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无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无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无答案)

仿真模拟(一)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些关心和关注现实生活,努力用语言、人物、故事对现实生活进行展现和表现,企图用自己的作品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写法,叫现实主义。作家之所以愿意辛苦地伏案写作,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称心、不快乐、不满足的事情,企望通过自己写出的作品对现实生活发表看法,为读者送去一份精神慰藉,使人们能在其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世界各国的作家依据自己的理解,已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探索。批判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出现,就是这种试验和探索的成果。但现实主义这种创作方法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前辈作家并没有穷尽一切可能,我们这些后辈作家依然可以在其中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依然可以大有作为。

当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可以与中国历史上民间智者渴望超脱世俗的玄想传统相结合,写出充满灵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民间智者都有一些渴望超脱世俗的玄想,这些玄想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不能解释且太令人苦恼。这些玄想有的变成神话被记载,有的变成传说在流传,有的变成宗教教义和信仰的内容在传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当我们去写当下的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物时,不能不想到历史文化的流动,因为任何现实在你要表现的那一刻,其实都已进入历史,任何当代人物都不能不浸润在历史文化中。当我们把历史上人们对于创世、对于日月星辰、对于风霜雨雪、对于天宫等等的玄想,与现实人物的人生际遇结合起来写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效果,会使我们的人物从现实中超拔出来。

当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可以借鉴西方知识界喜欢科学幻想的做法,把现实主义创作与科学幻想相结合,写出带有未来眼光和科幻味道的现实主义作品。应该承认,当代普通中国人关注当下的生活较多,对人类的未来和地球、宇宙的未来关注思索较少,知识界也少有科学幻想的传统。这与我们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有一定关系,大家在吃饱穿暖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不可能去想那些大问题。今天,我们作家可以在写现实主义作品时,借助已有的科学知识,立足现实的生活,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既

观照到当下人们的生活处境,又联想到人类的未来,联想到地球和宇宙的未来,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种未来眼光,带有一点科幻味道。我想,这样的作品,可能更为年轻读者所喜欢。

中国当下的社会生活太丰富了,几乎每天都有多姿多彩的人物出现、都有千奇百怪的事情发生,可谓五彩缤纷,但把丰富的现实生活转化成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容易。我们一方面要冷静观察和体察社会生活的现实、人们的心理现实、自然环境的演化现实,另一方面要潜心思索怎么去呈现和表现这些现实。同样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因使用者的用法不同,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效果,我们应该去争取最新和最好的效果。

(摘编自周大新《现实主义边界可以扩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者都非常关心和关注现实生活,一般都是通过语言、人物以及故事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展现和表现。

B.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对现实生活发表独到的感悟和看法,同时也希望能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

C.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称心、不快乐、不满足的事情,所以希望通过作品来发泄情绪。

D.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它的流派很多,如批判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世界各国作家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探索,并取得了成果,但是这种创作方法还有很多的创新空间。

B.在中国历史上,玄想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民间智者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不能解释而感到苦恼。

C.当前,中国作家在进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时,可以借鉴西方学界的做法,写一些带有未来眼光和科幻味道的现实主义作品。

D.因为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所以每天都会发生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多姿多彩的人物,这也为作家创作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进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时,作家要善于把当前的现实生活和中国历史上民间智者渴望超脱世俗的玄想结合起来,从而开拓自己的创作空间。

B.作家在描绘现实生活或者刻画现实人物时,如果能关注历史文化,从中汲取灵感,

就会使创作的人物从现实中超拔出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C.以前,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生存问题,对人类的未来和地球、宇宙的未来思索较少,所以在创作上也就很少涉及科学幻想。

D.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既需要作家认真地关注社会现实、体悟人们心理,同时还需要作家潜心地思索怎样去呈现和表现这些现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再添一碗白米饭

王永光

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大川带着媳妇来到城里开了家小吃店,卖排骨米饭。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大川打出了“米饭一元管够”的广告招揽生意。一时间顾客盈门。

这天,快打烊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个穿得有些土气,但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十七八岁的男孩儿,一看就知道是从农村出来的。男孩儿表情拘谨地说:“请问这里的米饭真的是一元管够吗?”大川笑了笑说:“当然!我挂着招牌做生意,你以为我是开玩笑逗你玩呀?”男孩儿听了这个,面露喜色地说:“那我要一元钱的米饭。”说着从手里递过一元钱给大川。

大川一愣,心想敢情是想来占这个便宜呀,心里正觉得不痛快,男孩儿突然低声说:“要不行,就算了。”大川仔细瞅了瞅,觉得男孩儿又不像是来捣乱吃霸王餐的,说不定是刚从农村出来还找不到工作。想当初自己从乡下刚来到城里时,也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于是就动了恻隐之心,专门拿了一个大一点的碗,给男孩儿满满地盛了一碗。男孩儿接过碗坐在靠角落的一张桌子上,拿起筷子,先是小心翼翼,然后等店里的顾客都走完了,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看上去像好几顿没吃饭的样子。大川走进后厨把菜锅掂了出来,给男孩儿舀了一勺菜汤浇到碗里。男孩儿有些惶恐地抬起头,大川忙笑着说:“不要钱!今天剩下了的,明天就不新鲜了,这个不要你钱。”

男孩儿的脸一红,说:“谢谢叔。”等男孩儿快吃完的时候,大川问:“吃饱了吗?够吗?不够再来点,叔写的就是一块钱管够,决不食言。”

“不了,够了叔,吃得很饱了。”男孩儿把碗里的米吃得一粒不剩时说。大川本以为男孩儿吃饱了就走了,没想到男孩儿又掏出一块钱说:“叔,谢谢你,我能再带一份走吗?晚上吃。”大川苦笑,干脆好人做到底吧,正想说“没问题”,大川媳妇从屋里走出来喊了句“大川”,冲他递了个眼色。大川转身进了后厨,两人不知嘀咕了几句什么。然后大川就笑着从里面出来了,手里拿了个一次性餐盒,装了满满一盒米饭递给男孩儿。男孩儿连说了两

句“谢谢”,转身走出了饭馆。原来,刚才在后厨大川媳妇说:“我看这孩子怪可怜的,还在长个儿呢,光吃米饭哪行呀。”于是两人就在饭盒底下给男孩儿添了一勺菜,还有几片肉和一个卤蛋。

第二天,男孩儿又来了,照样是要一块钱的米饭,吃饱了,再交一块钱带走。第三天、第四天,都是这样。大川媳妇就有些不高兴了,生气地说:“还真拿我们这里当慈善机构了,他那肉菜和鸡蛋肯定是吃上瘾了。”大川说:“别那么说,谁还没个难处呢?没准儿过上十天半个月的,等他找到活儿干,发了工资,他就不这样了。”可是,都快两个月了,男孩儿还是雷打不动地来吃。大川也有点恼火了,心想,我可怜你是可怜你遇到难处,可你要总抱着这种占便宜的心态,就让人瞧不起了,就不能再可怜你了。

这天,男孩儿又来了。大川照常把饭递过去说:“还没找到活儿干?还没发工资?”男孩儿愣了一下,红着脸说:“叔,我不是打工的,我是上学的。”

“上学?上什么学校?”大川问。

“××理工大学。”男孩儿说。

“哦,就是人民路上那个理工大学吗?那可是个重点大学呢。”大川面露喜色。

“那你怎么不在学校食堂里吃?”大川话出了口就后悔了,大学食堂吃顿饭怎么也得十块八块的。男孩红着脸低下头说:“家里穷,我的学费都是贷的款。”

大川心一下子就软了,还有点莫名的心疼,想想自己为了给儿子挣学费受了那么多罪,大川又转身从菜锅里给男孩儿往碗里添了点肉汤。临走的时候,大川照旧把一盒饭递给男孩儿。等男孩儿走出门后,大川媳妇说:“你说他说的是真的吗?”大川迟疑了一下说:“我跟他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大川迈步跟了出去。跟着跟着,大川心里没底了,因为男孩儿走的根本不是去学校的那条路。大川继续跟在后面,想探个究竟。不一会儿,大川跟着男孩儿来到一个地铁口,一个流浪汉脏兮兮地坐在地上冲着来往的路人乞讨,路人都生厌地躲闪着。男孩儿向流浪汉走过去,把那个饭盒递给了流浪汉,流浪汉欢喜地接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孩儿笑了笑说:“你慢慢吃,我得赶紧去上课。”然后跑走了。

大川愣在那里,看清了流浪汉坐在一块带轮子的木板上,没有双腿。也知道了原来男孩儿每天是定时把饭送到这儿来,然后赶时间去上课,根本不知道米饭下面有肉和菜。

大川为自己的猜测,感到有点脸红。大川决定帮帮这个孩子,还有那个流浪汉。不就再添一碗白米饭嘛。

(摘自2015年12期《微型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大川打出了“米饭一元管够”的广告招揽生意,一时间顾客盈门,这也说明了人们的经济条件不好、生活水平不高。

B.男孩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只能吃一元钱的米饭,却能够热心地帮助流浪汉,表现了他善良质朴的美好品德,其思想上的正能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C.男孩连续几天都吃着、带着,这让大川的媳妇感到非常不高兴,她和大川抱怨,说明了作为妇道人家,她内心深处的小气和吝啬,不愿意帮助别人。

D.小说突转式的结尾让人感到出乎意料但在情理之中,男孩每次都等店里顾客走完了才来吃饭,然后要赶着上学,这样他就没有时间看流浪汉的米饭下面有肉和菜。

5.请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在刻画大川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冯骥才:从千年望族走来

陈祖芬

我走向慈城的师古亭,不由发思古之情。觉得这个进士之乡太多人才人杰,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文化。当地人带我去寻访慈城冯氏的老宅。冯氏是当地望族。我当然要看冯骥才的祖居。当地人带我走进一个院,推开一个门,说:冯骥才的父亲就诞生在这张床上。

我明白,冯父的儿子,也就是那位身高近两米的大冯,虽然不是生在慈城,但是这个拥有519名进士的2.17平方公里的空间,那因子,那基因,编织起冯氏后人冯骥才的生命经纬。

我的朋友们都叫他大冯,他明摆着的“高人一等”,谁还能比他大呢?9月9日我走进北京画院,去看展览:冯骥才的四驾马车。这是他人生70岁的一个绽放。然后呢,然后用他的话说:今天开始进入“70后”的行列。

大冯喜欢平行做事,这四驾马车是一次平行绽放: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我才看到大冯之大。

因为文学,所以才有对光和影如此敏感的文人画,卖画筹款,才建立起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他曾经说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消失了一百多万个村落。现在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村落有1万个左右。从文化遗产保护又激发起教育的担当。“我重视大学的文化保存,追求学院的博物馆化。经典和纯粹的文化精神应当首先由大学体现出来。学院的背后应是独立思考与活跃自由之思想;学院的面孔应是一种由深厚的文化积淀养育出来的文化气质和明澈镇定的目光。”

我看大冯越往前走,竟是越像他的先祖。慈城人早就说大冯长得和明代绘画的冯氏先祖很像,而现在,更可感觉到他身上那2 000举人和519进士和慈城的书院、石雕、木雕、碑帖、匾额、牌坊和手工艺术、彩绘台门等等的因子。那种木质台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明代建筑,是皇帝敕封给一个慈城官员的,也是冯氏家族,叫冯岳,是刑部尚书。

大冯说:文化给予我的远远超过我为它做的。

9月的北京画院一楼,实在不是一个宜居的所在。来宾太多,人挨人坐着站着,把本来的天凉好个秋,变成了笼里蒸个透。

这天,前辈和后生,大家和小记,排排坐吃果果般地挤坐。大冯请两个朋友讲话。他说一个是文坛上口才最好的,当然是王蒙;一个是画坛上口才最差的,当然是美林。王蒙说大冯拉的岂止是四驾马车,是七八驾马车,今天这个展览应该叫:八骏图。美林说对于大冯,文学是终身伴侣,绘画是心灵窗口。美林自己多少年以来每年下去至少3万公里,可他走过的地方,常常大冯已经去过了。现在这样很多人浮躁的时代,这两位跨进七十岁门槛的人,美林和大冯,都有这样的坚持!这两位“70后”就能这样在田野里坚持!

便想起刚在二楼展厅看到的大冯的诗句:“人在天地中,心与四时通。”

不过,要上天入地四时通,得要有基本功。我在二楼展厅里看到大冯过去的两幅画。一幅是1972年的,25×200cm的清明上河图摹本。一幅是1973年的,22×38cm的宋人小品摹本。明白了一个大家是怎样炼成的。大冯说留住时间留住岁月的最好的方式,是把岁月变成诗篇,变成画卷。“我喜欢笔在纸上行走的感觉。”“我们这代人的命运因与时代纠结太深太紧,责任二字天经地义。它一头在骨子里,一头在笔管里。”“写作常常来自沉重的心,写作是心的出路。”

莎士比亚说:人啊,你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千年望族。大冯是从慈城走来,也是从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之中走来。

相关链接: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

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其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

(选自2012年9月20日《北京日报》)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创作是冯骥才取得所有成就的基础,并由文学生发了绘画兴趣,进而产生文化遗产保护的信念,又激发教育的担当。

B.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冯骥才先生做到了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从画家美林的话中可以看出冯骥才走过很多路。

C.冯骥才的绘画基本功很扎实,从他一幅1972年的清明上河图摹本和一幅1973年的宋人小品摹本中,便可窥见一斑。

D.“文化给予我的远远超过我为它做的”,冯骥才所说的这句话,表明了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巨大。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作者走向慈城的师古亭,不由发思古之情,觉得这个进士之乡人杰地灵,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文化的气息。

B.本文作者的朋友们都叫冯骥才“大冯”,是因为他在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等方面“高人一等”。

C.画家美林说绘画是大冯的心灵窗口,多少年来自己每年下去至少3万公里,可走过的地方,大冯全都已经去过。

D.看到二楼展厅里冯骥才“人在天地中,心与四时通”的诗句,本文作者认为要上天入地四时通,得要有基本功。

E.本文主要记述了冯骥才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一位杰出作家的不凡之处。

9.文中冯骥才说:“文化给予我的远远超过我为它做的。”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后魏度支尚书昶六代孙也。自范阳徙家焉,世为山东著姓。冠.明

经举,授绛州夏县尉,又应制举

..,拜右拾遗。俄迁右肃政监察御史,充山南道黜陟巡抚使,奉使称旨,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睿宗践祚,拜吏部侍郎。中宗之后,选司颇失纲纪,从愿精心条理,大称平允。其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状之类,皆能擿发其事。典选六年,前后无及之者。上嘉之,特与一子太子通事舍人。从愿上疏乞回恩赠父,乃赠其父吉阳丞敬一为郑州长史。初,高宗时裴行俭、马载为吏部,最为称职。及是,从愿与李朝隐同时典选,亦有美誉。时人称曰: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开元四年,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

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十一年,拜工部

..尚书。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融颇以为恨,密奏从愿广占良田,至有百余顷。其后,上尝择堪为宰相者,或荐从愿,上曰:“从愿广占田园,是不廉也。”遂止不用。从愿又因早朝,途中为人所射,中其从者,捕贼竟不获。时议从愿久在选司,为被抑者所仇。十六年,东都留守。时坐子起居郎论粜米入官有剩利,为宪司所纠,出为绛州刺史,再迁太子宾客。二十年,河北谷贵,敕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开仓以救饥馁。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

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

..,给全禄。二十五年卒,年七十余,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卢从愿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B.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C.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D.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即“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制举,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

C.工部,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D.致仕,是封建社会官员退休后被朝廷重新征召做官的一种专有称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从愿出身名门,才干出众。卢从愿是范阳卢姓名门望族的裔孙,任山南道黜陟巡抚使时,处理政务符合皇上心意,屡受皇上提拔。

B.卢从愿整顿朝纲,成绩斐然。中宗时朝中选拔官员的纲纪失常,乱象丛生,不一而足,卢从愿大刀阔斧地加以整顿,使之有条有理。

C.卢从愿不畏权贵,受人敌视。卢从愿长期在吏部任职,坚持原则,为此受人忌恨,宇文融就秘奏从愿广占良田,更有甚者冷箭暗算。

D.卢从愿治政有功,却不廉洁。卢从愿广占良田,被皇上否决了任职宰相;后私自给官府卖米获利被宪司揭发获罪,被贬为绛州刺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南涧中题①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②。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③。

[注]①南涧:地处永州之南,作者谪居时作。②亭午:正午,中午。③期(qī):约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句交代了游览的时令、地点,“集”字更多地体现了外界客观要素的集合。

B. 回旋的风“一萧瑟”,碧树的影“久参差”,是从听觉上写出了风与影的和谐。

C .“始至”句写出游览之感,初来这里别有感触,稍入深涧似觉忘了疲惫。

D .“去国”句意思是被贬离京后,灵魂出窍,只能一边流泪一边怀念故人。

E .结句表明以后有人迁谪来此,看到此景,或许能真正理解这种落寞心情。

15.苏东坡曾云:“柳仪曹(柳宗元)诗,忧中有乐,乐中存忧,盖绝妙古今矣。”说说你对《南涧中题》中“乐忧”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刘禅应该扩大圣明听闻,来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激发有志之士的志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叙事和写景,含蓄表现了身为商人妇的琵琶女整日的落寞和悲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欢乐颂》抛开了国产都市剧家长里短的喋喋不休、不食烟火的豪门情仇等老套情节,苦·心·孤·诣·

地展现了五个女孩的成长历程。 ②在物质化的侵扰下,内涵非常丰富的端午节似乎也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如今的端午俨然已改·头·换·面·

,成为了粽子节。 ③研究中国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大凡创业的领袖多是举重若轻的,而守业的王者则以举·轻·若·重·

者多。 ④在这样的环境里,走在英雄曾经走过的土地上,倾听那些感人的往事,感受那些高尚的情怀,精神也会变得一片冰·清·玉·洁·

。 ⑤“以瘦为美”的观念根深蒂固,网上炫瘦技能层出不穷,但我们不能因瘦花眼,任你“瘦技”千奇百怪,我自岿·然·不·动·

。 ⑥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尽管归属不同,但在一个

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

·齿

·

·

·

,缺一不可。

A.①②④B.③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根据比利时媒体的消息,在与威尔士的比赛赛后几分钟之后,比利时主帅威尔莫茨便与门将库尔图瓦发生了直接冲突。

B.百度的国际化战略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在美国和欧洲这种谷歌主导的发达市场,百度想要分一杯羹恐怕会阻力巨大。

C.羊鸣一生的创作信条是“群众性”,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音乐来自人民,要想成为人民的音乐家,就必须到人民中去。

D.连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100~300毫米,其中,湖北和安徽中部局部地区超过400毫米,未来两天仍将有强降雨。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金是硬度较低的金属,__①__,否则纯金戒指很快就会刮坏。但只要加入百分之几的其他金属(例如银或铜)来形成合金,__②__,而且硬上许多。不仅如此,__③__:银会让金变白,铜会让金变红。金只要掺入少量其他物质就会改变性质,这是研究金的乐趣所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一本《新华字典》,在加入互联网元素包装成APP后,虽说查阅更为方便,却引发网络吐槽声此起彼伏,网友质疑其收费不厚道。

《新华字典》APP是够权威的,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权威就会带来大量的客户群。可是《新华字典》APP在象征性免费查询2个字后,便要求客户充值,而且起步价40元,相当于纸版的双倍。收费必然导致客户无法接受。如果免费,就一定不能为开发者带来回报。

①权威并不一定能带来大量的客户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创新”的话题。小赵说,创新是一种能力,它可以使人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小钱说,创新有时候先需要模仿,可以说,模仿是创新的必经之路。小孙说,我们一直都说,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地传承下去,其实,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

对于他们三个人的观点,你是怎样思考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