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玉米免耕及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1 小麦 免耕 秸秆还 田栽培 技术
1 1 选 用 良种 .
品种 。
选用优 质高产 综合抗 性 强 的半冬 性小 麦
或 4 % 甲基 异 柳磷 0 3g 土 2 k/6 m , 施 或 随 犁 0 .k 拌 0 g6 7 撒
沟施 。
12 秸秆还 田 .
实施 秸 秆 还 田时 , 在玉 米 充分 成 熟 的 应
于3 0~3 k 5 g尿 素 、 5~5 k 4 0 g过磷 酸钙 、0~1 . k 1 2 5 g氯 化 钾, 另施 硫酸 锌 1 . k , 机肥 2 0 ~15 g 有 0 0—3 0 k 。 0 0 g 施肥方 法 : 有机 肥 、 肥 、 肥 、 将 磷 钾 微肥 和 6 % 的氮 肥 0
再追 施尿 素 5— k。长势一般 和较好 的田块 , 8g 返青期 不施
1 日, 5 春性 品种小 麦适播期 为 1 月 1 — 5日。 0 5 2
肥, 可将 8 1k 尿素后移 到起身拔节期 间分 2次追施。 ~ 2g
水; 三是在 浇越冬 水前 , 做 1 再 次移 稠补稀 工作 。( ) 2 化学 除草 : 化除 时 间 以 1 月 中旬 至 1 1 2月上 旬 为 好 ,6m 用 67 1%苯磺 隆 1g 7 % 巨星 15 对 水 3k 喷雾 。( ) 0 5或 5 .g 0g 3 浇 越 冬水 : 前如 土壤墒情 不 足 , 浇好越 冬 水 , 越冬 应 有利 于保
苗后及 时查 苗 , 发现缺 苗断垄 及 时补种 同一 品种 浸 种催 芽 的种子 , 是确保 苗齐 的关 键 环节 ; 这 二是 在 出苗后 补 种 的 基础上 , 3~ 于 4叶期 再 进 行 查 苗 , 稠补 稀 , 后 踏 实浇 移 补
秸秆还田麦田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技术措施论文

浅谈秸秆还田麦田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技术措施[摘要] 近年来,随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普及,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下茬小麦播种质量受到了明显影响,进而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效益。
本文在减少秸秆还田数量、提高秸秆粉碎质量和整地质量以及播种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词] 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技术措施近年来,随着浚单20、郑单958等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在各地的广泛种植及玉米高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同时玉米秸秆的生物产量也相应大幅提高,秸秆还田后,对下茬小麦播种带来严重影响,每年因播种质量不佳而造成小麦缺苗断垄现象十分突出,一般因之亩减产 20%左右,最高减产达25%。
如何做好既提高上茬玉米产量又不影响下茬小麦的播种质量?笔者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实践,提出几点措施供商榷。
一、减少前茬玉米秸秆还田数量对玉米田间密度超过82500株/hm2以上的地块,收获期通过“间伐”的方法减少秸秆数量,即在收获玉米前为便于田间作业,在一块地的中间部位沿着行向提前间伐出一个2~3m的作业带,将作业带的秸秆清出田外,待秸秆还田时将预留作业带两边的粉碎秸秆人工均匀平铺在作业带上。
这样可减少田间秸秆数量,利于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二、提高秸秆粉碎质量秸秆粉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麦播种质量,一般玉米秸秆粉碎需作业两次,应注意将第一次粉碎时压倒的秸秆清理出去。
第二次粉碎后田间秸秆长度必须小于3cm,而且秸秆平铺厚度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
三、提高整地质量由于秸秆还田整地时既要掩埋秸秆,还要田块尽量平整,便于作业,这就要求整地必须要精细。
对于连续施耕三年以上的地块,有条件的要用大拖拉机深耕一次,深度达25~30cm,打破犁底层,为小麦根系下扎提供有利条件。
施耕地块最好连续施耕3遍,第一遍耕深15cm,第二遍耕深12cm左右,第三遍耕深8~10cm。
第三遍施耕的目的就是将前两次残余的根茬进一步打碎,使土壤更加细碎平整,防止因部分根茬的存在影响播种质量,避免出现下籽深浅不一和缺苗断垄。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精细化还田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精细化还田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小麦、玉米和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种植和副产品。
全量精细化还田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是一种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并追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全量利用:将小麦和玉米的种子、茎秆、叶子等各个部分都充分利用起来,避免资源的浪费。
种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或播种,茎秆和叶子可以用于饲料或作为生物质能源材料。
2. 精细化管理: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包括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措施,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3. 还田养土:将小麦和玉米的剩余部分,例如秸秆和种子渣,还田到田地中。
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4. 生态循环:利用施肥和生物肥料的循环利用,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将农田和饲养场相结合,实现农畜循环,有效利用农田和畜禽养殖的产生的有机废弃物。
这种模式的好处包括:
1. 资源利用高效:通过全面利用小麦和玉米的各个部分,可以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 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追求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可以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经济效益提高:通过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精细化还田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是一种综合利用资源、追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和应用。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氮比失调。
秸秆本身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
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旋耕或耕地以前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
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其长度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
解决办法:使用大型秸秆粉碎机,因为大型秸秆粉碎机机器马力较大不仅粉碎的秸秆较碎,在旋耕时粉碎的秸秆与土壤搅和均匀,旋耕较深。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
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
那么,怎样才能弥补以上缺陷,保证稳产、高产呢除采取以上有针对措施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补施氮、磷、钾肥料。
2、提高土壤墒情。
3、提高播种质量。
秸秆还田的地块,以提高播种质量。
4、适时镇压浇水。
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
5、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
黑龙江省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作为柴草烧掉,进行秸秆还田的数量较少,对此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推广研究员付建和建议:应进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
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分析李 玲(鄄城县富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600)摘要:量化分析玉米秸秆还田和小麦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
确定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划定3块试验小区,每块试验小区的尺寸一致。
将播种时间段控制在10月3~10日,1号试验小区(A1)的栽培技术为玉米秸秆还田后浅旋作业,2号试验小区(A2)的栽培技术为玉米秸秆覆盖还田,3号试验小区(A3)的栽培技术为铺撒粉末状玉米秸秆配合机械开沟完成后进行覆土盖籽、压草。
对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影响小麦出苗程度,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程度,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实际产量和经济效益构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并分析。
不同的玉米秸秆还田量会对小麦的栽培效果产生影响,对实际产量与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本次研究中结合数据认定,玉米秸秆还田1/3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术要点,可以实现小麦栽培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栽培技术0 引言农作物秸秆利用是生态农业背景下提倡的一种绿色农业生产方式,科学运用农作物秸秆可以达到净化环境、蓄水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氮含量的效果。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是全国重点小麦生产基地,其小麦产量、产值、生产技术位于全国前列。
鄄城县地处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长达207天、年均湿度为73%、年均温度13.5℃、年均降水量589.2 mm、全年光照累计2 534 h,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本次研究中选定鄄城县作为试验田,对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栽培技术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试验简述本次研究选用鲁麦二号作为试验种子,播种量为173.5 kg/hm2,使用体积分数均为16%的N、K2O、P2O5三元复合肥450 kg/hm2作为基肥,使用188 kg/hm2的CH4N2O(尿素)作为苗肥。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配套技术

邮
卷
……… ……
玉米收获后秸秆 全部直接粉碎
还 田种 植 小 麦 ,不 仅 能够 增 加 土 壤
增施碳酸氢铵 4 5千克或尿素 1 5千 克 。与小 麦基肥 一起深翻时施 入 。
如 施 用 氮肥 不 足 ,就 会 出 现 微 生 物
的有机质含量 ,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
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提高粮食
素 。秸秆直接翻压 还田时,若墒情 不足 ,应及 时灌水 。在小麦生长发 育过程中,要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
需 水 规律 及 时浇 水 。
获机 收获 后直 接粉碎秸秆还 田,或 人工采摘 玉米穗后用玉米还 田机粉
碎 秸 秆 还 田。还 田机 械 应 用 3 . ~ 75
5 . 千 瓦的大型拖拉机作动力 ,将 25
干枯时再 还田 , 粉碎效果差 , 腐殖分 解慢 ,秸秆在腐烂过程 中容易与麦
苗争 抢 水 分 ,不 利 于 小 麦 的 生 长 。 3秸 秆 长 度 。 采 用 联 合 收 割 机 .
盘式开沟器播种机 ,以免播种机挂 根、壅土 ,造成缺苗断垄。并适当 增加播种量 ,一般可增加 1%。 0 8镇压 。小麦播种后要及 时镇 . 压 ,使麦种与土壤接触严密。
产量 , 而且还能提高劳动效率 , 减轻 农 民的劳动强度。玉米秸秆全量还
田 应 掌握 以 下技 术 要 点 。 1还 田方 式 。 采 用 玉 米 联 合 收 .
与麦 苗争 氮 素而 造成 小 麦 “ 黄弱
苗 ” 。 5加 强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状 . 况 是决 定秸 秆 腐解 速 度 的重要 因
玉米秸秆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涡 阳县是淮 北地 区的小 麦主 产 区之一 , 国家 优质 商 是 品粮基 地 县 , 麦 生产 是农 业 生产 的 重 中之重 。 国家 小 小 在 麦 良种 补 贴 项 目和 国家 、 、 省 市小 麦 高产 攻关 活 动 的推 动 下 , 县 的 小 麦 单 产 由2 1年 的5 02 g 高  ̄ 2 1 年 的 我 00 0 .k提 J 102
5 适 时早播
51 力 争 早 播 .
最好 在 1 月5 0 日前 播种 结束 , 种要 尽量 早播 , 播 充分 利 用冬前 光 、 、 、 条件 , 温 水 气 力争 达到冬前壮 苗 。
52 足 墒 下 种 .
1 选用 良种
根据 地力 、 产水 平 、 生 播期 和 管理 水平 , 择适 宜 的种 选 植 品种 。 一般要 求 品种 具有优质 、 产 、 高 抗逆性强 等特性 。
题 , 至产 生 负效 应 , 分 田块 出现 小 麦 出苗率 低 、 甚 部 苗黄 、 苗弱甚 至死 苗现象 , 给局部 地 区的小麦 生产 带来 ~定程 度 的影响 。 经过对 不 同地方 的生产实 际的调查数 据分析 , 主要 是碳 氮 比失 调 、 秆 粉碎 过粗 、 秸 土壤 过 松 、 水不 充 足 、 肥 后 期 管理粗放 等原 因造成 的 , 因此生产 上应 加 以防范。 笔者现 结合我县生 产实际 , 出玉 米秸秆还 田小麦高产栽 培技术 。 提
3 精 细 整 地
秸 秆粉 碎后 根据 土壤 墒情及 时深 耕 , 深2 ~2 c 耕 0 5 m, 使 粉碎 的秸秆 尽量 被 深 埋 , 以防止 粉碎 过 粗 的秸 秆 , 响 影
玉米收获后小麦栽培技术

2017 年第 10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154科研◎技术推广玉米收获后小麦栽培技术刘建业河北任丘属于平原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肥沃,是典型的一年两熟的地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科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当地玉米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产量也逐年上升。
但是玉米收获后会有秸秆,处理好玉米的秸秆对于小麦的种植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玉米的延时收获在进行玉米收获的时候,采用的是延时收获技术,根据当年实际的情况适当的晚收,这样在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使玉米的质量变得更好,增加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能够很好的提高种植户的收入。
根据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当玉米成熟的时候籽粒是硬的,并且籽粒灌浆乳线下移到籽粒的基部并完全消失,籽粒根部黑色层形成,果穗包叶膨松并有下垂之势,在进行收获的时候可以根据其成熟的标志来进行。
2 机械收获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收割以及秸秆的粉碎都是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的,如果在一些地势不平,偏远的地区,不能使用大型的机械,需要使用大型的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还田,摘穗之后立即粉碎秸秆。
秸秆机械化还田有很多的好处:其一就是经济,节约资源,由于秸秆中含有很多的有机物质,当其融入土壤之后可以给土壤增加养分;能够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节省很多的人力;其二是具有生态效益,秸秆还田之后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活动,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并且能够改善土壤的性能,数据显示,如果土地连续三年都实行秸秆还田,那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其三是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秸秆能够得到利用可以避免后期对秸秆处理之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数据显示焚烧1吨秸秆,产生碳排放83万吨,节约化肥用量可以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碳排放7.1万吨,此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pm )等的排放。
3 耕整地准备在进行耕地之前,需要进化学杀虫药剂的喷撒,这样就能够很有效的将秸秆以及地表上存在的害虫以及病菌进行处理,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这些杀虫药剂喷洒加入到选择好的肥料之中;使用量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在现在的种植技术中,测土配方的肥料受到了种植户的欢迎,主要是由于测土配方的肥料能够有效的产量,通过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测定,来确定需要施加哪种养分才能将土壤改善好,改善土壤的营养结构;还有就是这种方法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肥料的投资是十分大的,但是有时候肥料施加之后不能够全部被吸收,多余的养料就会被浪费,这种施肥技术能够定量的进行化肥的施加,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减少化肥的浪费;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农作物的质量,每一种农作物对于营养种类,比例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最后一点就是其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使土壤中缺少的养分及时的得到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 田地块 的地表 蓬松 ,小麦播 种量 一般应 增加
麦的栽培管理上 ,要重视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
1 进行 深 翻 作 业 .
1 ~ . g 亩 ,小偃 2 、陕麦 9 9 . 2 k/ 5 5 2 7 等冬性及半冬性小 麦亩播量 应提高到 8~ 亩 ,绵 阳 2 9k 5等春性小麦
增加秸秆进入耕层 的深度。
2 增施 氮 肥 .
时组织灌 溉 ,以加速秸秆 腐化进程 ,促进 小麦分蘖 , 增加穗头数 。
5 及 时 防治 病 虫 害 .
玉米秸秆还 田后的腐 化过程 ,实质上是 秸秆 的氨
围绕以蛴螬 、金针虫为 主的地下害虫 ,条锈病 、
化过程 ,需要大量 的氮素来促进氧化进程 。在翻耕或 红蜘蛛为主 的病虫 害和杂草 ,要搞 好冬 田化学 除草 , 旋耕 土地前 ,每亩增施 氮肥 ( 2~3g( N) k 折合尿素 化除时应尽量选择在温度 >l T 的无风天气进行 。地 O: 4— k )或施入适量 的速腐剂 ,有助于秸秆 的加速腐 下 害虫 的防 治宜采用 甲拌 磷等 药剂 土壤处理 办法进 6g 烂 ,有利于提高 土壤 固氮水平 和有 机质 ,培肥地 力 。 行 。其它病虫害 防治应重点搞好 ‘ 喷三 防” 。■
推 广天地
孽 ENS O N ×T l
陕西省关 中地 区农 作物种植 以小麦 、玉米为 主 ,
从兴平市近年来测 土配方施肥的实践来看 ,产量水平
‘ 年两熟 ” L ,种植面积大 、产量高 ,是 重要 的商 品粮 50~ 0 k/ 0 6 0 g亩的地块 ,一般亩施氮肥 ( N)1 —1k/ 4 6g
生产基 地 。近年来 ,随着 国家 引导支持力度 的加大 ,
亩 、磷 肥 ( 2 6~ k/ ,钾 肥 ( P0 ) 8g亩 K0)5~ k/ 6g
秸秆还 田面积不断扩 大。秸秆还 田使 大量秸秆覆盖埋 亩 。氮肥 总量 的 1 作基 肥施用 ,2 1 3 / 为追肥在 起 3作 植于地表 ,从长远看 ,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可培肥 身——拔节期施用 。产量水平在 4 0 g 亩以下的 ,基 0k/ 地力;但对紧邻下茬作物的栽植会有影响 ,处理不当造 肥 、追肥 比例可各 占一半 。 成播种难度加大、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特别是玉米秸秆 具有产量大、还 田后覆盖厚度大等特点 ,在下茬作物小
4 及 时 灌溉 .
搞好冬灌和春灌 ,是还 田地块促 进苗全苗壮 、加
于关 中地区人均耕地 面积小 、地块分散 ,实施大规模 速秸秆腐烂 的重要环节。若初冬天气较为干旱 ,应及 深 翻作业难 度大 的实 际 ,对难 以实施 深翻作 业 的地 时有效地搞好冬灌 ,特别是对苗稀苗弱的 田块 ,应及 区,应尽量采用大 中型拖拉机牵 引进行两次旋耕 ,以
关 中地区玉米秸秆还 田,一般采用秸秆还 田机粉 亩播量应提高到 9 0k/ ,以避免 因立地条件差 , —1 g 亩
碎后直接还 田,对还 田后 的地块 ,采用大 中型拖拉机 造成出苗不足现象的发生 。
牵引 翻耕 ,将秸 秆深 翻于耕层 ,既 能加快 秸秆 的腐 化 ,还能为小麦的播种及 出苗创造好 的土壤条件 。鉴
技
C i HN
篓/ 晰 . - 2 ' 01 毗 O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