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练习题参考资料 (2)

《色彩》练习题参考资料 (2)
《色彩》练习题参考资料 (2)

色彩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B

5、C

6、A

7、B

8、B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A 16、D

17、B 18、A 19、D 20、B 21、B 22、B 23、A 24、A

25、B 26、A 27、B 28、C 29、B 30、A 31、C 32、A

33、D 34、C 35、C 36、D 37、D 38、A 39、C 40、C

41、A 42、A 43、B 44、B 45、A 46、A 47、D 48、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 ABD

4. AD

5. AC

6. AB

7. AB

8. AC

9. CD 10.AC

三、填空题

1. 冷色系

2. 互补

3.白色

4.黑

5. 亮度

6.M60Y100

7.C=30M=40Y=100

8.红色 9. 暖色系 10.黄

四、名词解释

1.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彩名称。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明度:色彩的光亮程度。

2.原色:红色、黄色、蓝色。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复色: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

3.色相对比:两个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

4.具象写实:具象表现的绘画形式,并不以是否客观逼真为准则,而是“借题发挥”,以对象为载体,经过夸张、变形、归纳等艺术语言来的处理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5.光源色:指某种光线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环境色:周围环境对其他局部影响的色。固有色:物体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6.明度调和:是指把两个以上不同明度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地组织在一起,使人产生心情愉快等情绪的调和构成方法。

7.同类色是指以使用有明度变化的任何一种色彩为基础,任一色与黑、白、灰或水等媒介混合在一起或稀释,从而形成浅灰及深色度之间的色调关系。同种色指连接色轮上90度以内毗邻的色彩。对比色指在色相环上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度相对的颜色。

8.色立体:借助于三维空间形式,来同时体现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之间的关系,则被称之为“色立体”。

9.色彩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称为色彩对比关系。

10.视觉后像: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觉现象叫做视觉后像。

五、简答题

1.设计色彩的情感表变现都有哪些?

答:设计色彩的情感表现有: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空间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强弱感、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色彩的华丽感与质朴感、色彩的味觉与嗅觉感。

2.色料三原色和色光三原色有什么不同?

答:色料三原色指红色、黄色、蓝色。色光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紫色。

3.服装配色原则有哪些?

答:服装配色原则有大致有四种:单色的服装配色、同类色的服装配色、近似色的服装配色、对比色的服装配色。

4.设计色彩的配色原则有哪些?

答:设计色彩的配色原则有: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色彩比例、色彩呼应、色彩秩序、色彩间隔、色彩强调。

5.简述明度的两种含义?

答:明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在不同色相的色彩中可以按人眼感觉到的明暗程度将其分出等级来,如黄色感觉最亮,橙和绿次之,而紫色显得最暗;其二是指在同一种色相的色彩中,在不同环境与光照下所呈现出明暗不同的差异。须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有时光照越强,明度越高,但色彩有时会感觉更淡,这提示我们在实际拍摄中正确曝光,以及在用电脑调整色彩明度时应注意实际效果。

六、分析题

1.从人的性别、年龄、性格、历史、民族等因素来说明不同的人对色彩喜恶感的变化,并说明为什么。

答:儿童天真烂漫,大多喜欢鲜艳明亮的原色色与纯色;老人饱经沧桑,偏重深沉、素静、清雅的色彩;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多偏好明快艳丽、温暖的色彩、而沉静内向的人多

偏爱中性色灰色与冷色;男性多偏爱冷色;女性较偏爱暖色。我国历史上夏代尚黑、殷商尚白、周代尚红、秦代尚黑、汉代开始尚黄。印度民族偏爱红、黑、黄、金;日耳曼民族偏爱青、红、绿、白;阿拉伯民族偏爱绿、蓝、白,等等。

2.人们很早就发现色彩可引起人的冷暖感,分别从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来分析色彩的冷暖感。

答:物理因素:色彩的冷暖感与光波的物理性质有关。暖色光的波长长、动态大、具有导热性,因而使人感到温暖;冷色光波长短、动态小,不具导热性,因而使人感觉到凉爽。生理因素:冷暖感是人的生理直接对外界温度条件的反应。找不同色光的照射下,人的温度感觉不同。血液循环速度、血压脉搏在红色环境中升高,在蓝色环境中降低。心里因素:色彩的冷暖还与人的心理息息相关,人们看到红色、橙色就联想到太阳、火焰、因而感觉到温暖;看到蓝色紫色则联想到大海、天空,因而感觉到凉爽。

3.色彩产生膨胀感与收缩感的原理?

答:因为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水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差别。长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确,因此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似乎具有一种扩散性;短波长的冷色影像就比较清晰,似乎具有某种收缩性。所以,我们平时在凝视红色的时候,时间长了会产生眩晕现象,景物形象模糊不清似有扩张运动的感觉。如果我们改看青色,就没有这种现象了。如果我们将红色与蓝色对照着看,由于色彩同时对比的作用,其面积错视现象就会更加明显。

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度有关。由于“球面像差”物理原理,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如通电发亮的电灯钨丝比通电前的钨丝似乎要粗得多,生理物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光渗”现象。

色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C

7、D

8、D

9、A 10、B

11、B 12、A 13、A 14、C 15、A 16、A 17、C 18、D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 AD

3. AB

4. AC

5.AC

三、填空题

1. 互补

2.黑

3.M60Y100

4.红色

5.黄 6、同时对比

7、24个色相 8、正混合 9、黄光 10、蓝色

四、名词解释

1.原色:红色、黄色、蓝色。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

复色: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

2.具象写实:具象表现的绘画形式,并不以是否客观逼真为准则,而是“借题发挥”,以

对象为载体,经过夸张、变形、归纳等艺术语言来的处理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3.明度调和:是指把两个以上不同明度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地组织在一起,使人

产生心情愉快等情绪的调和构成方法。

4.色立体:借助于三维空间形式,来同时体现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之间的关系,则

被称之为“色立体”。

5.视觉后像: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

立刻消失,这种视觉现象叫做视觉后像。

五、简答题

1.色料三原色和色光三原色有什么不同?

答:色料三原色指红色、黄色、蓝色。色光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紫色。

2.设计色彩的配色原则有哪些?

答:设计色彩的配色原则有: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色彩比例、色彩

呼应、色彩秩序、色彩间隔、色彩强调。

3.简述明度的两种含义?

答:明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在不同色相的色彩中可以按人眼感觉到的明暗程度将其分出等级来,如黄色感觉最亮,橙和绿次之,而紫色显得最暗;其二是指在同一种色相的色彩中,在不同环境与光照下所呈现出明暗不同的差异。须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有时光照越强,明度越高,但色彩有时会感觉更淡,这提示我们在实际拍摄中正确曝光,以及在用电脑调整色彩明度时应注意实际效果。

六、分析题

1.人们很早就发现色彩可引起人的冷暖感,分别从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来分析色彩的冷暖感。

答:物理因素:色彩的冷暖感与光波的物理性质有关。暖色光的波长长、动态大、具有导热性,因而使人感到温暖;冷色光波长短、动态小,不具导热性,因而使人感觉到凉爽。生理因素:冷暖感是人的生理直接对外界温度条件的反应。找不同色光的照射下,人的温度感觉不同。血液循环速度、血压脉搏在红色环境中升高,在蓝色环境中降低。心里因素:色彩的冷暖还与人的心理息息相关,人们看到红色、橙色就联想到太阳、火焰、因而感觉到温暖;看到蓝色紫色则联想到大海、天空,因而感觉到凉爽。

2.色彩产生膨胀感与收缩感的原理?

答:因为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水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差别。长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确,因此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似乎具有一种扩散性;短波长的冷色影像就比较清晰,似乎具有某种收缩性。所以,我们平时在凝视红色的时候,时间长了会产生眩晕现象,景物形象模糊不清似有扩张运动的感觉。如果我们改看青色,就没有这种现象了。如果我们将红色与蓝色对照着看,由于色彩同时对比的作用,其面积错视现象就会更加明显。

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度有关。由于“球面像差”物理原理,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如通电发亮的电灯钨丝比通电前的钨丝似乎要粗得多,生理物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光渗”现象。

色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B 10、D 11、B 12、A 13、B 14、B 15、B

16、C 17、D 18、C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 ABD

3. AC

4. AB

5. CD

三、填空题

1. 冷色系

2.白色

3. 亮度

4.C=30M=40Y=100

5. 暖色系

6、色相对比

7、红、黄、蓝、绿、紫

8、CMYK

9、黄光 10、蓝色

四、名词解释

1.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彩名称。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明度:色彩的光亮程度。

2.色相对比:两个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

3.光源色:指某种光线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环境色:周围环境对其他局部影响的色。固有色:物体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4.同类色是指以使用有明度变化的任何一种色彩为基础,任一色与黑、白、灰或水等媒介混合在一起或稀释,从而形成浅灰及深色度之间的色调关系。同种色指连接色轮上90度以内毗邻的色彩。对比色指在色相环上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度相对的颜色。

5.色彩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称为色彩对比关系。

五、简答题

1.设计色彩的情感表变现都有哪些?

答:设计色彩的情感表现有: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空间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强弱感、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色彩的华丽感与质朴感、色彩的味觉与嗅觉感。

2.服装配色原则有哪些?

答:服装配色原则有大致有四种:单色的服装配色、同类色的服装配色、近似色的服装配色、对比色的服装配色。

3.简述明度的两种含义?

答:明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在不同色相的色彩中可以按人眼感觉到的明暗程度将其分出等级来,如黄色感觉最亮,橙和绿次之,而紫色显得最暗;其二是指在同一种色相的色彩中,在不同环境与光照下所呈现出明暗不同的差异。须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有时光照越强,明度越高,但色彩有时会感觉更淡,这提示我们在实际拍摄中正确曝光,以及在用电脑调整色彩明度时应注意实际效果。

六、分析题

1.从人的性别、年龄、性格、历史、民族等因素来说明不同的人对色彩喜恶感的变化,并说明为什么。

答:儿童天真烂漫,大多喜欢鲜艳明亮的原色色与纯色;老人饱经沧桑,偏重深沉、素静、清雅的色彩;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多偏好明快艳丽、温暖的色彩、而沉静内向的人多偏爱中性色灰色与冷色;男性多偏爱冷色;女性较偏爱暖色。我国历史上夏代尚黑、殷商尚白、周代尚红、秦代尚黑、汉代开始尚黄。印度民族偏爱红、黑、黄、金;日耳曼民族偏爱青、红、绿、白;阿拉伯民族偏爱绿、蓝、白,等等。

2.色彩产生膨胀感与收缩感的原理?

答:因为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水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差别。长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确,因此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似乎具有一种扩散性;短波长的冷色影像就比较清晰,似乎具有某种收缩性。所以,我们平时在凝视红色的时候,时间长了会产生眩晕现象,景物形象模糊不清似有扩张运动的感觉。如果我们改看青色,就没有这种现象了。如果我们将红色与蓝色对照着看,由于色彩同时对比的作用,其面积错视现象就会更加明显。

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度有关。由于“球面像差”物理原理,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如通电发亮的电灯钨丝比通电前的钨丝似乎要粗得多,生理物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光渗”现象。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案)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它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分为三部分: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发酵工程产业化就是将有关应用微生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发酵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 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①投产试验:涉及到”上、中、下三游”工作,即研究成果的验证、小试、中试和扩大试验。 ②规模化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检测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③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对技术本身影响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却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 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 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劳力。 基质的选择 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分离和精制; (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章菌种的来源(1)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 答: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最新性格色彩测试30题及答案

说明:每组只选一个答案 1、我的人生观是 A人生的体验越多越好,所以想法很多,有可能就应该多尝试。 B深度比宽度更重要,目标要谨慎,一旦确定就坚持到底。 C人生必须有所成。 D没必要太辛苦,好好活着就行。 2、如果野外旅行,在下山返回的路线上,我更在乎: A要好玩有趣,不愿重复,所以宁愿走新路线。 B要安全稳妥,担心危险,所以宁愿走原路线。 C要挑战自我,喜欢冒险,所以宁愿走新路线。 D要方便省心,害怕麻烦,所以宁愿走原路线。 3、在表达一件事情上,别人认为我: A总是给人感受到强烈印象。 B总是表述极其准确。 C总能围绕最终目的。 D总能让大家很舒服。 4、在生命多数时候,我其实更希望: A刺激。 B安全。 C挑战。 D稳定。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情绪多变,情绪波动大。 B外表抑制强,但内心起伏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较直接。 D天性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除了工作以外,在人生的控制欲上,我: A谈不上控制欲,却有强烈地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强。B用规则来保持我的自控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有控制欲,希望别人服从我。 D从不愿去管别人,也不愿别人来管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倾向于: A在一起时就要尽情地欢乐,爱意常会溢于言表。 B体贴入微关怀细腻,于对方的需求和变化极其敏感。 C帮助对方成长是我最大的责任。 D迁就顺从的陪伴者和绝佳的聆听着。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心态开放,可快速建立起人际关系。 B非常审慎缓慢地深入,一旦认为是朋友便会长久。 C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9、我认为自己的为人: A可爱而生机。 B深沉而内敛。 C果断而自信。 D平静而和气。 10、我完成任务的方式是: A常赶在最后期限前的一刻完成。 B自己精确地做,不麻烦别人。 C最快速做完,再找下一个任务。 D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时从他人处得到帮忙。 11、如果有人深深惹恼我,我: A内心手上,当时认为不可能原谅,但最终常会原谅对方。 B如此之深的愤怒无法忘记,同时未来避开那个家伙。 C每个人都要为他的错误付出相应的代价,内心期望有机会要狠狠的回应。D尽量不摊牌,因为还不到那个地步。 12、在人际关系中,我最在意的是: A欢迎。 B理解。 C尊敬。 D接纳。 13、在工作上,我表现出更多的是: A热忱,有很多想法且很多灵性。 B完美精准且承诺可靠。 C坚强而有推动力。 D有耐心且适应性强。 14、我过往的老师最有可能对我的评价是: A善于表达和抒发情感。 B严格保护自己的私密,有时会显得孤独或不合群。 C动作敏捷独立,且喜欢自己做事情。 D反应度偏低,比较温和。 15、朋友对我的评价最有可能的是: A喜欢对朋友倾诉事情,是开心果。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性格色彩测试题

共30题,请分前后15题来做,耐心完成. 准备好了吗?做好记录:(请选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答案)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A A、希望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所以想法极其多样化。 B、在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在乎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毫不喜欢风险,喜欢享受稳定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大多数状况下,在下山回来的路线我最可能:A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说话时,我更看重:A A、感觉效果。有时可能会略显得夸张。 B、描述精确。有时可能略过冗长。 C、达成结果。有时可能过于直接让别人不高兴。 D、人际感受。有时可能会不愿讲真话。 4、在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更想要:A A、刺激。经常冒出新点子,想做就做,喜欢与众不同。 B、安全。头脑冷静,不易冲动。 C、挑战。生命中竞赛随处可见,有强烈的“赢”的欲望。 D、稳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很少羡慕别人。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A A、情绪多变,经常波动。 B、外表自我抑制强,但内心感情起伏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发怒。 D、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除了工作外,在控制欲上面,我:C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没兴趣影响别人,也不愿别人来控制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最希望对方:A A、经常赞美我,让我享受开心、被关怀且又有一定自由。 B、可随时默契到我内心所想,对我的需求极其敏丄感。 C、得到对方的认可,我是正确的并且我对其是有价值的。 D、尊重并且相处静谧的。 8、在人际交往时,我:A A、本质上还是认为与人交往比长时间独处是有乐趣的。 B、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常会被人认为容易有距离感。 C、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9. 我做事情,经常:A A、缺少长性,不喜欢长期做相同无变化的事情。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案)教学文稿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 案)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它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分为三部分: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发酵工程产业化就是将有关应用微生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发酵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 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①投产试验:涉及到”上、中、下三游”工作,即研究成果的验证、小试、中试和扩大试验。 ②规模化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检测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③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对技术本身影响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却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 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 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劳力。 基质的选择

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分离和精制; (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章菌种的来源(1)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 答: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答:出发菌株指用于诱变育种的最初菌株或每代诱变的试验菌株。 选择出发菌株的要求:

性格色彩测试答案分析教程文件

性格色彩测试答案分 析

性格色彩测试答案分析 基本性格有以下12种情况: 典型的红蓝黄绿,红+黄,红+绿,蓝+黄,蓝+绿,黄+红,黄+蓝,绿+红,绿+蓝。 (~说明:在性格组合当中,没有列出“红蓝配”(红+蓝、蓝+红)和“黄绿配”(黄+绿、绿+黄)的四种组合,是因为红与蓝、黄与绿是两对完全相反的性格。 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共同组合在一人身上,必有另一个是受到强大的后天影响。这种人将在很多时候呈现极大的内心困惑。挖掘出真正的自己,对他们而言,是所有人中最迫切需要的!还是那句话,这类读者需要加强对自身“真实内心”的认识。~) ????????四种典型色彩的优势和过当??????????: ??????红色优势@?????? 1.阳光心态,积极快乐 红色发明了飞机,蓝色发明了降落伞.红色发明了游艇,蓝色发明了救生圈.红色建造了高楼,蓝色生产了救火栓.红色发射了飞船,蓝色办了保险公司.

如果说黄色的正面思考更加来源于他们"不服输"的动机,更加侧重在解决问题上.那么,红色的正面思考,更多地是因为他们天性习惯于"向往快乐和美好'的动机,更加侧重在精神层面上的鼓励和暗示. ? 红色以喜悦拥抱每一件事情.健康的红色能在每件事情中看到美好的一面,即使是他们不理解或未曾思考过的事物都能使他们快乐.生命的黑暗和死亡的阴影,都无法令他们忧虑.奇妙的是,当他们对生命抱以开放和接受的态度而不苛求什么时,生命所带给他们的意义却更加丰富. 2.激情澎湃,梦想万岁 一种有内而外的感性动物.红色具备"生命的激情",为人感性,情感上高度丰富. 黄色的现实主义,在梦想中更加注重的是成功.蓝色的古典主义,小心合理地判定自己的梦想.绿色的稳定主义,更加宁愿不冒风险安于现状.红色的浪漫主义,更加看重的是人生的体验. 3.热情开朗,喜欢交友 字典里没有"陌生"这两个字. 在对于朋友的定义上,蓝色秉持的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人生哲学.红色则更加宁愿是"普天之下,莫非我友"的人生态度.对于大多销售人员来讲,红色早期上手更快,因为他们的人际关系富有宽度但偏浅.而蓝色在早期开拓不力,完全是因为他们在拓展人际关系的宽度上有着自己的困难,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窄而深的路径. 红色把幸福与快乐视为人生的目标.由于他们对事情总有很高的兴致,因此他们是令人愉快的伙伴.而且他们的活力与热情具有感染力,能够辐

马基辨析、材料题题库完整

复习资料 辨析题部分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 正确。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把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既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所以,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必然的,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

乐嘉性格色彩测试题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希望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所以想法极其多样化。 B、在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在乎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毫不喜欢风险,喜欢享受稳定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大多数状况下,在下山回来的路线我最可能: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说话时,我更看重: A、感觉效果。有时可能会略显得夸张。 B、描述精确。有时可能略过冗长。 C、达成结果。有时可能过于直接让别人不高兴。 D、人际感受。有时可能会不愿讲真话。 4、在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更想要: A、刺激。经常冒出新点子,想做就做,喜欢与众不同。 B、安全。头脑冷静,不易冲动。 C、挑战。生命中竞赛随处可见,有强烈的“赢”的欲望。 D、稳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很少羡慕别人。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情绪多变,经常波动。 B、外表自我抑制强,但内心感情起伏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发怒。 D、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除了工作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没兴趣影响别人,也不愿别人来控制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最希望对方: A、经常赞美我,让我享受开心、被关怀且又有一定自由。 B、可随时默契到我内心所想,对我的需求极其敏丄感。 C、得到对方的认可,我是正确的并且我对其是有价值的。 D、尊重并且相处静谧的。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本质上还是认为与人交往比长时间独处是有乐趣的。 B、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常会被人认为容易有距离感。 C、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发酵复习思考题答案

《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何谓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次级代谢产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对发酵食品的影响。 答: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分化关系不大、生理功能也不十分清楚,但可能对微生物生存有一定价值的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抗生素、生物碱、色素、毒素等; 抗生素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好氧发酵技术,大型搅拌发酵罐培养方法推动了整个发酵工业的深入发展,为现代发酵工程奠定了基础。 2.典型的发酵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第二章思考题: 1.食品发酵对微生物菌种有何要求?举例说明。 ●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能高产和稳产所需的代谢产物。 ●可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的酶活性高。 ●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 ●副产物尽量少,便于提纯,以保证产品纯度。 ●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对于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发酵产品以及进行食品发酵,其生产所用菌种必须符合食品 卫生要求。 例如酵母菌由于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要,易培养,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发酵 2.什么叫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诱变育种的实质是什么? 答:自然突变是指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产生自发变异; 诱发突变是指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过程; 诱变育种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3.突变分为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答:点突变: 碱基对置换和移码 染色体畸变: 在染色体上发生大的变化,如断裂、重复、缺失、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等结构变化。 4.何为DNA体外重组技术?举例说明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答:DNA体外重组技术就是根据需要用人工方法取得供体DNA上的基因,在体外重组于载体DNA上,再转移入受体细胞,使其复制、转录和翻译,表达出供体原有的遗传性状。 例如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生产人工胰岛素。 5.何为营养缺陷型?举例说明营养缺陷型的筛选方法。 答:营养缺陷型: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表示为“X–”。 青霉素法 6.菌种保藏的目的与核心是什么?产孢子的微生物适宜用何种保藏方法? 答:目的: 保证菌种不发生遗传变异、无污染和保持活力。 核心:人工创造条件(如低温、干燥、缺氧、和缺乏营养物质),使菌种的代谢活动处于不活动状态。 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采用适宜砂土管保藏法,例如霉菌。 7.造成菌种退化的原因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防止菌种的退化? 答:造成菌种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保藏方法不妥、保藏操作不当、传代不当、培养基不适、回复突变等;

性格色彩简易测试

性格色彩简易测试 性格是原来的我,个性是现在的我;性格是天生的,个性是后天的;性格无法改变,个性可以修炼; 测试自己的性格,而不是个性; 天生的性格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家庭、教育、职业、文化、重大事件等等的影响会有所改变,形成个性。只有找到原来的我,才能更好的认识现在的我,做好未来的我;答题时,请选择让你“最自然的”、“最真实的”反应,而不是思考“最好的”、“最适合的”或者“最应该的”。换句话讲,你回答的问题是“我原来是谁”,而不是“我应该是谁”或“我想是谁”。 测试说明: 在最符合你的句子前打钩。每组只选一个答案,请拿出纸和笔写下题目序号和对应的答案,做完全部三十道题目后,按提示计算测试结果。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 希望能够有尽量多的人生体验,所以会有非常多样化的想法 B 在小心合理的基础上,谨慎地确定自己的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 更加注重的是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 宁愿剔除风险而享受平静或现状D 2、如果爬山旅游,在下山回来的路线选择上,我更在乎: A 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 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 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 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D 3、通常在表达一件事情上,我更看重: A 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 B 说话表述的准确程度 C 说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C D 说话后周围的人际感受是否舒服 4、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更加欣喜于和希望多些: A 刺激 B 安全 C 挑战 D 稳定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 情绪多变,经常情绪波动 B 外表上自我抑制能力强,但内心感情起伏极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 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 D 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在整个人生中,除了工作以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 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 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 不会有任何兴趣去影响别人,也不愿意别人来管控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倾向于着重: A 兴趣上的相容性,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对他的爱意溢于言表 B 思想上的相容性,体贴入微,对他的需求很敏感 C 智慧上的相容性,沟通重要的想法,客观地讨论辩论事情 D 和谐上的相容性,包容理解另一半的不同观点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思考题答案

有效电子数:不是所有的自由电子都能参与导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只有能量接近费密能的少部分电子,方有可能被激发到空能级上去而参与导电。这种真正参加导电的自由电子数被称为有效电子数。 K状态:一般与纯金属一样,冷加工使固溶体电阻升高,退火则降低。但对某些成分中含有过渡族金属的合金,尽管金相分析和X射线分析的结果认为其组织仍是单相的,但在回火中发现合金电阻有反常升高,而在冷加工时发现合金的电阻明显降低,这种合金组织出现的反常状态称为K状态。X射线分析发现,组元原子在晶体中不均匀分布,使原子间距的大小显著波动,所以也把K状态称为“不均匀固溶体”。 能带:晶体中大量的原子集合在一起,而且原子之间距离很近,致使离原子核较远的壳层发生交叠,壳层交叠使电子不再局限于某个原子上,有可能转移到相邻原子的相似壳层上去,也可能从相邻原子运动到更远的原子壳层上去,从而使本来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的能量差异,与此相对应的能级扩展为能带。 禁带:允许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为允许带,允许带之间的范围是不允许电子占据的,此范围称为禁带。 价带:原子中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与价电子能级相对应的能带称为价带。 导带:价带以上能量最低的允许带称为导带。 金属材料的基本电阻:理想金属的电阻只与电子散射和声子散射两种机制有关,可以看成为基本电阻,基本电阻在绝对零度时为零。 残余电阻(剩余电阻):电子在杂质和缺陷上的散射发生在有缺陷的晶体中,绝对零度下金属呈现剩余电阻。这个电阻反映了金属纯度和不完整性。 相对电阻率:ρ (300K)/ρ (4.2K)是衡量金属纯度的重要指标。 剩余电阻率ρ’:金属在绝对零度时的电阻率。实用中常把液氦温度(4.2K)下的电阻率视为剩余电阻率。 相对电导率:工程中用相对电导率( IACS%) 表征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把国际标准软纯铜(在室温20 ℃下电阻率ρ= 0 .017 24Ω·mm2/ m)的电导率作为100% , 其他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之相比的百分数即为该导体材料的相对电导率。 马基申定则(马西森定则):ρ=ρ’+ρ(T)在一级近似下,不同散射机制对电阻率的贡献可以加法求和。ρ’:决定于化学缺陷和物理缺陷而与温度无关的剩余电阻率。ρ(T):取决于晶格热振动的电阻率(声子电阻率),反映了电子对热振动原子的碰撞。 晶格热振动:点阵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围绕其平衡位置附近的微小振动。 格波:晶格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在晶格中传播,这种波称为格波,它是多频率振动的组合波。 热容:物体温度升高1K时所需要的热量(J/K)表征物体在变温过程中与外界热量交换特性的物理量,直接与物质内部原子和电子无规则热运动相联系。 比定压热容:压力不变时求出的比热容。 比定容热容:体积不变时求出的比热容。 热导率:表征物质热传导能力的物理量为热导率。 热阻率:定义热导率的倒数为热阻率ω,它可以分解为两部分,晶格热振动形成的热阻(ωp)和杂质缺陷形成的热阻(ω0)。导温系数或热扩散率:它表示在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热量。热导率的单位:W/(m·K) 热分析:通过热效应来研究物质内部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实验技术。原理是金属材料发生相变时,伴随热函的突变。 反常膨胀:对于铁磁性金属和合金如铁、钴、镍及其某些合金,在正常的膨胀曲线上出现附加的膨胀峰,这些变化称为反常膨胀。其中镍和钴的热膨胀峰向上为正,称为正反常;而铁和铁镍合金具有负反常的膨胀特性。 交换能:交换能E ex=-2Aσ1σ2cosφA—交换积分常数。当A>0,φ=0时,E ex最小,自旋磁矩自发排列同一方向,即产生自发磁化。当A<0,φ=180°时,E ex也最小,自旋磁矩呈反向平行排列,即产生反铁磁性。交换能是近邻原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各向同性,比其它各项磁自由能大102~104数量级。它使强磁性物质相邻原子磁矩有序排列,即自发磁化。 磁滞损耗:铁磁体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磁场交变一周,B-H曲线所描绘的曲线称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铁 =? 磁体所消耗的能量,称为磁滞损耗,通常以热的形式而释放。磁滞损耗Q HdB 技术磁化:技术磁化的本质是外加磁场对磁畴的作用过程即外加磁场把各个磁畴的磁矩方向转到外磁场方向(和)或近似外磁场方向的过程。技术磁化的两种实现方式是的磁畴壁迁移和磁矩的转动。 请画出纯金属无相变时电阻率—温度关系曲线,它们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电阻产生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高温下电阻率与温度成正比? 1—ρ电-声∝T( T > 2/ 3ΘD ) ; 2—ρ电-声∝T5 ( T< <ΘD );

色彩性格分析测试题

色彩性格分析测试题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 希望能够有尽量多的人生体验,所以会有非常多样化的想法。 B 在小心合理的基础上,谨慎地确定自己的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 更加注重的是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 宁愿剔除风险而享受平静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在下山回来的路线选择上,我更在乎: A 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 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 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 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通常在表达一件事情上,我更看重: A 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 B 说话表述的准确程度。 C 说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 D 说话后周围的人际感受是否舒服。 4、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更加欣喜于和希望多些: A 刺激。 B 安全。 C 挑战。 D 稳定。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 情绪多变,经常情绪波动。 B 外表上自我抑制能力强,但内心感情起伏极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 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 D 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在整个人生中,除了工作以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 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 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 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 不会有任何兴趣去影响别人,也不愿意别人来管控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倾向于着重: A 兴趣上的相容性,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对他的爱意溢于言表。 B 思想上的相容性,体贴入微,对他的需求很敏感。 C 智慧上的相容性,沟通重要的想法,客观地讨论辩论事情。 D 和谐上的相容性,包容理解另一半的不同观点。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 心态开放,可以快速建立起友谊和人际关系。 B 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一旦认为是朋友,便长久地维持。 C 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 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9、我认为自己大多数时候更是: A 感情丰富的人。 B 思路清晰的人。 C 办事麻利的人。 D 心态平静的人。 10、通常我完成任务的方式是: A 经常会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 B 自己做,精确地做,不要麻烦别人。 C 先做,快速做。 D 使用传统的方法,需要时从他人处得到帮忙。 11、如果有人深深惹恼我时,我: A 内心感到受伤,认为没有原谅的可能,可最终很多时候还是会原谅对方。 B 深深感到愤怒,如此之深怎可忘记?我会牢记,同时未来完全避开那个家伙。 C 会火冒三丈,并且内心期望有机会狠狠地回应打击。 D 我会避免摊牌,因为那还不到那个地步,那个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或者自己再去找新朋友。 12、在人际关系中,我最在意的是: A 得到他人的赞美和欢迎。 B 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欣赏。 C 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敬。 D 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 13、在工作上,我表现出来更多的是: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定义:发酵工程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传统发酵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的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的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CO2。 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青霉素发酵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大技术问题:1)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2)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合适的反应器、基质的选择 菌种问题: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省劳力 基质的选择: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二、思考题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答:富集的目的: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的基本方法:1、控制营养:如以唯一碳源或氮源作底物;2、控制培养条件:如pH、温度、通气量等;3、抑制不需要的种类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答:出发菌株定义:出发菌株指用于诱变育种的最初菌株或每代诱变的试验菌株。 要求:★对菌株产量,形态、生理等情况了解;★生长繁殖快,营养要求低,产孢子多且早;★对诱变剂敏感;★菌株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多出发菌株:一般采用3~4个出发菌株,在逐代处理后,将产量高、特性好的菌株留作继续诱变的出发菌株。 5、诱变选育的流程 答:出发菌株经纯化活化前培养(同步培养)→培养液(离心、洗涤、)→单细胞获单胞子悬液→诱变处理→后培养(中间培养)→平板分离→初筛→复筛→保藏及扩大试验 筛选的关键是选择一定的特征(如菌落特征、生化特征等)去判断所筛选的菌株是我们所需要的突变株。

性格色彩测试分析答案(超准)

现在做一下汇总: 红色= 前15题A + 后15题D的总数 蓝色= 前15题B + 后15题C的总数 黄色= 前15题C + 后15题B的总数 绿色= 前15题D + 后15题A的总数 总分中数目最大的字母,是你的核心性格,也是你天性中最重要的动机的性格。 如你红色的得数是25,那么你是标准的红色性格;又比如,你黄色的得分是15,红色是11,其他各为2,那么你是黄+红的性格,而且偏黄。 红色:行动者 红色性格的人是快节奏的人,会自发地行动和做出决策。他不关心事实和细节,并尽可能地逃避一些繁琐的工作。这种不遵循事实的特性经常会让他夸大其词。红色性格的人与分析研究相对比更喜欢随意猜测。他对组织活动充满兴趣,能够快速并热情地与人相处。红色性格的人一直追逐梦想,他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够让别人和他一起实现梦想,他有非常强的说服能力。他一直寻求别人对他的成就给予赞扬。红色性格的人是很有创意的人,思维敏捷。但在他人的眼中,红色有时也会被人认为是主观的、鲁莽的、易冲动的。 蓝色:思想者 蓝色性格的人非常注重思考过程,能够全面、系统性的解决问题。他非常关心事物的安全性,任何事情都追求正确无误。所以这种人热衷于收集数据,询问很多有关于细节的问题。他的行动和决策都是非常谨慎的。蓝色性格的人做事缓慢,要求准确,喜欢有组织、有构架的,知识性的工作环境。这种性格的人比较容易多疑,且喜欢将事情记录下来。蓝色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解决者,但同时又是一个并不果断的决策者。当需要作决策时,他往往为了收集数据耽误了时间,经常性被他们引以为豪的口头禅是:“你不可能只掌握一半的数据就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吧。”很多时候,蓝色性格的人会被认为是有距离的、挑剔的,和严肃的。 黄色:领导者 黄色性格的人是非常直接的,同时也很严谨。黄色性格的人善于控制他人和环境,果断行动和决策。这种性格的人行动非常迅速,对拖延非常没有耐心。当别人不能跟上他们的节奏,他会认为他们没有能力。黄色性格的人的座右铭是“我要做得又快又好”。黄色性格的人是典型的执行者,他们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自觉完成工作并给予自己新的任务。黄色性格的人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他可以同时做三件事,并尽可能做第四件事。他会持续给自己加压一直到自己无法承受的最高点,之后稍事放松。然而很快他又会重新开始整个进程。不过,和别人交往时,黄色性格的人常常表现冷漠,以产出和目标为导向,更关心最后的结果,给人的印象是固执、缺乏耐心、强硬和专横。 绿色:和平者 绿色性格的人追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和蓝色一样做事和决策慢。这种拖延是因为绿色性格的人不愿冒风险。在他行动或作决策之前,他希望能够先了解别人的感受。绿色性格的人是四种性格中最以人际为导向的人。对这种性格最适合的形容词是亲近的、友好的。绿色性格的人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所以有时他会说别人想听的话而不是他心里想的话。绿色性格的人有很强的劝说能力,非常愿意支持其他人。他也是一个积极的聆听者。作为他的伙伴你会感觉很舒服。因为绿色性格的人很愿意听别人说,因此轮到他说的时候,别人也愿意听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模拟及答案马基部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马基部分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真题和答案选 (马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创造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创造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因此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她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能够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爱迪生把每一次的实验的结果都看成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爱迪生说她一次也没有失败。故A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经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的重复性高,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低。二是自然规律不需要人去参与,自然而然就能够出现,社会规律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来。A本身表述错误,B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的,D说法也不准确,因此C是正确答案。 评价:此题不是很难,还是沿用了往年以材料带考点的形式。从此题中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马原的基础知识很重要,特别是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建议预备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好答题技巧,建议大家在做

最新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定义:发酵工程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传统发酵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的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的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CO2。 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青霉素发酵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大技术问题:1)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2)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合适的反应器、基质的选择 菌种问题: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省劳力 基质的选择: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二、思考题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答:富集的目的: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的基本方法:1、控制营养:如以唯一碳源或氮源作底物;2、控制培养条件:如pH、温度、通气量等;3、抑制不需要的种类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马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1.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结合当前实际和相关材料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答:(1)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基本前提,第一次科学而彻底的解决了历史创造者这一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4)改革开放35年来,我党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之作出创造性的中国化表述,如:邓小平同志,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表明了我党不断把群众观与实际相结合,此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贯彻运用和实际发展。 (5)时下,结合实际,我深深地感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根植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点,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各项任务而奋斗;党的历史和中外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试观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只有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才能激发与活化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能主动性与创造性,夯实并筑牢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事业坚如磐石,稳若泰山,坚持群众史观,一方面,必须摆脱“四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避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另一方面,必须面对英雄史观、帝王史观、神学史观、唯抑制史观,坚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事迹相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应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根据时代条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人类社会发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把此社会矛盾学说推向了中国化的新阶段。时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创新马克思主义,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