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

合集下载

替加环素介绍范文

替加环素介绍范文

替加环素介绍范文加环素(Tetracycline)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它是一种自然发酵产生的抗菌素,由放线菌属微生物经发酵过程提炼而得。

加环素是世界上首个广泛应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加环素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它的抗菌作用主要通过在细菌体内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

加环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具体而言,它结合到核糖体的30S亚单位上的A位,阻止氨酰基-tRNA与其结合,从而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此外,加环素还能通过其他机制,如干扰细菌的DNA合成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

加环素对许多细菌菌株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革兰氏阳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硬膜菌等,以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哈维菌等,都对加环素敏感。

此外,加环素还对类芽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也具有抗菌活性。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目前一些细菌对加环素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在使用这种抗生素时需要慎重考虑。

加环素在医疗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例如,加环素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此外,加环素还可用于治疗疟疾、腹腔和盆腔感染、淋病、破伤风等。

加环素的广谱抗菌作用使其成为治疗这些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除了治疗感染性疾病外,加环素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些非感染性疾病。

例如,加环素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疾病,如痤疮、玫瑰痤疮等。

此外,加环素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炎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这主要是由于加环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来缓解炎症症状。

总之,加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

它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加环素时需要慎重考虑其副作用和禁忌症,遵循医生的指导使用。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一、药品名称替加环素注射液二、成分每毫升含有替加环素50毫克三、适应症用于治疗感染症,包括但不限于:1. 严重肺部感染;2. 腹腔感染;3. 血流感染;4. 骨和关节感染;5.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四、用法和用量本药品仅限医生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使用。

请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使用。

成人用量:每次剂量为替加环素125毫克,每12小时一次。

特殊人群用量调整: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或肾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剂量需要相应调整。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五、使用方法本药品为注射剂,必须由医生或医疗人员使用以下方法注射:1. 充分搅拌:在使用前,请将注射液充分搅拌均匀,使其成为均一液体。

2. 瓶塞取样:使用无菌注射器时,按需取样。

使用后的剩余液体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丢弃。

3. 静脉注射:将药液缓慢注射入患者的静脉血管中,注射速度约为3至5分钟。

请注意注射时的无菌操作,避免药液与空气接触。

六、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

2. 皮肤反应:可能出现皮疹、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3. 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肝酶升高、黄疸等肝功能异常。

4. 造血系统异常:较少见,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

七、注意事项1. 过敏反应:对替加环素或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慎重使用。

2. 肝肾功能不全:对于肝功能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3. 妊娠和哺乳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本药物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4. 药物相互作用: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八、注意事项1. 请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2.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3. 本品严禁过期使用。

请在使用前查看药品有效期。

4. 请将药品丢弃在指定的丢弃容器内。

九、封面替加环素注射液【药品名称】说明书以上内容为替加环素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请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替加环素[Tigecycline商品名TYGACIL TM(美国惠氏药物公司开发)]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活性的静脉注射用抗生素,对有抗药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活性,是甘氨酰四环素类中的首个药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5年6月批准上市的新药。

替加环素( GAR 936) 是继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后开发的新一代四环素类抗生素。

与四环素相比,在中央的骨架的侧链上,在第9位以D 环甘氨酰环代替了N-烷基-甘氨酰氨基(见图1) 。

使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而且使它得以能克服大多数细菌对四环素耐药机制的产生。

替加环素英文名Tigecycline,tygacil别名9-叔丁基甘氨酰氨基米诺环素,丁甘米诺环素化学名(4S,4aS,5aR,12aS)-4,7-双(二甲氨基)-9-[(叔丁基氨基)乙酰胺基]-3,10,12,12a-四羟基-1,11-二氧代-1,4,4a,5,5a,6,11,12a-八氢并四苯-2-甲酰胺结构式:↑图1 替加环素的结构箭头所指为92叔2丁基2甘氨酰氨基在D环上第9位置的侧链替加环素的作用机制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相似,都是通过与细菌30 S 核糖体结合,阻止转移RNA的进入,使得氨基酸无法结合成肽链,最终起到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限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不过,替加环素与核糖体的结合能力要比四环素或米诺环素强5 倍。

替加环素与米诺环素在分子结构上很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在9 位上增加了一个甘氨酰氨基。

到目前为止,这种9 位上的甘氨酰氨基取代为替加环素所独有。

在其他天然或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中均未出现过,它使得替加环素能够克服由外排及核糖体保护介导的耐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关的两种主要耐药机制),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四环素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

目前已知,其他一些耐药机制,如β- 内酰胺酶(包括广谱β- 内酰胺酶)、作用靶位的修饰、大环内酯外排泵、酶靶位的改变(如螺旋酶/ 拓扑异构酶)等都不会影响替加环素的活性。

替加环素的合成

替加环素的合成

替加环素的合成勇者,为人类的健康勇敢地战斗着,它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主人公替加环素。

原研替加环素“泰阁”曾经俗称老虎素,单从名字就可以想象出这种抗菌药物有多么强大。

2005年替加环素经美国FDA批准上市,2012年正式在中国上市。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领略它的风采。

1结构特点、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替加环素是米诺环素的衍生物,与米诺环素相比,它在9-位增加了N-叔丁基甘氨酰胺基,从而克服由主动外排及核糖体保护介导的耐药性,使得其相对其它四环素类药物更具有高效、广泛的抗菌活性[1]。

图1 替加环素化学结构式替加环素肠道吸收不足,一般需静脉给药;负荷剂量100mg,维持剂量50mg,q12h,30-60min静脉滴注[2]。

其稳态分布容积平均500-700L(7-9L/kg),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血液游离浓度较低[2],不容易穿过血脑屏障。

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范围大约为71%-89%[2],在低蛋白血症时容易被清除,应增加剂量。

清除率呈剂量依赖性,主要以原型及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排泄,少部分通过肾脏排泄[3]。

对于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其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维持剂量建议减量为25mg,q12h给药[2]。

有实验数据表明,替加环素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杀菌活性,并且在3mg/kg剂量下对G+和G-菌具有延长的抗生素后效应[4]。

2作用机制及抗菌活性替加环素属于抑菌剂,主要通过与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阻止氨酰化tRNA分子进入核糖体A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5]。

由于对米诺环素结构进行改变,替加环素的抗菌谱得到了扩大,可广泛覆盖G+球菌、G-杆菌等,如多种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菌,甚至对耐药菌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属及鲍曼不动杆菌均有效。

有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对立克次体有效,可能也是治疗恙虫病的一种选择[4]。

关于注射用替加环素的用药禁忌介绍

关于注射用替加环素的用药禁忌介绍

关于注射用替加环素的用药禁忌介绍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致畸效应——妊娠分级D级
妊娠妇女服用替加环素可能引起胎儿毒性。

替加环素对大鼠或家兔无致畸作用。

临床前安全性研究发现,14C 标记的替加环素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包括胎儿骨骼结构。

以AUC计算,大鼠和家兔的替加环素暴露量分别处于5倍和1倍于人每日剂量与胎鼠或胎兔体重的轻度减轻以及未成年动物骨骼异常(骨化延迟)相关。

家兔暴露于等同于人类剂量的母体毒性剂量时,死胎的发生率增加。

尚未有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关于替加环素的、足够的、对照良好的研究。

本品只有在对胎儿的潜在利益超过潜在风险时才可考虑在妊娠期间使用。

(2)哺乳期妇女
应用14C标记的替加环素进行动物研究,结果提示替加环素易于经泌乳大鼠的乳汁分泌。

替加环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有限,与此一致的是,哺乳小狗经母乳喂养获得的替加环素全身暴露量微乎其微。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分泌。

因为许多药物经人乳分泌,所以本品应用于乳母时应谨慎。

3、儿童用药
18岁以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明确。

因此,不推荐用于18岁以下患者。

4、老年用药在III期临床试验共2514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65岁及以上共664名,75岁及以上共288名。

这些老年患者在总体安全性或疗效上与年轻患者相比无意料之外的差异,但不能除外一些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事件。

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
药物渗透减少 药物外排增多 酶的修饰钝化作用 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
靶位改变 灭活酶的产生 主动外排系统
靶位改变 细胞膜渗透性改变 药物主动外排系统
细胞膜外排系统 破坏或合成新的蛋白(核糖体蛋白改变)
外排泵蛋白 核糖体保护蛋白
5
耐药机制
核糖体保护机制
与30S亚基结合,结合位点不同 结合方式独特-具有很高的结合力(约为四环素的5倍)
• 目前仅有静脉剂型
时间(h)
Cmax :血药峰浓度;Cmin :血药谷浓度;AUC: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t½ :药物半衰期 a:首剂给予替加环素100mg ,随后每12h 给予50mg,输注30分钟。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8
2.Meagher AK et al.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5;52(3):165-171.
抗菌谱
G+球菌(GPC):几乎所有的GPC(包括抗药性GPC), 如 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
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 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
13
临床应用
致病菌包含抗药性GPC的混合感染症
开腹后伤口感染 腹腔内感染 压疮
抗药性GNB感染症
耐碳青霉烯类AB菌 产ESBL细菌的感染症
产AmpC 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症
14
临床应用
医院获得性肺炎(可能需与头孢他啶并用)? 对万古霉素过敏/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病患,治
疗ORSA感染症的替代抗生素 伪膜性结肠炎

《替加环素介绍》课件

《替加环素介绍》课件

03
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和敏感 性
替加环素对常见病原体的耐药性
总结词
替加环素对常见病原体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具有一 定的耐药性,但不同病原体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程度存在差异 。
详细描述
替加环素对大肠杆菌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肺炎克雷伯菌 的耐药率较高。此外,替加环素对其他一些常见病原体如流 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替加环素在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 球菌感染时效果显著。
尿路感染
对于尿路感染,尤其是由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替 加环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替加环素在特殊感染中的应用
耐药菌感染
由于替加环素对多种耐药菌具有抗菌活性,因此在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如耐甲氧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时具有重要价值。
替加环素对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
总结词
对于一些特殊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替加环素通常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详细描述
结核分枝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则相对较低。此外,替加环素对某些病毒 如流感病毒、HIV等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
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测试和结果解读
总结词: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测试主要包括药敏试验和 MIC测定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病原体对替加环素的敏 感性差异,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替加环素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01
替加环素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在给药过程中需要监测肾功能指 标。
02
替加环素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需要关注 并及时纠正。
03
替加环素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对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2024年替加环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替加环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替加环素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替加环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本文旨在对替加环素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替加环素市场自问世以来迅猛发展。

据行业分析师预测,替加环素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并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市场数据,替加环素市场的年销售额预计达到数十亿美元。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感染疾病的不断增加,替加环素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竞争格局替加环素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家制药公司生产和销售替加环素及其各种剂型。

这些制药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优化来争夺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研究,目前市场上已有多个替加环素的仿制药可供选择。

竞争格局主要取决于药品质量、价格和市场推广能力。

一些大型制药公司通过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和推广策略来占据市场优势。

同时,仿制药的出现也对原研药厂商构成了一定挑战。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替加环素制药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提高市场营销能力,以保持竞争力。

市场需求替加环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感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抗生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替加环素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谱抗菌活性,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青睐。

同时,替加环素在治疗耐药菌感染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在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医学研究的进展,替加环素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世界各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替加环素市场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药公司将继续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以提高替加环素的药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2.替加环素的合理使用和治疗方案将得到更多关注,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3.替加环素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拓展新的潜在应用领域。

4.仿制药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原研药企业需要加强创新和市场推广以保持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泰阁®独特作用机制,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替加环素通过与核 糖体30S 亚单位结 合、阻止氨酰化 tRNA分子进入核糖 体A 位而抑制细菌 蛋白质合成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泰阁®有效对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
核糖体保护机制
• 结合位点不同,结合方式独特 • 具有很高的结合力
菌株数(%) 检测方法和菌株 EA CA VME FDA ME mE CA EUCAST VME ME mE
琼脂稀释法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MTS 鲍曼不动杆菌 55(98.2) 44(78.4) 12(21.4) 41(73.2) 1(1.8) 14(25.0) 55(98.2) 47(100.0) 35(62.5) 45(95.7) 21(37.5) 2(4.3) 33(58.9) 40(85.1) 1(1.8) 22(39.3) 7(14.9)
泰阁®药代动力学特性—抗生素后效应(PAE)
• 替加环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并具有中至长时间的 PAE,因此,其PK/PD的评价参数为AUC/MIC
1 1
对肺炎链球菌PAE为8.9h
2
1、体外试验显示,替加环素对各种金葡菌的PAE可持续3.4-4h,对大肠埃希菌(包括带有特定抗药性决定因子的菌株)可持续 1.8-2.9h 2、一项嗜中性白血球缺乏症小鼠大腿局部感染模型研究显示, 替加环素体内的PAE持续时间极长,对肺炎链球菌为8.9h 4.Dilip Nathwani et al. Int J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5 (2005) 185–192
6. Gilbert DN, et al.热病.40版,2011. 9. 杨青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6):342-345. 10. Hu F. et al. J Med Microbiol. 2011.
11. Stephen P. Hawser,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10;36 :288–294. 12. Michael J. Dowzickya,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11;37:562-566. 13. Ting-ting Qu et al.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9;47(12):4194-4196.
菌株数量 检测方法 (株) 敏感(%) FDA EUCAST 中介敏感(%) FDA EUCAST 耐药敏感(%) FDA EUCAST MIC (mg/L) MIC 50 MIC 90
肉汤稀释法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琼脂稀释法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MTS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56 47 45(80.4) 45(95.7) 15(26.8) 34(73.2) 9(16.1) 1(2.1) 30(53.6) 11(23.4) 2(3.6) 1(2.1) 11(19.6) 2(4.3) 2 1 3 2 56 47 35(62.5) 44(93.6) 13(23.2) 35(74.5) 18(32.1) 2(4.3) 22(39.3) 9(19.1) 3(5.4) 1(2.1) 21(37.5) 3(6.4) 2 1 4 2 56 47 43(76.8) 45(95.7) 15(26.8) 41(87.2) 11(19.6) 2(4.3) 28(50.0) 4(8.5) 2(3.6) 0(0) 13(23.2) 2(4.3) 2 1 4 2
替加环素药敏试验方法共识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杨佩红 徐修礼
内 容
(一)替加环素相关知识回顾
(二)替加环素药敏试验方法标准
(三)替加环素药敏试验数据分享
(四)替加环素药敏试验方法及影响因素探讨
(一)替加环素相关知识回顾
替加环素:甘氨酰环类的新型抗菌药物
• 替加环素 :第一个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
替加环素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和推荐对策
• 药物本身的稳定性 • 培养基的选择、配制时间、 • 检测方法、 • 菌种类型以及判读折点。 • 共识强调:药敏纸片保存、配制新鲜的培养基、了解不 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分装、密封、避光冻存于-80℃冰箱内(冷冻变色后
不可再用),不可反复冻融。
培养基品牌和批号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国内常用的BBL和Oxoid的M-H培养基品牌和批号对所有检测 菌株的基本一致率和分类一致率均为100%。
• 替加环素理化性质活泼,建议使用当天新鲜配制的培养基。
培养基存放温度及存放时间不同
Vitek (GN16板)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56 47 33(58.9) 32(68.1) 14(25.0) 12(25.5) 19(33.9) 8(17.0) 19(33.9) 20(42.6) 4(7.1) 7(14.9) 23(41.1) 15(31.9) 2 2 4 8
不同方法与肉汤稀释法比较误差发生情况
高于肉汤稀释法。
• • 仪器法 VITEK 2 AST-GN16卡,文献报道其检测MIC结果明显高于肉汤稀释法
纸片扩散法 用于常见快生长菌及部分苛养菌,不能用于厌氧菌。文献报道该 方法与肉汤稀释法一致性较低。

MTS法
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 ,文献报道该方法与肉汤稀释法有很好的一致性。
不同方法检测替加环素的体外药敏结果
MIC测试条(MIC test strip,MTS)
E-test 法测量结果的判读
纸片扩散法:Basic principles still important.
替加环素药敏折点判读标准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 及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有替 加环素的判断折点。 • CLSI目前无替加环素对的折点 • 我国微生物实验室目前参照美国FDA指定的折点判读标准。
外排泵机制
• 外排泵无法识别替加环素,不会将其泵出 • 排出蛋白无法识别或是排出蛋白诱导不足
泰阁®不受常见耐药机制的影响
• 抗生素作用靶位改变 如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修饰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包括碳青霉烯类等) • 抗生素酶的降解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
• DNA解旋酶突变
与喹诺酮类的耐药相关
下,标准粉储存在≤ -20℃冰箱内 • 长期不使用的纸片和标准粉应密封、避 光冻存于-80℃冰箱内尽量选择所需用量 的药物包装,避免反复冻融,药物(包 括纸片和标准粉)变色后不可使用
替加环素药液配制注意事项
• 配制过程需严格避光,尽量缩短配制时间。 • 配制好的母液尽量一次性用完,未使用完的母液需
替加环素药敏实验的判断折点
细菌 种类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 肠球菌属 肠杆菌科 不动杆菌属 厌氧菌 流感嗜血杆 卡他莫拉菌
FDA标准 MIC(ug/ML) 抑菌圈直径(mm)
S
≤ 0.5 ≤ 0.25 ≤ 0.12 ≤ 0.25 ≤2 ≤2 4 ≤1 ≤ 0.12 -
I
R
8 8 16 -
-
23(41.1) 24(51.1)
MIC Test strip 操作方法
• 将试剂条从冰箱中取出,平衡温度1h;
• 取4-5个形态相同的菌,配成0.5麦氏浓度的菌悬液;
• 用无菌拭子将菌液在MH琼脂上涂抹均匀;
• 将测试条标有字和刻度的一面向上,贴于涂有菌液的琼脂上;
• 一旦贴好测试条后,不要移动
• 增强了体外抗菌活性和抗菌谱(G+/G-/非典型病原体/厌氧菌)
• 避免了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 • 通过与核糖体30S 亚单位结合、阻止氨酰化tRNA分子进入核糖 体A 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在9 位上增加甘氨酰 氨基
1、产品说明书。 2、Zhanel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06;4(1):9-25.
肺炎克雷伯菌
Vitek (GN16)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46(97.9)
46(97.9)
-
-
1(2.1)
40(85.1)
-
-
7(14.9)
53(94.6) 26(55.3)
34(60.7) 32(68.1)
-
5(10.6)
22(39.3) 10(21.3)
33(58.9) 14(29.8)
9(19.1)
共识内容
• 药物特性
• 培养基的选择与制备 • 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 结果判读
替加环素药敏操作难点
1 替加环素的保存与药液配制 2 培养基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 检测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 判定折点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5 判读结果时的注意事项
替加环素的保存
• 避光、干燥
• 日常使用替加环素纸片储存在≤8℃环境
泰阁®有效对抗多种耐药机制
泰阁®对常见致病菌(包括耐药菌)抗菌活性强
广谱
泰阁®广谱覆盖
G+菌 G-菌
MRS A
泰阁® 糖肽类 碳青霉 烯类
VRE

其他 产ESBL G+菌 细菌
CRAB
CRE
铜绿假 单胞菌*
其他 G-菌
非典 厌氧 型病 菌 原体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C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不包含真菌;√:具有抗菌活性,临床敏感率>60%;X:代表临床无效、无数据或敏感率<30%; *:替加环素对G-菌 中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 部分基因型的VRE对替考拉宁敏感
菌株名称 金葡 ATCC25923 抑菌圈直径(mm) 20~25 MIC (mg/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