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施工升降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施工升降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施工升降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孙文迁摘要:施工升降机是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

工具,它主要担负着运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及施工物料

的任务。本文对施工升降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硬、软

件进行介绍,并对控制系统的特色部分作了进一步的分

析。

1.前言

施工升降机是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

工具。它主要担负着运送施工人员的任务,也运输大量的

施工设备及物料,工作速度大于34m/min。施工升降机的

运送能力及运输高度日益提高,但目前施工升降机自动化

控制水平较低。一般没有超载限制,只能靠控制人员数量

或估计物料的重量来控制重量,没有楼层的呼叫及显示功

能,没有自动选层及平层功能。因此,目前施工升降机在工作中不能预知哪个楼层需要停站及吊笼的平层精度不高,不能预知载荷率,施工升降机的运行是被动的,运输效率低下。

本系统通过设置在各施工楼层的呼叫器,自动检测每个施工层的呼叫信号,判断呼叫信号的上、下行状态,并根据吊笼的运行位置及载荷情况,自动选层并控制吊笼停靠层站及准确平层。当允许吊笼在指定楼层停靠时,系统在吊笼接近→到达指定楼层时自动发出减速→停靠指令,使吊笼准确停靠在指定楼层上,方便施工人员及施工物料的上、下。

2.系统控制原理

系统根据同向优先、就近优先的原则处理呼叫信号。即系统根据吊笼载荷情况,当呼叫信号方向与吊笼运行方向同向时,优先停靠且优先停靠离吊笼最近的楼层。当吊笼处于满载状态时,则不理会一切呼叫信号,直达目的层。

3.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3.1呼叫信号控制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楼层多,楼高高,以33层为例,楼高近100米。如果按传统方法在每一施工层上设置上/下行呼叫按钮,则信号线就需要66根,这势必造成信号线多,成本高,为尽可能减少信号线的数量,本系统采用二进制数字编码技术,即26=64,需6根信号线,再加2根电源线共需8根线就解决了问题。这样大大的减少了信号线的数量。同时根据施工楼层的基本层高,将信号线制作成标准线段,呼叫按钮制作成可拆卸的,随着施工楼层的升高,只需增加标准信号线段即可,组装、拆卸方便。

所有呼层信号通过标准信号线送到呼叫信号控制器。呼叫信号控制器为一MCS-51单片机组成的控制系统,控制器将所有呼层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呼层信号传送到吊笼主控制系统。

3.2自动选层及平层

由于施工升降机为齿轮、齿条传动,运行位置十分准确,在施工升降机吊笼内传动机构蜗杆轴端部同轴安装一个旋转编码器,随着轴的转动,旋转编转器提供一组与楼层高度成正比的脉冲数,通过对脉冲的计数,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吊笼的运行位置,系统从而能够进行可靠的平层控制。

3.3系统存储器

在本系统中,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由于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层高和随着施工的进行,楼高不断增高,对应的层高和楼高脉冲计数不同,因此系统选用现场读写方便的EEPROM [1]作为系统的RAM和ROM。

在每一项新工程使用前先对对应层高进行一次脉冲计数,以确定每层所对应的脉冲数,作为设定值,并进行存储。随着施工的进行,楼高也在不断升高,需要将施工最高层数不断修正并存储不丢失。

3.4 Watchdog看门狗电路

[2]

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对系统的干扰多,因此系统设计了看门狗电路,从硬件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5 LED 显示

系统设计7位LED 显示器,分别显示吊笼的重量,呼叫楼层和吊笼实际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第1.2.3位显示吊笼重量,第4.5位显示呼叫楼层,第6.7位显示吊笼当前所处楼层.

4系统软件设计

4.1主控程序流程图 系统主控程序流程图如图2。

为保证系统每次的正常使用,特设一个自检子程序,在每次使用物料提升机前进行一次系统自检,以确保物料提升机能可靠工作。

系统设有底层校正开关及程序,在吊笼每次回到底层时进行脉冲零位校正,以消除吊笼在运行过程中带来的脉冲计数误差。

4.2呼层信号控制子程 呼层信号控制子程如图3.

呼叫信号控制器将所有呼叫信号根据呼叫顺序自动排队发送。每个吊笼主机在收到呼叫控制器发送来的信号

后,根据同向优先、就近优先的原则处理呼叫信号。当吊笼处于满载状态时,则不理会一切呼叫信号,直达目的层;每一个吊笼主控系统在决定目的层后,向另一个吊笼主控系统发出联控信号,这样另一个吊笼控制系统在收到信号后即从呼叫楼层队列中去掉该目的层,从而避免了两吊笼之间的运输冲突,减少了无为的往返,提高了输送效率。 表1 呼叫信号编码表

4.3呼叫信号编码图表

表1中以32层为例,其中:D 0~D 4为呼层信号位,D 5

为上/下行信号位,即只需6根信号线就可保证对32层楼的呼叫。如果要实现64层呼叫系统,只须再增加一根信号线即可。

4.4 呼叫信号的处理

主控系统对所有呼层信号根据同向优先、就近优先

的原则进行排队处理。根据最优先的呼层信号控制提升机的运行,将最优先的呼层信号送到LED显示,并控制吊笼的运行。

4.5 系统软件采用结构化设计,各功能子程采用模块化编程,组态方便、灵活,调试方便。

4.6系统软件采用软件陷阱方法,与硬件Watchdog 电路共同对系统进行监控,防止控制系统发生死机和飞程序,消除各种干扰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4.7 各吊笼主控系统在收到楼层呼叫信号时,自动发出语音提示。当吊笼到达目的层时自动语音报站。

4.8 系统设有吊笼门安全联锁开关和程序,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4.9 系统设有声光报警子程。当吊笼载重量接近或达到额定载荷时,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

5结论

通过对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利用单片机和编码技术,系统根据吊笼的载荷率、楼层呼叫信号、吊笼的运行方向,自动选择最需要的停靠层站和使吊笼准确可靠的平层,很好地解决了施工升降机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升降机的施工自动化水平和运输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何立民著,《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华主编,《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3] Nordic, nRF401ProductSpecifiation, Nordic corperation, 2000

[4]孙文迁王波,高速物料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微计算机信息,2004.4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2.楼板参数

3.荷载参数: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3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5kg):175kg×35=6125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 k=((1480×2+1480+1258×2+200+6125)+2000×2)×10/1000=172.81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1480×2+1480+1258×2+200+6125)+1.4×2000×2)×10/1000=215.37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P=2.1×215.37=452.28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楼板长宽比:Lx/Ly=3/4=0.75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q=452.28/(3×1.3)=115.97kN/m2 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 xmax=0.039×115.97×32=40.71kN·m M ymax=0.0189×115.97×32=19.73kN·m M0x=-0.0938×115.97×32=-97.9kN·m M0y=-0.076×115.97×32=-79.32kN·m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M x=M xmax+μM ymax=40.71+19.73/6=43.99kN·m αs=|M|/(α1f c bh02)=43.99×106/(1.00×19.10×3.00×103×525.002)=0.003;

施工电梯基础地下室顶板加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品茗软件大厦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杭州市文二路教工路口;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 降机》(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100m;标准节长度:1.508m; 底笼长:42m;底笼宽:3m; 标准节重:167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160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 200kg; 2.楼板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楼板长:4m; 楼板宽:4m;楼板厚:150mm;

梁宽:0.3m;梁高:0.7m;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10@150;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12@100;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10@150;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12@100; 梁截面底部纵筋:425; 梁中箍筋配置:8@150; 箍筋肢数:2; 3.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2.5kN/m2; 4.钢管参数: 钢管类型:Ф48×3.0;钢管横距:700mm; 钢管纵距:700mm;钢管步距:1200mm;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0.1m;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6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 167kg×67=11189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 k=(1600.00×2+1480.00+1300.00×2+2000.00×2+11189.00+200.00)×10/1000=226.69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226.69=476.05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资料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参数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98m;标准节长度:1.508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40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8@25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8@250; 基础长度l:6.0 m;基础宽度b:4.0 m; 基础高度h:0.3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6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0kg):140kg×65=910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00×2+1480.00+1300.00×2+2000.00×2+9100.00+200.00)×10/1000=203.0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203.0=426.3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6.00×4.00×0.30=180.00kN 承台自重设计值: G=180.00×1.2=216.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426.3+216.00=642.3kN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220.00×6.0×4.0×0.30=1584.00kN > F=642.3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 1、承台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 S=6.0×4.0=24.0m2≥(P k+G k)/f c=(203+180.00)/(14.3×103)=0.027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2、承台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通用版)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控制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PLC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以及电梯采用了对电动机实现线性调速的调压调频技术,能达到电梯安全平稳运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高层建筑的普及,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多种领域专业与一体的综合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安全的重视,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这样就对建筑内的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对机械零部件和电器元件都采取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电梯的控制是相对比较复杂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把机械与电气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使得

电梯设计计算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3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4曳引包角计算 3.5放绳角计算 3.6轮径比计算 3.7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8额定速度验算 3.9曳引力、比压计算 3.10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1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 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4.8补偿链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TKJ1600/2.5—JXW(VVVF)乘客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设计、选用进行了计算、校核。 2.电梯的主要参数 2.1额定载重量:Q=1600kg 2.2空载轿厢重量:P1=2500kg 2.3补偿链及随行电缆重量:P2=700 kg 适用于提升高度110m,随行电缆以60m计。 2.4额定速度:v=2.5m/s 2.5平衡系数:?=0.5 2.6曳引包角:α=310.17? 2.7绕绳倍率:i=2 2.8双向限速器型号:XS18A (河北东方机械厂) 2.9安全钳型号:AQ1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0轿厢、对重油压缓冲器型号:YH2/420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1钢丝绳规格:8?19S+NF—12—1500(单)右交 2.12钢丝绳重量:P3=700kg 2.13对重重量:G=3300 kg 2.14曳引机型号:GTN2-162P5 (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

推荐-SC20XX施工升降机结构设计计算书 精品

SC200/200施工升降机 机械厂 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受力分析: 根据该机的使用工况,出现的载荷有:工作载荷、风载荷以及自重载荷,最不利的载荷组合为:升降机超速运行且载荷的吊笼宽度外偏 1 6 放置,风载荷沿平行于建筑物方向吹来。 最不利工况为一个吊笼运行至上极限位置,另一个吊笼在底部的情况。(如图一所示) 二、立柱几何特性计算 1、立柱标准节构造 立柱标准节构造为:以四根Φ76×4mm 无缝钢管(材料为Q235)为主肢,成正方形截面□650×650mm 布置,以8根Φ26.8×2.75mm 钢管(材料Q235)及8根L75×50×5mm 角钢(上、下框架)和四根L75×50×5mm 角钢(中框架)为连缀件焊接而成。(如图二所示) 2、主肢截面积 Ao=π×(D 2 -d 2 )/4 式中 Ao ——主肢截面面积(mm 2 ) D ——主肢钢管外径(mm) d ——主肢钢管内径(mm) 已知:D=76mm d=68mm ∴Ao=π4(D 2-d 2 )= 3.14 4 ×(762-682)=904.78mm 2 3、立柱截面形心位置 因为立柱截面为对称结构,所以立柱截面形心位于立柱截面几

何中心位置,(x c 、y c )为形心坐标。 4、一根主肢截面惯性矩。 Io= π 64 ( D 4 -d 4) 式中Io ——为一根主肢对通过形心坐标轴的惯性矩(mm 4 ) D=76mm , d=68mm ∴Io= π 64( D 4-d 4)= 3.14 64(764-684)=588106.14mm 4 5、立柱标准节对形心轴X 轴、Y 轴的惯性矩 Ix=4Io+4Y c A=4×588106.14+3252 ×904.78×4 =384621974.6mm 4 Iy=Ix=384621974.6mm 4 6、立柱截面面积 A=4Ao=4×904.78=3619.12mm 2 7、立柱截面对形心轴的回转半径 r x =A Ix r x —对形心x 轴的回转半径。 r y =A Iy r y —对形心y 轴的回转半径。 I x =I y =3846=1974.6mm 4 A=3619.12mm 2 ∴r x =r y =326mm 8、连缀件截面面积。 Φ26.8×2.75mm 钢管截面面积 Ag= π 4(D 2-d 2)= 3.14 4 (26.82-21.32)=207.78mm 2

最新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模拟系统设计

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模拟系统设计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模拟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5吨电梯计算书一

XXXX5000/0.5—J交流调频调压调速载货电梯 计算书

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平衡系数的计算 3.3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4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5曳引包角计算 3.6放绳角计算 3.7轮径比计算 3.8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9额定速度验算 3.10曳引力、比压计算 3.11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2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资料来源编制 校对 标准化提出部门审定 批准 标 记 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职责签字日期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 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 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电气选型计算(变频器的容量,应急电源容量、接触器、主开关、电缆计 算) 13. 机械防护的设计和说明 14. 轿厢地坎和轿门至井道内表面的距离计算 15. 轿顶护栏设计 16.轿厢护脚板的安装和尺寸图 17.开锁区域的尺寸说明图示 18.操作维修区域的空间计算(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盘车操作) 19.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计算(类型、质量范围) 20.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KJDF5000/0.25—J(VVVF)载货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

建筑施工升降机基础回顶建筑施工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2) 1建筑概况: (2) 2、结构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升降机位置平面及高度设置 4 四、施工方案 6 a)材料要求6 b)搭设方法7 五、安全技术措施 7 六、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 8 七、应急预案 9 c)组长职责织机构及职责9 d).................................................................................................................................................... 预防与预警11 e).................................................................................................................................................... 应急处置11 f)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 八、................................................... 施工升降机基础(地下室负一层)板回顶计算书12

a)计算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施工升降机基础顶板回顶布置图 (16)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天然地基人货电梯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货用施工升降机第1部分:运载装置可进人的升降机》(GB/T 10054.1-201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 2655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60m;标准节长度:1.508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67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地基参数 承台下地基土类型:3:7灰土夯实;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150kPa; 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 3.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Ф12@15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Ф12@150;

钢材型号:HRB400;基础高度h:0.3 m; 基础长度l:5 m;基础宽度b:3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1、设备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架设高度:60m, 标准节高度:1.508m,外笼重:1480kg, 吊笼重:1460kg×2=2920kg,对重重量:1300kg×2=2600kg, 吊笼载重量:2000kg×2=4000kg,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 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荷载计算 P k=(2920.00+1480.00+2600.00+4000.00+6680.00+200.00)×10/1000=178.80k 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178.80=375.48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G k=25×5.00×3.00×0.30=112.50kN 承台自重设计值G=112.50×1.2=135.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75.48+135.00=510.48kN 基础下地基土为3:7灰土夯实,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50kPa。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为k c=0.4。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150.00×5.00×3.00×0.40=900.00kN > F=510.48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STC89C52芯片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阐述如何使用单片机进行编程来实现四层电梯的智能控制,利用单片机编程简洁而又多变的设计方法,缩短了研发周期,同时使电梯控制系统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本设计实现了电梯控制系统所需的一些基本功能,能通过电梯内按键或者电梯外上升、下降按键选择楼层,数码管显示实时楼层数,LED显示实时电梯运行状态。原理图和PCB部分采用protel99se专业软件来设计,实现将设计产品化。本次设计更注重了把一些新的思路加入到设计中。主要包括采用了STC89C52芯片,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使其具有了更强的移植性,更加利于产品升级。 关键词:STC89C52;电梯控制系统;protel99se;C语言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method of using STC89C52 chip for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mainly describes how to use microcontroller programming to achieve the intelligent four storey elevator control, the design method of microcontroller programming simple and variable, shortens the development cycle,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smaller and more powerful. Som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required by the elevator, elevator buttons or rise, decline the key to select the floor, digital tube display real-time number of floors, LED display real-time operating state of elevator. Schematic and PCB design using Protel99SE software, the design of products. This desig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ome new ideas into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use of the STC89C52 chip, the us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which has portability stronger, more conducive to the upgrading of products. Keywords: STC89C52;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Protel99SE; C language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11班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0日报告成绩:

目录

一、设计题目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要求 利用PLC与变频器实现电梯的变频调速控制,该电梯控制系统具有同时呼梯控制、各楼层单独呼梯控制、上升、下降运行控制、轿厢位置显示等功能,电梯至少五层以上。 三、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计作用与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电梯也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运输工具。随着人们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等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拖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调频调压调速,其逻辑控制也由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PLC)因为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和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电梯控制要求接入设备使用简便,对应系统组态的编程简单,具有人性化的人机界面,配备应用程序库,加快编程和调试速度。通过PLC对程序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的电梯运行的舒适感。本文争对以上优点,对电梯运行进行了改进,使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四、所用设备及软件 本设计除了需要计算机,实验设备THPFSL-1/2还会用到两款软件:作图软件Altim Desinger、编程软件GX-developer。简介如表1所示。 表1 软件简介

系统总体结构原理图 主控制器是整个电梯的核心。不但要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系统所有的任务进行响应。 其任务包括:接收、处理电梯的各种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控制电梯的总体运行,实施对电梯驱动部分的控制,包括抱闸的松放、门机的开关、变频器低、中、高速的给出等控制。接收轿厢控制器送来的内选信号,执行内选外呼指令,向轿厢控制器、呼梯控制器发送楼层指示信号,实施安全保护等。为了实现电梯状态监控的需要,主控制器还加入了基于LCD显示的电梯参数设置、监控系统。 程序流程图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系院电气工程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数字电器系统的设计正朝着速度快、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的方向发展。推动该潮流发展的引擎就是日趋进步和完善的PLC设计技术。目前数字系统的设计可以直接面向用户需求,根据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的要求,自上而下的完成相应的描述、综合、优化、仿真与验证,直接生成器件。上述设计过程除了系统行为和功能描述以外,其余所有的设计几乎都可以用计算机来自动完成,也就说做到了电器设计自动化这样做可以大大的缩短系统的设计周期,以适应当今品种多、批量小的电子市场的需求。 电器设计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要求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数字系统的硬件电路,即要用所谓的硬件语言来描述硬件电路。所谓硬件描述语言及相关的仿真、综合等技术的研究是当今电器设计自动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PLC的设计和开发,已经有多种类型和款式。传统的PLC各有特点,它们适合在现场做手工测量,要完成远程测量并要对测量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处理,传统PLC是无法完成的。然而基于PC 通信的PLC,既可以完成测量数据的传递,又可借助PC,做测量数据的处理。所以这种类型的PLC无论在功能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传统PLC无法比拟的特点,这使得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目录 1.前言 2.电梯控制基本概念 3.电梯控制的组成 4.电梯控制的移动 5.电梯PLC系统的模拟组态 6.货运电梯重量超载的控制 7.总结 8.参考文献

2. PLC电梯控制的基本概念 电梯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个主要部分。电力拖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梯垂直方向主拖动电路和轿箱开关电路。二者均采用易于控制的直流电动机作为拖动动力源。主拖动电路采用PWM调试方式,达到了无级调速的目的。而开关门电路上电机仅需一种速度进行运动。电气控制系统则由众多呼叫按钮、传感器、控制用继电器、指示灯、LED七段数码管和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PLD)等组成。PLC集信号采集、信号输出及逻辑控制于一体,与电梯电力拖动系统一起实现了电梯控制的所有功能。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轿箱内指令电路、门厅呼叫电路、主拖动电机电路、开关门电路、档层显示电路、按钮记忆灯电路、楼层检测与平层检测传感器及PLC电路等组成的。 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按钮编码输入电路、楼层传感器检测电路、发光二极管记忆灯电路、PWM控制直流电机无线调速电路、轿箱开关电路、楼层显示电路及一些其他辅助电路等。为减少PLC输入输出点数,采用编码的方式将31个呼叫及指层按钮编码五位二进制码输入PLC PLC系统的其它设备 1 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程、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及PLC 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小编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编程器,目前一般由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充当编程器。 2 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非常普及。 3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永久性地存储用户数据,如EPROM、EEPROM写入器、条码阅读器,输入模拟量的电位器,打印机等。

施工升降机基础回顶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市工业综合开发区 生活配套项目 施工升降机基础回顶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申合建筑装潢 生活配套项目2标段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 参建设单位 (1) 1.2 地理位置 (1) 1.3 高层结构建筑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升降机平面及高度设置 (1) 4施工方案 (2) 4.1 材料要求 (3) 4.2 搭设方法 (4) 5安全技术措施 (5) 6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5) 7应急预案 (5) 7.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6) 7.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6) 7.3 组长职责织机构及职责 (6) 7.4 预防与预警 (7) 7.5 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7) 7.6 应急处置 (8) 7.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 8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 (8) 8.1 计算依据 (8) 8.2 参数信息 (9) 8.3 基础承载计算 (9) 8.4 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10) 8.5 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12)

施工升降机基础回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参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市工业综合开发区 围护设计单位:广联建设发展 结构设计单位:开艺建筑设计 监理单位:精达工程建设咨询 施工单位:申合建筑装潢 1.2地理位置 “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生活配套项目”工程位于市奉贤区肖塘路南侧、肖南路西侧。 1.3高层结构建筑概况 结构类型、层数及建筑面积: 本方案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及参考文献编制: A.《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B.《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 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D.《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3施工升降机平面及高度设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建筑物总平面布置。按照施工需要,每栋楼均设置一台施工升降机,基础设置在一层,16#楼设置于H~J /⑦~⑧轴间,为(地下室顶板)板上;17#楼设置于A轴南侧 /⑧~⑨轴间,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布置示意图。施工升降机运行高度均为由一层板至十五层屋面板面,高度64.84m。 由于16#楼施工升降机安装在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能满足施工升降机的安装、使用的要求,故应编制施工升降机基础底部地下室回顶方案,包括16#楼电梯基础施工及地下室顶板

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SC200/200型 施工升降机 设 计 计 算 书 1 导轨架(标准节)的设计与校核 主要性能参数及几何参数 标准节重量:140 kg ; 吊笼重:=0Q 1500kg ; 最大吊杆起重量:q = 200kg ; 每个吊笼的额定载重量为:==21Q Q 2000kg ; 提升高度:='H 144m; 最大附着间距:L = 6m ; 标准节高:h = ; 起升速度:v = 33m/min 导轨架最大架设高度:H = 150m ; 标准节主弦杆尺寸:φ76mm ×; 标准节主弦杆中心距:a ×b = 650×650mm ; 吊笼空间尺寸:××; 工作吊笼数:N=2; 主电机额定功率:P = 3×11kW 。 计算载荷 1.2.1 结构自重载荷 图1-1 标准节结构图 650±0.1 650± 0.1 1508 +0.1 13 11 10912 345 678 12

表1-1 标准节自重明细表 序号 材料规格 名称 数量 材料 单重 (k g ) 总重 (k g ) 1 φ76× 主弦杆 4 20 2 ∠75×50×5 前(后)角钢 4 Q235A 11 3 φ× 斜腹杆Ⅰ 4 Q235A 4 短角钢 4 Q235A 5 ∠63×40×5 前后角钢 2 Q235A 6 齿条 2 Q235A 7 齿条连接块 6 Q235A 8 连接弯板 8 Q235A 9 ∠75×50×5 角钢 4 Q235A 10 φ× 斜腹杆Ⅱ 2 Q235A 11 ∠63×40×5 角钢 2 Q235A 12 φ× 斜腹杆Ⅲ 2 Q235A 13 接头 4 Q235A 14 M16×70 螺钉 6 Q235A 15 M16 螺母 6 Q235A 总计 1.2.2 结构(自重)线载荷 140 92.841.508 x q kg q l m === 1.2.3 风载荷 由实际结构计算得出(一个标准节)实际迎风面积为: 2 1.50820.0760.07520.5870.06820.58720.7750.02680.438s A m =??+??+??+??=(应为As=2×+×+×+×+×=0.486m 2) 桁架轮廓面积l A : 21.5080.650.98l A m =?= 结构迎风面充实率0.438/0.450.98 S l A A ?===;(需改) 型钢桁架结构充实系数 φ=~,取 0.5φ=;(φ与φ应一致) 根据安装高度与结构形式确定风载体形系数C ; 型钢构成平面桁架风力系数C = ~,取C = ; 标准节为两桁架并列的等高结构,则总迎风面积为: A = 1122A A μμ+

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模型 本论文主要介绍的是电梯自动控制模型,硬件部分我们使用的是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组成高度为四层楼的电梯控制系统。单片机采用AT89C51,晶体振荡器选6MHz,C51、C52为30uF瓷片电容与晶体振荡器形成时钟电路。电容C53、电阻R51、R52和按键RESET构成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电路。软件部分采用了两种控制方案,简易控制方案只是简单的电梯上升下降,在各楼层短暂停留。而进一步控制方案则考虑各楼层的信号请求,以完成各楼层的升降控制。该系统具有工作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 第一章引言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公元前2800年在古代埃及,为了建筑当时的金字塔,曾使用过由人力驱动的升降机械。公元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之后,1858年美国研制出以蒸汽为动力,并通过皮带转动和蜗轮减速装置驱动的电梯。1878年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发明了水压梯。并随着水压梯的发展,淘汰了蒸汽梯。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液压泵和控制阀以及直接柱塞式和侧柱塞式结构的液压梯,这种掖压梯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但是,电梯得以兴盛发展的原因在于采用了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在20世纪初,美国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生产出以槽轮式驱动的直流电梯,从而为今天的高速度,高行程电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市的102层摩天大楼建成,美国奥梯斯电梯公司为这座大楼制造和安装了74台速度为6.0M\S的电梯。从此以后,电梯这个产品,一直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目前电梯产品,不但规格品种多,自动化强,而且安全可靠,乘坐舒服.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微处理机和电子计算机已成功的应用到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去,采用无触点元件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已开始批量生产。 第二章设计要求 采用AT89C51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组成高度为四层楼的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内电路由FS1、FS2、FS3和FS4四个发光二极管作为指示灯,电梯模型上电后,电梯的起始位置为一楼,等待控制台Start按键按下,数码管显示“1”。当Start按键按下后,电梯开始向上运动,控制台的上升指示灯UP亮。2s后到达二楼,数码管显示“2”并在二楼停留5s,然后继续上升。每层楼停留5s,直到四楼。在四楼停留5s后开始下降,控制台的指示灯DOWN亮。每层楼停5s,直到一楼。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如果在一个上下循环中按下过Stop键,电梯下降到一楼后停止工作。直到再次按下Start键后重新恢复工作

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编制: 审核: 日期: 云南鹏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目录 1.设计原则和参数 (1) 1.1设计计算原则 (1) 1.2符号说明 (4) 1.3主要参考资料 (6) 1.4性能参数 (7) 2.导轨架校核计算 (9) 3.吊笼校核计算 (19) 4.吊杆计算 (25) 5.传动机构设计计算 (29) 6.导轨架连接用高强度螺栓校核计算 (35) 7.施工升降机稳定性计算 (36) 8.施工升降机附着架校核计算 (37)

1.设计原则和参数 1.1设计计算原则 1.1.1工作级别 1.1.1.1起重机的工作级别 1、利用等级 U5 总的工作循环次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载荷状态 Q 2 Ι3、工作级别 A5 1.1.1.2 结构的工作级别 1、应力循环等级 U4 总的工作应力循环次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应力状态 Q2 名义应力谱系数 K =0.25 P 3、结构的工作级 A4 1.1.1.3 结构的工作级别 1、利用等级 T5 总的设计寿命 h=6300 2、载荷状态 L2 3、工作级别 M5 1.1.2载荷及其组合 1.1. 2.1计算载荷 ----考虑起升冲击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自重载荷:P C 2、起升载荷:P ----考虑起升载荷的动载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常 Q 使用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防坠安全器动作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风载荷:Fw (1)工作状态的风载荷按下式计算: 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非工作状态的风载荷按下式计算: 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安装状态风载荷按下式计算: 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以上各式中: Cw------风力系数 A--------垂直于风向的迎风面积 q=150N/m2-------正常工作状态计算风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工作状态最大计算风压 q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沿海地区 1.1.2.2载荷分类 1、基本载荷 基本载荷是始终和经常作用在升降机结构上的载荷。它们是自重载荷P ,起升 C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7、SCD200/200J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1300×2+200+6680)+2000×2)×10/1000=178.8kN; 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 k=2.1×178.8=375.48kN; 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设计值: P j=γ0×1.3×L×d×h×25=1×1.3×4×4×0.4×25=208kN P=P+P j=375.48+208=583.48kN 三、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设梁板下Ф48×3mm钢管@0.6m×0.6m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覆土重量由混凝土板自身承担,则: N=(N GK+γ0×γL×1.5×N QK)×la×lb=(36.468+1×0.9×1.5×1)×0.6×0.6=13.614kN 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 【N】=30≥N=13.614kN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2.5×(0.6+2×0.2)/0.0159 =157.233 ≤[λ]=210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2.1×1.2/0.0159 =158.491 ≤[λ]=210 满足要求! 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1.155×2.5×(0.6+2×0.2)/0.0159 =181.604 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1.155×2.1×1.2/0.0159 =183.057 取λ=183.057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214 f=N/(φA)= 13614/(0.214×424)=150.04N/mm2≤ [f]=205N/mm2 满足要求! 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