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加工工艺的制作技术

蜂蜜加工工艺的制作技术
蜂蜜加工工艺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提供一种蜂蜜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此法是将湿物料或者溶液在较低的温

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Pa13Pa下使水分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按一定的比例在蜂蜜中添加淀粉、环糊精及硬脂酸盐、硅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冷冻干燥制成粉末状蜂蜜。本技术蜂蜜加工工艺步骤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固体蜂蜜,天然液态蜜的营养和滋味可以被保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蜂蜜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此法是将湿物料或者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Pa-13Pa下使水分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蜂蜜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蜂蜜放入-25℃以下的冷库中冷冻12h ~24h,等蜜液完全冻结后移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调节真空度,在真空条件下维持0.5h~1h,并在真空条件下,依次加热到50℃、60℃、70℃,分别持续1.5h、1h、7h,此后,将温度降到60℃,维持lh~2h,停止加热,在真空条件下放置11h~12h后停机;将制成的固体蜂蜜取出,粉碎后包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蜂蜜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一定的比例在蜂蜜中添加淀粉、环糊精及硬脂酸盐、硅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冷冻干燥制成粉末状蜂蜜。

技术说明书

蜂蜜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蜂蜜深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蜂蜜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用佳品,东周时期的《礼记·内则》中记载有“子事父母,枣粟饴蜜以甘之”。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我国医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把蜂蜜列为药中至上品“味甘无毒,主治心腹泄气"。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蜂蜜在治疗咳喘等方中多次用到。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蜂蜜入

药“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在古埃及的金字塔上面,有用象形文字说明蜂蜜的食用和医用方法。

(1)保护肝脏

蜂蜜能促使动物的血糖、氨基己糖含量升高,肝糖含量增加,血胆固醇含量恢复正常。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蜂蜜有缓泻作用,润滑胃肠,对胃酸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对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结肠炎、便秘、痔疮等都有良好疗效。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蜂蜜具有良好的止咳润肺解毒功能,对治疗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或亚急性喉炎等疾病很有效果。对促进肺结核病的钙化,蜂蜜也有很好疗效。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蜂蜜对心血管系统起双向调节作用;可提高幼儿的血红蛋白含量。蜂蜜对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功能、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也有很好的作用。蜂蜜还具有强心作用、能使冠状血管

扩张,消除心绞痛,对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5)抗菌作用

未经处理的天然成熟蜂蜜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蜂蜜对大肠杆菌、流感杆菌、链球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黄曲霉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致病菌均有抗菌作用。

有实验表明,未经处理的天然成熟蜂蜜对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绿脓杆菌、部分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试验证明,分别给小鼠用1%和5%椴树蜜或杂花蜜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结果表明:1%和5%椴树蜜均能使抗体分泌细胞的数量增加。其中5%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椴树蜜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而1%杂花蜜使抗体分泌细胞明显减少,有抑制抗体产生的作用。

(7)对糖代谢的影响

蜂蜜中乙酰胆碱可以使血糖降低,葡萄糖可以使血糖升高。给予低剂量蜂蜜时,乙酰胆碱降血糖的作用超过葡萄糖的作用,使血糖降低;高剂量时则使血糖升高。

(8)滋补强壮与促进组织再生

蜂蜜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酶等营养物质,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是极佳的滋补品。

(9)美容作用

蜂蜜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共同作用使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蜂蜜对皮肤具有营养滋补、改善代谢、防止皱纹产生或增加的良好作用,蜂蜜还有高度吸湿性,可吸收皮肤的分

泌物,使皮肤保持洁净。

(10)蜂蜜的其他作用

蜂蜜还有抗疲劳的作用,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对迅速消除疲劳有很好的作用,并且它还能增强人体的耐力及代谢效剁261。此外,蜂蜜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睡眠、提高脑力和体力活动能力。蜂蜜还有降压作用,对贫血有良好疗效,也可以治疗皮肤疾病。

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品和医疗保健用品,在国内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目前,我国现有蜂群数量已达820万群,成为世界上第叫<蜂群拥有国。2005年,我国蜂蜜产量已在30万吨以上,其出口量占世界蜂蜜市场总量的20%左右,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畜产品之一,出口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加工蜂蜜一般采用预热过滤、不浓缩的方法。蜂蜜加工的流程为:原料蜜、检验、选料配置、预热、融蜜、过滤、升温、冷却一预包装检验一成品。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深加工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种蜂蜜加工工艺,该本技术蜂蜜加工工艺步骤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固体蜂蜜,天然液态蜜的营养和滋味可以被保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蜜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此法是将湿物料或者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Pa-13Pa下使水分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

进一步地,将蜂蜜放入-25℃以下的冷库中冷冻12h~24h,等蜜液完全冻结后移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调节真空度,在真空条件下维持0.5h~lh,并在真空条件下,依次加热到50℃、60℃、70℃,分别持续1.5h、1h、7h,此后,将温度降到60℃,维持lh~2h,停止加热,在真空条件下放置1lh~12h后停机;将制成的固体蜂蜜取出,粉碎后包装装。

进一步地,按一定的比例在蜂蜜中添加淀粉、环糊精及硬脂酸盐、硅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冷冻干燥制成粉末状蜂蜜。

本技术一种蜂蜜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蜂蜜加工工艺步骤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2)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固体蜂蜜,天然液态蜜的营养和滋味可以被保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蜂蜜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此法是将湿物料或者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Pa-13Pa下使水分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

将蜂蜜放入-25℃以下的冷库中冷冻12h~24h,等蜜液完全冻结后移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调节真空度,在真空条件下维持0.5h~lh,并在真空条件下,依次加热到50℃、60℃、70℃,分别持续1.5h、1h、7h,此后,将温度降到60℃,维持lh~2h,停止加热,在真空条件下放置1lh~12h后停机;将制成的固体蜂蜜取出,粉碎后包装装。

按一定的比例在蜂蜜中添加淀粉、环糊精及硬脂酸盐、硅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冷冻干燥制成粉末状蜂蜜。

本技术一种蜂蜜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蜂蜜加工工艺步骤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固体蜂蜜,天然液态蜜的营养和滋味可以被保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

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1.3 生产批量、周期及物料消耗 1.4 所需生产设备、场所及卫生 1.4.1 所需设备 1.1.1生产设备:化蜜池、悬臂吊、投料罐、混合罐、浓缩器、成品罐、磅秤、叉车 1.1.2能源:蒸汽、软化水、电 1.2 生产场所:化蜜间、浓缩间 1.5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 1.5.1 工艺流程图 注:标*号工序必须经QA复核后方可进行下道操作。

标※号工序必须由班组长进行复核。 1.5.2 工序质量监控项目和人员、频率

1.6.工序描述 1.6.1领料 班组长根据当日生产计划组织班组人员同时通知原料库管员到原料库领取所需物料,领料过程当中班组长应对领用的物料品种、合格状态、批次、比例进行检查,QA人员现场跟踪复核。领用物料必须每桶称量并记录后由班组操作工运至车间物料暂存区域。物料运输升降机严禁载人,升降机和电瓶叉车使用要严格按照《升降机SOP》和《电动叉车SOP》执行。 1.6.2解晶液化(水的高度) 将领取的桶装原料蜂蜜使用悬臂吊吊入化蜜池内进行预加热,悬臂掉的使用详见《悬臂吊SOP》。未结晶的蜂蜜严禁调入池中加热,严格控制水温和加热时间不高于上限(10月次年5月水浴温度60℃---75℃,加热时间:2-3小时;5月-10月水浴温度50℃---60℃,加热时间:1-2小时),加热融蜜过程30min测量一次蜜温和水温及液化情况,以能从桶内将蜂蜜倒出为宜,整个加热过程要对每桶详细查看有无漏蜜情况避免蜂蜜损失,班组长按照时间节点复核,并填写生产记录。 1.6.3 投配料 待化蜜池中的蜂蜜可从原料桶内倒出时,悬臂吊操作人员使用悬臂吊将原料桶吊起运至投料罐前准备投料,悬臂吊吊钩与蜂蜜桶挂合时尽量使用旋转平台,不能使用旋转平台的应站立在安全板上进行挂合任务,不可直接站立在桶盖上进行工作,避免烫伤事故发生。原料运输过程当中悬臂吊应操作

板材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和标准

板材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标准 1、选料 选料是介石车间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选料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成败,而且决定着公司利润的高低,因此,务必搞好选料工作,必须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1)、选料总体原则:先进先出,先散后整,先小后大,好坏搭配, 质量符合五大原则。 2)、选料标准: a)用料风格、质量等级、颜色等符合客户要求。 b)保证关键部位用料,好坏搭配,各部位颜色过渡自然,浑然一 体。 c)尽量消化积压品,减少库存积压,减少散板产生。 d)保证出材率最大化,最低要达到加工单规定要求,如有异常则 需用联络单形式向上级领导反映,待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加 工。 e)板材与工艺配合无明显色差。 3)选料步骤: a)首先根据加工单要求及业务技术交接情况,掌握客户用料要求, 材质等级,主次位置关系,各部位平面分布关系,与工艺有无 配合,各部位用料数量以及主要规格尺寸等等。 b)根据各部位用料数量及主次关系,把同种材料集中堆放,从每 块荒料大板中各选一扎呈一字型摆开,分清大板质量状况,风

格特征,大板尺寸,同时检查大板厚度,平面度有无问题,光 泽度是否足够,表面有无网印等外观缺陷;然后根据大板外观 特征和颜色分类统计。 c)对于重大工程,特殊工程,关键部位用料,召集生产、质检、 业务(客户)及本车间相关人员现场确认,共同制定用料方案。 d)对于所有工程在确定用料方案时,充分考虑出材率尽量最大化, 减少散板产生,同时考虑使用积压品,将稍差的石材用在次要 位置,做到好坏搭配,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保证公司效益。e)若是工艺与板材需对色加工,严格按照所提供有代表性的样品, (不小于300*300)对色,选择颜色与之一致的石材加工相应 部位。 f)综合考虑大板情况,结合加工图纸要求,制定工程用料方案, 再根据工程交货顺序,制定大板切割方案并将用料计划、切割 尺寸方案、加工顺序等情况加工前向加工机长详细说明清楚后 方可进行加工。 g)如果同一部位用料大板数量不够,但又急先交货,务必保留一 件600*600大小的样板,便于后面选料对色,保证整体效果。 2、介料 1)、介料步骤: a)首先认真消化加工图纸,掌握加工要求,详细尺寸,有无磨边 及磨边类型,工程部位拼接关系,分清主次位置关系,再消化 选料人员制定用料方案和大板切割方案,然后将大板开扎。

蜂蜜加工流程 文档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对少年儿童咳嗽治疗效果很好。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有些单花蜜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其加工方法如下: 1)原料蜜验收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和采集时间的长短及含农药残毒等逐一严格检测。淀粉酶值在8以上才可使用;如果小于8,就不能浓缩加工。下降到接近于0时绝对不能收购。 2)选配根据订货的要求收购优质蜂蜜拼配蜂蜜小样,根据小样与订货要求指标,再进行大批量蜂蜜加工生产。 3)融化通过加热以防止发酵和破坏结晶核,延缓蜂蜜结晶。加热温度为60~65℃,时间30分钟,加热时搅拌使蜂蜜受热均匀并加快融化。 4)过滤将加热后的蜂蜜温度保持在40℃,使蜂蜜为最佳流动状态,以便能顺利通过多道过滤,去除杂质和少量的较大粒晶体。在密封装置中进行加压过滤,以缩短加热时间,减少风味损失。 5)真空浓缩选合适的真空浓缩设备,在真空度720mm汞柱、温度40~50℃条件下使蜂蜜浓缩,对蜂蜜的色、香、味影响可以降低到最

小程度。在浓缩时,应特别注意蜂蜜受热后芳香族挥发性物质的回收。设置香味回收装置,将挥发性物质回收再溶入成品蜜中,保持蜂蜜特有的气味。星卓蜂产品公司拥有现代化的GMP车间,可提供蜂蜜的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扣扣:一九九三五五九七九六。 6)冷却将浓缩后的蜂蜜尽快降低温度,以避免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温下存放而降低蜂蜜品质,同时为分装做好准备。为了加快冷却,最好能强制循环和搅拌冷却,以使产品保持良好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7)检验和包装在浓缩蜂蜜过程中应随机抽样检测,保持加工后的蜂蜜所含的水分稳定在17.5%~18%内不变。包装规格可分大包装和小包装两类。大包装是铁桶作容器盛装,铁桶内应涂有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特殊涂料,以避免蜂蜜中所含的酸性物质腐蚀铁器造成污染。小型包装主要是瓶装,可直接将成品蜜灌入清洗干净并严格灭菌的玻璃瓶内。 8)贮存贮存仓库应单独隔开,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防止与有异味物品一同存放。

炼蜜工艺规程

炼蜜工艺规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 一、产品名称和制作依据 二、制作工艺流程 三、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二)、企业质量标准 (三)、容器质量标准 四、生产工艺条件 五、操作方法 六、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七、技术安全操作要求及劳动保护 八、质量监控要点 九、贮藏注意事项 十、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及生产周期十一、技术经济指标及物料平衡

一、制作规格和制作依据 (一)产品名称【炼蜜】 批量:30kg (二)制作依据 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二、制作工艺流程 【炼蜜】

三、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1.蜂蜜 GB 14963-2011 2.炼蜜 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徐徐沸腾(约116~118℃)后,保持微沸,并除去泡沫及上浮蜡质,然后用罗筛筛去死蜂及杂质,再倾入锅内,炼至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即迅速出锅,转入炼蜜专用贮存桶中放凉。 (二)企业质量标准 2.炼蜜 本品系蜂蜜加热至116—118℃而得的制品。 一、感官检查 取30ml样品倒入50ml清洁干燥无色玻璃烧杯中观察,应为金黄色至黄棕色稠厚糖浆状液体,有香气,味极甜而不酸、不涩、不麻。洁净无杂质无死蜂,无不良气味或异味。 二、含水量约为10%--13%,手捻有粘性,两手指离开时无长白丝出现。 编制依据: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三)容器质量标准 1.聚乙烯塑料桶 2.待验和合格状态标志并黏贴物料标示卡 色标要求:待验为黄色、合格为绿色

3.合格证质量标准 执行产品合格证有关规定 四、生产工艺条件 一般生产区工艺条件 (1)每年生产人员必须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凡患有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皮肤病、精神病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工作。 (2)应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指甲,勤换衣服,保持个人清洁。不许佩带手表、饰物、涂口红、留长发、留长指甲等。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按以下程序:更鞋→脱外衣→洗手→穿一般生产区工作服→一般生产区。 (4)生产前应检查生产区域:地面清洁、无积水;墙面无结露、霉斑;设备清洁;地漏清洁、无异味。 (5)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等现象;配件整洁、摆放有序。 (6)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清除、随时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 (7)生产结束后应及时清场,地漏应定期清洁、消毒。 (8)工作服、帽、鞋应每周清洗二次。 五、操作方法 【炼蜜】 1.炼制

单元体幕墙施工方法及工艺

六、幕墙施工方法及工艺 1. 施工方法 单元式幕墙板块吊装阶段采用单元吊具进行施工,无需脚手架,但先期的转接件安装可使用脚手架,而且板块的垂直运输需塔吊或专用单元吊装机来完成,因而,此阶段需土建予以脚手架及塔吊的配合工作。本工程的框架式幕墙需采用脚手架进行施工,脚手架由总包予以配合。脚手架的立杆单排、双排均可,但最基本的要求是,里皮立杆离墙距离不应小于400mm。 2. 施工工艺 本工程按照不同幕墙形式,可分为单元式幕墙、局部框架式玻璃幕墙、橱窗及顶部天窗等。以下对各种幕墙形式的施工工艺进行分别叙述。 2.1单元幕墙安装工艺 工程施工准备 2.1.1.1技术准备工作 A.组织设计人员对现场安装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本工程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结构特点,详细研究施工方案,熟悉质量标准,使工人掌握每个工序的技术要点。 B.项目经理组织现场人员学习单元板块的吊装方案,着重学习掌握吊具的额定荷载,各种单元体重量等重要参数。 2.1.1.2单元板块运输,吊装机具的准备 A.根据本工程单元板块几何尺寸、重量设计合适的板块周转架。 B.根据单元板块的尺寸、重量及吊装方法设计合适的吊具及选用合适电动葫芦,起重架等设备,所有机具设备的选用都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重要部件应通过试验测试其可靠性。 C.与总包协调使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和板块吊装。 2.1.1.3现场施工条件的准备 A.首层平面应划分出专用区域用来进行板块卸车及临时存放,此区域应在塔吊使用半径之内。当塔吊拆除后,此区域应能实现用汽车吊卸车。 B.板块垂直运输条件

a.为实现板块运到各楼层,每隔5~8层应设一个板块存放层,在此层应设 一钢制进货平台,由塔吊及进货平台实现板块由地面至存放层的垂直运 输。 b.当塔吊拆除后,可用施工用人货两用电梯实现极少量的单元板块的垂直 运输。 c.当人货两用电梯不能用地,可采用专用单元吊装机提升运输。 2.1.1.4项目经理负责落实施工用电、用水、附件库房,办公室、工人用餐、住 宿等问题。 2.1.2测量放线 2.1.2.1复核土建结构标高线的正确性 A.以土建的±0.0标高为基准,利用水平仪、50米长卷尺及适当重量的重物,每隔5~10层为阶段复核土建标高的正确性。 B.如发现土建标高不准确,应另作标记,并应有“幕墙专用”的标识,并将复核情况上报总包单位及监理。 C.标高复核时应着重注意由于楼体沉降而产生的主、裙楼标高不一的情况,应确保主裙楼标高的一致性。 2.1.2.2确定幕墙施工测量放线的基准层 A.楼体平面变化层确定为一基准层。 B.两测量基准层间隔层数不易大于7~8层。 2.1.2.3复核基准层土建基准点、线的闭合情况 A.用经纬仪、50米长卷尺复核土建基准点、线的角度、距离,如发现偏差应进行均差处理。 B.当测量时应注意考虑温度、拉尺力量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进行适当的修正。C.当发现测量结果有较大偏差时,应及时上报总包及监理公司,进行联合测量、纠偏。 2.1.2.4以复核过的基准点或基准线为依据,做出转接件施工所需的辅助测量 线。 2.1.2.5依据正确的控制线及主体结构图进行结构边缘尺寸的复核,如发现超差 现象及时上报总包进行剔凿,以免影响板块的安装进度。 2.1.3预埋件处理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蜂蜜浓缩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蜂蜜浓缩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明确各工序操作要点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原料蜂蜜浓缩至半成品、成品蜜的生产。 职责: 1、生产部生产车间负责本文件的执行,车间班组长、生产主管、生产副厂长负责内部检查、监督。 2、质量部 QA质监员负责关键环节的监督、验证; 3、技术部负责工艺查证和本文件的修订和更新;内容: 1.1 产品名称及依据: 1.1.1 名称:半成品蜂蜜【 41.8Be(± 0.2Be)】 1.1.2 产品标准: GB14963-2011 1.2 人员配置:班组长 1名,操作工 4名。 1.3 生产批量、周期及物料消耗

1.4 所需生产设备、场所及卫生 1.4.1 所需设备 1.1.1 生产设备:化蜜池、悬臂吊、投料罐、混合罐、浓缩器、成品罐、磅秤、叉车 1.1.2 能源:蒸汽、软化水、电 1.2 生产场所:化蜜间、浓缩间 1.5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 1.5.1 工艺流程图 注:标 *号工序必须经 QA复核后方可进行下道操作。 标※号工序必须由班组长进行复核

1.5.2 工序质量监控项目和人员、频率

1.6 .工序描述 1.6.1 领料班组长根据当日生产计划组织班组人员同时通知原料库管员到原料库领取所需物料,领料过程当中班组长应对领用的物料品种、合格状态、批次、比例进行检查, QA人员现场跟踪复核。领用物料必须每桶称量并记录后由班组操作工运至车间物料暂存区域。物料运输升降机严禁载人,升降机和电瓶叉车使用要严格按照《升降机 SOP》和《电动叉车 SOP》执行。 1.6.2 解晶液化(水的高度)将领取的桶装原料蜂蜜使用悬臂吊吊入化蜜池内进行预加热,悬臂掉的使用详见《悬臂吊 SOP》。未结晶的蜂蜜严禁调入池中加热,严格控制水温和加热时间不高于上限( 10月次年 5月水浴温度60℃--- 75 ℃,加热时间: 2-3 小时;5 月-10 月水浴温度50℃---60 ℃,加热时间: 1-2 小时),加热融蜜过程 30min 测量一次蜜温和水温及液化情况,以能从桶内将蜂蜜倒出为宜,整个加热过程要对每桶详细查看有无漏蜜情况避免蜂蜜损失,班组长按照时间节点复核,并填写生产记录。 1.6.3 投配料待化蜜池中的蜂蜜可从原料桶内倒出时,悬臂吊操作人员使用悬臂吊将原料桶吊起运至投料罐前准备投料,悬臂吊吊钩与蜂蜜桶挂合时尽量使用旋转平台,不能使用旋转平台的应站立在安全板上进行挂合任务,不可直接站立在桶盖上进行工作,避免烫伤事故发生。原料运输过程当中悬臂吊应操作平稳,不可忽前忽后、忽高忽低,避免原料桶滑落造成原料损失。 确认投料罐底阀门是否关闭,投料人员用手打开原料蜂蜜桶内外盖,将其放入塑料筐内待清洗,投料前将原料桶中的死蜂、蜡渣进行清理,两名投料人员抬起原

炼蜜工艺规程

目录 一、产品名称和制作依据 二、制作工艺流程 三、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二)、企业质量标准 (三)、容器质量标准 四、生产工艺条件 五、操作方法 六、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七、技术安全操作要求及劳动保护 八、质量监控要点 九、贮藏注意事项 十、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及生产周期十一、技术经济指标及物料平衡

一、制作规格和制作依据 (一)产品名称【炼蜜】 批量:30kg (二)制作依据 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二、制作工艺流程 【炼蜜】

三、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1.蜂蜜 GB 14963-2011 2.炼蜜 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徐徐沸腾(约116~118℃)后,保持微沸,并除去泡沫及上浮蜡质,然后用罗筛筛去死蜂及杂质,再倾入锅内,炼至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即迅速出锅,转入炼蜜专用贮存桶中放凉。 (二)企业质量标准 2.炼蜜 本品系蜂蜜加热至116—118℃而得的制品。 一、感官检查 取30ml样品倒入50ml清洁干燥无色玻璃烧杯中观察,应为金黄色至黄棕色稠厚糖浆状液体,有香气,味极甜而不酸、不涩、不麻。洁净无杂质无死蜂,无不良气味或异味。 二、含水量约为10%--13%,手捻有粘性,两手指离开时无长白丝出现。 编制依据: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三)容器质量标准 1.聚乙烯塑料桶 2.待验和合格状态标志并黏贴物料标示卡 2.1色标要求:待验为黄色、合格为绿色

3.合格证质量标准 执行产品合格证有关规定 四、生产工艺条件 一般生产区工艺条件 (1)每年生产人员必须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凡患有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皮肤病、精神病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工作。 (2)应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指甲,勤换衣服,保持个人清洁。不许佩带手表、饰物、涂口红、留长发、留长指甲等。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按以下程序:更鞋→脱外衣→洗手→穿一般生产区工作服→一般生产区。 (4)生产前应检查生产区域:地面清洁、无积水;墙面无结露、霉斑;设备清洁;地漏清洁、无异味。 (5)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等现象;配件整洁、摆放有序。 (6)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清除、随时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 (7)生产结束后应及时清场,地漏应定期清洁、消毒。 (8)工作服、帽、鞋应每周清洗二次。 五、操作方法 【炼蜜】 1.炼制 取经检验符合标准的蜂蜜置可倾式炼蜜锅中,加热至徐徐沸腾后,(炼蜜过程中随时观察,勤搅拌防止加热沸腾后泡沫上升,溢出国外,不可避免外溢时,迅速加入少量饮用水。)蜜总量不能超过锅容积的1/3,

烧鸡的生产工艺流程

烧鸡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烧鸡生产工艺流程图: 选料①---解冻---整形---配料② 油---炸③---卤制④--- 冷却--- 包装 二次灭菌⑤---质检--- 成品 2.选料 白条鸡必须产在非疫区,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 搬运白条鸡时防止受到污染,禁止白条鸡直接接触地面。 短期使用的白条鸡贮存在保温库内,存放8天以上的白条鸡必须贮存在零下18℃的恒温库内。冷库在存放白条鸡时必须清洁干净,储存过程中地面禁止积聚血水,场地每天清洁一次。 病死、腐败、变质的白条鸡不准接收。 不准一次调入太多白条鸡,以免加工不及时造成腐败。 按产品规格要求选择白条鸡,不同规格的产品的白条鸡要保持稳定。 3.解冻 将解冻池用纯碱清洁、清洗干净。每2-3天用100ppm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 将池内放入适量的水,剥去外包装袋放入池内,解冻池内不准放入过多原料,白条鸡应全部没入水中,解冻采用流水浸泡解冻。 不准一次解冻大量白条鸡,数量以解冻后当班加工完毕为宜。 调整进排水流量,使解冻池内水温控制在15℃。 解冻的时间一般在15小时左右(具体时间根据包装规格、用料要求、天气状况等而定),至白条鸡软化,即可整形,解冻后的白条鸡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应随时进行造型。 4.整形 整形前应清洁地面,工作台,刀具,生食周转箱。 按照国定的造型将鸡翅、头、腿盘好后放入周转箱。达到20只后立即送油炸间,不得积压。 每班工作完毕后,应彻底清洗解冻池,工作台,刀具,周转箱,采用热水去除油污,再用100ppm二氧化氯溶液消毒。 5. 油炸 油炸间必须清洗干净,每天用纯碱水清洗地面和台案,容器具。 在不锈钢桶中将蜂蜜按1:3的比例用饮用水稀释。 将造型后的鸡只用蜂蜜水均匀涂抹。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 一、器具的准备 1、粉碎机一台2.不锈钢锅一只3.钢金锅两只4.秤一杆5.80—120目筛各一个6.火炉一个 二、原料的准备 1、粗粉碎(粗料)指处方中根茎类、体大类、坚硬类、含纤维素类不易粉碎的中药。一般粉碎在直径0.2—0.5cm为宜,然后再提取浸膏。 浸膏提取:将中药去杂质粉碎后,倒入容器内(以不锈钢锅为宜),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浸泡48小时,或更长时间,乙醇高出药粉5公分为准。浸泡结束后,过滤,乙醇另放置,将药渣再倒入容器内文火加热4小时,之后过滤,倒出药液。再把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流程:粗药料→稀释75%以下→置容器内浸泡→滤出药液→药渣→容器内→加水加热,将乙醇提取液加水煎液→混合→过滤(120目)→先武火后文火→浓缩至挂旗状为止 2.精粉碎(精料)指处方中贵重、芳香、树脂、含挥发油类的中药粉碎至过80-100目筛为宜。先将干燥药物,如石、枝、叶、根类中药粉碎后,再加入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3、炼蜜糖 (1)蜂蜜保证膏药的湿度和适皮吸收,但必须用炼制后的蜂蜜。峰蜜的选择也很重要,蜂蜜的品种较多,品质各异,由于蜂蜜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的品种应进行选择,以枣花蜜、荔枝蜜为佳,油菜蜜次之。蜂蜜的形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或凝脂状半流体,有香味,为醇甜而不酸,无异臭,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15摄氏度的相对密度1.40-1.45为佳。以纯天然蜂蜜为好,市售瓶装蜂蜜不宜实用。 (2)炼制蜂蜜的目的:除去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3)炼制的方法程度 方法如下:将生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 A、嫩蜜:系将蜂蜜加热至沸腾,温度达105-115摄氏度,含水量约20%,相对密度为1.34左右,颜色稍变深,略有粘性。 B、中蜜:系将蜂蜜继续加热达116-118摄氏度,含量约在10%左右,相对密度为1.37左右,色程浅红色,表面翻腾着均匀有光泽细泡用有捻搓有粘性,但两手离开时无细长白丝出现。 C、老蜜:将中蜜继续加热到119-122摄氏度,含水量约在4%左右,相对密度为1.40左右,颜色程红棕色,表面翻腾着红棕色气泡,粘性强,两手指捻之出现白色长丝,滴入水中成珠状而不散。 4、蜂蜡(如无蜂蜡,可用石蜡代替) 三、制作步骤与方法: 1、药物与基质的配伍比例 5:5:3:8(简记5538)即五份蜂蜜糖(同时加麦芽糖1份),五份浸膏,三份蜂蜡,八份精药粉。 2、制作流程: (1)例:取蜂蜜50g放置不锈钢锅内,炼制红棕色后,把蜂蜡30g一并放入锅内熔化,不停的搅拌,然后放入浸膏50g充分搅拌均匀,去完水气后:离中糖

蜂蜜、蜂皇浆、王浆虫的生产过程1

. 蜂蜜、蜂皇浆、王浆虫、蜂蜡、蜂胶、花粉等蜂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功效(附图). 蜂箱,双层结构。下层主要是繁殖的场所,上层是出蜂产品的场所。平时为了不让蜂王到处产卵给采收蜂蜜造成麻烦,两层蜂箱之间用“隔王板”分隔,图片上方看到的就是隔王板了。上面的空隙可以让工蜂穿过,但是蜂王不能,她太大了,呵呵。 看蜂王咯~~~~~~ 这个是普通蜂王,大概是20块钱一只。 蜂王的主要职责是产卵。一群蜂只有一只蜂王。如果有新的蜂王出现,她们见面就要打架,直到最后剩下一只。 蜂王一生得到工蜂的特别爱护,尤其在产卵时期更是受到特殊照料,通常情况下四周总有由幼年工蜂组成的侍卫蜂环护着它,侍卫工蜂面向蜂王不断用触角触摸蜂王,舐它,搬走它的排泄物。工蜂以蜂王浆饲喂蜂王,如果无工蜂,蜂王的产卵职能就无法实现。蜂王停止产卵以后,工蜂对它照料就差些。有时为迫使蜂王停止产卵(如蜂群准备分群时期),工蜂就不再给蜂王喂蜂王浆,这时蜂王只得自己到贮蜜的巢房去取蜜。峰王已经丧失了抚育子(含

卵、幼虫和蛹)的能力,因此由工蜂担负抚育蜂子的职能。 名贵蜂王上场! 这可是特快专递邮寄来的,200块钱一只。产的卵质量好,生产蜂王浆时用的就是这只蜂王产的卵。 看到周围的侍卫蜂了么?

工蜂。 工蜂是由工蜂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个体,但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它的卵巢小,除在蜂群中出现无蜂王的异常情况外,它们一般不产卵。工蜂是蜂群中个体最小的成员,但数量占群体的绝大多数。 这只工蜂在偷蜜,哈哈! 对了,补充一点。蜂王在行动的时候周围总有一些工蜂随从,其中一部分是保护伺候蜂王的,一部分是在获取蜂王的信息物质并负责把信息传给整个蜂群,保持蜂群的秩序稳定。 蜂王长成后要进行交尾,然后回到巢中产卵,终生再不出来。飞出交配的蜂王,如错入外群,立刻会被工蜂团团围住刺杀。 继续看工蜂了: 工蜂担负着全蜂群内外的各项工作。是蜂群里面繁忙的。它们小的时候要清理巢房,供蜂王产卵;长大点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同时从蜂王处取得蜂王素饲喂幼虫,调制幼虫浆饲喂大幼虫,调节巢内温湿度,使箱内空气流通,分泌蜂蜡,修筑巢脾,采集树胶涂塞蜂箱缝隙,接收花蜜酿造蜂蜜,守卫蜂巢;在蜂群繁殖旺期,尤其是即将分蜂前,工蜂也对雄蜂进行饲喂,3周龄左右的工蜂开始巢外工作,采集花蜜、花粉、水、蜂胶等,或侦察蜜源。 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其实仅仅是指工蜂了,要知道,雄蜂是不采蜜的哦。工蜂一生勤劳,忙碌到死。

国内外蜂蜜加工工艺流程的新进展_彭展芬

加工与利用 国内外蜂蜜加工工艺流程的新进展 彭展芬 潘建国 (广州市蜂产品研究所,广州:510400) 摘要 本文从我国蜂蜜加工工艺流程的现状出发,再与国外的蜂蜜加工工艺流程的新进展进行了对比研究。作者认为,蜂蜜加工具有世界的普遍性,只是根据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各自特点而各自有所侧重;同时,文章还对蜂蜜加工的一些关键管理点的加工设备、加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蜂蜜加工是一个各国普遍存在的事实。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美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均有不同形式的蜂蜜加工流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蜂蜜加工有自己的特点,特别表现在浓缩工艺已作为必需的工艺之一。尽管在一些发达国家蜂蜜加工以过滤式加工为主,但浓缩工艺亦同样不同程度存在,比如在日本,就有报道显示他们的一些小型的蜂蜜加工厂多装有浓缩设备。因此,对目前国内外蜂蜜加工工艺及其新进展作一较为详细的对比研究,可能对促进我国蜂蜜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会有帮助。 1 蜂蜜加工工艺流程 各国的蜂蜜加工工艺流程不断发展,最新信息表明,各国的流程已逐步趋向一致。主要的思路如下: 原料蜜→检验→选料配制→预热融蜜→过滤→升温→真空浓缩→冷却→预包装→检验→成品工艺的具体要求是: 1.1 原料要求 天然蜂蜜是蜂蜜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蜂蜜质量检验的指标不能低于GH012-82和G B14963-94对天然蜂蜜规定的最低要求。 1.2 选料配料 选料配料是根据G H012-82《蜂蜜》对蜂蜜原料要求及有关蜂蜜成品标准规定的要求,选取合格的原料蜂蜜,再视不同用途的预包装食用蜂蜜的要求进行适当搭配的过程。 1.3 预热融蜜 预热融蜜是在选料配料后,为了使蜂蜜后续加工过程如过滤更加方便快捷,而对蜂蜜原料进行升温的过程。 预热方式:水浴式。严禁用明火或其它热源对蜂蜜直接加热。 预热温度:60℃以下。 时间:以溶解结晶至蜂蜜全部融化为限。一般控制在60min以内。 注意:为了保持倒蜜过程中的卫生,融蜜的夹层锅边缘要高于地面。有条件的单位最好采用真空负压或其它方式向蜜桶直接吸蜜。 1.4 过滤 过滤是在预热融化后把蜂蜜中的死蜂、蜂蜡颗粒及其它杂质除去的过程。 过滤方式:一般采用3道过滤。第1道60目,第2道80目,第3道100目。 注意:根据蜂蜜原料情况或加工成品的要求,可以考虑是否增加其它过滤装置,如硅藻土过滤机、棉饼过滤机、离子交换树脂等。 1.5 升温 升温是在蜂蜜过滤后,为了进一步避免有害细菌污染、抑制发酵、减少结晶核以及有利于真空浓缩等,而进行的加热过程。 升温方式:水浴式,多采用水浴夹层锅,有时也采用盘管式直接加热或水浴板式热交换器等方式。 升温时间:65℃、30min或80℃、10min。1.6 浓缩(可选) 浓缩是在完成上述工序后,去掉蜂蜜过多水分,从而更好地保存成品蜂蜜的工艺过程。 浓缩方式:采用真空浓缩方式,严禁使用对蜂蜜直接加热而蒸发水分的浓缩方式。 浓缩温度:不超过55℃。 浓缩要求:在保证真空度0.09M P a以上的条件下,视原料蜂蜜浓度和预包装用蜂蜜的要求而确定浓缩时间,一般不超过45min。 收稿日期:1998—04—14

蜂蜜生产作业指导书

融蜜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明确融蜜工序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融蜜工序操作。 三、卫生要求 1、操作手均需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确保头发不许外露;进入车间必须洗手消毒。 2、在融蜜过程中,必须保证原料蜜卫生。 3、员工在就餐或临时离开岗位时,设备及工器具不能残留原料蜜,设备如长期停用,应用保鲜膜盖着,以防异物落入。生产用工具在不使用时应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清洗、消毒。 四、作业内容: 1、专业操作人员对设备每个部位进行检查。 2、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融蜜《①把来源不同的蜂蜜原料调配均匀;②预热融蜜:对调配好的蜂蜜进行预热,保证蜂蜜能流动抽取,方便后续加工;预热温度为20℃-35℃;③水浴融蜜:在水浴融蜜缸内加热已预热后的蜂蜜,同时不断搅拌,使蜂蜜温度达到50℃-55℃;应及时进入下道灌装工序。》 五、注意事项 1、融蜜时需认真检查是否有金属类异物,以免损坏设备。 2加热时要不不时搅拌,使蜂蜜在受热均匀的条件下融化。 3、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以工作联系单联系维修组修理。 4、设备操作应定岗定人,非专业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粗滤、精滤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明确融蜜后半成品的粗滤、精滤工序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粗滤、精滤工序操作。 三、卫生要求: 1、操作人员均需穿戴整洁工作衣帽,确保头发不外露,进入车间必须正确消毒洗手。 2、保持车间内的卫生及粗滤、精滤用工具及设备的卫生。 3、员工在就餐或临时离开岗位时,设备及工器具不能残留原料蜜,设备如长期停用应用保鲜膜盖着。以防异物落入。粗精滤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四、操作要领: 1、先检查粗滤、精滤装置是否清洁干净,无任何残留蜜与异物。 2、检查设备运转完好。 3、按工艺要求填充好各种记录等。 4、通过粗滤,除去蜂蜜内的死蜂·幼虫。蜡渣等杂质。 5、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申滤后的蜂蜜升温60。C,保持30分钟,使其粘稠度降低,以便进行精滤。升温同时还起到融化细微结晶粒和杀灭耐糖酵母菌的作用。 6、精滤时,使用的滤网为120目。 五、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2、精滤时,滤网过细会使蜂蜜中所含花粉滤掉,有损于蜂蜜的营养价值。 3、非专业操作人员不得进入车间

药用蜂蜜生产工艺规程解析

药用蜂蜜生产工艺规程 1 产品概述 1.1 产品名称:蜂蜜 1.2 剂型:口服液剂 1.3 规格:60kg/桶,200ml/瓶 1.4 包装规格:200ml/瓶×6瓶/盒×盒/箱 1.5功能与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1.6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5~30g。。 1.7 贮藏:置阴凉处。 1.8 保质期:24个月

2.生产工艺流程 ★为关键控制点:过滤; 灭菌、灌装工序。 容器消毒。灌装工序阴影部分为D级级洁净区

4.生产工艺要求 4.1工艺卫生标准 物流程序:原料半成品成品 物料净化程序:原料缓冲间生产区 人净化程序: 进换鞋脱外衣洗手穿洁净衣手消毒洁净室 出换鞋穿外衣脱工鞋脱洁净衣出 4.4消毒:洁净区空气、塑料桶利用臭氧进行消毒。利用消毒液、75%乙醇对地面、物品和机械表面进行交替消毒,一般区用常规方法处理。 5.生产操作与工艺条件 5.1原料领取 5.1.1操作准备 5.1.1.1按批生产指令开具需料送料单。 5.1.2物料领取 5.1.2.1持需料送料单,到仓库领取规定的原料,按物料进出一般区规程经缓冲后存放指定位置。 5.1.2.2领料人应逐品种称取原料,复核人要复核所领原料的名称、数量与指令应一致。

5.1.2.3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无其他杂物,蜜源应符合要求。 5.2投料工序 5.2.1操作准备 5.2.1.1检查投料罐“已清洁”,挂有生产状态标志。 5.2.2把蜂蜜倒入投料罐,不能超过过罐容积的四分之三,把盖盖上。 5.2.3开启蒸汽开始加热,使糖蜜温度加热至20~30℃约15分钟,并开搅拌使糖液均匀。 5.3过滤工序 5.3.1操作准备 5.3.1.1检查配制罐“已清洁”,挂有生产状态标志。 5.3.1.2检查筛网是否有断裂,规格为150目。 5.3.1.3检查设备电、汽供应正常。 5.3.2开启泵进行过滤操作对溶糖进行过滤。 5.4溶蜜工序 5.4.1操作准备 5.4.1.1检查溶蜜罐“已清洁”,挂有生产状态标志。 5.4.1.2检查设备及电、汽供应是否正常。 5.4.2开启蒸汽、搅拌器,对蜜进行缓慢加热至30~50℃,溶蜜,混合。时间约15分钟。 5.5灭菌工序 5.5.1操作准备 5.5.1.1检查不锈钢灭菌罐“已清洁”,挂有生产状态标志。 5.5.1.2检查设备及电、汽供应是否正常。 5.5.2开启蒸汽、搅拌器,对蜜进行缓慢加热至70~80℃,保持15分钟、搅拌均匀。 5.6浓缩工序 5.6.1操作准备 5.6.1.1检查低温真空浓缩罐“已清洁”,挂有生产状态标志。 5.6.1.2检查低温真空浓缩罐及电、汽供应是否正常。 5.6.2开启蒸汽水射真空泵、保持真空度0.09mPa、控制温度55~60℃,不超过45min,

炼蜜工艺规程

炼蜜工艺规程

————————————————————————————————作者: ————————————————————————————————日期:

目 录 一、产品名称和制作依据 二、 制作工艺流程 三、 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二)、企业质量标准 (三)、容器质量标准 四、 生产工艺条件 五、 操作方法 六、 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七、 技术安全操作要求及劳动保护 八、 质量监控要点 九、 贮藏注意事项 十、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及生产周期 十一、技术经济指标及物料平衡 编号: SC /JB/G Y/001 炼蜜工艺规程(辅料) 共 6 页 第 1 页 版本号:01 制定人: 审核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部 依 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分发部门: 生产部、质量部、物流部、行政部、设备部 变 更 记 载 修订号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原因及目的

一、制作规格和制作依据 (一)产品名称【炼蜜】 批量:30kg (二)制作依据 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二、制作工艺流程 【炼蜜】

三、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1.蜂蜜 GB14963-2011 2.炼蜜 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徐徐沸腾(约116~118℃)后,保持微沸,并除去泡沫及上浮蜡质,然后用罗筛筛去死蜂及杂质,再倾入锅内,炼至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即迅速出锅,转入炼蜜专用贮存桶中放凉。 (二)企业质量标准 2.炼蜜 本品系蜂蜜加热至116—118℃而得的制品。 一、感官检查 取30ml样品倒入50ml清洁干燥无色玻璃烧杯中观察,应为金黄色至黄棕色稠厚糖浆状液体,有香气,味极甜而不酸、不涩、不麻。洁净无杂质无死蜂,无不良气味或异味。 二、含水量约为10%--13%,手捻有粘性,两手指离开时无长白丝出现。 编制依据: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三)容器质量标准 1.聚乙烯塑料桶 2.待验和合格状态标志并黏贴物料标示卡 2.1色标要求:待验为黄色、合格为绿色

蜜桑白皮工艺规程

目录

2、生产工艺流程

4、质量监控:见“SCGL522401 桑白皮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桑白皮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蜜桑白皮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蜜桑白皮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6.2 包装说明文字: 品名:蜜桑白皮 规格: 产地: 重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藏:置干燥处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1 各工序收率及物料平衡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1.1 劳动组织 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11.1.2 车间根据生产指令从仓库领用原料组织生产。按生产工序依次为净选、洗润、切制、干燥、炮制、筛药、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11.1.3 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炼蜜工艺规程

炼蜜工艺规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目录 一、产品名称和制作依据 二、制作工艺流程 三、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二)、企业质量标准 (三)、容器质量标准 四、生产工艺条件 五、操作方法 六、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七、技术安全操作要求及劳动保护 八、质量监控要点 九、贮藏注意事项

十、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及生产周期十一、技术经济指标及物料平衡 一、制作规格和制作依据 (一)产品名称【炼蜜】 批量:30kg (二)制作依据 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二、制作工艺流程 【炼蜜】 三、质量标准 (一)法定质量标准 1.蜂蜜 GB 14963-2011 2.炼蜜 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徐徐沸腾(约116~118℃)后,保持微沸,并除去泡沫及上浮蜡质,然后用罗筛筛去死蜂及杂质,再倾入锅内,炼至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即迅速出锅,转入炼蜜专用贮存桶中放凉。 (二)企业质量标准 2.炼蜜 本品系蜂蜜加热至116—118℃而得的制品。 一、感官检查

取30ml样品倒入50ml清洁干燥无色玻璃烧杯中观察,应为金黄色至黄棕色稠厚糖浆状液体,有香气,味极甜而不酸、不涩、不麻。洁净无杂质无死蜂,无不良气味或异味。 二、含水量约为10%--13%,手捻有粘性,两手指离开时无长白丝出现。 编制依据: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三)容器质量标准 1.聚乙烯塑料桶 2.待验和合格状态标志并黏贴物料标示卡 色标要求:待验为黄色、合格为绿色 3.合格证质量标准 执行产品合格证有关规定 四、生产工艺条件 一般生产区工艺条件 (1)每年生产人员必须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凡患有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皮肤病、精神病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工作。 (2)应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指甲,勤换衣服,保持个人清洁。不许佩带手表、饰物、涂口红、留长发、留长指甲等。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按以下程序:更鞋→脱外衣→洗手→穿一般生产区工作服→一般生产区。 (4)生产前应检查生产区域:地面清洁、无积水;墙面无结露、霉斑;设备清洁;地漏清洁、无异味。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蜂蜜膏药制作工艺 一、器具的准备 1、粉碎机一台2.不锈钢锅一只3.钢金锅两只4.秤一杆5.80—120目筛各一个6.火炉一个 二、原料的准备 1、粗粉碎(粗料)指处方中根茎类、体大类、坚硬类、含纤维素类不易粉碎的中药。一般粉碎在直径0.2—0.5cm为宜,然后再提取浸膏。 浸膏提取:将中药去杂质粉碎后,倒入容器内(以不锈钢锅为宜),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浸泡48小时,或更长时间,乙醇高出药粉5公分为准。浸泡结束后,过滤,乙醇另放置,将药渣再倒入容器内文火加热4小时,之后过滤,倒出药液。再把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流程:粗药料→稀释75%以下→置容器内浸泡→滤出药液→药渣→容器内→加水加热,将乙醇提取液加水煎液→混合→过滤(120目)→先武火后文火→浓缩至挂旗状为止 2.精粉碎(精料)指处方中贵重、芳香、树脂、含挥发油类的中药粉碎至过80-100目筛为宜。先将干燥药物,如石、枝、叶、根类中药粉碎后,再加入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3、炼蜜糖 (1)蜂蜜保证膏药的湿度和适皮吸收,但必须用炼制后的蜂蜜。峰蜜的选择也很重要,蜂蜜的品种较多,品质各异,由于蜂蜜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的品种应进行选择,以枣花蜜、荔枝蜜为佳,油菜蜜次之。蜂蜜的形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或凝脂状半流体,有香味,为醇甜而不酸,无异臭,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15摄氏度的相对密度1.40-1.45为佳。以纯天然蜂蜜为好,市售瓶装蜂蜜不宜实用。 (2)炼制蜂蜜的目的:除去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3)炼制的方法程度 方法如下:将生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 A、嫩蜜:系将蜂蜜加热至沸腾,温度达105-115摄氏度,含水量约20%,相对密度为 1.34左右,颜色稍变深,略有粘性。 B、中蜜:系将蜂蜜继续加热达116-118摄氏度,含量约在10%左右,相对密度为 1.37左右,色程浅红色,表面翻腾着均匀有光泽细泡用有捻搓有粘性,但两手离开时无细长白丝出现。 C、老蜜:将中蜜继续加热到119-122摄氏度,含水量约在4%左右,相对密度为1.40左右,颜色程红棕色,表面翻腾着红棕色气泡,粘性强,两手指捻之出现白色长丝,滴入水中成珠状而不散。 4、蜂蜡(如无蜂蜡,可用石蜡代替) 三、制作步骤与方法: 1、药物与基质的配伍比例 5:5:3:8(简记5538)即五份蜂蜜糖(同时加麦芽糖1份),五份浸膏,三份蜂蜡,八份精药粉。 2、制作流程: (1)例:取蜂蜜50g放置不锈钢锅内,炼制红棕色后,把蜂蜡30g一并放入锅内熔化,不停的搅拌,然后放入浸膏50g充分搅拌均匀,去完水气后:离中糖粉70g,待温度降至40摄氏度时,加入添加剂即可。 蜂蜜(炼蜜)→蜂蜡→熔化→搅拌→精粉→降40摄氏度→添加剂→充分和匀即可。 (2)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