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名著复习提要

一、作品概况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赞叹不已。

本书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

目录:【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泥人张】【绝盗】【小达子】【大回】【刘道元活出殡】

二、内容简介

《苏七块》:苏七块,本名苏金散,是一个医术精湛,行医规矩奇特,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的人。本文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通过苏七块治病时独特的治疗手法这个细节以及求医者没带钱而被拒绝医治这一个事件来表现苏七块怪异的脾气。奇在治病要拿七块银元。

《刷子李》: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曹小三和师傅刷子李干活时,看到了白点,后来才知道那是抽烟烧出来的小洞。

《酒婆》:天天下晌,酒婆会来到首善街的一家末等小酒馆喝酒,因为老板往酒里掺水,所以烂醉如泥的酒婆一到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就会醒过来好端端地穿街而过。观看酒婆醉酒成为了首善街人们的一大爱好。有一天老板良心发现没往酒里掺水,酒婆却出事了。这个故事通过讲酒婆之死讲"假""骗"文化的深重,揭露了一种社会性的习惯虚假,这使人们反而无从适应"真实" 。

《死鸟》:贺道台相貌普通,赛个猪崽。但真人不露相,能耐暗中藏。他的能耐有两

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善于溜须拍马的贺道台本想通过他养的会说话的八哥讨好直隶总督裕禄,没想最后八哥却说出了贺道台平日里的一句话“裕禄那王八蛋”,贺道台恨骂八哥是“死鸟”,八哥却学会了这句,贺道台于是得到了“死鸟”的雅号。这个故事讽刺溜须拍马最后反遭嘲笑的人。

《张大力》: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张大力于是想去试试,但老板却说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张大力举起石锁后发现上面写着: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冯五爷》: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冯五爷在天津开个了宁波风味馆子叫“状元楼”。开张以来,天天坐满堂,可赚钱不多,还出了赤字。一个小伙计告诉他因为大多给厨子伙计们截墙扔出去,外边有人接应。冯五爷盛怒之后决定查明真相。几次换人之后发现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是那个老家带来的胖厨子。当晚,胖厨子在冯五爷眼皮子底下把冻肉镟在灯座上提走了。冯五爷在第四天关闭了状元楼。

《蓝眼》:蓝眼是裕成公古玩铺看画的。据说他关灯看画,也能看出真假。蓝眼花二十两黄金得了石涛的湖天春色图。使得古玩铺门庭若市,大家更信服他的手段。但不过多久,就传出真画在别人手里,蓝眼看过之后,觉得自己真的看走了眼,古玩铺老板花了七十两黄金把另一幅画也买了回来,两幅画放在一起,蓝眼才发现原来的那幅还是真的,这一切都是津门造假画的第一高手黄三爷的“阴谋”,蓝眼含恨败走。

《好嘴杨巴》:津门胜地,有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杨七手艺高,杨巴口才好。李鸿章来天津,当地官员请他吃茶汤。但李鸿章一看到茶汤,就将茶汤打落在地上。官员蒙了。但杨巴明白了,这李大人以前没喝过,怕是以为碎芝麻是脏土。但难题来了,若直说,不就等于骂李鸿章没见识吗杨巴脑筋一转,有主意了。杨巴连忙叩首请罪,赶在李鸿章开口前说:“中堂大人息怒,小的不知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小的一定痛改前非。(大意)”李鸿章这才明白,一想杨巴心灵嘴巧人情练达,便心生欢喜,赏了杨巴一百两。大家都摸不着头脑,杨巴却明白得很。自此,杨巴威名大震。

《蔡二少爷》:蔡二少爷是靠卖家产为生的纨绔子弟。十多年来,从玉器古玩到瓷器家具到旧衣服,蔡二少爷的家产似乎卖空了。但最近几年,他又卖好东西了,而且非大价

钱不卖。这让收东西的黄老板不得其法,直到北京的毛老板过来发现黄老板家的东西就是蔡二少爷从他手里便宜买去的,黄老板才发现蔡二少爷卖东西卖出能耐来了。

《背头杨》:光绪庚子后,社会维新,人心思变。当时,男人的辫子剪得太急,剪完后又没有新发型接着,于是就剩下一头长长的散发,俗称马子盖,大名叫背头。背头便成了维新的男人们流行的发式了。但是背头杨却是个女人,是大直沽的杨二小姐。因为好时髦,所以留了背头。结果在一次上女厕时被当作流氓打了出来,此后,还有人一直冒充她的名号,骚扰女厕。杨二小姐最终只好大门不出两个月,终于把头发留回来了。

《认牙》:讲述一个关于"专心致志"的医痴的故事。治牙的华大夫,医术高明,专注于医术,却总是记不住人,让人"费猜"。一次巡捕房抓贼,请华大夫认人,华大夫认不出,后来凭着给他看过虎牙,认出了巨匪。

《青云楼主》:“青云楼主”才多而不精。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托裱的事也行,就是“手糙了点儿”,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但有一天青云楼主却受到一个美国人的赏识和崇拜,青云楼主高兴极了,觉得扬眉吐气。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青云楼主给老美寄去了自己写的“宁静致远”,要老美和字合影寄回来,三个月后,青云楼主收到了合影,却发现字倒挂了。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名角杨月楼因为天津水患被困,没钱赎回行头道具,请大锅伙(混混头)李金鏊帮忙,两人互不认识,但李金鏊却二话不说,帮助杨月楼赎回了行头。杨月楼回上海后要酬谢李金鏊却遭到拒绝。转年冬天因为上海奇冷,断了码头上脚伕们的生路,尤其是从天津去扛活的弟兄们。李金鏊正好在上海,他请杨月楼帮忙教齐上海的名角义演三天,让弟兄们自己卖票,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杨月楼想再次酬谢之前李金鏊的帮助,也再次遭到了李金鏊的拒绝。两人都是义字当头的真汉子。

《泥人张》:“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是手艺道上排第一的捏泥人能手,捏的泥人栩栩如生,人人称赞。一天,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绰号“海张五”)用话侮辱了“泥人张”。“泥人张”二话不说,用鞋底泥当场捏出了“海张五”的头像,放在桌上,头也不回走了。第二天,几个小杂货摊摆出一排排海张五的泥像,还贴个“贱卖海张五”的白纸条。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绝盗》: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却被三个自称是父兄的盗贼光天白日之下洗劫一空。没有抓到贼,还被邻居误解不孝顺。

《小达子》:小达子是一个小偷,专在电车上偷东西,一天他在电车上偷到一块金表,下车后发现那个被偷的人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把表偷回去了,小达子遇到了高手,泄气了,从此不上电车。

《大回》:大回是垂钓行业上的能人。因此得了“鱼绝后”的称号。后来他被装满鱼的一辆车在半夜里压死了。

《刘道元活出殡》:刘道元是天津卫代理诉讼的文混混,很有专业技能,也很讲义气。他为了要了解人们在他死后会干什么,想要活着出一次殡。在徒弟的安排下,他果真“死”了七天,也感受到了人间百味。在“兄弟”一枝花拦殡抢金笔的时候,他明白了死的滋味,在棺材里钻了出来。

三、人物形象

四、语言特色

1、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2、凝练传神,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度;

3、着笔画意,善于勾勒人物独特的肖像;

4、活泼幽默,富于相声艺术之特色。

五、习题操练

1.以下关于《俗世奇人》的内容表述和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奇人”。书中正骨医生"苏七块",看病前必先收七块银洋;粉刷匠"刷子李"干完活全身不沾一个白点;泥人张从鞋底上取下一块泥巴便单手捏出活人嘴脸;造假画的冯五爷以假乱真耍得行家丢了饭碗等等,

B.文中多“奇事”。外号“鱼绝后”的捕鱼能手大回居然是被一辆装满鱼的车压死的;三个小偷居然能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把新婚夫妇的新房洗劫一空。

C.《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是作者的文化小说的最后一个系列。文章用天津话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

D.《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是著名当代作家,他生于天津长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切,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

2.根据《俗世奇人》的语言特点,判断以下文句不是出自《俗世奇人》的是( )

A.他对鸟儿们的事全懂,无论嘛鸟,经他那双小胖手一摆弄,毛儿鲜亮,活蹦乱跳,嗓子个个赛得过在天福茶园里那个唱落子的一毛旦。

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

C.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

油赛的乌黑锃亮。

D. 她咽了口吐沫,把复杂的神气与情感似乎镇压下去,拿出点由刘四爷得来的外场劲儿,半恼半笑,假装不在乎的样子打了句哈哈。

3.《俗世奇人》在描写很多故事人物时都用到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泥人张》中的“泥人张”和“海张五”,这是正反对比的,也有相互映衬的。请从以下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谈谈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

《蓝眼》《冯五爷》《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