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期雨水问题的讨论
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问题探讨

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问题探讨发布时间:2021-11-12T03:18:31.07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3期作者:齐天成[导读] 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的研究工作者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5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工厂越来越多,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于化工厂、金属冶炼厂等等,雨水径流会溶解各种污染物,导致雨水的金属含量或是化学元素超标,流入河道就会造成更大的污染。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初期雨水的污染物含量大约占据整场降水的百分之八十,随着降雨的时间延长,雨水中污染物含量也会大幅度递减,因此,处理好初期雨水的收集就成为了解决雨水污染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问题探讨引言一般把降水开始二十分钟以内的雨水称作初期雨水,也有城市规定在十分钟或是十五分钟的。
在一些工业工厂附近,空气质量一般都不会特别优良,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硫元素、颗粒物物、废气等等都会偏高一些,冶炼的金属原材料、化工原材料等等也有露天堆积的,在下雨的初期,雨水就会溶解这些废气污染物,在地面上进行汇聚,又会冲刷这些化工原料、沥青混凝土道路、或是沥青油毡屋面等等,如此一来,雨水就会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害化学元素、病原体、悬浮固体、油脂等等一些污染物。
如果这些受污染的雨水融入泥土就会造成土地污染,影响树木植被的生长,流入河道就会影响鱼群生长,对城市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国家政策早就开始支持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的相关研究。
虽然我国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但是我国的技术一直都不够成熟,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地方政府的重视,城市中的很多建筑已经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并在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技术。
然而,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而且还缺少了相关的标准规范,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的研究工作者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雨水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而在农村地区,同样存在这样的困境。
由于缺乏有效的雨水治理方案,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也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隐患。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于农村初期的雨水治理方案。
背景在农村地区,降雨的自然灌溉、养殖和灌溉用水等程序,是农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但是在雨季期间,由于缺乏有效的雨水治理方案,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危及房屋和耕地的安全。
而在雨季过后,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也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除此之外,雨水还可能会污染环境。
不同类型的降雨水包含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如果不及时将其处理,极易造成水质污染和环境问题。
方案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雨水治理问题,建议实施基于雨水接收和储存的镇(村)级雨水治理方案,这也是一种比较适合初期实施的雨水治理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 雨水的接收在每个村庄的周围建立一个下凹区,用于接收雨水。
通过改变地形,让降雨过程中的雨水聚集到下凹区。
在下凹区周围开采排水沟或设置截流管,防止降雨过多情况下发生过度聚集而导致的洪水灾害。
2. 雨水的储存在接收的雨水下凹区域内建立一定大小的蓄水池,用来存放雨水资源。
可以根据村庄的具体情况来控制池塘的大小和深度。
同时可以在池塘周围种些芦苇等植物,它们能够吸收有害物质和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
建立蓄水池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密闭式储存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自然通风口等措施来防范这种情况。
3. 雨水的利用经过以上两步处理后的雨水就可以进行利用了。
由于雨水资源容易受到污染,传统的利用方式往往不太安全,建议将利用范围限制在非饮用水方面。
可以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农业灌溉、清洁用水、养殖水源等,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施雨水治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污染源管控:避免污染源的直接进入下凹区导致污染•池塘管理:增加通风窗,管理好湖底泥沉积,避免二次污染•规划设计:需要注意合理规划,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出合适的蓄水池的大小和位置总结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农村初期的雨水治理方案,通过建立下凹区域、蓄水池等方式,有效地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并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的优势。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期雨水。
下面就来看看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吧。
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1.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
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苏丹、也门、澳大利亚等五大洲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用[1]。
技术方面,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2]。
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手册、规范和标准,另外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
如德国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均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如规定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
同时,通过经济手段控制雨水排放量,如向业主征收不透水地面面积的雨水费用等[3]。
设备方面,专门生产雨水利用设备的厂家和公司也逐渐增多。
德国GEP公司的雨水过滤器、屋顶雨水利用控制设备、雨水储存罐等产品畅销整个欧洲市场;德国UFT公司的流量控制和监控设备已经开始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荷兰WAVIN公司的孔隙雨水蓄水池填充料、整体式雨水检查井、雨水口等雨水利用设备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使用。
此外,德国在污水联合会ATV规范框架下,基于水体的分类、空气的污染状况、汇水区域的被污染状况、雨水处理设施的效果四个方面,做出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评价。
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问题探讨.pdf

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问题探讨2016-08-23环境影响评价原标题: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问题探讨原作者:李学金,王冲,史铁锤说明:本文刊登于环境影响评价杂志,内容有所删减或调整。
摘要初期雨水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对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是环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污染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初期雨水的收集对象、收集池容积、收集与分流方式、收集池设置及废水处理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环评、项目建设及运行中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企业应根据项目的自身特点,确定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和位置、收集与分流方式以及污水处理规模,从而使初期雨水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
1 初期雨水的控制要求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厂区的初期雨水要求通过分流排入到初期雨水收集池,再用泵逐步打到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起处理达标后排放。
雨水排放口水质一般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 8978—1996) 一级标准。
雨水排放口一般要求设置切换阀门,污染严重的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企业雨水排放口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对象不明确;(2)收集池容积的确定方法不统一;(3)收集与分流方式不确定;(4)收集池设置不合理;(5)后续废水处理不规范。
3 主要问题探讨3.1 对象不明确对象不明确主要是指要求进行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企业类型不明确,即:没有相关要求说明哪些企业需要进行收集与处理,哪些企业不需要。
目前,仅《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747—2012)和《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GB50684—2011) 中要求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与处理,其他行业暂时还没有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这就造成了环评内容混乱,专家意见各异,可能出现同一类企业在不同地区的要求不同,甚至在同一地区,由于环评单位、专家的理解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要求。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农村地区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水资源问题。
其中,雨水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农村初期建设阶段,很多地方都缺乏有效的雨水治理方案,这使得雨水在雨季时容易造成一些重大的灾害事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制定科学的方案,开展全面的雨水治理工作。
雨水治理方案在农村地区开展雨水治理工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以及技术手段的使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初期雨水治理方案:规划分析在协调发展各种工作的同时,进行雨水治理必须全面规划,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条件,确立目标,明确任务和步骤,有利于实现雨水管理工作全面而高效的开展。
下面的分析可以作为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的参考。
1.了解地质地形,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2.实时监测气候变化,预测雨情,为雨水治理提前作好准备;3.制定雨水治理的评估指标,宣传推广并培训相关工作人员;4.将治理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细化并制定解决方案,全面排查可能的存在问题。
生产建设在农村地区可以采取的规划生产建设方案如下:1.按照地势环境的不同情况设置生产工具、建筑物和各种设施,以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2.建立和建设排水系统设施、防水障碍和蓄水设施,可以充分的储存和利用雨水;3.建立固定式和临时化渠道系统,提高水利设施的运转效率;4.配备相关设备,确保施工中的安全,超前开展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5.做好各类垃圾清运工作,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
水文治理水文治理方案主要是解决雨水过多的问题,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种植盆栽和草木,合理设计自然景观,降低土地表面透水率;2.利用布袋技术等手段建设雨水回收设施;3.建立雨水沉淀池,实施雨水集中排除和处理,阻拦雨水流失;4.利用地形自然流向进行疏浚,进行半干旱地区的雨水利用和储存。
结语农村地区的雨水治理是一项长期性而复杂性的的工作,需要全方位规划和整合,提高雨水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安全性,迎接良性循环的美好未来。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城市生活。
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关注。
作为农村地区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雨水治理一直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往往没有像城市那样的排水系统,因此,大雨来临时,很容易造成洪水、滑坡等严重后果,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对农村初期的雨水进行治理。
方案1. 把水用在雨天在农村地区,许多村庄都缺水。
因此,在雨季来临时,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村庄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例如农业灌溉、水稻浸润、家庭用水等。
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满足村民们的水需求,并且减缓雨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2. 采用地面渗透方式在农村地区,通常有大量的田地、草坪、花园等,可以通过设置地渠、石块等方式来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
同时,在公路、屋顶等区域,也可以建立排放道和汇水坑,将雨水直接输送到渗透层。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雨水在地面流动时得到良好的过滤和净化,将雨水渗透到地下,为地下水补充水源。
3. 建立简易的排水体系尽管农村的道路不像城市那样宽敞,但为了避免下雨天造成的影响,也要建立简易的排水体系。
这不一定需要耗费过多的投资和建设成本。
可以采用简单的排水沟、排水沟、拦沙坑等设施,将雨水收集输送到外部水体或地下水体,以提高地面排水的效率。
4. 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农村地区的居民需要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以便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污染。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种植绿肥、农机、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化学产品、降低垃圾的产生量等。
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减缓农村环境的压力,有利于雨水治理的开展。
结论农村地区的雨水治理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采用简单实用、成本效益高的技术措施,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雨水治理体系。
忧雨谈谈雨季里由于雨水造成的一些问题和困扰

忧雨谈谈雨季里由于雨水造成的一些问题和困扰在雨季的来临之际,虽然春雨给人们带来好心情,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扰。
本文将就雨水造成的问题和困扰进行探讨。
一、交通出行问题雨季来临后,道路湿滑,能见度变差,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尤其是暴雨过后,往往会出现积水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此外,部分市区排水设施老化,排水系统不能顺畅运作,造成城市内涝,增加道路交通的拥堵和安全隐患。
二、水资源问题虽然雨季给我们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但是不同地区的降雨量有时候是失衡的,旱区缺水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此外,雨季来临后,各地都会出现一些水污染事件,如城市排污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会对降雨后的自来水质量造成威胁。
三、家庭困扰问题雨季来临后,还会对家庭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例如,家庭中长期没有晒干的衣服和鞋子,会出现发霉、腐烂等问题,造成健康隐患。
此外,在积水较严重的地区,由于蚊虫滋生导致疾病传播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
四、农业生产问题雨季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影响。
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土壤吸水饱和,田间积水严重,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又例如,强降雨和水土流失会影响土地质量,小时林带崩塌甚至山洪爆发,带来恶劣的后果。
五、生态环境问题雨季还会威胁生态环境的稳定。
例如,暴雨过后,往往会出现水土流失、泥石流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健康。
此外,由于城市排污系统不完善,雨季来临后,有时会出现一些水污染事件,破坏生态环境。
对于以上问题和困扰,有关部门和个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例如,政府要及时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道路抗积水能力;增加水资源储备能力及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个人在生活中也应当养成良好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背景与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地区的建筑和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的自然水循环系统被破坏,导致大量雨水无法被自然地输送和过滤,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
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不仅街道排水系统不畅,导致市场泥泞、行人难行,更严重的是常常发生地势低洼的农村地区洪涝灾害。
方案方案一:建立简易的河道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雨水排放的问题,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简易的河道。
这种方式还能够协助保护周边的环境,如保护植被,减少土地侵蚀和土壤流失等。
方案二:河渠回灌河渠回灌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案,可以将污水和雨水留在地面,逐渐在河道或者渠道中沉淀。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破坏自然水循环系统,解决雨季洪水灾害等问题。
方案三:绿化覆盖在田间地头、村庄周边、道路两旁等区域种植草木等,进行绿化覆盖。
这样作为一种浇灌方式,雨水可以通过土壤自然过滤渗透,不但能够净化雨水,更能帮助地下水补给。
方案四:建立简易水库在必要的地方可以建立简易的水库,储存雨水,合理利用,灌溉农作物和供家庭用水等,避免浪费。
实施步骤1.选择适合开发建设的区域,依据地形、土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建设的方案;2.进行基本的土地平整、打通河道等工作及必要的环保工程;3.在河道渠道或机构两旁,植树造林,增加绿化覆盖;4.按照建设方案,开始工程建设;5.进行基本的试运行和监测,如果发现问题,随时进行调整。
结束语采取这些雨水治理方案可以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防止洪灾发生,有益于地方农作物的生长以及人们的健康。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保障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初期雨水问题的讨论
初期污染雨水是指可能受物料污染的污染区地面的初期雨水。
根据《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GB50684-2011),3.0.2第3:初期污染雨水量宜按一次降雨初期污染总量和调蓄设施的排空时间计算确定,宜采用下式计算:
1000
∙∙=s S s s t H F q 式中:qs —初期污染雨水量(m 3/h );
Fs —污染区面积(m 2);
Hs —降雨深度,宜取10mm —30mm;
ts —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排空时间(h ),宜小于120h 。
根据上述公式,可理解为:
1、F s ·Hs 即为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的容积(m 3),如某化工厂污染区面积为10000m 2,降雨深度按30mm 计,即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的容积为300m 3。
由于有初期污染雨水的企业的地面均采用了防腐防渗处理,因此不考虑雨水的径流系数,即径流系数为1。
2、ts 表示收集池内的初期污染雨水应在120小时内排至相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在平时是空的。
因为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按储存一次降雨初期污染雨水计,考虑到在5日内再降雨时,地面应视为基本干净,不再收集,故初期污染雨水量宜按调蓄池排空时间小于120小时。
3、初期雨水不计入项目污水总量中,因为这部分污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在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处理规模时应考虑初期雨水量(m 3/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