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中英文对照)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0时30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英文由Howard Goldblatt翻译: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Ladies and Gentlemen: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Through the mediums of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I imagine that everyone here has at least a nodding acquaintance with far-off Northeast Gaomi Township. You may have seen my ninety-year-old father, as well as my brothers, my sister, my wife and my daughter, even my granddaughter, now a year and four months old. But the person who is most on my mind at this moment, my mother, is someone you will never see. Many people have shared in the honor of winning this prize, everyone but her.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莫迪亚诺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讲稿(中文完整版)

我只是想说,我是多么的幸福,因为能和你们在一起,我是多么的感动,因为你们把诺贝尔文学奖这份荣誉授予了我。
我感到有些害怕,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演讲。
人们总是以为,对于作家而言,演讲这种事情是极其自然和简单的。
但一个作家——至少小说家——在他和话语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别扭的关系。
大家或许还记得课堂上说过的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差别,因此小说家更擅长写而不是说。
他习惯保持沉默,如果他想融入某种氛围,那就必须隐于茫茫人海。
他偷偷倾听人们的交谈,也会介入,那是为了不动声色地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周遭的男男女女。
他说话犹疑,这是在稿子上改改划划养成的习惯。
当然,在无数次的修改之后,他的风格逐渐清晰明朗。
但让他发言,他就没法修改自己的迟疑了。
此外,我属于的时代并不会把话语权留给孩子,除非极为少见的场合,除非孩子央求父母。
但人们不会听孩子讲话,还常常打断他们。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代人有表达困难,不是吞吞吐吐,就是语速过快,似乎害怕随时随刻会被人打断。
和很多人一样,我对写作的渴望或许萌发自童年。
你会希望大人能读懂你。
他们不得不听完你说的所有话而不至于打断你,们终有一次会明白你心里的所思所想。
他“小 获奖的消息让我感到不真实,我急着想知道为什么选了我。
那天,我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小说家面对自己的作品就是瞎子一个,关于他写作的内容,读者比他本人知道的多得多。
小说家永远不会是自己小说的读者,除非是为了在手稿上面修改错误的句法,重复的内容,删掉冗长的段落。
他对自己的书只有模糊、片面的印象,就像在天花板上创作壁画的画家,他仰躺在脚手架上,专注于细节,由于距离过近,反而失了全局。
说家永远不会是自己小说的读者”巨幅 这是寂寞却有趣的事,写作亦如此。
当你修改某本小说的最初几页时,你会感到丧气失望。
之后,你会有强烈的冲动,想着要回到前面看一下,或者另辟蹊径。
千万要抵住这种诱惑,坚持一条路走到底。
这有点像是在冬夜开车,如履薄冰,视野有限。
双语演讲稿:福克纳诺贝尔奖致辞

双语演讲稿:福克纳诺贝尔奖致辞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双语演讲稿:福克纳诺贝尔奖致辞I feel that this award was not made to me as a man, but to my work -- a life's work in the agony and sweat of the human spirit, not for glory and least of all for profit, but to create out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 something which did not exist before. So this award is only mine in trust. 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o find a dedication for the money part of it commensurate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origin. But I would like to do the same with the acclaim too, by using this moment as a pinnacle from which I might be listened to by the young men and women already dedicated to the same anguish and travail, among whom is already that one who will some day stand here where I am standing.Our tragedy today is a general and universal physical fear so long sustained by now that we can even bear it. There are no longer problems of the spirit. There is only the question: When will I be blown up? Because of this, the young man or woman writing today has forgotten the problems of the human heart in conflict with itself which alone can make good writing because only that is worth writing about, worth the agony and the sweat.He must learn them again. 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 and, teaching himself that, forget it forever, 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 the old universal truths lacking which any story is ephemeral and doomed -- loveand hono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Until he does so, he labors under a curse. He writes not of love but of lust, of defeats in which nobody loses anything of value, of victories without hope and, worst of all, without pity or compassion. His griefs grieve on no universal bones, leaving no scars. He writes not of the heart but of the glands.Until he relearns these things, he will write as though he stood among and watched the end of man. I decline to accept the end of man. It is easy enough to say that man is immortal simply because he will endure: that when the last ding-dong of doom has clanged and faded from the last worthless rock hanging tideless in the last red and dying evening, that even then there will still be one more sound: that of his puny inexhaustible voice, still talking. I refuse to accept this. I believe that man will not merely endure: he will prevail. He is immortal, not because he alone among creatures has an inexhaustible voice, but because he has a soul, a spirit capable of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and endurance.The poet's, the writer's, duty is to write about these things. It is his privilege to help man endure by lifting his heart, by reminding him of the courage and honor and hope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pity and sacrifice which have been the glory of his past. The poet's voice need not merely be the record of man, it can be one of the props, the pillars to help him endure and prevail.我认为这个奖项不是授给我个人而是授给我的工作---------一项艰辛而痛苦的毕生投入的人类精神的工作,既不为名也不土利,而是要从人类的精神原材料中创造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
作文范文之诺贝尔获奖者简介英语作文

诺贝尔获奖者简介英语作文【篇一:英语考试写作素材之诺贝尔奖】1.0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奥巴马obama said he was surprised and deeply humbled by the award. he stated that he does not feel he deserved the award, and that he did not feel worthy of the company the award would place him in. in remarks given at the white house rose garden on the day of the announcement, obama stated, i do not view it as a recognition of my own accomplishments but rather an affirmation of american leadership on behalf of aspirations held by people in all nations.”throughout history, the nobel peace prize has not just been used to honor specific achievement; its also been used as a means to give momentum to a set of causes, obama said. and that is why i will accept this award as a call to action — a call for all nations to confront the common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he said those common challenges included the goalof eliminating nuclear weapons (which he said might not occur in his lifetime), nuclear proliferation, climate change, tolerance among people of different faiths and races and religions, peace between and security for israelis and palestinians, better social conditions for the worlds poor,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get an education and make a decent living; the security that you wont have to live in fear of disease or violence without hope for the future. the united states, he said, is a country thats responsible for ending a war and working in another theater to confront a ruthless adversary that directly threatens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our allies.the award, he said, must be shared with everyone who strives for justice and dignity — for the young woman who marches silently in the streets on behalf of her right to be heard even in the face of beatings and bullets; for the leader imprisoned in her own home because she refuses to abandonher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for the soldier who sacrificed through tour after tour of duty on behalf of someone half a world away; and for all those men and women across the world who sacrifice their safety and their freedom and sometimetheir lives for the cause of peace.he did not take questionsfrom reporters after giving his statement.中文参考(不对照)获奖原因奥巴马总统改变了国际政治气候,多边外交重回舞台中心,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
莫迪亚诺获奖演说

来 改 去 。 当然 ,经 过 无 数 次 的 修 改 之 后 ,他 的 风 格 可 以变 得 清 澈 明 晰 。但 当他 说 话 的时候 ,他 没 有 足够 的 时 间 去犹 疑 、去 推 敲 。
而 且 也 因为 我 属 于 从 小 就 不 让 随 便 说 话 的 那 一 代 人 ,那 个 年
一
块 ,所 以不 论 是 设 计 游 戏 的 作 家 ,还 是 重 组 游 戏 的 读 者 ,欲 望 说
黄 荭译
我 只 想 告 诉 你 们 我 很 高 兴 来 到 这 里 ,你 们 把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颁
给 我 ,这份 殊 荣 让 我 非 常 感 动 。
这 个 姓 氏 ,作 家 三 十 年 后 在 《 家 谱 》 中 泄 露 ,这 是 他 外 祖 父 的 姓 氏 ,而 《 家 谱 》 是 有 关 自 己 的 叙 事 ,他 打 算 严 格 遵 循 传 记 材 料 的
线 索 。不 过 ,以 上 这 些 迹 象 仅 能 让 人 理 解 各 种 情 境 表 面 的 、有 时 带 有 陷 阱 的部 分 。如 同 佩 雷 克 的作 品 一 样 ,拼 图 游 戏 中 总 是 缺 少
这 种 欲 望 ,而 应 该 沿 着 同 一 条 路 走 下 去 。这 就 有 点 像 是 在 冬 夜 开
大 家 都 知 道 在 学 校 有 书 面 表 达 和 口 头 表 达 之 别 ,小 说 家 就 是 笔 头
胜 过 口头 的 人 。他 习惯 沉 默 ,如 果 他 想 完 全 融 入 到 一 个 环 境 中去 , 他 就 应 该 混 迹 于 人 群 里 。他 要 若 无 其 事 地 听 别 人 聊 天 ,如 果 他 也 聊 几 句 ,那 是 为 了 提 几 个 不 着 痕 迹 的 问 题 ,更 好 地 去 理 解 身 边 的 男 男 女 女 。 他说 话 总有 些 犹 疑 不 定 , 因 为 他 写 作 的 时 候 习 惯 了 修
espanol 课文翻译

Leccion 4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
新年前夕,天气特别冷,雪下个不停,夜幕就要降临。
一个可怜的小女孩赤脚走在街上。
实际上,走出家门时他穿着鞋,但那双鞋没用。
对小女孩来说,鞋太大了。
他一着急,在跑过一条很宽的大街时就把鞋丢了。
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脚冻成了青紫色。
破旧的围裙兜里装着许多火柴。
手里还拿着一盒。
这一天她过得很糟糕。
没有人买他的火柴,哪怕是一根。
他一分钱都没有赚到。
他饥寒交迫,看上去虚弱极了。
可怜的小女孩呀!房屋每扇窗都可以看到明亮的灯光,但他却只想着在晚上挣些钱才能回家。
小女孩在一个角落里坐下,想在两栋房之间取暖。
他觉得越来越冷,却不能回家,因为一根火柴也没有卖出去。
他爸爸会打他的。
他的一双小手几乎被冻僵了。
一根点亮的火柴至少可以暖暖手。
于是,他取出一根火柴。
咔嚓!看那火花呀!那燃烧的火柴呀!火光微弱,一点点的温暖着他的双手。
小女孩觉得他坐在一个厨房中,里面有一个大大的火炉,他把脚放到炉子前想暖暖,可就在这是火柴熄灭了,厨房消失了。
他坐在那,手中只有一小截然过的火柴。
他又点了一根,随后看见一张大桌子上放着一个烤熟的火鸡,两旁还有刀叉。
他点燃了第三根,发现自己坐在一棵特别漂亮的圣诞树下。
这可圣诞树比他在去年平安夜透过全城最富的那户人家的大窗户看到的那颗还要高,还要漂亮。
小女孩举起他瘦小的双臂,可就在这时,火光熄灭了。
所有的光明都离他远去。
他点燃一只新的火柴。
这次,小女孩年迈的奶奶出现了。
他面貌和蔼可亲。
“亲爱的奶奶!”小女孩哭着叫道,“你带我走吧。
我知道你和火炉,烤火鸡,圣诞树一样,火柴一灭就会消失的。
”他赶紧点燃剩下的火柴,希望留住奶奶。
火柴的光芒比白昼还要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如此高大美丽,他拉着女孩的胳膊,一起升上天空。
可怜的女孩不再感到寒冷,饥饿和恐惧。
寒冷的清晨,人们在房子的一角发现了那个小女孩,双颊泛红,嘴角上挂着微笑…他死了,冻死在除夕之夜。
Leccion 5诺贝尔奖是一项每年颁发给上一年度在文学,化学,物理,生理学和医学,和平及经济学五个领域有杰出工作成就的个人或者机构的一个奖项。
诺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我好奇网络一代如何用文学表达

他相信读者比自己更了解作品在演讲的开头,莫迪亚诺坦言这是他第一次不得不在这么多观众面前演讲,不免有点担心。
他表示作为小说家,一直以来自己都习惯于保持安静,如果想要观察身边的男男女女,他必须“潜伏”于人群之中。
并且,写作时的咬文嚼字、反复修改也导致他演讲时容易犹豫、结巴。
他甚至回忆起小时候大人们往往只顾自己说话而不倾听他说话,这使得他潜意识里说话会被人打断,因此长大后说话或者演讲要么结结巴巴,要么语速飞快。
“这次获奖对我来说似乎是不真实的,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选择了我。
”在莫迪亚诺看来,作家对于自己的作品都是盲目的,而小说家永远不能成为自己的读者。
除了修改语法错误、调整重复或多余的段落,莫迪亚诺形容自己对作品永远只有一个局部而困惑的印象。
每一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到达斯德哥尔摩时,都会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博物馆举行一个小型的聚会。
获奖者会与诺贝尔基金会见面,并且知晓诺贝尔周的活动安排。
瑞典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5.30点,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演讲,并参加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晚宴。
C ·专栏诺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我好奇网络一代如何用文学表达. All Rights Reserved.“就像一个画家为天花板创造壁画。
他精心描绘细节,但因为距离太近了,他没法把自己的作品视为一个整体。
”也因如此,莫迪亚诺认为写作是一件奇怪而又孤独的事情。
“有时你才开始写前几页,你就感觉沮丧了。
每一天,你都感觉自己走上一条错误的路。
这就令你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动——回去再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
”那怎么办?莫迪亚诺说不要屈服于这种冲动:“这有点儿像在冬天的晚上开车。
你没有选择,你不能逆转,你必须边前进边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道路会变得越来越平稳,乌云也会散去的。
”而当莫迪亚诺要完成一部作品时,心情亦如提笔时一样复杂。
“当你要完成一本作品时你感觉自己已经开始呼吸自由的空气,就像小学生放暑假前上课的最后一天。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 1945—),法国小说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我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也非常荣幸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我第一次不得不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表演说,我多少觉得有得诚惶诚恐。
人们觉得这类事情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且顺其自然,可是对于一个作家——至少是小说家而言——演讲常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就像学校课堂里区别书面和口头作业的差别,小说家更有写的才华,而不是说的本领。
他已经习惯了保持安静,他演讲起来会吞吞吐吐,因为他早已习惯把自己的话删掉。
在几遍的修改之后,他的表达可能变得明朗。
但真的发言时,要修正那笨拙的语句就手足无措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人在演讲时一会儿踌躇迟疑,一会儿流利飞快好像我们等着随时被打断。
这也是为什么我和许多人一样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在童年结束的时候。
你希望大人们会读你写的东西。
也就是以那种方式,他们才会静下来听你说,也不会来打断你。
同时,他们才会真的了解你的心声。
得知获奖的时候我觉得这很如梦如幻,我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你们选择了我。
就在那天,我才强烈地意识到一个小说家对自己的作品是多么得无知,而读者们对它的理解又是多么深刻。
小说家永远成不了他自己的读者,除了在修改稿件时删掉手稿的语法错误、重复或者多余的赘述的时候,他对自己的书仅有一部分且模糊的印象,正如画家在天花板上画壁画一样,平躺在支架上描摹细节,距离太近,就没有作品的整体感。
写作是一项奇怪的、孤独的活动。
在开始写一部长篇故事的头几页总有叫人沮丧的情绪。
每天你都觉得自己在一条错的轨道上,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调转头去走另一条路。
重要的是,不要屈从于这股念头,要坚持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我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也非常荣幸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我第一次不得不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表演说,我多少觉得有得诚惶诚恐。
人们觉得这类事情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且顺其自然,可是对于一个作家至少是小说家而言演讲常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就像学校课堂里区别书面和口头作业的差别,小说家更有写的才华,而不是说的本领。
他已经习惯了保持安静,他演讲起来会吞吞吐吐,因为他早已习惯把自己的话删掉。
在几遍的修改之后,他的表达可能变得明朗。
但真的发言时,要修正那笨拙的语句就手足无措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人在演讲时一会儿踌躇迟疑,一会儿流利飞快好像我们等着随时被打断。
这也是为什么我和许多人一样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在童年结束的时候。
你希望大人们会读你写的东西。
也就是以那种方式,他们才会静下来听你说,也不会来打断你。
同时,他们才会真的了解你的心声。
得知获奖的时候我觉得这很如梦如幻,我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你们选择了我。
就在那天,我才强烈地意识到一个小说家对自己的作品是多么得无知,而读者们对它的理解又是多么深刻。
小说家永远成不了他自己的读者,除了在修改稿件时删掉手稿的语法错误、重复或者多余的赘述的时候,他对自己的书仅有一部分且模糊的印象,正如画家在天花板上画壁画一样,平躺在支架上描摹细节,距离太近,就没有作品的整体感。
写作是一项奇怪的、孤独的活动。
在开始写一部长篇故事的头几页总有叫人沮丧的情绪。
每天你都觉得自己在一条错的轨道上,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调转头去走另一条路。
重要的是,不要屈从于这股念头,要坚持下去。
当你快写完一本书的时候,感觉仿佛挣脱了,已经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
我敢说,你写结尾段的时候,书会展现出一种敌意,迫切地挣脱你的枷锁。
而且当它离你而去,也根本不留时间给你想最后的几个词。
它结束了这本书再也不需要你了,也已经把你忘却。
从现在开始,它会从读者那里找寻它的自我。
当这些发生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强大的空虚和一丝被抛弃的感觉。
这也是失望的表现,因为你和书的亲密关联是那么短暂。
这种不满和未完成的感觉就驱动着你去写下一本书,再恢复两者的平衡。
所以,读者比作者自己更了解作品。
小说和读者的关系宛如冲洗摄影胶片的过程。
暗房里,影像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当你读小说的时候,也会产生类似的化学反应。
不过,要维系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和谐,重要的就是永远别让读者透支,不知不觉地哄哄他,给他足够的空间让故事一步步地感染他,正如针灸的艺术,针要被插在精确的要点上,神经系统才能流通顺畅。
我一直妒忌音乐家,因为他们掌握着比小说高级的艺术。
诗人也是,很像音乐家和小说家。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写诗,这就是为什么我记得以前读过的让我共鸣的话:写不成诗的人来当散文家。
对于小说家来说,音乐常常就是凝聚所有他观察到的人、景、街谱成曲,这对他来说可能还不完美。
他会后悔没能做一个真正的音乐家,也没法写出肖邦的《夜曲》。
我是一个战争的孩子诺贝尔奖宣布后用来代表我的一个短语提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和其他出生于1945年的人一样,我是战争的孩子,更准确地说,我出生在巴黎,我的生命归功于被占领时期的巴黎。
当时生活在巴黎的人想尽快忘记的地方,至少只要记得日常的细节,那些展现了他们所幻想的与和平岁月并无差异的生活点滴。
后来,当他们的孩子问起当年的历史,他们的回答也是闪烁其词。
要不然,他们就避而不答,好像希望能把那段黑暗的时光从记忆中抹去,还有就是隐瞒一些事情,不让孩子知道。
可是面对我们父母的沉默我们明白了一切,仿佛我们自己也亲历过。
被占时期的巴黎是一座古怪的地方。
表面上,生活像之前一样继续戏院、电影院、音乐厅和餐馆依旧营业。
收音机里还放着音乐。
去看戏、看电影的人还比战前多,好像那些地方就是能让人们聚在一起避难,靠近一起彼此安慰。
可是,离奇的细枝末节都在说明巴黎已不是昨日的模样。
鲜少的汽车、宁静的街道都在表明这是一个寂静之城纳粹占领者常说的盲城。
就在这样噩梦般的巴黎,人们会在一些之前从不经过的道路上相遇,昙花一现的爱情从中萌生,明天能否再见也是未知。
而后,这些短暂的相遇和偶然的邂逅也有了结果新生命降临。
这就是为何对我而言,巴黎带着原初的黑暗。
如果没有那些,我根本不会来到这个世界。
那个巴黎一直缠绕着我,我的作品也时常浸润/沐浴在那朦胧的光中。
一个作家的出生时间和那个年是他永久的标记。
如果他写诗,诗句就表明着他所处的时代,也永远不可能在其他的时代里写成。
叶芝的诗就是这个道理,我总是被《柯尔庄园的天鹅》所打动。
叶芝在公园里看着天鹅在水中滑行:自从我第一次数了它们十九度秋天已经消逝我还来不及细数一遍,就看到它们一下子全部飞起大声拍打着它们的翅膀,现在它们在静谧的水面上浮游神秘莫测,美丽动人,可有一天我醒来,它们已飞去。
哦它们会筑居于哪片芦苇丛、哪一个池边、哪一块湖滨,使人们悦目赏心?十九世纪的诗歌里常常有天鹅波德莱尔或马拉美的诗里都有。
但这首诗不可能是在19世纪写的。
它有着20世纪才出现的特定的节奏和忧郁。
20世纪的作家偶尔也会感觉被他们时代所禁锢。
阅读19世纪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许或带来一种特定的恋旧之情。
在那些年岁,时间慢慢地流逝。
那样的节奏与小说家的作品相得益彰,因为缓慢让作家的能量和精力凝聚。
也是从那时开始,时间加速,断断续续地前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就是过渡的一代。
我好奇着下一代,在互联网、手机、电子邮件和微博时代出生的人,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表达这个注定每个人都会相连,而且社交网络侵蚀了一部分亲密和私密的东西。
直到最近,私密被赋予了更多的深度,也可能成为小说的主题。
不过我对文学的未来仍抱着乐观态度,我深信未来的作家会守护并继承衣钵,就像荷马以来每一代作家所做的事。
除此之外,作家总要在作品里试图表达一些永恒的东西,阅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尽管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尽管安娜穿着1870年代的裙子,我们依然觉得她离我们很近。
还有诸如爱德加艾伦坡、梅尔维尔、司汤达这样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离世后两个多世纪,远比他们在世时更受欢迎。
用X光审视巴黎那么,小说家要和生活保持怎样的距离?他们需要与生活保持一点距离,因为如果一直沉浸其中反而会看不清生活本来的样子。
但是这样的距离不会限制作者将书中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建立某种联系。
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托尔斯泰一下就从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身上找到了小说人物的影子。
宏观到托尔斯泰描写天空和风光,围观到他描写安娜卡列尼娜睫毛的忽闪,这种写作者将生活写入作品的天分随处可见。
这种状态不是自恋,因为这种状态需要同时忽视自我,并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不错过每一个细节。
还需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立。
也不是需要完全将注意力投入个人的写作,而是要达到一种澄澈的境界来观察外界,才能最终写成一部小说。
我就不冗长地叙述我的故事了,但是我童年的一些经历一定也为我的作品埋下了伏笔。
我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而是和一些我根本不了解的朋友住在一起,辗转于不同的地方和房子里。
后来,这让我想试图通过写小说来解决这些迷惑,希望写作和想象力能最终帮我把这些零散的线索都串起来。
爱德加艾伦坡在他的短篇小说《人群中的人》中,他坐在咖啡馆中观察那些在人行道上不断行走的人们,唤起了对人性的关注。
他选择了一个长相怪异的老年男子,并通宵跟随他到伦敦的不同地方,以期更好地认识他。
但是这老人是人群中的人,所以跟着他也毫无意义,这老人并不作为个体存在着,他只是大众过路者中的一员,行走在拥挤的人群中,迷失了自己。
诗人托马斯德昆西年轻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在伦敦拥挤的牛津街上,他和一个女孩成为了朋友,就像所有城市中的邂逅一样。
他陪伴了她几天,直至他要离开伦敦。
他们约定一周以后,她会每天都在每晚同一时间在大提茨菲尔街的街角见面。
但是他们自此就再也没见过彼此。
如果她活着,我们一定都会寻找彼此,在同一时间,找遍伦敦的所有角落;或许我们就相隔几步,但是这不宽过伦敦街道宽的咫尺之遥却让我们永生没再相见。
随着时间流逝,城市里的每个街区,每个街道都能引发起在这里出生或成长的人的一段回忆,一次碰面,一点遗憾或是一点幸福。
一条同样的街道串联起一段回忆,这地方几乎构成了你的全部生活,故事在这里逐层展开。
那些千千万万生活在这里的、路过的人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和回忆。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年轻的时候,为了帮助自己写作,我试着去找那些老巴黎的电话本,尤其是那些按照街道、门牌号排列条目的电话本。
每当我翻阅这些书页,我都觉得自己在通过X光审视这座城,它就像一座在水下的亚特兰蒂斯城,透过时间一点点呼吸着。
这么多年过去了,千千万不知名的人们留下的就只有他们的名字、住址和电话。
有时候,过了一年,一个名字就消失了。
翻阅这些老电话本,我会想,如果现在再拨打这些电话,大概多数都无人接听吧。
后来,我看到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句,被深深触动了:我回到了我的城市。
它曾是我的眼泪,我的脉搏,我童年种疼的腮腺炎。
彼得堡你还有我的电话号码。
彼得堡,我还有那些地址可以查寻死者的声音所以当我看着那些老巴黎电话本的时候,我开始想写我的第一本书。
我要做的就是在这千千万的名字里,用铅笔划出某些陌生人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想象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你可以放纵自己,消失在大城市里。
你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开始新生活。
你也可以从一个孤立的地址开始长期调查一场预谋。
我一直对搜寻令中的一句话非常有兴趣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地址。
人物、事件的消失和身份、时间的流逝都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
这也是为什么19世纪以后,城市就成了小说家们的领地,很多伟大的小说家的作品都和某座城市密不可分:巴尔扎克和巴黎、狄更斯和伦敦、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圣彼得堡、永井荷风和东京、雅尔玛瑟德尔贝里和斯德哥尔摩。
小说看见冰山至于我的作品,授奖词说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其实这样的赞誉不单单是对我的作品,还有很多其他作家的写作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特别的记忆,试图从往昔捕捉一些隐匿的、未知的,几乎在地球上没有留下痕迹的零零碎碎。
当然,它们都与我出生的1945年有关。
城市被毁,所有人都消失的情况让我,和我这一代人,对记忆和遗忘的主题更为敏感。
不幸的是,我觉得只有普鲁斯特的本领和坦率才能去完成对过往的追忆。
他描述的社会仍旧是稳定的,19世纪的社会。
普鲁斯特的回忆让历史在其所有的细节中重现。
如今,我感觉到记忆远不如它本身那么确定,始终处于遗忘和被遗忘的持续的斗争中。
这一层,一大堆被遗忘的东西掩盖了一切。
也就是说,我们仅仅能拾起历史的碎片、断裂的痕迹、稍纵即逝的且几乎无法理解的人类命运。
但这就是小说家的使命,在面对被遗忘的巨大空白,让褪去的言语重现,宛如漂浮在海面上消失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