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119页精品】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其表现的内容与社会、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微平台。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三百六十种职业的历史和发展有所了解,借此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对各种职业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上,旨在通过对有关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欣赏,使学生知道社会的不同分工,让学生用绘画或其他方式来表现各种职业,由此感受三百六十行的快乐与艰辛,激发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情况:在认知方面,高年段学生对自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不同职业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加之其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为本课学习提供了帮助;在技能表现方面,学生经过多年美术学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态造型能力,这也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方式、手段: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将视点聚焦在生活周边的人,关注他们的职业形象。
2. 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根据各种职业人物的外形举止进行归纳、总结,找到相同职业的人的共同特征。
3. 引导学生学会表现。
主动探究、积极尝试,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对各个行业的人予以艺术的表达,展现人物的职务特点。
4. 引导学生学会审美。
激发创新精神,激活创新思想,创造性地呈现鲜活的人物形象及生动的工作场景。
教师准备:各种职业的装扮、道具,职业歌曲,职业人物造型板、大师画作、空白作业纸及画有人物头像(头部预留空白)的作业纸一张等。
学生准备:5. 导入新课。
(1)解读课题。
“职业”的含义近似于我国民间的“行当”,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行当,人们统称其为“三百六十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三百六十行”。
(2)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进入本课学习。
二、了解“行当”1. 讲述、解读——展示、介绍古代传统行当的图例。
2. 尝试、实践——辨析、描摹现代常见职业的帽饰。
(1)认一认,说说这是什么职业的专用帽子?(2)画一画,试试为画中的人物添画一顶帽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整理版[修订].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整理版[修订].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c563bddb52acfc788ebc96a.png)
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Z相适应的绘画能力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1、范画出示师生共赏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二、启发学生想像1、教师启发谈话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口的辛劳也有各门的骄傲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冇不同的特征和面貌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2、学生想小组讨论3、学生个别阐述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1)小组观察、讨论(2)小结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运用口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保持画面的整洁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冋指导五、作业的欣赏(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2、学习泥工雕刻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三百六十行(二)二、讲授新课1、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2、欣赏范作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冇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师:做泥工时不但耍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月•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Z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4、学习制作泥雕用黏土做岀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岀他们工作时的情形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可以小组进行合作6、作业评价第3课能干的脚教学目标:情意: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界的亲近感,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认知: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六年级下册美术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4.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本文档中包含了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的全册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单元:中国画技法的研究和练;2. 第二单元:剪纸艺术的了解和实践;3. 第三单元:版画技术的研究和创作;4. 第四单元:油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5. 第五单元:陶艺制作的实践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具体包括:1. 示范:教师进行技法和创作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2. 实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提高自己的绘画和创作能力;3. 互动讨论:学生与教师及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技巧;4. 合作创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四、教学评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教师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包括表现力、技法运用等方面;2. 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3.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作品解读和自我评价来评估自己的研究情况;4.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上述评估方式的结果,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本教案提供了以下资源:1. 教材: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材;2. 图片和图片展示设备:用于示范和讲解;3. 绘画和创作工具:颜料、画笔、剪刀等;4. 学生作品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参考资料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本教案提供了以下参考资料:1. 美术教材配套教师参考书;2. 美术教育相关网站和期刊;3. 美术教育专业书籍和教学视频。
以上是《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的内容概要和教学要点,请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详细制定教案并施教。
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课三百六十行(一) (1)➢第二课三百六十行(二) (4)➢第四课现代建筑 (10)➢第五课我设计的未来建筑 (13)➢第六课听音乐画感觉 (15)➢第七课奇怪的图形 (22)➢第八课画汗衫 (25)➢第九课水墨园林 (28)➢第十课美丽的园林 (31)➢第十一课我造的花园 (36)➢第十二课小玩偶 (39)➢第十三课偶戏(一) (42)➢第十四课偶戏(二) (46)➢第十五课成长变化(一) (49)➢第十六课成长变化(二) (53)➢第十七课头饰与帽子(一) (56)➢第十八课头饰与帽子(二) (61)➢第十九课现代雕塑 (63)➢第二十课陶艺(一) (67)➢第二十一课陶艺(二) (71)第一课三百六十行(一)教材分析: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文化和社会不同分工的机会,让学生们对三百六十行的历史和发展有所认识和了解,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
本课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对各种职业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上,旨在通过欣赏有关图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用绘画或各种材料来表现各种职业,由此感受三百六十行的快乐与艰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
(2)操作目标:用绘画手段表现不同的职业特征和面貌。
(3)情感目标:回忆自己周边人的职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不同分工。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职业,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这一职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如造型、动态、场景等,对画面布局的安排,如何突出本职业的特点。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各种职业的道具、职业歌曲、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凡·高的“邮差鲁兰像”等作品。
学生: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社会上各个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面貌和特征。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2. 研究和掌握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各种美术表现形式的基本技巧。
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创作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画技法的研究与实践- 熟悉各种常见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 研究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基本概念。
- 进行静物、风景、肖像等绘画主题的实践。
2. 剪纸艺术的研究与制作- 了解中国剪纸的历史和发展。
- 研究不同剪纸手法和技巧。
- 制作具有创意和表现力的剪纸作品。
3. 手工制作的研究与创作- 研究使用各种常见的手工制作材料。
- 制作纸雕、布艺、陶艺等手工制品。
- 进行一些简单的DIY创作活动。
4. 传统艺术的欣赏与理解- 研究中国传统绘画、陶瓷等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 欣赏和分析名画、名家作品,了解艺术的审美价值。
三、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共分为16个课时,每周安排2个课时,预计教学时间为8周。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估学生在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定期组织作品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听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2. 绘画材料:铅笔、颜色铅笔、水彩、调色盘、画笔等。
3. 剪纸工具:剪刀、彩纸等。
4. 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布料、粘土等。
5. 资源室:美术作品和艺术材料的展示。
以上为初步的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和安排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了解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2. 提供有效的教案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和教辅资料。
2. 教学媒体和工具,如投影仪、画笔、颜料、纸张等。
3. 学生的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册学习的内容,并与下册内容进行对比。
提问学生他们对美术的理解和期望。
第二步:教学内容概述(10分钟)简要介绍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重点强调本册的主题和重点技法。
第三步: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0分钟)分析下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的知识和技能。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第四步:教学方法与策略(15分钟)介绍适用于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包括示范教学、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第五步:教学活动设计(2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
活动可以包括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第六步: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教师也可以提供专业的评价和指导,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调整。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
2. 提供更多的美术资源和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2.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以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
(完整word版)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 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 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 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1. 范画出示,师生共赏2. 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3. 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1. 教师启发谈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 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2. 学生想,小组讨论。
3. 学生个别阐述。
4.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5. 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
(1)小组观察、讨论。
(2)小结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
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
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
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
(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
(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
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学目标:1. 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2. 学习泥工雕刻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三百六十行(二)二、讲授新课•1. 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2. 欣赏范作。
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3. 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
(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
4. 学习制作泥雕用黏土做出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范画出示,师生共赏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教师启发谈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2、学生想,小组讨论。
3、学生个别阐述。
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
(1)小组观察、讨论。
(2)小结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
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
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
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
(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
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学目标:、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2、学习泥工雕刻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三百六十行(二)二、讲授新课、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2、欣赏范作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
(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
4、学习制作泥雕用黏土做出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1.范画出示,师生共赏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1.教师启发谈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2.学生想,小组讨论。
3.学生个别阐述。
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
(1)小组观察、讨论。
(2)小结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
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
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
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
(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
(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
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2.学习泥工雕刻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三百六十行(二)二、讲授新课.1.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2.欣赏范作。
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
(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
4.学习制作泥雕用黏土做出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可以小组进行合作6.作业评价。
教后小记:第3课能干的脚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
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各种脚的图片资料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
教学难点:人的脚步是较难表现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观看视频,思考:你们能猜出它们是什么动物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播放一段踩在雪地上的猫和鸭的脚印的动画和活动情景。
)2.讨论交流,小结导入。
二新授指导。
(一)了解、学画动物的脚。
1.观察不同类型的动物的脚,总结类型。
2.巩固分类。
3.教师示范:用概括和简化的方法来画一画动物的脚。
(1)爪形——鸭子的脚(在黑板上示范)第一步:画出一个爪形脚脚趾的分布走向和大概的长短,(先猜后出示图片)第二步:把脚趾画完整,注意每一根脚趾的起伏,然后画出鸭蹼。
第三步:画出鸭子脚上的花纹第四步:涂色(课件出示最后的完成图)(2)指导学画其它动物的脚。
如掌形脚:豹子的脚(课件出示步骤讲解)4.讲故事懂道理。
根据画面内容,说说两个小动物之间的联系和给我们的启示。
(二)了解、学画人类的脚。
1.讨论交流:人的脚有什么用?人的脚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人的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游戏:用脚拿笔写字。
4.教学画脚。
(1)脚的大致外形,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2)比例相对准确。
(3)线条大胆,流畅。
5.学生画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本课小结提示:多观察,多画速写。
四、作业。
独立创作:xx的脚。
第4课漂亮的鞋(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鞋的各部位特征进行联想并通过模仿图纸设计,构思并制作心目中新奇、漂亮或者功能独特的鞋。
2.通过联想和互助合作,尝试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立体的、独特的漂亮的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通过对鞋的联想和创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进一步培养其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感受自己的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的鞋、示范制作用品用具等。
准备:各种鞋、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等。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鞋说一说鞋有什么作用吗?二、教学新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
2.讨论交流。
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鞋的样式,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3.分析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4.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第5课漂亮的鞋(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教学过程:一、经验回顾,导入课题1. 回忆上节课知识点。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授,设计创作1. 学画设计草图。
(1)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图纸。
(2)让学生欣赏PPT展示的设计师的鞋样图片。
(可以先夸张鞋子的某一部位,然后进行联想,最后添加)(3)看鞋样图,引发学生对鞋样的直观认识。
(4)学生画设计草图,老师也一起画,虎头鞋样。
(5)相互交流,欣赏草图。
2. 分析制作材料,根据肌理特征来选择。
3. 解决制作技巧问题。
回顾制作技法,重点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法问题。
4. 示范制作虎头鞋。
三、学生操作。
四、评价小结1. 展示作品。
2. 学生评价。
五、拓展活动。
1. PPT图片欣赏。
2. 欣赏鞋的制作过程视频。
六、作业。
1. 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鞋;2. 要能根据材料的不同肌理特征和色彩效果进行制作;3. 制作的鞋要具有独特的功能或者漂亮的色彩或新奇有趣的外形。
第6课向动物朋友学习教学目标:1.接触仿生学知识,具体了解几种人类向动物学习的发明创造。
2.以人类向动物学习为题材,大胆想象,创作有趣而奇特的画面。
3.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朋友——动物,并以赞赏的眼光来观察研究它们,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科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对仿生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观察、认识和利用动物的习性及特殊能力进行联想、模仿、发明和创造,用绘画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的动物和受到启发联想、设计的形象之间的联系要合理、贴切。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飞鹰和滑翔机的图片,请学生寻找两者有哪些地方相似。
2.引出“仿生学”一词,让学生自己来给它下一个“定义”。
二、教学新授:(一)理解基本常识。
1.打开书本,看图片和文字,说一说各种发明创造的启示来源。
2.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其了解的以仿生学进行发明创造的故事。
3.分组讨论未来人类所要解决的诸如交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
4.把问题板放到讲台上供各小组交流。
大家讨论以仿生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的解决方案。
5.各小组可提出异议、方案进行答辩。
(二)学习创作。
1.作业画法提示:(1)淡彩法:可用铅笔、水彩笔描绘。
(2)综合法:也可用蜡笔、彩色铅笔结合水彩、水粉颜料进行作业。
(3)还可以用综合法,即把绘画和各种废旧材料粘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业。
2.每位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发明方案画出来。
3.作业展示评价:(1)能否为讨论提供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
(2)是否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3)小组合作是否能集思广益,完成作业。
(4)画面表示的动物和发明设计的形象是否有关系?(5)画画是否新奇、有趣?(6)对有独特发明的小组和同学分别授予“发明奖”和“小小设计奖”。
(三)作品欣赏。
据说古人钻木取火,是受啄木鸟啄出火启示,人类向青蛙学游泳,向鸟儿学习飞翔,向螳螂学做锯子……还能模仿动物发明什么?三、本课小结:播放以仿生学为资料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四、作业要求:1.以人类向动物学习为题材,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创作一幅画。
2.既可以画已有的发明创造也可以画自己想象的发明创造。
五、课后拓展:可以到网上搜索更多的仿生学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外园林艺术的美。
2.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园林艺术,培养创造美的人居环境的意识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中外园林建造审美观和设计手法的异同,了解中外园林的外观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园林艺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二、新授理解。
(一)了解我国的园林。
1.观看短片(苏州园林),思考: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2.讨论交流:(1)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2)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3)欣赏: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4)思考、讨论: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3.引导小结: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园林的特征:(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4.园林的景的欣赏: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动观。
(二)欣赏、了解外国的园林特色。
三、作业设计要求:1.通过欣赏和讨论,说说中外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说说它们对美的不同追求。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珍视、保护和发扬。
请说说你的看法。
3.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和园林农村,这是体现了当代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