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朝代的兴衰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朝代的兴衰

20
(3)陆容 (1)前代公主寡,再为择婿;今无之。(2) 前代中官被宠,于(与)朝臣并任,有以功封 公者;今中官有宠者,赐袍带,有军功者,增 其禄食而已。(3)前代府刺史皆有生杀之权; 今虽王公不敢擅杀人。(4)前代重臣得自辟 任小寮;今大臣有专权选官之律。(5)前代 文庙圣贤,皆用塑像;本朝初建国学,革去塑 像,皆用木主。(6)前代岳镇海渎,皆有崇 名美号;今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郡县城隍, 及历代忠臣烈士,后世溢美之称,俱令革去。 (7)前代文武官皆得用官妓;今挟妓宿娼有 禁,甚至罢职不叙。(陈继儒《狂夫之言》)
3
民国张又铭《朝代系统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晋, 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民国。
(一)朝代形态差异与领土差异之间的关 系 (二)正统朝代与僭伪朝代
二、朝代的终始 (一)朝代的开始
建国号的时间为朝代的开始
(二)朝代的终结与中兴
4
1、中兴释义 唐肃宗(756—762):“宣皇帝” 清“同治”、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祺 祥”、周祖培、“熙隆”、“乾熙”、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 2、中兴与复兴 中——仲——第二的——再——另一个、建武 中元、中大通、中大同 3、偏安王朝与中兴 最明显的例子:南明诸王、黑契丹(Khara Khitai) 4、朝代在时间上的重叠 外部重叠、内部重叠
其间必有名世者。” 例子二:邵雍的年表 例子三:王勃之说
11
赵翼《廿二史札记》之“东汉诸帝多不永年”:
国家当气运隆盛时,人主大抵长寿,其生子亦必 早且多。独东汉不然。光武帝年六十二,明帝 年四十八,章帝年三十三,和帝年二十七,殇 帝二岁,安帝年三十二,顺帝年三十,冲帝三 岁,质帝九岁,桓帝年三十六,灵帝年三十四, 皇子辨即位,年十七,是年即为董卓所弑。惟 献帝禅位后,至魏明帝青龙二年始薨,年五十 四。此诸帝之年寿也。人主既不永年,则继体 者必幼主。幼主无子,而母后临朝,自必援立 孩稚,以久其权。„„盖汉之盛在西京。至元、 成之间,气运已渐衰。故成帝无子,而哀帝入 继;哀帝无子,而平帝入继;平帝无子,而王 莽立孺子婴。班书所谓“国统三绝”也。光
中国古代的王朝兴衰与交替

汇 报 人 :
XX
壹
贰
叁
肆
伍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了世袭制、官制和军队等政治制度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加强了王权和中封建社会的基础
秦朝:实行郡县制和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格 局
农业:精耕细作,水利工程修建
手工业:技术进步,分工细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商业:市集、货币出现,贸易发展
财政税收:土地制度改革,税收政 策调整
文字的发明和普 及
农业技术的改进 和推广
商业和贸易的发 展
文化和教育的繁 荣
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 分裂状态,实现了大一统,为后来 的王朝兴衰奠定了基础。
社会影响:王朝兴衰 与交替对社会结构和 人口分布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塑造了不同 的社会面貌。
商业贸易:王朝的更迭会导致 贸易政策的改变,影响商业活 动。
农业发展:不同王朝的政策对 农业生产和土地分配有重要影 响。
财政税收:不同王朝的税收 政策对国家财政有重要影响。
科技创新:不同王朝对科技创 新的支持程度不同,影响经济
土地兼并严重,贫 富差距拉大
农民起义频繁,社 会动荡不安
外来侵略:例如元朝、清朝等外来政权的入侵,导致中原王朝的衰落。 内部矛盾:例如农民起义、官僚斗争等内部矛盾,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力。
灾荒年间,百姓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不安
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生 产受损,经济基础薄弱
灾后疫病流行,加剧了社会 矛盾和民族危机
促进民族融合 推动社会进步 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 影响国际关系
儒家思想:中国古代王朝兴衰与交 替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王朝的兴衰中国古代王朝的演变

古代王朝的兴衰中国古代王朝的演变古代王朝的兴衰:中国古代王朝的演变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传承了数千年的王朝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诞生了许多强大与辉煌的王朝,它们的兴衰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中国古代王朝的演变历程,展示这些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1. 夏、商、西周:传说中的古代王朝中国历史的最早记载始于夏朝,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虽然历史学家对夏朝的存在存在一定争议,但它无疑是中国古代王朝的起点。
夏朝以“同姓氏”为核心,追溯至黄帝,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形成。
夏朝后,商朝興起。
商朝的首都设在殷墟,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城市遗址之一。
商朝最显著的特点是定都在河南的中原地区,这标志着华夏文明在中原地区的确立。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历史纪年王朝。
它建都于今天的陕西西安,以天子周公为首,设立诸侯分封制度,进一步确立了中央统治和地方封建的格局。
西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走向稳定,文化与艺术也迎来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2.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与百家争鸣西周晚期,权力逐渐从周天子手中转移到诸侯手中,这一时期被称为春秋时代。
春秋时期的诸侯割据、争霸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此时,儒家、墨家等思想逐渐兴起,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治理观念,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春秋战国的到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
七雄争霸的情景跃然纸上,这一时期被称为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无数的小国争夺中央权力。
同时,思想家、战略家和军事家频繁涌现,百家争鸣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达到了极高的巅峰。
3. 秦汉隋唐:统一中央与辉煌时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彻底的中央集权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对中央政权的稳定与扩张起到了关键作用。
陵墓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之一。
秦朝的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汉朝在秦亡后重新统一了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中国历史悠久,曾经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王朝。
这些王朝有的辉煌一时,有的千古绵长,但最终都经历了兴衰更替的过程。
本文将以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为主题,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夏商周三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根据传说,夏朝由禹建立,禹治理水患,被封为夏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富庶繁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继承制度,最终被商朝所代替。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的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商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商朝后期,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内外交困,导致了商朝的衰落。
商朝的衰落,为周朝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之一。
周朝将封建制度推向了高峰,士农工商的职业分工明确,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然而,周朝后期,藩国势力崛起,世风日下,导致周朝的中央集权逐渐衰弱。
二、秦汉两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
秦朝的兴起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标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秦朝的中央集权过于强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引发民不聊生的局面,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
汉朝的开创者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民生措施,发展了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国力强盛。
在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然而,到了后期,宦官专权,地方豪强割据,导致汉朝逐渐走向灭亡。
三、唐宋元明清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
唐朝的开创者李渊及其子孙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较为繁荣的时期,著名的唐诗宋词流传至今。
然而,唐朝后期,宦官干政,安史之乱等问题使得唐朝的疆域逐渐缩小,最终走向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安定与繁荣的时期。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演变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演变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数百个朝代的更迭。
每个王朝的兴衰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和特点,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变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演变。
一、夏商周:古代王朝的起始中国古代王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100年的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它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制度时代。
然而,由于夏朝统治者的腐败和统治方式的缺陷,夏朝在公元前16世纪被商朝所取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商朝使用了青铜器,发展了文字,开启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
然而,商朝末年腐败腐朽,受到外族的侵袭,最终在公元前1046年被周朝推翻。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王朝之一,它共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是周朝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礼乐文化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朝内部的腐败和分裂加剧,导致了周朝的衰败和灭亡。
公元前256年,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灭亡了东周,结束了周朝的统治。
二、秦汉隋唐:王朝的鼎盛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使国家更加统一和稳定。
然而,秦朝在于统一的过程中过于专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起义军推翻,汉朝取而代之。
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久、最辉煌的王朝之一。
汉朝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如平民百姓有机会参与政府,推行科举制度等,使国家繁荣昌盛。
汉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扩张,如丝绸之路的开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发展。
然而,东汉末年时宦官专权,外族入侵,导致汉朝的衰落。
公元220年,曹操建立了魏国,结束了汉朝的统治。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全国的中央集权王朝,它在短短的30余年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壮举。
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科举制度,改革农业税收等,使国家经济发展迅猛。
初二历史朝代的兴衰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初二历史朝代的兴衰知识点总结(附例题)初二历史朝代的兴衰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初二历史课程中关于朝代的兴衰知识点的总结:1. 夏朝(公元前21世纪 - 公元前16世纪):- 兴起: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制国家,夏代是封建制度开始的标志。
- 衰落:夏朝后期,由于统治者腐败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夏朝逐渐衰落。
2. 商朝(公元前16世纪 - 公元前11世纪):- 兴起: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王朝,商代是中国历史上商业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
- 衰落:商朝后期,中央集权衰弱,各地诸侯分裂,导致商朝逐渐衰落。
3. 周朝(公元前11世纪 - 公元前256年):- 兴起: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周代是中国的封建时代。
- 衰落:周朝后期,分封制导致分封诸侯的国力强大,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导致周朝逐渐衰落。
4. 秦朝(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6年):- 兴起: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秦始皇统一中国。
- 衰落:秦朝后期,秦始皇去世后,短暂的统一便告结束,国家内部发生动乱,秦朝逐渐衰落。
5. 汉朝(公元前206年 - 公元220年):- 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一系列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
- 衰落:东汉后期,王朝内部发生农民起义、宦官专权等问题,导致汉朝逐渐衰落。
...(继续介绍其他的朝代兴衰知识点)例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国家?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正确答案:A. 夏朝Note: The content above is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starting from the Xia Dynasty to the Han Dynasty. It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each dynasty's rise and fall without delving into specific details. The example question is based on the content provided.。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从夏商周到秦汉

05
中国古代王朝兴衰 的原因
THEME TEMPLATE
政治因素
君主专制:君主的个人素质和决策对国家兴衰起到关键作用 官僚制度:官僚的腐败和权力斗争对国家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土地制度:土地分配和税收政策对国家经济基础的影响 民族关系:民族矛盾和民族融合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影响
经济因素
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改进对王朝兴衰产生重要影响。
04
中国古代王朝的衰 落
THEME TEMPLATE
夏商周的没落与灭亡
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暴虐无道,导致诸侯叛离,最终被商朝所灭。
商朝:由于长期的内外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商朝后期国力大减,最终被西周所灭。
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加上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激化,导致西周灭亡。
东周:由于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东周最终沦为名义上 的王朝。
影响了周边国家 和地区的发展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民生: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 告诉我们,关注民生、减轻民负 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
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王朝 兴衰史告诉我们,文化传承与创 新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至关 重要。
夏商周的起源与兴起
商朝兴起:商部落首领商汤 推翻夏朝,建立商朝,以亳
为都城
夏朝起源:大禹治水有功, 被推举为领袖,建立夏朝
周朝兴起:周部落首领周武 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军
队,建立周朝
秦汉的统一与崛起
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推行一系列改革,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崛起。 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帝国的盛衰兴衰

中国古代帝国的盛衰兴衰中国古代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造就了许多强大的帝国。
其中,秦朝、汉朝、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帝国发展的巅峰时期,而他们的盛衰兴衰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帝国的发展历程。
一、秦朝的崛起和盛衰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大帝国,奠定了中国封建皇权制度的基础。
秦朝的崛起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封建割据的局面。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变革,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制度、修筑长城等,使得国家治理更加有序。
然而,秦朝的盛衰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专制的方式,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导致百姓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此外,秦朝的暴政和苛捐杂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最终,秦朝因内外因素的交织而导致了崩溃,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二、汉朝的中兴与衰落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历史时期。
刘邦建立的西汉帝国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继承下来,并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同时,科技、文化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司马迁的《史记》对后世历史文献的影响深远。
然而,东汉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使得帝国逐渐衰落。
军阀割据和官僚主义蔓延,导致朝廷的无能和腐败。
此外,汉朝还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如匈奴的频繁侵袭,使得国家逐渐分裂。
后来,汉灵帝时,黄巾起义等民变爆发,使得帝国进一步陷入混乱。
东汉帝国最终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推翻,结束了汉朝的历史时期。
三、唐朝的鼎盛和衰落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朝的政治制度稳定,君主权力有限,地方官吏互相制约,使得国家治理更加有效。
在经济方面,唐朝实行了市场经济和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另外,唐朝还以文化繁荣而闻名,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然而,唐朝的盛世也是暂时的。
唐朝后期,政府的财政困难和外族入侵导致了帝国的衰落。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国家陷入巨大的动乱,社会秩序丧失,封建贵族割据成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擅杀戮,太平全盛,人有所恃而无恐,六也。 (7)前代皆有官妓,虽张禹大儒,后堂女乐, 而谢安之风流,杜牧之狂狎,缙绅以为美谈。 至于有宋,士习稍迁,而此风不减;我朝一革 遂尽,始无寄猳之丑,七也。(董穀《碧里杂 存》) (2)谢铎 (1)攘克夷狄以收复诸夏;(2)肇基南服而统 一天下;(3)威加胜国而锋刃不交;(4)躬 自创业而临御最久;(5)申明祖训而家法最 严。(陈继儒《狂夫之言》)
10
《辽史》云:
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无穷者,其唯圣宗 (982-1031年)乎! 金世宗(1161—1189)、章宗(1189—1208) 元好问“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
(四)五行、气运、气数方面的解释
“天”(即自然)与人两大范畴 例子一:孟子的名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9
论昭宗(888—904)
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 有渐积。及其大势已去,适丁其时。故虽有智 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
(二)对皇帝谥号的检讨
清朝光绪帝系:长治 与久安
《尚书》“无逸篇” 宋代邵雍
5
(1)内部重叠 禅让的例子
(2)外部重叠 北宋和辽朝 (三)汉族朝代与“异族”朝代的关系 赖德懋(Owen Lattimore)和魏复古(Karl A. Wittfogel)的著作: 1 .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中国的内部亚洲边疆》), 1940. 2.Karl A. Wittfogel and Feng Chia-sheng(冯家昇),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7-1125) (《中国辽代社会史,907-1125》, 1949.
界线之进步。秦末刘、项之乱,可谓例外。明祖 崛起,扫除胡尘,光复故土,亦可谓一个上进 的转变。其他如汉末黄巾,乃至黄巢、张献忠、 李自成,全是混乱破坏,只见倒退,无上进。 近人治史,颇推洪、杨。夫洪、杨为近世中国 民族革命之先锋,此固然矣。然洪、杨十余年 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创伤外,成就何在? 建设何在?此中国史上大规模从社会下层掀起 的斗争,常不为民族文化进展之一好例也。 (《国史大纲》,上册,第12-13页) 朝代循环(dynastic cycle)
3
民国张又铭《朝代系统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晋, 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民国。
(一)朝代形态差异与领土差异之间的关 系 (二)正统朝代与僭伪朝代
二、朝代的终始 (一)朝代的开始
建国号的时间为朝代的开始
(二)朝代的终结与中兴
4
1、中兴释义 唐肃宗(756—762):“宣皇帝” 清“同治”、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祺 祥”、周祖培、“熙隆”、“乾熙”、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 2、中兴与复兴 中——仲——第二的——再——另一个、建武 中元、中大通、中大同 3、偏安王朝与中兴 最明显的例子:南明诸王、黑契丹(Khara Khitai) 4、朝代在时间上的重叠 外部重叠、内部重叠
17
2、明代 (1)董穀 《碧里杂存》“本朝超越前代”: 程伊川谓宋家超越前代者五事,余谓我朝超越 前代者,略言七事,而一统之盛,尤自古之所 无也。(1)是故汉吕临朝,唐武易姓,赵宋 虽多内贤,犹有垂帘之失;国家历九朝,椒房 不预政事,内廷甚正,一也。(2)外方之患, 自汉以来,和亲致币,不知纪极;国家廓清平 治之后,遂绝其源,大限甚明,二也。(3) 人君即位,谓之元年,无再 元之理。其弊自汉 文帝始,后代多因之,至一君有十数元者,无
16
明末清初顾炎武称赞宋代家法:
宋世典常不立,政事丛脞,一代之制,殊不足 言。然其过于前人者数事:如人君宫中自行三 年之丧,一也。外言不入于阃,二也。未及末 命即立族子为皇嗣,三也。不杀大臣及言事官, 四也。此皆汉唐之所未及,故得继世享国至三 百余年。若其职官、军旅、食货之制,冗杂无 纪,后之为国者,并当取以为戒。(顾炎武 《日知录》卷15)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称宋朝三 事胜于唐:修文偃武;历朝不诛戮大臣;不贪 女色
费正清(J. K. Fairbank)《东亚:伟大的传统》
(East Asia, —The Great Tration) 秦大臣之言: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 有,五帝所不及。”(《史记》始皇本纪) “本朝事胜前朝” “ 朝 代 间 的 比 赛 ” ( Dynastic competition or Dynastic comparison)。
12
武乃长沙定王发之后,本属旁支。譬如数百年老 干之上,特发一枝。虽极畅茂,而生气已薄。 迨枝上生枝,则枝益小而力益弱,更易摧折矣。 晋南渡后,多幼主嗣位。宋南渡后,亦多外藩 入继。皆气运使然,非人力所能为也。 赵翼讨东晋: 然东晋犹能享国八九十年,则犹赖大臣、辅相之 力。
五、朝代间的比赛
13
其间必有名世者。” 例子二:邵雍的年表 例子三:王勃之说
11
赵翼《廿二史札记》之“东汉诸帝多不永年”:
国家当气运隆盛时,人主大抵长寿,其生子亦必 早且多。独东汉不然。光武帝年六十二,明帝 年四十八,章帝年三十三,和帝年二十七,殇 帝二岁,安帝年三十二,顺帝年三十,冲帝三 岁,质帝九岁,桓帝年三十六,灵帝年三十四, 皇子辨即位,年十七,是年即为董卓所弑。惟 献帝禅位后,至魏明帝青龙二年始薨,年五十 四。此诸帝之年寿也。人主既不永年,则继体 者必幼主。幼主无子,而母后临朝,自必援立 孩稚,以久其权。„„盖汉之盛在西京。至元、 成之间,气运已渐衰。故成帝无子,而哀帝入 继;哀帝无子,而平帝入继;平帝无子,而王 莽立孺子婴。班书所谓“国统三绝”也。光
《文化成长之形态》(Configurations of Culture Growth) 1、文化如何定义 2、质与量的关系
四、对历朝乃至部分皇帝的检讨 (一)从正史的论赞看皇帝在朝代历史中 的地位
8
《新唐书》 论太宗(626—649):
唐有天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 (712-756年)、宪宗(805-820年)皆不克其 终。盛哉,太宗之烈也! 论代宗(762—779): 代宗之时,余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 也。 论宣宗(846—859): 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 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22
任侄任甥,亦有之。今三品以上,才得任子入监, 纨绔子弟不滥朝籍,十也。(陈继儒《狂夫之 言》) 3、清代 袁枚“超越前代”: 余谓本朝超越前朝者八事:(1)四圣相承,宽 猛相济,帝德之隆,一也。台湾青海,亦入版 图,幅员之广,二也。(3)椒房不预政事, 母后无垂帘之失,三也。(4)内竖止给洒扫, 无宦官干政之嫌,四也。(5)外戚不侈,五 也。(6)宰执无权,六也。(7)即位改元不 再元,康熙至六十一年,运数之绵,七也。 (8)外方平治,无和亲致币之事,御守之略, 八也。(袁栋《书隐丛说》卷2)
一、朝代研究的范围
2
《御通鉴辑览》 《鉴略妥注》:
夏商周秦西东汉。后汉魏吴三国判。汉亡于魏魏 禅晋。晋遂平吴定天下。扰西晋者为五胡。天 下瓜分南北隅。南为东晋居江左,宋齐梁陈踵 其都。北则五胡而后魏。东魏西魏分为二。东 传北齐西禅周。周又灭齐禅隋室。隋能平陈海 宇同。曾几何时禅唐帝。唐祚终分为五季。梁 唐晋汉周相继。宋代周兮天下平。中南渡兮迫 于金。诛金灭宋统归元。明祖混一十六传。满 清代明主中夏,传至宣统共十帝。民国革新号 民主,五族共和万万世。
18
谓之甚。我朝列圣相承,只以一元纪世,老成正 大,无夸侈变更之心,三也。(4)党锢之祸, 汉以之亡,牛李洛蜀,何代无之;国朝百八十 年,多士一心,无复朋党,四也。(5)古者 名不偏讳,临文不讳,惟致谨于君上之前耳。 后世忌避太甚,极为可恶,名晋肃而不举进士, 姓石昂而改名右昂,片言只字,无心获罪者, 不可胜举。我朝惟进御合避外,一切皆略之, 士风稍古,五也。(6)前代杀人无忌,虽平 居杯酒之间,动以人命为戏,如王恺饮客,日 杀美人;徐知诰鸩弟,贻祸伶者。其他快己欲, 复私仇,虽当盛世,漫无法度。我圣祖在御, 先出(除)五行酷法,后申《大诰》三篇,明 著律令,使之趋避。故虽位极人臣,无敢专
23
许有壬为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作叙,云:
圣元基朔方,出人极,世祖皇帝混破裂而一之, 广轮疆理,古职方所未半,其天地之再初乎! 洪亮吉《意言》(中国的马尔萨斯) 清初人张潮《幽梦影》卷上云: 天下玩器之类,其制日工,其价日贱,毋惑乎 民之贫也。 再看下面一段议论: 张竹坡曰:由于民贫,故益工而益贱,若不贫 如何肯贱!
(一)朝代间比赛说法例子
1、宋代 (1)程灏
14
程灏说:
尝观自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 (1)百年无内乱;(2)四圣百年;(3)受 命之日,市不易肆;(4)百年未尝诛杀大臣; (5)至诚以待夷狄。此皆大抵以忠厚廉耻, 为之纲纪,故能如此。盖睿主开基,规模自别。 (《河南程氏遗书》卷15) (2)吕大防 吕大防讲祖宗家法: 哲宗时,大防在经筵,读宝训,至祖宗家法, 因推广以进,曰:(1)自古人主事 母后,朝 见有时;祖宗以来,皆朝夕见,此事亲之法也。
21
(4)陈继儒 (1)前朝太学生皆上书,吾朝独生员不许陈 民间利弊,一也。(2)九镇以制府文臣为将, 天子自为居守,二也。(3)阁臣部寺之长, 与边腹大帅,外廷会推,内廷不得专擅,三也。 (4)母后不称制,四也。(5)勋戚不干政, 五也。(6)皇子讲官,即宫坊寮采,不立博 望苑,不开天策府,六也。(7)无殉葬,七 也。(8)不用黥刺刖劓阉割之刑,臣下敢奏 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八也。(9)京师有热审,省直有 减刑,非大吉典不轻赦,九也。(10)宋制, 台省六品,诸司五品,一郊而任两人,两制以 上,一岁而任一人,子又任其孙,孙又任其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