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萤石中的总硫
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硫含量知识点解说

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硫含量一、测定原理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高温氧气流中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保证煤中各种形态硫都能达到分解点,然后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生成的硫氧化物。
燃烧过程中煤中的氯也转变成气态氯析出,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盐酸。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燃烧后生成的硫酸时,盐酸将被氢氧化钠滴定生成氯化钠。
但氯化钠能与羟基氰化汞[Hg(OH)CN]反应再生成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因此,在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燃烧后的总酸量以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羟基氰化汞溶液,再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氢氧化钠,这样就可进行煤中氯校正并能获得煤中氯的含量。
高温燃烧中和法的主要反应如下:1.煤的燃烧2322221250O WO SO CO H O Cl ⋅−−−−→++++℃煤2.硫的吸收22224SO H O H SO +→3.氯的吸收22222Cl H O HCl O +→+4.硫、氯与碱中和242422424HCl H SO NaOH Na SO NaCl H O ++→++5.氯生成一定量NaOH()()Hg OH CN NaCl HgCl CN NaOH +→+6.测定氯含量的间接反应2424222NaOH H SO Na SO H O +→+二、方法提要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氧气流中燃烧,煤中硫生成硫的氧化物,并捕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形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其消耗量计算煤中全硫含量。
当煤中氯含量较高时,需要进行氯的校正。
三、试剂1.3%过氧化氢溶液取30mL30%过氧化氢加入970mL 蒸馏水,加2滴混合指示剂,用稀硫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钢灰色,当天使用当天中和。
2.混合指示剂称取0.125g 甲基红溶于100mL95%的乙醇溶液中。
称取0.083g 亚甲基蓝溶于100mL95%的乙醇溶液中,分别保存于棕色瓶中。
使用前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得超过7d 。
3.邻苯二甲酸氢钾(优级纯)4.1%酚酞溶液称取酚酞1g 溶于1000mL95%的乙醇溶液中。
两种方法测定总硫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两种方法测定总硫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测定总硫含量是化学科研和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确定产品质量、确定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研究化学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测定总硫含量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实验操作、仪器精度、样品制备等。
因此,评估测定总硫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于正确理解实验结果、优化实验设计和结果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不确定度概述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其所代表的待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
它是表示测量结果精度的最基本且关键的参数,准确估计和控制不确定度是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前提。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许多原因,包括操作者技能、仪器精度、环境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导致测量结果与样品真实值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通过评估不确定度,可以准确地给出测量结果所包含的误差范围和置信水平,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样品的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测定总硫含量的两种方法化学分析测定总硫量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硫元素的含量,并与标准物质相比较,从而推导出样品中的硫含量。
测定总硫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方法:高温燃烧-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
1.高温燃烧-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温燃烧-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常用的测定总硫含量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样品加入燃烧器内进行燃烧,将产生的硫化物气体与过量的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然后,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带入水中,形成硫酸溶液,再通过紫外光度计测定硫酸溶液的吸收值,从而反推出样品中硫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法稳定、准确度高等优点。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也被广泛应用于测定总硫含量。
该方法是将样品溶解在硝酸中,使用等离子体将原子激发,产生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发射过程,通过分析发射光谱来确定样品中元素含量。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铁矿石是最重要的金属原料,其质量与硫量有关。
因此,测定硫量是铁矿石分析的重要环节。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是测定铁矿石硫量的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对煤矿石分析的重要环节。
下面简要介绍此方法。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是由两步组成的:1)将硫化物燃烧转化为碘化物,2)测定碘化物的量。
首先,把铁矿石样品中的硫化物燃烧为碘化物。
在实验室里,把铁矿石样品放入金属锥中,然后放入燃烧容器中,铁矿石样品被加热燃烧,硫被氧化成碘化物,如碘化钙、碘化镁、碘化钠等,蒸气吹入收集容器。
第二步是测定碘化物的量,在收集容器中,用酚指标纸测定碘浓度,再用计算公式计算收集容器中碘化物量,从而得出样品中硫含量。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好处多多,首先,这种方法安全,可靠,准确,耗材有限,测定过程简单,操作简便,时间短,成本低。
其次,单位硫量可以测定碘元素比例,只要校准正确,结果也很可靠。
最后,这种方法不受水份和其他杂质的影响,可以得出满意的结果。
总之,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是一种可靠、简便、有效的方法,在铁矿石分析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了解铁矿石中硫含量,质量检测人员必须正确了解这一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燃烧碘量法测量硫的原理

燃烧碘量法测量硫的原理燃烧碘量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含硫化合物中硫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基于硫元素与碘的反应生成硫化碘,然后通过化学计量关系确定硫元素的含量。
燃烧碘量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备标准碘液、样品的准备、燃烧和测定碘量。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制备标准碘液。
标准碘液是用于与待测样品中的硫元素发生反应的溶液。
制备标准碘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碘酸钾和过碘酸钾混合制备,另一种是使用溴化钾和溴酸钾混合制备。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使用溴化钾和溴酸钾制备标准碘液,因为这种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接下来是样品的准备。
样品的准备是为了使待测样品中的硫元素充分暴露在标准碘液中,使其能够与碘发生反应。
待测样品一般是包含硫元素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如矿石、石油、煤矸石等。
样品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步骤,包括研磨、酸溶、提取等,以使样品中的硫元素得以释放。
然后是燃烧的过程。
样品一般要经过干燥和燃烧的处理。
干燥是为了去除样品中的水分,避免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燃烧是为了将样品中的硫元素转化为氧化硫,以便与标准碘液中的碘发生反应。
通常,样品放在称量瓶或燃烧管中,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燃烧。
燃烧过程中要使用一定量的助燃剂,如纯氧气或空气,以确保样品充分燃烧。
同时还要控制燃烧速度,以避免样品过热或烧损。
最后是测定碘量的步骤。
测定碘量是通过测量标准碘液与样品中生成的硫化碘的反应,然后根据化学计量关系确定硫元素的含量。
测定碘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电位滴定法,另一种是用吸光光度法。
在电位滴定法中,标准碘液通过滴定至样品中生成硫化碘,滴定过程中要使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当待测溶液中生成的硫化碘滴定完全时,其产生的蓝色由淀粉指示剂转变为无色,此时记录滴定的体积。
在吸光光度法中,标准碘液通过与样品中的硫化碘反应后,产生特定的吸光峰,利用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然后通过标准曲线计算硫元素的含量。
总结一下,燃烧碘量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含硫化合物中硫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燃烧碘量法与碳硫测定仪测定硫含量的比较

燃烧碘量法与碳硫测定仪测定硫含量的比较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2期[关键词]燃烧碘量法;高频红外碳硫测定法;硫含量硫是矿物中常见的有害成分,是评价矿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些年,实验室中普遍采用碳硫测定仪进行矿石中硫的测定。
高频红外碳硫测定仪测定速度更快,示值稳定,对硫的测定有较好的准确度。
在非金属矿物的硫含量分析中,卤族元素含量高如萤石易腐蚀仪器、石膏矿中的高硫等使用硫酸钡重量法准确度更高。
本文针对燃烧碘量法和高频红外碳硫测定法开展矿石中低含量硫的测定进行比较与讨论。
1. 燃烧碘量法1.1实验原理燃烧碘量法是在管式炉中通入气流,在1150~1250℃高温灼烧,使硫化物以二氧化硫形式逸出,随气流到吸收池中与水化合形成亚硫酸,以淀粉为指示剂,用含碘化钾的碘标准溶液滴定[1]。
该方法适用于硫含量0.010%~2%。
1.2实验试剂及仪器瓷舟需950~1000℃灼烧2 h备用。
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滴定始终蓝色一致。
一般来说随着硫含量高低碘标准溶液可配制浓度0.015 mol/L~0.075 mol/L以减少实验误差。
化学反应原理为:实验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1.3实验过程管式炉升温1150~1200℃,在吸收杯中加入100 ml水,加入少量淀粉溶液(10 g/L);连接装置,先通一段时间空气,调节吸收杯中导管冒出气泡速度为4~6个/S。
确定装置不漏气,加入几滴碘标液至吸收液呈蓝色。
将称取0.1000g试样的瓷舟用镍铬丝钩推入燃烧管的高温区,迅速塞紧橡皮塞,通入气流。
当蓝色开始褪色时,及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使试液始终保持蓝色,以一分钟不褪色为终点[2]。
1.4实验结果燃烧碘量法在操作过程中,含量低的矿石一般反应较慢,如灰岩、白云岩,测试过程一个样品需3~5 min。
对国家标准样品进行五次平行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方法精密度较好,当三氧化硫含量较高时也可以调节碘标准溶液浓度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铁矿石的化学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TIDM)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测定铁矿石硫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文将着重介绍燃烧碘量法(TIDM)的原理、步骤、误差控制、常见问题及结论。
首先,让我们了解燃烧碘量法(TIDM)的原理。
TIDM是一种利用了铁矿石中碘含量减少的概念,用碘盐水溶液把硫量转化成碘量,然后测定铁矿石中碘量变化,从而得到硫量。
即当碘溶液与铁矿石中的硫发生反应时,可得到硫改性剂,即亚硫酸盐;故此,根据碘溶液的变化量,可以推断出硫的量。
其次,让我们了解燃烧碘量法(TIDM)的具体步骤。
该方法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质量校准,即测量铁矿石中的硫量,并监测碘溶液的变化量;第二步是消耗碘量测定,即测量碘溶液中剩余碘量;第三步是计算硫量,根据质量校准和消耗碘量测定,通过计算得出硫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燃烧碘量法(TIDM)的误差控制。
当测量铁矿石硫含量时,必须考虑到误差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控制误差,应对碘溶液进行定期检查,检测碘量变化;同时,还应检查和调整设备,确保设备保持正确和准确的工作状态。
最后,我们还要了解燃烧碘量法(TIDM)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最常见的问题是测量结果偏高或偏低,这可能是由于在校准和测量过程中出现污染或温度过低所造成的。
可以通过检查并清理仪器或使用更高的碘溶液浓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燃烧碘量法(TIDM)是一种用于测定铁矿石中硫量的重要化学分析方法。
TIDM可以准确的测量铁矿石的硫含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然而,此方法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必须对设备和碘溶液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铁矿石是重要的矿物原料,也是现代工业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因此,准确、准确、可靠的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燃烧碘量法是用于测定铁矿石中硫量的常见方法。
本文综述了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的性质、原理、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注意事项。
一、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的性质燃烧碘量法是一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它通过燃烧样品,将硫转化为H2SO4(硫酸),用碘法来测定残留的H2SO4,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硫的含量,燃烧碘量法是铁矿石中硫氮含量测定中最常用的方法。
二、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的原理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的原理是:将样品加入适量的苏打,反复搅拌,然后加入适量的苏打和碘,再燃烧几分钟,把硫转化成硫酸。
然后加入碘,测定出未被碘完全中和的硫酸,从而计算出硫的含量。
三、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的基本原理1.先将样品加入适量的苏打,反复搅拌,使硫被完全溶解,准备测定。
2.完全溶解的样品加入适量的碘,再加入适量的苏打并燃烧,使硫转化为H2SO4。
3.烧完毕后,可以用碘法测定出未被完全中和的H2SO4,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硫含量。
4.定完毕后,将测试结果和标准值比较,评价样品的质量。
四、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的优缺点(1)优点: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精确,适用于实验室外部测定,可检测铁矿石中微量硫元素,不受其他元素的干扰,准确度较高。
(2)缺点: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耗时较长,误差较大,复杂且易出错,对硫量测定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五、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的注意事项(1)在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之前,需要进行原料选择,要求样品无污染,完全溶解。
(2)测试时应注意安全,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避免碘、苏打、样品等成分分散到空气中。
(3)测试中应注意控制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准确性。
(4)确保碘的浓度正确,及时补充。
(5)确保实验室设备、器具等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综上所述,燃烧碘量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测试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遵循标准流程,确保测定结果准确。
硫量的测定 燃烧碘量法

硫量的测定燃烧碘量法
硫(S)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在自然界中硫的含量较多。
硫元素在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因此,测定硫含量对于了解物质的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燃烧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硫含量的方法。
燃烧碘量法是一种半定量分析法,可以用来测定硫的含量。
它是把样品中的硫氧化成硫酸根,然后受碘化干扰而产生的高锰酸钾(KMnO4)棕黑色碘化物反应,将碘化物的色度和模型参数与硫含量挂钩,从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进行硫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燃烧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是:把样品中的硫氧化成硫酸根,并经碘氧化而产生硫酸钾棕色碘化物,直接根据棕黑色碘化物形成的色度来判定色度和测定硫含量。
1.样品准备:将需要测定硫含量的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镓,搅拌均匀后进行酸化,使硫可以被氧化。
2.碘化反应:将样品中氧化的硫加入碘溶液中反应,当硫与碘进行反应后,产生的锰酸钾棕色碘化物可以用色计或色度计进行测定。
3.测定硫含量:根据模型参数和色度,测定硫含量。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含量的优点有:1、该方法简便,适用于非专业的实验室;2、精度高,可以准确测定出硫的含量;3、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控制。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含量的缺点有:1、样品中除硫外的其他元素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2、该方法色度和模型参数的测定是相关的,
所以受操作者的影响比较大;3、实验中必须精确控制有关因素,否则容易出现误差。
燃烧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硫含量的方法,综上所述,它具有简单、准确、快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应掌握好相关技术,注意操作步骤,正确使用此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测定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分析计量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ERAGE第28卷,第5期2019年9月V ol. 28,No. 5Sept. 201981doi :10.3969/j.issn.1008–6145.2019.05.020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萤石中的总硫杨占菊,杜国栋,李建华,马福元,沈生海(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西宁 811600)摘要 建立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萤石中总硫含量的方法。
采用铜粉为助熔剂与萤石样品混合,以氧气为载气,萤石样品在高温燃烧管式炉中于1 200℃加热燃烧,将萤石样品中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以酸性碘化钾–淀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
实验条件:氧气流量为1.5~2.2 L /min ;称样质量为500 mg ;铜粉用量为1 000 mg 。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总硫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2.8%(n =1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3.5%。
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检测成本低,可用于萤石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萤石;总硫;碘量法中图分类号:O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45(2019)05–0081–05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in fluorite by iodimetry with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YANG Zhanju , DU Guodong , LI Jianhua , MA Fuyuan , SHEN Shenghai(Qinghai Xikuang Tongxin Chemical Co., LTD., Xining 811600, China)Abstract Th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in fluorite by iodimetry with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was established. Copper powder was mixed with fluorite sample as flux , by using oxygen as carrier gas, fluorite was heated and burned at 1 200℃ in a high–temperature combustion tube furnace. Sulfur in fluorite sample was converted into sulfur dioxide. Sulfur dioxide was absorbed by acidic potassium iodide–starch solution and titrated with potassium iodate standard titration solution.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ed: the oxygen flow rate was 1.5 – 2.2 L /min, the sample quality was 500 mg, and the dosage of copper powder was 1 000 mg. Under the select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was 2.1%–2.8%(n =11),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method was 98.0%–103.5%. The method is accurate, rapid, simple and low cost, whi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ing the total sulfur content in fluorite.Keywords fluorspar; sulfur; iodometry萤石又称氟石,是工业无水氟化氢生产的主要原料,萤石中硫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其含量是无水氟化氢生产工艺控制的关键指标。
在生产无水氟化氢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萤石中的硫在回转反应炉内发生反应后的产物容易腐蚀设备和堵塞管道,常常因为这些问题被迫停工进行检修,所以对萤石中硫含量的控制十分重要,萤石中硫含量的检测对氟化氢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1]。
目前萤石中硫的主要分析方法有重量法[2]、X 射线荧光光谱法[3–7]、原子吸收光谱法[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9–13]、高温燃烧–碘酸钾硫代硫酸钠返滴定法[14]、燃烧碘量法等[15]。
其中重量法检测主要试剂为氯化钡,氯化钡是毒性药品,而且产生的废渣对环境产生污染,处理较麻烦,分析周期较长,测试步骤多,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16];X 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成本高,并且缺少合适的高硫标准样品,应用受到限制;原子吸收光谱法基于SO 42–和BaCrO 4溶液反应生成BaSO 4沉淀,置换出CrO 42–,通过测定Cr 间接测出萤石中硫的含量,方法繁琐,检测周期长,不适合于快速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由于仪器较贵,检测成本高,一般不予采用。
高温燃烧–碘酸钾硫代硫酸钠返滴定法所用试剂较多,通讯作者 杨占菊,工程师,主要从化学分析检测方法研究,E-mail: 1037177182@ ;收稿日期 2019–07–12引用格式 杨占菊,杜国栋,李建华,等.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萤石中的总硫[J ].化学分析计量,2019,28(5): 81–85.YANG Z J ,DU G D ,LI J H ,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in fluorite by iodimetry with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J ]. 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erage ,2019,28(5): 81–85.化学分析计量2019年,第28卷,第5期82耗时长,每次测定都需要用标准物质标定,标准物质使用频繁,分析成本较高;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具有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快速、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萤石中硫的测定。
笔者建立了以氧气为载气,采用高温燃烧法测定萤石中总硫含量的方法。
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检测成本低,可用于萤石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高温燃烧管式炉:SRJK–2–13型,最高温度为1 350℃,常温温度为1 300℃,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ME204/02型,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化学燃烧管:唐山市红玫瑰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特种陶瓷分公司;磁舟:化学瓷88船,唐山市红玫瑰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特种陶瓷分公司;滴定管:25 mL,分度值为0.10 mL,天津玻璃仪器厂;铜粉:AR,铜含量不小于99.5%,硫含量不大于0.05%,粒度为75 μm,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ρ=1.84 g/mL,优级纯;盐酸溶液:1+66;碘化钾溶液:20 g/L;碘化钾、碘酸钾、淀粉: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淀粉溶液:20 g/L;称取2 g淀粉于100 mL 烧杯中,加10 mL热水调成糊状,加90 mL沸水加热煮至清亮,混匀,现用现配;碘酸钾:工作基准(PT),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碘酸钾标准溶液:0.01 mol/L,准确称取已在11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碘酸0.357 g,溶于1 000 mL水中,摇匀;实验用水为三级蒸馏水。
1.2 样品制备萤石试样在(105±5)℃下干燥2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加工至粒度小于0.063 mm。
1.3 吸收液制备取80 mL的盐酸溶液(1+66)于吸收瓶中,加入1 mL 3%碘化钾溶液,再加入1 mL 2%淀粉溶液。
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吸收液呈淡蓝色。
1.4 实验方法将高温燃烧管式炉升温控制为(1 250±50)℃,连接管路,启动真空泵检查气密性,确信不漏气后进行测定。
准确称取500 mg试样均匀置于磁舟中,均匀覆盖1 000 mg铜粉放入高温燃烧管式炉中,将加热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导入吸收瓶中。
开始反应时,调节氧气流量为1.5~1.8 L/min,预热1 min,待吸收瓶中蓝色加深出现紫色时,调节氧气流量为2.0 L/min 左右,立即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滴定速度控制在10~15滴/s,使滴定液在滴定过程中始终保持蓝色。
待吸收液变色速度减慢后,空气流量可慢慢加大至2.2 L/min,在临近终点时滴定速度控制在3~5滴/min,吸收液呈稳定的浅蓝色时为终点,记录滴定体积。
随同做空白实验。
试样中总硫含量按式(1)计算。
()()wmc V V M10010#=-式中:w——试样中总硫含量,%;c——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试样时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空白实验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M——0.016 03,1.00 mL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硫质量,g/mmol;m——试样的质量,g。
2 结果与讨论2.1 空白实验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磁舟和化学燃烧管除原料及制做过程中所带来的空白外,还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表面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硫等。
其中的水份在燃烧时吸收一定热量汽化后吸收二氧化硫,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磁舟吸附等原因会造成样品在管式炉中由于压缩空气流的作用而产生样品喷溅,引起化学燃烧管的污染并造成磁舟在燃烧管内粘结,使测试结果重现性较差,且瓷舟自身的硫会使结果偏高。
故在使用前将磁舟用蒸馏水洗干净,于105℃下烘干后置于马弗炉内以1 000℃左右灼烧1 h左右,取出稍冷,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试验证明,通过83杨占菊,等: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萤石中的总硫对磁舟的处理后,在检测时无喷溅现象,且样品空白值为0.10 mL,重现性较好。
2.2 助熔剂的选择高温燃烧法测定硫时,助熔剂在燃烧过程中放热与样品共熔形成的流体应不吸收或者最小限度吸收二氧化硫。
加入合适及适量的助熔剂有助于提高硫的回收率及测定结果的稳定性,降低空白值[17–18]。
对三氧化钨、五氧化二钒、锡粒、铜粉等助熔剂及用量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助熔剂的反应情况助熔剂用量/mg反应时间/min终点现象燃烧现象三氧化钨800~1 2004~5延迟,不明显样品有燃烧不完全及喷溅现象五氧化二钒800~1 2004~5明显样品有燃烧不完全及喷溅现象,锡粒800~1 2006~8不明显,延迟流体均匀磁舟中有结块,不均匀,有包裹铜粉800~1 2002~3明显燃烧完全,流体均匀表1试验结果表明,三氧化钨、五氧化二钒、锡粒作为助熔剂时,样品不同程度发生喷溅或燃烧不完全及包裹情况发生,三氧化钨及锡粒滴定终点拖长,终点不明显;以铜粉作熔剂时磁舟内熔融效果较好,反应时间快,流体均匀,滴定终点明显,故选择铜粉为助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