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独特的智慧和管理能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探讨韩非子管理智慧的相关内容,包括其管理原则、方法和策略,以及他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一、韩非子的管理原则1. 目标导向:韩非子强调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通过明确的计划和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意识,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来实现这些目标。

2. 知识与智慧:韩非子主张管理者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智慧。

他认为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者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有效的管理。

3. 人才重视:韩非子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激发员工的潜力,并合理分配资源,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4. 系统思维:韩非子主张管理者应该具备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并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因素来实现管理目标。

二、韩非子的管理方法和策略1. 战略规划:韩非子认为管理者应该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通过有效的执行来实现这些目标。

他强调战略的灵活性,管理者应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

2. 组织架构:韩非子主张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组织的高效运作。

他强调组织的灵活性,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组织结构。

3. 激励机制:韩非子认为管理者应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他主张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使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 沟通协调:韩非子强调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员工和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解决问题和化解冲突。

三、韩非子的管理成就1. 政治成就:韩非子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曾任齐国宰相,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成功地推动了齐国的发展和壮大。

他提出了“法治”思想,主张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和规章来管理国家,使国家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序。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韩非子,古代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管理智慧和政管理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韩非子的管理智慧角度出发,探讨他在管理领域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

一、韩非子的管理理论1. 理性思维:韩非子强调管理者应具备理性思维,即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要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分析,而非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

他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和判断。

2. 以法治国:韩非子提出了“以法治国”的理念,主张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来实现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他认为,法律是管理的基础,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 重视人材:韩非子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人材的选拔和培养,惟独优秀的人材才干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他主张通过考试选拔人材,并提倡以能力为标准,而非出身或者背景。

4. 以德治人:韩非子强调管理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他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和言论会对下属产生示范作用,惟独以德治人,才干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

二、韩非子的管理实践经验1. 建立规章制度:韩非子主张建立规章制度,明确组织的管理方针和制度规范。

他认为,规章制度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优化组织结构:韩非子强调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权责不清和重复劳动。

他认为,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

3. 激励员工:韩非子主张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激励措施可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如提供福利待遇、晋升机会以及赞扬和鼓励等。

4. 建立监督机制:韩非子主张建立监督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他认为,监督机制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三、韩非子的管理智慧的启示1. 管理是一门科学:韩非子的管理理论强调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分析。

韩非子的人性论

韩非子的人性论

韩非子的人性论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他有许多重要的理论著作《韩非子》,如《显学》、《五蠹》等。

他也有一部关于人性论的重要著作《韩非子》,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韩非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人之性恶”的观点。

他对“性”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性者,本于人者也”。

“本于人者”也就是人所固有的,不是后天得来的东西,而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这种东西也叫“性”。

韩非指出,人的本性是“恶”的,并且认为,这种“恶”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人性。

正是因为“人之性恶”,才产生了“人情”、“人欲”,使得人失去了其应有的道德标准,破坏了社会伦常秩序。

人们普遍认为,人都有先天性的“善良”之心。

韩非则认为,人是有本性的,不是单纯的、原始的“善良”之心。

但“本性”又是人所共有的,是一种自然本能,“人情”、“人欲”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一种欲望,他把这种人性称为“人情”、“人欲”。

人情”、“人欲”是人类在适应环境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说,“人之性恶”这个命题的根据不在于人们是否具有“善良”之心,而在于“人之性”中已经包含了“善良”之心,只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本能被压抑了而已。

古人早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而人们总是相信人们心目中的君子会大公无私,看见“利”字就“远之”,相信人们心目中的小人总是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权力、名誉。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农村小伙子,突然让他参加一次考试,在几十个同样未受过教育的人当中,能够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绩,这完全是凭借其先天性的“善良”之心的作用,而这些优势很容易让他超越一般人,因为那些城里的富豪们比他少接受教育,他完全是靠着“人情”和“人欲”这两种强烈的冲动才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人们普遍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感情。

人们都知道,血缘亲情是我们最本质的感情,而且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是人人都必须依赖的,而正因为人人都拥有,所以它才显得尤为重要。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韩非子,又称韩非,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管理智慧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韩非子管理智慧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思想理念、管理原则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一、思想理念韩非子的管理智慧根植于其独特的思想理念。

他强调法治和权威,认为政府应该依法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和规章来管理社会。

他主张以法律为准绳,以权威为支撑,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同时,韩非子也强调了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思想和明智的决策能力。

二、管理原则1. 管理者的智慧:韩非子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思想,惟独具备足够的智慧才干有效地管理。

管理者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思量能力和决策水平。

2. 依法管理:韩非子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该依法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和规章来管理社会。

惟独依法行事,才干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3. 建立权威:韩非子认为管理者应该建立权威,使其指令得到有效执行。

权威是管理者的资本,惟独建立起权威,才干有效地管理下属和组织。

4. 分清责任:韩非子主张分清责任,明确各个职责和权力的界限。

管理者应该将工作分配到位,明确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任务,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奖惩分明:韩非子认为奖惩制度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主张奖励优秀的员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组织的纪律和规矩。

三、实际应用韩非子的管理智慧不仅是理论上的探索,也是实际应用的指导。

他曾经在齐国担任宰相的职务,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他的管理智慧。

1. 改革法律体系:韩非子在齐国担任宰相期间,积极推动了法律的改革和完善。

他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法律和规章,建立了健全的法律体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建立权威:韩非子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建立权威,使其指令得到有效执行。

他通过明确的指导和严格的管理,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使下属对其敬畏有加,从而推动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是战国时代韩国公子韩非愤世嫉俗之作。

韩非子身处古代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历史巨变时期,是战国末期崛起的法家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他以其审视的目光、冷峻的思考、理性的分析,为当时的社会及其最高统治者献上了一份精湛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其中的管理思想集中展示了这位先哲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睿智与深刻。

自利的人性论假说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

对人的本质、行为规律的判断无疑会决定着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在此,韩非子摒弃了孟子、荀子的性善、性恶的争论,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了人是自利的这一基本人性论假说。

对此,他举例说:“故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

故舆人成舆,则欲人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夭死也。

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

情非憎人也,利在人死也。

”(《韩非子·备内》,以后的仅注篇名)也即,王良爱他的马,勾践爱他的民众,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仁义之心,只是因为“利”而已,马能供王良驱使,民众能为勾践打仗。

而医生为病人吮伤口脓血,也不是因其高尚或与病人很亲,只是因为有利在其中。

做轿子的人希望人富贵,做棺的人希望人死,也不是因为他们或仁或贼,只是受各自的利益驱使罢了。

由此可见,在韩非子那里,自利是人最普遍、最本质的特征。

应该说韩非子关于人是自利的假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基本符合人的本质特征的。

正是在此基础上,韩非子提出了通过“赏罚二柄”使人们趋利避害,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思想,主张应通过“法”、“利”而不是“仁”、“义”、“礼”等来管理民众。

与此类似,西方主流文化的人性假说也是以“人是自利的”为主的。

由此形成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和权利制衡意识。

到近代的亚当·斯密,其“经济人”假设更是以人是自利性的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机制有效性。

论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韩非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其在管理领域中的思想和贡献也被历史证明是非常重要的。

他的管理思想,不仅是古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现代管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从韩非子的管理哲学、人才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探讨他的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韩非子的管理哲学韩非子的管理哲学很好地体现了他“兼济天下”、“权谋取胜”的思想。

他认为领导者应该时刻关注组织的目标和利益,以达成更大的价值。

他提倡在维护组织稳定的同时,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在他看来,管理者必须不断反思和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他的“权谋取胜”思想则是体现了管理者需要具备哲学思辨和对人性的洞察力,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权力和在竞争中取胜。

二、韩非子的人才管理思想在人才管理方面,韩非子的思想是如何挖掘和管理人才,使其在组织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执掌权力,同时不忘众人的智慧和才能。

他强调要善于发掘潜力,赏识人才。

他提出了“兼职制”、“人尽其才”、“用人因才更改”等人才管理概念,强调在选用人才时,对其特长和潜力进行全面评估和利用,充分发掘和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这种人才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来说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三、韩非子的组织管理思想在组织管理方面,韩非子的思想主要反映在组织架构和运作中。

他提出了“三从一权”、“分封制”、“行标制”、“政务办理”等组织管理概念。

在他的组织管理思想中,可以看出其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的重视,注重权力的分配和监督,使组织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从而更加稳定。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他的管理思想很好地解决了人员调配、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地解决和应对各种管理问题。

每个企业都需要具有像韩非子一样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经验,不断学习和实践,从而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价值。

总之,韩非子的管理思想不仅在管理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更是对现代管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

韩非子管理智慧的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智慧和管理能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探讨韩非子管理智慧的方面,包括其智慧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案例。

一、智慧管理的原则1. 知人善任:韩非子非常重视人材的发掘和使用。

他认为,惟独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干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

他注重了解每一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并根据他们的能力分配任务,以实现最佳效果。

2. 以德治人:韩非子主张通过道德的力量来管理人民。

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领导者能够赢得人民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更好地管理他们。

他强调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模范,并倡导诚实、朴重和公正的行为。

3. 重视教育培训:韩非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材和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对下属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以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他还提出了“三年无成就,即可罢黜”的观点,强调了培养绩效和能力的重要性。

二、智慧管理的方法1. 分工合作:韩非子主张将工作分解为不同的任务,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人员。

他认为,通过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他还提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观点,强调了团队合作和领导者的重要性。

2. 严格管理:韩非子主张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他认为,惟独确保每一个人都遵守规章制度,才干实现组织的顺利运行。

他提出了“罚当其罪,赏当其功”的观点,强调了奖惩制度的重要性。

3. 激励激励:韩非子认为,激励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主张通过奖励和激励来鼓励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他提出了“赏罚分明,以激励士气”的观点,强调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三、智慧管理的案例1. 韩非子的军事管理:韩非子在军事管理方面展现了他的智慧。

他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观点,强调了军事管理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严格的纪律和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忠诚度。

2. 韩非子的政治管理:韩非子在政治管理方面也展现了他的智慧。

他提出了“法者,上下之正也”的观点,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

韩非子:人性自利,要因势利导

韩非子:人性自利,要因势利导

韩非子:人性自利,要因势利导人,天生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性情?这性情影响他的思想行为。

团体中的每个人,思想行为是好是坏,直接间接都影响到国家的治安。

韩非子生长在纷争扰攘的战国晚期,为了挽救危弱的韩国,热心地探讨解决时代问题的方案,他像医生诊查病人一样,诊断出时代弊病的症结所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利的心理。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孟子说性善,但并不否认人们受后天环境和人事关系的影响,有陷溺的可能,所以要好好存养善性,克制欲望。

如果我们探究,为何会受某种影响而有所沉溺改变?韩非子认为,正是自利的心理。

荀子谈性恶,因为这个理论,两千多年来荀子被误解,被冷落。

不过,我们得了解:荀子所说的“性”,其实只是指种种的欲望。

人们为了种种欲望,难免争夺,互相伤害,所以荀子要提倡人为礼义的力量,使人们克制欲望,矫治偏差的行为。

荀子的礼治思想,便建立在他确认人为礼义的教化力量,可以改变人们天生的种种欲望,足以维系社会安定的秩序。

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他说得更切实,更具体,那便是:人性自利。

人们总是为自我打算,哪样对自己有利益,就去做,哪样对自己有害处,就避免。

荀子所说的“好利疾恶”,其实就是自我打算哪!我国学者一向讳言“利”,似乎谈到利,便很卑污,有损光辉的人格。

事实上,哪个人做事不是衡量得失,趋利避害?现代民主观念,谈权必也谈利,人民的权利是民主国家施政措施首先必须顾及的大前提;在国际间,国家的权益不容被忽视,国家共同的利益是全民应当一致努力去争取的。

如此说来,谈利又有什么不妥?照实际情形来说,自利与自我打算的心理既然普遍存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影响人们的行为,那便是治国不能不留意的问题。

韩非子是积极进取,主张面对现实,寻求切合问题的解决办法的。

他并不否认人有善性,只是认为当时的环境已不如古代淳朴,在争夺纷竞之下,人们天生自利的劣根性显露无遗,真正能自我约束,知足知止的少之又少。

而法家的政治理论,一直是针对广大人民,讲求普遍而又绝对的效果,因此认为:不能冀望人人都向善,可以单凭德化就解决问题;而应该正视人性自利的症结,因势利导,研拟周密稳妥的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曾进
摘要:
在先秦各种流派中,法家持‚现实主义‛人性观,其管理思想具有显著的功利特征。

从古至今,法家的管理思想都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性观管理思想
一.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儒家强调人的地位,主张以礼教伦常治国。

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其对人性的根本看法都是以假设人性先天具有道德,也就是善恶性为前提,并由此产生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儒家看来,君主要德才兼备,而臣子要在其位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不能逾越其位。

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论语·宪问》)等很好的诠释了这点。

而韩非子所处之时正是诸侯列国纷争,时局十分动荡。

因此其虽师承荀子,但他主张与孟子根本对立的性恶论,正所谓:‚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庸客致力而疾耕耘者,尽巧而正畦陌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

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

‛(《韩非子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认为人天生就
是自利的。

他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矣。

……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韩非子子·八经》)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春秋战国,韩非子提出君主要治理好天下,首先必须要掌握好人的性情趋向,并利用这种人性特点制定出强有力的法治制度,而臣下也必须遵纪守法。

在韩非子眼里,人生来就是好利恶害的,一切人际关系的活动都有着背后的目的—自利,即使是父子,夫妻关系也是如此。

韩非子在《备内》中就指出:‚故后妃夫人太子之党成而欲君之死也,君不死,则势不重。

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

‛韩非子认为夫妻之情是自为自利,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相处甚欢;相反,如果是危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即使是夫妻也是可以成为敌人。

综前所述,韩非子认为人做事都是被利益以及对物质的欲望所驱使,那么就可以对人的这一特性加以利用,以便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为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的形成提供必然性的基础。

也就是说,韩非子的管理认识论是基于对管理对象的人性趋向充分掌握,并由此设计出一套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管理方法,奖赏结合,已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

因此赏罚被看作是君主管理臣下的方法,由此提出:‚明主所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韩非子子·二柄》)
韩非子认为君主要想使用有才能有功劳的人,就要给他们丰厚的
俸禄以及适当的职位,这样有才能的人就会有动力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做到‚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

是以贤者不能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

‛臣民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不会选择放弃也不会选择懈怠,这样国家也有了贤能的人才,为其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有才能的臣民也不会因为贵贱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

虽然我们反对将人的本性界定为自利,但不可否认,人性中的确存在着自利的因素,承认这一现实,意味着承认人们要求自己正当利益的愿望是合理的,同时也意味着承认人们在实现利益的权利上是平等的。

这就是说,个人在主张自己利益的同时,必须认同别人的利益;个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同时满足别人的愿意。

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君主的统治能力,使得群臣各居其位,各谋其职。

韩非子认为君主对于触犯法令的必须严刑重罚,因为轻刑不会对臣民其警示作用,只有重罚才能使臣民检点自己的行为,远离犯罪。

他说:‚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古至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没有所恶,以防其奸。

‛(《韩非子子·奸劫弑臣》)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重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施人重罚,而是希望通过重罚以使臣民不敢犯罪,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二.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或许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有时不免让人觉得过于激进,但是,韩非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韩国,而且是当时最弱的国家,常被强秦所欺凌,韩非子面对这复杂的形式,多次进谏韩王,却终究没有
被采纳,满腹才华却没有物尽其用。

所以韩非子提出了一系列的用人观,不仅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也对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都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

他的人性管理思想的合理内核,不仅被秦始皇所接受,而且也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并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和完善,例如在汉朝,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国家,选拔人才在当时采用了察举制与征辟制。

同样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利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都可以看出历代皇帝为了加强巩固自身的统治,都继承和发展了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而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至今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是法治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实行的是‚依法治国‛思想,这些都是对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
2010年6月
2.【德】叔本华.《人性的得失与智慧》文良文化译,华文
出版社,2004年
3.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4.万顺福.《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