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识讲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识讲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识讲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含义;

2.会检验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

4.能够根据题目特点熟练选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能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用代数方法去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难点:

熟练运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含有两个未知数(一般设为x、y),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

做二元一次方程. 如x+y=24,都是二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

(1)在方程中“元”是指未知数,“二元”就是指方程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单项式)的次数是1. 如xy的次数是2,所以方程6xy+9=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都必须是整式. 如方程的左边不是整式,所以

它就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4)判断某个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先把它化为ax+by+c=0的形式,再根据定义判断,例如:2x+4y=3+2x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通过移项,原方程变为4y=3,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

知识点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能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由于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不只一个,故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组解。

如,,,……,都是二元一次方程x+y=3的解,我们把有无数组解的这样的方程又称之为不定方程。

要点诠释:

(1)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都是

一对数值,而不是一个数值),即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都要用“{”联立起来,如,是二元一次方程x+y=2的解。

(2)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无数个解中,两个未知数的值是相互联系、一一对应的。即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确定后,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也随之确定并且唯一。

知识点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如,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此外,组成方程组的各个方程也不必同时含有两个未知数.

例如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点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要点诠释:

(1)方程组的解要用大括号联立,如,而不能表示成x=9,y=4.

(2)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只有一个,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方程组无

解,而方程组的解有无数个.

(3)检验一组数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一定要将这一组数代入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满足每一个方程,只有这组数满足方程组中的所有方程时,该组数才是原方程组的解,否则不是。

知识点五:消元法

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出另一个未知数. 这种将未知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

2.消元的基本思路:未知数由多变少.

3.消元的基本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六:代入消元法

1.代入消元法是解方程组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代入消元法就是把方程组其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代入消元法,

简称代入法。

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2)将变形后的这个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4)将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符号“{”联立起来写成方程组的解的形式.

要点诠释: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先观察各项系数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变形后比较简单或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的方程变形;

(2)变形后的方程不能再代入原方程,只能代入原方程组中的另一个方程;

(3)要善于分析方程的特点,寻找简便的解法。如将某个未知数连同它的系数作为一个整体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来表示,代入另一个方程,或直接将某一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这种方法叫做整体代入法。整体代入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使运算简便,提高运算速度及准确率。

知识点七:加减消元法

1.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加减消元法是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这种解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又不相等,就可用适当的数去乘一个方程或两个方程的两边,使两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

(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减(相同时相减,相反时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到原方程组中系数比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符号“{”联立起来写成方程组的解的形式。

要点诠释:

一般地,加减消元法的选择方法是:

(1)选择系数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消元;

(2)某一未知数绝对值相等,如果符号不同,用加法消元,如果符号相同,用减法消元;

(3)某一未知数系数成倍数关系时,直接对其中一个方程变形,使其系数绝对值相等,再运用加减法消元;

(4)当相同的未知数的系数都不相等时,找出某一个未知数的最小公倍数,同时对两个方程进行变形,转化为绝对值相同的系数,再用加减法来解。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时需注意:①对某个方程变形处理时各项都要扩大相同的倍数;②两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各项都要同时

相加或相减。

三、规律方法指导

1.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的求法:一般情况下,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个整数解,解这类问题时,先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条件逐一求出相应的解.

2.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就看它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看整个方程组里含有的未知数是不是两个;(2)看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不是1.

3.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常用的方法是:将这对数值分别代入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只有当这对数值满足其中的所有方程时,才能说这对数值是此方程组的解;否则,如果这对数值不满足其中的任何一个方程,那么它就不是此方程组的解.

4.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注意的问题:

(1)当方程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时,用代入法比较简单;

(2)若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为1(或-1),选择系数为1(或-1)的方程进行变形,用代入法比较简便;

(3)当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有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相反时,进行加减消元比较方便;

(4)若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成倍数关系,利用等式性质,可以转化成(3)的类型,选择加减消元法比较简便;

(5)若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

(6)对于比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 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加减消元的考虑.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1.写出二元一次方程4x+y=20的所有正整数解.

思路点拨:要把4x+y=20变形,再根据代数式的特点求解.

解析:由原方程得y=20-4x.因为x、y都是正整数,

所以当x=1,2,3,4时,y=16,12,8,4.

所以方程4x+y=20的所有正整数解为:,,,.

总结升华:(1)可以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看成已知数,先解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两个未知数取正整数值即可.(2)对题意理解,要注意两点:①要正确;②不重、不漏. 两个未知数的取值均为正整数才符合题意的解.

举一反三:

【变式1】在方程3x+4y-2=0中,若y分别取2、、0、-1、-4,求相应的的值.

【答案】将3x+4y-2=0变形得.

2 0 -1 -4

-2 2 6

【变式2】求二元一次方程2x+y=9在自然数范围内的解。

思路点拨:首先明确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是指0,1,2, 3,…,也就是非负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再把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可变为y=9-2x,这样再让未知数x按顺序0,1,2,3,…取值,即可获得所求的自然数范围内的解。

解析:原方程变形为y=9-2x

当x=0时,y=9,当x=1时,y=7,当x=2时,y=5

当x=3时,y=3,当x=4时,y=1,当x=5时,y=-1

所以方程在自然数范围内的解为,,,,。类型二:确定方程的待定系数

2.若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求的值.

思路点拨: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a-3≠0,即a≠3;|a|-2=1,即a=±3,所以a=-3.

解析:由题意得|a|-2=1,所以a=±3.

而a-3≠0,即a≠3,所以a=-3.

总结升华:二元一次方程的待定系数的求解,要同时考虑两个未知数的系数与次数,不管方程的形式如何变化,必须满足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两个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1】如果是方程组的解,求a2009-2b2009的值.

思路点拨:把代入方程组,可以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可得a、b的值.

解析:由是方程组的解,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当时, a2009-2b2009=12009-2×12009=-1.

总结升华:把x、y的值代入方程组,转化为关于a、b的方程组,解出a、b的值. 本题体现了“系数”与“未知数”的转化关系.

【变式2】方程2x m+1+3y2n=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n=________.

【答案】0,

解析:由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得:m+1=1,2n=1,解得:m=0,n=。

【变式3】若是方程组的解,则a=_______,b=_______.

【答案】a=2,b=1

解析:把代入原方程得。

3.已知方程组与方程组的解相同,求的值.

思路点拨:因为两个方程组的解相同,所以可先求出方程组的解,然后把

此解代入方程组中,得到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即可导出a、b的值.

解析:解方程组,得. 把代入方程组,

得,解这个方程组,得 .

总结升华:由于此题的解题步骤较多,所以解方程组的过程可以省略.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方程组与方程组的解相同,求a、b的值.

解析:由方程3x-y=5与4x-7y=1组成方程组,之后解题过程见例3,求出x、y的值,

代入方程组,再求出a、b的值,得 .

【变式2】若等式中的x、y满足方程组,

求mn的值。

解析:由2x-4=0,y-=0,得,把代入方程组得

解得:

把代入2m2-n+得原式=2×32-18+=。

类型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法

4.解方程组 .

思路点拨:根据方程组的特点,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解.

解析:方法一:原方程组化简得

由①得,y=36-5x. ③

把③代入②,得-x+5(36-5x)=24,解得x=6.

把x=6代入③,得y=36-5×6=6.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

方法二:原方程组化简得

①×5,得25x+5y=180. ③

③-②,得26x=156,解得x=6.

把x=6代入①,得y=6.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

方法三:原方程组化简得

①×3,得9(x+y)+6(x-y)=108. ③

②×2,得4(x+y)-6(x-y)=48. ④

③+④,得13(x+y)=156,解得x+y=12.

把x+y=12代入①,解得x-y=0.

解方程组,得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

总结升华:(1)方法一和方法二都利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常规解法:代入法和加减法;方法三根据题目的特点应用了整体的思想方法先求出x+y和x-y的值,再进一步求x、y 的值,这是解方程(组)的一种重要的思想.

(2)解方程组时,不要急于求解,要先观察特点,因题而异,灵活选择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同时,注意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解题的灵活性.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方程组,求x+y+z的值.

思路点拨:这是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只含有两个方程,一般不能分别求出x、y、z的值,可把“x+y+z”作为一个整体,把方程组变形,根据特殊性求解.

解析:将原方程组整理,得

①×3,得6(x+3y)+3(x+y+z)=21,③

②×2,得6(x+3y)+2(x+y+z)=16,④

③-④,得x+y+z=5.

【变式2】解方程组

解:由②,得5x+53y=85×300,即5(x+y)+48y=85×300.③

将①代入③,得5×300+48y=85×300。解得y=500.

将y=500代入①,得x=-200.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变式3】解方程组

解:设,,则原方程组可化为

解得,即,解得。

类型四:实践应用题

5.直角三角形ABC中,∠C=90°,两个锐角的差是30°,求两个锐角的度数.

思路点拨:许多几何中的问题,如边、角问题,可通过设未知数来列方程组,使几何问题中的量的关系变得更直接、更易懂.

解析:设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x°和y°,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解方程组,得 . 所以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60°和30°.

总结升华:列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先设未知数,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数的两个方程,再用大括号联立,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举一反三:

【变式1】美术小组的同学分铅笔若干支,若其中4人每人各取4支,其余的人每人各取3支,则还剩16支;若有1人只取2支,则其余的人恰好每人各得6支,问美术小组的同学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

解析:设美术小组有名同学,有支铅笔,根据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 .

答:美术小组有8名同学,44支铅笔.

【变式2】(宁德中考)某刊物报道:“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和直接通邮启动,‘大三通’基本实现.‘大三通’最直接好处是省时间和省成本,据测算,空运平均每航次可节省4小时,海运平均每航次可节省22小时,以两岸每年往来合计500万人次计算,则共可为民众节省2900万小时……”根据文中信息,求每年采用空运和海运往来两岸的人员各有多少万人次.

解析:设每年采用空运往来的有x万人次,海运往来的有y万人次,依题意得

解得

答:每年采用空运往来的有450万人次,海运往来的有50万人次.

6.小明做拼图游戏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所示. 小丽看见了,也来试一试,结果拼成了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不过中间留下一个空白,恰好是边长为2cm的小正方形,你能算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

思路点拨:在图1中,大长方形的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5个小长方形的宽的和,另一种是3个小长方形的长的和. 在图2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1个小长方形的长和2个小长方形的宽的和,另一种从中间看为2个小长方形的长和1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和,由此可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求解.

解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cm,宽为cm.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整理得

①-②×3,得,把代入②,得.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

答: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10cm,宽为6cm.

总结升华:通过观察图形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本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举一反三:

【变式1】(肇庆中考)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得金、银、铜牌共 100 枚,金牌数列世界第一.其中金牌比银牌与铜牌之和多2 枚,银牌比铜牌少7 枚.问金、银、铜牌各多少枚?

解析:设金、银牌分别为x枚、y枚,则铜牌为(y+7)枚,

依题意,得

解以上方程组,得x=51,y=21,

所以y+7=21+7=28.

答:金、银、铜牌分别为51枚、21枚、28 枚

【变式2】(2010浙江绍兴)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小红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

A.0.8元/以,2.6元/本B.0.8元/以,3.6元/本

C.1.2元/以,2.6元/本D.1.2元/以,3.6元/本

【答案】D

解析:设一支笔的价格为x元,笔记本的价格为y元,由已知条件可知

解方程组,得

初一下数学讲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有关概念; 2.掌握消元法(代入或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3.理解和掌握方程组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以及方程组的解; 4.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简单应用; 5.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的理念.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 1.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定义: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一般用x 和y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 (1)在方程中“元”是指未知数,“二元”就是指方程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单项式)的次数是1. (3)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都必须是整式.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 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都是一对数值,而不是一个数值,一般要用大括号联立起来, 即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通常表示为? ??b a ==y x 的形式.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定义: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此外,组成方程组的各个方程也不必同时含有两个未知数.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3452 x y x +=??=?. 要点诠释: (1)它的一般形式为111222 a x b y c a x b y c +=??+=?(其中1a ,2a ,1b ,2b 不同时为零). (2)更一般地,如果两个一次方程合起来共有两个未知数,那么它们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符号“{”表示同时满足,相当于“且”的意思.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定义: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要点诠释: (1)方程组中每个未知数的值应同时满足两个方程,所以检验是否是方程组的解,应把数值代入两个方程,若两个方程同时成立,才是方程组的解,而方程组中某一个方程的某一组解不一定是方程组的解. (2)方程组的解要用大括号联立; (3)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只有一个,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方程组???=+=+6 252y x y x 无 解,而方程组? ??-=+-=+2221y x y x 的解有无数个. 要点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 转化消元 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1)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过程: ①从方程组中选定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 y (或x ) ,即变成b ax y +=(或b ay x +=)的形式; ②将b ax y +=(或b ay x +=)代入另一个方程(不能代入原变形方程)中,消去y (或x ),得到一个关于x (或y )的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 ④把x (或y )的值代入b ax y +=(或b ay x +=)中,求y (或x )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相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方程组,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典例分析 例1、在方程组、、、、 、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个; 例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y=1,若x=2,则y=;若y=0,则x=. 变式1:方程x+y=2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 变式2、在方程3x-ay=8中,如果是它的一个解,那 么a的值为? ? ? = = 1 3 y x

例3 方程组???=+=-5 21 y x y x 的解是( ) A 、 ???=-=21y x B 、???-==12 y x C 、???==21y x D 、???==12y x 例4、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十位数字为,则用代数式表示原两位数为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 例5、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使找出问题的解。 知识点二 解二元一次方程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典例分析 例1、 把方程2x -y -5=0化成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的形式:x = . 化成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的形式:y = .

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经典习题及解析

┃知识归纳┃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注意] 一元二次方程判定的条件是:(1)必须是整式方程;(2)二次项系数不为零;(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法、法、法和法. [注意] 公式法其实质是配方法,只不过省去了配方的过程,但用公式时应注意:(1)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先确定a、b、c的值;(2)牢记使用公式的前提是b2-4ac≥0.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b2-4ac (1)Δ>0?ax2+bx+c=0(a≠0)有的实数根; (2)Δ=0?ax2+bx+c=0(a≠0)有的实数根; (3)Δ<0?ax2+bx+c=0(a≠0) 实数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x1+x2=,x1·x2=. [注意] 它成立的条件:①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方程根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 四大解法 一、开平方法 方程的左边是完全平方式,右边是非负数;即形如x2=a(a≥0)

二、配方法 “配方法”的基本步骤:一化、二移、三配、四化、五解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变形:化成 5.开平方,求解 三、公式法 1.必需是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2.b2-4ac≥0. 四、因式分解法 1.用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能够分解,而右边等于零; 2.理论依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一移-----方程的右边=0; 二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 三化-----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四解-----写出方程两个解; 解题技巧: 先考虑开平方法,

二元一次方程基本概念及基本解法讲解

二元一次方程 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三个条件: (1)在方程中“元”是指未知数,“二元”就是指方程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单项式)的次数是1. (3)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都必须是整式. 练习1:已知下列方程,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 (1)2x -5=y ; (2)x -1=4; (3)xy =3; (4)x+y =6; (5)2x -4y =7; (6)102x + =;(7)2 51x y +=;(8)132x y +=;(9)280x y -=;(10)462x y +=. 【变式1】下列方程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 A .71xy -= B .2131x y -=+ C .4535x y x y -=- D . 2 31x y - = 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解. 注意: (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是一对数值,而不是一个数值,一般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如:2, 5. x y =?? =?. (2)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即有无数多对数适合这个二元一次方程. 如:10x y +=的解可以是241 ,,869x x x y y y ===?????? ===??? 等等 练习2:二元一次方程x -2y =1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解的是( ) A .0 12 x y =?? ?=-?? B .11x y =??=? C .10x y =??=? D .11x y =-?? =-? 【变式2】若方程24ax y -=的一个解是2 1 x y =?? =?,则a= .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 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注意:组成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不必同时含有两个未知数,例如? ??=-=+520 13y x x 也是二元一次方 程组. 练习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讲课讲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y=4z B.6xy+9=0 C.1 x +4y=6 D.4x= 2 4 y-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 2 8 423119 (23754624) x y x y a b x B C D x y b c y x x y += +=-=?? = ?? ????+=-==-=???? 3.二元一次方程5a-11b=21 () A.有且只有一解 B.有无数解 C.无解 D.有且只有两解4.方程y=1-x与3x+2y=5的公共解是() A. 3333 ... 2422 x x x x B C D y y y y ==-==-???? ????===-=-???? 5.若│x-2│+(3y+2)2=0,则x的值是() A.-1 B.-2 C.-3 D.3 2 6.方程组 43 235 x y k x y -= ? ? += ? 的解与x与y的值相等,则k等于() 7.下列各式,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①xy+2x-y=7;②4x+1=x-y;③1 x +y=5;④x=y;⑤x2-y2=2 ⑥6x-2y ⑦x+y+z=1 ⑧y(y-1)=2y2-y2+x A.1 B.2 C.3 D.4 8.某年级学生共有246人,其中男生人数y比女生人数x的2倍少2人,?则下面所列的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有() A. 246246216246 ... 22222222 x y x y x y x y B C D y x x y y x y x +=+=+=+= ???? ????=-=+=+=+???? 二、填空题 9.已知方程2x+3y-4=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为:x=________. 10.在二元一次方程-1 2 x+3y=2中,当x=4时,y=_______;当y=-1时, x=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2 -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含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的x,y的值. 2.解下列方程组 . 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的解有和. (1)求k,b的值. (2)当x=2时,y的值. (3)当x为何值时,y=3? 7.解方程组: (1);(2).8.解方程组: 9.解方程组: 10.解下列方程组: 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 15.解下列方程组: (1)(2). 16.解下列方程组:(1)(2)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的x,y的值.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 点: 分 先把两方程变形(去分母),得到一组新的方程,然后在用加减消元法消析: 去未知数x,求出y的值,继而求出x的值. 解 解:由题意得:, 答: 由(1)×2得:3x﹣2y=2(3), 由(2)×3得:6x+y=3(4), (3)×2得:6x﹣4y=4(5), (5)﹣(4)得:y=﹣, 把y的值代入(3)得:x=, ∴. 点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主要运用了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法. 评: 2.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4).考 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1)(2)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均可; (3)(4)应先去分母、去括号化简方程组,再进一步采用适宜的方法求解. 解答:解:(1)①﹣②得,﹣x=﹣2,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得,2+y=1, 解得y=﹣1.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2)①×3﹣②×2得,﹣13y=﹣39,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2x﹣3×3=﹣5, 解得x=2.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3)原方程组可化为, ①+②得,6x=36, x=6, ①﹣②得,8y=﹣4, y=﹣.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4)原方程组可化为:,

一元二次方程典型例题解析

龙文教育学科辅导学案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2013. 星期: 时段: 学情分析 课 题 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复习及典型例题解析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学习目标:1、通过对典型例题、自身错题的整理,抓住本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2、通过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四种解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熟练根据方程特征找出最优解法;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思想在解决 问题中的作用 考点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解法、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学习方法 讲练说相结合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 回顾梳理旧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必须牢牢掌握)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基础知识讲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的含义; 2.会检验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要点梳理】 要点一、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三个条件: (1)在方程中“元”是指未知数,“二元”就是指方程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单项式)的次数是1. (3)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都必须是整式. 要点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解. 要点诠释: (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是一对数值,而不是一个数值,一般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如:. (2)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即有无数多对数适合这

个二元一次方程. 要点三、二元一次方程组 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要点诠释:组成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不必同时含有两个未知数,例如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要点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要点诠释: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组数对,它必须同时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一般写成的形式. (2)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只有一个,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方程组无解,而方程组的解有无数个. 【典型例题】 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 1.已知下列方程,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1)25=y;(2)1=4;(3)=3;(4)=6;(5)24y=7; (6);(7);(8);(9);(10).【思路点拨】按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三个条件一一检验.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一)直接开平方法—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会应用此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解法中的降次思想,直接开平方法中的分类讨论与换元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要点诠释: 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抓住三个条件:(1)整式方程;(2)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缺一不可.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化成形如,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 数项. 要点诠释: (1)只有当时,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在求各项系数时,应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指明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时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性质符号.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重要结论 (1)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 (2)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 (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x=0,则c=0;反之也成立,若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为0. 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 计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哈尔滨市依兰县宏克力镇第二中学左湘茹 【摘要】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运用新知,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解决了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并已掌握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后予以展开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学习线性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在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部分内容时,也要经常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求解问题;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初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它们解的含义。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特殊性。 2、数学思考: 能用类比思想迁移知识,通过自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3、解决问题: (1)会验证一对数是否为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给出一对值,能说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理解他人的看法并与他人交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及其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的理解。 【分情分析】 学生们已经掌握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等知识,而七年级的学生还具备孩子的心理,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所以我采用故事激趣的方法,引出课题,鼓励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策略】 本课先采用故事激趣法,并使用类比法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类比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循循善诱,直观生动,突出了教学得重点和难点,并增大了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幻灯片1 1、周未的阳光暖暖的照着大地,喜洋洋和美洋洋决定去郊游,他们一共带了8个鲜草果冻,你知道他们每个人带了多少个鲜草果冻吗? 注意: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量?你能设两个未知数来解决吗?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 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观察其是否是整式方程,否则一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再将整式方程整理化简使方程的右边为0,看是否具备另两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 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基本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一元一次方程 2.基本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要点诠释: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 法,再考虑用公式法. 要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 那么a b x x -=+21,a c x x =21. 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 ≠0, Δ≥0. 要点诠释: 1.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 (2)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 (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 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 (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 (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 (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要点四、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整体地、系统地审题; 二是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 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3.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 (审题目,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总结及训练讲解学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总结及训练 ◆知识讲解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对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令其中一个未知数取任意一个值,都能求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多个解.由这些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差,从而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对于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利用列方程组来解,一般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容易得多.列方程组解应用问题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定几个未知数; (2)依据已知条件列出与未知数的个数相等的独立方程,组成方程组; (3)解方程组,得到方程组的解; (4)检验求得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即为应用题的解.

◆例题解析 例1 已知21x y =??=?是方程组2(1)21 x m y nx y +-=??+=?的解,求(m+n )的值. 【分析】由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可知21x y =??=?,同时满足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将21x y =??=? 代入两个方程,分别解二元一次方程,即得m 和n 的值,从而求出代数式的值. 【解答】把x=2,y=1代入方程组2(1)21 x m y nx y +-=??+=?中,得 22(1)12211m n ?+-?=??+=? 由①得m=-1,由②得n=0. 所以当m=-1,n=0时,(m+n )=(-1+0)=-1. 【点评】如果是方程组的解,那么它们就能满足这个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 例2 (2008,长沙市)“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急需大量帐篷.?某服装厂原有4条成衣生产线和5条童装生产,工厂决定转产,计划用3天时间赶制1000?顶帐篷支援灾区.若启用1条成衣生产线和2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05顶;?若启用2条成衣生产线和3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78顶. (1)每条成衣生产线和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各多少顶? (2)工厂满负荷全面转产,是否可以如期完成任务?如果你是厂长,你会怎样体现你的社会责任感? 【解答】(1)设每条成衣生产线和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各x ,y 顶,则210523178x y x y +=??+=? 解得:x=41;y=32 答:每条成衣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41顶,每条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32顶. (2)由3×(4×41+5×32)=972<1000知,即使工厂满负荷全面转产,也不能如期完成任务. 可以从加班生产,改进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或者动员其他厂家支援等,想法尽早完成生产任务,为灾区人民多做贡献.

含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含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方程组的基础,是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是中考和竞赛的常见的题目,所以这一部分知识非常重要。现选取几道题略作讲解,供同学们参考。 一、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求参数值。 例:已知方程 与 有相同的解, 则a 、b 的值为 。 略解:由(1)和(3)组成的方程组? ??=-=+5235y x y x 的解是 ? ??-=+=21y x 把它代入(2)得 a=14;把它代入(4)得b=2。 方法:是找每个方程组中都是已知数的方程组成新的方程组,得到的解,即是相同的解,再代入另一个方程,从而求出参数的解。 二、根据方程组解的性质,求参数的值。 例2:m 取什么整数时,方程组的解是正整数 略解:由②得x=3y 2×3y-my=6 y=m -66 因为y 是正整数,x 也是正整数所以6-m 的值为1、2、3、6;m 的值为0、3、4、5。 方法:是把参数当作已知数求出方程的解,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参数的值。 三、由方程组的错解问题,示参数的值。 例3:解方程组???=-=+872y cx by ax 时,本应解出???-==2 3y x 由于看错了系数c,从而得到解? ??=-=22y x 试求a+b+c 的值。 方法:是正确的解代入任何一个方程当中都对,再把看错的解代入没有看错的方程中去从而,求出参数的值。8273=-?-?)(c 2-=c 把???-==23y x 和???=-=2 2y x 代入到ax+by=2中,得到一个关于a 、b 的方程组。 (1) (2) ???=+=+4535y ax y x (3) (4) ???=+=-1552by x y x ① ② ???=-=-0362y x my x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讲解+练习)

第八讲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知识梳理 (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个解。 3.方程组和方程组的解 (1)方程组: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作方程组。 (2)方程组的解: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作这个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作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二、典例剖析 专题一:代入消元法: 1、直接代入 例1 解方程组?? ?=--=. 134,32y x x y 跟踪训练: ?? ?-==+738 25x y y x 2、变形代入 例2 解方程组???=+=-. 1043,95y x y x 跟踪训练: ???-=--=-.2354, 42y x y x 小结:代入消元法的方法(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写出方程组的解.

专题二:加减消元法 例3、解方程组(1)?? ?=+=-524y x y x (2)???=-=-322543y x y x (3)?? ?=+=+. 1034, 1353y x y x 跟踪训练:(1) (2) 注意: ⑴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简便. ⑵如果所给(列)方程组较复杂,不易观察,就先变形(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等),再判断用哪种方法消元好. [变式练习]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1)???=+---=+.5)3()1(2),1(32x y x y (2)???-=+---=+--23 )3(5)4(44 )3()4(2y x y x 专题三: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解的问题: 例4、(1)已知方程2 m -1 n -8(m-2)x +(n+3)y =5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 的值。 (2) 求方程x+2y=5在自然数围的解。 ?? ?=+=-10 237 24y x y x

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 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配方法和公式法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运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的形式; 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 ±+=±. a a b b a b 2() 要点二、配方法的应用 1.用于比较大小: 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 2.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 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 3.用于求最值: “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用于证明: “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详解

一、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总结 1、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基本思想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简化的思想方法,叫做消元思想. 即二元一次方程组形如:ax=b(a,b为已知数)的方程. 2、代入消元法 由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4、加减消元法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5、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把一个方程或者两个方程的两边乘以适当的数,使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

(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到原方程组中的系数比较简单的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写成的形式. 6、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情况 若二元一次方程组(a1,a2,b1,b2,c1,c2均为不等于0的已知数),则 (1)当时,这个方程组只有唯一解; (2)当时,这个方程组无解; (3)当时,这个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运用有关概念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三、典型例题讲解 例1、(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①②③ ④mn+m=7⑤x+y=6 A.1个B.2个C.3个D.4个

8.1-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公开课)

课题8.1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 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学习和二元一 次 方程组有关的四个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预备知识,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新的方程建模的基础课,为今后学习一次函数以及其他学科(如:物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建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引导作用,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反映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数学思考] 体会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多个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 效的数学模型,能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作用。 [解决问题] 通过对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的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上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及教学目标,本节课中相关 概念的掌握是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个数的确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希望平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方面通过学案与课件,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 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主练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感受成功的乐趣。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在教学中不只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结论的方法。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采用 引导发现法为主,情景问答法、讨论法、活动竞赛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完成本节

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1

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提高) 【考纲要求】 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会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为2 0ax bx c ++=(a ≠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把方程变成2 x m =的形式,当m >0时,方程的解为x m =±;当m =0时,方程的解1,20x =;当m <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

(2)配方法: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变形为2 22 424b b ac x a a -??+= ?? ?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得方程的解. (3)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当2 40b ac -≥时,它的解为 242b b ac x a -±-= .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使每一个因式等于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解这两个方程,就得到原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易错知识辨析: (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 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0≠a . (2)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时要先化成一般形式. (3)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 (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ac 4b 2 -=?.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 上述由左边可推出右边,反过来也可由右边推出左边. 要点诠释: △≥0?方程有实数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a ≠0)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a c x x a b x x 2 121=?-=+,. 要点诠释: (1)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 (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 解法,再考虑用公式法. (3)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 =++(a ≠0)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①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②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③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①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②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③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讲课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难点是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学时,我们就解答过著名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呢? 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根据题意,可得: 2x+4(35-x)=94 解得x=23 ∵35-x=35-23=12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师:新的思路:在上面“鸡兔同笼”的问题中,我们会发现它有两个等量关系:鸡的只数+兔子的只数=35;鸡的腿数+兔子的腿数=94. 如果我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这时我们就得到了方程x+y=35和2x+4y=94.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方程及由它们组成的方程组. 2.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有这么一段对话:老牛和小马驮着包裹走在路上. 老牛:累死我了! 小马:你还累?这么大的个儿,才比我多驮2个. 老牛:哼,我从你背上拿来1个,我的包裹数就是你的2倍! 小马: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