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师生设计作品
巡回画派_包豪斯学派_惠特尼美术馆_近现代欧美美术可资借鉴的三种模式

巡回画派·包豪斯学派·惠特尼美术馆—近现代欧美美术可资借鉴的三种模式文/宫万琳在近现代欧美的美术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些成功的美术发展模式,俄罗斯的19世纪下半叶巡回画派、20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和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惠特尼美术馆,堪称最优秀最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创举,其经验至今仍熠熠生辉,是值得研究、探索、参考、借鉴的三种样板模式。
在近现代欧美的美术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些成功的美术发展模式,俄罗斯的19世纪下半叶巡回画派、20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和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惠特尼美术馆,堪称最优秀最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创举,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人每每提及的一个话题就是与“西方接轨”。
怎么“接轨”?笔者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我们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步伐,绝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有所选择、借鉴,在高科技领域,我们发展滞后,可以向欧美学习,与“西方接轨”;在文化艺术上,我们也不能将现代后现代的东西全盘照搬,而是外为中用,以我为主,择善而纳之,旨在促进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伟大复兴。
巡回画派、包豪斯学派和惠特尼美术馆的经验至今仍熠熠生辉,是值得研究、探索、参考、借鉴的三种样板模式。
一、著名画家、艺术批评家与企业收藏家三结合的创作集体—俄罗斯巡回画派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名曰“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1]。
创建之初在协会章程上签名的有别洛夫克拉姆斯柯依、米索耶道夫、萨甫拉索夫、希什金、盖依等15位画家。
列宾、苏里柯夫、瓦斯涅错夫、谢洛夫是画派的中坚、骨干;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是画派的理论指导和有力支持者;富有企业家、艺术收藏家特列恰柯夫始终是画派的经济后盾。
从1870~1923年的半个世纪里,巡回画派以其优秀的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和一些军事题材的画作,在俄国各地举办了近50次巡回展览。
是历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也最“牛”的画派,也是古今中外没有可与之比肩的画坛翘楚。
包豪斯极简主义设计方案作品展

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地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包豪斯对设计地要求是形象上它不采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地设计,简洁又实用是包豪斯时代地标志,也是我们时代地标志之一,包豪斯地极简主义设计作品展在3月19日深圳家具展上,由包豪斯地设计师们带来地一系列作品展现了包豪斯一贯地简约和功能主义风格,用金属,夹板,塑料和玻璃制造地几何概念作品,多以圆形和方形,或者其它空间感较强地立体图形构成,给人以新颖时尚地都市现代感,可以看到,包豪斯家居产品地色泽普遍采用冷色调地黑白两色,少有地红色或者圆形图案也是凸显了它地简洁概念,这盏红白相间地灯,没有任何花纹,仅仅以圆形地流线设计和红色展台来延伸它地时代感,不愧为实用主义地倡导者,包豪斯千件作品庆建校90周年“很多人对于包豪斯代表了什么有自己清晰地见解,但那只是故事地一部分,”包豪斯柏林分部校长Annemarie Jaeggi说,“我们想向大家展示它在不同时期吸收了不同地概念并发展出不同地形态,”这个(并不那么)“清晰”地关于包豪斯地概念属于1926年至1928年地时期,当时校舍刚搬迁到德绍,这一由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地建筑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地典范,其形象也在此后成为了包豪斯地标志,而其教师队伍中囊括了很多20世纪最伟大地艺术家和设计师: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还有保罗·克利(Paul Klee);拜耶教绘画,布罗威尔教家具设计,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教工业设计,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教表演,京塔·施托尔茨(Gunta Stlzl)教纺织,而格罗皮乌斯亲自教授建筑,格罗皮乌斯设计地冰川般优雅地校舍里装满了布罗威尔地闪闪发光地玻璃以及金属家具,并形成了无法磨灭地“包豪斯风格”,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种风格迅速与“现代风格”密不可分了,布罗威尔1926年设计地俱乐部椅康定斯基作于1924年地无题作品德绍时期技术层面地绚烂华丽虽然很诱人,但只是包豪斯地一个篇章,正如Jaeggi博士指出地那样,包豪斯在魏玛地早年时期因格罗皮乌斯和教师约翰内斯·伊滕(Johannes Itten)之间地权力斗争而蒙上了阴云,后者是后来非常流行地拜火教成员,对于本能地、精神上地发展创造力地方法非常着迷,学校地第一份宣言地封面上是利奥尼·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地一个古教堂地木刻作品,当时很多学生地作品具有原始地风格,柏林展览中地一件重要作品是布罗威尔在1921年草草砍出来地非洲木椅,还有施托尔茨手工编织地坐席,他们俩都是魏玛时期包豪斯地学生,而在德绍时期他们成了老师,直到1923年,伊滕离开包豪斯,其继任者莫霍利-纳吉抵达,包豪斯学校才将自己重塑为一所现代主义地圣地,莫霍利-纳吉对于结构主义地兴趣点燃了教师及学生们创作地烈火,他们以“艺术和技术:新地统一”作为口号,并开始计划着搬到德绍,格罗皮乌斯在到德绍2年后退休,此次在柏林地回顾展还向大家展示了新地校长——共产主义建筑师汉斯·迈耶(Hannes Meyer)如何采用一种更为实用地哲学,鼓励学生为大众做设计,在家具工作坊里,金属和玻璃被胶合板代替,口号也变为“流行需要代替奢华”,包豪斯人散落世界2年后,密斯·范德罗代替了迈耶,尽管在任校长期间密斯·范德罗得花费很多时间与当地地纳粹搞好关系,他还是把自己关于“现代建筑”地思想灌输给了学校,此次柏林展览以1932年一位学生山胁巌(Iwao Yamawaki)地蒙太奇作品为结束,展示了纳粹践踏包豪斯校舍地图像,1933年学校关闭后,包豪斯人纷纷逃离德国,记录与讲述包豪斯历史地战斗开始了,格罗皮乌斯占据了上风,作为哈佛大学地教授,他向几代美国建筑师灌输了他对于包豪斯地看法以及对于相关事件地视角,并于1938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地包豪斯展览中更广泛地传播了自己地思想,而曾追随他地同事也纷纷做着同样地事情,布罗威尔在哈佛,阿尔伯斯在黑山学院然后是耶鲁,密斯在伊利诺伊科技学院,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地新包豪斯,而那些留在欧洲地包豪斯人多半没有那么幸运,其中很多在二战中及二战后不久死去,布兰德和迈耶等人则逐渐隐没于苏联地统治下,他们地设计思想被批判为“腐朽堕落”地,直到1960年代晚期,当东德以及其他共产主义国家重新开始认识到包豪斯地价值,大部分包豪斯人都已经退休或去世了,他们没有机会说出他们自己地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格罗皮乌斯地描述直到现在都是最持久和流行地故事,1996年包豪斯在魏玛和德绍地校舍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包豪斯在德绍地校舍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地典范魏玛包豪斯设计学院学生作品-平面类卡卡片,书籍,概念图形设计等片注重探索和研究地包豪斯包豪斯设计地华根菲尔德台灯20世纪初设计地椅子工业设计以人为本..将艺术与工业联系在一起.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dvzfv。
包豪斯师生设计作品

包豪斯师生设计作品
陆启月 11(5)班 11173228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
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 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 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 术的理解 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
华根菲尔德——台灯
布鲁尔——瓦西里扶手椅
由包豪斯毕业生,留校教师布 鲁尔领导的家具改革也是包豪 斯的一大成就。在包豪斯的家 具车间,布鲁尔创造了一系列 的钢管椅,这些钢管椅充分利 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轻巧优 雅,结构也很简单,各种造型 都是以同样的标准制造的,基 本零件均可方便地拆下互换, 成为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
为包豪斯丛书的广告说明书设计的封面 设计:莫霍里-纳吉 1925年
赫伯特· 拜耶 1928年——报刊亭设计
Marianne Brandt设计的烟灰缸(1924年)
赫伯特· 拜耶为烟灰缸设计的招贴画(1925年)
谢谢欣赏!
阿尔伯斯——《酸土地区的森树林》
阿尔伯斯出生在德国博特罗普一个工匠家 庭,继承了家族的传统,谨慎,确切的手艺. 作为一个年轻的男子,受塞尚马蒂斯,立体 主义的启发,他在柏林出席königliche kunstschule从1913年至15年,阿尔伯斯31 岁时才在包豪斯注册就读伊顿的基础课,和 老师同龄。之前他曾广泛就读于德国的艺术 学校,他被认证为一美术老师。 1915年,他 与安妮fleischmann结婚,与妻子共处五十 一年。 从1913年至1920年,他研究了柏林 和慕尼黑的艺术,但他最重要的教育发生在 魏玛,德国在包豪斯,一个协会的艺术家, 工匠,建筑师致力于一个信条合并的工艺技 术与创意方面的美术。他很快就在包豪斯的 学生中脱颖而出,留校被聘为“青年大师” (包豪斯称学生为“学徒”,教授为“大 师”,意在消除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作 为莫霍利—纳吉的助手共同执教包豪斯的基 础课并负责玻璃作坊。他早期的玻璃画就是 探讨几何构造内的光和色问题,这也许和莫 霍利—纳吉在绘画、电影、摄影、雕塑和工 艺设计等形式中探索造型媒介光线处理的工 作有关。 作为一名学生,他成为著名的彩色 玻璃的设计师,他创造了来自破碎玻璃瓶碎 片,他发现在城市垃圾场。这些“发现对象” 的设计,表现出他的早期偏好光学。他开始 教学在预赛中,当然是1922年在该部的设计 上晋升为教授。
关于包豪斯的十件经典产物

关于包豪斯的十件经典产物即使你不是设计从业者,我想你对“包豪斯”三个字也不会陌生。
作为现代重要的设计风格之一,它似乎成了大家提起工业设计时的代名词。
而包豪斯设计究竟是什么,你真的了解吗?这里整理的十件包豪斯最经典的十件作品,为你科普原汁原味的“包豪斯设计”。
包豪斯德绍时期校舍时间:1926年设计师:格罗庇乌斯包豪斯留给我们的经典设计中最有意义并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亲自设计的德绍时期校舍。
70年前,德绍的格罗庇乌斯大楼(Gropiusgebäude) 举行了落成典礼,70 年后,即1996年12月的同一天,德绍和魏玛的包豪斯建筑群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汉内斯·迈耶(Hannes Meyer)、拉斯·罗摩利-那基(László Moholy-Nagy)以及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等包豪斯教授的建筑作品创立了包豪斯风格,并对20世纪的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玛的包豪斯学院成立于1919年,并在1923年举办了第一场成果展。
魏玛包豪斯建筑的杰出代表被称为“号角屋”(Haus am Horn),是1923年根据乔治·蒙克(Georg Muche)的设计建成的样板房。
包豪斯大学的主楼或朔尔兄妹大街(Geschwister-Scholl-Straße)上曾经的工艺美术学院均出自比利时人亨利·范·德费尔德 (Henry van de Velde) 之手,展现出纯正的包豪斯文化精髓。
在德绍,“造型设计学院”曾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那个时代的先驱。
沃尔特·格罗庇乌斯专门为其设计了校舍,并于1926年落成。
德绍包豪斯中诞生了现代主义在建筑和设计方面的一系列创举,其中包括“教员宿舍”(Meisterhäuser)或德绍-特尔滕(Dessau-Törten)住宅区。
7.2 群星闪耀的包豪斯——包豪斯的大师及其作品鉴赏

7.2群星闪耀的包豪斯——包豪斯的大师及其作品鉴赏Design for life.Design changes life.全校通识选修课《现代设计艺术鉴赏》主讲教师:朱小军包豪斯的历史,也是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群星闪耀的历史。
德邵包豪斯的教师们在校舍楼顶合影包豪斯的教师们在校舍前合影青年时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首任校长格罗皮乌斯被称作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作为著名建筑师的叔叔马丁·格罗皮乌斯(Martin Gropius, 1824-1880)格罗皮乌斯1907-1910年间,进入彼得·贝伦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
贝伦斯建筑事务所(1908年)左一是密斯·凡·德罗,右一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贝伦斯的影响下,格罗皮乌斯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材料上乘、工艺扎实、非凡简约”建筑的设计理想。
他崇尚艺术与工业生产间的新关联,希望创造一种形式追随功能的感性设计,去除装饰和一切无价值的东西,创造一个简单、平衡的视觉环境。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Walter Gropius,常被简称为格罗皮乌斯)1911年,他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了自己的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
在法古斯工厂中,外墙和支柱脱离开,建筑立面采用了大片连续的玻璃幕墙,显得非常简洁明快,表达出一种与材料和技术结合的新美学。
1914年,格罗皮乌斯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也采用了玻璃幕墙结构,在主建筑的两端利用两个玻璃的圆柱结构,将楼梯藏起来,这种玻璃幕墙的楼梯结构是由他最早引入建筑设计的。
格罗皮乌斯另一代表作德绍包豪斯校舍里,也体现出他这种实用的功能主义思想。
该建筑于1925年动工,拥有多个入口,是一个不对称的建筑,设计风格朴实无华,将走廊、食堂、宿舍连为一体,公共部分和行政办公用房底层透空,车辆与行人可以通行。
现代建筑四大师

包豪斯的教学特点
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因袭 模仿、墨守陈规。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三 年的课程期间,学生同时在两个老 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是工艺方面 的,一个是设计方面的。 •与实际事务的不断接触,把学校 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构。 •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27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0
• 外表面只用了 两种材料—— 砖和磨光金属。 黑与黄的基调 主导了整个够 图。 • “皮包骨”的 建筑 • 整个法古斯工 厂让人感到一 种纯技术的光 辉。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1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2
墙面的处理改 变了砖石承重 墙的沉重形象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3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4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30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
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校舍:
•多方向,多体量,多轴 线,多入口 •各部分高低错落,整体 简洁、无任何装饰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物一律为立方体体块 •造价低廉
包豪斯校舍鸟瞰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31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
草图模型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32
• 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 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 点,平面功能分区分 明 • 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 构图手法。 • 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 结构的特点,运用建 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 筑艺术效果。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5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6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17起与成熟19
现代建筑的兴起与成熟20
包豪斯(Bauhuas)
包豪斯学校:
• 1919年创建的魏玛公立建 筑学院(Des Staatlich Bauhaus Weimar),简称 包豪斯。 • “Bauhaus”是格罗皮乌 斯专门生造的新 字。”bau”在德语中是 “建造”的意思, “haus”在德语中是“房 子”的意思。因此 “Bauhaus”就是“造房 子”。
地毯发展简史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在改善的自己的生存环境。
为了驱寒防潮,追求舒适美化装扮着自己的家园,产生出供坐卧和踩踏的地毯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追溯地毯产生的年代寻求出详细具体的时间是很困难的。
根据历史记载和遗存下来的遗物我们可以从古希腊时期的陶器上的画面看到当时人们编织的情景。
(图1)这是古希腊的黑绘式陶器距今2200年的画面生动的描绘了编织场面,有编织的架子还有垂着的纺锤。
从这个陶器的画面上可以推断地毯的编织早在2000多年已经出现。
1947年9月前苏联的考古学家罗特格在南西伯利亚地区阿尔泰山的伯齐利克一个峭壁洞穴的古墓中,发掘了一块保存完好的古地毯属于公元前5世纪斯基泰王族时代的遗物由于放置不久洪水灌入墓室又结成冰块偶然间,结成了冰冻的天然储存条件由于有水分存在和适合的气候条件才使这2500年前的地毯保存下来。
现存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图2)由于没有实物的照片只有摹画出来的图案这已说明当时编织的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熟练、精湛的地步。
远古时代的编制技艺十分发达,它的历史也和四大古国的历史一样悠远,古埃及的阿克姆和法尼姆等地区也曾出土过古老地毯的残片。
两河文明的美索布达米亚时期的编织技艺更为辉煌也就是今天的古西亚伊拉克地区,其中萨珊王朝时期的水平最高,这一技艺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古波斯地毯的起源。
(图3)这是萨珊王朝在公元226年孔雀纹地毯图案中出现了4只孔雀色彩艳丽。
(图4)绿地橄榄枝地毯(图5)几何纹图案地毯尽管样式比较简单缺乏精美的繁复的纹样但色彩对比强烈显得朴素大方。
在爱琴海一代由希腊人所建立的帕加马王国(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就由奴隶们生产专供贵族使用的地毯这也就是土耳其地毯产生的来源。
随着中亚及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的不断迁徙,每一个家庭的家具很少而地毯又便于携带有可供坐卧挂盖等许多功能,所以织毯在亚洲的许多国家普及开来。
这样渗透了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社会信仰、各异的审美情趣而形成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独具面目,风格迥异的图案。
包豪斯校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定斯基——《粉色的音调》
苍蓝的天幕上, 安装一块橙黄的方窗, 方窗那神秘的瞳仁里, 浑圆的五彩音符就飘出来, 每一个音符都罩着一圈粉色的 装饰音, 围绕最大的那个粉红音圈跳舞, 就像和谐的万物自由。 康定斯基对色彩具有显意识的 热爱,他说;色彩是琴键,眼 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 琴弦,画家是弹琴的手,弹某 个琴键,引发心灵的震颤。
米斯凡德罗——巴塞罗那椅
创造缘由
巴塞罗那椅由设计师密斯在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 览会上,为了欢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而设计,同著名的德 国馆相协调。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也明确显示出高贵而庄 重的身份。当年的世博会德国馆是密斯的代表作,但由于 建筑的设计意念独特,竟没有合适的家具与其搭衬,所以 他不得不专门设计了巴塞罗那椅来迎接国王和王后。
华根菲尔德——台灯Βιβλιοθήκη 布鲁尔——瓦西里扶手椅
由包豪斯毕业生,留校教师布 鲁尔领导的家具改革也是包豪 斯的一大成就。在包豪斯的家 具车间,布鲁尔创造了一系列 的钢管椅,这些钢管椅充分利 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轻巧优 雅,结构也很简单,各种造型 都是以同样的标准制造的,基 本零件均可方便地拆下互换, 成为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
为包豪斯丛书的广告说明书设计的封面 设计:莫霍里-纳吉 1925年
赫伯特· 拜耶 1928年——报刊亭设计
Marianne Brandt设计的烟灰缸(1924年)
赫伯特· 拜耶为烟灰缸设计的招贴画(1925年)
谢谢欣赏!
包豪斯师生设计作品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
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 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 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 术的理解 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
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
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校舍
192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 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 师W.格罗皮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 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 部分组成。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 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 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 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 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 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 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 泼、生动多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 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 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该校舍 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 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典范作品。 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学校及校舍,令20 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过去各种主义和流派 的束缚。它遵从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 民众的要求,适应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开 创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与建筑风格。
阿尔伯斯——《酸土地区的森树林》
阿尔伯斯出生在德国博特罗普一个工匠家 庭,继承了家族的传统,谨慎,确切的手艺. 作为一个年轻的男子,受塞尚马蒂斯,立体 主义的启发,他在柏林出席königliche kunstschule从1913年至15年,阿尔伯斯31 岁时才在包豪斯注册就读伊顿的基础课,和 老师同龄。之前他曾广泛就读于德国的艺术 学校,他被认证为一美术老师。 1915年,他 与安妮fleischmann结婚,与妻子共处五十 一年。 从1913年至1920年,他研究了柏林 和慕尼黑的艺术,但他最重要的教育发生在 魏玛,德国在包豪斯,一个协会的艺术家, 工匠,建筑师致力于一个信条合并的工艺技 术与创意方面的美术。他很快就在包豪斯的 学生中脱颖而出,留校被聘为“青年大师” (包豪斯称学生为“学徒”,教授为“大 师”,意在消除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作 为莫霍利—纳吉的助手共同执教包豪斯的基 础课并负责玻璃作坊。他早期的玻璃画就是 探讨几何构造内的光和色问题,这也许和莫 霍利—纳吉在绘画、电影、摄影、雕塑和工 艺设计等形式中探索造型媒介光线处理的工 作有关。 作为一名学生,他成为著名的彩色 玻璃的设计师,他创造了来自破碎玻璃瓶碎 片,他发现在城市垃圾场。这些“发现对象” 的设计,表现出他的早期偏好光学。他开始 教学在预赛中,当然是1922年在该部的设计 上晋升为教授。
迈耶——包豪斯海报
朱 斯 特 史 密 斯
包 豪 斯 展 览 会 招 贴
----
用 红 色 的 楔 子 打 击 李 白 西 军 斯 基
----
保罗克利——《鱼的循环》《唠叨的机器》
在保罗克利的画中,还有一种与素描相适应,并赋予它激情的颜色。通过兰色的推 进,灰色的后退,画家使颜色面产生空间和振响。克利从塞尚那里得到一个信念:自 然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深处。表面的颜色要表现内在的力量。对于他来说,颜色已无 任何补充含义,这是画面组织不可分割的部分。看到这些被偏向橙紫的红色所中断的 天兰色调,这些金赭色,镉色,以及带有茶色迹象的淡百合色,人们怎能不被它们俘 虏呢?克利有时也运用野兽派画家的色彩,不过,绝无那种刺人的生涩。他那发出柔和 暗淡光彩的红色和绿色会使人想起美妙的月光。它“本身就象是太阳的梦,主宰着梦 幻的世界”。除了擅长素描和色彩之外,他还具有善于组织体面,以产生节奏的天赋。 他在白色和棋盘格般的最黑颜色之间,调整着色彩的变化,犹如迭印一般地重合着他 的光棱镜,创造着距离,表达着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