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
烃的燃烧规律总结

烃的燃烧规律总结烃的燃烧就是很简单的,但它的计算现象丰富多彩,从而成为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知识点。
一、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不论就是烷烃、烯烃、炔烃还就是苯及苯的同系物,它们组成均可用C x H y 来表示,这样当它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其方程式可表示如下:二、烃燃烧时物质的量的变化烃完全燃烧前后,各物质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值与上述燃烧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变化值一致,即。
也就就是说,燃烧前后物质的量变化值仅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碳原子数无关。
且:当y>4时,,即物质的量增加;当y= 4时,,即物质的量不变;当y<4时,,即物质的量减少。
三、气态烃燃烧的体积变化要考虑燃烧时的体积变化,必须确定烃以及所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
因此,当气态烃在通常压强下燃烧时,就有了两种不同温度状况下的体积变化:1、在时,。
说明,任何烃在以下燃烧时,其体积都就是减小的;2、在时,。
当y>4时,,即体积增大;当y=4时,,即体积不变;当y<4时,,即体积减小。
四、烃燃烧时耗氧量(nO2)、生成二氧化碳量(nCO2)、生成水量(nH2O)的比较在比较各类烃燃烧时消耗或生成的量时,常采用两种量的单位来分别进行比较:1、物质的量相同的烃C x H y,燃烧时也就就是说:(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x+y/4)值越大,消耗O2越多;x值越大,生成的CO2越多;y值越大,生成的水越多。
(2)1mol有机物每增加一个CH2,消耗O2量增加为:(1+2/4)=1、5mol2、质量相同的烃C x H y转换成yCHx,燃烧时也就就是说:(1)质量相同的含氢质量分数(y/x)大的烃,燃烧时耗氧量大,生成水量大,生成二氧化碳量小。
(2)最简式相同的烃,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的耗氧量、生成二氧化碳量、生成水的量也一定。
五、混合烃燃烧时的加与性尽管烃的混合物燃烧时,具有单一烃各自的燃烧特征,但它们具有加与性。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总结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总结所谓实验式,就是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又名最简式。
在中学阶段常遇到有关考查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的题目。
现对中学阶段常遇到的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归纳如下:一. 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1.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别的有机物(1)烯烃和环烷烃通式为(2)炔烃和二烯烃通式为(3)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通式为(4)饱和一元醛和饱和酮通式为(5)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酯通式为2.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和含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具有相同的实验式。
推导如下:若炔烃的分子式为则苯及其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即,其最简式必然与炔的最简式相同。
如乙炔。
丙炔和丙苯。
3. 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具有相同的实验式,推导如下,若饱和一元醛的分子式为,则含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式为,其实验式为。
如甲醛甲酸甲酯(另外葡萄糖、果糖、乳酸的实验式也为()。
4. 所有烯烃、环烷烃的实验式均相同,为。
5. 淀粉、纤维素的实验式均为。
二. 实验室相同的有机物的燃烧规律1. 等质量具有相同实验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燃烧生成的的量均相等。
2. 实验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生成的的量以及耗氧量均一定。
三. 练习1. 下列各组中两物质的最简式都是,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 甲醛和乙醛B. 甲醛和葡萄糖C. 蔗糖和果糖材D. 乙酸和葡萄糖2. 下列各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氧气的量为一定值的是()。
A. 乙烷和醇 B. 乙炔和苯 C. 甲烷和甲酸甲酯 D. 乙醛和丁酸3. A、B是式量不相等的两种有机物,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的质量也不变。
符合上述情况的四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规律

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规律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经常涉及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的题目。
如何解决这一类题目,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使同学们熟练解题,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现将有关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烃类完全燃烧的通式CxHy + (x+y/4)O2→xCO2 + (y/2)H2O二、烃类完全燃烧前后体积(分子总数)的变化规律1、同温同压下,1体积烃类完全燃烧,当生成的水为气态时(温度高于100℃)△V = V前– V后= 1 + x + y/4 – x – y/2 =1 – y/4当△V ? 0时,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 4当△V?0时, V前?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4当△V =0时,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 4可见,当温度高于100℃时,燃烧前后的体积的变化与碳原子数无关,与氢原子数有关。
例如:150℃时,CH4、C2H4完全燃烧前后的体积不变(即分子数不变),而C2H2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小,C2H6等氢原子数大于4的烃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大。
对于混合气体,求氢原子的平均原子数,亦可适用。
练习1:120℃时,下列气体物质(或混合物)各 a 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前后体积不变的有(),燃烧前的体积大于燃烧后的体积的有(),燃烧前的体积小于燃烧后的体积的有()。
A、C2H2B、C2H4与C2H2C、C2H2与C3H6(1:1)D、C3H8与CH4(1:1)E、C2H4与C3H4答案:(C、E); (A、B); (D)2、同温同压下,1体积烃类完全燃烧,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温度低于100℃)。
△V = V前– V后= 1 + x + y/4 – x =1 + y/4则必然△V ? 0,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这取决于氢原子数,氢原子数越多,体积减少的越多。
例如:在50℃时,1mol的C2H6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减少要比1mol的C2H4体积减少的多。
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

• 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 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 或 H2O的物质的 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 的物质的 量一定, 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数一定; 量一定,则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数一定; 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 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 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保持不变,则 的量保持不变, 完全燃烧后生成的 的量保持不变 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 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 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 •例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 例 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 充分燃烧, 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 、 耗氧气量相同的是 B、D •A.C3H4和C2H6 B.C3H6和C3H8O . . •C.C3H6O2和C3H8O D.C3H8O和C4H6O2 . . 和
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
有机物燃烧反应的方程式
氧前面的系 CO2前 的系数 数 3n+1 n 烷烃 2 3n CnH2n 烯烃或环烷烃 n 2 CnH2n-2 3n-1 炔烃或二烯烃 n 2 3n-3 苯及苯的同系物 CnH2n-6 n CnH2n+2O 3n 2 饱和一元醇或醚 n 2 3n-1 饱和一元醛或酮 CnH2nO n CnH2nO2 3n-2 2 n 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2 3n-1 CnH2n+2O2 饱和二元醇 n 2 CnH2n+2O3 3n-2 饱和三元醇 n 2 有机物类别 分子组 成通式 CnH2n+2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有机化学选择题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有机化学选择题 一、计算1、与Na 、NaOH 、Na 2CO 3、NaHCO 3反应醇酚羧酸酯、卤代烃Na √ √ √ × NaOH × √ √ √ Na 2CO 3 ×√ √ × NaHCO 3 ××√×备注酸性:醋酸>碳酸>苯酚>HCO 3->H 2O 重要反应:ONa OH NaHCO 3+CO 2++H 2O(现象:溶液变浑浊)例:1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各消耗多少mol Na:3mol,产生H 21.5molNaOH:8mol Na 2CO 3:2mol NaHCO 3:1mol2、与H 2,HX(HCl,HBr),X 2(Cl 2,Br 2)加成 烯烃,炔烃 苯 醛,酮 羧酸,酯H 2√ √ √ × HX(HCl,HBr) √ × √ × X 2(Cl 2,Br 2)√×××例:1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各消耗多少mol H 2HX(HCl,HBr)X 2(Cl 2,Br 2)3、不加条件与HX(HCl,HBr),X (Cl ,Br )取代 酚(邻位、对位可取代) 醇HX(HCl,HBr) × √ X 2(Cl 2,Br 2)√×+3 Br2→↓+3HBr+4 Br2→+4HBr +3 Br2→+3HBr CH3OH+HX→CH3X+H2O例: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各消耗多少molHX(HCl,HBr):加成(5mol)取代(2mol)X2(Cl2,Br2):加成(3mol)取代(2mol)二、物理性质标况下状态熔沸点水溶性密度烃类C≦4为气态(新戊烷例外) 因为有机物均为分子晶体,所以熔沸点均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②支链增加,熔沸点降低③醇和羧酸中含有氢键,熔沸点会增大难溶于水小于水(1)卤代烃C≦3的一氟烷烃一氯甲烷(CH3Cl,沸点 -24.2℃)氟里昂(CCl2F2沸点 -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 -13.9℃)四氟乙烯(CF2==CF2,沸点 -76.3℃)难溶于水一氟代烷、一氯代烷<1;一溴代烷,一碘代烷>1;C↑密度↓;醇非气态C≦4:互溶5≦C≦11:能溶C≧12:不溶烷烃<烷醇<1; 芳香醇>1酚非气态T<650C,不溶T>650C,互溶大于1醚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醚溶于水,乙醚溶解度为10g小于1醛酮甲醛(...HCHO....,沸点... -.21..℃)..C≦4:互溶小于1羧酸非气态C≦4:互溶C≧5:不溶大于1 酯非气态难溶于水小于1 硝基化合物非气态难溶于水大于1 常见标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原子数鉴别:溴苯,苯,乙醇三、性质1、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均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色)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

5 .通过 实地考察 向农业 生产知识延伸 有计划 的安排 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和参观访 问 ,使 学生充 分认识到学化 学是为 了更好地用 化学。 目前 ,国家在 新农村 建设 中大力 推广沼气池建设 ,以节约能源 ,减小 污染 。教师 可借助此机会 ,带领学生深入建设 现场 ,参观建设 的过程 , 听建设者讲使 用的原理和科学管 理的方法 。又如参观 绿色蔬 菜大棚试验基 地 ,参加科技人员 的测土配方活动 。参 观后要
稠环芳香烃 中最简单 的是萘 ,通过增加氧原子维持含碳 的质
A 0 .5 g乙醇和 5 g甲醚 0
B 0 g乙炔和 10 .1 0 0 g苯
C 0 g甲醛 和 2 0 .2 0 0 g乙酸 D.10 0 g甲烷 和 10 0 g乙烷 答案解析 :D。( A中的乙醇和 甲醚互为 同分异构体 ,B、
定 ,则有 机物 中含碳或氢 的质量 分数一定 ;若混合 物总质
量一定 , 不论按何种 比例混合 , 完全燃烧后生成 的 C 2 Ho O 或 : 的物质 的量保持 不变 ,则混合物 中各组分含碳或氢 的质量 分 数相同 。 第三,燃烧时耗氧量相同,则两者的关系为: 1 ( )同分 异构体 ; 2 最简式相 同。 () 例 1 ,下 列各 组有 机物 完 全燃 烧时 耗氧 量不 相 同的是
例 2 ,下列各组混合物 中 , 论二者 以什么 比例 混合 , 不
植增产增 收呢?首先 ,要 了解土壤 的酸碱度对蔬菜 吸收利用 肥料和生长 的影响 。要根据 土壤 的 p 值选用不 同的肥料 , H 即测 土施肥 。如硫酸铵和氯化铵会 降低 土壤 p 值 ,对酸 l H 生 土壤 ,可考虑多施用其他氮肥 。其次 ,要根据 土壤 的 p 值 H 选种不同 的品种 。当地盛产 的各种蔬菜 对土壤 的酸碱度适 应 范围如下 :萝 卜 ( H . ,) p 60—70 、番茄 ( H 60—7 、黄 瓜 p . , 0) ( H5 ~7 ) p . . 、菠菜 ( H6 — .) 5 0 p 0 7 、芹菜 (H6 — .) . 5 p 0 6 、 . 5 辣椒 ( H 60 , 。让学生懂得蔬菜选种也必须 与土壤 的酸 p ,~65) 碱度 “ 对号入座” ,只有这样 ,蔬菜种植 才能真正得以 “ 种瓜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最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⑴ C n H 2n+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
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
如CH 2=CHCH 2CH 3、CH 3CH=CHCH 3、CH 2=C(CH 3)2、 、⑶ C n H 2n-2:炔烃、二烯烃。
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⑷ Cn H 2n-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⑸ C n H 2n+2O :饱和脂肪醇、醚。
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烃:CxHy+(x+y/4)O2→xCO2+y/2H2O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x+y/4-z/2)O2 ®xCO2+y/2H2O规律1:耗氧量大小的比较(1)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决定于y/x的比值大小。
比值越大,耗氧越多。
相同质量的有机物中,烷烃中CH4耗氧量最大;炔烃中,以C2H2耗氧量最少;苯及其同系物中以C6H6的耗氧量最少;具有相同最简式的不同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等。
(2)等质量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同,比例亦相同。
等物质的量的各种有机物(只含C、H、O)完全燃烧时,分子式中相差若干个“CO2”部分或“H2O”部分,其耗氧量相等。
(3) 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及其含氧衍生物(CxHyOz)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y/4-z/2,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等物质的量的不饱和烃与该烃和水加成的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
即每增加一个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
规律2:气态烃(CxH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100℃):若y=4,V总不变;(有CH4、C2H4、C3H4、C4H4)若y<4,V总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若y>4,V总增大,压强增大。
有机分子结构的确定:物理方法: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或官能团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氢谱确定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数及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煤、石油化工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取代(包括酯化、水解)、加成、加聚、消去、氧化、还原1.甲烷甲烷的制取:CH 3COONa+NaOH Na 2CO 3+CH 4↑烷烃通式:C n H 2n +2(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 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 数一定;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论按 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 的量保持不变,则 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
.
例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 消耗氧气量相同的是
1、 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骤: ①烃类根据分子中C、H原子个数求(x+y/4)的值, 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也可按照1个C原子与4个H 原子的耗氧量相当转换成C或H原子个数相同后再进 行比较即可。 ②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O原子结合 H原子或C原子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 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或CxHy·(CO2)m或 CxHy·(H2O)n ·(CO2)m形式,再按①比较CxHy的耗 氧量。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1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C.有机物必定含O
BD
D.无法判断有机物是否含O
例9.某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n:(n-1),此烃可能是
A.烷烃
B.单烯烃
C.炔烃
D.苯. 的同系物
例10.某有机物6.2g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 碳和0.3mol水,该有机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 为31.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2H6O2(乙二醇)
(A)1
(B)2 (C)3 (D)4
❖ 例.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 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 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 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4 C2H4 ❖ (C)C2H4 C3H4
(B)CH4 C3H6 .((DD))CC22HH22 CC33HH66
二.有机物的质量一定的前提下的燃烧情况:
y/x
1.烃类物质(CxHy)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与 成正比.
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一定, 则机物中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一定;若混合物总质量一 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 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
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相同(最简式相同)。
A.C2H4 C.CH3CHO
B.C2H5OH D.CH3COOH
.
2.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O2的物质 的量的情况: 符合通式Cn·(H2O)m
3.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大于消耗的O2的物质 的量的情况: ⑴若CO2和O2体积比为4∶3 ,其通式为 (C2O)n ·(H2O)m ⑵若CO2和O2体积比为2∶1 ,其通式为 (CO)n ·(H2O)m .
①若y>4,则体积变大,△V=y/4-1; ②若y=4,则体积不变,△V=0; ③若y<4,则体积变小△V=1-y/4
2.若燃烧后恢复常温常压,△V=1+y/4(减少),也只与 H原子数有关。
.
例.12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和,完全 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压强体积不变,
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D
四.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 的量之比一定时: 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该有机物中碳、氢 原子的个数比为a:2b,该有机物是否存在氧 原子,有几个氧原子,还要结合燃烧时的耗 氧量或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等其他条件才能确 定。
.
例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 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 以得出的结论是
A.C3H4和C2H6 B.C3H6和C3H8O C.C3H6O2和C3H8O D.C3H8O和C4H6O2
BD
.
例.1molCxHy(烃)完全燃烧需要5molO2,则X 与Y之和可能是
A.X+Y=5 B.X+Y=7 C、.X+Y=11 D.X+Y=9
.
例6:有机物A、B只可能是烃或烃的含氧衍生 物,等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 的量相等,则A和B的分子量相差可能为(n为正 整数) ( )
3.燃烧时耗氧量相同,则两者的关系为: ⑴同分异构体 ⑵最简式相同
.
例1.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 的是
A.50g乙醇和50g甲醚
B.100g乙炔和100g苯
D
C.200g甲醛和200g乙酸
D.100g甲烷和100g乙烷
.
例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
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质量
.
不一定的是
A.甲烷、辛醛
B.乙炔、苯乙烯
C.甲醛、甲酸甲酯
AD
D.苯、甲苯
❖ 例3:分别取等质量的甲烷和A(某饱和一元 醇)、B(某饱和一元醛)、若它们完全燃烧,分 别生成了物质的量相同的CO2 .则:
❖ ⑴A的分子式为C__9H__20_O__;B的分子式为 _C__8H_1_6_O_,
.
三、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的前提下的燃烧情况:
A.8n
B.14n
C.18n
D.44n
.
四.一定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消耗 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时:
1.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质 的量的情况
例7.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 其体积的O2,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CO2,则 该有机物可能是(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
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 烃:
Cx ( H x 4 y y )O 2 xC 2 O 2 yH 2 O
烃的含氧衍生物:
Cx H (x4 y y O 2 z)O 2 zxC 22 y O H 2 O
.
一、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规律
1.气态烃(CxHy)在100℃以上完全燃烧时,气体体积 变化 △V=y/4-1与C原子数无关,只与H原子数有关, 其规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