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对太阳家族的初步探索,了解各种天体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感受浩瀚宇宙的神奇与博大,激发学生对无限宇宙的探索兴趣和无限遐想。

教材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探究活动:1、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太阳是一颗恒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等;2、探究太阳家族,了解行星的定义,多渠道探索行星等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3、制作太阳系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究能力:学会利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上网等各种途径搜集太阳家族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太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太阳家族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搜集资料和探索太阳系激发学生对浩瀚宇宙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爱提问、爱思考的思维品质;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科学问题的挑战精神。

3、科学知识: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的构成;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运行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搜集和整理资料探索太阳家族的奥秘。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1)各色的橡皮泥、纸板、铁丝、圆规、彩笔等。

(2)搜集资料或上网查阅关于太阳家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记录在科学记事本上。

2、教师准备:

课件:(1)太阳家族示意图(2)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数据表。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出示课题

1、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2、学生揭示谜底,贴太阳图画,揭示课题:10、太阳家族

[设计意图:猜谜语导课,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引起学生对太阳知识的回顾,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1、提出要求: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想不想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分享一下你的研究成果!我提两点建议:(1)组内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并简单记录下自己没搜集到的内容。(2)最后各组推选一名“最佳解说员”面向全体同学展示研究成果。

2、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最佳解说员”班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比一比,谁说的更具体、生动,但不要重复同学讲过的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自主搜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相互交流获取的信息资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的建议”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发言和展示个性的机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相互交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探究太阳家族

1、谈话:聪明的孩子会提问题,也爱思考问题。关于太阳家族,你一定还有许多问题想问吧?你不妨提出来,看谁能帮你解答,有问题的主动提出来,能回答的大胆来解答,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再继续研究。同学们一个一个来,这个环节咱要评一评“科学小博士”,你可要好好表现呀!

2、学生互相提问,自主解答。(教师参与评价、纠正和解答:评价学生的问题有价值,表扬知识面宽的学生,启发学生相互纠正错误认识。)问题预设:(1)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会发光吗?(2)是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有

卫星呢?(3)太阳是怎样产生的?(4)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

3、播放课件:

(1)太阳家族示意图

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这些行星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八大行星的运行有什么规律?你还有什么发现?

(2)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数据表。

看数据表分析: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最远的是();质量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地球的卫星是()。

4、游戏:“八大行星自我介绍”(选定9个学生上台,以“太阳”为中心作“自我介绍”,“太阳”自我介绍后各“行星”依次运行至“太阳”前自我介绍。)

5、评选科学小博士。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求学生互相提问,自主解答,培养学生勇敢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利用课件直观展示太阳家族的运行轨道便于学生发现行星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八大行星自我介绍”的游戏更加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玩中学”让学生对八大行星的运行特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四、制作太阳系模型

1、思考:怎样制作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太阳系模型,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画轨道图时注意轨道间的距离要合适,做八大行星模型时注意区分颜色和大小。)

3、制作,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制作模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动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五、拓展活动

让我们利用活动课时间办一期太阳家族粘贴画展览。

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努力体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教学理念,做到了以下几点:1、课前指导学生多种渠道搜集与太阳家族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来。2、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探究氛围,学生组内充分交流,课上自由发问,学生各抒己见,探究味很浓。3、探究手段灵活、有感染力,课件制作直观、精致,吸引学生眼球;将枯燥的科学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表现出了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只有做到了“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才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