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大学论文

驾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大学论文
驾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大学论文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驾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快节奏、高效率成为现代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汽车成为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购买私家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考驾照的人员也急剧增加。但是传统的驾校管理模式给驾校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对网络驾校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有利条件。

我对当前驾校管理模式做了解,对驾校需求做了调研,并通过需求分析、项目策划、项目设计、项目测试、上线等,做出了一套驾校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环境,SQL Server2012作为数据储存,实现了学员报名,学员信息管理,学员查找,学员考试预约,自动接收考试成绩,成绩查询,等功能,同时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扩展性,使用低廉的成本就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该系统实现了驾校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管理。减轻驾校管理人员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正确,提供多维度数据分析,并且减少雇佣人员费用。

关键字:驾校管理、ERP、C#、WinForm、SQL Server2012

Abstract

Toda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fast-paced, high-efficiency needs of modern life. Meanwhile, the car became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transport traveling life, buy a family car more and more, driving test personnel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 driving school Driving managers to bring huge workloa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network provides a great driving school to achieve favorable conditions.

I d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management model driving school, driving school needs to do research on, and through needs analysis, project planning, project design, project testing, on-line, etc., made a driving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as a developer using Visual Studio 2010 environment, SQL Server2012 as data storage, to achieve a student enrollment,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udents find, student exams appointment automatically receive test scores, query results, and other functions, while providing a good system scalability, low cost, you can use for secondary development. The system implements Driv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utomated management. Ease the task of driving school managemen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ensure data is correct, providing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and reduce hiring personnel costs.

Keywords: Driving management, ERP, C#, WinForm, SQL Server2012

目录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现行驾校管理系统概况 (1)

1.3 论文组织 (2)

2.系统的理论基础 (3)

2.1C#技术特点 (3)

2.2SQL Server2012 技术特点 (3)

2.3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2012介绍 (5)

3.系统分析 (6)

3.1 设计思想 (6)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6)

3.2.1技术可行性 (6)

3.2.2经济可行性 (6)

3.2.3操作可行性 (6)

3.3需求分析 (7)

3.3.1 基本功能需求 (7)

3.3.2 预约名单的打印需求 (7)

4.系统设计 (8)

4.1 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8)

4.2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8)

4.3数据库设计 (9)

5.系统的实现 (14)

5.1部分源码说明 (14)

5.1.1程序架构 (14)

5.1.2数据库操作核心SqlHelp类 (14)

5.1.3完美的登陆窗口 (18)

5.1.4学员信息处理 (18)

5.1.5科目一信息处理 (19)

5.1.6科目二信息处理 (19)

5.1.7科目三信息处理 (20)

5.1.8数据的绑定 (21)

5.1.9学员成绩查询 (21)

5.1.10系统管理 (21)

5.1.11引入外部dll (21)

5.1.12数据绑定的那些事 (22)

5.1.13报表打印数据来源所使用的存储过程 (22)

5.2系统的功能展示 (24)

5.2.1学员报名 (24)

5.2.2学员管理 (25)

5.2.3学员考试预约 (26)

5.2.4预约成功学员信息打印 (27)

5.2.5学员考试成绩查询 (28)

6.总结与展望 (29)

6.1 全文总结 (29)

6.2 展望 (29)

7.致谢 (30)

8.参考文献 (31)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相应参加汽车驾校进行培训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然而,层出不穷的驾校却也同时制造了相当多的驾驶事故;更有一些所谓速成的驾校培养了相当多的“马路杀手”,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带来了无穷的交通安全隐患。由此,加强驾校管理的行动迫在眉睫。而当下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开发驾校管理系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技术。虽然当下许多驾校的培训管理已经在向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转变,其中却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例如管理模块分散、操作复杂等等。我们该做的,就是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当下存在的这些系统缺陷,是驾校系统进一步的完善。

1.2现行驾校管理系统概况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节奏、高效率成为现代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汽车成为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购买私家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考驾照的人员也急剧增加。传统的驾校管理模式给驾校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对网络驾校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有利条件[1]。目前,大部分的驾校还是传统的模式,管理模式落后存在很多问题:

1.管理人员使用简单的办公软件甚至简单的纸笔管理学员信息。

2.录入效率低,准确性查,检索混乱。

3.驾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带来了不必要劳动力开销。

4.管理部门内部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人情管理,不进行培训、考试直接发证。

5.从业驾驶员培训机构不能严格执行管理部门的大纲及学时规定,减少培训课时。

6.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代考、代答现象。

7.学员的纸质档案管理,查询难、易丢失。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一部分驾校管理系统,但是仅仅是对驾校人员信息和成绩的简单储存,还需要驾校工作人员手工录入大量信息,储存的数据少且没有参考价值,没有对学员的精准营销和对学员成绩的分析,更没有对教练教学成绩的分析。同时学员成绩是手工录入的,造成大量错误和数据延迟。现在系统的主要功能一般都有以下几点:培训管理:包括报名登记、缴退费管理、IC卡发放/指纹采集、教学管理

考试管理:包括题库维护、模板维护、考试编排、学员考试、试卷考核、考试统计档案管理:包括申请档案、培训档案、考试档案、资格证档案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低效的办公方式,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主要提出以下观点:

1.学员通过刷身份证的方式自动录入学员信息。

2.成功报名学员部分信息的更改和部分信息不可再更改,保证数据正确。

3.学员信息的多维度检索,比如学员姓名和学员身份证。

4.自动化接收车管所接口开放的学员成绩数据。

5.自动化通过成绩判断学员的考试状态。

6.自动化的学员预约管理,对学员科目进度和考试状态的判断,保证学员正确预约。

7.良好的可扩展性,对在线报名在线预约和数据分析等二期开发的新功能提供支持。

1.3 论文组织

论文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引言、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也现行系统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开发环境和开发技术:介绍了系统、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环境等基础知识。

第三章需求分析:主要介绍了系统设计思想、可行性分析、功能和性能需求。

第四章系统设计:主要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其中数据库的设计包括了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第五章系统实现:介绍了系统的所有模块和它的功能。

第六章总结展望:总结了现有系统的功能和以后待完善的功能。

2.系统的理论基础

2.1C#技术特点

C#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看起来与Java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包括了诸如单一继承、接口、与Java几乎同样的语法和编译成中间代码再运行的过程。但是C#与Java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借鉴了Delphi 的一个特点,与COM(组件对象模型)是直接集成的,而且它是微软公司 .NET windows 网络框架的主角。

C#旨在设计成为一种“简单、现代、通用”,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此种语言的实现,应提供对于以下软件工程要素的支持:强类型检查、数组维度检查、未初始化的变量引用检测、自动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指一种自动内存释放技术)。软件必须做到强大、持久,并具有较强的编程生产力。此种语言为在分布式环境中的开发提供适用的组件开发应用。

新兴的网络经济迫使商务企业必须更加迅速的应对竞争的威胁。开发者必须不断缩短开发周期,不断推出应用程序的新版本,而不仅仅是开发一个“标志性”的版本。C#在设计时就考虑了这些问题。它使开发者用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同时也不易出错。

新的应用程序开发模型意味着越来越多地解决方案依赖于新出现的网络标准,例如HTML,XML,SOAP等。现存的开发工具往往都是早于Internet出现的,或者是在我们所熟知的网络还处于孕育期时出现的。所以,它们一般无法很好地支持最新的网络技术[2]。

C#程序员可以在Microsoft .NET平台上事半功倍的构建应用程序的扩展框架。C#包含了内置的特性,使任何组件可以轻松转化为XML网络服务,通过Internet被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的任何程序调用。更突出的是,XML网络服务框架可以使现有的XML网络服务对程序员来说就和C#对象一样。这样,程序员就可以方便地使用他们已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技巧来开发利用现有的XML网络服务。还有一些精细的特性,使得C#成为一流的网络编程工具。例如,XML正逐渐成为在网络上传输结构化数据的标准。这种数据集合往往非常小。为提高性能,C#允许把XML数据直接映射到struct数据类型,而不是class。这样对处理少量的数据非常有效。

为使程序员容易迁移到这种语言,源代码的可移植性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熟悉C和C++的程序员而言。对国际化的支持非常重要。C#适合为独立和嵌入式的系统编写程序,从使用复杂操作系统的大型系统到特定应用的小型系统均适用[3]。

2.2SQL Server2012 技术特点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按照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规定,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可以用来执行各种各样的操作,例如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等。绝大多数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都采用了SQL语言标准。虽然很多数据库都对SQL语句进行了再开发和扩展,但是包括Select,

Insert,Update,Delete,Create,以及Drop在内的标准的SQL命令仍然可以被用来完成几乎所有的数据库操作。SQL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基本上是三级结构,但使用术语与传统关系模型术语不同。在SQL中,关系模式(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 table);存储模式(内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 file);子模式(外模式)称为“视图”(view);元组称为“行”(row);属性称为“列”(column) [4]。

SQL Server 2012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和以往的数据库不同,主要有以下强大的新功能使我们系统更强大:

1. AlwaysOn Availability Groups

这项功能将数据库镜像故障转移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利用AlwaysOn,用户可以将多个组进行故障转移,而不是以往的只是针对单独的数据库。此外,副本是可读的,并可用于数据库备份。更大的优势是SQL Server 2012简化HA和DR的需求。

2. Windows Server Core Support

在Windows Server产品中你可以向Ubuntu Server一样只安装核心(意味着你的系统不具备GUI)。这么做所带来的优势是减少硬件的性能开销(至少50%的内存和硬盘使用率)。同时安全性也得到提升(比安装图形版更少的漏洞)。从SQL Server 2012开始将对只安装核心的Windows Server系统提供支持。

3. Columnstore Indexes

这是一个相当酷的功能,是SQL Server之前版本都不具备的。特殊类型的只读索引专为数据仓库查询设计。数据进行分组并存储在平面的压缩的列索引。在大规模的查询情况下可极大的减少I/O和内存利用率。

4. User-Defined Server Roles

DBA已经具备了创建自定义数据库角色的能力,但在服务器中却不能。例如DBA想在共享服务器上为开发团队创建每个数据库的读写权限访问,传统的途径手动配置或使用没有经过认证的程序。显然这不是良好的解决方案。而在SQL Server 2012中,DBA可以创建在服务器上具备所有数据库读写权限以及任何自定义范围角色的能力。

5. Enhanced Auditing Features

现今所有的SQL Server版本都具备审计功能,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审计策略,以及向审计日志中写入自定义事件。而在SQL Server 2012中提供过滤功能,同时大幅提高灵活性。

6.BI Semantic Model

BI Semantic Model代替了ASUDM(Analysis Services Unified Dimensional Model )。BI Semantic Model这种混合的模式允许数据模型支持所有SQL Server BI实践,此外还可允许一些整洁的文本信息图图表。

7. Sequence Objects

对于使用Oracle的人说,这是他们长期希望拥有的功能。序列仅仅是计数器的对象,一个好的方案是在基于触发器表使用增量值。SQL一直具有类似功能,但现在显然与以往不同。

8. Enhanced PowerShell Support

Windows和SQL Server管理员现在就要开始提高他们PowerShell的脚本技能了。

Microsoft为了推动其服务器产品上PowerShell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SQL Server 2008中DBA以及有所体会,在SQL Server 2012中增加了更多的cmdlet。

9. SQL Azure Enhancements

虽然这与Microsoft释放出的SQL Server 2012并无直接联系,但Microsoft正在SQL Azure做关键的改进。Azure现已具备Reporting Services以及备份Azure数据存储的能力,这是个不小的进步。Azure现在允许最大150GB的数据库。同时Azure数据同步可更好适应混合模型和云中部署的解决方案[5]。

2.3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2012介绍

Visual Studio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开发环境。是最流行的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最新版本为Visual Studio 2012,Visual Studio 2012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最卓越的版本。它的目的就是帮助您在贵在创意、重在速度的市场中发展壮大。

全新的外观和感受:一打开IDE,您就会看到不同之处。整个界面经过了重新设计,简化了工作流程,并且提供了访问常用工具的捷径。工具栏经过了简化,减少了选项卡的混乱性,您可以使用全新快速的方式找到代码。所有这些改变都可以让您更轻松地导航应用程序,以您喜爱的方式工作。

Web 开发升级:对于 Web 开发,Visual Studio 2012 也为您提供了新的模板、更优秀的发布工具和对新标准(如 HTML5 和 CSS3)的全面支持,以及 ASP .NET 中的最新优势。此外,您还可以利用 Page Inspector 在 IDE 中与正在编码的页面进行交互,从而更轻松地进行调试。那么对于移动设备又如何呢?有了 ASP .NET,您现在便可以使用优化的控件针对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小屏幕来创建应用程序[6]。

云功能:以前,每个人都需要维护一台服务器。光是扩展容量便占用了基础架构投资的一大半。而现在,您可以利用云环境中动态增加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的功能快速访问模板和发布选项),并且支无数虚拟服务器。 Visual Studio 提供了新的工具来让您将应用程序发布到 Windows Azure(包括新持分布式缓存,维护时间更少。

灵活敏捷的流程,可靠的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在关注开发方面。但是随着应用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您还需要能帮助您的团队更快更智能工作的工具。这就是我们要加入一种灵活的敏捷方法的原因。利用 Visual Studio 和 Team Foundation Server,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步调采用效率更高的方法,同时还不会影响现有工作流程。我们还提供了让您的整个组织来参与整个开发测试过程,通过新的方法让利益相关方、客户和业务团队成员跟踪项目进度并提出新的需求和反馈。

3.系统分析

3.1 设计思想

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开发。

第一步,确定用户的功能需求、业务流程、业务的参与者。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对系统的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三步,根据第一步所确定的系统参与对象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

第四步是根据确定的数据模型规划建立数据库,根据业务流程规划功能设计。

第五步,确定应用类型(WEB应用/桌面应用)并设计界面。

第六步,编码实现阶段。

第七步,测试完善。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3.2.1技术可行性

为避免出现系统与原有网络平台不兼容的情况出现,在安装此系统之前得首先改造驾校管理流程,本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windows操作平台+.Net4.5环境。系统运行环境对驾校是有一定要求的,必须在运行安装环境达到相关要求之后才能使用本驾校管理系统。绝大部分驾校配有内部网络平台,主要是针对员工调度指挥的,现接入驾校管理系统,不需要对物理设备进行大的改造,只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设置后就能满足系统运行环境。

3.2.2经济可行性

当下社会随着汽车代步现象的普遍性,各地区驾校也是大量涌现,但却是良莠不齐,主要就是管理方面的问题,保证学员信息正确,录入快速,保证学员正确预约,提高驾校管理人员效率。应当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3.2.3操作可行性

系统建成平稳运行之后,驾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刷身份证给学员报名,通过系统可查询那些学员可以进行科目预约,操作简单,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

3.3需求分析

所谓“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分析用户的要求。需求分析是系统设计的起点,需求分析的结果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实际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设计,并影响到设计结果是否合理和实用。

在和驾校的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沟通和了解后,最终确定了以下功能需求,这些功能和需求将作为系统建模和流程设计的依据。

3.3.1 基本功能需求

主要有六大模块:

登录模块

驾校系统管理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登录系统,配置链接的数据库服务器。

2.学员报名

主要实现新学员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等信息的录入,可以通过刷身份证实现

3.学员管理

主要对报名学员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功能。

4.预约模块

学员对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的预约、取消预约、补考预约等功能

5.成绩查询

学员可以通过搜索姓名和身份证号来查询自己考试进度、考试成绩、考试时间、是否通过等信息。

6.系统设置

添加管理员和添加考试时间。

3.3.2 预约名单的打印需求

学员预约后,驾校管理人员需要向车管所提供一份打印的名单,用于学员考试前点名和信息记录等。格式需要按车管所提供的统一格式,所以需要设计几套报表模板进行打印操作。

4.系统设计

4.1 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简称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流向。

图4-1 业务流程图

4.2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本系统在开发时选择了采用了C/S结构模式,主要是本系统是针对驾校管理人员使用的,无需通过web访问。同时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

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作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前台应用所不能违反的规则,在服务器程序中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7]。

4.3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12 作为数据库存放数据的,数据库名称:driver,共设计了十张表,分别是:学员表(student),科目一(subjectone),科目二(subjecttwo),科目三(subjectthree),进度表(subject),车型(carmodel),教练(coach),状态(status),考试时间(examtime),管理员(admin),总体设计原则体现出将表分成事实表和维度表表两类,事实表由外键管理维度表主键,这样的设计方便以后系统扩展[8]。

图4-2 数据库关系图

学员(姓名,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车型,电话,注册时间,邮箱,考试进度),其中姓名,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可以直接读取身份证得到,注册时间自动生成,管理人

表4-1 学员表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滨江学院 课程设计| | 题目基于JSP的图书管理系统 课程名称JSP网络编程 | |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张渊 学号:20112344931 指导教师:陈遥 学期:2013-2014(1) 成绩

目录 第1章开发环境 (3) 1.1 Java Server Pages开发环境 (3) 1.2 SQLSERVER简介 (4) 1.2.1 SQL Server 特点 (4) 第2章系统分析 (5) 2.1 模块设计 (5) 2.2 功能模块图 (5) 2.3 数据库设计概述 (6) 2.4 数据库设计周期 (6) 2.5 SQL查询语言及使用 (8) 2.6 处理流程设计 (8) 2.6.1 系统操作流程图 (9) 2.6.2 数据增加流程 (10) 2.6.3 数据修改流程 (11) 2.6.4 数据删除流程 (11) 第3章系统设计 (12) 3.1 用户登陆 (12) 3.2 添加图书信息 (15) 3.3 图书类别管理 (17) 3.4 管理员设置 (19) 3.5 图书借阅管理 (22) 3.6 会员信息管理 (23)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5) 2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的扩大,原来系统的时效性、数据的正确性、操作的方便性上都存在不足,已影响到系统的正常使用。经过考察比较,决定利用自己的力量对图书管理系统重新设计,使系统能利用软件开发技术的成果,方便图书的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介绍了图书系统的开发过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提高当前应用程序或系统开发进度和改善工作性能. 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JSP开发工具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来开发这个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要解决的图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满足图书管理基本要求,包括添加、管理等功能。该系统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快捷方便的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信息管理JSP 第1章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以Java Server Pages 2.0开发环境作为主要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SQLserver2005作为关系数据库,配合功能强大的SQL 查询语言实现建立关系数据库,访问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更新,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需求功能。 1.1 Java Server Pages开发环境 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 3

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毕业论文

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引言 (2) 1.1 图书管理的现状 (2) 1.2 现有图书管理系统的概述 (3)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 (3) 1.4 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 1.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4) 2 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相关技术的介绍 (5) 2.1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609500.html,的介绍 (5) 2.1.1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609500.html,的优势介绍 (5) 2.1.2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609500.html,的特点 (5) 2.2 SQL Server 2005 概述 (6) 2.3 Web技术 (7) 2.3.1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 (7) 2.3.2 IIS服务器技术 (7) 3 系统总体设计分析 (8) 3.1 系统需求分析 (8) 3.2 系统实现的目标 (8)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8)

3.4 系统功能结构图 (9) 3.5 系统流程图 (11) 4 数据总体结构设计 (12) 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2) 4.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3) 4.3 图书管理系统的系统E-R图 (15) 4.4 数据表设计 (16) 5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18) 5.1 系统流程分析 (18) 5.2 主要模块的运行 (19) 5.2.1 登陆界面 (19) 5.2.2 图书信息管理模块 (19) 5.2.3 图书借还信息模块 (21) 5.3 系统开发的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 (21) 5.3.1 图书管理系统索引 (21) 5.3.2 如何验证输入的字符串 (22) 5.3.3 自动计算图书归还日期 (23) 5.3.4 系统登陆验证码的实现 (23) 6 结论 (25) 6.1 主要研究容及成果 (26) 6.2 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26) 参考文献 (26)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1□□×××××) 节标题:四号黑体(1.1□□××××)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第一章开发单位图书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1.1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1. 2在单位图书室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很多单位图书室图书馆中图书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这三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应用程序来帮助这些单位图书室图书馆进行更有效的图书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可以存储所有的图书档案,安全、高效; (2)只需一到二名图书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大量人力; (3)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 1.3图书档案的设计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使用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即以少量代价快速地构造一个可执行的软件系统模型。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较快地确定需求,然后采用循环进化的开发方式,对系统模型作连续的精化,将系统需具备的性质逐渐增加上去,直到所有的性质全部满足。此时模块也发展成为最终产品了。 第二章图书管理系统如何开发? 2.1 编程环境 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Foxpro6.0是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是目前最为广泛的、易学易用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6.0提供了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可用于设计界面和实现各种功能,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也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另外,VF 还具有:用户通过各种动作控制应用程序的流程,简单的Visual Foxpro语言与丰富而功能强大的内置函数,面向对象的编程,跨平台开发,与数据库的连接性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实现本系统,VF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2.2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Visual Foxpro6.0本身就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它体积虽小但功能强大,支持多种平台,几乎拥有其它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的所有功能,如触发器、存储过程等。由于Visual Foxpro6.0本身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所以在项目的开发阶段,单机即可开发大型数据库应用。开发完成后,几乎不用更改,把开发出的应用系统升迁到网络中即可运行在其它数据库上。VF可以通过标准的SQL语句及自身的语言来访问数据库,从而实现数据检索。 第三章 Windows下的Visual Foxpro6.0 编程环境简介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1.综述 1.1 课题背景 1.1.1 概述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使得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随着Intranet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B/S (Browser/Server) 架构应运而生,并得到普遍应用。B/S架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只需配置浏览器(如Intranet Explorer)即可,这样为程序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https://www.360docs.net/doc/891609500.html, 所开发的应用软件一般都是B/S架构,用户可直接通过浏览器来使用系统,而无需安装软件的客户端。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的信息管理手段。 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使图书管理工作进入规化,系统化,程序化的轨道,同时避免了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及用户信息。 1.1.2 历史 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图书馆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图书信息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图书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几乎没有报表生成功能和图书信息数据分析功能。但是,它的出现为图书管理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替代手工的巨大工作量,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使大规模集中处理大型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可能。 1.1.3 现状 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几乎没有人由于计算机操作不方便而用手工劳动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观念,图书管理系统软件为图书办公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开发图书管理系统,以供图书管理的工作人员及图书的进出货和售书退书操作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等。当今图书管理系统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目录 第 1 章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 第 2 章采矿地质条件 (1) 第 3 章采矿方法选择 (1) 3.1 选择采矿方法的原则 (1) 3.2 采矿方法初选 (2) 3.3 采矿方法的比较与确定 (7) 3.4 采矿方法结构参数 (9) 3.5 采矿方法图 (9) 3.6 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 (9) 第 4 章矿块的采准、切割及矿量计算 (10) 4.1 采准巷道的布置 (10) 4.2 采准巷道的断面形状和规格 (10) 4.3 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 (11) 4.4 采准切割工程量 (12) 4.5 矿块中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时间 (13) 第 5 章回采计算 (13) 5.1 凿岩爆破 (13) 5.2 矿石的运搬和放矿 (16) 5.3 采场地压管理 (17) 5.4 矿块通风 (17) 5.5 充填 (18) 5.6 回采工作组织 (19) 第 6 章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汇编 (23) 参考文献 (24)

设计任务书 一、矿体赋存条件 某铜镍矿矿床,走向长约1200m,矿体埋深200~450m,平均厚度为28m,倾角850,矿石体重2.98t/m3,矿岩松散系数均为1.6。平均品位Cu2.8%,Ni0.9%。矿石f=11,岩石f =12,均稳固。地表不允许崩落。 二、设计矿块生产能力 设计矿块生产能力为380 t/d。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设计内容 (1)采矿方法选择。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和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采矿方法,确定采矿方法的结构参数,并设计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方案。 (2)矿块采准切割设计。进行采切巷道的布置和断面形状、规格设计,计算采切工程量、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及成本,安排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进度。 (3)回采设计。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出矿、充填、回采等工作。回采工作计算,回采循环作业表等。 2)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任务进行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绘制标准采矿方法图。 (2)采矿方法选择合理,程序规范,设计内容系统完整。 (3)标准采矿方法图要求用电脑绘制,图纸规格A2;说明书要求简洁、扼要、通顺整洁,插图(示意图)12-15张。 指导教师: 日期: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暂行办法

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暂行办法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根据《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试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将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AMLC”)”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现就检测办法作如下规定。 一、检测系统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是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对学位论文中的抄袭、伪造及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检测,是检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及学位论文出现不端行为的辅助工具。 二、检测要求 1、检测方式 重复率检测工作分为全面检测和抽样检测两种。全面检测要求所有申请答辩人员(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论文必须接受检测,未接受检测的论文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和学位授予事宜;抽样检测是按一定比例从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中抽取检测。采取何种检测方式由学校研究决定。 2、检测时间 (1)参加“双盲”评审的学位论文作者在提交评阅论文的同时,提交论文电子文档进行检测,过期不予受理。 (2)其他被检学位论文作者须在申请答辩前15天,根据被检测名单以学院为单位提交论文电子文档进行检测,过期不予受理。 (3)研究生答辩完成后,研究生处将根据需要对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复检。 3、论文格式 学位论文电子版格式为word文档,大小控制在10M以内,若论文较大可删去论文中的图片。提交的学位论文命名方式为:论文题目_姓名.doc,如“基于二次插补算法的新型机床系统研究_张三.doc”。所有提交的检测论文word文档必须与归档纸质论文一致。 4、检测组织 各学院按要求向研究生处提供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研究生处组织专人进行检测,每篇学位论文(须二次检测和复检论文除外)只检测一次,检测完成后,研究生处将《检测报告单》返回各学院。 三、检测结果处理

课程设计论文--热处理工艺设计(精选.)

沈阳理工大学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热处理工设计目的 (1) 第二章 课程设计任务 (1) 第三章 热处理工艺设计方法 (1) 3.1 设计任务 (1) 3.2 设计方案 (2) 3.2.1 12CrNi3叶片泵轴的设计的分析 (2) 3.2.2 钢种材料 (2) 3.3设计说明 (3) 3.3.1 加工工艺流程 (3) 3.3.2 具体热处理工艺 (4) 3.4分析讨论 (11) 第四章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沈阳理工大学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12CrNi3叶片泵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 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 1. 设计任务 12CrNi3叶片泵轴零件图如图3.1 图3.1 12CrNi3叶片泵轴

2、设计方案 2.1.工作条件 叶片泵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相互形成封闭容积的体积变化来实现泵的吸油和压油。叶片泵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泵轴在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疲劳,在花键和颈轴处收磨损。因此,要求轴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 2.1.1失效形式 叶片泵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在花键和轴颈处可能发生工作面的磨损、咬伤,甚至是咬裂。 2.1.2性能要求 根据泵轴的受力情况和失效分析可知 ,叶片泵轴主要是要求轴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以保证轴在良好的服役条件下长时间的工作。 2.2钢种材料 12CrNi3A钢属于合金渗碳钢,比12CrNi2A钢有更高的淬透性,因此,可以用于制造比12CrNi2A钢截面稍大的零件。该钢淬火低温回火或高温回火后都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钢的低温韧性好,缺口敏感性小,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当硬度为HB260~320时,相对切削加工性为60%~70%。另外,钢退火后硬度低、塑性好,因此,既可以采用切削加工方法制造模具,也可以采用冷挤压成型方法制造模具。为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模具成型后需要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从而保证模具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很好的韧性,该钢适宜制造大、中型塑料模具。12CrNi3高级渗碳钢的淬透性较高 ,退火困难。由于不渗碳表面未经镀铜防渗 ,因此渗碳后进行低温回火 , 降低硬度 , 便于切去不渗碳表面的渗碳层。材料加工成叶片泵轴需进行复杂的化学热处理,使心部硬度为 HRC31~HRC41,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从而使泵轴表面有较高硬度,心部呈现

c#图书管理系统大学论文

C#系统开发大作业 设计文档 课程名称C#系统开发 系、部计科系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学号 开课时间2016 至2017 学年第一学期 总成绩 教师签名

图书管理系统 一.引言 1.1背景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利用计算机,可以代替人进行很多复杂劳动,从而节省大批的人力,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计算机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安全的保密措施。计算机技术凭着自己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已经迅速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机算机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象征。高校图书馆以及一些企业内部图书馆或者书店,都会存在大量的书籍信息、读者信息以及图书借还信息,这些信息庞大繁杂,要想清晰、明确、方便的去管理这些信息,就必须要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帮助管理人员管理者这些数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量,节约管理成本,以及帮助读者快速准确的找到书籍存放位置,方便读者的借阅。 1.2 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本系统主要提供了图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以及增加。方便管理员等迅速的地图书的信息。 系统采用C/S架构,主要包括用户登录、图书基础数据管理,、图书编码和入库、图书借阅与归还、办理借阅者、查询图书信息、借阅图书信息和图书借阅信息等功能。 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是图书借还的自动化。这是本系统的核心,所以该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图书借阅管理、还书管理。除此之外还包括借阅者管理、书图书管理、统计查询、图书馆管理等几个部分。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2.1总体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图书、借阅、查询、删除和管理员的信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用户管理、基础数据管理、书目管理以及数据查询,读者管理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图书管理可以浏览图书的信息,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维护。借阅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本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关键字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二方面的需求,这二个方面分别是图借阅者和图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情况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图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借书和还书记录的权限,所以需对工作人员登陆本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在此模块中,图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为图书借阅者加入借书记录或是还书记录,并给用户查看和确认。管理员可以对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和统计。还可以对借阅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浏览和查询以 2.2可行性分析 2.2.1技术可行性 计划开发C/S模式的图书管理系统,前台环境采用Visual C#.NET 2010,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Visual C#.NET 2010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开发效率比较高的一种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5非常适合作为中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技术角度分析开发图书管理系统非常可行。 2.2.2经济可行性 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为图书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减少手工工

建排课设

西安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长安印社社员住宅楼给水排水设计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设计说明 (5) 1.1 设计任务和设计资料 (5) 1.1.1 设计任务 (5) 1.1.2 设计资料 (5) 1.2 设计内容 (5) 1.2.1 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5) 第二章建筑室内给水设计 (6) 2.1 给水系统设计 (6) 2.1.1给水方式的选择 (6) 2.2给水系统的计算 (8) 2.2.1 生活用水量的计算 (8) 2.3 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9) 2.3.1管径确定 (9) 2.3.2水力计算 (9) 第三章建筑室内消防设计 (12) 3.1 消防系统的设计 (12) 3.2 室内消防系统水力计算 (13) 3.1.1参数计算 (13) 3.2.2 水力计算 (14) 3.2.3消防水箱 (15) 3.2.3消防贮水池 (15) 第四章建筑室内排水设计 (15) 4.1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5) 4.2 室内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16) 4.2.1 卫生器具参数 (16) 4.2.2 水力计算 (17) 第五章参考文献 (18)

西安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长安印社社员住宅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 1.加深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主要任务: 要求进行室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具体项目为: 1.给水系统; 2.排水系统; 3.消火栓系统; 设计成果: 完成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图纸1套。 设计说明书要求 (1)撰写工整,公式表达严密,公式、图表按序列编号 (2)说明书的内容: 目录;设计资料;设计方案比选;各系统的水力计算;水箱间平面布置及平面尺寸确定;水箱高程确定;其他问题的说明;参考文献。 图纸要求 (1)给水、排水、消火栓系统平面图。 (2)给水、排水、消火栓系统图。 (3)卫生间给水、排水平面及系统大样图。 (4)水箱间平面布置图、水箱配管图。 (5)设计说明及主要工程数量表。内容包括:管道、各类阀门、水箱、消火

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大型公司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学院名称理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10-3 学生姓名张学祥 导师姓名孙吉红 二○一四年六月十日

某大型公司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作者姓名张学祥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姓名孙吉红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齐鲁工业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本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摘要............................................... V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 1.1.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 (1) 1.1.2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2) 1.2自学考试信息管理的发展 (3) 1.2.1手工管理阶段 (3) 1.2.2计算机辅助管理阶段 (4) 1.2.3计算机管理阶段 (4) 1.2.4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阶段 (4) 1.3 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4) 1.4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5) 1.5本文组织结构 (6)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技术 (6) 2.1 系统开发模式C/S (6) 2.2开发工具简介 (7) 2.3编程环境简介 (8) 2.4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9) 2.5本章小结 (12) 第三章系统分析 (12) 3.1系统需求分析 (12)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13) 3.3系统设计原则及设计思想 (13) 3.3.1系统设计原则 (13) 3.3.2系统设计思想 (14) 3.4本章小结 (14)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14) 4.1系统功能分析 (14) 4.1.1考生信息管理 (16) 4.1.2教师信息管理 (16) 4.2程序功能设计 (17) 4.2.1数据库设计 (17) 4.3本章小结 (18) 第五章系统实现 (18)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目录 目录 (1) 1. 绪论 (2)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1.2 系统介绍 (2) 1.3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3) 2. 系统分析 (5) 2.1 需求分析 (5) 2.2 可行性分析 (5) 3. 系统设计 (6) 3.1 设计目标 (6) 3.2 数据库设计 (6) 3.2.1 概念结构设计 (6) 3.2.2 逻辑结构设计 (8) 3.3.1 项目规划 (10) 3.3.2 系统功能结构图 (10) 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11) 4.1 登录界面 (11) 4.2 主控制界面 (11) 4.3 图书信息维护 (12) 4.4 信息管理 (14) 4.5 图书借阅界面 (14) 5. 设计总结 (18) 6. 参考文献 (19) 7. 致谢 (20) 8. 附录 (20)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资源高效利用提高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图书管理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因此图书管理的数字化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 传统图书管理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需要人员较多,工作量很大,管理资料保存查询不方便等.图书管理系统是现代图书管理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图书管理需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图书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图书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近年来图书事业的发展,以及软件开发的逐步成熟,图书管理系统使得原来繁重而易出错的图书管理变得简单而有条理,我所开发这一图书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员成本,使得管理变得方便可靠。它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力求开发出一套严谨、可靠、功能完整的管理系统。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图书管理的问题.人员需求能够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管理更加便利. 1.2 系统介绍 此图书管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VisualStudio2008做为前台开发工具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书写规范1(1)

附件1: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书写规范 一、说明书(论文)基本格式 说明书或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000-5000字。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手写要书写工整。 1. 题目: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 2. 摘要: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摘要在200-4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3. 目录:设计说明书(论文)目录应包括论文全部章节的标题(要求编到3级标题)和参考文献、附录(可选择)、页码右对齐。 4. 正文: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5. 插图:插图包括曲线图,流程图,工艺图、设备图、框图,示意图,图片等。插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图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序置于图下,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图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图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6. 插表:插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表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表序与表名书写于表的正上方,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7. 参考文献: 著作图书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学术刊物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姓名.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论文.年. 序号发明者姓名.专利名称.专利公开号.年. 二、打印要求 1. 纸张及页面 原则上用打印机打印输出。设计说明书(论文)纸张用A4标准纸,版心尺寸为: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行间距为22磅,即每页32行,每行37字。 2. 字体与字号 各章题序及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各节的一级题序与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为四号黑体,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为小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参考文献、等部分按章处理,即标题小二号黑体,内容小四号宋体。目录的标题采用小二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3. 页码 设计说明书(论文)页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页码由第一章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摘要、目录等不编排页码。

网上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数据库课程设计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徐州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网上图书销售系统的要求有: 1. 能按各种方式(比如书名、编号、作者)查询销售系统的存书情况 2. 管理者能够查询订购人的基本资料、订购图书情况以及自身的基本信息。 3. 能够查询不同日期不同订购人的订单状况。 4. 能够查询订购人的付款银行。 5. 能够方便的查询图书供应商的情况和供应的数目。 二.ER图 ①各个实体属性联系图 ②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图 数据库中共包含五张表:users表,books表,goods表,sorts表和words表

各张表的说明: users表:存放系统中注册用户和管理员详细信息,包含的字段有: userID:用户注册时系统自动分配的ID值(主键) userName:存放用户登录系统的用户名 password:存放用户登录系统的密码 realName:存放用户的真实姓名 telephone:存放用户的联系电话 email:存放用户的电子邮箱 createTime:存放用户注册的时间 sysRole:存放用户对系统所具有的权限,客户的sysRole=0,管理员的sysRole=0 表users:(字段创建类型) books表:存放图书的信息 bookID:图书添加是系统所分配的唯一的ID值(主键) bookName:存放图书的名称信息 pub:保存图书的出版社信息 author:存放图书的作者信息 price:存放图书的单价信息 sortID:存放图书所属的分类的ID值 intro:存放图书的简介信息 recommendNumber:存放客户的推荐购买数 表books:

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及设计毕业论文

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及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5 1.前言··5 2.研究背景··5 第二章系统概述及工具介绍··6 1.系统概述··6 2.数据库技术··6 3.visual Basic·6 4.控件介绍··7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609500.html,技术··8 第三章需求分析··10 1.需求分析··10 2.系统框架图··10 第四章系统设计 1.数据库设计··11 2.程序设计··13 a)登录模块··13 b)系统主界面··15 c)图书管理··17 d)读者管理··20 e)借阅管理··22 f)系统管理··25 第五章使用说明··28 第六章结束语 第七章参考文献··28

第一章绪论 【前言】 进入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计算机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设备,图书馆采用了各种自动化集成系统建立自己的部网络环境,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特征。现代信息技术是影响图书馆发展最深刻的环境因素。高密度的信息储存技术,高速度的信息传递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查询技术,在变革了人们生产、收集、组织、传递和使用知识信息的方式的同时,也使信息服务的机制、结构以及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用这些技术来促进日常工作,改变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致力于营造以知识导航为服务观念的发展环境,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开发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地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书就渐渐地成为人们获取并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图书馆就自然而然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如何科学地管理图书馆不但关系到读者求知的方便程度,也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开发一套完善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就成不可少了,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降低了劳动强度,美化了工作环境。随着计算机广泛地应用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并逐渐进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适应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同时又大大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我以Visual Basic为环境,开发了此应用软件,本系统适用于各类小型图书馆,以及各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和资料室的现代化综合管理

建排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建排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课题选定后,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要准备向导师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独立完成,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建排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本课题是研究高层建筑给排水以及消防工程的一套系统,使我们熟悉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供水方式以及安排消防设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重要内容。从这套系统的设计和安排过程中,学会实际运用需要考虑注意的问题。为我们毕业以后为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筑设计资料 星愉大厦建于长沙市,是集宾馆、商贸、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地下一层至三层为设备用房、车库、门厅、总服务台、洗衣房、消防控制中心、咖啡室、茶室及制作间、餐厅、厨房、会议室、办公室、公共卫生间等。厨房设有洗涤盆、洗涤池、污水池。公共卫生间内设蹲式大便器、洗脸盆、污水盆,男卫生间设有小便斗。5~14层为客房,每层客房有总服务台、开水间等。共有310个床位。每套客房均设有卫生间,内设坐式大便器、洗脸盆、浴盆各一件。14层以上为电梯机房及设备等用房、高位水箱等。 餐厅每日就餐人数为800人次,整个大楼工作人员为300人。建筑图有各层平面图。其他如:室内、外气象资料可查阅相关手册。2结构设计资料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无抗震要求。主梁高600mm。结构图纸略。施工现场无地下水。 2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资料 给水水源 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在大楼西面有给水管道通过,距1轴线5m,其公称直径为500mm,管顶标高均比路面低。城市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资用水头为25mH2O水柱。总硬度小于300mg/L。城市给水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排水条件 城市目前污水处理负荷有限,城市排水管道为污水与雨水排水管,位于大楼西面,距1轴线8m。要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进行局部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城市排水管道管顶标高均比路面低。 热源 本地区有城市热力管网,热媒采用蒸汽。蒸汽从建筑物西面由南向北架空通过,其公称直径为150mm,工作压力P=。距1轴线8m,管道中心标高为。除卫生洁具、厨房等用水外,冷却循环补充水为/h,冷却塔接管位于二层平面。水景,绿化等其它用水按上述之和的15%计。热水要求全天供应,热水系统最不利点设计水温不低于55℃。开水采用点开水炉分散供应。给水要求安全可靠。管道为暗装敷设。 3电源

JAVA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安徽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专业:机电人文系 学生姓名:李明 班级: 08 计算机 学号: 2008321 指导教师:李军 2011年12月19日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的扩大,原来系统的时效性、数据的正确性、操作的方便性上都存在不足,已影响到系统的正常使用。经过考察比较,决定利用自己的力量对图书管理系统重新设计,使系统能利用软件开发技术的成果,方便图书的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介绍了图书系统的开发过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提高当前应用程序或系统开发进度和改善工作性能. 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JAVA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来开发这个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要解决的图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满足图书管理基本要求,包括添加、管理等功能。该系统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快捷方便的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信息管理,JAVA

Abstract Along with networking's development,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level's enhancement's expansion, system's effectiveness, the data accuracy, in the operation conveniences has the insufficiency originally, Has affected system's normal use. After the inspection comparison, decided that uses own strength to the lit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redesign, enables the system to use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e achievement, convenient literature management. The literature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typ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system introduced the literature referral system's performance history, in the design meets th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as well as enhance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procedure or the system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Each kind of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kit which provides using it, first establishes the system application prototype in a short time, then, carries on the demand iteration to the initial prototype system, revises unceasingly and improves, until forms the user satisfied feasible system. This curriculum project 2000 databases develops this lit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JAVA development kits and SQL the Server. This system must solve the literature administration center must solve the question, may satisfy the literature management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cluding increase, inquiry, management and so on three aspect functions. This system can act according to the user the demand, what facilitates quickly is the reader provides the service. Key word:Lit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Information management,JAV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