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南麻鸭鸭瘟流行现状与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鸭瘟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鸭瘟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鸭瘟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头颈肿大、高热、流泪、下痢、粪便呈灰绿色,两腿麻痹无力。

发病后期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以下,最后衰竭死亡。

一、流行病学(一)病原病原为鸭瘟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疱疹病毒科,具有疱疹病毒科的典型特征。

在病鸭的血液和内脏中含有大量病毒,通常存在于感染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中。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在-10——15℃环境中能存活1年,而在室温20℃时,需30天才能失去感染力。

但对一般浓度的常用消毒药较敏感。

如3%的烧碱溶液、5%甲醛溶液、10%的漂白粉混悬液等,均能较快地杀灭病毒。

其他如阳光直射、干燥、高温等都不利于病毒的繁殖生存。

(二)侵害的禽类鸭瘟对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和绵鸭最易感,北京鸭次之。

在自然感染条件下,成年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0日龄以内的雏鸭却较少发病,但在人工感染时,雏鸭却较成年鸭容易发病,且死亡率也高。

在其他禽类中,鹅、野生水禽、大雁等通过人工接种均易感。

(三)传染原鸭瘟的主要传染原是病鸭和带毒鸭,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及羽毛等均带有病毒。

另外是带毒的水禽、飞鸟之类也可能成为本病病毒的传递者。

(四)传播途径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其他如通过滴鼻、泄殖腔、肌肉注射等人工接种的方式,也可引起发病。

带毒的禽类.,尤其是病鸭,很容易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饲料、草、饮水、空气、饲养工具等使健康鸭吃人或吸人而感染,也可通过饲养员、兽医、参观者、车辆、吸血昆虫等传播病原,致使鸭群受到感染。

(五)发病季节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秋鸭群的运销旺季最易发病流行。

发病高峰时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

二、临床症状(一)鸭瘟病毒的潜伏期为2—4天,流行初期可见零星死亡,3—5天后出现大批病鸭。

病初体温急剧升高,一般可达43℃以上,呈稽留热型。

鸭瘟症状有哪些?鸭瘟的--快治疗方法

鸭瘟症状有哪些?鸭瘟的--快治疗方法

鸭瘟症状有哪些?鸭瘟的快治疗方法鸭瘟症状有哪些?鸭瘟是一种对鸭群生产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流行快、传播范围广,甚至有可能引起整个鸭场发生大量死亡的情况,那么鸭瘟有哪些治疗方法呢?鸭瘟症状有哪些?鸭瘟是一种对鸭群生产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流行快、传播范围广,甚至有可能引起整个鸭场发生大量死亡的情况,那么鸭瘟有哪些治疗方法呢?病原为鸭瘟病毒(即鸭瘟病毒I型),系疱疹病毒科成员1、易感鸭各种品种的鸭均能感染发病,但以绍鸭、番鸭、绵鸭麻鸭及其他杂交鸭更为易感,而北京鸭、半番鸭(骡鸭)和樱桃谷鸭等易感性较差。

2、发病日龄不同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但以舍饲或圈养为主的1月龄内的雏鸭少见大批发病死亡。

3、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4、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无明量的季节性,但以春夏之交、秋季和运鸭旺季时发病较多。

鸭瘟临床表现病鸭表现为高热、头部肿胀、缩颈、流泪、眼睑水肿、两翅下垂、脚麻痹,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下降。

鸭瘟的诊断(l)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的病毒分离。

(2)实验室诊断通常使用鸡胚或鸭胚进行病毒分离,也可以采用中和试验和空斑抑制试验进行诊断。

常用病原学诊断程序:采集病变明显的病料接种鸡胚或鸭胚,如病原能在鸭胚中繁殖,则将鸭胚尿囊液接种1日龄雏鸭,能引起特征性病变,即可初步认定是鸭瘟病毒。

用已知抗血清对分离物进行中和试验,则能后确诊。

鸭瘟的快治疗方法1、取晒干的烟茎0.25-0.5公斤,在装入1公斤男人尿的桶内浸泡1-2天。

捞去烟茎将尿液拌料喂鸭,每晚喂1次,防治鸭瘟。

病鸭康复前禁戏水和喝水。

2、采新鲜樟树叶捣烂后置于槽内,加入清水适量搅拌,让鸭子自食即可。

鸭瘟初发阶段能控制病情发展,连续投喂可防止复发。

3、从雏鸭开始进食时起,每100只雏鸭用0.5公斤鲜仙人掌,捣烂取汁后加1.5公斤清水搅匀后取混合液饲喂,1天1次,让雏鸭自饮,连喂15-20天,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发生鸭瘟。

鸭养殖厂瘟疫防控指南

鸭养殖厂瘟疫防控指南

鸭养殖厂瘟疫防控指南鸭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之一,但由于养殖密集和交叉感染等问题,瘟疫防控成为了养殖厂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文将详细介绍鸭养殖厂瘟疫防控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瘟疫防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一、瘟疫防控的重要性1.1 经济影响:养殖厂面临的瘟疫问题可能导致鸭只大量死亡,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2 公共卫生:瘟疫的传播不仅对养殖厂内的鸭只造成威胁,也会扩散到周边地区,危害公共卫生。

1.3 合法要求:瘟疫防控是养殖厂合法运营的基本要求,须符合相关法规。

二、瘟疫的主要传播途径2.1 直接接触:鸭与感染病原体的动物直接接触,例如感染禽流感的鸟类。

2.2 空气传播:感染病原体的鸭只排放粪便、尘埃等,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鸭只体内导致感染。

2.3 饮水和饲料:被感染病原体污染的饮水和饲料会成为传播途径,鸭只摄入后会感染疾病。

三、瘟疫防控措施3.1 健康管理:鸭养殖厂应做好鸭只的健康管理工作,定期检查鸭只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

3.2 卫生消毒:养殖厂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3.3 隔离制度:对于有感染病源的鸭只,应立即隔离,并进行必要的治疗,避免病原体传播给其他鸭只。

3.4 交通管理:控制养殖厂的交通,减少外界病原体的输入要素,确保鸭只环境的清洁卫生。

3.5 饲养规范:制定饲养规范,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的供给,保证鸭只获得充足的营养,并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四、应对瘟疫的紧急措施4.1 报告与通报:发现鸭养殖厂出现疫情后,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部门,进行相应的防控调查和应急通报。

4.2 封控与隔离:瘟疫发生后,应立即封控疫区,并对疫区内的鸭只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避免疫情扩散。

4.3 病死动物处理:对于病死的鸭只要进行规范处理,避免病原体通过尸体传播。

4.4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识别病原体的种类和变异情况,辅助疫情的分析和防控决策。

五、瘟疫防控的检测方法5.1 临床检查:通过对鸭只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瘟疫。

鸭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鸭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1 2 3
宣传鸭瘟的危害
向养殖户普及鸭瘟的危害,包括对鸭只生长、产 蛋、死亡率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养殖户对鸭瘟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宣传预防措施
向养殖户宣传鸭瘟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 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等,帮助养殖户建立科学的 预防体系。
宣传治疗措施
向养殖户介绍鸭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等,帮助养殖户在发病时能够及时采取 有效的治疗措施。
鸭瘟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传染源
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 源,病毒存在于病鸭的分 泌物和排泄物中。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消化 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 水源、饲料等传播。
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品种的鸭均可 感染,但以雏鸭和青年鸭 易感性最高。
鸭瘟的危害
死亡率
感染鸭瘟病毒后,死亡率 较高,给养鸭业造成巨大 损失。
定期巡查
01
养殖场应定期对鸭群进行巡查,观察鸭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
疫情上报
02
一旦发现疑似鸭瘟病例,应立即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
构。
采样检测
03
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送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以确诊疫情。
隔离与消毒
疑似病例隔离
对疑似鸭瘟病例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消毒措施
对养殖场、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消灭病原菌。
引流脓液
对于有脓肿形成的部位,可进行引流以排出脓液,减轻感染 。
辅助治疗
补充营养
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以 增强鸭的抵抗力。
调整饲养环境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干燥、通风,减少病原菌 的滋生。

鸭瘟的症状治疗方法

鸭瘟的症状治疗方法

鸭瘟的症状治疗方法
鸭瘟,又称鸭传染性肝炎,是一种由鸭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鸭。

一旦发生鸭瘟,鸭群很容易受到感染,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了解鸭瘟的症状和
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鸭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 突然死亡,鸭瘟病毒感染后,鸭群中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死亡率较高。

2. 食欲减退,患病的鸭子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不愿意进食。

3. 羽毛蓬松,患病的鸭子羽毛会变得蓬松无光泽,整体看起来
比较憔悴。

4. 腹泻,感染鸭瘟后,鸭子会出现腹泻的症状,粪便呈黄绿色,质地稀薄。

5. 萎靡不振,患病的鸭子会表现出精神萎靡、活动力下降的状
态。

治疗方法:
1. 隔离患病鸭子,一旦发现鸭群中有鸭瘟症状,应立即将患病
鸭子隔离,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健康的鸭子。

2. 加强饲养管理,对鸭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保持饲养环境清
洁卫生,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提高鸭群的免疫力。

3. 给予抗病毒药物,在兽医的指导下,可以给患病鸭子使用抗
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帮助鸭子尽快恢复健康。

4. 补充营养,患病鸭子的食欲会减退,需要给予高营养的饲料,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帮助身体抵抗病毒。

5. 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病鸭子的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对于鸭瘟的治疗,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的免疫力也是预防鸭瘟的重要措施。

希望养殖户能够加强对鸭瘟的预防意识,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确保鸭群的健康生长。

养殖场的鸭瘟控制措施

养殖场的鸭瘟控制措施

养殖场的鸭瘟控制措施标题:养殖场的鸭瘟控制措施导言:鸭瘟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对鸭群的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鸭瘟的传播,养殖场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的鸭瘟控制措施,并分点列出相关内容,以帮助养殖场主提高鸭瘟的防治水平。

一、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1. 加强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安全,防止病从口入。

2. 经常清理鸭舍及其周围的杂草、积水和垃圾,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 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杀菌,消除鸭瘟病毒的传播源。

二、鸭群管理措施:1. 强化鸭群的免疫力,定期接种合适的疫苗,提高鸭群的抗病能力。

2. 对于出现疑似鸭瘟症状的鸭只,应立即进行隔离,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

3. 对新引入的鸭只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没有潜在的疾病源。

三、疫区管理措施:1. 对于鸭瘟疫区,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疫情,并协助当地疾控部门进行相关处置工作。

2. 加强疫区的封控管理,限制人员和物资的出入,防止病毒的传播扩散。

3. 暂停疫区内的鸭群贸易活动,避免疫区之间的病毒传播。

四、员工培训与防护:1. 为员工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 对员工进行鸭瘟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3. 定期检查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及时休息并就医。

结论:鸭瘟是养殖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但通过遵循有效的控制措施,养殖场可以降低鸭瘟的发生率,并保护鸭群的健康。

养殖场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鸭群管理、疫区管理和员工培训与防护,以全面提高鸭瘟的控制水平。

只有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合理应用,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鸭瘟的传播,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500字。

鸭瘟症状是什么 鸭瘟治疗方法与防治要点

鸭瘟症状是什么 鸭瘟治疗方法与防治要点

鸭瘟症状是什么鸭瘟治疗方法与防治要点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本病的流行与气温、湿度、鸭群的繁殖季节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鸭瘟症状以及鸭瘟治疗方法
鸭瘟的临床诊断
发病初期为精神不佳,食欲减少或停食,口干,喜卧不愿走动,体温达43℃以上,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部分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之后食欲完全消失,或口渴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最后完全不能站立。

病理解剖特点是:以食道、泄殖腔和眼睑黏膜呈出血性溃疡和假膜为主要特征性病变。

鸭瘟治疗方法与措施
(1)不从疫区引进种鸭,禁止健康鸭群到鸭瘟流行区放牧,定期对鸭舍及用具进行消毒。

(2)定期用鸭瘟疫苗作预防接种,雏鸭在20日龄注射,即可免疫一个多月,60日龄(成鸭)以上注射可免疫 8~9个月,使用时疫苗加生理盐水稀释200倍,每只鸭胸肌注射1毫升。

(3)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鸭场瘟疫防控指南

鸭场瘟疫防控指南

鸭场瘟疫防控指南鸭场瘟疫是一种严重威胁养殖业的传染病,它能够导致鸭群的大规模死亡,给农民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鸭场瘟疫的爆发和传播,农民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鸭场瘟疫的预防和控制指南,并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鸭场疫情监测1.定期检查鸭群的身体状况。

农民应定期观察鸭群的行为和食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如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羽毛蓬松等,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动态。

农民和鸭场经营者需要关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疫情报告,及时了解是否有鸭场瘟疫的报道,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鸭场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鸭场的清洁和干燥。

定期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和废料,及时更换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保持环境干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鸭场。

鸭场经营者应设立检疫站,对进入鸭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不携带病毒和细菌。

3.加强鸭舍的通风和消毒。

鸭场经营者应定期清洗鸭舍内的设备和物品,对鸭舍进行消毒,确保鸭群的健康和安全。

三、鸭群养殖管理1.严格饲养标准。

鸭场经营者应按照科学饲养标准,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鸭群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免疫力。

2.定期兽医检查。

鸭场经营者应请专业兽医定期对鸭群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3.避免交叉感染。

鸭场经营者需要严格控制鸭群的密度,避免鸭群之间的接触,防止疾病的传播。

四、紧急情况处理1.划定疫区和隔离区。

一旦发现鸭场瘟疫的疫情,鸭场经营者需要立即划定疫区和隔离区,确保病情不会蔓延。

2.报告相关部门。

鸭场经营者需要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和兽医部门报告疫情,寻求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3.实施紧急消毒。

鸭场经营者需要在发现疫情后立即实施紧急消毒措施,清除病死鸭群并严格控制鸭场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总结:鸭场瘟疫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农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疫情监测、环境卫生管理、养殖管理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鸭场瘟疫的爆发和传播,保障鸭群的健康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动 , 并 挣 扎 回岸 。 鼻 分 泌 物 增 多 、 粘稠, 叫声 嘶哑 , 呼吸困 难, 最后衰竭而死 。
减 少 广 大养 殖 户 的 经 济 损 失 , 杜绝 此类 病进 一步传 播扩 大 , 本 文就 如何 做 好 麻 鸭 鸭瘟 病 防 治进 行探 讨 。
2 . 2 外 观 症 状
5 O ~7 7 g , 全净膛 7 O . 4 ~7 3 . 3 , 主 要 产 区是 广 南 北 部 、 中
2 临床 症状
2 . 1 病 程 情 况
鸭瘟病毒的潜伏期 2 ~4 d , 流行初期可 见零星死亡 , 3 ~ 5 d后 出现 大批 病 鸭 。 病 初 体 温 升 高 , 一 般可 达 4 3℃ 以上 , 病鸭呈 现精神 不振 , 低头缩 颈 , 食 欲减 退或废 绝 , 渴欲增加 。 羽毛松乱 , 翅 膀 下垂 , 两腿发软 , 步态不稳 , 喜 卧地 , 驱赶 时 以
翅 扑 地 匍 匐 向 前 。病 鸭 不 愿 下 水 , 若强 迫驱赶 下水 , 也 无 力
部 和 东 部 地 区 。 由于 广 南 与 广 西 接 壤 , 接壤村 庄群众走 村 串 戚 携 带 成 年 鸭 作 为礼 物 交 往 , 加 之 近 年 来 部 分 养 鸭 户从 广 西
购 进 大 量 新 品种 鸭苗 , 鸭 瘟 病 毒 也 随 之 在 全 县 传 播 开 来 。为
缓、 消瘦 , 角膜混浊较为典 型, 严 重 时 常 形 成 单 侧 性 溃 疡 性 角 膜炎 。
1 . 2 感 染 类 别
鸭 瘟 对 不 同 日龄 、 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 染 , 但 以番鸭 、 麻
鸭最易感 , 北 京 鸭 次 之 。在 自然 条 件 下 , 成 年 鸭 发 病 率 和 死 亡率较高 , 3 0 日龄 以 内 的 雏 鸭 都 较 少 发 病 , 但 在 人 工 感 染 时, 雏鸭却较成年鸭易发病 , 且 死 亡 率 也 高 。在 其 它 禽 类 中 ,
鹅、 野生水禽 、 大雁通过人工接种均易感 。
2 . 5 产 蛋 情 况
产 蛋鸭 群 的 产 蛋 量 明 显 下 降 , 且畸 形蛋 增多 , 随 着 死 亡 率 的上 升 , 可减产 7 O 以上 , 甚至完全停产 。
1 . 3 传 染 源
鸭 瘟 的 主要 传 染 源 是 病 鸭 和 带 毒 鸭 , 其 分 泌 物 和 排 泄 物 及 羽 毛 等 均带 有病 毒 , 另 外 是 带 毒 的水 禽 、 飞 鸟 之 类 也 可 能 成 为 本病 病 毒 传递 者 。

7 2 ・
《 上 海畜牧 兽 医通讯 》 2 0 1 3年 第 4期
云 南 广 南麻 鸭 鸭 瘟 流 行 现 状 与 防 治 措 施
王 希 华
(云 南 省 广 南 县 动 物 卫 生 监 督 所 云南 广 南 6 6 3 3 0 0)
广 南 麻 鸭 属 于 云 南 麻 鸭 的 一 个 肉蛋 兼 用 型 地 方 类 群 , 历
嗽, 常 伴 有 湿 性 哕音原
病 原为鸭瘟病毒 , 在分 类学 上属 于疱疹 病毒科 , 具 有 疱 疹 病 毒 科 的 典 型 特 征 。 在 病 鸭 的 血 液 和 内 脏 中 含 有 大 量 的 病毒 , 通 常 存 在 于 感 染 细 胞 的胞 核 和 胞 浆 中 。本 病 毒 对 外 界 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 能在 l O ~1 5℃ 环 境 中 能存 活 1 年,
在夏季多采用传统加 热稻谷 孵化 麻鸭 , 自留 种 蛋 繁 殖 , 从 雏 鸭 到 成 鸭 基 本 放 养 在 稻 田和 河 流 水 沟 中 , 进 行 户 外 饲 养 。 抗 病能力强 , 体 型清 秀 , 羽 毛紧 凑 , 耐 粗饲 , 觅 食 性 强 。早 期 生 长快 , 肉 蛋兼 用性 能好 。成 年公 鸭体 重 1 . 8 , 母鸭 I . 5 k g , 7 O ~9 0 日龄 可 以 达 到 成 年 体 重 , 年产 蛋 1 2 0 ~1 8 0枚 , 蛋 重
史 上 以腌 制 板 鸭 , 经销 于东 南 亚 而 享 有 较 好 声 誉 。广 南 民 间
龄和品种鸭均可感染 , 自然 发 病 多 见 于 育 成 鸭 和 成 年 鸭 。但
近年来 , 也可见 1 O ~1 5 日龄 的 雏 鸭 时 有 发 病 , 流行期 较长 , 可达 I 5 ~3 0 d , 发病高峰时死亡率可达 9 O 以上。
病 鸭头 、 颈肿胀 , 较健 康鸭 明显肿 大 , 当地 群众称 “ 大 头
瘟” 或“ 肿 头瘟” 。病鸭 流泪 , 眼 睑水肿 , 眼周 有脓 性分 泌物 , 上下 眼睑粘 连 , 初 鼻 流 清液 , 后 渐 为 粘 液 分 泌 物 。高 热 、 缩 颈、 流泪 、 脚 麻痹 , 严 重 时病 鸭伏 地 不起 , 呼 吸 困难 , 间 有 咳
而在室温 2 O℃ 时 , 需 3 0 d 才 会 失 去 感 染 力 。对 一 般 浓 度 的
2 . 3 粪便 症 状
排 出绿 色 或 灰 白 色 稀 粪 , 常粘 附于泄殖 腔周 围, 泄 殖 腔
黏膜充 血 、 出血和水 肿 , 严 重时 黏膜 外翻 , 并 附 有 绿 色 的 假
2 . 4 体 温 情 况
病初体温升高至 4 3 ~4 4℃ , 病 鸭 濒 死 前 体 温 下 降 至 正 常 体 温 以下 , 体质衰竭而死亡。病程多急骤 , 平 均为 3 ~4 d , 而 慢 性 病 例 一 般 在 1周 以 上 , 少数 幸存病 鸭 , 多 生 长 发 育 迟
消毒药较敏感 , 如3 的烧 碱 溶 液 、 S 甲醛 溶 液 、 1 O 的漂 白 粉混悬 液等 , 均 能较 快地 杀灭 该 病毒 , 其 它如 阳光 直射 、 干 燥、 高温 等都 不利 于该 病 毒 的 繁 殖 生 存 。
膜, 不 易剥 脱 , 人 为 剥 脱 后 留有 溃 疡 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