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的形成和根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菌斑的形成和根除方法

摘要: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是引起牙周疾病的重要因子,控制菌斑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最主要方法。菌斑控制的方法很多,其中机械性控制和化学控制是临床上常用的控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牙菌斑控制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及声动力疗法在口腔抗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牙菌斑的去除方法做一个简单综述。

关键词:牙菌斑;去除;方法

牙菌斑是口腔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及牙周炎的始动因子,也是慢性牙龈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如果没有牙菌斑的这个微生态环境,龋病就不会发生。因此,菌斑控制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必要措施,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牙菌斑控制已经成为龋病防治的重要内容。本文参考诸多学者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际牙菌斑的控制现状给出几种常见的牙菌斑的去除方法。

1.牙菌斑的形成

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洗掉。牙菌斑的早期菌群主要是口腔链球菌,Staat等人认为口腔链球菌是通过一个两步的吸附过程结合到牙釉质上的。Gobbons描述了来自于唾液的富含脯氨酸的酸性蛋白质可以刺激一些重要的口腔菌,吸附于牙釉面羟基磷灰石上,疏水性是细菌吸附于组织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力,细菌凭借生物膜这种独特的结构,紧密黏附在一起生长,牙菌斑很难清除,是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的必需因素。李若珍在《菌斑控制方法研究进展》中,对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给予了解释,他指出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首先是获得性薄膜的形成,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形成一层无结构、无细胞的薄膜。

由于膳食、年龄、唾液流动、口腔卫生等因素的影响,牙周区域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其细菌组成也存在了很大差异。一般将牙菌斑根据龈上、龈下两部分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其中龈下菌斑与牙周组织的破坏关系比较密切,可分为附着性龈下菌斑和非附着龈下菌斑两部分。张颖在《菌斑控制》中指出,当牙龈缘从健康状态发展成龈炎时,菌斑细菌就开始成比例的迁移,开始时无活动能力的革兰阳性需氧球菌、杆菌,到兼性厌氧菌,再到厌氧菌、有活动能力革兰

1

阴性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有活动能力的杆菌和螺旋体在增加,最后这两种成可高达菌斑微生物数量的20%。这种菌斑大量迁移的过程也就预示着牙龈炎病例过程的开始。

2.牙菌斑的控制

2.1机械性措施

牙刷清除。牙刷是清除牙菌斑的最基础方法,具有清除菌斑、清除食物残渣、按摩牙龈等作用。但是刷牙有很多种方法,刷牙的方法与牙菌斑的清除有着密切关系,牙刷运动方式不同,其清除效果也就大不相同。有资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刷牙时间与菌斑清除率成正比不同个体适合的刷牙时间不同,通常需3~5 min,至少不低于 2 min。刷牙的方法很多,大多数是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如Bass、Stillman、Charters等,在诸多刷牙方式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巴氏刷牙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去除龈沟内的菌斑及食物残渣,并且能够按摩牙龈,是大众普遍采用的菌斑清除方法。

牙线清除。牙齿邻面是牙周病常累及的区域,单纯靠刷牙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清除牙菌斑。牙线可选择棉、麻、丝、涤纶、尼龙制成,尼龙丝牙线是最常用的。牙线有含蜡的有不含蜡的,含蜡压线能够有效去除牙间隙的食物残渣,但是不容易清除菌斑。不含蜡的牙线更有利于去除牙菌斑,因为上面的细小纤维能够更好的和牙面接触。

牙龈按摩器。牙龈按摩器比较适用于菌斑控制较好的,但是刷牙依然出血的患者使用。使用牙龈按摩器进行按摩,可以清洁牙龈,增加牙龈角化程度,有效减少刷牙时牙龈出血病降低龈炎出现。

牙签。间隙比较大且牙龈萎缩的患者用牙签清楚牙菌斑比较合适,在用牙签清除过程中,动作应该轻柔,避免损伤牙龈乳头受伤。

口腔冲洗。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牙周病患者,清洗方法主要是利用含有水或药物的高压水柱清除牙间隙的菌斑,辅助疾病的恢复。

牙间隙刷。如果患者牙间隙比较宽的邻面,或者排列不整齐牙列的邻面。牙间隙刷通常有刷柄和刷头组成,根据牙间隙的大小可以随时更换刷头的规格和样式。

2.2化学方法

抗生素的运用。Stephan等人报道青霉素和杆菌肽加入粗糙颗粒状的饲料中,可以预防鼠的沟裂龋。1967年,Loe等人层探讨抗生素含漱剂对牙菌斑组成的影响,在以牙科学生为对象的临床研究中,不采用其他任何口腔卫生措施,5日之后细菌图片及压片法表明四环素含漱剂可降低牙菌斑。因此,笔者认为抗菌素是确定牙龈炎和菌群之间病因关系的有效手段。Jensen等评价盐酸万古霉素及多粘菌B含漱剂对6个人牙斑组成和龈炎出现的作用,在25天试验结束之后,万古霉素组都出现了龈炎的临床症状,并在短期内形成了很多牙菌斑。还有学者研究,硝基咪唑类药物是治疗厌氧菌的首选药物,甲硝唑、替硝唑等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普通剂量的甲硝唑在龈沟液中能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对大部分牙周致病菌有效。除此之外,青霉素有抑制耐酸菌的作用,使用含青霉素的漱口水或牙膏可使口腔内的噬菌持续降低,换龋齿的概率降低,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

酶的运用。酶在预防和消除牙菌斑方面曾获得了一定的成功。Stewart报导用粘蛋白酶牙粉降低牙垢形成临床研究,均认为站蛋白酶能减少牙垢的全量和使已形成者变软。Jensen使用去氢胰酶制剂,对134例行为期6周的临床研究,以牙粉形式用牙刷每日对牙齿和牙龈上药一次。减少牙垢可达60%,减少龈炎70—90%,如果单独使用牙刷刷牙则只能减少牙垢12%,减少龈炎20—55%。Block 等报道对16日龄的金色田鼠用葡聚萄酶两天后,能完全地消除牙冠部的牙菌斑,牙龈部的牙菌斑也有显著地减少。诸多研究者都发现酶制剂临床应用的成效很有限,首先可能是由于酶或者是不存在于牙菌斑形成之际,或者是不能长期保留;而酶的作用比较缓慢,必须较长期的接触牙齿。其次,牙菌斑的组成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如葡聚糖酶对一匿藏着产生葡聚糖的细菌的个体有消散作用,而对另一个体其口腔细菌系主要由产生呋喃果聚糖者所组成的则无作用。

表面活化剂及天然产物的应用。有研究证明,表面活性剂具有抗龋及抗龈炎的作用,它在干扰菌斑形成时不破坏口腔菌群的生态平衡。临床上多采用离子型表面活化剂,比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是单阳离子表面活化剂,能够抑制牙菌斑的活性,也可预防牙龈炎的发生。西吡氯胺、合克替啶、octenidine、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均可抑制菌斑的形成。天然产物对牙菌斑的控制方面,比如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抑菌剂——茶多酚,可抑制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