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

操作规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一、职责

1.医院应制定环境清洁管理制度,其内容应包括室内空气新鲜无味、物品表面无尘、墙壁四周无积灰、墙面无霉斑、地面清洁干燥以及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与部件无尘,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参与环境清洁效果监测制度与方法的制定,提出与感染控制相关的技术;对清洁方法、程序,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等进行审核。

3.不推荐常规开展医院环境清洁效果的监测,但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考虑实施环境清洁效果的检测。

(1)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发生与医院环境相关性的感染。

(2)考核与评价环境清洁工作或工程质量。

(3)新的环境清洁技术与方法的引入。

4.属于外包环境清洁的单位,其合同中应注明清洁效果的考核办法,日常的清洁效果监测应由承包方承担,使医院内环境始终处于清洁、卫生、无杂物等;全院各层面、区域或某病房始终处于保洁人员监控之中,如一旦地面出现杂物时,单位时间内(如设定为30 min内)负责该区域保洁的人员必定会巡视到此处,并及时处置。

5.清洁效果的监督考核由院务会议指定的职能部门实施,或由多部门联合执行。

二、监测制度

1.医院环境清洁效果监测制度可分为两种,担任环境清洁的单位(或部门)的自我监测与医院抽检相结合。

2.监测的频率可视该区域患者使用频率,如医院公共厕所的清洁效果监测应以“小时”为单位时间;候诊区、大厅等处可以“半天”为单位时间;而手术室则应在每台手术后的清洁工作结束后检查。

3.监测制度可以采用表格化,相关的监测人员监测后在表格上签字,并按相应的标准给予打分。

4.每3~6个月,组织由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参与或承包单位陪同下,对全院的环境清洁工作进行一次现场检测与效果考评,并形成考评小结;年终形成全年考评总结。必要时可对环境清洁外包合同内容进行修订与完善,以达到环境清洁最佳状态。

三、监测方法

(一)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为常规的清洁效果考核监测方法,应每日进行,频率不得少于1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1.目测法:对抽查的区域、房间的物体表面、墙面(角)进行目测,检查是否有灰尘、杂物以及蜘蛛网等。

2.擦抹法:检查者可戴白色手套或用清洁纱布等,对抽查的区域、房间的物品表面、家具表面等处进行擦抹,检查是否有积尘。

3.嗅觉法:对一些特殊的区域,检查者可以嗅觉检查是否有异味存在,如公共厕所内是否可嗅到氨气等异味。

(二)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因涉及的人力、物力较大,且有些方法需要由资质的单位承担,因此推荐一年不得少于1次。如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应增加监测频次。

1.物理学监测法:

(1)对空调通风系统清洁效果的监测,可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附录C:送风中可吸人颗粒物检测方法”。

(2)对空调通风系统管道内清洁效果的监测,可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附录H: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验方法”。

2.微生物学监测法:

(1)考核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及其形成的沉积物、软泥等样品中是否含有嗜肺军团菌,可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附录A: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规定的检验方法”。

(2)考核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J3一溶血性链球菌是否达标,可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附录D:送风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3)考核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是否达标,可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附录I: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验方法”。

(4)考核环境物品表面及空气中的微生物经清洁消毒后是否有效,可对该环境物品表面、空气清洁消毒前后进行比较采样送检,凡第二次采样细菌菌落总数较第一次减少1个对数值以上(90%以上),未检出指标致病菌,为清洁消毒合格。考核方法可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节中相关监测方法。

3.—町P监测法: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规定考核的物品表面采样面积为100 CI'),12,

进行清洁前后RLU值(相对光单位值)的比较,目前推荐RLU值≤500时,为可接受的医院病房清洁物品表面。

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一、职责 1.医院应制定环境消毒管理制度、环境消毒技术与程序,对不同的环境物品表面、污染 物性质采取不同的消毒因子。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指导全院医务人员正确选择与使用消毒因子,组织编写各类消毒 因子的作业指导书或操作指南,并负责全院环境消毒的业务培训工作。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参与医院招标,购置消毒剂、消毒器械等工作,从专业的角度审 核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1.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2.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 3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 上消毒方法。对于少量(lO mL)血液或体 液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4.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 疗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5.拖布(头)和抹布宜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 三、通凤换气和空气消毒 1.应采用自然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采用机械通风时,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直采用"顶送风、下侧回风",建立合理的气流组织。 2.呼吸道发热门诊及其隔离留观病室(区)、呼吸道传染病收治病区如采用集中空调通 风系统的,应在通风系统安装空气消毒装置。未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手术室、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场所宜在通风系统安装空气消毒装置。 3.空气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进行空气消毒。 因为这类消毒剂对环境中的金属类物品有腐蚀作用,同时,被在该环境中的人员吸入后具有毒性作用。 4.推荐采用物理的方法对污染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1)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在30min以上。 ( 2)增加进入该区域或病房的进气量,以加大换气次数,通常推荐的换气次数(AC H) 在6-12次/h。当AC H为6次/h时,有效清除空气中2个对数值( 999毛)的污染颗粒的时间 为46min;而AC H达到12次/h时,实现2个对数值( 999毛)的污染颗粒减少只需23min。 ( 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 /ern',照射时间30min,必须在空态下实施。 (4)臭氧消毒,采用20mg/旷浓度的臭氧,作用30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以 上。臭氧消毒,必须是在封闭空间,且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30min后才能进入。 ( 5)空气净化消毒器(机),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使用时环境应清洁,关闭 门窗。本消毒设备可在动态下使用。 囚、注意事项 1.凡确诊或高度怀疑患者有经空气传播疾病时,应立即送负压病房或具备空气隔离功能 的病房接受治疗。 2.通常不推荐采用化学消毒剂,特别是高水平消毒剂用于空气的常规消毒。对于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病房(区)进行终末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后,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实施喷雾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换气,并采用清水擦抹环境物品表面的残留消毒剂。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同时,也应对该室的回风口所有管道与滤网(膜)(可选择含氯消毒剂浸泡)进 行消毒(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较小的消毒剂,在风机运行状态下进行喷雾,喷雾完成后,应立即停机)。

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内容: 1 起草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16292-201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2010)。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 1.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1.5 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 2术语和定义 2.1沉降菌:用GB/T16294-2010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2.2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 2.3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其他相关参数诸如:温度、湿度、压力也有必要控制。 2.4局部空气净化:仅使室内工作区域或特定的局部空间的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达到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方式。 2.5单向流: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与水平面垂直的叫垂直单向流,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水平单向流。 2.6非单向流: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气流。 2.7悬浮粒子: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悬浮粒子尺寸范围在0.1μm~1000μ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对于悬浮粒子计数测量仪,一个微粒球的面积或体积产生一个响应值,不同的响应值等价于不同的微粒直径。

2.8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子的统计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 2.9置信上限:从正态分布抽样得到的实际均值按给定的置信度(此处为95%)计算得到的估计上限将大于此实际均值,则称计算得到的这一均值估计上限为置信上限。 2.10空态:洁净区(室)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 2.11静态 2.11.1静态a:洁净区(室)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区(室)内没有生产人员怕状态。 2.11.2静态b:洁净区(室)在生产操作全部结束,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min自净后。 2.12动态:洁净区(室)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设备在指定的方式下进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 2.13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按气流形式分为垂直单向流工作台、水平单向流工作台等。 3 监测项目 3.1 洁净室的压差测定 3.1.1 监测仪器:压差计 3.1.2 监测人员:质量管理部监控员 3.1.3 监测要求 (1)洁净度级别要求高的洁净室(区)对相邻的空气洁净度级别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是相对正压。 (2)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正压差大于10Pa; (3)相同等级不同功能的操作间之间应保持适当压差梯度,以防止污染和交

环境监测站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11055 环境监测站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环境监测站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节现场监测 1、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电源开关不得露天摆放。 2、监测工具安全存放,不要用水及湿布擦洗带电设备。 3、烟尘采样系统采样完毕需空抽3~5分钟,以防二氧化硫等气体腐蚀仪器。 4、采样前先把采样皮管憋死,再把采样管伸入烟道,开泵后再放松皮管,以免烟道负压把双氧水反抽进采样管。 5、采样设备声音异常并发烫,立即关机,排除故障。检查电机或电气设备是否发热时,应以手背触试外壳,不要用手掌去触试,以免触电。 第二节化验分析 一、通则 1、工作服应保持整洁。有可能碰伤、刺伤或烧伤眼睛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接触浓酸、浓碱时,戴好胶皮手套。

2、工作间内严禁吸烟或进食,不准用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不得用品尝的方法鉴别未知物。 3、工作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用肥皂水洗手。 4、停供蒸汽、电、水时,立即关闭汽源、电源、水源。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汽(气)是否关闭。 5、每瓶试剂必须贴有与内容相符的醒目标签,标明试剂名称、浓度及配制日期。 6、开启易挥发或易分解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浓氨水、浓硝酸等)时,先经流水冷却,盖上湿布;并不得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气液冲出伤人。 7、取下已加热至近沸的水或溶液时,先用烧杯夹将其轻轻摇动,以防爆沸。 8、各种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包括铂器皿),应有专人保管;未经同意,不得随意动用。 9、室温应保持在13~35℃之间,过低或过高应采取调温措施。 10、不准非熟练工单独操作。 二、危险化学试剂使用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价标准操作规程

XX县人民医院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价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于医疗机构对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审核或监督时。 目测法 1、环境是否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等。 2、制订统一的现场评价表格。 3、考核人员应经过培训,统一考核评判方法与标准。 ~ 4、适用于所有的区域。 嗅觉法 1、是否有异味。 2、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区域,如公共厕所内是否可嗅到氨气等异味。 擦抹法 1、是否有积尘。 2、适用于所有的环境区域。 3、检查者可戴白色手套或用清洁纱布等对环境表面进行擦抹检查。 、 化学法 荧光标记法: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痕连是否清除。 1、在实施清洁工作前预先标记。 2、将荧光标记在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 3、适用于中度风险区域质量抽查、高度风险区域定期质量抽查。 4、只能用于光滑的环境表面。 5、可通过计算荧光标记清除率来评价清洁质量。 荧光粉迹法: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粉是否扩散。 :

1、实施清洁工作前预先标记。 2、将荧光粉撒在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 3、适用于中度风险区域质量抽查、高度风险区域定期质量抽查。 4、只能用于光滑的环境表面。 5、可通过计算荧光扩散处数目来评价清洁质量。 化学法 ATP法:记录监测表面的相对光单位值(RLU),合格标准遵照产品说明书。 微生物法 | 参考GB15982的相关规定。 1、适用于对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的评价。 2、可参照“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其他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2、医疗机构应对清洁质量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人员,促进清洁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20年2月1日

公共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

第一章 公共卫生间清洁规范 公共卫生间(习惯上称公共厕所)是指供城市居民共同使用的卫生间,是满足人们生理与卫生要求的必备公共设施。 卫生间的清洁是指通过专业的保洁员使用配套的洁厕工具,药物,对卫生间的环境进行清扫、冲洗、消毒、保持清洁,使其达到空气和谐,视觉良好并能防止细菌传播的目的。清洁卫生间,防止细菌的传播,营造一个令人愉快的公共环境,改善公共卫生。 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主要包括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隔板、卫生洁具及其它室内设施的清洁,可分为每日常规清洁和周期性大清洁两种。具体内容如下: 1、及时冲洗厕(尿)兜、不得留有脏物。 2、及时清倒手纸箩,箩内手纸不得多于1/3 。 3、不断拖擦地面,做到无水迹、无垃圾、无尘土。 4、定时擦洗洗手台、面盆、厕(尿)兜等卫生设备。 5、定时擦拭门窗、间板、墙壁、窗台。 6、定时消毒、喷洒除臭剂、清香剂。 7、及时补充洗手液、香球、手纸等。 第二章卫生间日常清洁的作业程序卫生间要保持高度的清洁,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作业,以确保物体

表面和其他地方洁净,防止细菌的扩散和恶臭的散发。 1、准备:作业前,备好以下用具:地拖、扫把、胶垃圾铲、水桶、T 架、毛套、玻璃刮、抹布(两条以上异色毛巾,深色为坐厕兜专用,浅色抹其他)、尿兜清毒剂以及手纸、香皂、香球、蚊香等。执行必要的安全程序:(1)放置警告牌;(2)穿上工装;(3)确保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如条件许可,关闭厕所,暂不让公众使用。 2、冲:进入厕所首先放水冲洗厕兜、尿兜。 3、倒:扫除地面垃圾、清倒手纸箩、垃圾桶、茶叶筐。同时将手纸箩、垃圾桶、茶叶筐冲洗干净,更换胶袋。 4、洗:按照先洗手台、面盆,后厕兜尿兜的顺序,逐项逐个刷洗卫生设施。厕兜、尿兜要用专用刷子、面洁布、海绵块等蘸专用淡清洁剂刷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用抹布擦干净。厕兜存在臭味是因厕兜里面、边缘存在脏污,特别是尿兜的排水口和厕兜的下部(反水管水面以上),刷洗时应特别注意。 5、擦:用浅色抹布抹门窗、窗台、搁板、墙壁、镜面、干手机等,必要时用刷子、百洁布、刮刀等去污。 6、拖:用地拖拖擦地面,注意边角落及尿兜周围,不要留有水迹。 7、补:补充垃圾袋、香球、清洁剂、洗手液、手纸等。 8、喷:按规定喷洒除臭剂、杀菌液等。 第三章卫生间各设施的清洁作业 (一)准备工作 清洁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环境监测站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环境监测站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环境监测站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节现场监测 1、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电源开关不得露天摆放。 2、监测工具安全存放,不要用水及湿布擦洗带电设 备。 3、烟尘采样系统采样完毕需空抽3~5分钟,以防二 氧化硫等气体腐蚀仪器。 4、采样前先把采样皮管憋死,再把采样管伸入烟道, 开泵后再放松皮管,以免烟道负压把双氧水反抽进采样 管。 5、采样设备声音异常并发烫,立即关机,排除故障。 检查电机或电气设备是否发热时,应以手背触试外壳,不 要用手掌去触试,以免触电。

第二节化验分析 一、通则 1、工作服应保持整洁。有可能碰伤、刺伤或烧伤眼睛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接触浓酸、浓碱时,戴好胶皮手套。 2、工作间内严禁吸烟或进食,不准用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不得用品尝的方法鉴别未知物。 3、工作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用肥皂水洗手。 4、停供蒸汽、电、水时,立即关闭汽源、电源、水源。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汽(气)是否关闭。 5、每瓶试剂必须贴有与内容相符的醒目标签,标明试剂名称、浓度及配制日期。 6、开启易挥发或易分解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浓氨水、浓硝酸等)时,先经流水冷却,盖上湿布;并不得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气液冲出伤人。 7、取下已加热至近沸的水或溶液时,先用烧杯夹将其

08.清洁工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8-02 共4页 第1页 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8-01 目的:建立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各区域所用的清洁工具 1.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塑料盆、抹布、拖布、水桶、清洁布、毛刷、塑料笤帚、撮子、废物贮器。 1.2 D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毛刷。 1.3 C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不锈钢盆、丝光毛巾、丝光绢布、擦玻璃器、不锈钢撮子。 1.4 B级和A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不锈钢拖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丝光绢布。 1.5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毛巾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毛巾,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毛巾,擦拭墙面及顶棚 用粉色丝光毛巾,或者使用毛巾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1.6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绢布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绢布,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绢布,擦拭墙面及顶棚用粉色丝光绢布,或者使用绢布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2.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一般生产区为洗涤剂,洁净区为0.1%氢氧化钠溶液和洗涤剂。 消毒剂:0.2%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要每月轮换使用) 3.清洁方法及频率 3.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拖布、抹布、塑料笤帚每次用完后用清洁剂搓洗干净,再用饮用水反复漂洗干净,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冲洗干净,倒置存放。 3.2 D 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丝光毛巾每天或每班使用后,用清洁剂清洗干净,再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掉清洁剂的残留物,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使用后,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倒置存放。 每周生产结束,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丝光毛巾清洁后要用消毒剂浸泡15分钟,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清洁后再用消毒溶液清洗,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 3.3 C 级洁净区内使用的清洁工具 处理设备的白色丝光绢布每天用完后,要在两小时内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题 目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8-02 共4页 第2页

生产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以下所附签名者代表已审阅并确认此份标准作业程序书所明列的细则且了解所有职责归属。

1.目的 1.1.为车间(配料间)空气、人员、器具、纯水、包材消毒提供微生物控制检测依据,最终保 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车间(配料间)空气、人员、器具、纯水、包材消毒的微生物控制和检测。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修改、解释,对规定内容进行检测。 3.2.生产部:负责车间空气、人员、器具、纯水、包材消毒的微生物控制。 3.3.储运部:负责配料间的微生物控制。 4.作业内容 4.1.车间(配料间)空气菌落总数内控标准 4.1.1.制作间<1200cfu/m3,即<8cfu/平皿。 4.1.2.预处理间、配料间(配料中转间)<1000cfu/m3,即<7cfu/平皿。 4.1.3.半成品中转间、半成品库(含液洗库)、分装走廊、分装间、冷配间、净瓶储存室 <800cfu/m3,即<5cfu/平皿。 4.1.4.抽检频率:制作间、预处理间、半成品中转间、半成品库、分装间走廊、分装间、 冷配间、净瓶储存室、配料间(配料中转间)每周至少抽检一次。 4.1. 5.包装间每周抽检一次,不作为判定依据,只作为空气质量跟踪和检查的参考依据。 4.1.6.取样数量:制作间6个,冷配间3个,包装间5个,预处理间3个,净瓶储存室3个, 膏霜半成品库3个,液洗半成品库3个,半成品中转间2个,分装走廊3个、分装间5个,配

料间4个,配料中转间2个。 4.1.7.取样方式:取样皿按取样区域面积均衡放置(不得放于风口处或进出口处),暴露 时间5分钟,离地面不得低于40cm,不得高于1.5m。 4.1.8.检测方法:按照《车间洁净度检测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 4.1.9.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取平均值,如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4.2.车间(配料间)空气霉菌内控标准 4.2.1.分装间、分装走廊、净瓶储存间、冷配间、半成品中转间、半成品库<500 cfu/m3 , 即<3cfu/平皿。 4.2.2.制作间<1000cfu/m3 ,即<7cfu/平皿。 4.2.3.预处理间、配料间(配料中转间)<800cfu/m3,即<5cfu/平皿。 4.2.4.每月至少抽检一次。 4.2. 5.取样数量同4.1.6;取样方式同4.1.7;检测方法:同4.1.8。 4.2.6.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取平均值,如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4.3.纯水菌检内控标准。 4.3.1.纯水每天生产前抽检一次,内控标准<100cfu/ml。 4.3.2.取样:每天生产第一料加水前从出水口取样,分成两份作平行样,取平均值。 4.3.3.检测方法:同4.1.8。 4.3.4.判定: 根据检测结果取平均值,如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4.4.器具菌检内控标准 4.4.1.准灌装机料斗、输料管道、勺子(或铲子)、半成品桶内壁、导流槽等与膏体接触

卫生间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公共场所卫生间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一、清洁用具的准备: 应备有:清洁篮、洗刷用具、座便器毛球、橡胶手套、清洁液、消毒药和抹布等。 二、操作程序: 1、撤出物品:将卫生间内垃圾及所有供客人使用的物品(如巾类、易耗品)撤出。 2、洗消洗漱台及洗手盆: 用清洁液由上而下清洁镜面、墙壁;由清洁液清洗洗漱台台面,用清水冲干净;用清洁液清洗洗手盆,用清水冲干净;用有效的消毒水对洗手盆进行消毒。 3、洗消浴缸: 用清洁液由上而下清洗墙壁、浴缸内壁和浴缸外壁;用同样的顺序用清水冲干净;用有效的消毒水对浴缸内壁进行消毒。 4、洗消座便器: 用清洁液由上而下清洗水箱、座便器面盖、坐板,然后洗座便器外壁;按同样顺序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清洗液清洁座便器内壁,用座便器毛球洗擦,然后用清水冲洗;用有效的消毒水依次对座便器面盖、坐板、水箱、座便器外壁、内壁进行消毒。

5、抹干用具 用一条毛巾由里而外抹洗手盆、洗漱台台面,然后由上而下抹镜面、墙壁。用另外一条毛巾由里而外抹浴缸,然后而上而下抹墙壁及浴缸外壁。用第三条毛巾依次抹座便器坐板、面盖、水箱座便器上缘和外壁。最后用第三条毛巾抹干地面。 6、补充物品:先补充巾类,后补充易耗品。 三、注意事项和要求: 1、清洗洗手盆、浴缸和座便器用的用具应分别存放,不能混淆。 2、清洗座便器所戴的橡胶手套必须与清洁其他用具时所的橡胶手套不同。两对手套必须用不同颜色区分。 3、所有抹布用后必须马上更换,不能用作下一卫生间的抹布。 4、消毒药的浓度和消毒时间一定要达到卫生要求,使用含氯消毒药时,有效氯应达200mg/l,作用时间不少于5分钟,或有效氯达300mg/l,作用时间不少于2分钟。使用其他消毒药时,必须按使用说明用。 5、所有消毒药和清洁液必须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有效卫生许可证的产品。

环境监测员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环境监测员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版

环境监测员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环境监测中心站所有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标准和各有关规定。 2、新工人、见习人员、实习人员在接受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工作。 3、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高压钢瓶应根据气体的种类涂上不同的颜色和标志,钢瓶要定期将查,不合格的钢瓶不能灌气。 5、氧气瓶及其他可燃气体,不准搬入环境监测实验室。 6、剧毒物品由专人专柜保管,双人双

锁,严格执行审批发放制度,并在保卫部门登记。 7、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品,设专人专库保管。 8、领取危险品者,必须经中心站主任和监测室主任批准,方可领用,用完所余交回保管人保管。 9、实验室的各种安全设施(通风厨、防尘罩、排风设备、消防器材及消防用水)必须保持完好。 10、使用浓酸、浓碱、有毒试剂或产生有毒气体的药品,均应在通风厨内进行操作。 11、危险品存放应远离火源、电源,确保安全。

工器具卫生清洗规程

车间卫生管理规定 一、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守则 1.目的: 严格对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防止因人员因素对产品卫生质量构成危害。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企业生产、检验。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制订全厂生产人员的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品管部负责人员健康检查。4.要求: 4.1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和《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等有关文件。 4.2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明确具体岗位职责。 4.3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作临时健康检查;新进厂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4 生产人员凡患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必须调离加工检验岗位,痊愈后经体检合格方可重新上岗。 4.5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帽、靴,按规定洗手消毒、靴消毒。离开车间必须换下工作服、帽、靴。不得将与加工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带手饰、手表,不得化妆。 4.6 在厂区内不得抽烟、吃零食,不准随便进入管制作业区。 4.7 工作服、帽不得穿出车间,更不准穿入厕所,下班后必须交由专人清洗消毒。 4.8 任何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符合现场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5.相关记录: 5.1员工健康证登记表 二、人员进入车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目的: 保证各车间、各工序上人员卫生都处在受控状态,保证产品不受人员卫生污染。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所有人员进入车间。 3.职责: 3.1 车间主任负责贯彻和监督该工作的实施。 3.2 生产车间的卫生员负责对人员的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 4.作业要点: 4.1 清洁用品 4.1.1 洗洁剂 4.1.2 擦手纸或烘干器 4.1.3 手消毒液:75%的酒精或250PPM的消毒水,见本章第十四节。 4.1.4 靴消毒液:600±50PPM含氯消毒液,见本章第十四节。 4.2 换鞋:人员在换鞋室内换上拖靴。 4.3 更衣:进入更衣室按自己的工号先戴工作帽后穿上相应编号的工作服和围裙,并自检穿带是否规范,不准有头发外露的情况。 4.4检查:由质控员抽查,手部有外伤者不得进入。 4.5 洗手消毒:按图示标识先湿手、取皂、后揉搓冲洗、消毒10秒钟以上,再冲洗干净,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 准确、快速测定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pH、悬浮物、挥发酚、氰化物、COD、油类、氨氮、重金属、六价铬等项目。 1.2 确保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监测质量,防止监测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准确测定企业厂界噪声,防止企业噪声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噪声治理和评价提供依据。 1.4 监测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排放标准,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情况、污染防治措施的效益性,为空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地面水、工业废水中pH、悬浮物、挥发酚、氰化物、COD、油类、氨氮、重金属、六价铬、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测定、厂界噪声的, 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等项目的测定。 3 管理职责 监测人员负责试剂配制、玻璃器皿的清洁卫生及分析废液、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处理,负责监测仪器的调试、保养和日常维护,计算

填报监测原始记录、分析结果,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标准分析监测,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后由站长报出。 4 工作程序 按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对废水、环境空气、噪声、降尘、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进行监测,工业废水监测如有超标情况,则对超标项进行跟踪采样监测,凡是超标数据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作好《信息交流台帐》的记录。 4.1 pH测定 4.1.1试剂 pH标准缓冲溶液(pH 6.865、pH 9.180 25℃),当被测样品pH 过高或过低时,应考虑配制与其pH值相近似的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4.1.2仪器 酸度计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与甘汞电极、复合电极。 4.1.3样品保存 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测定。 4.1.4仪器校准 操作程序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水样与标准溶液温度必须是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并将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该温度上。用标准溶液校正仪器,该标准溶液与水样pH值不超过2个pH单位。从标准溶液中取出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吸干,再将电极浸入第二个标准

洁净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卫生及产品质量 *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洁净区的控制 3. 职责 洁净区操作人员实施、生产主管、质检员负责监督 4. 工具 5. 清洁频率及范围: 每天清洁 每天生产操作前、工作结束后进行1次清洁,直接接触产品设备表面清洁后再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 清洁范围:用纯化水擦拭墙面、门窗、地面、室内用具及设备外壁污迹。 每周清洁 每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1次。 清洁范围:用纯化水擦洗室内所有部位,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等。 每月清洁 每月的生产结束后,进行大清洁消毒1次,包括拆洗设备附件及其它附属装

置。 消毒 根据室内菌检情况,决定消毒频率。 ^ 6.清洁程序 临近正常清洁周期,提前在清洁室配制好所用清洁液。 由洁具存放间取出丝光毛巾、塑料笤帚、簸箕、一次性废弃物袋、塑料容器等清洁用具。 操作室内先完成工序清场操作,将待清洁区域内废弃物清理到塑料簸箕中,倒入废弃物袋中。 将丝光毛巾在清洁液中荡洗三遍,提起,折叠拧至半干,然后将半干丝光毛巾平整开,沿中线折叠两次,使其成为四层,将折叠好的丝光毛巾平展在手掌中(下同)。 然后在相应清洁区域内,对照相应的清洁内容和方法要求进行环境清洁操作。各清洁区域的总体清洁顺序为由上到下,有里到外,避免重复污染。 】 日常清洁的有效期为24小时,每周的大清洁有效期为7天;间断性生产开始前或更换品种生产前,必须按每周大清洁的要求进行彻底清场清洁,按《清场标准操作规程》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生产。 7.清洁内容

¥ 清洁注意事项 若有玻璃破碎,一定要将玻璃屑清除后,再用丝光毛巾或塑料笤帚清洁,以免划伤操作者或损坏地面。 擦拭设备设施的丝光毛巾、擦拭地面的丝光毛巾和擦拭环境的丝光毛巾分类标识和悬挂,不能混用。 清洁时不能干扫或干擦,以免起尘造成污染。 严格按清洁规定的擦拭面积进行清洁,以保障清洁效果。 不能用水直接冲洗地面。 灯具清洁后要停数分钟后开启电源开关。

环境表面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XX县人医院 环境表面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基本原则 1、先清洁后消毒。 2、湿式卫生 3、清洁顺序应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4、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原则。 5、进行清洁消毒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6、清洁工具分区使用,用颜色标记。 7、对使用后污染的抹布或拖布清洁时,漂洗用水应一用一换或使用流动水漂洗。用于浸泡污染的抹布或拖布的消毒剂不得反复使用。 8、清洁工具的数量应清足科室规模的需要。 9、“清洁单元”是指以某患者病床为中心,将其周围的环境表面与相关的所有医疗设备视为ー个清洁单元,在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时,不得在两个清洁单元之间连续使用同一块抹布或卫生湿巾。 清洁级:适用于低度风险区域 1、方式:湿式卫生。 2、频率:1~2次/天。 无明显污染,推荐使用一次性卫生湿巾。 评价标准:区域内环境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卫生级:适用于中度风险区域 1、方式:湿式卫生+清洁剂辅助。 2、频率:2次/天。 侵人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性诊疗活动后,需立即对环境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评价标准:区域内环镜表面菌落总数<10CFU/cm2,或自然菌减

少1个对数值以上。 消毒级:适用于高度风险区域 1、方式:①湿式卫生+清洁剂轴助;②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实施中、低水平消毒。 2、频率:≥2次/天。 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性诊疗活动后,需立即对环境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评价标准: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符合GB 15982要求。 污点清洁与消毒 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再对污染区域实施清洁和消毒。 1、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2、做好个人防护。 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进行。 强化清洁与消毒 1、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比常规频率增加1倍甚至更多。 2、更换消毒剂,针对性选择高水平消毒剂。 3、选用其他技术来辅助强化消毒,如过氧化氢气雾发生器。 4、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 5、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具体参照WS/T311执行。 6、对感染阮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参照WS/367执行。 下列情况应实施强化清洁与消毒策略:①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②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 屏障保护 使用塑料薄膜、铝箔等材料覆盖物体表面。 屏障物一用一更换。

住宿清洁工作操作规程及清洁工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清洁工作操作规程 1.客房清洁准备工作: 检查客房清洁车内的各类布草、客用品、抹布、清洁用品等(包括马桶扫、百洁布、胶手套、清洁消毒剂)是否齐备,然后将客房清洁车和地板清洁用具推至需清洁房门口并紧靠房门。 2.客房清洁操作程序 2.1通风换气: 拉开窗帘,开启空调及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换气。 2.2清出不洁物品 将客房供客人用的各类布草、盆桶、拖鞋、杯具、冷热开水瓶等撤出,清倒垃圾。清理完毕后洗手。 2.3整理床铺: 从客房清洁车取出洁净布草,按顺序换上床单、被套、毛毯、枕套,最后铺上床罩。 2.4清洁除尘 2.4.1清洁电话: 用干净抹布,从话简到机身电话抹干净,然后用消毒剂对话简进行消毒,或更换新的电话消毒膜(按产品设计要求定期更换)。 2.4.2清洁家具及室内物品: 从房门开始按顺序用另一套干净抹布从高到低将家具内外、窗台、灯具、电器、玻璃窗等抹擦干净。 2.5清洗垃圾桶及烟灰盅: 将垃圾桶及烟灰盅清洗干净、抹干后放回原处。 2.6地面清洁: 吸尘或湿式拖地。完毕后洗手消毒 2.7补充物品: 补充食品、饮料和各类房内客用品。 2.8清洗卫生间 首先换上卫生间清洗专用衣,有条件的酒店最好是设立卫生间清洗专人。然后按《旅业客房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进行。 3.客房杯具的洗消: 由专人按《旅业客房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 4.客房空调及排气系统保洁 4.1对空调系统的回风口、出风口和滤网进行定期清洁。两周内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4.2对客房及其卫生间的排气扇进行定期清洁,两周内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5.客房地毯保洁 对客房内及过道的地毯必须进行定期清洁,应两周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6.注意事项 6.1客房内供客人用的食品、化妆品,必须分别符合《食

【DOC】-仓库清洁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DOC】-仓库清洁卫生标准操作规程仓库清洁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仓库卫生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仓库清洁卫生操作,保证仓库的卫 生,确保物料在库贮存条件达到最佳。 适用范围: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成品及各仓库。 责任人:仓库保管员、QA质监员、物料管理部经理。 程序: 1. 库房外的清洁: 1.1.仓库保管员每日要用扫帚对库房外周边地面进行清扫,并及时将清扫堆积物移入生 活垃圾箱; 1.2.库房外地面环境清扫时,如遇尘土多时可对地面适当洒水除尘; 1.3.库房外运输道路路面要清扫清洁,无物料洒落物,保持物料运输畅通; 1.4.对雨后,库房外地面积水要及时进行排出清扫,要保持排物道畅通; 2. 库房内的清洁: 2.1.库房内清洁工具:扫帚、拖布、抹布、掸子、簸箕等; 2.2.仓库办公室每日用拖布擦拭地面,抹布擦室内桌椅柜、擦去门窗及其它设施上的污 迹,并清除废弃物; 3. 库房内的地面清洁:

3.1.地面局部清洁,每批次收、发物料后,仓库保管员要使用扫帚和用簸箕将垛位周围 地面洒落物料收集清理干净; 3.2.货垛间距之间地面要用扫帚扫除灰尘,并用拖布将库房拖擦干净; 4. 货架垫板的清洁: 4.1.货架要用抹布擦拭干净表面的灰尘; 4.2.货架垫板、货架底部应使用扫帚探扫干净; 4.3.货架堆码存放的物料包装表面应用掸子掸去灰尘,但不要将标记刮落; 5. 墙壁的清洁 5.1.墙壁悬挂标示物灰尘要用掸子或抹布进行清扫; 5.2.库房内墙壁四角、窗台、顶棚应用扫帚或掸子将蜘蛛网清理干净; 5.3.换气窗口和窗户应用抹布擦拭干净物印迹; 6. 器具清洁: 6.1.照明灯具、管线浮尘要用掸子弹除干净; 6.2.库房内摆放的消防器材、温湿度计、货位卡应用抹布擦去灰尘; 6.3.推车、计量磅称要用抹布或扫帚清理表面污迹; 7. 仓库内设备、设施及用具清洁后的废弃物要整理到垃圾存放处;要按《物料定置管 理制度》进行执行,并作好《仓库清洁检查记录》。 8. 相关文件: 《物料定置管理制度》 9. 管理记录: 《仓库清洁检查记录》 ****************股份有限公司 仓库、中转间卫生检查记录 编号:

工贸企业环境监测分析及工业化学分析工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63247 工贸企业环境监测分析及工业化学分析工安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工贸企业环境监测分析及工业化学 分析工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一切试剂药品要有标签。剧毒性药品必须有专人保管,实行双人双锁,并与一般药品分开。毒性物质撒落时应立即全部收拾起来,并把落过毒物的桌子和地面画洗净。 2.严禁试剂入口,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样品时,应用橡皮球操作不得用嘴,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时,应将试剂瓶远离鼻子,用手轻煽稍闻其味即可,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3.严禁器具和食具互相挪用。 4.对于有毒的气体和蒸气,必须在通风厨内进行操作处理。 5.腐蚀刺激性药虑品用时,必须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6.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必须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在溶解强碱性试

普通病房、门诊环境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普通病房、门诊环境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制订日期:2016年3月修订日期:2017年5月 制订:医院感染管理科审核: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遵循文件: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一、空气:诊室、病室应保持通风良好,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必要时(无人情况下,如病人出院,房间空置)进行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病室:护理人员紫外线消毒、保洁人员开窗通风,诊室:当日值班工作人员)。 二、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每日2次。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吸湿纸)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消毒30分钟后,最后再进行清洁。拖把应分区分室使用,一室一拖把,用后先清洗干净,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拖把,用后单独标记,先消毒后清洗,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病房保洁人员操作,诊室当日值班工作人员)。 三、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床栏、床边、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门诊诊桌、诊疗床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日清洁消毒,无明显污染时,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清洁消毒2次;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消毒30分钟后,最后再进行清洁。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一床一布巾),用后先清洗干净,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一、监测指征 1.感染暴发或感染流行时,环境因素在感染传播中有流行病学意义。 2.监测潜在的危险环境状况,证明有危险的病原体存在或证明危险的病原体已被成功清除。 3.当某项感染控制措施改变时,评估其效果;或者根据规范要求,仪器设备或系统启用时监测。 4.目标性监测的需要。 5.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二、空气监测(沉降法) (一)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 (二)采样高度:距地面垂直高度80~150 cm。 (三)采样点设置 1.非洁净房间:室内面积≤30 ㎡,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两点位置各距墙1 m;室内面积>30 ㎡,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4点均距墙1 m。9 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 min后送检培养。 2.洁净房间:清洁房间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根据房间的不同清洁级别进行布点,操作按照GB 50333—2002。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30 min后送检培养。 (四)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人员做好手部卫生,佩戴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清洁房间采样须穿洁服。 2.皿盖打开顺序应先内后外;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行走及放置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空气流动状态的影响;皿盖应扣放,以防污染。 3.采样结束后,由外向内合上皿盖。 4.采样完毕的培养皿应在6 h内培养。 (五)实验室检验 1.培养皿在37℃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和致病菌检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按照GB/T 4789.28—2003;菌落计数方法按照GB\T 7918.2—1987;致病菌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按照GB/T 4789.11—2003,沙门菌检验按照CB\T 4789.4—2003,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按照GB/T7918.4—198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按照CB\T 7918.5—1987,, 2.计算结果:非洁净房间以100 c㎡的平皿在空气中暴露5 min即相当于10 L 空气中的细菌数,计算公式为: 细菌数(cfu/m3)=1 000÷(A/100×t×10/5)×N=50 000N/At 式中:t——平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min);N—一培养后平皿上的菌落数(cfu/平皿);A——所用平皿的面积(c㎡)。 洁净房间直接以“个/(30 min·Φ90)”平皿为单位计算结果。 (六)结果判断: 参照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三、物体表面监测 (一)采样时间: 消毒处理后4 h内。 (二)采样方法 被采样本面积<100 c㎡取全部表面;如采样面积≥100 c㎡,连续采样4个位置(不可有重叠),每个位置采5 cm×5 cm的大小,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不规则的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面积≥30 c㎡ (三)采样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