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所示,∠1+∠2+∠3+∠4+∠5+∠6=__________度.

【答案】360 °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5=∠8,∠4+∠6=∠7,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得∠2+∠3+∠7+∠8=360°,即可得∠1+∠2+∠3+∠4+∠5+∠6=360°.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为360°.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__cm.

【答案】22

【解析】

【分析】

底边可能是4,也可能是9,分类讨论,去掉不合条件的,然后可求周长.

【详解】

试题解析:①当腰是4cm,底边是9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

②当底边是4cm,腰长是9cm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4+9+9=22cm.

故填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

3.两个完全相同的正五边形都有一边在直线l上,且有一个公共顶点O,其摆放方式如图所示,则∠AOB等于 ______ 度.

【答案】108°

【解析】

【分析】

如图,易得△OCD为等腰三角形,根据正五边形内角度数可求出∠OCD,然后求出顶角

∠COD,再用360°减去∠AOC、∠BOD、∠COD即可

【详解】

∵五边形是正五边形,

∴每一个内角都是108°,

∴∠OCD=∠ODC=180°-108°=72°,

∴∠COD=36°,

∴∠AOB=360°-108°-108°-36°=108°.

故答案为108°

【点睛】

本题考查正多边形的内角计算,分析出△OCD是等腰三角形,然后求出顶角是关键.

4.∠A=65o,∠B=75o,将纸片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若∠2=20o,则∠1的度数为 _______.

【答案】10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出∠C=180°-∠A-∠B=180°-65°-75°=4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C′=∠C=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得∠3+∠2+∠5+∠C′=180°,

∠5=∠4+∠C=∠4+40°,即可得到∠3+∠4=80°,然后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1.

【详解】

如图,

∵∠A=65°,∠B=75°,

∴∠C=180°-∠A-∠B=180°-65°-75°=40°;

又∵将三角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

∴∠C′=∠C=40°,

而∠3+∠2+∠5+∠C′=180°,∠5=∠4+∠C=∠4+40°,∠2=20°,

∴∠3+20°+∠4+40°+40°=180°,

∴∠3+∠4=80°,

∴∠1=180°-80°=100°.

故答案是:100°.

【点睛】

考查了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

5.如图,在△ABC中,∠A=60°,若剪去∠A得到四边形BCDE,则∠1+∠2=______.

【答案】24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2=180°+60°=240°.

考点:1.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6.如图所示,将△ABC沿着DE翻折,若∠1+∠2=80°,则∠B=_____度.

【答案】40.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得. 【详解】

∵△ABC 沿着DE 翻折,

∴∠1+2∠BED =180°,∠2+2∠BDE =180°, ∴∠1+∠2+2(∠BED +∠BDE )=360°, 而∠1+∠2=80°,∠B +∠BED +∠BDE =180°, ∴80°+2(180°﹣∠B )=360°, ∴∠B =40°. 故答案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变化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要理解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变化.

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

7.如图,CD 是ABC 的一条中线,E 为BC 边上一点且2,BE CE AE CD 、相交于

,F 四边形BDFE 的面积为6,则ABC 的面积是( )

A .14

B .14.4

C .13.6

D .1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结BF ,设S △BDF =x ,则S △BEF =6-x ,由CD 是中线可以得到S △ADF =S △BDF ,S △BDC =S △ADC ,由BE =2CE 可以得到S △CEF =

1

2S △BEF ,S △ABE =23

S △ABC ,进而可用两种方法表示△ABC 的面积,由此可得方程,进而得解. 【详解】

解:如图,连接BF,

设S△BDF=x,则S△BEF=6-x,∵CD是中线,

∴S△ADF=S△BDF=x,S△BDC= S△ADC=1

2△ABC

∵BE=2CE,

∴S△CEF=1

2

S△BEF=

1

2

(6-x),S△ABE=

2

3

S△ABC,

∵S△BDC= S△ADC=1

2△ABC

∴S△ABC=2S△BDC

=2[x+3

2

(6-x)]

=18-x,

∵S△ABE=2

3

S△ABC,

∴S△ABC=3

2

S△ABE

=3

2

[2x+ (6-x)]

=1.5x+9,

∴18-x =1.5x+9,

解得:x=3.6,

∴S△ABC=18-x,

=18-3.6

=14.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能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分,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熟练掌握这个结论记以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上,点O 在AD 上,如果3AOB S ?=,2BOD S ?=,

1ACO S ?=,那么COD S ?=( )

A .

13

B .

12

C .

32

D .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3AOB S ?=,2BOD S ?=求出AO 与DO 的比,再根据

1ACO S ?=,即可求得COD S ?的值.

【详解】

∵3AOB S ?=,2BOD S ?=,且AD 边上的高相同, ∴AO :DO=3:2.

∵△ACO 和△COD 中,AD 边上的高相同, ∴S △AOC :S △COD = AO :DO=3:2, ∵1ACO S ?=, ∴COD S ?= 23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及等积变换,利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已知AE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AD 是BC 边上的高.若∠ABC=34°,∠ACB=64°,则∠DAE 的大小是( )

A .5°

B .13°

C .15°

D .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BAC=82°,又由AE 是∠BAC 的平分线,可求∠BAE=41°,再

由AD是BC边上的高,可知∠ADB=90°,可求∠BAD=56°,所以∠DAE=∠BAD-∠BAE,问题得解.

【详解】

在△ABC中,

∵∠ABC=34°,∠ACB=64°,

∴∠BAC=180°?∠B?∠C=82°,

∵AE是∠BAC的平分线,

∴∠BAE=∠CAE=41°.

又∵AD是BC边上的高,

∴∠ADB=90°,

∵在△ABD中∠BAD=90°?∠B=56°,

∴∠DAE=∠BAD ?∠BAE =15°.

【点睛】

在本题中,我们需要注意到已知条件中已经告诉三角形的两个角,所以利用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出第三个角,再有已知条件中提到角平分线和高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角平分线和高线的性质计算出相关角,从而利用角的和差求解,在做几何证明题时需注意已知条件衍生的结论.

的度数10.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

等于()

A.50°B.30°C.20°D.1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2=∠4=∠1+∠3,代入数据即可求∠3.

【详解】

如图所示,

∵AB∥CD

∴∠2=∠4=∠1+∠3=50°,

∴∠3=∠4-30°=20°,

故选C.

11.下列多边形中,不能够单独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镶嵌的条件知,在一个顶点处各个内角和为360°.

【详解】

∵正三角形的内角=180°÷3=60°,360°÷60°=6,即6个正三角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三角形可以铺满地面;

∵正方形的内角=360°÷4=90°,360°÷90°=4,即4个正方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方形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的内角=180°-360°÷5=108°,360°÷108°≈3.3,∴正五边形不能铺满地面;

∵正六边形的内角=180°-360°÷6=120°,360°÷120°=3,即3个正六边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六边形可以铺满地面.

故选C.

【点睛】

几何图形镶嵌成平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

的高的是()

12.如下图,线段BE是ABC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高的画法知,过点B作AC边上的高,垂足为E,其中线段BE是△ABC的高.

【详解】

解:由图可得,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D选项;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画法,掌握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填空题(难)

13.如图,AD⊥BC 于 D,且 DC=AB+BD,若∠BAC=108°,则∠C 的度数是______度.

【答案】24

【解析】

【分析】

在DC上取

DE=DB.连接AE,在Rt△ABD和Rt△AED中,BD=ED,AD=AD.证明

△ABD≌△AED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在DC上取DE=DB,连接AE.

在Rt△ABD和Rt△AED中,

BD ED

ADB ADE

AD AD

=

?

?

∠=∠

?

?=

?

∴△ABD≌△AED(SAS).

∴AB=AE,∠B=∠AED.

又∵CD=AB+BD,CD=DE+EC

∴EC=AB

∴EC=AE,

∴∠C=∠CAE

∴∠B=∠AED=2∠C

又∵∠B+∠C=180°-∠BAC=72°

∴∠C=24°,

故答案为: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图,关键是巧妙作出辅助线.

14.如图,在△ABC中,AC=BC,∠ACB=90°,M是AB边上的中点,点D、E分别是AC、BC边上的动点,连接DM 、ME、CM、DE, DE与CM相交于点F且∠DME=90°.则下列5个

结论: (1)图中共有两对全等三角形;(2)△DEM是等腰三角形; (3)∠CDM=∠CFE;

(4)AD2+BE2=DE2;(5)四边形CDME的面积发生改变.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MC≌△BMC、△AMD≌△CME、△CMD≌△BM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M=ME得出△DEM是等腰三角形,及

∠CDM=∠CFE,再逐个判断

222

AD+BE=DE CEM CDM ADM CDM ACM ABC

CDME

1

S=S+S=S+S=S=S

2

△△△△△△

四边形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如图

在Rt△ABC中,∠ACB=90°,M为AB中点,AB=BC

∴AM=CM=BM,∠A=∠B=∠ACM=∠BCM=45°,∠AMC=∠BMC=90°

∵∠DME=90°.

∴∠1+∠2=∠2+∠3=∠3+∠4=90°

∴∠1=∠3,∠2=∠4

在△AMC和△BMC中

AM=BM

MC MC

AC BC

?

?

=

?

?=

?

∴△AMC≌△BMC

在△AMD和△CME中

A=MCE

AM=CM

1=3

∠∠

?

?

?

?∠∠

?

∴△AMD ≌△CME 在△CDM 和△BEM

DCM=B CM=BM

2=4∠∠??

??∠∠?

∴△CMD ≌△CME

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故(1)错误 ∵△AMD ≌△BME ∴DM=ME

∴△DEM 是等腰三角形,(2)正确 ∵∠DME=90°.

∴∠EDM=∠DEM=45°, ∴∠CDM=∠1+∠A=∠1+45°, ∴∠EDM=∠3+∠DEM=∠3+45°, ∴∠CDM=∠CFE,故(3)正确 在Rt △CED 中,222CE CD DE += ∵CE=AD ,BE=CD

∴222AD +BE =DE 故(4)正确 (5)∵△ADM ≌△CEM ∴ADM CEM S =S △△

∴CEM CDM ADM CDM ACM ABC CDME 1S =S +S =S +S =S =S 2

△△△△△△四边形 不变,故(5)错误 故正确的有3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通过推理论证每个命题的正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5.已知在△ABC 中,两边AB 、AC 的中垂线,分别交BC 于E 、G .若BC =12,EG =2,则△AEG 的周长是________. 【答案】16或12.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E =BE ,CG =AG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DE 和FG 的交点在△ABC 内,②DE 和FG 的交点在△ABC 外. 【详解】

∵DE ,FG 分别是△ABC 的AB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AE =BE ,CG =AG .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DE 和FG 的交点在△ABC 内时,如图1.

∵BC=12,GE=2,∴AE+AG=BE+CG=12+2=14,△AGE的周长是AG+AE+EG=14+2=16.

②当DE和FG的交点在△ABC外时,如图2,△AGE的周长是AG+AE+EG= BE+CG

+EG=BC=12.

故答案为:16或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6.如图,△ABC中,AB=AC,∠BAC=56°,∠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为_____度.

【答案】112.

【解析】

【分析】

连接OB、O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O=28°,利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

∠A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OA=OB,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OBA,然后求出∠O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B=OC,然后求出∠OCE,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OE=CE,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如图,连接OB、OC,

∵OA平分∠BAC,∠BAC=56°,

∴∠BAO=1

2

∠BAC=

1

2

×56°=28°,

∵AB=AC,∠BAC=56°,

∴∠ABC=1

2

(180°﹣∠BAC)=1

2

×(180°﹣56°)=62°,

∵OD垂直平分AB,

∴OA=OB,

∴∠OBA=∠BAO=28°,

∴∠OBC=∠ABC﹣∠OBA=62°﹣28°=34°,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OB=OC,

∴∠OCE=∠OBC=34°,

∵∠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

∴OE=CE,

∴∠OEC=180°﹣2×34°=112°.

故答案是:112.

【点睛】

考查了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在△ABC和△ADC中,下列论断:

①AB=AD;②∠ABC=∠ADC=90°;③BC=DC.把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可以写出_个真命题.

【答案】2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三种命题,由①②?③,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可证明,是真命题;由①③?②,能证明∠ABC=∠ADC,但是不能得出一定是90°,是假命题;由

②③?①,根据SAS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故是真命

题.因此可知真命题有2个. 故答案为:2.

点睛:仔细审题,将其中的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可得到三种情况,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判断出是否是真命题.

18.已知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若AB = 4,AC = 6,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15AD << 【解析】

延长AD 到点E ,使DE=AD ,连接BE ,则可用SAS 证明△DAC ≌△DEB ,所以BE=AC. △ABE 中,BE-AB <AE <BE+AB ,即6-4<AE <6+4,所以2<AE <10.又AE=2AD ,所以2<2AD <10,则1<AD <5.

故答案为1<AD <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题目中有三角形的中线时,如果需要添加辅助线,一般考虑把中线延长一倍(通常称“倍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已知条件或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

四、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题(难)

19.如图,在△ABC 中,∠ABC=45° , BC=4,以AC 为直角边,点A 为直角顶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连接BD ,则△DBC 的面积为( ) .

A.8 B.10 C.42D.8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AB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EC,BD与EC交于点O,连接BE,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E=AB,∠BAE=∠DOC=90°,过D点作DF

⊥BC,证△EBC≌BFD,可得DF=BC=4,再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下图所示,将△AB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EC,BD与EC交于点O,连接BE,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EC=BD,AE=AB,∠BAE=∠DOC=90°,

∴△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E=45°,

又∵∠ABC=45°,

∴∠EBC=90°,

∵∠BDF+∠DBF=90°,∠ECB+∠DBF=90°,

∴∠BDF=∠ECB

在△EBC和△BFD中

EBC=BFD=90

ECB=BDF

EC=BD

?∠∠

?

∠∠

?

?

?

∴△EBC≌△BFD(AAS)

∴DF=BC=4

∴△DBC的面积=

11

BC DF=44=8

22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难度较大,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20.如图,在?ABCD 中,AD =2AB ,F 是AD 的中点,作CE ⊥AB ,垂足E 在线段AB 上,连接

EF 、CF ,则下列结论中①∠DCF =123,1x x ==-∠BCD ;②EF =CF ;

③S △BEC =2S △CEF ;④∠DFE =3∠AEF .一定成立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F 是AD 的中点, ∴AF=FD ,

∵在?ABCD 中,AD=2AB , ∴AF=FD=CD , ∴∠DFC=∠DCF , ∵AD ∥BC , ∴∠DFC=∠FCB , ∴∠DCF=∠BCF ,

∴∠DCF=12∠BCD ,故此选项正确; 延长EF ,交CD 延长线于M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 ∴∠A=∠MDF , ∵F 为AD 中点, ∴AF=FD ,

在△AEF 和△DFM 中,

∠A =∠FDMAF =DF ∠AFE =∠DFM , ∴△AEF ≌△DMF (ASA ),

∴FE=MF,∠AEF=∠M,

∵CE⊥AB,

∴∠AEC=90°,

∴∠AEC=∠ECD=90°,

∵FM=EF,

∴FC=FM,故②正确;

③∵EF=FM,

∴S△EFC=S△CFM,

∵MC>BE,

∴S△BEC<2S△EFC

故S△BEC=2S△CEF错误;

④设∠FEC=x,则∠FCE=x,

∴∠DCF=∠DFC=90°-x,

∴∠EFC=180°-2x,

∴∠EFD=90°-x+180°-2x=270°-3x,

∵∠AEF=90°-x,

∴∠DFE=3∠AEF,故此选项正确.

故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D.

21.如图,AB=AC,BD⊥AC于D,CE⊥AB于E,BD、CE交于O,连结AO,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A.2对B.3对C.4对D.5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条件,利用AAS可知△ADB≌△AEC,然后再利用HL、ASA即可判断

△AOE≌△AOD,△BOE≌△COD,△AOC≌△AOB.

【详解】

∵AB=AC,BD⊥AC于D,CE⊥AB于E,

∴∠ADB=∠AEC=90°,

∵∠A为公共角,

∴△ADB≌△AEC,(AAS)

∴AE=AD,∠B=∠C

∴BE=CD,

∵AE=AD,OA=OA,∠ADB=∠AEC=90°,

∴△AOE≌△AOD(HL),

∴∠OAC=∠OAB,

∵∠B=∠C,AB=AC,∠OAC=∠OAB,

∴△AOC≌△AOB.(ASA)

∵∠B=∠C,BE=CD,∠ODC=∠OEB=90°,

∴△BOE≌△COD(ASA).

综上:共有4对全等三角形,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做题时要从已知条件开始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验证,由易到难,不重不漏.

=,D、E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将22.如图,在Rt△ABC中,AB AC

△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EF.列结论:

+=

①△ADC≌△AFB;②△ABE≌△ACD;③△AED≌△AEF;④BE DC DE 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答案】D

【解析】

解:∵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ADC≌△AFB,故①正确;

②无法证明,故②错误;

③∵△ADC≌△AFB,∴AF=AD,∠FAB=∠DAC.∵∠DAE=45°,∴∠BAE+∠DAC=45°,∠FA E=∠DAE=45°.在△FAE和△DAE中,∵AF=AD,∠FAE=∠DAE,AE=AE,∴△FAE≌△DAE,故③正确;

④∵△ADC≌△AFB,∴DC=BF,∵△FAE≌△DAE,∴EF=ED,∵BF+BE>EF,∴DC+BE>ED .故④错误.

故选D.

23.如图,,,,点D、E为BC边上的两点,且,连接EF、BF则下列结论:≌;≌;

;,其中正确的有( )个.

A.1B.2C.3D.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DAF=90°,∠DAE=45°,得出∠FAE=45°,利用SAS证明△AED≌△AEF,判定①正确;

由△AED≌△AEF得AF=AD,由,得∠FAB=∠CAD,又AB=AC, 利用SAS证明≌,判定②正确;

先由∠BAC=∠DAF=90°,得出∠CAD=∠BAF,再利用SAS证明△ACD≌△ABF,得出CD=BF,又①知DE=EF,那么在△BEF中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BE+BF>EF,等量代换后判定③正确;

先由△ACD≌△ABF,得出∠C=∠ABF=45°,进而得出∠EBF=90°,判定④正确.【详解】

?解:①∵∠DAF=90°,∠DAE=45°,

∴∠FAE=∠DAF-∠DAE=45°.

在△AED与△AEF中,

∴△AED≌△AEF(SAS),①正确;

②∵△AED≌△AEF,

∴AF=AD,

∵,

∴∠FAB=∠CAD,

∵AB=AC,

∴≌,②正确;

③∵∠BAC=∠DAF=90°,

∴∠BAC-∠BAD=∠DAF-∠BAD,即∠CAD=∠BAF.

在△ACD与△ABF中,

∴△ACD≌△ABF(SAS),

∴CD=BF,

由①知△AED ≌△AEF , ∴DE=EF .

在△BEF 中,∵BE+BF >EF , ∴BE+DC >DE ,③正确; ④由③知△ACD ≌△ABF , ∴∠C=∠ABF=45°, ∵∠ABE=45°,

∴∠EBF=∠ABE+∠ABF=90°.④正确.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题时要注意仔细分析,有一定难度.

24.如图,在ABC ?中,AC BC =,90ACB ∠=?,AE 平分BAC ∠交BC 于点

E ,BD AE ⊥于点D ,D

F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CD ,给出四个结

论:①45ADC ∠=?;②1

2

BD AE =;③AC CE AB +=;④2AB BC FC -=;其中正确的结

论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如图,

过E 作EQ ⊥AB 于Q , ∵∠ACB=90°,AE 平分∠CAB , ∴CE=EQ ,

∵∠ACB=90°,AC=BC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