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与日语的关系ppt

合集下载

最新中日文化交流史PPT学习课件

最新中日文化交流史PPT学习课件
在日本,关于弥生文化有各种论点,弥生文化被看作是日本历 史上充满神秘的文化。首先,对它的产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大陆来日的渡来人创造的,有的说是日本列岛先民创 造的。更有的人说,是徐福他们创造的。理由是,公元4世纪 左右,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和百工东渡日本并在日本定居 下来,创造了辉煌的弥生文化。但这毕竟是传说,是美好的神 话故事,事实有待今后的考证。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在很短的时间里,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文化突然 降临到当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文化中,并且很快得到人们的认 可,并在很短的时间不断发扬、壮大,成为漫长历史中的一部 分。弥生文化充满了大陆文化的色彩,从这一点看,可以说弥 生文化是大陆文化的扩展和延伸,是一种外来文化。
细石器时代: 以细小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时代。以渔猎、畜牧经济 为主。以石髓、玛瑙、燧石等为石器原料,有多角锥状石核、 细长石片(或称石叶)、小石片等,器形有刮削器、圆状刮削 器、短削器、尖状器及石钻石簇等。细石器文化繁盛于旧 石 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可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甚至到 铜石并用时代。在日本国内,一般被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后期, 但在欧洲等地,被定为旧石器时代以及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的 中石器时代。 以下是在日本出土的细石器图片。
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中日两国的将来有所展望,对我们今 后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真可谓有 百利而无一弊。中日友好符合大势所趋,对于亚洲和平乃至 世界和平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年轻的一代应该向老一辈学 习,为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古代篇
第一章 绳文文化和大陆文化 第1节 “陆桥”和大陆之间的联系 洪积世: 距今250万年——15000年之前叫做洪积世,洪积世又分为冰 河期和融冰期。其间经历了4次冰河期的轮回。在最后一个 冰河期来临时,日本列岛的北端和南段和中国大陆是相连的。 这位人类的迁徙带来了可能性。

第四课汉语与日语翻译的不同 (1)PPT课件

第四课汉语与日语翻译的不同 (1)PPT课件
5
• ○彼を殴った、私は。 • ○私は殴った、彼を。 • ○彼を殴った私は… • →①日汉的语序不同。汉:主——谓——
宾,日:主——宾——谓 • ②日语语序很自由:私は朝劉先生とバ
スで学校へいきます。
6Leabharlann (三)决定词在句中的地位、作用的方式不同 汉语:孤立语,决定词在句中的地位、作用主要 靠语序。 日语:粘着语,主要靠て、に、を、は等助词决 定词在句中的地位、作用。日语助词一定位于所 属名词的后面,而不能位于所属名词的前面。决 定句子意思的关键部分在最后。 例:昨日の映画は 面白かった /面白くなか った /面白かったが… 最后不说出来意思是不得而知的,这也是日语同 传难的原因所在。
④今、これを買わないのはうそだ。 ⅹ现在不买这个是撒谎。 ○现在不买这个可不好。(要吃亏的)
19
三、不分场合,千篇一律 练习与思考 (1)A美しい歌声。
甜美的歌声、悦耳的歌声。 B美しい山々。
壮丽的群山。 C美しい森林。
碧波万顷的森林、苍翠秀美的森林。 (2)彼には男らしさはない。
他没有男子汉气概。
第二课 日汉语主要不同点 及日译中常犯毛病
1
一、导入环节 语言源于生活,生活又是一个国家、
民族的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形 态都不相同,各国人民对客观世界的感受, 以及他们表达各自感受的方式与习惯也都 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语言在语法、修辞、 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13
日译汉中常犯毛病 一、照抄汉字,望文生义 日语中因为有大量汉字,同时中日同形 汉字也很多,因此往往不查字典,望文 生义,随意照抄。形同义不同的汉字错 误频出。如:検討、覚悟、妻子、無用、 看病、書類、用意、痛感。

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数量比较:日语 中固有词较多, 中文中汉字作为 基础词汇,外来 词较少
语义比较:日语 中固有词与汉字 词之间存在差异, 中文中汉字的意 义相对稳定
日语中汉字词汇的来源 中日词汇的相似度比较 中日词汇的不同点分析 日语中汉字词汇的用法和含义
汉字词:日语中存在大量汉字词,与中文相似或相同 借用词:日语中有些词汇是从中文借用过来的,与中文完全相同 语义相同:日语和中文中有些词汇虽然书写不同,但语义相同或相近 文化交流:日语和中文之间的词汇共同点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历史
特点:汉字是 表意文字,通 过字形表达意

结构:汉字由 笔画组成,笔 画之间有一定 的结构和比例
书写:汉字书 写讲究笔顺和 间架结构,具
有艺术性
日语使用假名和汉字,汉字传入日本后发展成假名 中文使用汉字,汉字具有表意功能 日语假名是音节文字,汉字是语素文字 中文汉字数量庞大,日语假名数量较少
汉字:日语和中文都使用汉字作为书写系统。
日语中存在时态 和语态的变化, 中文则没有
语序基本一致:主语+谓语+宾语 存在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如过去时、进行时等 句子成分复杂度相似:如并列句、复合句等 词汇分类和功能相似: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固有词:日语中 原有的词汇,与 中文词汇差异较 大
外来词:日语中 通过汉字传入或 借鉴其他语言的 词汇,与中文词 汇存在一定相似 性
教育政策:日本针对日语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中国针对中文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语言创新:日语中的外来词和网络流行语,中文中的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语言创新:日语和中文都在不断吸收外来词汇和表达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语言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日语和中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 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例如网络流行语和社交媒体的语言表达。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第一节 中日词汇的对比
1
• 汉字传入日本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语 的词汇和日语的汉字词两者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古汉语 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或词义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日语的汉字词虽然大部分保持着原意,但是其中一 部分发生了词义、使用范围、形态等方面的变化。此外日本人 还发明了不少独特的汉字词,如:“見習” “便所” “但し書” (ただしがき) “取締”(とりしまり) “引渡”(ひきわたし),再 者,由于日语中的某些概念找不到适当的汉字来表达,日本人 运用汉字造字法创造了一部分汉字,即日本的“国字”、“和 制汉字”,如:峠(とうげ)、畑、
中国公布的简化字与日本的新字体有一部分是差 异较大,如:
气(気) 圆 (円) 樱(桜) 价(価) 归(帰) 龙(竜) 丰 (豊) 县(県)儿
(児) 从(従) 卖(売) 广(広) 战
(戦) 窗(窓) 检(検) 纵(縦)
6
汉日语中同形同义词汇比比皆是,翻译时应该不会 有大的问题。另外,即使词义相同,两国语在用法 上也不尽相同。因此,这就要求译者不仅掌握它们 词义上的区别,还要掌握它们在用法上的不同。如 “要求”这个汉日语同形词,汉语的词义为“提出 具体的愿望和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日语 的词义是“ほしい、必要だ、または当然の権利だ として、相手にその実現を求める”,从以上的两 个定义来看,共同面是很大的,然而侧重点不同。 汉语的“要求”希望愿望得以实现,日语的“要求 する”强调实现正当的的权利,所以比如“中国 强烈要求加入WTO”一文就不能译成“中国はWTO への加盟を強く要求する”而应该译成“中国は WTOへの加盟を強く希望する(熱望する)”。因为 前一种译法似乎让人觉得WTO有义务让中国加入, 不让中国加入就好象欠了中国的债,这显然是有悖 原义的。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PPT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PPT

动词&自动词
⇒他
注意点1:
①有的动词既有他动词词性,也有自动词 词性。
(匂いがする 仕事をする)
②有的动词只有他动词词性。
(△見る、食べる……)
③有的动词只有自动词词性。
(△来る、行く、……)
3
文法
注意点2: 两两成对的自他动词中,可以大致从词形
上判断词性。 ①有以す结尾的五段动词,通常其为他动词。 ②有下一段动词(る前为え段假名)时,通
常其为他动词。 <以上规律①优先>
4
文法
1.动词存续体:~が~てある。 注意点: ①须用他动词,动作涉及的客体在此处作
句子主语。 ②因为是人为动作结果的存留。所以存续
体表达强调状态后隐藏的人为意志。而持续体 「ている」只客观描述状态。
例:
5
文法
△コーヒーにさとうがいれてあります。 (96年)
△A「この本はだれのですか。」 B「わたしのです。ここに名前が書いてあ
す。
7
文法
3.~てみる。 △くつを買うときは、買う前に一度はいて
みます 。(93年) △その映画はとてもおもしろいので、一度
見てみてください。(05年) △きのうあたらしいレストランへ行ってみ
ました。(94年)
8
第32課 部屋の窓は開けてあります。
単語 文法
1
単語
1.なかなか+否定表現 P110.2
なかなか+肯定表現 (非常。多伴随超 出想象,使人感到有些意外。)
△あの人はなかなか面白いです。
2.昭和(1926.12.25~1989.1.7)
平成(1989.1.8~) 年
2013=平成26
2
文法
动作行为的完成是否涉及客体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入门单元-PPT(精)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入门单元-PPT(精)

日语的假名都是从中国 的汉字演变而来: 平假名是汉字的草书演 变过来, 片假名是选用了汉字的 偏旁部首。 所以,知道了哪个假名 是由什么汉字变化过来 那么虽然读音有些不同 但是掌握起来还是要方 便得多。
か加 さ左 た太 な奈 は波 ま末 や也 ら良 わ和 ん毛
返回
日语入门单元
清音 浊音与半浊音 促音与长音 拗音
七、日语的假名
日语的基本文字叫做“假名”,它是一 种标音文字。日语的假名共有七十一个,包 括清音、浊音、半浊音和拨音。每个假名都 有两种写法,一种叫平假名,另一种叫片假 名。日文书写中,一般是平假名与日文汉字 混合使用,片假名是用来标记外来语(如英 语)、发电报及特殊词汇时才用的。 表示假名排列顺序的是五十音图,下面 让我们一起学习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发音及书 写吧!
発音練習(平)
ら ろ ら り ら ら
り れ れ れ れ り
る る り ら り る
れ ろ り ら ら ろ る る ろ ら れ ろ ら ろ
る れ ろ
発音練習(片)
ラレリ
ラロル ラレリルレロラロ ラリルレロ


らく りかい るす れきし ろく
(楽) (理解) (留守) (歴史) (六)
轻松的 理解 不在家 历史 六
返回
な行清音
书写顺序
な行假名习惯上划入清音,由辅音[n]和あ行元音 拼合而成。发[n]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前舌面 贴住硬腭,以堵住口腔通路,振动声带,有声气 流经鼻腔自然流出。
発音練習(平)
な の な に な な
に ね ね ね ね に
ぬ ぬ に な に ぬ
ね の に な な の ぬ ぬ の な ね の な の
(私) (悪い) (分かる) (忘れる)

日汉翻译概述PPT课件

日汉翻译概述PPT课件

雨で道が濡れました。
そのニュースは新聞で知った。
ここの村では、五十年前ごろには群馬県の農家からこ んにゃくの注文をうけたものである。
この本は、外国人で、日本語を学習しようとする者に対
して、その学習活動を効果的にする目的で編集した
ものである。
30
• 工場で働くだけの金を取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 一日休めばそれだけの損になる。 • 彼は出ていけといわんばかりに安子を虐待した。 • 彼は若いながら、経験がとても豊富だ。 • これ以上議論したところで、ますます混乱するばかり
32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4
第1讲 日汉翻译概述
1
• 课程成绩(100%) =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 (作业和测验 课堂讨论 纪律 )
2
翻译的定义和种类
3
“翻译”
• 翻: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 有左右耳。
• 译:译即易也,谓换易语言,使相解也。 • 翻译:把某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
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或结果,是在不同语 言之间进行沟通的语言活动。 • 日译汉:用汉语复现日语的内容。
语,其主语一般均为第一人称。うれしい、 恋しい、思う、心配、安心、気の毒
28
☻ 分不清肯定否定 だろうか でしょうか じゃないか ではありませんか ではないでしょう せざるをえない

中日文化关系PPT课件

中日文化关系PPT课件
1.中日文化交流的 必然性
2.中日文化交流 的重要性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苏菜:即江苏菜系。由徐海、淮扬、南京和苏南四种风味组 成,是宫廷第二大菜系。今天国宴仍以苏菜为主。
粤菜:即广东菜菜,由广府、客家、潮汕三种风味组成,在中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粤菜馆。在国内、海外影响极大。
闽菜:闽菜是以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莆仙地方风 味菜为主形式的菜系。以闽东和闽南风味为代表。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 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 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 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 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 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 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 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 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 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 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 所。
八大菜系特色菜赏析
肉末海参
一品寿桃
麻婆豆腐
鱼香肉丝
金寿桃 狮子头
清炖蟹粉
烧片槽鸡
剁椒鱼头 叫花鸡
古老肉 西湖醋鱼
中日服装文化看点
1.服饰也能说话 2.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3.服饰代表民族文化的形象,着装
是民族思想的象征。 4.服装文化具有人际传播的功能 5典雅舒展的气度美
服装文化
旗袍:
日本宗教信仰:
日本是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 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 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日本共 有神道教信徒10523万人,佛教 信徒9419万人,基督教信徒 174.5万人,其他宗教的信徒 1021万人,合计共有各类宗教 信徒209273063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随着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日语中外来语增加的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好多词汇都摒弃了 原来的和语或汉语读法,采用了英语的发音,叫人背不胜背,这通常都要用片假名来表示。 因此,好多日语词都可以用英语来发音,日本人不但不会嘲笑,反而认为你才是up to date。 这样一来,西方人当然觉得日语更好学了。什么东西说不出来,仍然可以用英语来表示。但 是,由于这些外来语都是用日本的语音发音,因此跟英语单词有很大的出入,以至于我们读 多了之后,许多英语单词都不会读了,比如我经常会把supermarket读成ス-パ-·マ-ケット 。 这也就难怪日本人读英语的时候感觉怪怪的。
1946年日本政府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这1850 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或是用同音、同义字代替。於是产 生以下情况:
残骸→残がい
附近→付近
由於社会人普通认为「当用汉字」对於社会影响实在太大,於是1981年10月1 日日本政府又颁订1945个「常用汉字」,新增少量汉字。并以「目安」为准 (即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不再有强制力)
汉语与日语的互补
日语与汉语的联系很密切,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受到关中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 汉字被传入日本,到了近代的时候,大量的日语词汇大量进入中国,并取代了音译词,而被汉语 采用。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人开 始能用汉文记事。
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 这种将汉字作为表记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 种书写方法。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 “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 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 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 “伊”→“イ”,“宇”→“ウ”等,之后慢慢地演化成了片假名。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 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 由洒脱的字体,演化成了平假名,如“安”→“あ”,“宇”→“う”等。
但也有一些比较特殊,比如“梅雨”,它的发音为“つゆ”,不能把每个汉字分别读什么区分开来。我们把 这类发音叫做“熟字训”。
相扑(すもう su mo u)土产(みやげ mi ya ge) 红叶(もみじ mo mi zi)吹雪(ふぶき hu bu ki) 蒲公英(たんぽぽ ta nn bo bo)
3. 外来语: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日语中的外来语
2. 汉语→日语的音读与训读
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种读法,一种叫做“音读”(音読み / おんよみ),另一种叫做“训读”(训読み / くんよみ)。
“音读”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 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汉音”、“吴音”和“唐音”。但是,这些汉字的发音和现代汉语中同一汉 字的发音已经有所不同了。“音读”的词汇多是汉语的固有词汇。“训读”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语言来读这 个汉字时的读法。“训读”的词汇多是表达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词汇等。有不少汉字具有两种以上的“音 读”音和“训读”音。
“革命”:《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原指变革 天命,改朝换代。
“经济”:《晋书》:“起而明之,足以经济。”“经济”原指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早在近代,汉语就从日语中吸收了“化、性、界、作用、率、力”等词缀及其所 构造的词语,这些词缀一直被沿用至今,并且还表现出能产力增强的趋势,能够 形成新的语义。例如从日语中吸收了“暴走族”,从而构造了一些以“族”为后 缀的词语,如追星族、上班族、月光族等。再如从日语中引用表示商店意义的 “屋”,由它构成的词有精品屋、咖啡屋等等。除后缀外还有不少前缀,如以日 语中的“超”为前缀构造出来的词有“超可爱、超短裙”等。以“准”为前缀构 造出来的词有“准新娘、准妈妈”等等。这些无疑是在仿译和日语外来语的直接 引用或间接启发下出现的。
日语外来语扩大了汉语的词汇量,使汉语的同义词词汇发生了变化,填补了中日 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缺失的空白。例如“料理”和“菜肴”、“昆布”和“海带” 等。另外,汉语在引进外来词时,总是将外来词进行改造和加工,也就是使其汉 语化、规范化,加之汉语的固有词汇,生成了大量的同义词。例如:“刺身”和 “生鱼片”、“人气”与“受欢迎”、“写真”与“照片”等。同义词的使用一 方面精细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更准确地描述事物,表现社会的发展进步, 同时也能丰富汉语词汇的表现力。
“外来语”一词本身就是从日语中借入的。最初,日本人将英语“foreign word”翻译成“外来 语”,并将其定位于“来自外国语”,而且是来自西方语言的词。外来词是指词义源自外族语中 某词的前提下,语言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了的汉语 词。 榻榻米(日:たたみ、tatami) 欧巴桑(日:おばさん,obasan) 生鱼片(日:刺身,sasimi) 经济、新干线、写真、美术、料理、宅急送,萌、御姐、宅男、萝莉、正太 卡拉OK、中二病
青年(せいねん se i ne nn)恋爱(れんあい re nn a i)読书(どくしょ do ku syo)人(じん zi nn nn,にん ni nn)
青い(あおい a wo i) 恋(こい ko i) 読む(よむ yo mu) 人(ひと hi to)
日语里的汉字通常都有两三种甚至更多的音训读发音。比如“生”,音读可读作“セイ,ショウ”,训读 可读作“いきる,いかす,いける,うまれる,うむ,おう,はえる,はやす,き,なま”等。
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 此称为“假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假名”(カタカナ), 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ひらがな)。
1.日语中的汉文字
日文汉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罗马字:Kanji)是书写日文时所使 用的汉字。《诸桥大汉和辞典》是最大的日文汉字字典,共记载接近5万个汉 字,不过在战后的现代日文中常用的汉字大约只有数千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