNo tw s r oye h ia i est o r lo rh e t n P l tc n c lUn v ri n e y
Apr 2 1 . 01 Vo . 9 1 2 No. 2
第2 9卷第 2期

26・ 9
西







第2 9卷
静压
气压高度
修正气压高度
机仿真系统进行层次划分 , 立大气数据计算机仿 建 真 系统 的可信度 模 型 , 析仿 真 系 统 在各 项 功 能 中 分
对解 算任 务 的完 成情 况和 准确程 度 。
2 1 仿真 系统可 信度评 估流 程 .
与传 统可信度评 估方 法相 比, 方法 更加 可信 、 此 有效 , 大 气数 据 计 算机仿 真 系统 可信 度研 究提 供 了 为

种较好 的途径 。


词 : 电 系统 , 气数 据 计 算机 , 航 大 相似 理论 , 真 可信度 仿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2 5 ( 0 1 0 - 9 -5 10 -7 8 2 1 )20 50 2
总压
A C D 仿真
升降速度 马赫数 指示 空遮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学习要求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

3. 掌握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4. 掌握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性质等。

5. 了解高分子溶液、乳状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 气体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一定温度下的气体常用其压力或体积进行计量。

在压力不太高(小于101.325 kPa)、温度不太低(大于0 ℃)的情况下,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气体的体积、压力和温度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式:V=RT p n (1-1)式中p 为气体的压力,SI 单位为 Pa ;V 为气体的体积,SI 单位为m 3;n 为物质的量,SI 单位为mol ;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 单位为K ;R 为摩尔气体常数。

式(1-1)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标准状况(p = 101.325 Pa ,T = 273.15 K)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为 22.414 m 3,代入式(1-1)可以确定R 的数值及单位:333V 101.32510 Pa 22.41410 m R T1 mol 27315 Kp n .-⨯⨯⨯==⨯3118.314 Pa m mol K --=⋅⋅⋅11= 8.314 J mol K --⋅⋅ (31 Pa m = 1 J ⋅)例1-1 某氮气钢瓶容积为40.0 L ,25 ℃时,压力为250 kPa ,计算钢瓶中氮气的质量。

解:根据式(1-1)333311V 25010Pa 4010m RT8.314Pa m mol K 298.15Kp n ---⨯⨯⨯==⋅⋅⋅⨯4.0mol =N 2的摩尔质量为28.0 g · mol -1,钢瓶中N 2的质量为:4.0 mol × 28.0 g · mol -1 = 112 g 。

第01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概述

第01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概述
• 大气圈中的空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海平面上的空气最 稠密。在近地层的大气层里,气体的密度随高度的上 升而迅速的变稀。但是在400~1¸400Km大气层里空气 是渐渐变稀薄的。大气圈的总质量约为6000万亿吨, 约为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A. 大气圈的构造:
• 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 高度上的温度变化,划分大气圈层的结构 如下:
• 4)温度、湿度等各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 平流层:、 • 1)在这一层里气体的温度先随高度上升有缓慢的增加[在
30-35Km处,T=-55℃],
• 然后上升(气温)较快。这是因为在该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 太阳紫外线所致。
• 2)几乎不存在水蒸汽和尘埃,一般处于平流运动。 • 3)大气很干燥,没有云、雨等现象,是飞机理想的飞行区
• S2 O M n 2 , F e 2 S3 O H 2 S4 O
(2)气态状污染物
• 常见的有:CO、NOx、HC化合物、SOx、微粒、 光化学烟雾等
• 粉尘(钢铁厂、冶炼厂、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 • 硫化物(民用炉、热点站、金属冶炼、硫酸厂); • 氮化物(硝酸厂、氮肥厂、炸药厂); • 氧化物(CO、CO2); • 卤化物(氟化物、氯化物、制碱厂); • 有机物质的污染。
• 大气(空气)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空气和大气常 常作为同义词,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按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给大气和空气下的定义:大气是 指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是指暴 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 但在研究近地层的空气污染规律及对空气质量进行 评价时,为便于说明问题,有时两个名词分别使用。 一般对于居住在室内或特指某个地方(如车间、厂 区等)供动植物生存的气体习惯上称为空气。在大 气物理、大气气象、自然地理以及环境科学研究中, 常常是以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作为研究对象,因 此,就常用大气一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净化系统的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净化系统的设计

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 息,指导系统优化改进。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应用案例
介绍实际应用中成功的净化系统优化设计案例, 分析其设计思路、方法及效果。
案例分析
对应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优点和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拓展
探讨如何将成功案例的经验应用到其他类似系统 中,推广优化设计方法。
05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电除尘器
利用高压电场的作用使气体电离,尘粒在电场中带电并被 吸附在电极上。包括单电极电除尘器和双电极电除尘器等 。
02 净化系统设计基础
设计原则和流程
高效性
确保净化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去 除污染物,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排 放标准。
经济性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 能降低净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 本。
设计原则和流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净化 系统的设计
目 录
• 引言 • 净化系统设计基础 • 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 • 净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引言
大气污染的严重性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威胁人 类健康。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大气污染会导致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 严重破坏。
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03 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
吸收设备
吸收设备
利用液体吸收剂吸收气体中的有害组 分,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吸收设备分类
可分为喷淋塔、填料塔、板式塔等。
吸收剂选择原则
应具备适当的吸收速率、良好的选择 性、较低的挥发性以及低毒性和低量、流速、喷淋密 度、填料层高度等因素,以确保吸收 效果和设备效率。

GIS介绍1

GIS介绍1

灾害管理
利用GIS进行灾害管理,可以实现灾 害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决 策支持。
公共卫生
GIS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包括疾病 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医疗资源布局 等。
05
GIS发展趋势与挑战
WebGIS、移动GIS等新型技术应用前景
WebGIS应用前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发展,WebGIS作为一种基 于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跨平台、易共享、可交互等优 点,将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域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交通管理
利用GIS实现交通实时监控、路况信息发布、应急调度等,提高交 通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案例分析
某城市利用GIS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交通拥堵、交通事 故等问题的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提高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农业领域应用
01
农业资源管理
GIS可用于农业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的调查、评价和管理,
GIS介绍1
汇报人:XX
目 录
• GIS基本概念与原理 • GIS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 GIS空间分析方法与实践 • GIS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GIS基本概念与原理
GIS定义及发展历程
GIS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采集 、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 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空间数据编辑、转换和整合技术
空间数据编辑
对采集的空间数据进行检查、 修改和完善,确保数据质量和
准确性。
空间数据转换
将不同格式或类型的空间数据 进行转换,实现数据共享和互 操作。
空间数据整合
将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不 同投影的空间数据进行整合, 形成统一的空间数据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 接口(三)
数字量 cosθ 数字/交流转换 数字/交流转换 接 收 机
cos(θ+120°) cos(θ+240°)
数字/交流转换
(a)
数字—自整角机转换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38/共45
利用SCOTT变压器实现数字/自整 角机变换
sinθ
S1
S2 S3 W1
3 W1 2
c
W2 W2
R1
R3 R4 R2
(a)
SCOTT变压器由两个变压器组成,一个M变压器, 其原边线组带有中间抽头,匝数为W1,一个叫T变 压器,其原边绕组匝数为 23 W 。两个变压器副边绕 组匝数相同,都为W2
1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28/共45
SCOTT 变压器(二)
信号比 较器
数字量 输出
开测 启动
标准脉冲 零比 较器 开(上 发生器 升沿)
V/T式A/D转换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20/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入 接口(四)
±UX -UR +UR 逻辑 控制
积分器
零比 较器
Uc U’x
时钟
译码 显示
U’c Uc
计数门
计数器
Ux
T1 T2 T’2
多 路 转 换 器
S/H
A/D

输入信号的传输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7/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入 接口(一)
二进制译码器
A B C D S0 S1
逻辑多路转 换器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8/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入接 口(二)
脉冲分配器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35/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 接口(二)
多 路 转 换 器
MUX
采样/ 保持
滤波 器
Vo1
D/A 数字 输入
采样/ 保持
滤波 器
Von
数字—直流转换电路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36/共45
数字---交流电压转换
模拟量Vi
An
R/n
模拟
数 字 A 量 8
数据总线 奇/偶校验
0/1
D9
D8
D7
D0
字间隙发生器 差动输出电路
译码器
32位移位寄存器
Y3


32位移位寄存器可以由4个并行输入的8个移位寄存器 (或2个16位寄存器),利用8位数据总线,分4次输 入到移位寄存器,然后串行逐位输出。 译码器输出控制数据输入移位寄存器,D8 、D9 为译 码器输入,Y3 ~Y0 选通4个8位移位寄存器的并行输入, 输入32位数据后,向字间隙发生器输出一个启动信号, 表示输入数据已准备好,开始串行输出,32位字,加 8个字间隙,每传输一个数据字,共经历40位的时间。
UOUT=X P UR /XR X P ,XR 为被测可变 电容和标准参考电容的阻抗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2/共45
传感器A/D转换回路
传感器测得信号在放大器输入端与D/A转换 器输出相减,电压差放大,经滤波解调变成 直流电压,用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由计算 机对其积分,然后经D/A转换变成模拟量反馈 回放大器输入端,直至回路达到平衡。

串行输出接口

数字—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数字—交流电压转换 数字—自整角机转换电路
第32/共45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输出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33/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 接口(一)

ARINC429总线 串行传输总线,以三电平状态传输信息
第29/共45
SCOTT 变压器(三)
V32 60° V3c
3 sin 60 2 V21 u sin
V21
由电压矢量关系 V21 V3c 时 3 u cos 2
120
(Vc2 V1c)
60°
°
120
V3c u sin 60 sin 90 V13 V21 W 2 u sin W1 W1 W2 V2 c 3 W1 2 W2 W2 u cos W1
采样/保持
cosα
VDC 1 sin VDC 2 cos
采样/保持
400Hz参 考电压
90°移相和 过零检测器
自整角机 信号转换 方框图
将三相同步信号变换成传送角的正弦、余弦两相交流信号, 然后再变成直流信号,再通过A/D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26/共45
角度信号的反变换
sinα
除法
sinα f α sinα cosα
α α
cosα
sinα +cosα
f(α)
角度信号 的反转换
利用角度的反变换,将f()变成角, 利用插值法进行函数计算。不用tg来 求信号,主要是考虑到f()函数的 插值误差较小。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27/共45
SCOTT 变压器(一)
第5/共45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基本解算关系



高度的解算(见前述公式) 马赫数的解算(见前述公式) 指示空速的解算(见前述公式) 真空速的解算
72.1728 M a 1 0.2M
2 a
V M a a M a kRT 72.1728 M a Ts
Tt

X1 X2 X3
传感器
传输门 综 合 电 路
晶体振 荡器
计数分 频器 时 钟 脉 冲
计数器
译码器
分路脉冲输出
传感器
传输门
传感器
传输门
(b)
(a)
时序型多路转换器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9/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入 接口(三)
U入
锯齿波 发生器 关(下 降沿) 控制门 计数器
R/8
模拟
A4 A2
R/4
模拟
Vi Vi Vi Vout A1 A2 An R R/2 R/n R/ N V Vout i A1 A2 nAn N
R/2
模拟
R/N
A1
R
模拟 运算放 大器
乘积
模拟/数字乘法器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差动电容式压力测量原理 差压为零时,输出为零;差压不为零,输出电压的幅值 取决于差压的大小,相位取决于差压的正负。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1/共45
电容量式压力传感器
将随压力变化的电容量变换成电压输出。
石英膜盒CP 参考电容CR 参考电压UR 放大器 固定的3KHz 激励电源UR 输出电压UOUT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4/共45
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功能及要求

对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的要求:




能利用所测参数计算大气数据信息,应具 有不同形式的输出信号 应具有误差修正功能、监控功能和故障告 警功能 应具有飞行前后的自检功能;故障诊断、 故障隔离功能 应具有快速方便地更换部件和机器的快速 拆装能力
校正存储器 PS 压力传感器 UD UOUT A1 滤波器 速率符号 解调 器 A/D K3 N
2
1 N
1
N1PS’
N2PS
S
D/A
参考电压UR
计算机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3/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原始 参数传感器(二)
UR UOUT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23/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入 接口(六)
交流信号电压 交流参考电压 采样/保持 采样 脉冲 直流电压
90°移相 和过零检 测
交/直流转换原理方框图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24/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入 接口(六)
参考晶体 振荡器 启动 复位 被测频率
fR
第14/共45
振膜式压力传感器
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在系统振动质量 一定时,谐振频率仅是压力P的函数。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5/共45
全温探头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16/共45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入 接口


多路转换器
直流电压/数字转换 V-T式A/D转换 双积分式A/D转换 逐次逼近式A/D转换 交/直流转换原理 频率/数字转换原理 频率测量原理 周期测量原理 自整角机同步信号/数字转换 电阻/数字转换
运 数字量 算
UR
θ
数字/交 流转换
URsinθ
SCOTT 三相同步 传送至自 整角机
cosθ
数字/交 流转换 URcosθ
UR
(b)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第39/共45
数字/自整角机变换原理
数字量
cos(θ30°) cos(θ+30 °)
总线电平 +5V 0V -5V 逻辑状态 1 空载 0
1 2 3 4…7 8…12 13…28 29 30 源地 字地 不用 址 址
发出数据的 设备号
2019年3月29日3时57分
31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