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1.项目概况:规划设计师需要了解项目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貌特征等,以便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相应的条件和限制。
2.功能需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根据项目的定位和周边环境,合理确定公园的功能需求,包括娱乐休闲、体育运动、生态保护和文化活动等。
规划师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安排。
4.植被配置与园林景观:公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植被配置,包括树木、花草、草坪等的种植和分布。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体、渗水绿地和湿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以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美观度。
5.场地设施与硬装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各类公共设施和场地,包括游乐设施、休闲设施、健身设施、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硬装景观如道路、人行道、广场和座椅等的规划和布局。
6.水体规划与管理:公园绿地规划中的水体规划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规划师需要考虑水体的布置、水源和水质的管理、水体的景观设计以及水体与周围景观的关系。
7.公众参与:规划师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参与,可以提高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8.可持续发展: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选择等。
规划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公园绿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能够达到可持续的状态。
9.文化与艺术元素: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元素,通过景观、雕塑、纪念物等来体现当地的特色和历史文化。
这样可以增强公园的视觉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10.健康与安全考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注重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规划师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园的交通组织、照明设施、防火设施以及紧急救护设施等,以确保公园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以上是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规划师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兼顾生态环境和实用功能的公园绿地。
绿地设计知识点汇总图

绿地设计知识点汇总图绿地设计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将城市空间中的绿化元素合理布局,创造出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的绿色空间。
本文将汇总绿地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绿地设计原则。
一、绿地设计的目标绿地设计的目标是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公众休闲体验和促进社会互动。
在绿地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功能:绿地设计需要保留和增加植物群落,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和湿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 景观质量:绿地设计要创造出美观、和谐、多样化的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3. 公共服务功能:绿地设计要满足公众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社交互动等需求,提供适宜的空间和设施。
二、绿地设计的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绿地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2. 适应性原则:绿地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地理、气候和文化条件下的特点,设计出适应性强的绿地空间。
3. 连通性原则:绿地设计要与城市其他部分相互连接,构建起完整的绿地网络,提高绿地的连续性和覆盖面。
4. 多功能性原则:绿地设计要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使绿地具备生态、景观、休闲和社交等多重功能。
5. 参与性原则:绿地设计要强调公众参与,与居民进行密切合作,满足其需求并提升社区的认同感。
三、绿地设计的要素1. 植物配置:在绿地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景观效果和适应性,选择合适的树种、草本植物和花卉进行植物配置。
2. 水体设计:水体是绿地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通过建立湖泊、喷泉、小溪等水体来提升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
3. 地形塑造:地形塑造是绿地设计中的基础工作。
可以通过设置山丘、坡地、台地等地形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效果。
4. 硬质设施:硬质设施包括道路、步道、广场和建筑等。
在绿地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这些设施,使其与绿化元素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空间组织。
四、绿地设计的实践案例1. 城市中心广场:通过在城市中心设置大面积的绿地广场,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社交互动和文化活动的空间,同时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绿地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绿地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概述绿地设计是指对城市或乡村空地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增加自然环境和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民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
绿地设计以人为本,注重自然与人文环境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使空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和社交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地设计的原则1.人本原则:绿地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健身、社交和文化活动需求为基本目标,为人们创造宜居环境。
2.生态原则:绿地设计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3.功能原则:绿地设计应根据空地的位置、周边环境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绿地的功能定位,满足社会需求。
4.景观原则:绿地设计应强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提升绿地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形象。
5.公益原则:绿地设计应促进社会公共福祉,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居民提供宜居环境和舒适空间。
三、绿地设计的内容1.绿地规划:绿地规划是指对城市或乡村空地进行适当布局和规划,确定绿地的位置、面积、形态等要素,合理配置绿地资源,满足人们的休闲和活动需求。
2.绿地设计:绿地设计是指对绿地内部景观、植被、地貌、设施和活动空间进行设计,营造宜人的环境,提升绿地的质量和美观性。
3.绿地建设:绿地建设是指对绿地进行土地整理、绿化、照明、绿色道路、休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服务。
4.绿地管理:绿地管理是指对绿地进行日常维护、保洁、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等工作,保持绿地的整洁和安全,提高绿地的品质和功能。
四、绿地设计的要点1.位置选择:绿地应尽可能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减少人们的出行成本和时间。
2.绿地面积:绿地面积应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以保障城市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3.景观设计:绿地内部景观设计要注重体现地域文化和区域特色,塑造标志性景观,丰富公共环境。
4.植物选择:绿地植物应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树木、花草,注重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提升植被质量和生态效益。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修订稿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绿地设计知识点总结

绿地设计知识点总结植物选型植物是绿地设计中的重要元素,选择合适的植物可以提升绿地的观赏性和生态性。
在植物选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适应性: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其对当地气候、土壤和水分的适应能力,以确保植物能够在当地生长茂盛。
2. 观赏性:植物的观赏性直接影响到绿地的美观程度,因此在选型时需要考虑植物的花色、叶色、枝叶形态等因素。
3. 生态性:在城市绿地中,植物不仅可以提供观赏价值,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因此在选型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
景观布局景观布局是绿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绿地的利用效率和观赏性。
在景观布局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空间利用:根据绿地的规模和功能要求,合理利用空间进行布局,确保各种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布。
2. 视觉效果: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植物搭配,打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增强人们对绿地的欣赏享受。
3. 功能布局:根据绿地的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域,如休闲区、运动区、游憩区等,提升绿地的利用效率和吸引力。
生态环境保护绿地设计应当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植被保护:在设计绿地时应当尊重当地的自然植被,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扰动。
2. 生态水系:在设计绿地时应当考虑引入生态水系,如湖泊、溪流等,提升绿地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
3. 绿化率:在城市规划中应当严格控制绿地的绿化率,确保城市拥有足够的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维护管理绿地设计不仅需要考虑设计阶段,还需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在维护管理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植物养护:定期对绿地的植物进行养护和修剪,保持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
2. 设施维护:对绿地的各种设施如座椅、路灯等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3. 环境清洁:定期对绿地进行清洁工作,清除杂草、保持景观的整洁美观。
总结绿地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1.规划目标和原则: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
规划目标包括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的需求和提高城市形象等。
2.景观设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考虑景观的布局和设计。
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和水域的分布,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包括花坛、喷泉、草坪、湖泊和树木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景观的可持续性,选择适合生态环境的植物和材料。
3.功能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文化活动区、休闲区和运动区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交通和便利设施的布局,以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4.环境保护: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壤侵蚀、提升生物多样性和减少噪音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节能减排,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提高绿地的可持续性。
5.社交交流: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创造一个社交交流的场所,为市民提供聚会、交流和社交的机会。
可以设置休憩区、休闲设施和公共设施,如长椅、餐饮店、图书馆和博物馆等,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6.智能化设计:现代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越来越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设置智能化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灌溉和智能景观等,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和效益。
7.可持续性设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污染的防控等。
可以通过绿色建筑和低碳出行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8.文化遗产保护: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当地的历史和传统。
可以设置纪念碑、雕塑和文化活动中心等,以提升公园绿地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
9.可用性和易达性: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注重可用性和易达性,使市民能够方便地使用和使用公园绿地。
可以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增加公共交通和步行、骑行的便利性,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绿地规划方案知识点

绿地规划方案知识点第一章城市绿地功效1.绿地系统计划任务: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依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发展速度水平,确定城市绿地各项指标3)对总体计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升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关键修建项目标实施计划和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绿化用地绿线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3.绿地系统计划定义:是对多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统筹安排,形成含有合理结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含有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效活动。
4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计划原理一、名词解释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在园人数,这是公园功效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计划中要求为生产绿地城市绿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足表现植被特色、反应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标志树种。
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该地环境条件,能达成绿化设计要求树种。
5、骨干树种:指含有优异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老树。
7、名木:指含有社会影响、著名于世树,树龄也往往超出百年。
绿化率:指是计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绿地面积和计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和占地面积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比率()。
二、填空题1.在市域绿地系统计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依据市域生态环境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效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场所,公园绿地计划标准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通常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30-50min可达。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就是城市绿地系统得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得绿地,且具有丰富得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与职业得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得游赏活动。
它就是群众性得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得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得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得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与位置得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得15%-20%;50万人口以上得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得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得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得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得地段现有树木较多与有古树得地段有历史遗址与名胜古迹得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得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就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得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就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得依据,也就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得依据,通过游人数量得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与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得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与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得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得地位公园附近得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得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得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得方针政策继承与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得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与风格满足游览活动得需要,设置人们喜爱得各种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切合实际,分期建设?与周围环境(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相协调?——————————————————————————————————————————————————————?二、综合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一)条件分析?任务书(建园的审批文件、投资额)?历史沿革、社会人文条件分析?区位分析、与周边环境的分析?该地段的交通情况、市政情况?规划用地的自然条件资料(公园所在地区的植被分析)?(二)方案构思及定位?产生于条件分析这一过程?基地的现状情况、当地的历史文化、项目本身的特点、项目特殊的现实要求密切相关?多与公园使用者、甲方及设计团队之间进行交流?(三)出入口的确定?1、公园出入口的类型?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为主要出入口(1个)、次要出入口(1个或多个)、专用出入口(1——2个)。
?(1)主要出入口?应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游人主要来源方位以及公园用地的自然条件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
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城市主要道路和有公共交通的地方,同时要使出人口有足够的集散人流的用地;?与园内道路联系方便,并使城市居民可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内。
?(2)次要出入口?主要为附近居民或城市次要干道的人流服务,以免公园周围居民需要绕个大圈子才能入园,同时也为主要出人口分担人流量。
?次要出入口一般设在公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
如公园内的表演厅、露天剧场、展览馆等场所附近。
?(3)专用出入口?专用出入口是根据公园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为方便管理和生产及不妨碍园景的需要,多选择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专用出入口不供游人使用。
?2、公园出入口设置的原则?(1)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2)方便游人出入公园?(3)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4)便于公园的管理?3、公园出入口设计?出入口作为游人进入公园的第一个视线焦点,是给游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它对城市的街景的美化作用以及对公园景观的影响,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整体风格应根据公园的性质和内容来具体确定,一般公园大门造型应与周围的城市建筑有较明显的区别,以突出其特色。
?4、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包括以下三类内容。
?(1)集散广场?(2)园门建筑物?(3)服务设施?————————————————————————————————————————————————————?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为了合理地组织游人开展各项活动,避免相互干扰,并便于管理,在公园划分出一定的区域把各种性质相似的活动内容组织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和特色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功能分区。
?根据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和功能需要,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
?(一)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是公园中人流最集中的活动区域,在该区内开展较多的是比较热闹、有喧哗声响、活动形式较多、参与人数较多的文化、娱乐等活动。
?区内的主要设施包括:游戏广场、技艺表演场、露天剧场、舞池、溜冰场、演讲场地、科技活动场、戏水池、影剧院、音乐厅、展览室(廊、馆)、画廊、俱乐部等。
?当然,以上各设施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大小、内容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布局设置。
?文化娱乐区用地在人均30m2较为适宜。
?(二)游览休息区?具有占地面积大(50%),游人密度小的特点(100m2/人)。
?可让游人通过饱览公园景色获得心理的满足,调节身心、恢复精神。
?观赏游览区:选择公园中地形、植被、水系等比较优越,植被丰富、景色优美的地带。
?安静休息区:多选址在地形起伏较大山地,树木茂盛或有溪流的地段;也可选择湖、池边或疏林草地。
是公园中占地面积大但并非游人多的区域。
?(三)儿童活动区?为儿童专门设立的活动区,具有占地面积小(5%)、各种活动设施复杂的特点。
以城市人口的3%计,按每人活动面积为50m2来规划该区。
?该区多布置在公园主入口附近或景色开朗处,便于儿童进园后能尽快地到达区内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
避免儿童入园后穿越其他各功能区,影响其他各区游人的活动。
?在出入口常设有塑像,规划布局和分区道路以易于识别为宜。
?可设儿童游戏场(秋千、滑梯、滚筒、跷跷板和电动设施等)、儿童体育场(涉水、汀步、攀梯、吊绳、障碍跑、爬山等)、少年之家(阅览室、游戏室、展览厅等)、科学园地(农田、蔬菜园、果园、花卉等)。
?儿童区的建筑、设施要考虑到少年儿童的尺度,并且造型新颖、色彩鲜艳;建筑小品的形式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兴趣,富有教育意义,最好有童话、寓言的内容或色彩;?游戏场内园路应平整,简洁明确,容易辨认;路缘不得采用锐利的边石;地表高差应采用缓坡过渡,不宜采用山石和挡土墙;考虑童车通行的需求。
?游戏器械下的场地地面宜采用耐磨、有柔性、不扬尘的材料铺装。
?儿童区不宜用铁丝网或其他?具有伤害性的物品做护栏,?以保证活动区内儿童的安全。
?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m。
?儿童区活动场地周围应考虑遮阳林木、草坪、密林,并能提供场地、小溪流、宽阔的草坪,以便开展集体活动。
?植物种植应选择无毒、无刺,无异味、无飞毛飞絮、不易引起儿童皮肤过敏的树木、花草;按不同年龄划分活动区(幼儿和学龄儿童使用的器械,应分别设置)。
可用绿篱、栏杆、水溪等进行隔离。
?应为看护的大人设置坐凳及避雨、庇荫等休憩设施?(四)老年人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在公园规划中应考虑设在观赏游览区或安静休息区附近,要求环境优雅、风景宜人。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注意动静分区?2、注意闹、静分区?3、设置必需的服务建筑和必备的活动设施?4、一些有寓意的景观可以激发老人的生命活力?5、注意安全防护要求?选址:安静休息区内或附近。
?活动内容:老人活动中心,书画班、盆景班、花鸟鱼虫班;组织老人交际舞、老人门球队、舞蹈队。
?道路保持平整,路面、坡度都要加以考虑,不宜设步石和汀步,有相对较集中的建筑休息设施。
? 景观设计要含蓄,有寓意,如用匾额、对联、碑刻等。
?少选开花短暂、死亡快的植物,多选能振奋精神的芳香树种。
?(五)体育活动区?体育活动区是公园内以集中开展体育活动为主的区域,其规模、内容、设施应根据公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状况而定:如果公园周围已有大型的体育场、体育馆,则公园内就不必开辟体育活动区。
? 体育活动区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其为游人提供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其作为公园的一部分,需与整个公园的绿地景观相协调。
?特点:游人多、游人集中。
?设计:面积大、平坦;体育活动区常常位于公园的一侧。
并设置有专用出入口,以利于大量观众的迅速疏散;以地形、树丛、丛林和其他区域隔离。
?区内可设场地相应较小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武术表演场等。
资金允许则可设缓坡草地、台阶作为观众看台。
?布置健身道路。
“少”有所爱,“老”有所乐,玩中健身。
?设健身俱乐部,布置广场,满足扭秧歌、练健美操等活动的需求?体育活动区?宜选择高大挺拔、冠大荫浓的常绿树种,不宜用落花、落果、种毛散落的树种。
周围树种色调要求单纯,形成绿色的背景,不要选用树叶反光发亮的树种。
?(六)公园管理区?公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管理办公、生活服务、生产组织等内容。
?设有办公室、工具房、职工宿舍、食堂、温室、花园、苗圃、服务中心等。
?与游人隔离,具隐蔽性。
?专用出入口,内外交通联系方便。
?(七)安静休息区?选址:起伏地形、有水、植物丰富。
?活动内容:垂钓、散步、气功、太极拳(剑)、棋弈、品茶、阅读、划船、聊天。
?建筑:宜散落不宜聚集,宜素雅不宜华丽,大建筑要少。
?位置:远离出入口,与闹区隔离。
?距主入口较远,与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有一定隔离,可与老人活动区靠近,必要时可考虑将老人活动区布置在安静休息去内。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公园按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观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称为景色分区。
?(一)按游人对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不同划分景区?1、开阔的景区?宽广的水面、大面积的草坪、宽阔的铺装广场,往往都能形成开朗的景观,给人以心胸开阔、畅快怡情的感觉,是游人较为集中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